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导游词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导游词

管理员

摘要:

永陵导游词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永陵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

永陵导游词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永陵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永陵导游词1

  清永陵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起连山脚下,是努尔哈赤远祖,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叔父的陵园,可称的上是清代皇家的祖坟。永陵是清朝定都北京之前建在盛京的3座祖陵之一,是“盛京三陵”之首。里面有努尔哈赤祖先的4座陵墓和两座陪葬墓,是中国清朝皇家陵寝中年代最早、保存较为完好的,既具备中国皇家陵寝的'传统格局,又保持了清朝先世女真族以及满族文化的本来面貌,是满族文化特色最浓郁的帝王陵寝建筑群,同清朝其他皇家陵寝有着显著的区别,具有明清其他皇家陵寝所没有的文化底蕴。永陵满语称“恩特和莫蒙安”,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始建于1598年,清天聪8年(1634年)称兴京陵,顺治16年(1659年)尊为永陵。

  陵寝占地约1.8万平方米分前后三进院落,院内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四部分组成。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封建帝王陵寝。建筑群以“八景”、“八绝”称奇,既继承了汉族文化特点又体现了满族风韵。永陵是著名的清初关外三陵之首(另外二陵是座落在沈阳的福陵和昭陵)。也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它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和满族艺术风格,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肇祖孟特穆:清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明洪武十七年袭父职成为“万户”。1405年接受明朝招抚,官授建州卫指挥使。1433年晋为建州左卫都督,同年遭受叛军袭击而遇难,尸骨葬在朝鲜会宁府。他在艰苦环境中投靠明朝以图生存,为建州左卫后来的崛起做出了贡献。顺治追尊其为肇祖原皇帝。

  兴祖福满:承袭父职任建州左卫都督,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祖父。其为后来清朝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1648年,被顺治帝追尊为兴祖直皇帝。景祖觉昌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任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率长子礼敦剪除称霸一时的硕色纳、加虎两个部族,使建州左卫站稳了脚跟,他的后代子孙又使这里成为龙兴圣地。1648年,顺治帝追尊他为景祖翼皇帝。显祖塔克世:景祖觉昌安第四子,清太祖努尔哈赤生父。1574年因协助明军剿灭建州女真名酋王杲有功,授职建州左卫指挥。1583年,在古勒山之战中与其父觉昌安同时遇难。1648年,顺治帝追尊其为显祖宣皇帝。

  永陵,一方面吸收了中原帝陵中从秦汉到唐宋以来,前设享殿,后为宝顶、玄宫,周以方垣,陵前开神道,均衡对称的陵寝体制,又继承吸收了南京明孝陵开创的前有方形院落,后有圆形宝城的建筑特色与规制。

永陵导游词2

  清永陵早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就选择了尼雅满山岗(即乔山、启运山)之阳做为家族墓地。先后埋葬了兴祖福满、景祖觉昌安、显祖塔克世及努尔哈赤其它伯祖、叔祖等人。史载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9月,努尔哈赤的爱妻年仅29岁的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崩。“越三载始葬尼雅满山岗”。令四名女婢生殉,杀牛马各一百致祭。太祖伯父礼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亦葬尼雅满山岗。此时当无陵寝建筑更无陵名,仅以“赫图阿拉祖陵”呼之。

  天命九年(1624年),努尔哈赤于辽阳建东京城之后,于城北羊鲁山建造陵寝(后称东京陵)。谴索长阿孙旺善、铎弼及礼敦子贝和齐至尼雅满山岗祖陵将景祖、显祖、孝慈高皇后,弟舒尔哈齐、长子禇英等诸陵迁东京陵安葬。剩余的`陵墓则称为“老陵”。天聪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尊赫图阿拉为“兴京”,赫图阿拉祖陵则称兴京陵。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大金为大清,并称帝。按古制追尊四祖为四王,即猛特木为泽王、福满为庆王、觉昌安为昌王、塔克世为福王。为四王设太庙祭祝。同时在老陵兴祖墓后设肇祖衣冠冢。专称肇、兴二祖为“二祖陵”。

  顺治五年(1648年),清世祖福临追封四王:猛特木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同时追封四王的嫡福晋分别为肇祖原皇后、兴祖直皇后、景祖翼皇后、显祖宣皇后。顺治八年(1651年),封乔山尼雅满山岗为“启运山”,设官兵守护陵寝。顺治十年(1653年),始建享殿、配殿、方城门墙。顺治十二年(1655年)立肇、兴二祖神功圣德碑建碑亭。顺治十五年(1658年)因东京陵风水不如兴京陵好,遂将景、显二祖陵及礼敦、塔察二墓迁回兴京陵肇、兴二祖墓前。顺治十六年(1659年)更兴京陵名为永陵。意在江山永固、帝业长久。顺治十八年(1661年)命名享殿为“启运殿”,方城门为“启运门”。立景、显二祖神功圣德碑建碑亭。

