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退位 减法

管理员

摘要: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7:55……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7:55:36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数学组进行了推门听课,这次推门听课我的讲授内容是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计算法则。这节课是基于 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新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竖式计算和计算顺序。所以这节课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不能掌握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由礼物盒和奖励的小星星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开始的时候复习了数数、手指认数、计算等内容,以小棒图示作为新课讲授的例题,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算式并且列出竖式然后计算。在新授结束之后有两个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A/B组做练习一,C组做练习二,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数学组成员针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组评价,具体如下:

  1、教学过程中分层不明显,C组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

  2、在讲授竖式计算时,十位上应该说是0,然后1- 0=1,在十位上写1。(这一部分讲授有错误)

  3、在练习的时候,练习题出示的方式不及时,没有给学生正确地引导。(练习题分组不明显,要求不明确)

  4、板书设计不充足,格式太过随意。

  通过这次的随堂课,我了解到自己上课时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对学习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更多的上课技巧, 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练习时我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0页的例5,是一道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和以往解决问题不同的是这道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的多余条件,这个多余条件很容易干扰学生解题,是教学难点。教学例5时,我先是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想一想,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信息?学生都积极发言,说出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在找多余条件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对题目中三个条件进行分析,让学生被动的的知道“我们队踢进了4个”是个多余条件,对我们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应该剔除。

  深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本课导入太快,没有设置情景,而是直接出示情境图,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是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为啥是多余条件?在出现了多余的条件,我只是自己分析,从我的角度提出这是个多余条件,使学生被动的知道这是个多余条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次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时间过多,学生思考交流不够,学生参与面较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的沉闷。最后是我的评价方式单一,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多看名师讲课视频,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她们学习。

  2、多学习课堂上评价性语言,多鼓励、表扬学生。

  3、课堂上多让学生思考,让孩子多交流,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堂的大多时间留给他们。

  解决问题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改进我的不足,将每节课设计的生动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渐渐爱上数学课,爱上解决问题。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3

  一(4)班

  “十几减9”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 13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

  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下还有几点做得不足: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3、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

  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

  教学时从复习8、7加几的口算入手,进行抢答激起学生的兴趣,提取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再复习15-9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为教学新知识打下基础。例题仍然是结合具体情境,先提出“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15-8的算式。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动手操作,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15-8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使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后再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鼓励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在教学十几减9中,学生已经偏向用“破十法”和“相加算减”计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现了这两种算法,我也并没有提出用“平十法”即15-5=10,10-3=7来计算,我认为学生已经自己选择了算法的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数学方法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

  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做“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都是先让学生自己题目表示的意思,有个孩子说:“原来有14颗毛豆,剥出来了8粒,还有多少粒没有剥?”多么形象地回答让我们一下子感觉将一个静态的图画变成了一个动态的画面展示,解题方法也随着学生对画面的描述清晰起来了。让学生去说,耐心地听学生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4

  “万以内退位减法”是学生在学会计算“百以内退位减法”和直接的“万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我认为按照常理来说,只要学会了百以内的退位减法,对于学生来说数位的多少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只要学会了简单的退位减法,复杂的也是同样的计算过程,应该不会很难才是。

  问题一: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让学生明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是9,对于这一算理,我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然后我也进行了强调,但在练习过程中,我比较重视学生说算法,忽略了学生对算理的叙述,结果学生在计算时要么忘记退位,要么不该退位的也退位。小学数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问题二:在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去写验算方法,然后让学生交流方法,这种体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了算法、算理。但在学习完加法的验算方法后学生提出了减法应该怎样验算呢?我没有过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就顺势把减法的验算方法也讲了,结果就造成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掌握的不扎实,尤其有一部分学生总把验算后的得数写在算式得数位置上,这都是课前思考不足造成的。

  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教学之前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认真有效的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学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不能想当然用自己的主观认识来替代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的进行教学。总之,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教师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前提。教师只有在教材与学生中寻找平衡,才能在课堂上演绎智慧与精彩,使课堂更有实效。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5

  上完课的第一感受:学生的思维没打开,回答问题不积极,课堂死气沉沉,算理不够清楚,教学效果欠佳。

  经过各位领导以及同事推心置腹的评课,我豁然开朗。发现:1、学生不会观察信息

  2、学生识图时间短,思考时间也短

  3、对于减法、加法算理不清楚,有些断章取义,思考不灵活

  基于以上问题,我深刻反思,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数学教学水平处于幼儿园水平,对教材理解的不够深入,经验不足。

  以后该怎么做呢?

