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思考 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下面是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思考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作为……
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思考
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下面是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思考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立足社会需求,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进行建设。因此,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应用型的素质要求。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面向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从而体现自己的特色,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方案大部分是普通国办大学的“翻本”或“浓缩版”,没有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建设的核心,它包含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开设等内容,关系到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虽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许多高校适应社会要求定位成培养能够从事各类企业(包括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在专业课程的开设上,依旧是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等,与会计学或者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相似,缺乏一个相对独立和系统的课程体系,可以说是普通大学的照搬,只是去掉了一些较难的`课程。
1.2教材重理论,轻实践,没有体现应用性特点
目前,现阶段的教材大部分是高校教师因为评职称的需要而写出的,由于应用型本科办学时间不长,教师队伍还相对比较薄弱,稳定性较差,没有或仅从事过较短的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工作经验少,所以教材大部分侧重于概念、原理等,实际工作流程涉及较少。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多是实践方面的,能够胜任财务管理岗位,因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这方面的业务素质培养,这就要求教材中必须有相关内容,只有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者才能编写出这样的教材。
1.3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大部分课程仍然采用的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与目前教学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相悖,不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差。另外,学生课程考核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得出,平时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是课堂出勤率、课后作业以及课后习题,期末考试则侧重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考核,缺少创新性、综合应用性题目。这种考核方式难以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1.4实践教学形式尚需创新,效果不容乐观
从课程设置上看,实践课程主要体现在认知实习、专业课程的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以及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三个层次,这些课程总课时虽然达到了人才培养对实践环节的数量要求,但质量不高,具体实施效果不大。比如,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单项实训,主要体现在一些案例教学或者上机的大作业上,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重复和再现,对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以及与岗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较少,更别说对将来实际工作过程中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的渗透了,学生学完以后既没有得到“鱼”,也没有得到“渔”,与预期的实训效果差距较大,无法完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性能力的目标。
2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对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的定位认识不到位
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专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对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不准确,过分偏重于理论方面,忽视了动手能力、应用性、创新性能力等实践方面的提升。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微观层面的实际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方式方法,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直接上岗,才具有竞争力,基于此本科财务管理培养应定位于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
2.2财务管理的师资力量薄弱
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即毕业后能够独当一面的从事财务工作,现在环境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业务素质。然而目前高校的教师仍然是理论型的教师为主,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从抽象的理论到抽象的理论,没有从事过财务实务工作,实践经验严重缺乏,阻碍了应用能力的培养。
2.3学校经费投入不足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其培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已不再是传统的写写算算,更多的是通过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这就要求教育环境必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现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目前决策更多依据的是电子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诸如ERP之类的管理软件或财务软件,因此,学校在教学中进行财务方面地模拟操作,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以及毕业后及时上岗意义重大。然而,由于软件更新速度快,加上购置成本较高,学校财务软件往往不能及时更新购买。
3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构想
3.1找准定位,巩固优势,凸显特色
应用型本科大部分是专科院校升格而来,他们办学多年,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根据社会人才需求适时做出调整,走特色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坚持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教学的理念,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模拟训练,搞好实习、实训、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更多地“现场练兵”、“实战用兵”,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要把考证与教学相融合,达到“一专多能”、“一人多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2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高校要采用外引内培的办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引进人才,尤其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管理人才来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学,二是加强对现有教师能力的提升,可通过校内培训、外出进修、到企业实习等具体方式,提高其实践业务水平,建立一支能“上讲台”也能“下企业”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3.3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案例教学比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可以加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考核方式上,一方面,对于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证券投资与实务》课程,可以采用提交实践报告或实验报告的形式来代替期末闭卷笔试;另一方面,加大过程性考核,将平时的实践动手能力、沟通交流和协作能力都各个学习环节纳入考核之中,激发学生平时各个环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能力的培养。
3.4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充分利用会计实验室的同时,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门供财务管理实验室,如证券投资实验室、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室等;另一方面,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学校成为企业的培训基地,企业员工回学校接受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学生去企业实习,感受公司的文化和管理,体验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提高其实践能力,实现双赢。
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顾名思义,应培养的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其培养过程突出的是“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和升级,应用型人才将是未来人才市场的主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的设置以及具体教学环节无不以此为理念来进行。
参考文献
[1]赵燕,李艳.“分层渐进式”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应用人才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商业会计,2017,(1).
[2]王静,赵国艳.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北方贸,2016,(2).
[3]徐凯,韦淼.新常态下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