  康熙元年(1662年)奉安四祖满、汉文神牌于启运殿。康熙九年(1670年),于永陵西堡设永陵总管衙门,专司陵寝安全防卫。康熙十一年(1672年),于永陵后堡设永陵掌关防衙门,专司永陵祭祀及陵内一切事。康熙十六年(1677年),永陵改用黄琉璃瓦件。

  雍正八年(1730年),建齐班房、祝版房。乾隆元年(1736年),建茶膳、涤器房。乾隆十二年(1747年),启运殿内设楠木香几、珐琅祭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陵外设栅木1344架、红桩36根、白桩64根、青桩36根。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夏园行宫。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永陵前设满、蒙、汉、回、藏五体下马石碑。

  光绪元年(1875年),于永陵街内设兴京副都统衙门、于赫图阿拉设兴京城守尉等衙门。

  民国十一年(1922年)裁撤永陵总管及掌关防衙门,其事务归兴京县公署管理。民国十四年(1925年)裁撤永陵掌关防衙门,永陵祭祀归县公署办理。

  1961年,成立新宾县文物管理所,1963年永陵列为省级文保单位,永陵事务归文管所办理。1979年10月1日,永陵正式向国内开放。1987年永陵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永陵导游词3

  清永陵主要特点是“坐北朝南、神道贯穿、居中当阳,中轴不偏。”永陵选择在启运山南麓背风朝阳,窝风藏气的龙脉正穴之前营造宝鼎正殿。并由正穴向南修筑一条长约1公里的笔直通道,称“神路”,是陵寝的中轴线。也是陵寝的坐向线。享殿启运殿就建在中轴线北端,有“居中当阳”之意。启运门、正红门都在轴线上坐北朝南依次排开,即有层层拱护正殿的作用又有突出中心,强化皇权的寓意。

  永陵的陵寝建筑由前至后纵横排列,如下马碑纵向,前宫门横向,东西厢房纵向,四祖碑亭横向,果膳房纵向,启运门横向,东西配殿纵向,启运殿横向。正视则一纵一横,交替进行,经纬组合,灵活多变。这种经纬交错排列给人以生动、新鲜、灵活、深邃之感。侧视陵寝建筑,由前至后则呈低—高—低—高,波浪起伏形式。前宫门最低→厢房较高→四碑楼高→果膳房较低→启运门高→配殿较低→正殿最高。这种低—高—低—高排列的建筑物轮廓线状像起伏的波浪,并随着地势的逐步升高加之后面建筑依次比前面建筑高大,这起伏的波浪又呈阶梯式上升曲线,势若波涛汹涌,给人以生动、奋进、娱悦的感觉。

  永陵最基本的陵寝形制是“前朝后寝”,及由前至后纵向排列二方一园的`三进院落。所谓二方一园的三进院落是指第一进院落前院是方形,第二进院落方城亦方形,第三进院落宝城是圆形。启运殿后的宝城宝鼎是奉安帝、后尸骨的地宫寝殿称“后寝”。或云清朝统治者迷信,“事死如事生”,认为皇帝死后到阴间仍然当皇帝,因此陵寝的方城,就是他们阴间的皇城,享殿就是他们在阴间上朝临御的宫殿。而宝城内的宝鼎地宫则是他们阴间的寝宫。只所以将方城建成方形,将宝城宝鼎建成圆形是分别象征地和天,以合“天圆地方”之说。

永陵导游词4

  抚顺永陵,满语称“恩特和莫蒙安”,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

  清永陵始建于1598年,初称兴京陵,1659年改称永陵。陵内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们的福晋。从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 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家典制。永陵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冰窖、果楼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一千平方米,号称清朝关东第一陵,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细说:

  1 下马牌

  清代的皇陵、宫殿、王府以及寺庙前两侧的阐道上均设有下马碑和下马石,作为官兵下马的标志。永陵是清王室的祖陵,下马碑更显得神圣、庄严。碑上用满、蒙、汉、藏、回五种文字刻着:“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2 正红门(栅栏门)

  永陵的正门、称正红门巴,又称前宫门,它是永陵的总门户。此门是一座硬山式甬道门,共三间,每间有两扇对开木制栅栏门,门及前后廊柱均涂红色,颇具满族祖先的生活特点,不禁使人联想到满族先世依山 傍水联栅为城的古老生活习俗。栅栏门在国内皇陵建筑中绝无仅有,建筑风格独特,堪称一绝。

  3 “四祖”碑楼

  与其它清代皇陵相比,永陵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一陵多葬,君臣共陵;

  二是葬在这里的四位皇帝生前在历史上并无建树,只是因子孙为帝而贵,被清王朝追封为“肇兴四祖”。

  这四座碑楼,就是肇兴四祖的`神功圣德碑楼。原始的满族人有“祖孙父子生同居、死同域”的传统,而后世的满族人则讲究“四世同堂”。“肇兴四祖”辈份不同,长幼有另“,四座碑楼去!款式一致,于 前宫院内一字排开,坐北朝南,东西并列,不分先后大小,不讲辈份高低。清王朝入关进京后,历 朝皇帝都为自己建造单独陵寝,永陵的“四祖碑楼”就成为大情皇陵中的一曲绝唱。

