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 徐震是早早出道的艺术家,也是公司老板;试图用团队创作的方式消解个人性,却又由此探索个人的独特经验……。今天小编就来分享“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 上海愚园路,一间……
“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
徐震是早早出道的艺术家,也是公司老板;试图用团队创作的方式消解个人性,却又由此探索个人的独特经验……。今天小编就来分享“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
上海愚园路,一间不起眼的超市低调开张了。店面不到十平方,放完货架之后也就仅容转身。开业第一天,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瘦高个马脸汉子站在店对面,观望着新店的生意。他身上穿的白色T恤印着超市的logo,大红大绿的店头设计戏仿最直接粗暴和不知审美为何物的超市商标:徐震超市。
这汉子就是徐震,江湖人称“没老板”,念起来仿佛“煤老板”,他的公司叫“没顶”,没有顶,在英语世界里的人念为“M“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de In”,当然你也可以变个读音,念为成语里的那个“没顶”,然后在心里默默联想一句“之灾”。
没老板不介意你这么念,他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吉祥,反之,他讨厌太顺溜的名字。拗口有时候是一种态度,仿佛难以被描述,或者难以获得。一个名字太过好看,或者太过好听,都会洋溢出一种文艺兮兮的趣味,一种中产式的优雅,那是徐震避之唯恐不及的。
超市的slog“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n是“填补空虚每一天”。有客人怒气冲冲地从新开业的超市里出来了。这是一家什么都有的超市,也是一家什么都没有的超市。客人发现这家超市里贩卖的所有东西全部都是空壳,装饮料的易拉罐完好无损,但拿起来轻飘飘的,糖果巧克力空有绚烂的包装,所有的零食、日用品,无一不是空有其表。出离愤怒的客人冲进了对面的另外一家超市,买了一瓶矿泉水,然后举着水冲回徐震超市教训店员:“你们看,一模一样的牌子,你们卖3块,还只是个空瓶,对面的超市只卖两块九,而且里头有水!”
大多数上海的大爷大妈不具备这种战斗力,他们只是摇头:“伊拿阿拉寻开心!”
徐震的超市,在当代艺术界是早已广为人知的作品,在美国的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纽约J“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mes Coh“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n画廊、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新加坡香格纳画廊、韩国首尔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奥地利格拉兹美术馆……这件对商业文明和艺术生态进行反思反讽的装置作品都曾多次亮相,但把装置的超市作为实体的超市开进城市公众生活,进行真实的买卖,在愚园路这个大写的“愚”字下面,上演一出严肃的恶作剧,这还是第一次。
一个广告公司老板的神经官能症
徐震的没顶公司有五千平米,不在任何一个艺术家扎堆的地方,当司机开过上海远郊松江的这片工业区,常常会因为缺乏标识而迷路。周围是美克美家和宜家的厂房和仓库、京东的物流,在这里做艺术,仿佛某种隐喻,关于批量、关于快捷、关于后现代。而徐震自己喜欢说的是:“可口可乐的工厂也在附近。”那更像是他的参照物,一种要把当代艺术做成大众流行文化、并分分钟消费殆尽的谐谑快感。
很多艺术家的一天从下午3点开始,但是没顶公司上午10点准时上班,进出打卡。履新不久的品牌总监周冰心从闹市长途辗转到乡村的上班地点,她的老板徐震已经独自办公两小时以上了。每天比员工早到的这两个小时,常常是徐震一天里最享受的时光。他可以用这段时间整理方案,安静,不被打扰。散发着刺鼻油漆味道的庞大展厅在早晨总是沉默不语,格外寒冷,展品混乱中自成逻辑,有时陷入“妄人”状态的没老板看着展厅忍不住想:这个展厅里的作品几乎是其他艺术家一生的体量啊。
