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的怀旧美文 清明节,在我的家乡都称“寒食”,据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救命恩人介子推而设的节日。鲁西一带有两个习俗,寒食这天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条,二是已经出嫁的姑娘,给娘家过世的父母扫墓祭祖,父母健在的,这天一般不兴回娘家。每到清明时节……
又到清明的怀旧美文
清明节,在我的家乡都称“寒食”,据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救命恩人介子推而设的节日。鲁西一带有两个习俗,寒食这天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条,二是已经出嫁的姑娘,给娘家过世的父母扫墓祭祖,父母健在的,这天一般不兴回娘家。每到清明时节,我便想起令人敬佩的姥爷。
姥爷生于一九二四年,相貌端正、身材挺拔,是位颇有匠心的手艺人。十八岁那年就当了父亲,迫于生计,进了县城木器厂工作,从此单薄的肩膀担起家庭的重任。他和姥娘总共养育二男四女六个儿女,缺吃少穿的年代里,家里经常有上顿没下顿。但他却坚持让娘和她的兄弟姐妹学习文化知识,读书最少的大姨还是高小毕业,在当时确实不易。要求完美的姥爷在单位勤恳工作,手艺精湛,一丝不苟,多年被厂里评为优秀领头人。回到农村的家里也是全面手,地里农活样样精通。工作之余,和姥娘一起照顾六个孩子,言传身教孝敬老人。我祖姥娘出身大户人家,受传统思想影响,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再忙再累,姥爷每天上下班都不会忘记给祖姥娘请安。
姥爷一生勤劳,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晚年归乡以后,老人家整天忙忙碌碌,经常帮衬缺人手的邻居干农活。除了阴天下雨,练练毛笔字,很少有清闲的时候。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是由他来主持。邻里之间或者谁家有个小矛盾,一经他的劝说调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快便和和睦睦。姥爷有个口头禅“争着不够,让着有余,两好搁一好”,在村里的威信很高,是公认的明事之人。
姥爷身板结实硬朗,精神矍铄。从未吃过药打过针,更没有输过液,小病小痛扛扛就过去。那时我曾给他开玩笑,说他一定能活到九十九岁,谁想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让他的生命终止于七十五岁。记得那是千禧之年前的冬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传来姥爷遭遇车祸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我难过极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姥爷一生小心谨慎,怎么会发生此事呢?那天姥爷骑着自行车去镇上轧面条,大货司机因疲劳驾驶导致方向失控,庞然大物将姥爷推倒在路旁,虽然没有任何外伤滴血没流,老人家却再没有醒来。出殡那天,爸爸开车带我刚到村头,姥爷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前,当听到阵阵哭声和震耳欲聋的二踢脚声,我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他脾气好疼爱孩子,因为爸爸以前在部队,平时妈妈没空照顾我,住姥娘家是常事,对我更是疼爱有加。小时候有些任性,上过几年私塾姥爷总是引经据典耐心教育,给我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到现在依然记的.姥爷讲的河南豫剧《铡美案》《鞭打芦花》里的故事片段。姥爷非常细心,特别爱干净,无微不至的伺候卧病在床的姥姥三年,直到姥姥去世都没有患一点褥疮。平时只要他自己能做到的,很少麻烦儿女,无怨无悔为大家庭操劳一生。他走的太突然了,一句话也未曾留下,未享一天清福就离我们而去。作为晚辈,我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也成了亲人们永远的遗憾。那天,娘、姨、舅舅及其他亲戚悲痛欲绝、肝肠寸断。几乎全村人不畏凛冽寒风,站在街上为姥爷送行,受过他帮助的邻居们哭成泪人,嘴里不时念叨着他老人家的好。
虽然姥爷与我们阴阳相隔近二十年,如今又到清明,思念的潮水不断涌向心头,喉咙阵阵发干,泪水无声流下,不能自已。此刻我多想再给姥爷买罐他生前最爱吃济宁玉堂牌豆腐乳,给他烫上一小杯北京二锅头,然后像以前一样帮他擦擦镜片研研墨,静静的看着他写毛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