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在词汇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相关的隐喻认知理论引入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词汇学习更加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更为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以提高大学英语词汇……
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在词汇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相关的隐喻认知理论引入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词汇学习更加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更为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以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论文关键词:隐喻,大学英语教学,词汇教学
一、引言
词汇习得是涉及到语义、句法、词法、语音等范畴和结构的复杂过程。传统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认为词语(能指或语音形象)与意义(所指或概念)之间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把单词作为一个孤立的单位去教学,造成学生认知了大量词汇却不会应用的现象,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对人类认识事物及其概念结构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束定芳等(2002)指出:“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因此,将隐喻认知理论引入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去,必将给词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思路。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
随着隐喻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的限制,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认知现象。Richards(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Lakoff&Johnson的著作MetaphorsWeLiveBy(1980)的发表,使得人们对“隐喻无处不在”这一事实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同时也认识到,隐喻是思维的问题,是两个概念域之间固定的、稳定的投射,并认为隐喻是嵌入语言和文化当中的,影响和限制人们的思维。自此,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国外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的应用研究已逐渐扩展到很多领域。相比之下,在外语教学领域里,有关隐喻认知功能的应用研究要少得多,而且理论探讨多,实证研究少。Danesi(1993)首次将隐喻能力引入二语习得领域,认为隐喻能力是概念流利的下层结构,是讲话和写作过程中辨认和使用新隐喻的能力。目前,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即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差异显著,总体上隐喻理解能力不强,需要大量的努力及教师的指导(Danesi,1993)。
国内对隐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严世清(2000)、胡壮麟(2004)等人先后发表相关专著,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提出作为一种思维范式,隐喻能力和逻辑能力一样是构成人的基本思维能力,并弥漫人一生的心智活动。龚玉苗(2006)探讨了隐喻意识与外语词汇教学。这些研究虽然对隐喻能力的重要性给于极大的肯定,但这些研究成果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却是非常之少。
本文主要探讨将隐喻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及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三、隐喻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人类语言从整体上讲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据统计,英语中70%的词汇都是隐喻或源于隐喻的。语言学家认为词汇认知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由很多与此相关的部分组成,而不是局限于词汇的形式和意义上的认知,词的隐喻意的延伸是词汇认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词汇输入、词汇深层加工和词汇输出都充分利用了概念隐喻(Nation2004)。Craik和Lockhart指出,在词汇认知的过程中对词汇进行深层加工能够促进对该词汇的深层理解,产生长时记忆,只有对词汇的隐喻意义进行认知,才能达到对词汇深层加工的目的。词汇输出通常包括三方面的输出:再现、感知和创造性运用。对词汇的创造性运用过程即是由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映射的过程。由此可知,词汇认知理论和概念隐喻有着紧密的联系,隐喻在词汇认知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促进词汇的理解、记忆和创新。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忽视词汇的内涵意义及隐喻意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习者对词汇的深度认知,使得学生不能掌握核心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以及多义词强大的表达力。而真正习得一个词汇不仅仅是要懂得它的一种词义,还需懂得其他各项意义、从它身上能派生的词、它与词典中的其他词条有何种联系、它的句法作用和它在不同情景和功能下的使用范围以及和同义词之间的区别。作为一种常被忽视的联系以及一词多义的重要资源,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是表达的机制,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是强烈感情的释放口,是填补词汇缺口的方法”(Ullmann1962)。此外,隐喻的生成依靠背景和经验知识,而且其本身也能够触发和表达这种知识无疑,所以隐喻的确可以促进词汇的理解。因此,隐喻应被视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指导方法及主要内容,使得学生将语言学习深入到思维认知的深度,了解英语词汇与思维本身之间的隐喻联系,从而在平时的词汇学习中能从认知的角度记忆、巩固和运用词汇。
四、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