没老板常常和他团队里的年轻人说两句话,第一是“首先你做到跟我一样勤奋”,第二是,“像我这么勤奋,你还真不一定卖得掉,真不一定能出名。”经过这种洗脑之后还坚持要搞艺术的小孩,才有进一步的可能性。“这个说出去也是蛮丢人的,好像搞艺术要靠下死功夫,但真没办法,你不勤奋你就没有办法拼智商,你还只是在拼体力的阶段。”
在徐震眼里,所有搞艺术的人,都会经历梵高情结、艺术家的成功情结、悲情情结、学院情结或学术情结、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但没人拿着枪逼着你做艺术。艺术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也从来不会是纯粹自由的,到了某种程度之后,艺术其实也是一种供需关系。说出这句话的徐震,已经在艺术行业浸淫了二十多年,其中有8年的时间做非营利的艺术机构,其余做艺术媒体,经营画廊机构,策划艺术活动乃至艺术培训。
“我只有1/3的身份是艺术家。”2009年,徐震成立了没顶公司,宣布以公司的形式生产和运维艺术,这一挑衅式的举动,触动了艺术界脆弱的神经。在那之后,他便刻意自称老板、董事长、CEO,唯独不愿意强调“艺术家”。波普的鼻祖安迪·沃霍尔在几十年前说,“成功的商业是最棒的艺术”,徐震把这种阐释又向前逼了一步,他说,“展览的都是商品,能卖的才是艺术。”
他患有某种程度的神经官能症,在医院看病时,医生问他职业,他并未踌躇,开口便说自己是开广告公司的。正如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主管田霏宇(Philip Tin“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ri)在几年前的纽约军械库展上所说,“军械库的委约状落在一个质疑做艺术家的意义的艺术家手中,把事情变得有趣了很多。”
香港导演许鞍华曾说,听一群导演在一起聊天,你会以为这是一群大妈,没有人谈电影艺术,大家聊的都是哪家馆子好吃哪里红酒地道。评论家鲁明军说,其实艺术圈也有相似的情形,但徐震却是他见过的谈论艺术最多的人,是那个即便在最喧闹的酒吧也在讲方案的人,不管他在作派上如何消解艺术的意义。在某次展览前,徐震请鲁明军跟公司的几个年轻艺术家一起开会,逼艺术家发现自己的问题,跟国际上同类型的大师对比,并提出解决方案。“按科班来说,徐震学历并不高,他读的是工艺美校,但他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有时候我们提到某个作品,他会马上举出国外某个艺术家的相似理念,并且马上把图片找出来——虽然他常常念不出那个老外的名字。”这种雷达一样的艺术嗅觉让长期从事艺术评论的鲁明军感到吃惊。
最让徐震恐惧的,是丧失创造的动力,艺术家取得一定成就之后,生活变得过于舒服,很容易变得麻木。他的对策是高强度的工作,“就像扫描仪一样,你保持高强度的工作就总可以扫描到自己的一些盲区。”
我们都是一路被骂大的孩子
在艺术界,徐震是一个让很多人羡慕的妖孽,他常常不按牌理出牌,而且让人生气的是,他还常常把这一手牌打赢了。
“成立‘没顶’之前,我的作品蛮好卖的,为什么?符合某种标准的需求,商业很简单,有需求有供应,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那个需求在哪里,实际上双年展和美术馆系统对某类艺术的需求是很强大的,艺术家如果能针对这个系统来创作,是很好混的。”“2009年,我开公司之后就开始被人骂,为了成功用不要脸的方式做艺术。好像只要开了一个公司立马就变得商业起来了,有人会说我的展览是摆摊、订货会,无所谓,我们都是一路被骂大的,没人骂都觉得不舒服。”
他绝对是故意的。
有艺术家故意让自己显得很学术,就会有艺术家故意让自己显得不学术。这是徐震式的挑衅。在展览上,他的作品常常以复数形式出现,雕塑做了多少个,每件作品的全部版数就会在展厅一字排开,确实像杂货店老板摆摊陈列了所有库存。这些重复、拼贴、消费主义,仿佛都在做赤裸裸的商业属性的声明。“这个重复性完全取决于这个作品有多少个版本,由商业版本决定视觉呈现。”他甚至推出了“套装”:在定做的大盒子里,打包了他的好几款作品,大的雕塑搭配小的摆件,仿佛超市里的配送礼盒,亦把艺术品彻底贬为了商品。“套装本身就是营销学里的惯用伎俩。而我这个作品恰恰很学术,因为肯定不好卖。”
