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鄂伦春 教学设计 勇敢

管理员

摘要: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1  一、教……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作品《勇敢的鄂伦春》,感受鄂伦春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产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勇敢的鄂伦春》的演唱,并配以小组讨论、分析等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简单的节奏类型,提高演唱能力。

  3.掌握简单的节奏类型,并能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难点】

  认识并掌握简单的节奏类型。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

  学生自由发言。(56个;傣族、蒙古族等)

  教师总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有大家熟知的傣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民族——鄂伦春族,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鄂伦春族的风采!

  顺势揭示课题《勇敢的鄂伦春》。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歌曲《勇敢的鄂伦春》,并提问: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呢?

  学生举手发言。(快速;欢乐地)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稍快,情绪是欢快、自豪地。

  2.分享环节:分享有关鄂伦春民族的资料。

  学生自由分享。

  教师总结: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黑龙江省北部。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三)学唱歌曲

  1.趣味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模仿动物小猫的叫声进行发声练习。唱得时候,告诉学生需要注意音量不需要大,歌唱时保持好吸气的状态,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唱。

  教师提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

  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它的强弱规律为:强、弱。我们用拍手表示强拍,用捻指表示弱拍,一起来感受一下二拍子的律动。

  3.教师范唱,其余学生演唱谱例。

  教师提问:发现了什么节奏问题?

  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先探索,之后总结并讲解:X X|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嗒嗒;XX X|是前面两个八分音符,后面一个四分音符,嗒嗒嗒;X XX|是前面一个四分音符,后面两个八分音符,嗒嗒嗒。

  教师带领学生运用拍手的方式,逐渐掌握节奏类型,并且带入旋律当中进行练习。(突破难点)

  4.完整演唱谱例。(关注难点的二次演唱)

  5.教师朗诵歌词,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并提问:能够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自由举手。(大森林)

  教师总结:在茂密的大森林中,有一群鄂伦春人,他们正在巡逻、打猎、守护山林。

  6.运用欢快、自豪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教师以《勇敢的鄂伦春》为主题,将学生分成4组,请学生用打击乐为歌曲编配伴奏,给学生8分钟的时间准备,在准备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节奏、力度等),之后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展示。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性评价并总结。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节奏类型,教师呼吁学生尊重、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有关鄂伦春族的其他音乐作品,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2

  一、案例背景: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具有创造性发展价值,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写道鼓励音乐创造,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现如今在音乐课堂创编环节里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还是很有成效的,但是在低年级的创编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却少之又少,导致低年级创编环节的实效性比较低,因此低年级音乐教学创编环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与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因此在音乐课上要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做进一步加强的训练。

  三、案例描述:

  教材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一首鄂伦春族民歌,歌曲为五声宫调式,由四个乐句组成,每4个乐句4小节,结构规整。歌曲旋律虽多为级进,却富有朝气与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的八分音符节奏,令人仿佛听到了奔跑的马蹄声。歌曲节奏明快,音乐形象鲜明,歌词简练、通俗易懂,充满了无比自豪的情感,表现了鄂伦春人民不惧严寒,守护山林的`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识X X|X XX|XX X|XX XX|X 0|X —||节奏型;

  2、运用乐器,小组合作自选X X|X XX|XX X|XX XX|X 0|X —||节奏型为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伴奏;

  3、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现鄂伦春的勇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

  运用乐器,小组合作完成歌曲的伴奏。

  教学准备:

  PPT,双响筒,碰铃,铃鼓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手和腿。手和腿商量好了,他们一起做游戏,每一组只有2拍,做完一组你们来学一学。

  (一)师做一组,生学一组,数1、2

  1、X X拍手1拍手2

  2、X XX拍手1拍腿2

  3、XX X拍腿1拍手2

  4、XX XX拍腿1拍腿2

  5、X 0拍手1空

  (教师一组一组的来做,学生依次学一学,拍一拍)

  (二)5组连起来,数手、腿

  教师说手、腿,把5组连接起来示范,学生学一学

  师:接下来,老师把他们变化一下,把刚刚分开的5组连起来,仔细听仔细看。

  (连做3遍)

  二、新授

  师:同学们拍的真是太棒了。下面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节奏卡片,你们来观察一下,和我们刚刚的小游戏有什么联系呢?

