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估为契机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水平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实验教学 契机 评估 水平

管理员

摘要:

以评估为契机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水平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实验室建设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当前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实验室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  论文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实验管理  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有资金投入……

以评估为契机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水平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实验室建设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当前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实验室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

  论文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实验管理

  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有资金投入、设备采购、环境建设、体制改革、实验室管理等诸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束缚,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实验教学疏于管理,加之扩招,学生人数的急骤增加和实验学时的相对压缩,使实验设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验需要,而且实验设备、实验室分布分散、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足,素质偏低,致使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滞后。近年来,根据教育部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精神,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思想指导下,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师队伍等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和发展。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个契机,推进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高校实验室是创新的源泉,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中,不但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这就要求各级职能部门利用各种条件、抓住各种机会向广大师生宣传、灌输实验室建设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对实验室建设的认识、转变过去实验教学的从属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实验教学,切实放弃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设品”的想法,抓好实验室的建设问题。近年来,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本着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加大了投资的力度,每年上千万的投入,大大改变了学校实验教学的硬件环境,使全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有了较大的发展,给实验室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逐年增加,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管理体制等有许多已不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资源利用率低”的弊端愈来愈明显,具体表现为:1)实验室结构单一,基本上按课程设置实验室,实验内容单一,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注重了实验课开设的数量,但难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2)实验室从属院系,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一般建在教研室之上,由教研室代为管理;大都依附理论课程开展实验教学,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从属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试是附属的,甚至有很多实验课没有考试制度,实验室独立活动能力很弱,缺乏应有的活力。3)实验室各自为政,学校内各实验室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缺乏协作,横向联系薄弱;设备信息,科学技术不能及时交流,设备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实验室对外开放不够;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三结合未能很好形成。4)实验规模小,实验人员、经费投入和仪器设备分散,利用率低下;仪器设备不能充分利用。5)实验室布局分散,环境建设不够完善,给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不利于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6)实验室的软硬件投入力度不够,近年来为了迎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各实验室的硬件设备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软件的建设相对较慢,有些地方甚至是一片空白,与硬件的发展不相适应。7)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不高,精力投入不足。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此,应紧紧围绕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实验室建设,加大投入和重组整合实验室力度,强化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通过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实验能力培养为主线,努力构建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等不同能力层次,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三、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本科院校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推动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室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开放,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要以开放和共享为导向,以实验室利用率为指标,注重各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管理制度和效益评估体系建设,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以创新观念为先导,进一步突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主导地位;以整合资源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实验教学体系;以重点推进为手段,大力加强实验教学课程与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以完善政策为导向,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师资与管理队伍;以开放共享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益;以加强管理为保障,全面提高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整体水平。要把实验教学质量作为评价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着力构建和完善科学、系统、有效的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长效机制,

  1、立足全局,统筹规划,进一步改善实验环境

  实验室建设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工作量大,要做好这顶工作学校职能部门必须从全校的角度总体出发,总体构思、统筹规划,详细部署。制定实验室的建设方案,明确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多方筹措资金,建立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软件建设是紧跟时代发展的,尤其是计算机,它的软硬件发展速度惊人,硬件淘汰快,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可是我们的'软件建设没有一点的投入,只靠教师自己想办法解决,教师只能买盗版的软件来满足教学和实验的需要,这样很难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要借着评建工作的东风,加大投入的力度,进一步改善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使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和发展逐步迈向一个新台阶。

  2、建全制度,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实验室

  实验资金、设备的投入固然重要,但如何管好现有设备,使其物尽其用更为重要。要进一步促进公共实验室、基础课实验室、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开放和共享,对坚持开放及成绩突出的实验室给予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在教学实验实施实验平台共享工作,实现硬件共享,达到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效果。在迎评促建过程中,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要确实体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理的思想,建全制度,完善机制,科学管理。科学管理要求我们顺应事物发展规律,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推进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

  3、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实验人员工作积极性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再好的实验条件,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也是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的。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完善考核管理制度,使管理和激励相结合。鼓励教师和实验员依托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以及实验设备的研制等方面发挥作用。在考核评比的基础上,开展先进教学实验室和先进实验工作者评选表彰,拟定相关评选条例,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之效;积极推进实验技术成果奖评比工作。

  4、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和岗位培训,以推进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高校实验技术队伍虽有了较大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岗位、实验教学岗位,关系到实验室工作的有效开展、实验室的开放、仪器设备的共享等方方面面,要组织实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自学相关资料、专家讲座、校内外培训、校外观摩等,达到拓宽视野,提高认识,优化管理,转变观念,培养人才的目的。

  实验室组成人员是建设、使用和管理好实验室的基本队伍,实验技术人员的政治水平,业务素质及管理能力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的进程,要制定落实好有关政策,把职称评定、科研、工作业绩奖励、生活待遇等问题解决好,使实验技术人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得以提高,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技术精湛、有一定专业理论修养的实验技术队伍,来推进实验室建设。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并重,优化人员结构;整理并完善实验岗位设置,保证资源配置和共享的有序开展。达到提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徐春堂,张世军,刘雪静.深化实验室体制改革构建中心化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8):109-111

  2 林卫.抓住机遇,开创实验室工作新局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 (6):1-9

  3 刘燕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1):89-91

  4 马汉达.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1):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