确实不好卖。藏家们被吓住了。购买这样的套盒,仿佛是在承认自己的暴发户品味。《套装》的价格是里面所有作品价格总和的八折,他一共做了三种版本的套装,每个版本做了5件。迄今为止,一共卖出去两件。
在成立公司的头两年,他确实因此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当时代理他的几家画廊,长征空间、香格纳,都跟他说,大家觉得你太商业了,不敢买。而以学术为标签的国际双年展,也会谨慎避免邀请这样的艺术家。有诤友当面直言以谏,高士明就在某次观展后直接对他说,“有策划,没想法;有点子,没艺术;不能一直这么干。”
徐震并不打算与之争论,仅以2014年为例,这一年里,没顶公司做了32个群展和项目,做了3个个展,公司作品参加了20个艺博会,发布了一本画册,制作了79件作品,被收藏了45件作品,“经营状况很好。”一个那么多项目连轴转的团队,也确实没空理会争论,用徐震的话说,“我不跟你们玩儿了。”他对代理他的画廊说,你们觉得我商业吗?如果你们不觉得,你们去对藏家说,不要来对我说。
没有艺术家徐震,只有设计师同名品牌徐震
徐震说,艺术是爱情,公司是婚姻,他开公司,即是用婚姻维护住爱情,这是他理解的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当然,也会有人认为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就像有些爱情没办法走到婚姻,而有些婚姻里压根没有过爱情。“艺术界过度夸大了艺术和商业的对立。”你不能简单地说婚姻不好或者爱情不好,何况艺术品和艺术还是两回事情。
今年没顶公司的重点是“推品牌”,这样的商业词汇从上海人徐震嘴巴说出来总是特别顺溜。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他们要推的品牌是“没顶”,当时的作品都是多人联合署名,格外强调公司属性。但这两年,他们要推的品牌是“徐震”。在公司制的语境里,“徐震”不再是艺术家徐震本人,而是类同时尚行业里所谓“设计师同名品牌”。
为了“推品牌”,没顶公司今年新招募了“品牌总监”。周冰心是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并在荷兰莱顿大学比较文学和跨文化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侧重思想史,曾在法国密特朗艺术中心、纽约J“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mes Coh“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n画廊等处任职。“全面负责‘徐震’品牌的战略发展、运营和传播。”至于她的职能将如何考核,老板和员工本人都表示不知道。没顶公司的职位太难以招聘和被评估了,一来史无前例,二来职能非标。
没顶公司由“徐震”品牌部、没顶画廊、媒体营销部、产品研发部、没顶魔法学院、艺术家驻留部、“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rtb“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b“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网络媒体部和没顶艺术基金会等部门组成,目前有40个员工,全部都是大学生,没有一个工人。“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rtb“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b“艺术超市”创始人徐震的精彩故事是“阿里巴巴”的戏仿,是一个旨在传播全世界艺术资讯的论坛平台。魔法学院则是没顶的培训机构,因为没顶在实践中发现,艺术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太初级,没办法直接做艺术”,魔法学院就是徐震理想中一个免于行政干扰、同时又能解决一些艺术方法论的培训机构。
