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读书杂文随笔 之前有统计说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日本人40本,中国读书最多的上海,人均只有8本。不过,日语文字比中文长三分之一,而且他们多为袖珍本,这就又打了个折,还有很多漫画本,所以也多不到哪里去。犹太人的读书就绝对厉害了,他们把蜂蜜涂在称作第二……
犹太人读书杂文随笔
之前有统计说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日本人40本,中国读书最多的上海,人均只有8本。不过,日语文字比中文长三分之一,而且他们多为袖珍本,这就又打了个折,还有很多漫画本,所以也多不到哪里去。犹太人的读书就绝对厉害了,他们把蜂蜜涂在称作第二圣经的《塔木德》上,让孩子从小就亲近书,然后让书一直陪伴他们的成长。使他们从中学习人生的规范和思辨,并由此不断体会到知识与智慧的甜蜜。
人的存在固然需要得到承认,所以传统的中国人往往会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的种子期死了,琴圣伯牙甚至破琴绝弦,终身不再抚琴,不知道书才是最忠实的知己,与书为友,那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关系,是终生的知音。《论语》说:“无友不如己者”,到了《增广贤文》则说:“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大家都要交胜过自己的朋友,哪里还交得到朋友?但只要与书为友,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因为书最懂得把人提升了,再推荐给更高明的朋友,然后就谦逊地退出的,那是最符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理想境界的。与书结交,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绝不会有什么“一日为师百日为父”之类的混账话,也用不着感激涕零地发誓说什么“士为知己者死”之类。书始终照顾到让人保持人格的独立于尊严,那是最可贵的交友之道。反过来,即使你像仇人一样对待它,找出它的种种不是,书也乐意见到你有所超越,真切地表现出无为而无不为的宽厚。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还是有形的,书给人的好处是无形的,而又象风一样,处处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
拯救灵魂的大事,需要象庙宇、大教堂、金字塔之类硕大的道具。可是犹太人经历了1800年的大流散,把他们灵魂拢聚在一起,在无数次的灾难面前不至于不知所措的磁石,却是小小的几本经典。他们从圣殿崇拜转化为了书本崇拜,从经典昭示的教诲中,思索如何探索世俗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在受到迫害时,又将它作为心灵的庇护所,从中得到慰藉,舒解愤恨,减轻精神伤害的程度。一旦迫害平息,他们把耻辱与痛苦当作心田的肥料,又爬回支离破碎的住所,重新开始研读起那些经典,然后就是60本以上的.书籍,那是渗透到了血液中的爱好。
《论语》说:“学而优则仕”,主要是为了打破贵族的社会体制个人化而言的,后世儒家从“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的出发点上,就把自己局限住了。连高僧释道安也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但渴望仕的学而优者,除了那些认为不当大官,不能干大事的人外,书只是为甘愿受尽排挤迫害,屈辱猜忌,打板子,灭九族,捎带一点富贵而设,没能仕者,则为“误攻文字身先老,却返渔樵计已迟”而后悔不已。《论语》不是也说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读书闻道比仕哪个重要的道理也并没有混淆。所以真正的爱书者之于书,虽然不像犹太人那样具有一份宗教的崇拜之情,但也是他们梦与现实之间找到的支点。无形的精神财富不用炫耀,却总是比有形的地位、物质更有生命力。哪怕世俗之风不时吹动红尘漂泊的心,与书结下的朋友之情只会经久弥坚,因为学识上的努力是获得长久尊严的唯一途径。事业成功的关键,也在于需要建构起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行动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