游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
游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①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②应怜――应该爱惜。应,应该;怜,怜惜。
③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④小叩――轻轻敲门。
⑤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解读
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来开。主人大概不在家。也许是担心游人踏坏了地面的青苔,故意不开门。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只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 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鉴赏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倒是“怜”字有情致,高齿的木板鞋(屐,音jī)不避苔滑路僻,去探访春天消息,其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怜惜、同情,尽管它吃了“闭门羹,轻拍木编门扇(柴扉,音fēi)而久久不见打开。“嫌”是从推测园主人感情的角度落笔,“怜”则是从探访春色者的 游兴的角度落笔,后者更贴合“游园不值”、无缘进门的诗题。无缘 进得园门,游赏的愿望受阻,未免有点扫兴。但扫兴之余惊喜地发现奇遇、奇兴,由一枝红杏出墙,想象着墙内满园春色灿烂夺目,这就把“屐齿游园”转化为“精神游园”了。失望后的意外精神补偿,弥足珍贵。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到底自然界比园主人更能体贴游人的情趣,这就不仅是游人怜屐,而且春色派遣红杏使者也 来怜屐了。从某些语句上看,此诗点化了陆游的《马上作》一诗:“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陆游此作未免平展,有点马上观花,不及叶绍翁之作那么精神专注,在深挚的精神体验和心理波折中,迸发出春光难锁、喜从天降的生命力度,以及情趣盎然的精神哲学的启悟了。可见名家之诗不一定都能省心地成为名作,非名家一旦对生命与诗进行精诚开发,也可能出现奇迹。
创造背景
《游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所作,出自其代表作《牡丹亭》的第十出《惊梦》。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牡丹亭》的整体背景紧密相连。《牡丹亭》创作于明代万历年间(1563-1620),当时社会的动荡,战乱频仍,但汤显祖却以返璞归真的姿态,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部作品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身心的摧残,以及他们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游园》作为《牡丹亭》中的一段唱词,具体描绘了杜丽娘在春日里游览自家后花园的情景。她看到园中繁花似锦,却无人欣赏,不禁感叹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如同这春光一般被虚度,表达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深深叹息。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他出身书香门第,早年即有文名,不仅古文诗词造诣颇深,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但由于不肯阿附权贵,仕途坎坷,多次遭到贬谪。最终他愤而弃官归于临川,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汤显祖在戏曲创作上独树一帜,主张“言情”,反对拘泥于格律,被称为“临川派”(又称“玉茗堂派”),与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对立。他的代表作《牡丹亭》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此外,他还著有《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传奇作品,与《牡丹亭》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古诗特色
《游园》作为《牡丹亭》中的一段唱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绘景抒情,妙合无间:汤显祖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相结合,通过描绘春日花园中的繁花似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等景象,抒发了杜丽娘对美好春光的热爱和对青春被虚度的感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语言典雅浓丽,委婉含蓄:汤显祖运用典雅优美的文字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使得诗歌语言既华丽又不失含蓄。例如“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等句式既表达了杜丽娘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无奈之情,又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情感表达深邃细腻:汤显祖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杜丽娘内心的喜悦、惆怅和追思等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深邃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文化内涵丰富:作为明代戏曲经典之作《牡丹亭》的一部分,《游园》不仅承载了古典文人诗酒游乐的传统文化还体现了传统雅士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同时它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束缚和摧残以及他们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追求等深刻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