徐震自己没有上过大学,他是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学设计出身,曾经想考浙江的中国美院,但因为画得太差,连准考证都没有拿到。“后来我爸爸拿一个报纸给我看,上面报道了圆明园画家村。我就去了北京,那时候,也不知道是向往艺术,还是向往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他上了央美进修班,但依然没能考进央美,“我没办法想象我连续4年对着裸体画素描。”无所事事的流浪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最终无法说服这个上海人,他回家了。
你的手一松,你的信仰就会飞走
1998年的某一天,徐震和伙伴们在拥挤的城市街头突然大声喊叫,数百名路人瞬间惊慌回头和各种反应,被录像机所收录。这件名为《喊》的行为作品,使徐震成为迄今为止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最年轻的中国艺术家。
生于1977年的徐震,也因为少读了几年书,所以比同等状态下的人要经历丰富,思想束缚也更少。他的艺术囊括了绘画、雕塑、装置、录像、摄影、行为,几乎漫无边界。“理论上来讲,我画得很差。”在没顶公司里,他是负责提出想法,并拔高提出终极艺术标准的那个人。没顶公司的著名作品裱花奶油蛋糕《天下》系列,有人裱得比他漂亮。来自漫画文化的布艺作品《漫延》,徐震负责画最初的设计草图,定审美调性,做缝缝补补的手工活则完全帮不上忙。在《意识形态博物馆》这件作品里,他们汇编了全世界宗教习俗中的肢体动作,比如抚胸、下跪、盘腿、划十字、拈花手、合掌等,最后组合成了一套精神广播体操,并发展出一整套图像系统,徐震提出最初的概念,而系统完工完全靠的是没顶公司里加班加点的小伙伴。
在徐震的作品里有一种共性,那些看起来虚张声势的东西往往是柔软的、不堪一击的,或者是可以消弭外力的。一个哥特式的立柱上挂满了SM的刑具,外表暗黑,摸起来却都是皮革软包。一个凶猛的老虎雕塑,一个非洲式的雕塑闪烁着金刚砂石的微光,细看才发现都是海绵材质。在装置作品《永生》系列里,无头的希腊雕塑和佛像颈对颈地组装在一起,上下相连,北齐圆雕菩萨立像和亚马逊野蛮人拼在一起;19座不同形态的西方古典雕塑,组合成东方佛像中千手观音的造型,这些貌似恢弘壮观的东西里,都有某种滑稽的解构成分,成为理解徐震的一把钥匙。
今年重新做超市,是徐震试图对大众发声的一次尝试,他要在一个公共的场域里“惹”一下,在此之后,可能会有一系列招惹的动作。在蔡国强的《艺术怎么样》里,徐震对蔡国强说,当代艺术太局限于小圈子的游戏里,一个美术馆里的展览,被关注的程度太有限了。
有一些招数不能剧透,但可以说的那些委实有趣:除了在街头开超市,他们还想要去上海香火最盛的寺庙门口派送菩萨形象的气球。“这个气球就像信仰,你得紧紧抓着,手一松就会飞走。”这个充了气的菩萨,可以想象,一开始,涨鼓鼓地饱满着,回家放了几天之后,就会渐渐瘪塌下去。“宗教题材可能会有一点敏感,但我们可以做得卡通一点,好玩一点。我一直觉得我们有很多作品很直观,是可以试试推给大众看的,不像有些艺术作品,需要观众有理论基础才可以欣赏,我们想争取两个月做一次可以直接接触公众的艺术活动,我后面自己感兴趣的很多工作也是这种文化交流类的。”
被说成是中国的村上隆,中国的杰夫·昆斯、毛里齐奥·卡特兰,徐震统统不以为然,他想要做的,是离开西方当代艺术的语境和评价体系,在一个被互联网信息时代重新定义过的文化中,建立自己的坐标。
他的艺术野心并不隐蔽,它们就直白地写在他的作品标题里:《天下》、《永生》、《凯旋》……
徐震超市这个作品绝对是亏的
人物周刊:这次把超市实体搬上街头,大家的接受度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玩的反应?
徐震:有人在里面教育小孩儿,你看你平时看见东西好看就买回去,这就只是包装。还有人在里面挑女朋友生日那天为生产日期的用品,碳酸饮料卖得比较好,因为大家觉得蛮好玩的,里面是空的,但罐子上也找不着眼儿。当然也有人很愤怒,你们骗钱!但你买就是情愿的,我买之前都会跟你说清楚这是空的。包括报纸上的报道,说我们一天光空包装就可以卖一千多块,两个月就可以挣6万块,动动脑子好吧,我光是装修和进货就投进去25万,这个作品绝对是亏的。
人物周刊:买东西的人有多少是业内的人,有多少是你们想要影响的大众、普通人。有统计吗?
