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提问成为关注每个幼儿的机会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提问是教师、幼儿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是决定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也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艺术。 但我在幼儿园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类似“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提问成为关注每个幼儿的机会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提问是教师、幼儿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是决定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也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艺术。
但我在幼儿园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类似“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的提问竟然达到了十几次,被提问的幼儿也常常局限在几个所谓表现好的孩子,其他孩子大都处在消极等待、茫然观看的陪衬状态,这应该引起我们所有教师的反思与关注。
1.关注提问的横向性和纵向性
提问时,如果幼儿积极举手发言,说明幼儿反应快,对问题感兴趣,表现欲、自信心强;反之,如果幼儿从不举手回答,则可能是性格内向、胆小,或对问题不感兴趣,注意力、接受能力慢等。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班内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活动中,可把一些简单或重复性的问题,让能力弱、个性内向的'孩子回答,同时给予循循善诱的启发或及时的鼓励,只要孩子能站起来,就得到了一次锻炼口语表达、累积自信心的宝贵机会;而有一定难度或综合性的问题,可让能力强、举手积极的幼儿回答,更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力。
问答的方式可以个别回答与集体回答相结合,可以玩“开火车”的游戏让每个幼儿都回答,可进行“看谁想得多”“看谁想得快”的竞赛,也可根据活动内容随机提问。总之,提问要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个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一味地让几个举手积极、思维活跃的孩子回答,事必影响其他幼儿回答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关注提问的启发性和扩展性
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灵活的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与模式。因此,教师的提问要用语简练、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给幼儿留有发挥想象的余地。科学的提问,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拓宽幼儿的思维空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合理的提问,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类似“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的提问太简单,幼儿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无助于幼儿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要充分结合幼儿自身特点,注意转换角色,适时进行引导,启发幼儿动脑筋、勤思考、多发言,充分激发幼儿的思维空间。
3.关注提问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提问的经历,大脑在接收到问题信息后,需要经过思考组织成语言再表达出来。所以,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是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幼儿只需2~3秒的思考时间即可回答。如果问题可能引发争议,需要幼儿仔细想一想,教师等待的时间则要相应地延长:一方面等待幼儿给出答案,另一方面也要等待幼儿在思考中自我完善,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尽量避免自问自答或急于代替幼儿回答,只有留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支持幼儿的自主性学习。
4.关注提问的针对性和鼓励性
教师提问时,应针对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答案不是唯一性的提问,可用抢答式,从而培养幼儿的竞争能力;对于“皮球掉到坑里怎么办”“如果你迷路了,你会怎样做”等探索性的提问,可用争辩式,鼓励幼儿以多种答案、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内容需要,穿插运用独答式、齐答式、追问式及对答式等提问形式。否则,千篇一律的提问,很容易使幼儿失去新鲜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分散注意力。
对于幼儿的回答,不管对错与否,都要给予肯定或鼓励。教师或赞许地点头,或一声“不错”“很好”“噢,你是这样想的,很棒”,或示意同伴给予热烈的掌声,都会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下一次他还会勇敢地举起自己的小手。
总之,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重视提问,鼓励提问,善于提问,把提问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提问成为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