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读后感 英寸 寂静 平方

管理员

摘要: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   读后感书写注意事项  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

  读后感书写注意事项

  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1

  当自然的声音正在逐渐的减弱,宁静的生态环境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渐减少时,美国生态声音学家戈登.汉普顿以学者的责任感从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之地出发,行程一万多英里,横跨美国大陆,真实纪录了人类对自然在日益破坏的过程中产生的割裂和对立。即使是远离城市接近原始地貌的自然保护区也难免受到了飞机马达、电锯、割草机、通话器等人为噪音的影响,意识到“寂静未受遏阻的消失,就像煤矿坑里用于侦察瓦斯的预警金丝雀般,是一个全球性的警讯”时,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背着录音器材和测量分贝的音量计,通过深入鲜有人迹的雨林、山脉、荒野,详实记录了大量自然界丰富多样的声音。在这本《一平方英寸的寂静》里,汉普顿为完成多年前构思的“静谧保护计划”,走访了美国多个公共场所和执政部门。收集了大量相关可靠的真实数据,以文字的描述,和对多地自然环境日益恶变的事实,向我们完整的介绍了那些真实的存在于地球上为人心动的寂静,及寂静做为一种自然资源濒临消失的危险。

  翻译过西方多本生态人文著作的教授程虹曾说过:在人的一生中,他应当跟尚在记忆之中的大地有一次倾心的交流。他应当把自己交付于一处熟悉的风景……他应当想象自己亲手去触摸四季的变化,倾听在那里响起的天籁。而对于久居城市远离自然的人们来说,噪音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的发动机、准时报点的时钟、密集的人群、广场上的播音器、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反复播放商品信息的商业街、高悬在城市建筑物上的LED屏……

  因为童年是在山区长大,所以,对自然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有着特殊的偏爱。多年前一场向都市浩浩荡荡的搬迁,把寂静的生活切换到了无休无止的喧嚣中。在各种娱乐媒体、电子音乐、科学机械还未落户小山沟的年代里,观察和聆听自然成为了童年最主要的消遣方式。身处在工业噪音一波一波冲击耳膜的环境中,很难相信人们会对自然的听觉保持一份敏锐的认知。“有时,我会尝试改变一条溪的乐章,移动突岩的位置,然后聆听声音的细微变化。你愈常聆听,听觉就会愈敏锐。”通常触动我心灵的一些细微的声音,往往是来自记忆深处熟悉的声音。草丛里昆虫振翅悠扬的鸣叫、散乱的枯叶摩擦柏油马路的凄厉声、夜里布谷鸟从山梁后传来寂寥的吟唱、或者燎原在春季山坡上的野火发出的轻微爆裂的“噼啪”声。即使这些声音还完全存在于城市中,也以微小的分贝消失在各种人为和机器的噪音中。突然意识到,那些我们认为消逝的东西,其实只是被“现代”这个加速运动的机器搅起的灰尘封闭住了。

  在日复一日的现代化社会中生活,从电子产品中传来的合成音乐代替了自然的所有声音,甚至可以盖过夏日的雷鸣。同样,通过各种技术处理过的自然画面代替了山野树木和湖泊。科技时代的先进性日益在我们的生活中凸现,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互动率越加减少。

  有时,我们会被身后传来的一声急促刺耳的车鸣声惊的心跳加速,这也是一次机械噪音与生活野蛮的对撞。但我们不会被一声突如其来的鸟鸣所惊吓。自然的声音永远包含着谦和力和容纳万物的张性。没有那些金属质感的铿锵和嚣张的警告。正如作者所说“寂静其实是一种声音,也是许多、许多种声音。”自然界里,所有的事物有它自己独特的节奏。这些节奏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它的速度。我们可以在地上观看一朵云的行走,但心里却臆想风疾速千里的吼叫,这是一种寂静;我们可以看到飞扬的雪花盖住了大地,心里臆想着那些细小的棱形晶体从云端降落地面时层层簇拥的沙沙声,这是一种寂静;我们看到一头小鹿轻快的穿过北方秋天的树林,心里臆想它精细的蹄脚踏断枯枝的脆响,这也是一种寂静。在放缓的节奏中,寂静可以使灵魂得到舒展。

  人们追求速度甚于追求寂静。“速度”代表了潮流代表了发展。跟上“速度”则检验了一个人进步的程度。人们不停的加速,生怕落在了时代的后面。“速度”加快了工业和科技对淳朴民风、自然生态的破坏。人们忘了祖先最初来自哪里。在对世界不断的改造中,他们以为生命都是从科学实验室和工厂里进化出来的。