徐震:专业人士不会多于5%,因为我们特地没有在业内做宣传,业内对我们这个东西很熟了,都不稀罕了,我们也不通知,大家也不会主动来。主要还是社会,公共空间。
人物周刊:工商和税务怎么解决?
徐震:没顶公司缴税。超市对我们来说就像做了一个作品,只是这个装置拆成了一万份在卖。
人物周刊:如果我们不说艺术,只说赚钱。是徐震作为一个个人赚钱?还是没顶公司作为一个公司赚钱?怎样是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一个赚钱方法?
徐震:如果要赚快钱的话,我不用开公司,作为个体艺术家我赚钱很快,在我开公司之前我就已经卖得很好了。但是,你要做这么多事情,你就必须要有团队,有了团队,你就要养活这些人,你就得有商业,有管理,有模式,而且你希望走得很远,那肯定是公司模式,公司制要科学很多,合理很多,而且可行性高很多。
人物周刊:你在2009年之前就作出了这个判断是吗?它不是一个被动的选择?我知道之前你在做的非营利机构比翼关闭了,包括后来做的画廊。
徐震:对。之前从2000年到2008年,做了8年的非营利艺术中心,然后做媒体,做画廊,跟艺术家做策划活动,对行业非常了解,没有什么神秘感了。艺术到一定程度其实是一个供需关系,不是自由的,不是你想干什么干什么,你会发现还是主动地去安排你要做的事情,找到比较好的模式,两只脚走路,这样会走得长久。
人物周刊:有很多大艺术家,其创作体量都不可能光靠个人来完成,需要依赖团队,叫工作室大家就比较容易接受,但你要包办所有这些事情,在食物链上占据比较长的一段,公然地宣称公司的时候就会激怒行业。
徐震:这个行业其实很保守。很多人没有到这个程度,他无法理解你为什么要雇那么多人。我们现在卖得好不好、贵不贵,根本没关系,我们将来是肯定要被市场追认的,我一个系列接着一个系列出来,太快了,市场根本来不及消化和反应,目不暇接,我们3年的工作量是一个正常艺术家8到10年的工作量,好像我们也停不住。
先把地盘打下来再谈谦让
人物周刊:你有多勤奋?
徐震:也不是光我勤奋,在这个行业里做得好的艺术家,除了睡觉,做梦得在想方案。且不说跟他人比较,就说你跟自己较劲,要抓紧时间把你的能量要发挥出来。这个释放会受到你不同年龄的限制,比如说体能,比如说环境。说得庸俗点,你牛逼了,你的社会关系会变,你周围会变得比较宽容,捧着你。
人物周刊:然后你想做的事情会比较容易做成。
徐震:是的,但这种容易,反而是一种障碍。因为没有阻力,没有压力。大家都变得很中产,对任何东西都不会去追求一种过渡性,而艺术应该是偏执的。
人物周刊:这是一场跟衰老的比赛。你会刻意地去抗拒中产式的生活或者财富对你的干扰吗?
徐震:不会。这个是自然的,你总会老,你想尽量延迟那一天的到来,但你也要面对。
人物周刊:我看你跟蔡国强在《艺术怎么样》里的对谈,蔡国强的点在于,他选择什么样的艺术来代表中国当代艺术。
徐震: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在一个崛起期,崛起时间很快,所谓崛起必然有很多东西不成熟,但为什么我们还是很期待它的崛起?因为这个过程中肯定有非常宝贵的、不可替代的东西。中国现在的艺术就处在这个阶段,这是生活在海外的艺术家所不了解的。
人物周刊:很多海外的艺术家,都觉得他们错过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这一波兴起。
徐震:这是肯定的。他们在海外代表个人也好,代表一种东方文化符号也好,他们也在为崛起而奋斗,但这是不对称的。在一个成熟的体制里机会永远更少,海外也会论资排辈。我觉得任何东西的崛起,肯定是野蛮生长的,绝对是无序的,甚至是打砸抢的。文化就是这样,文化不是一直彬彬有礼的,文化一定不是谦让,先把地盘打下来再谈谦让。
人物周刊:你觉得你自己的地盘算是打下来了吗?