  1、应结合图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识图,读文字,只有理解了图才能提问题。【最好让学生点着读,养成良好的读书、搜集信息的好习惯】

  2、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通过直观的图画让学生理解减法和加法。

  3、可以通过同桌互说,自己说,多种方式多说多练

  4、理解算理要让学生就题论题,(1)、不能抓字眼【如:看到剩就用减法,看到和、一共就用加法】。(2)、也不能死板的说: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

  最好,就题论题,比如:从总数里去掉黄花的数量就知道了红花的数量,用减法:黄花的数量和红花的数量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

  我想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彻底理解了,不管遇到什么题目也不怕了。

  4、“还剩多少人没来?”当学生回答之后,我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问法。“还可以怎么问?”学生可能回答:“还有几人没来?还差几人没来?“再让学生选取最合适的.问法。“还有几人没来?”这样就避免了看到剩就用减法,断章取义的弊端。再通过直观的图画或实物,让学生知道求还剩多少?不一定都用减法,有时加法也可以解决问题。

  5、多听师傅的课,借助电脑多看教学视频,教材分析等,提高对教材的掌握能力。

  我教学水平尚不高,还需努力!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6

  刚刚学习了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如何让孩子在最快的时间内掌握口算方法是我最近几天都在思考的问题,由于刚刚学会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很多孩子出现以下情况:

  1、一部分孩子理解了进位和退位的意义,也能分清楚什么时候进位和退位,严重的错误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忘记了,导致现在学习的口算题的准确率下降。这也是我的失误:学习本单元之前没有预料到孩子们由于长时间不练习,已经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没有打好,房子不会牢固。

  2、部分孩子的理解能力偏弱,还不能深刻的理解进位和退位。因此出现该进位时,他反而退位;该退位呢?他又进位,以至于遇到不进位的和不退位的口算题也要思考很长时间。为了让孩子能理解意义,在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时候,我通过各种练习让孩子总结和比较口算题的算法,比如24+8:个位和个位相加(或减),4+8=12,所以个位上写2;满十进一(为了让孩子理解,而且不出错,我告诉孩子进位就像你给别人东西呢,从下面给别人)就在2的右下方点上一个点,说明这是进一,2+1=3,因此十位是3;若是退位我告诉孩子你要借别人的东西,就让所有人知道,所以要在它的头上点点。

  3、任何新的知识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去适应,最近班里的家长经常打电话告诉我:“庞老师我们家孩子是不是上课不认真听课呀!在家做50道口算题她就能错一半,我真的很生气,我该怎么办?”我很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第一:我想说他是一位负责任的家长,他能从孩子的作业中发现孩子的学习的情况,并及时的和我沟通;第二:我告诉这位家长你要从孩子的错误中找到原因,他是不知道进一位或退一位;还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出现的错误导致的`呢。从原因中找到补救的办法;第三:孩子毕竟很小接触到新的知识时,他需要一个整理的过程、一个适应的过程、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才能达到熟练。

  就如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想让他跑起来,那是有难度的。孩子刚刚理解进位和退位,已经很棒了!要想达到熟练运用,必须坚持不懈的练习,这也是训练口算的方法(或者说计算过程)。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7

  一(4)班

  “十几减9”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 13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下还有几点做得不足: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3、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

  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

  在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9=,填法多种,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最后再通过让学生寻找十几减9的秘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8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路。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习。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9

  一(4)班

  十几减8、7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时从复习8、7加几的口算入手,进行抢答激起学生的兴趣,提取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再复习15-9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为教学新知识打下基础。例题仍然是结合具体情境,先提出“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15-8的算式。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动手操作,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15-8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使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后再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鼓励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在教学十几减9中,学生已经偏向用“破十法”和“相加算减”计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现了这两种算法,我也并没有提出用“平十法”即15-5=10,10-3=7来计算,我认为学生已经自己选择了算法的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数学方法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

  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做“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都是先让学生自己题目表示的意思,有个孩子说:“原来有14颗毛豆,剥出来了8粒,还有多少粒没有剥?”多么形象地回答让我们一下子感觉将一个静态的图画变成了一个动态的画面展示,解题方法也随着学生对画面的描述清晰起来了。让学生去说,耐心地听学生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0