  “科学主义的最大弊端是掩盖了人的真实存在”。100年多前尼采已洞察了科学主义将对人类文化及自身存在感的扼杀,揭示了“人类精神的无家可归性”。今天,五花八门的科学减少了传统手工业的延续,噪音在飞速旋转的机器中持久而吵闹。当科技和工业越来越广泛的覆盖了人类生活,我们的体力和智力也正每况愈下,而快乐也只能通过感官的刺激来获取。越来越多的人们守不住一份“孤独”。孤独的状态正是对心中的那份宁静最佳的孕育方式。人与大地失去联络,就会像脱离树枝的叶子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的方向。风吹来的时候难免会因把持不住自身的重力东飘西荡。“静”就是一份重力,保持方向的重力。

  最后与大家分享作者在书中引用特蕾莎修女的这段话:“看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如何在寂静中生长;看日月星辰如何在寂静中移动,我们需要寂静以碰触灵魂”。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2

  寂静并不是指某样事物不存在,而是指万物都存在的情况。它深刻地存在于霍河雨林里,我称之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的地方。它就像时间一样,不受干扰地存在着。我们只要敞开胸怀,就能感受得到。寂静滋养我们的本质,人类的本质,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等我们的心灵变得更乐于接纳事物,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后,我们不只会更善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也更容易倾听彼此的心声。寂静就像炭火的余烬般能够传播。我们找得到它,而它也找得到我们。寂静有可能失去,却也能够复得。尽管大多数人以为寂静是可以想象出来的,其实不然。要体验寂静使心灵富足的奇迹,一定要先听得到它。 寂静其实也是一种声音,也是许多、许多种声音。我听过的寂静,就多得无法计数。草原狼对着夜空长嚎的月光之歌,是一种寂静;而它们伴侣的回应,也是一种寂静。寂静是落雪的抵御,等雪融化后又会化成令人惊讶的雷鬼节奏,铮铮瑽瑽地让人想闻声起舞。寂静是传授花粉的昆虫拍扑翅膀时带起的柔和曲调,当它们为了躲避一时微风小心翼翼在松枝见穿梭时,虫鸣与森林的.叹息交织成一片,可以整天都在你耳边回响。寂静也是一群飞掠而过的栗背山雀和红胸,啁啁啾啾、拍拍扑扑的声音,惹得人好奇不已。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3

  因为知道台湾声景协会,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群人在关注声音的问题,然后就听闻了《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赶紧借来看看。

  实话说,书写得有点琐碎,很多时候都看不下去,但不失是一本好书,因为它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开始关注到寂静的意义。

  以往,我对安静的关注,更多是站在人的角度,看自己是否可以忍受。包括日常我们对噪音的定义,更多也是因为它吵到了人类。那么,在没有人类的地方,允许有噪音吗?如果人可以忍受,就不称之为噪音了吗?

  “寂静并不是指某样事物不存在,而是指万物都存在的情况”。所以,维护寂静的深层含义,是在说维护自然界原有的声音,让它们可以自由地表达,也能被人类无碍地聆听。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已经对噪音习以为常,也参与在噪音的制造中。至于静谧,或许人类连感知其的能力都微乎其微了。书中提到《世界的调音》一书的作者穆雷·谢弗把能否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列为城市的噪音标准之一,其意涵是说我们居住的地方应该安静到足以听到自己和他人的脚步声。在今日的城市,这样的目标恐怕很难达成。甚至,我们都从未意识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原来是一件重要且美好的事。

  看完这本书,开始对声音有更多关注,比如骑自行车时尽量不按铃,手机的音量合适就好,音乐的声音无需太大。也希望自己可以在去到野外时,更多一些聆听自然的声音,感悟那些细微的变化与层次,领会“万物俱存”的寂静之美。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4

  一个五十来岁的人,开着一辆老爷车福斯小巴,随身带着音量计,从华盛顿州走到华盛顿市,途中还有健行、露营。他一路测量各种声音,目的是要寻找美国还有多少静谧场所,以及采取什么途径才能更有效地保护他用后半生来捍卫的最大价值——静谧。 作者是个雅人:他去国家公园之父、环保运动和荒野主义先驱约翰·缪尔曾经去过的地方——约塞米蒂山谷、田纳西山溪等地。 他被马克·吐温曾经记叙过的一条小溪所吸引,费力找到后,已经没有水流了,他采集了许多石头,打算在附近找一条溪来演奏它们。 作者是个理想主义的人。他在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静谧中心,拿一块当地印第安部落酉长送的红石作为寂静之石,划出一平方英寸,作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他长途跋涉,打算说服国会、国家公园管理局和联邦航空总署,使国家通过立法,让飞机绕开”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辐射的一千平方英里区域。他写出本书,打算唤醒公众,让更多公众支持他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事业。 所谓寂静,并非没有声音,而是去除了人为噪音后,让万物的本来声音各自出现。当今社会,各种噪音太多,不仅从审美上让人不适,而且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一些动物的生存,也让人类听力受损。”当我们聆听寂静时,听到的不是万物不存在,而是万物俱存。“ 从我们身边来说,使用耳塞来保护听力的人还是太少,而我们制造的各类噪音又太多。这本书提醒我们,寂寞不是矫情,不是无病呻吟,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日常价值,就像清净卫生的水、空气和食品一样,不被污染的声音环境,绝对是值得追求的。 当然,所谓静谧,作者也靠这个来进行商业营销,拿这个来赚钱。作者在全世界录制无数的各类自然声境,并灌制成CD出售。虽然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否定寂静的价值。 此书写作不好的地方:剪裁不太得当,有些地方太啰嗦(尤其是一些人物对话,作者是把录音全部整理出来,没有进行概括),篇幅如能砍去一半,则更流畅。