  1、生回答,师总结

  2、看着卡片

  (1)中速;

  (2)快速。

  3、师:看到这些节奏型,老师想起了一首歌曲:(唱)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它的名字是:——————

  (出示曲谱)

  4、师:这首曲子中出现了一些我们刚刚游戏卡片里的节奏型,好像还有一种新的节奏型没有贴出来,X –二分音符,2拍。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首歌曲,在唱的同时,好好观察一下歌曲的节奏。

  5、师:通过同学们的演唱,老师似乎感受到了鄂伦春的勇敢。但觉得氛围还不够,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么?我们可以加入什么呢?

  生回答。

  (展示乐器,简介使用方法)

  6、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选打击乐器,自选节奏卡片,来给歌曲伴奏。一会请同学小组内进行表演:演唱+打击乐伴奏。

  (强调,使用乐器和讨论的过程中声音要小,轻)

  7、小组展示适当总结、评价。(掌声、太好了、有进步……)

  三、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的真是太好了,演唱、演奏、小组配合都很厉害,通过同学们的表演老师也深深的感受到了鄂伦春的勇敢,你们要学习鄂伦春热爱、保护大自然,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的,加油吧!

  教学反思:

  《勇敢的鄂伦春》一课歌曲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歌词简练,情绪豪放,具有浓郁的鄂伦春民族的风格,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那活泼跳动的节奏犹如一匹匹骏马奔驰在高高的大兴安岭上,表现出了鄂伦春族少年在守护山林时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精神。在教学中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了解鄂伦春这个民族,并明白他们保山护林的重要性。

  这节课围绕着“说一说、唱一唱、奏一奏”的教学环节展开。“说一说”——学生能够通过随着节奏读歌词来熟悉歌曲的节奏以及歌词内容,并且通过说歌词知道鄂伦春人生活在哪,他们怎样生活,他们骑马扛枪为了什么,引出他们为祖国保护森林那种自豪、高兴的心情,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作了铺垫。“唱一唱”——主要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说歌词,帮助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再指导学生用声音表达出来。

  但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力还有很多不足,例如带着微笑唱表示高兴,学生能说出来可就是笑起来很勉强;自豪的感情要唱的挺胸抬头、声音宏亮,表现的也稍欠“火候”,所以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继续研究探讨。“奏一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通过乐器来感受歌曲的节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方式,不但巩固了双响筒的演奏方法,也为歌曲增加了丰富的内容。如果先让学生对双响筒的节奏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

  总之,这节课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还需要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些许问题,比如分工还不是很明确,配合还不是很默契,这都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加强低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孩子们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智育目标]: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等简单知识。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有感情的,能用欢快、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难点]:。将歌曲中需要唱长的两拍的乐句唱准。

  教学准备

  节奏卡片、多媒体

  学生活动设计

  演唱歌曲。

  (一)导入

  老师给同学们介绍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

  出示鄂伦春族的图片,介绍鄂伦春居住的大兴安岭,让学生了解在那保山护林的重要性。

  (二)范唱

  1、老师范唱

  2、学生安静地聆听

  3、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打拍)

  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1)提出要求:咬字、吐字要清楚;时值两拍的音符要唱准。

  (2)教师启发学生区分前后两乐句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3、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4、如果你是鄂伦春族的小朋友,你会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呢?

  分组讨论,互相交流。

  5、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

  四)练习

  用线连一连,请同学们不仅从曲调上区分《乃哟乃》与《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

  复习歌曲《乃哟乃》与《勇敢的鄂伦春》后由学生自己完成。

  (五)小结延伸

  本单元我们学了几个民族的歌曲,你还知道哪几个民族的名称?