  4 坐龙

  它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浮雕,龙首狗身,共十六条。坐龙分别盘坐于四座碑楼前后二门两侧的墙壁上,两只前爪直立撑地,尾部卷坐壁底,像狗一样坐着。狗是满族祖先的崇物,龙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物。狗曾经救过努尔哈赤的命,满族的祖先因游牧、待猎而崇尚狗,称其为天龙,将龙与狗合为一体,坐龙便诞生了。

  5 神树赋

  兴祖福满墓前,原生长着一株巨大的古榆,又称为“瑞榆”。关于这株古榆,满族民间流传着神奇的传说。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在第三次东巡永陵祭祖时,赐封这棵树为“神树”,并作《神树赋》一首。

  6 功德碑

  耸立在四祖碑楼内的四座石碑,即清王朝“肇兴四祖”的神功圣德碑。碑文内容各不相同,均由御笔亲撰,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合壁刻写。驮碑的动物叫“赑 ”,传说龙生九子,它是其中的一个,因其寿命长而且善于负重,所以,古人在建筑中大多用它来驮石碑。现在还流行着“模摸头,什么也不愁,摸摸背,一辈子不受累,摸摸牙,想啥就来啥,摸摸尾,一辈子不后悔。”的说法。

  7 启运门

  又称内宫门,是方城、宝城的门户。封此门为“启运门”,起初是说清王朝的好运从这里开始,而清王室的解释是:“光启鸿图,肇兴帝业,开先裕后”。启运问是由六扇朱红门板制成的,每扇门板上装饰着九九八十一颗望金铜钉,并各配有一个银门环。在封建社会里,自然数字以九为大,皇帝则被称为九五之尊,所以皇家的门上要横九排竖九行,共九九八十一颗铜钉,文武百官品级越低,自家门上的铜钉越少,而老百姓的门上则不许钉铜钉,因此才叫做“白钉”。由此足见封建社会的等级何等森严。

  8 砖雕“五彩云龙”

  启运门左右两翼是顺山红墙,内外建有四组国内罕见的大型砖雕龙壁“五彩云龙”,龙姿优美,栩栩 如生,其精雕细刻之技令人叹为观止,它们经历四百年风雨,至今仍壮美如初。

  9 焚帛亭

  是永陵内最小的一个建筑物,虽不及陵内其它建筑豪华,却是永陵建筑的一个点缀。每逢人祭时,都、要用它焚烧祭文、祝版、制帛以及金银裸子等祭物。

永陵导游词5

  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清永陵北依启运山,南临苏子河,对恃烟筒山。

  陵内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们的福晋,始建于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1634年(后金天聪八年)称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为永陵。从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永陵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

  清永陵在建筑形制、布局、造型、工艺上都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和艺术特色。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陵寝的东配殿与西配殿、果房与膳房、肇祖碑亭与兴祖碑亭、齐班房祝版房与茶膳房涤器房,东下马碑与西下马碑皆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排列,均衡布局,主次分明,彼此呼应。给人以平衡、稳定、庄重、圆满之感。

  永陵最基本的陵寝形制是"前朝后寝",及由前至后纵向排列二方一园的.三进院落。所谓二方一园的三进院落是指第一进院落前院是方形,第二进院落方城亦方形,第三进院落宝城是圆形。启运殿后的宝城宝鼎是奉安帝、后尸骨的地宫寝殿称"后寝"。或云清朝统治者迷信,"事死如事生",认为皇帝死后到阴间仍然当皇帝,因此陵寝的方城,就是他们阴间的皇城,享殿就是他们在阴间上朝临御的宫殿。而宝城内的宝鼎地宫则是他们阴间的寝宫。只所以将方城建成方形,将宝城宝鼎建成圆形是分别象征地和天,以合"天圆地方"之说。

  永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坐落在呼兰哈达(满语,汉译烟筒山)下,苏克素浒毕拉(满语,汉译鱼鹰河,今称苏子河)北岸。尼雅满山岗(今称启运山)南麓。东距县城22公里,距永陵镇2公里。东南距兴京故城赫图阿拉约5公里,西距夏元行宫约3公里。南新公路于陵前通过,交通方便。东南公路在清永陵前840米处通过,沈通高速公路距清永陵南2公里,沈通公路距清永陵东南5公里。西距沈吉铁路线南杂木站55公里。西距抚顺市103公里,距沈阳市149公里,距沈阳桃仙机场154公里;南距大连港512公里,距本溪市129公里;东距新宾满族自治县城23公里,距吉林通化市126公里;东南距世界文化遗产桓仁五女山城95公里,距丹东市31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