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百科之合唱方法 下面是介绍,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一)合唱个体发声的生理机能 每个合唱个体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又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形成的物理现象。合唱发声与日常说话发声有明显区别,但与其他歌唱发声基本相同,主要有发声器官……
音乐百科之合唱方法
下面是介绍,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一)合唱个体发声的生理机能
每个合唱个体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又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形成的物理现象。合唱发声与日常说话发声有明显区别,但与其他歌唱发声基本相同,主要有发声器官、共鸣器官等歌唱器官组成。
1.发声器官。声带是人体重要的发声器官。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对称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声带的中间称声门,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发声时,声带靠拢闭合振动发出声音。声音停止声带松开,气息顺利通过。喉咙上部与舌根之间的会厌,对声门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当发音时会厌自动竖起,形成无阻碍声音通道;当食物或水通过时,会厌自动闭合,防止物体碰击声带。认识和掌握发声器官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培养合唱个体良好的发声习惯,提高对声带的保护意识,避免不正确的发声对声带造成损害。
2.共鸣器官。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咽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咽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在歌唱中,由于音高的不同,运用共鸣腔的比例有所不同。低音区,胸腔共鸣比例较大;中音区,口咽腔共鸣应用较多;高音区,主要靠头腔共鸣发挥作用。如果每个合唱个体都能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共鸣腔体,并能相互协调配合,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合唱音响效果。
(二)合唱的声音概念
合唱一般分为同声合唱(包括童声、男声、女声合唱)与混声合唱。不管同声或混声合唱,有一个良好的合唱声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每个合唱群体显现的个性色彩有很大差别。总之,好的合唱声音概念是合唱群体重要的声音训练目标和学习参照物,不然合唱训练就会变得漫无边际,无所适从。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声音概念,整个合唱群体才能在一个共同认知的合唱声音形象与歌唱方法指导下协作演唱。合唱声部的声音概念基本要求如下:
——女高声部:圆润、细腻、甜美、有弹性、有穿透力、有爆破力、有磁性、有金属感、自如轻巧、连贯流动、声音位置高等。
——女低声部:圆润、结实、饱满、有磁性、有金属感、自如连贯、声音位置高等;
——男高声部:圆润、浑厚、洪亮、有弹性、有穿透力、爆破力和金属感,自如舒展,声音位置高等。
——男低声部:圆润、宽厚、结实、低沉、有磁性和金属感、自如流畅、声音位置高等。
(三)合唱发声训练的基本要求
