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诗歌及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赏析 诗歌

管理员

摘要:

咏雪诗歌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雪诗歌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咏雪》  (南朝梁)吴均  微风摇……

咏雪诗歌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雪诗歌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咏雪》

  (南朝·梁)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咏雪》

  (元)吴澄

  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关楚千江水,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赏析:

  吴均摹写细雪纷纷、天地皆白的迷人景致,笔触细腻,似十八少女手持银针绣出一幅“庭院观雪思人图”;吴澄描绘大雪飞扬、江山莽莽的开阔意境,气魄雄奇,如三十大汉手执横笛吹出一支“江山赏雪遐想曲”。仔细品读,前首诗如香茗一般耐人涵咏,后首诗则如醇酒一样令人激奋。两首诗作笔法不同,情调各异,境界有别,但同样令人激赏,同样给人新奇别致的美感享受。

  吴均的《咏雪》笔触细腻,主要体现在情与景的自然结合上。

  前两联着重绘景。微风起,庭树摇,细雪纷纷,飘下帘隙;“微”、“细”抓住景物特征“庭”、“帘”点明观雪处所。起笔开门见山,直写雪景又带出观雪之情事,笔墨简洁。

  三、四两句通过比喻写景,“萦空”写雪花凌空盘旋之姿,“如雾转”突出其飘飘洒洒的动态美,这是仰视之景;“凝阶”绘雪花凝聚台阶之状,“似花积”展现出雪花的静态美,这是俯视之景;连用两个贴切比喻,使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后两联转入抒情。

  五、六句用反衬法过渡,“杨柳春”是联想之景,是虚写,“桂枝白”是眼前之景,是实写,“白”字从色彩上暗合“雪”。“不见”、“徒见”对比鲜明,突出了雪后玉树琼枝的美丽景象。其实,这两句的作用又不止于此,在“不见”、“徒见”的顿挫间还透露出诗人盼春、思春的情感信息。这一联是由写景转入抒情的关键。

  那么,诗人为何见雪而思春呢?尾联直陈诗人心迹。原来他正在思念着一个人!或许此人曾与诗人相聚,但不久又分别,他们约于来年杨柳吐翠的春日再见,互诉万千心曲、别绪离情。可眼下时值隆冬,距离相见之期犹有数月。他孤处庭院帘幕之中,目睹雾转花积的雪景,千言万语无人诉说,相思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泪水涟涟,空自叹息。可他转而又想,相思何益?还是不想的好吧,但内心那萦回荡漾的感情波澜又如何平静得了啊!

  诗人睹雪而思春,思春而念人,思而不得,愁肠百折,不禁泪水零落,喟然生慨,感情起伏变化,笔触细腻婉曲。这样,全诗始于咏物,止于明志,情、景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诗人先写雪景,一方面扣住了“咏雪”的题旨,另方面提供了抒发相思之情的媒介,同时又能构成一幅优美的雪景图,创设特定的抒情氛围。第三联由景入情,榫接丝连,尾联直抒胸臆,醒明主旨,又能进一步强化景物清凄迷蒙的气氛。这幅庭院观雪思人图,景真情挚,情景贯通,意境细腻幽微,形象鲜明生动,值得读者仔细揣摩和品赏。

  吴澄的《咏雪》气魄雄奇,主要体现在真与幻的巧妙组接上。“真”指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写现实之景,“幻”指诗人用奇特的想象勾画飘渺之境,两者自然契合,便构成了本诗雄奇壮阔的艺术意境。

  开篇交代下雪之时,“鸿钧”指自然界的'时序更迭。时光流转到腊月岁末,天空飘下纷纷扬扬的大雪。“东风剪水”形象说明雪的成因。“剪”字不仅含有“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比喻义,而且把春风人格化,仿佛这漫天雪花都由心灵手巧的春风姑娘剪水而成,这是多么富于奇想的语言!