基本范畴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区分最基本的心理等级,是认知的重要基点和参照点。基本范畴词汇指那些词形简单、音节较少的不可分析的、习得容易的本族语词,是人们与世界相互作用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受隐喻性思维的影响,当日常语言中缺少表达某一概念的相应词汇时,人们并不是一味创造新词语,而是会通过由已知事物认知域向未知事物和抽象概念认知域的投射,利用创造性的隐喻思维来认识命名新事物,来认知表达抽象概念,也就是从已有的基本范畴词词汇中借用描述同样形状或功能的词汇来替代。由此可知,基本范畴词比其它范畴词拥有更多的隐喻用法,而且使用频率更高。可以说,基本范畴词构成了基本词汇和词的基本意义,是最常用的词和最基本的意义。因此,在大学英英语词汇教学中对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学习基本词汇的基本意义,还应把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把隐喻的运作机制跟词汇语义的联想认知结合起来并注意词汇隐喻意义的复现,以期引发学生对隐喻的思考,在心中形成语义网络,最终提高学生概念流利性方面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隐喻联想,挖掘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
英语中词语的多义现象十分普遍,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多义词各义项和用法之间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多义词各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最基本的是中心义项,其他义项是由中心义项通过隐喻发展而产生的,有的已经成为该词的“字面意义”而不为人所察觉。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从典型发展而成的,各个值之间的每一种联系都是有理据的。隐喻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将源概念域的结构、特征转移到目标域,将源概念域涉及的词语用于指称、描述目标域,形成跨域映射,使词汇在旧意义基础上产生出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新义,由此产生了多义词。弄清一词多义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国语者的认知思维方式,认识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联系模式无疑会帮助英语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基本词汇的各种喻义,加深对短语和文化词汇的理解,提高学习者掌握新词的能力并在实践中记忆和灵活使用词汇。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循着隐喻思维规律,对词汇本义产生联想,根据认知模式由词汇的本义推导其各个喻义。在讲解其多种义项时,可以将其本义与层层喻义相关联,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由本义派生出一层又一层的喻义的过程中,语言的隐喻思维规律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而指导学生循着此规律,逐步推理联想,最终得到多个义项。
3.关注英汉词汇隐喻的差异
认知语言学认为,文化不是外在于语言的某个地方,而是存在于语言本身的各个层面,就在每一个词中、每一个语法构式中,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和语言分析发现,不断地由语言来交流。学习者应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言与文化的内在紧密联系。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过程既是学习语言本身的过程,又是学习语言知识以及文化知识的过程。而且了解语言的运行机制、意义的生成方式、语言与文化以及和概念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更好更深入地理解目标语和目标语文化,同时也更深入地理解母语与母语文化,从而形成对世界的新的认识(Niemeier2004)。隐喻是文化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与文化间的一个结合点,文化的许多内容都需要通过隐喻来表达和传承的认识,通过隐喻这个窗口可以透视该语言的文化。因此,在对每一个词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词汇所涵盖的文化及认知特点,不能单凭母语中的概念隐喻任意地理解、产出其在目的语中对应的语言隐喻。通过这样的词汇学习过程,学习者会逐渐发现隐喻的操控功能,在意识到语言是多么的灵活和具有力量的同时,充分了解语言中所渗透的文化知识及思维方式与特征。
4.借助隐喻思维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跨概念域的整体映射,隐喻式表达只是跨概念域映射的外在表现。人们总是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在表达上,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Niemeier(2004)认为,新词在同一范畴内一起呈现比孤立地呈现要易记、易学得多,因为这样可以使学习者建立新的神经联系并更有效地组织知识。如果鼓励学习者把词汇按一定的隐喻模式归类,一定会有助于扩大词汇量。学生在掌握和记忆新单词时,借助于隐喻的思维模式,找出新词和旧词之间,抽象词和具体词之间的联系,这样记忆的单词可以保存时间长久不易遗忘。比如说,英语中的词缀和复合词等都属于隐喻构词方法,通过隐喻的意义化联想可以记忆更多的词汇。另外,了解隐喻思维在创造新词新义中的作用,以及重视基本词汇的学习,都有助于学生从认知的角度,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并学会用隐喻思维大胆联想,使词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更有意义。
五、结语
将隐喻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当中,词汇学习将不再是简单的词汇记忆范畴,而是升华到了语用和思维方式的层面。这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度学习词汇,牢固掌握基本的核心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以及多义词的强大的表达力,还可以促使学习者深刻理解目的语深厚的民族文化特性,并逐渐扩展其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促使思维逐渐理性化。此外,由于隐喻联想的“发散性,跳跃性”特点,英语词汇教学可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汤本庆. 隐喻研究中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 英语研究,2002,2.
2 Richards,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New York: OUP, 1936.
3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Danesi, M.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C]. J.E. Alatis. Language, Communicationand Social Meaning(Ed).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3.
5 严世清. 隐喻学[M].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6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龚玉苗. 隐喻意识与英语词汇教学[J]. 英语界,2006,1.
8 Nation 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北京:英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9 Craik, F. I. M. and R.S. Lockhart. Levels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 [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2, 11:671-684.
10 Ullmann S.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