  面对这个剧烈变动的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丰裕快节奏而狭仄的物质生活、不断颠覆既有观念的科学新发现、急遽变异的社会结构等等,站立时代潮头的人需要快速奔跑,种种不确定性带来了焦虑、浮躁等情绪。这本书的启示是,我们应该在何处安放疲惫的心灵?静谧是可能的一个答案。它不仅能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可以成为一种生存价值。

  读书可以是寻找心灵静谧的远足旅行。读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价值。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5

  唯有在静水中,万物的倒影才不会扭曲。

  唯有平静的心,才能充分感知世界。

  ——哲学家汉斯·马格里奥斯

  Gordon Hempton的故事:

  我聆听世界的声音,这也是我身为声音生态学家热爱从事的工作。除了南极洲还没去过之外,我在各大洲都录过音。这些录音被用于许多地方,从电玩游戏、博物馆展览,到自然风格的唱片、电影音乐和教育产品。我录制声音已超过二十五年,各种自然环境都尝试过,我的声音图书馆藏有多达三千GB的声音,包括蝴蝶鼓动翅膀的声音,瀑布如雷的轰隆声,子弹列车如喷射机般呼啸而过的声音,一片漂浮的叶子细微的声响,鸟儿充满热情的鸣啭,还有草原幼狼低柔的咕咕声等等。我热爱聆听,胜于说话。聆听是一种无言的过程,可接收到最真实的印象。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6

  “‘人类终有一天必须极力对抗噪音,如同对抗霍乱与瘟疫一样。’这是诺贝尔奖得主暨细菌学家罗伯特柯赫在1905年提出的警语。历经一个世纪后,这一天已经比先前近得多。”

  当戈登汉普顿在他的著作《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中写下这第一行文字,他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被绝大多数人忽略却又危机潜伏的世界。

  戈登汉普顿有一个人们陌生的头衔——声音生态学家。作为一个顶尖的录音师,他最擅长的,是记录下大自然的静谧之音。而他发现,在今天的世界,要想获得“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已经是一种奢侈。如果说,在雷切尔卡森的名作《寂静的春天》里,“寂静”是化学工业君临天下导致的万物肃杀,那么,戈登汉普顿想要的“寂静”,是远离人为噪声侵袭的自然之境,“当我们聆听寂静时,听到的不是万物不存在,而是万物俱存。”

  《庄子》有云:“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是啊,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听闻“天籁”了?白天,当我们带着厚重耳机欣赏曼妙的音乐,开足音量以为把噪音挡在了身外,岂料,我们的听力也在随之消蚀,同样钝化的,是我们敏锐的艺术感觉——音色、音质在不知不觉中与音量被混为一谈。而在夜晚,尘世的喧嚣依然永无休止,有多少人还能作山月为伴的静夜之思?

  “大自然的寂静能够支配许多平方英里的所在。”这是戈登汉普顿对于“安静地方”的定义。按照这个标准,“今天在美国只剩不到十二个安静地方。”他断言,“根据我的经验,在美国要找到连续十五分钟以上的寂静,极度困难,在欧洲更是早已绝迹。即使在荒野地区和国家公园,白天的无噪音间隔期也已减少至平均不到五分钟。”

  “安静地方的灭绝速度,远比物种的灭绝速度来得快。”戈登汉普顿认为,人为噪音无远弗届的恶果已经显现。最为直接的,是野生动物的逃离,让人与野生动物的亲近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人为噪音也改变着生态系统,“环境噪音可能会造成直接压力,掩盖掉掠食者抵达或相关的警示叫声,或是干扰一般的声响信号。”戈登汉普顿写道,“禽类的声音信号有两项最重要功能,一是捍卫地盘,二是求偶。当信号效率因噪音量增加而降低时,这两个功能都会受阻,直接对生存适应问题造成负面影响。公路附近有许多鸟种的数量变得较少。也有愈来愈多研究指出,在吵闹的地盘上,它们的繁殖成功率会降低。”