徐震:我们始终觉得刚开始。所以每天要平衡情绪,缺这个,少那个,条件不成熟,我觉得蛮好的,到我这个年龄,好像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人物周刊:鲁明军评论你的艺术还是在波普的范畴里,你认可吗?
徐震:对我来说主要还是拓展,不是去走向一个标准。2013年我们曾有意识地去寻找标准,现在就完全是走独木桥。
人物周刊:你找了什么标准?
徐震:你开始有意识地拉开各种距离,我们自己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互联网技术下的全球化发展的图像。我觉得这个方向提炼得还可以,你会考虑说艺术史上你有什么贡献,你的人文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人物周刊:这会让你远离原有的那些坐标系吗?
徐震:其实当代艺术很简单,它同时是一个流行文化,当流行过去之后,它会变成经典文化,当代艺术几乎比绝大多数的艺术门类要宽泛,可能性要多。
人物周刊:你觉得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是流行文化吗?还是比较小众或者偏精英的?
徐震:目前来说肯定是很精英,这也是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很大的一个瓶颈,必须去突破的。你影响不了教育,你进入不了流行,你这个文化太封闭,然后你的诉求就无意识地会倾向于西方的诉求,这对你文化创作的生态是非常不利的。
一直很焦虑,这才是精神生活
人物周刊:说一次没顶公司比较典型的集体创作吧,是怎样的?
徐震:有一次我们要做一个行为艺术,我的一个想法,能不能把全世界的宗教里的动作抽出来,组合成一套广播体操。完全没把握,就问公司里的员工,谁练过瑜伽,因为这需要肢体感受度,结果公司里一个法国人说我练过瑜珈。“那你负责一下呗。”他也不会,怎么办呢?再去体育学院找一个学生,法国人代表一种大众化的身体感受,体院学生可能专业一点,我目的性明确一点,然后我们大家一起开始编,这个动作配这个动作行不行?身体什么感觉?编到一定程度了,一套精神广播体操出来。
人物周刊:还得找资料,找东西方各种各样的宗教习俗文献。
徐震:编操的过程中,找了一百多个宗教的资料,我一看,觉得这可以做一个“意识形态博物馆”,于是马上再开一个小组。博物馆这个作品就这样出来了。我在里面的实际参与度很少,我只给出一个大方向,或者给一个提示,大家都是大活人,他们都会的。
人物周刊:像你这样风格的人,会吸引到很有创造力的下属跟着你吗?还是更多的是一些执行者?出于对你的崇拜围在你的周围?
徐震:我们公司很少有崇拜我的人,我比较烦这种。而且我不太喜欢站到前台。但现在不行了,他们说你作为品牌,你得跑到前面去,得包装你,我也不是抗拒,也可以做,但完全不享受。我性格比较嚣张,经常会说一点怪话,没什么事情是看得惯的,很多人都觉得徐震你又骗我们,你又弄了个套儿,但我能扛这个,我没有心理负担,我的团队就很老实,正好彼此是一个互补。
艺术就是一个名利场,所以你有名了有利了很多人会停下来,95%的人会停下来。中国到我这年龄很多人就废了。我现在常常下意识的去看创业者,看这些老板,比如IT行业,怎么颠覆快递行业,怎么颠覆出版行业,怎么卖食品,我觉得这些比今天的艺术创作力大多了。艺术家你不要觉得自己很牛逼,你这个微乎其微,画上一个粉红色跟一个朱红色这点点微妙区别,你不要拿出来说事,丢人。五百年里都不知道有没有一个人能成为梵高,绝大多数(艺术家)肯定是废掉的。什么叫抓住时代特色,我天天看创业的人,我觉得很好笑,就跟我一样的,每天早上醒来就觉得很恐慌,世界是不是已经变成我不认识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在发生?
人物周刊:我是不是已经被淘汰了?
