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种相同的情绪,学音乐的孩子真的聪明吗?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音乐 相同 情绪 聪明 真的

管理员

摘要:

音乐是一种相同的情绪,学音乐的孩子真的聪明吗?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同一首乐曲每次弹奏都能有新的灵感出现。“大体上的感受是一致的,但是我并不固定自己每次处理的方法,这样音乐就死了。”下面是相关音乐百科的介绍,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学音乐的孩子聪明】  ……

音乐是一种相同的情绪,学音乐的孩子真的聪明吗?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同一首乐曲每次弹奏都能有新的灵感出现。“大体上的感受是一致的,但是我并不固定自己每次处理的方法,这样音乐就死了。”下面是相关音乐百科的介绍,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学音乐的孩子聪明】

  有这么一种说法:“学音乐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聪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让我们设想一下:一个孩子拿着乐器,面前放着一本乐谱要开始演奏了。他眼看乐谱手持乐器,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眼看到的音符以及乐谱上的各种标记反映到脑子里而脑要立即发出指令让手指和身体的其它有关部位开始动作,让手上的乐器奏出乐谱的要求,当乐器出声后,耳朵要听自己演奏的效果,好的要巩固,不好的要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办法,然后再指挥手指和身体的各个部位再行动,再听再改进。我们练习管乐的,不但要眼睛看到,心里想到,耳朵听到,手指做到,气息、舌头、嘴巴也要一起跟到,只有这样才能演奏好每一个音符。而这一切仅仅是在几分之一秒中就要完成的。

  这只是最最简单的一个说法来说明学习乐器对锻炼青少年儿童的大脑和机能有多么好的作用。当然除此而外,学习乐器对孩子毅力的培养、行为的规范、注意力的集中、想象力的丰富以及对美的追求等等都有好处。

  【音乐是一种相同的情绪】

  惟美音乐惟美生活

  在采访的过程中吉炜给我们放了一张陈其刚的CD《蝶恋花》,音乐描写了女人的九种状态,这位现代派作曲家将中国的传统戏曲和西洋交响乐融为一体。虽然吉炜学的是古筝,不过她更喜欢现代派的音乐。

  “要多听多元化的东西,这样有助于自己进步,民族音乐接触的已经很多了,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就要从各个不同方面吸取灵感。特别是现代派的音乐不是讲究旋律,要的是一种音乐的情绪。这种音乐的情绪不论古典还是现代都是相通的。”

  在她的CD架上我们还看到了Ravel写的钢琴协奏曲,Callas的歌剧和法国的乡颂专辑等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

  早就听说吉炜喜欢法国电影,“法国电影情节比较慢,但是细节处理得特别好。电影除了故事情节还有一种情绪在里面,这和音乐是相通的。”吉炜说她在弹古筝的时候可以借鉴电影中的情绪,有些经历没有那么直接的感受,通过电影可以得到启发。

  在吉炜的书架上我们发现了余华、陈丹青关于音乐方面的散记,她说希望能从画家和作家的角度来看音乐。其中的两本设计画册让我们颇感意外,她说她追求唯美,不仅仅是在音乐的处理上,在生活中也要一些唯美的状态。

  5月北京的乐迷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演出季,一台精致考究的古筝音乐会将成为一大亮点,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吉炜古筝独奏协奏音乐会定于5月13日在北京音乐厅演出。这也是吉炜研究生毕业音乐会,作为她20年音乐学习最后的大考。

  结缘古筝

  吉炜5岁开始学习古筝,当初喜欢音乐的父母希望她能学习一些乐器。在艺校里,老师看到吉炜娇小秀气,于是就帮她选择了古筝。从此吉炜和古筝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已经20年了。“古筝的声音特别迷人,我觉得自己和它很贴。”

  现在古筝已经完全融入了吉炜的生活,在她家的每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到古筝的影子。“甚至可以说我的感受用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完整表现出来,只能通过古筝来表达。比如听歌剧的时候我会特别感动,可是找不到任何方式宣泄,我写不出来也唱不出来。可是当我弹琴的时候,我发现我找到了出口。”古筝已经成了吉炜表达情绪的一种最恰当的方式。

  学过乐器的人都知道其中的辛苦。问到吉炜在这么长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感到厌倦,想放弃的时候,她回答得很干脆,“完全没有过。我小时候属于特别听话的孩子,虽然练古筝很辛苦,不过父母让学也我从来没敢动过放弃的念头。后来考上专业院校之后,慢慢走上正轨,我越来越被它所吸引。”现在古筝不仅是吉炜的爱好,也是她一生追求的事业。“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离开古筝了。”

  琴人合一

  眼前的吉炜,俊秀的外表,安静的性格,一如江南温婉的.大家闺秀,再加上弹得一手好古筝,这一切都满足了大众对于美人抚琴的所有想像。吉炜的性格偏内向,低调而不张扬,她也说弹古筝需要人的内心很细腻,她的低调和古筝的细腻融合得恰到好处。

  古代文人在提到古筝的时候多是寄托着一种哀思之情。苏东坡在《甘露寺弹琴》中写道:“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不过吉炜却说,善于表达悲哀的情绪只是古筝的一方面,古筝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性格,它所能表现的音乐情绪是很丰富的。至于音乐情绪的表达一要看作品,同时还有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

  吉炜是个追求完美的演奏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她每天都会花四五个小时练琴,当然要把一首乐曲演奏好除了有纯熟的技巧,还要倾注更多个人的感悟。

  谈到如何理解一首乐曲时,吉炜说:“在弹有关岳飞的曲子时,我肯定会先看一遍《满江红》,以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它,演奏的时候是表现我理解中的岳飞。我在弹琴的时候以自然抒怀为好,以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去弹,不会强迫自己表现那些感受不到的情绪。”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同一首乐曲每次弹奏都能有新的灵感出现。“大体上的感受是一致的,但是我并不固定自己每次处理的方法,这样音乐就死了。”在她看来音乐是活的,有灵性的。5岁时吉炜弹琴只是按照乐谱来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经历的增加琴声中所包含的情感也更加丰富多彩,“对每个音符的感受越来越多,曲子就越弹越有情。”

  知音可遇不可求

  但凡搞音乐的人都希望能遇到知音,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佳话更是千古流传。“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一首曲子能感动你,我会很高兴。”曾经有乐迷从美国专程赶到香港去听吉炜的演奏会。从吉炜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能感到她心中的喜悦,同时也能感到那位观众在听过她演奏之后的那种满足感。

  吉炜说她最佩服自己现在的老师,不但从老师那里学习到弹琴的技巧和方法还会得到很多启发。“老师不是塑造我单一固化的性格,鼓励我从单一中跳出来。其实古筝有很多方面,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我喜欢偏向女性化的处理,不过也不会刻意避免阳刚的曲子,对于这类型的乐曲,我会以自己理解的风格去弹。”

  在性格上没有固化自我,对曲目的选择吉炜更是不断的突破。在“中法文化年”开幕式上,吉炜领衔演出了古筝曲《夜幕下的渔之帆》。这首曲子是法国音乐家雅尔从中国古筝曲《渔歌唱晚》中获得灵感改编而成。它把古筝和电子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悠扬舒缓中蕴含激情,吉炜的演奏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乐曲推向了高潮。“中国音乐和世界音乐是肯定要融合的,要发展就要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