  “白鳍豚是五十年来第一种灭绝的哺乳动物。”在书中,戈登汉普顿有一段专门谈到被其称为“长江女神”的白暨豚。他认为,过度渔捞、兴建水坝或许并不是它们灭绝的主因,而是因为船运交通的声音侵害使白暨豚的声呐系统无法发挥作用。“这看法合乎道理,因为海豚运用声音来觅食,并用刺耳的高频声音震昏猎物。对白鳍豚这种海洋生物来说,生存环境已经恶化到它们无法承受的地步。”

  保留大自然的宁静,同样拥有哲学的意味。而恰是哲学,让我们人类成为与众不同的生命。“我们置身于安静的自然环境,没有任何现代噪音入侵时的感受,它可以提醒我们当今有些问题已经失控。”戈登汉普顿写道,“外在寂静邀请我们敞开感官,再度与周遭的万物产生连接。处于外在寂静的环境中,我不会感到疲惫饥饿。置身其中的经验本身,就足以令人感觉圆满。”

  为了守护“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戈登汉普顿在美国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公园深处的一株被砍伐的断木上,放上印第安长老赠予他的一枚红石作为标志,并一次次重回这里,驻留、观察,记录下人类噪声在这里留下的印记。

  这是一个人发起的公益行动。其实更像是一则现代寓言。戈登汉普顿就像一个问卜者,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的祭坛上,向自然母亲追问着人类未来的命运。

  “若不是让寂静改变我们,就是让寂静灭绝。”戈登汉普顿写道。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7

  我从来没有想到,寂静也会是一种资源。洁净的空气、洁净的水、多样化的动植物种类、干净的土壤……这都可以是需要保护的资源,但你如果告诉我寂静也是一种需要呵护的资源的话,我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要反问一句:是吗?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我已经习惯噪音了。戈登·汉普顿说的那种寂静,我从来就无缘得闻过。任何时刻,打开手机的分贝仪,音量总在70左右。好像说这些生活中的声音全是噪音有些一棍子打死的意思,但戈登就是走了这么一个极端。

  为什么要追求寂静呢?难道那种一切都不存在的纯黑色声音环境就这么好吗?不对。戈登说了,当我们聆听寂静时,听到的不是玩物不存在,而是万物俱存。他把寂静分成了内在寂静和外在寂静。外在寂静是“置身于安静的自然环境”,而内在寂静是“尊敬生命的感觉”。

  我突然明白了。外在寂静是用耳朵听的,内在寂静则是用心灵去听的。但只有在外在寂静的环境中,才有可能达到内在寂静。难怪王阳明被贬谪龙场,在洞里住了三年才悟道,那是一种用心听到万壑松涛的感觉。

  可是今天一山一树都听不到了。这70分贝以上的物理环境带来的只会是浮躁。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有些人的火气这么大,戾气这么重。你能从微博上轻而易举地找到键盘侠的对骂,街上并驾齐驱的两辆车下一秒也可能患上路怒症。可能就是我们太缺内在寂静了吧。每天晚上,当我下班走在路上的时候,听着旁边路上汽车轮胎和柏油路摩擦的声音,总是不由自主地要把耳机里的音乐声调大。可是即便这样,当我正沉浸在乐曲中的时候,旁边一辆大客车鸣笛的声音还是足以让我吓一跳。那个时候,我总会下意识地望那辆车一眼,然后心里骂它两句。

  这寂静的缺位,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把自然和人隔绝开了。戈登跑遍美国去找一个完全没有人为噪音干扰的纯自然环境,却总是失望而归。人类从丛林走向城市的历史已经久到足以让我们褪去自然原色而披上光怪陆离的各种人造元素。人类越来越不了解自然,也不愿意去认识自然,后果则是,我们越来越缺少对生命的敬畏。

  浮躁和缺少敬畏,让现代人类更容易走向极端。可是更令人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注意到这一点,毕竟我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审视内心。几乎每个人都会说,声音大一点怎么了,调小了不让你听着难受不就得了。戈登说得对,噪音问题之所以棘手原因就在于街上看不到尸体。没有多少人会觉得寂静和蓝天白云、碧水青山一样能让人颐养身心,他们只是在吵吵闹闹的社会里激进、奔走、争执。

  我突然后悔自己看了《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了。戈登·汉普顿勾起了我对寂静的好奇和向往,却又让我认识到自己注定会住在一个与寂静绝缘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