  一(4)班

  “十几减9”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 13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下还有几点做得不足: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3、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

  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

  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1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2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教学例1

  以故事形式导入:

  小朋友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丰收的情景吧。

  (1)出示主题图

  下面这幅图片就是农民伯伯受西瓜的场景,观察一下从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信息。

  二、授课

  (2)出示表格

  看到这些数字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学生汇报所想到的问题。

  如: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28+34=62(个)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34+23=57(个)

  师:刚才大家都想出了很多问题,不过都是一步计算就能得出的,那么谁能够想出两步计算的问题?

  学生汇报想出的问题:一共摘了读少个西瓜?

  怎样解决?

  列出算式:28+34+23=85(个)

  用什么方法求出得数呢?

  学生汇报,展示算法。

  (1)直接口算得出

  (2)笔算得出——列竖式(注意进位加法,以及数位对齐)

  2862

  +34+23

  6285

  (3)先笔算再口算

  引出简便写法

  62

  +23

  85

  观察一下这种写法和前面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汇报想法

  教师总结:我们发现这两种都是分步计算的,不过第二种比第一种写起来更加的简便。

  巩固练习:第26页做一做

  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2、教学例2

  我们刚刚把西瓜摘下,总共有85个,现在准备把他们运走,第一次工人叔叔开车运走了40个,第二次小朋友也来帮忙,他用三轮车

  运走了26个,那么还剩下多少个呢?(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思考解决方法,列出算式:

  85-40-26=19(个)

  怎样得出答案呢?

  (1)口算

  (2)先口算再笔算

  85-40=45

  大家能不能象前面学过的连加一样写出一个竖式

  学生尝试列出竖式:85

  (注意退位减法)-40

  45

  巩固练习:第27页做一做

  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获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下来,发现课堂上存在有好多问题。首先,教学容没有讲透,学生基本上还没明确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呈现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特点;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做好示范,以至于学生还不知道竖式连写;其次,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心理,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只有十几分钟,要让他们上课能够注意集中力的话,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上教师的讲授贯穿始终,致使学生出现精神疲劳,忽视了学生的生理特征。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不是很规范,没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3

  一(2)班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设计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创设现实有趣的活动情境学习新知。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学习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利用课件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游园会”作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的活动背景,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喜欢的活动联成一体。通过解决“还剩几个气球?”“还有几个没套中?”等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二、讨论交流,探索算法。

  十几减9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早有这方面的体验。因此,根据情境图列出的2个减法算式:15-9,14-9,我提出这样的要求:“四人小组任选一题来研究算法,相互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孩子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计算,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反馈时,有用直观图数出结果的,有用破十法求出结果的,有用想加做减的,有用平十法的,孩子们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孩子们的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利用小棒理解算理,突破难点

  破十法和平十法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算理,为了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当学生讲到一种算法时,请学生复述后,我在投影仪上进行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破难点。

  四、发散思维,培养创新。

  在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9=,填法多种,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最后再通过让学生寻找十几减9的秘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4

  一(3)班

  “十几减9”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二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13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减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减”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就这一节课,学生到底用什么方法我觉得还是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不过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教给他们一种固定的方法还是有必要的。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5

  一(3)班

  “十几减9”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二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13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减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减”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就这一节课,学生到底用什么方法我觉得还是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不过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教给他们一种固定的方法还是有必要的。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一(4)班

  十几减8、7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时从复习8、7加几的口算入手,进行抢答激起学生的兴趣,提取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再复习15-9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为教学新知识打下基础。例题仍然是结合具体情境,先提出“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15-8的算式。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动手操作,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15-8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使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后再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鼓励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在教学十几减9中,学生已经偏向用“破十法”和“相加算减”计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现了这两种算法,我也并没有提出用“平十法”即15-5=10,10-3=7来计算,我认为学生已经自己选择了算法的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数学方法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

  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做“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都是先让学生自己题目表示的意思,有个孩子说:“原来有14颗毛豆,剥出来了8粒,还有多少粒没有剥?”多么形象地回答让我们一下子感觉将一个静态的图画变成了一个动态的画面展示,解题方法也随着学生对画面的描述清晰起来了。让学生去说,耐心地听学生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