合唱是一种集体声音的演唱,具有很强的共性特征。训练合唱声音的协调一致和声部音响平衡,使其符合合唱作品层次与起伏变化的需求,就要使各声部在音色、音质、音量等方面的相对统一。否则,无法进行合唱作品的艺术再现。每个合唱个体的个性必须融入集体共性声音之中。在合唱发声时,合唱群体均要保持基本一致的喉器稳定,喉咙充分打开,贴着咽壁发音,张开眉心、上下联动吸着唱,声音全部搭在气息线上,不能有一个音脱离这个气息轨道,声音均匀、连贯、有力度,气息通畅无阻,声区转换不露痕迹,共鸣腔体运用得当。以下介绍几种合唱发声训练的几个要点。
1.松弛打开咽喉区。
喉部区域的松弛是合唱训练的关键。喉头是合唱个体发声的核心部位,也是合唱声部稳定的基础。一般来说,合唱个体喉头位置低于说话状态,喉头处于吸气位置,包括字与字、句与句的转换,喉头都要始终处在这个位置,不能向上、向下游移,在“哈欠”状态下完成开喉。
2.扎实推进中声区。
每个合唱个体的中声区都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中声区,就不能参与合唱。初学者应重视中声区练习,多在中声区下功夫,不要急于向上或向下扩展音域。从中声区小音量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巩固以后,感觉中声区各音圆润、自然、流畅,气与声配合自如、甜美,再慢慢向较高一点或较低一点的音域扩展。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否则一开始就猛练高音,不但不会获得正确的声音效果,反而会摧毁声带。中声区的声音不要强求音量,要追求音色优美和声音灵活,要把声音灌满喉咙,但不能太靠下,防止声音后倒。当软腭能自然抬起,有意识贴着后咽壁吸着唱,声音日趋稳定并畅通时,可以注重向前的反射和推力。中声区反射点在上齿背后或硬腭,做到吸气深,有弹性,状态积极,声音连贯、统一、圆润。
3.平稳过渡换声区。
每个合唱个体都会有个换声区。也就是从低音往上唱时,会有一二个音唱得困难,声音出现不统一,有卡壳现象,这个区域可以算作换声区。解决换声区几种方法:一是在过渡换声区时,多用“惊讶”状态调整。二是用母音转换方法做好真假声的结合。三是练声时加强“哼鸣”练习,如闭口打哈欠状态,气息和喉头下沉,舌根放松,双唇微闭,口腔尽力张圆,鼻、咽腔充分扩张,让气息宽阔地沿着咽壁、鼻腔壁进入头腔,引发口、咽、鼻腔及各窦室的声音共振。换声区解决的好坏,决定着高音区的开发和运用。
4.逐级稳固高音区。
有一个结实、明亮、圆润、金属般的高音区对合唱个体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唱高音时,两颧骨要进一步积极开放,整个歌唱状态更加兴奋,随着音高向上,下巴尽力向下,向两侧拉动,小舌头提起,使喉咙进一步张开,喉头不随音高往上移动,反要逐步下降,保持吸气的状态,进行“感觉转移”。一是把声带感觉转移在胸口,唱每一个字都不要离开这个支点;二是转移咬字吐字部位,感觉在喉下或胸前换字,有专家提倡“贴着肩膀换,在脖子根换”。这样唱的时候,喉咙最容易打开,而且声音比较容易垂直,容易进入头声,容易找到高音的焦点位置。另外,男高音声部可练习关闭唱法。关闭不是把声音关进去,而是要更好地把声音放出来,把中、高音区统一起来。关闭唱法一般是指在中声区用较明亮的“a”逐步到“o”,到了换声区再转换“u”母音形态。如果过多的用“a”音唱,声音会发白;过多的用“o”,声音又发暗。
5.合理运用共鸣腔区。
共鸣腔体的运用是指合唱发声时,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后,引起人体各共鸣腔体振动。人的声带是极短的振动体,它发出的声音是微小的,主要靠胸腔、口咽腔、头腔共鸣混合共振产生共鸣而扩大。由于共鸣产生泛音,声带发出的复音会得到美化,达到宏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共鸣腔体可调节声带发音的大小、明暗及音色上的变化,并能调整其高度。合唱发声时,每个合唱个体需要掌握好各自共鸣声区的混合比例,使共鸣腔保持平衡,获取良好的“混合音”后,积极地与声部群体音响融合。在音色上,合唱个体要努力把自己的音色与声部靠拢,紧紧“贴”在声部共同的音色上;在音量上,控制自己声音的大小,不可强于声部其他队员的音量。唱高音时头腔共鸣运用较多,口咽腔、胸腔处于服从地位;唱中音时声音要求圆润、流畅,口咽腔共鸣多一些,胸腔、头腔共鸣处于服从地位;唱低音时声音低沉、浑厚,以胸腔共鸣为主体,掺入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