徐震:很慌,然后一天很累、很折磨、很焦虑的工作之后,到了晚上,觉得我终于抓住了这个时代,或者我终于怎么样了。
人物周刊:其实我只是终于对抗了早上的焦虑……
徐震:对,就很满足。然后到第二天早上赶快,趁小孩还在睡觉,赶快上班去。一直这样,一直很焦虑。但还有什么休闲的生活比这个来得刺激呢?我觉得这才是精神生活。
人物周刊:你现在是这样的吗?
徐震:天天这样,没有什么功利、什么商业,有的就是一个信心,没顶不是一个以挣钱为己任的公司,我要找到艺术在今天的存在价值。
文化必须要浑不吝的
人物周刊:有没有可能某个时代就会有与之对应的艺术形式,在唐代一首诗歌可以洛阳纸贵,文艺复兴的时候大家会为一幅画疯狂。80年代,一个文学作品可以红遍全国,但现在就可能很难。有人说现在是电影沙文主义时代,或者互联网沙文主义时代,你觉得艺术有卷土重来的时候吗?重新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万人空巷的或者说成为大众文化里一个很高标准的东西?
徐震:其实我们的目标就是这个。我自己觉得我们这些“上下佛”这种类型的东西,肯定流芳百世的。
人物周刊:所以你给它起名叫《永生》?
徐震:对,一个艺术家一辈子做一件这样的作品,就值了,但艺术最大的乐趣和最大的考验也在于未知,万一你20岁的时候就做出了这样的一个作品,那你后面60年怎么办呢?
人物周刊:有的艺术家就会不断地打磨这个东西,在同一个命题上反复做。
徐震:我不相信人可以天天都吃火锅,你不能让我做一千个“上下佛”吧?!这种未知其实是在考验你的综合素质。所以我有其他的目标,我不知道能不能做成,但一定得去做。时代给了我们这一代的艺术家很多可能性,比起上一代的艺术家来说,我们更敢想。而且我们面临东西方文化的不平衡,我会下意识有一种代入的使命感。
人物周刊:要平起平坐,是这样想吗?
徐震:我肯定要崛起的。这是直到你到60岁的时候都可以一直做的事情,可能60岁了火气没这么大,但这不是火气问题,这可能是我作为一个70后的一个使命。80后很温和,他们似乎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跟西方是一样的,不需要崛起了。
人物周刊:安于小而美。
徐震:对。文化必须要浑不吝的,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人类为什么要战争?要崛起就有伤害嘛,有买卖就有伤害嘛,一样的。有些人把我们跟村上隆比,我们跟村上隆永远不一样,村上隆是一个在日本完全失败的艺术家,他必须靠获得西方的认可才能成功,不能在西方成功他就没有任何存在感。我们目前的优势在于,我至少能在中国崛起,然后下一步打西方。
人物周刊:你现在这个打西方要开始了吗?
徐震:在准备,肯定在准备了。因为现在不知道怎么弄,所以这是好事情,如果你知道怎么弄,可能你直接就掉到了一个坑里面了。这个坑就是以前遗留到现在的一个坑。
人物周刊:西方目前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这种貌似兼容的系统都是这个坑的附属吗?你觉得你们的阵营里还有谁?中国艺术家里可以跟你一块去大杀西方的还有谁?
徐震: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逻辑关系,中国有一类艺术家东西做得很好,也符合商业要求。有国际大画廊上门来,那我就通过你大画廊帮我在西方进行推广和传播。但实际上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被这样系统地运作过,都是零星的行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其实也是一个文化普及的过程。
人物周刊:文化里也有实力对比,有霸权,有强弱,有进攻性。
徐震:所以我们就想运筹帷幄,想试一试,不知道有没有效果,我希望徐震作为一个品牌,文化品牌跟服装品牌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品牌可以做一些你们不理解的事情,文化品牌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消费品,当然我要利用你们消费艺术的行为。所有人都知道艺术这个词,但所有人脑子里出来的艺术是不一样的。然后我们拿这个结果杀西方。我不跟你们西方谈画廊,我也不需要通过你们西方艺术界的筛选标准,我就直接来开个专卖店可以吧,你们消费者又不由你们的话语体系管控,不是你们这个小经营圈子可以控制的。但我们也看到大量的中国的品牌出去开专卖店全都死了。所以这个要研究的。
陈冠希负责装逼
人物周刊:你们会怎么做“皮毛”这个衍生品品牌?