  谁还会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

  教学反思:

  《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族民歌,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以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设境悟情,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为了能让他们在美中学,乐中学,并且良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我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够愉快的学习,尽情的表演创造,身心都有一种“美”的感觉。我尽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达,用自己的肢体去表演,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翱翔。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4

  一、设计思路来源

  这首歌曲旋律活泼欢快,音域保持在六度以内。歌词也寥寥数语,朗朗上口,易于学唱。虽然简单,但内涵丰富,传神和全面地描写出鄂伦春民族的居住地区、习惯风俗等。值得细细品味和解读,适合同时也值得带给大班孩子学习和欣赏,增进孩子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但由于是一首少数民族歌曲,远离幼儿的生活及经验。那么,如何引导孩子理解和感受鄂伦春人的民族文化和习惯,理解并表达出歌曲中传达出来的鄂伦春人的英勇和自豪感是本次活动要重点解决的内容。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感受这首歌曲的内在意蕴和情感并能够较好的表达呢?我认为仅仅是歌词的教唱是不够的,我要从民族的音乐特色、生活习惯、风土民情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进行挖掘、构思和设计。引导孩子了解鄂伦春民族特点,萌发对鄂伦春民族的欣赏、喜爱和向往之情,从而能够丰富有感情的歌唱和表达。

  本次活动我将从猜民族——谈民族——学歌曲——玩游戏这几个环节层层推进,引导孩子唱歌曲,玩歌曲,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二、活动目标:

  1、感受和理解鄂伦春族音乐的特点,能够欢快、自豪、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简单了解鄂伦春族生活习惯,产生对鄂伦春族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歌唱了解、理解和感受鄂伦春人的民族文化和习惯;

  难点:理解并表达出歌曲中传达出来的鄂伦春人的英勇和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

  1、剪辑的音乐(伴奏加上鄂伦春民族音乐中常见的马蹄和呼喊声);

  2、小木棒和小搓衣板人手一份;

  3、小椅子围坐成半圆形;

  4、音乐播放器

  四、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引发孩子思考导入课题。

  1、听一听引子部分,猜一猜是什么民族的音乐?(马蹄声和呐喊声会引起孩子联想和猜测,从而引起孩子倾听的兴趣)

  2、提问:为什么是xx族?

  3、模仿马蹄声和呼喊声并请孩子谈一谈为什么要呼喊。(引发孩子对骑马奔腾热闹景象的想象,激发内心的热情和歌唱的愿望。)

  (二)学习歌曲

  1、模仿马蹄声和呼喊声并请孩子谈一谈为什么要呼喊。(引发孩子对骑马奔腾热闹景象的想象,激发内心的`热情和歌唱的愿望。)

  2、师清唱歌词,引导幼儿理解歌词中描写的鄂伦春族的生活习俗。

  (1)歌曲中听到的是你们猜测的民族吗?那是什么民族?(鄂伦春)

  (2)请孩子讲述歌曲的内容,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孩子了解相关民族特点并且唱一唱。

  3、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孩子大胆表现鄂伦春人的勇敢、豪放和自豪的情感。

  (三)游戏《勇敢的鄂伦春》(用道具来参与)

  1、教师用当一名鄂伦春人去体验骑马配枪巡山的情境来引发幼儿游戏的愿望。2、教师示范第一种游戏玩法,请孩子观察玩法并且谈一谈对玩法的发现;

  (玩法说明:引子处左手拿搓衣板当马头,右手拿柜子当马鞭和枪随节奏敲击和刮奏搓衣板,刮奏的同时呼喊。歌唱的时候随乐敲击,唱到一呀一匹马一呀一杆枪的时候,把木棍当马鞭和枪。)

  1、孩子们共同游戏。

  4、教师引导孩子共同思考第二种玩法——“翻山越岭”去巡山。

  预设玩法:搓衣板靠在椅子上变成山,或者有其他的变化方法。

  5、尝试玩一玩。

  (四)结束部分:

  边唱边玩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