(1)口咽腔共鸣的运用。口咽腔共鸣是声带发出声波随着气息向前推送而离开喉室的第一站,声音沿咽腔向口腔前上方即上齿背与硬腭前部集中反射产生共鸣,并在在咽腔、口腔回旋形成歌唱的中声区,它共鸣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轻喉部的很多负担,起到了保护声带的积极作用。口咽腔是人体三大共鸣腔唯一可变大的腔体,科学运用口咽腔共鸣可使中声区更富有色彩变化,发声时应尽量上抬小舌、软腭,放平舌面,放松舌根,咽壁充分打开,硬腭与上、下齿随口咽后部的扩张自然开合,可给声音以足够大空间。
(2)头腔共鸣的运用。头腔共鸣是声音中最具有魅力色彩的成份,声音具有明亮、光彩、辉煌、穿透力强的特点,尤其是男、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头腔共鸣是由于声音的频率引起了头部额窦和蝶窦空间的振动而产生的。发声时声音反射点集中在软腭上,瞪大眼睛,张开眉心,小舌尽量上提,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加宽,声波沿着咽壁、上腭骨进到鼻咽腔、鼻腔和头腔各窦室等,引发声音在此集中振动,形成高位的.头腔共鸣区。合唱个体在处理高、中、低声区的色彩时要牢牢盯住头腔高位不放松,尤其中、低声区,声音越低位置越往高处挂,形成上挂下连的歌唱状态,促使声音的丰满,切不可单一使用共鸣腔而失去混合腔体共振产生的混合音色彩。
(3)胸腔共鸣的运用。合唱各声部都需要胸腔共鸣的成分,只是比例多少不同。低声部运用胸腔共鸣较多,其他声部低声区也较多运用。合唱个体在演唱低音区作品时,发音声波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振动,并继续传送到胸腔产生宽厚、饱满、结实的共鸣声音。胸腔共鸣的练习一定要注意松弛,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胸腔共鸣而去压迫喉头,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胸腔共鸣,也不能一味扩大胸腔共鸣而忽略头腔的高位,包括男低音声部,在低音区发声时也要尽量把声音位置高挂,增强声音的弹性和亮度。练习胸腔共鸣可多在咽喉部呈打哈欠状态寻找上下通达的感觉。
(四)合唱发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1.抖声。有的叫“摇晃音”或“打摆子”。它是合唱训练常见的发声问题。纠其原因是合唱个体在发声时喉部肌肉痉挛,呼肌肉群和吸肌肉群失去平衡,喉头紧张,舌根后倒隆起,造成喉头不稳定,当受到呼气力量的冲击后,声音站不稳,声音产生波动。气息冲击越剧烈,声音越抖。有的人发声就抖动,有的人是发长音抖动,抖动的幅度一般在小二度左右。当抖动超过了大二度,音准会受到影响。出现声音抖动并非绝对不允许,独唱时声音小幅波动可增加一些色彩,但在合唱中声音抖动就很难将众人的声音统一在一个频幅上。所以,如若合唱群体中有多个个体声音抖动,并且各人声音抖动的快慢不同,幅度大小不同,则整个合唱的声音将成杂乱的声网交织在一起,极其影响声响效果的协调统一。解决抖音问题,首先要调整呼吸,放松喉头,强化呼吸控制,多用弱音、短音、直音练习,减轻喉部负担,增强气息吸入与呼出的柔韧性,将能慢慢消除合唱中的无控制抖动。合唱指挥大师马革顺先生指出:“如果有歌者的波动不统一,就必须尽力地自行控制。如果具有特别明显的波动不统一,就不宜参加合唱,因为这种声音将破坏协调,并使声部音响的力度相互抵消”。
2.倒声。这种毛病常常是合唱个体为了模仿一种宽厚的声音,舌根后倒,并压迫喉器,声音被沉重的负担压得僵硬,无色彩,没弹性。后倒音响的产生会断送声音青春活力,不仅听者感到音色苍老,声音空虚,而且就连歌者本人也会感到演唱吃力、面红耳赤、高音难唱。“后倒”声音没有穿透力,无法控制声音的自然变换,高音更难完成。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在发声观念上进一步把握呼吸支持与声音共鸣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练习中适当的运用开口音a、o、ao母音练习,自上而下做叹气感觉练习。
