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蕴含的教学之道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易经 蕴含 教学

管理员

摘要:

《易经》中蕴含的教学之道  《易经》是华夏五千年的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凝结着远古先民的睿智卓识,对我们华夏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易经》被奉为群经之首,是我国古代先贤所著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书籍。《易经》揭示了天地自然宇宙的法……

《易经》中蕴含的教学之道

  《易经》是华夏五千年的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凝结着远古先民的睿智卓识,对我们华夏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易经》被奉为群经之首,是我国古代先贤所著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书籍。《易经》揭示了天地自然宇宙的法则,对我们的言行有着深刻的影响。生活中无不体现出《易经》中的道理,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再加之《易经》难读、易理难明,以至于“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它的确实实在在的存在,并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一切。

  心理学家荣格说,如果人类世界有智慧可言,那么中国的`《易经》,应该是唯一的智慧宝典。我们在科学方面所得的定律十有八九是短命的,只有《易经》沿用数千年,迄今仍有价值。 既然要了解易理中蕴含的智慧,并它应用到生活中指导我们的具体生活,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易经》,其中蕴含了什么样的理念,之后我们才能做到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易经》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要认识《易经》,最好的办法是从“易史”着手,依据易学的演进的来寻求其中的道理。最终做到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发挥易经中蕴含的智慧。

  一、易之渊源

  在《系辞·下传》中有“古者伏羲氏之王者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刘君祖.详解易经·系辞传[M].新星出版社,2011.1.)其意味深长。

  高怀民先生形容这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符号,乃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放射出来的第一道曙光,由此发展称为枝繁叶茂的易学。他说,伏羲氏当时如何称呼这个符号“—”,我们不敢妄言。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个符号的重要性后,便称之为“太极”。万物并非是一去不复返的运动下去,而是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动,除‘—’这股强大的力量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另外一股与之相反的力量,用这个‘- -’符号来表示。

  “—”和“- -”分别代表两大能量,这便是宇宙万物变动的法则和根本,后人称之为“阳”和“阴”,把“—”称为“阳仪”, “- -”称之为“阴仪”(见图示1)。

  (阴仪) (阳仪)

  阴 阳

  - - —

  图示1

  “阴” 、“阳”两仪就好像学生和老师一样,“阳仪”代表老师,“阴仪”代表学生。通过前面我们知道宇宙万物变动的根本,就是阴阳两股能量相互作用产生的,简言之就是“阴阳相荡而万物生”,放到教学之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这也说明了“阴” ,“阳”虽分属两个能量,但彼此是整合的一体不能分离,否则的话万物就不会运化生成,宇宙也就不复存在了。就像学生和老师一样,学校只有老师没有学生是不行的,但光有学生没有老师也是不行。老师学生都存有,但如果老师很认真而学生不爱学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学生很好学而老师不教还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其中重要的是要师生彼此互动做到“教学相长”,才能促进教与学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而学校就是一个“太极”(如图示2),教师与学生就存在于这个 “太极”之中的阴阳两仪。如果没有了教师或者学生,阴阳失衡学校也就不能称之为学校,也就无法构成学校这个太极了。

  (学生)阴- - 阳—(老师)

  太极—

  (学校)

  图示2

  周文王将伏羲八卦两辆重叠,推演出六十四卦,后人称之为“重卦”。周文王不仅推演出六十卦并且将每一卦都标注有卦名、卦辞,以便于后人领会每一卦的含义,在卦的每一爻又系有“爻辞”,使人明白目前所处不同阶段的具体状况。孔子是《易经》的集大成者,他晚年读易,并为《易经》写了传,分别为《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合起来称之为《十翼》,意思是《易经》的十只翅膀,有助于《易经》的发扬。可以说《易经》是伏羲、周文王、孔子为主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再后来出现的各门易家学派都是以此为根基发展出来的,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都有记载。虽然易学的流派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派六宗,其根源还是来自于《易经》这部古老的著作。

  二、以“蒙卦”为例阐释其中的智慧

  蒙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卦,上卦艮为山,下卦坎为水,“山水蒙”(如图示3)。卦辞:“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朱熹.周易本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9.)意思是:不是老师求学生来学习,而是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学问。第一次问,老师告诉了他。轻慢不敬地再三问,老师就不会告诉他。这是我国先贤倡导的教学之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过,卦辞中所说意,不在于强调“童蒙求我”,实际上是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望的重要。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中华书局编.论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他如果没有学习的自觉要求,尽管“我求童蒙”,也无济于事的。所以孔子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蒙,首先要启发他向学的愿望啊!一方面“学而不厌”,另一方面“诲人不倦”,这才能志趣相应,共同完成教、学的互动。《论语》中孔子云:“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引文出处同上)这与“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有异曲同工之意。孔子的意思是:“我告诉他一个道理,他不能举一反三,我就不再教了。”如果学生求教与老师某事,但老师的回答不是并不是学生想听到的答案,就再三再四地问,一定要听到自己想要听到的答案,这是对老师的不信任,不尊重。这样的态度老师就是回答一百遍也没有用,也解决不了学生自己的疑惑。所以不必再回答,先要端正学生自己的态度。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式,重在启发其领悟。培养其思考。不必一答再答,让他在苦苦思索中领悟不是更好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