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的开篇内容,教材第一节先从宏观和中观的尺度阐述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当今全球海陆分布和地球的基本面貌,侧重分析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放在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过程。本节教材把地壳物质循环放在内、外力作用之后才来讲述,主要依据是:在地壳物质的复杂变化过程中,岩石要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内力作用促使地壳上升(隆起)和下降(拗陷),另一个是外力作用对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否则是难以进行的。先讲述内、外力作用,可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思维求知欲强,知识面广,但思维的深度还不够,学生自主收集有效资料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中应注意重点培养学生根据给出的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交流、交往的平台,是师生共同进步的阶梯。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判断和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2.结合实例,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建立内、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2.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3.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2.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难点】
1.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2.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五、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法、小组合作学习、提问导学法、案例分析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设悬导入】播放音频材料:童话故事“岩浆之旅”,思考:岩浆晶晶和亮亮经过怎样的长途跋涉和变化完成漫长的旅行回到岩浆之家的?
【设计意图】运用音频材料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创设情境,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又保证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
【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结合教材文字材料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找出三大类岩石,并尝试分析其形成过程。
2.根据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判断各类岩石的特征,并完成连线题:
喷出岩很结实,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侵入岩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
沉积岩有美丽的花纹,是很好的装饰材料
变质岩可能存在气孔
3.根据图中所示箭头,说明各类岩石之间及其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注意岩浆岩与岩浆、变质岩与岩浆之间的箭头)
4.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并填上主要的地作用力。
5.将这些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划分可以分成哪几类?
【设计意图】第1个问题较抽象,对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等知识可适当补充。
第2个问题的设置能开动学生的思想机器,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大胆猜想,自行解决问题,避免由教师讲授产生的枯燥。
第3、4题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5题的设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体会内、外力作用在地壳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又可顺利导入下一个问题。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视频欣赏各种地貌图片】缤纷擂台——分组合作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分成四组)
A组题:流水的作用
1)结合生活实例说明流水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表现。
2)流水各种作用在我国的分布。
3)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得以发生应具备哪些条件?
B组题:风力的作用
1)结合生活实例说明风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表现。
2)风力各种作用在我国的分布。
3)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得以发生应具备哪些条件?
C组题:冰川的作用
1)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表现。
2)冰川各种作用在我国的分布。
3)冰川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得以发生应具备哪些条件?
D组题:海浪的作用
1)结合生活实例说明海浪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表现。
2)海浪各种作用在我国的分布。
3)海浪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得以发生应具备哪些条件?
【设计意图】视频欣赏图片既可以适当放松,稍作休息,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地理审美情趣的同时,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时为探究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缤纷擂台,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每组试题的设置都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这样既可以降低难度,又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地理思维,并培养学生能选择和利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三)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阅读填表法:
【设计意图】内力作用表现中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已经学习过,所以重点知识为地壳运动,而这一知识点在下节课山岳的形成中还会学习,本节课不想深挖,但为了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并能达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的预期效果,因此采用让学生阅读教材,自行填表法,对其有一个简单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思路。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
二、地质作用
(一)、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2.表现形式
3.分析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2.表现形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2
一、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分解:
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②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③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课标分解:
①了解地壳内部的物质——岩石的分类,
②了解三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③理解三大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间及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循环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本章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动力。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内力;二是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的外力;三是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即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构。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②.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判断和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②.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 ——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②.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②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教学难点:①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②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三、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
二中大部分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而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全面理解内外力作用以及二者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才能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流水的外力作用方式,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习能力
教材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需结合材料、多媒体进行展示、模拟。
3、学习动力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了四川大地震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亦迫切需要了解四川地震的原因,并推及我国西藏与世界其它地区产生地震的原因,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中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与交流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本节的教学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分析并结合资料,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地理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所学地理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如分析四川地震的成因。
2、比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法,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寻找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本节课对比分析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的过程当中相互交流,理清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地理思维的形成。
4、多媒体教学法:本节课的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通过电教手段模拟演示,边演示边启发,化抽象为具体,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5、读图分析法:学会读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会学生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必须贯穿整个地理教育的过程。
五、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将课本与案例相结合,举一反三。
讨论探究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
观察对比法:应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六、教学设计
(一)理论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四段式”地理教学法》进行教学。即激趣设悬的引入阶段,目标题目化导学阶段,知识系统网络阶段,信息反馈与控制阶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作为教学理念,它不仅从教学模式有根本性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与传统教学在教学理念上的区别,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由原来被动(要我学)转变为主动(我要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传统达到地位转变成了现在的主导地位。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及规律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并详细学习了地球上的大气与水。第四章则是在前面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大气和水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外力。当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仅有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才是最根本的。本章通过案例来说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营造所起作用的差异以及对地表形态营造的结果。本节课主要讲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在教学中,主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案例、视频材料来演示,以此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地理原理。
合理的把握学情,能够在课堂上更高效的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接下来我谈一谈本节课所面对的学生。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高中学生经过初中地理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所以本节课对于一些简单的概念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完成。对于一些远离生活的现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所以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和实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能够用实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地貌。
2.能够通过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提升读图析图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复习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形成地表形态的力量除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力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法能够承上启下,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体系性的认识,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
首先我会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具体问题如下:1.外力作用的概念。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设计意图】因为此模块的知识属于概念性的问题,比较简单,通过学生的自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的掌握。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具体学习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四种方式。首先我会讲解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播放风化示意图,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的了解风化的概念。
接下来我会展示实验,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展示给学生:一个托盘,一杯水,一杯沙子。紧接着开始描述实验过程。把托盘倾斜30,然后把沙子放在托盘顶部,再把水从沙盘顶部慢慢倒下。学生观察实验,并说明实验现象。通过学生观察可以总结出:水把沙子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山下,最后在托盘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以及上面的实验总结: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另外三个表现式: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此时学生可能会问侵蚀作用下还有什么地貌景观,我会顺势在多媒体播放风蚀蘑菇、海蚀陡崖、冰斗或“U”形谷、角峰等地貌景观片。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的实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播放侵蚀地貌景观的图片,更加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地理的情感。
在学生对侵蚀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我会继续讲解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我会总结:除了水以外,风也具有搬运作用,尤其在沙漠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也很显著。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由于上面的实验刚刚也体现出了沉积作用,所以我会继续结合上面的实验问学生: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被水冲下来的沙粒,其大小和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
经过学生的思考,我总结: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在学生对流水沉积掌握清楚之后,我会播放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图片,让学生知道,沉积的作用除了流水还有风力沉积。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引导学习,学生对外力作用的几种形式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也就得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