徐震:第一步就是招团队,我们目前的团队已经饱和了,所以我一直游说别人,跟我们来做吧,我们的目标肯定比你们远得多得多,做到你死也做不完的。他们老叫我神经病,已经走火入魔了。但艺术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它真不是一个大家认为好的东西。往往大家认为是好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
人物周刊:一般来说都是一般的东西。
徐震:中庸。
人物周刊:你内心对自己的判断从来没有怀疑过?
徐震:外界都认为我们做事情就是做一个成一个,很顺利。其实对我们来说,全是吃亏吃过来的。前两年很多人说我们很商业。什么叫商业?你们不卖画吗?你们卖得比我还要努力好不好。而且我们还做大量非营利的事情,很多活动是我们做的,很多项目我们出钱,但我们躲在后面从来不说,根本无所谓。我心想,都在行业里,这些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为什么合起来骂我商业呢?
人物周刊:你解释吗?
徐震:从来不解释。比如2011年我们找陈冠希合作,好像把这个艺术圈急死了,觉得我不但堕落了,还连累了你们艺术圈,毁了你们艺术圈。我心里想,我是在帮你们好吧!把艺术往外面推一推。
人物周刊:当时那个作品叫《光天化日》,为什么是陈冠希?
徐震:艺博会问我们愿不愿意参加?我们说没空参加艺博会,那时候还没有画廊。那我们找明星合作一下行不行?当时我们想试试对外合作会不会降低创作要求?我们做了一个喷漆罐,把里面的油漆全部拿掉,变成了一个摄像机,你只要像喷气一样按着,它就是在拍,手放掉,就关了。我到今天还认为这是个很成功的产品,而且是陈冠希出事之后,关于隐私、街头文化、窥视关系,当时我们没有经验,没有推广,但从作品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很好。也许什么时候我还会拿出来重新做一下。
人物周刊:陈冠希在中间负责什么?
徐震:负责装逼。
人物周刊:他拿着这个喷漆罐?喷罐是一个发泄式的创作工具。
徐震:拿着。当然我们是互相沟通的,然后我说用这个,对你的感情会不会有伤害,他说没问题。
人物周刊:说到心理阴影,听说你连飞机都不坐了?出席国外的重要艺术大展,都是助手代替你出席。
徐震:2005年从德国回来,发动机坏了。其实我一直不太敢坐飞机,那次之后就彻底不坐了。我如果能坐飞机的话,可能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因为你会花很多时间在旅游上,每年有十几个展览在国外。
人物周刊:那次在飞机上有所谓的濒死恐惧吗?
徐震:其实有很多。了解我的人知道,我身体不太好,不是器官有问题,就是神经性的,属于全身神经紊乱,神经功能症之类的,对一切敏感。我不能喝酒,现在又不能抽烟了,今年还不能喝茶了,不能剧烈运动,你这人就完全无趣了,你不能吃太饱,还不能吃太冷,变成一个肉体上没有任何乐趣的人。
人物周刊:你不能做任何过激的事情,除了在脑子里面想一想之外。
徐震:中医也看过,西医也看过,都说没有办法,我们就暂且理解为天才病吧,你这人这一块比较发达。
人物周刊:其他部分就会剥夺掉。
徐震:医生也说没办法,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开广告公司的。医生说,那你少接点活吧。就变成很单调的一个人,真的蛮无聊的,还好工作还有点成就感。也不能度假,我能去哪呢?不坐飞机,海都很远。可能我有点偏执,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有一部分乐趣超出常人很多很多,那就不要去想过常人的生活。
人物周刊:有没有想过,当你老了,丧失艺术的创造力之后,你怎么办呢?你的老年要怎么度过?
徐震:你知道的,前几天黄专去世嘛,我觉得蛮好,你自己首先在死之前想清楚这些问题,黄专就基本上是倒在工作岗位上了,那样很好。我们这种人就应该死在展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