  三、四句运用艺术夸张写出大雪的雄伟气势,仿佛它能陡然增添吴楚一带的千江水量,压倒秦淮流域的万里山脉,这气魄多么宏大,意境多么壮阔!其实,“吴楚千江水”、“秦淮万里山”都并非诗人目力所能及,事实上也还未曾“剩添”和“压倒”,但诗人从漫天纷飞的大雪的形象却分明感到它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从而产生了如此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独得雪的神韵,具有鲜明的艺术效果。

  五、六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了雪后景致。“银凤舞”从视觉角度写出竹枝婆娑起舞的动态美,“玉龙寒”从触觉角度写出松树巍然挺立的静态美。通过雪后松竹两个典型形象进一步突出了白雪皑皑、银妆素裹的壮美景象。“风竹婆娑”、“云松偃蹇”是现实之景,但在诗人的感觉世界里,它们却幻化成翩翩起舞的银凤和清寒彻骨的玉龙,实是将现实之景托之于想象的绝妙比喻。

  至此,诗人用大半篇幅描写雪景,但不拘泥于写实,而是将真实的景物与丰富的想象巧妙组接起来,写得非常新奇别致。但是,这三联的想象还是依赖于现实之景而存在,还是在现实景象的基础上展开的联想、夸张和比喻。

  到诗的尾联,诗人神思飘举,妙笔生花,想象更加瑰丽多姿。他幻想天上有仙人吹笛,笛声激越,震落琼花,撒满人间。这想象如同一个奇丽的神话,在壮美之外另增一种空灵奇异之美,富有浪漫情调,饱含飘逸意趣,灵光反照,使全篇更为雄奇。至此,诗人完成了他的艺术创造,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既有泼墨淋漓的雪景,又有空灵绝俗的仙境,天上人间,亦真亦幻,相映生辉,你能不为之击节称叹、拍案叫绝吗?由此可见,想象是诗歌艺术的生命,想象是诗人进入诗歌王国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艺术,没有想象就不能造就伟大的诗人!

  品读至此,我们不能不叹服两位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他们同咏雪景,共抒心曲。但吴均注重客观景物的描摹和内心情感的抒发,笔触细腻,情致委婉;吴澄则着意气质神韵的揭示和丰富奇特的想象,气魄雄奇,思绪飘举。两首诗作风格各异,情味俱佳,都无愧为咏雪诗中的上乘之作。

  拓展资料:

  吴均《咏雪》

  1、译文

  微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飞雪落入竹帘的缝隙。

  雪花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凝结于台阶好似落花堆积。

  看不见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挂满白色的雪花。

  伤心泪下,愁情无人可以倾诉,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2、注释

  萦空:在空中萦绕、飘动。此处是写雪花凌空盘旋之姿。

  凝阶:凝结于台阶。

  杨柳春:指杨柳发出绿叶。

  桂枝白:指桂树开花。

  零泪:落泪。

  道:诉说。

  3、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知识分子只能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寄情山水风光,此诗即是诗人冬日于江南庭院中咏雪而作。

  4、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吴澄《咏雪》

  1、译文

  大自然运转到腊月,一年也就快过完了,寒冷的东北风把水剪成片片雪花,降落到天坛。

  大雪纷纷,铺天盖地,更加增添了吴楚一带的千条江水。皑皑白雪,气势磅礴,仿佛要压倒秦淮流域的万里群山。

  雪压竹枝,在阵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宛如银凤飞舞。高高的云松,像屈曲盘旋的玉龙,令人望而生寒。

  不知谁在天上吹奏横笛,吹落这琼瑶碎玉般的雪花撒满人间。

  2、注释

  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鸿钧:指自然界的变化。

  吴楚:泛指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这里古代分属吴国和楚国。

  婆娑:形容盘旋的样子。

  偃蹇(yǎn jiǎ n):形容屈曲盘绕的状态

  3、作者简介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曾著《列子解》,今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