训练时自身要求喉头自然平稳,舌尖尽量低着下齿,音量上小于合唱声部其他队员的声音,轻松灵活地向上向前的发音,也可用打“嘟噜”练习,用嘴皮子弹动发音来解决声音后倒现象。
3.鼻音。鼻音是合唱个体片面追求鼻腔共鸣而引起的。鼻音非鼻腔共鸣。鼻腔共鸣是头腔共鸣的一部分,是声波在鼻腔产生共振时的结果,音响明亮、松弛、圆润,声音有“亮芯”,并且可以感觉到发声时鼻梁上部有明显振动。鼻音是因为软腭塌下,声音完全“陷”进鼻腔,舌面中部高,软腭与咽壁间的空间大,没有反射点,缺少口腔共鸣与鼻咽腔上方各窦共鸣。这种声音与合唱声部协作时显得含混不清,晦涩、暗闷而毫无生气,像是闷罐子里发出来的音响。而有鼻音的人往往自己觉察不到,因为声波在鼻腔内振动,会产生一定的错觉。鉴别的方法:发声时用手按住鼻孔,音量明显变小,证明有鼻音;如果按住鼻孔声音不变,证明没有鼻音。克服这种毛病,要积极自然的提起软腭,稳定喉头,扩张鼻咽腔,把声音反射点移向硬腭,多练习元音,让声波在深气流的推动下,顺着高抬的软腭、小舌与后咽壁间形成的狭小通道,飞向鼻咽腔的上层空间去形成高位共振。
4.白声。这是一种无共鸣的声音,是初学者发声常见的毛病。其原因是合唱个体没有掌握参与合唱发声的正确方法,不会运用气息,声音不通过共鸣腔体共振,完全处于原始状态,有时盲目追求音高音量,拼命靠挤、卡发声,声音干涩,无弹性,无泛音光泽,习惯直喊,呼吸无支点,合唱时又常常自己的声音游离于声部之外,导致整个合唱失去艺术感染力。纠正方法:一是要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掌握合唱呼吸、发声、吐字咬字链式滚动的基本技巧,练习声音的柔和圆润;二是学习掌握发声时的混合共鸣运用,多用小声模唱,多作“哼鸣”练习,把自己的声音融入群体声音之中。
5.沙声。合唱个体声带受损会导致声带漏气,发声伴有“嘶嘶”杂音,即为沙声。有沙声者音色空虚、暗哑,缺乏明亮色彩,不易与合唱声部的声音融合,还影响声部音色的纯净。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声带受过损伤,或是有先天缺陷。这种情况发音振动时,声带两边形态不协调,边缘不平滑,张力不均衡,声音因漏气发“沙”。二是不按科学方法发声,长期用强气息冲击声带,致使声带闭合不全,引发声音混杂而发沙。这种情形往往是初学者盲目在高声区长时间训练,用力过猛,声带附近的环甲肌、披裂肌等肌肉群弹性收缩力减弱,嗓子疲劳,声带不能自然闭合造成的。对于前者,必须请喉科医生对声带进行诊治,嗓音病变严重者应停止练声;对于后者,应克制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训练思想,少练高音,在中声区练好纯净柔和的起音,找到轻声、假声的位置,再逐步放声练习。
6.尖声。用胸式呼吸或片面追求声音明亮度使发音“尖锐”。 胸式呼吸缺乏深部位的支持作用,在发声时大量气息涌向喉头,迫使喉部发声肌处于痉挛状态,靠束紧喉头来阻挡气流,因此,发出的声音“刺耳”。这种声音音质亮但不圆润,音位靠前但共鸣色彩差,缺乏歌声应有的弹性,不自然、不灵巧,音越高越尖锐,也不易于与合唱声部融合,艺术表现力越差。纠正这种毛病,合唱个体要首先调整呼吸方法,坚持做“闻花呼吸”练习,掌握正确的胸腹式呼吸方法,使吸气自然深入。发声时,尽量避免唱高音,避免用强大的呼气对喉头冲击,从头至尾保持“叹气”感觉,贴着咽壁上下联动吸着唱,渐渐找到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在合唱声部训练中,自觉把自己的声音融入群体声部的声响之中,不要听到自己的声音,待中声区音色圆润、甜美后,确立了自己应有的音色,再逐步往上练。
7.喉音。喉音是过于追求喉部作用引发的。这种声音多是合唱个体尤其是男女低声部的初学者,盲目追求或模仿厚实的声音,强迫喉头和舌部过分下压,喉部紧缩,撑喉咙发声,声音向里抠,有的是喉头提起过高,舌根僵硬并下压喉头,声音不能在喉部有效释放,导致声音生硬和缺乏泛音光泽,口腔好像含着东西,严重者会导致合唱声部运行迟缓、笨重,不利用演唱轻巧灵活或快速的合唱作品。对此,世界著名歌唱家卡鲁索对喉音歌者批评说:“许多歌唱都有一种最坏的缺点就是喉音或过于靠后的声音,即使有强壮的体质和最结实的发音器官也经不起这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