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帮你换“系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易经 系统

管理员

摘要:

易经帮你换“系统”  为了让大家能有一个持续熏修正统国学的环境,古玄学馆每周一下午特开设辅导课。辅导课为太昊易体系内部学习研修,每期特为博粉、学习会、 研修会开放小部分名额,解决大家学习中存在的疑问。  日常辅导课由助教小组为大家现场辅导解卦,每月最后一周……

易经帮你换“系统”

  为了让大家能有一个持续熏修正统国学的环境,古玄学馆每周一下午特开设辅导课。辅导课为太昊易体系内部学习研修,每期特为博粉、学习会、 研修会开放小部分名额,解决大家学习中存在的疑问。

  日常辅导课由助教小组为大家现场辅导解卦,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一下午由先生亲自为大家辅导。

  作为云私塾的忠实粉丝,魏书臻同修一直热爱学习正统国学,并有幸参加了本周一下午先生亲自讲授的辅导课,深受触动,特写本文。小编看后感同身受,特刊发一期,与君共勉!

  易经帮你换“系统”

  周一下午有幸在子博先生的书房,听了先生的易经辅导课,对先生的了解又多了几分。近距离接触,你会发现先生并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般神秘高冷难以接近,虽然他言辞犀利,却面相乐呵,谈笑风生。而大家眼中的师娘,更平易如邻家姐妹。

  易经包罗万象,涉及宇宙万物的方方面面。先生的课堂也就成了百宝箱,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先生会在课堂上针对问题做定向解答,给提问人最直接有益的帮助,也会看似不经意般点到一些问题,实际有可能是送给某些有心人的。有心就能受益,无心可能就风过无痕。

  先生的辅导课上既有多年的弟子,也有慕名而来的新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一,专业也五花八门,但先生却能把课讲得人人爱听,并且各有所获,各得其所。

  以下是听课的几点领悟:

  学易经的重点在于提升高度,更新叠代你的系统

  正如电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操作系统的不同。286的系统,硬件再高级,哪怕你是顶配,无论如何都干不过一个普通配置的586系统。而人与人的区别则在于思想高度和人生气度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不管在人生的高峰或命运的低谷,随时都可以从跌倒处东山再起,而有的人,跌倒就爬不起来了。因为他们“系统”不一样,小小的一次震荡,有的人,系统重启就可以了,有的人却足以崩盘。

  从前,吴国和越国打仗,因为地域原因,经常需要在水里打仗。战士们在水里时间一长,又湿又冷,手脚也往往裂得不成样子。有一个商人,从吴国到越国做生意,看到当地人大冬天在水里劳作,竟然不裂手,也不觉得冷。就觉得很神奇,似乎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他很快找到当地那个有配方的人,想尽办法,用百两银子买到了配方权。转眼就回到越国,找到越王勾践说,如果部队用了我的配方,战士打仗时,就会不裂手脚也不觉得冷。勾践一听很高兴,给部队一试很好用,就用万万金买了他的配方。

  百两银换了万万金,赚钱赚得心安理得。所以,真正的商人是要有高度的!

  这个故事放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有各种各样、截然不同的版本:有的人拿到配方找加工,做生产去了,有的人拿到配方找代理搞加盟去了,有的人干脆搞起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小作坊。

  通过这个故事,先生给大家传递了他一再重申的观点是:人和人的区别在于高度不同,学易经最重要的目的是提升高度。如果你学易经的侧重点不在这里,那么你的易经学到底,充其量不过是一技一术而已。这也是同样学易经,有的人贵为国师、有的人则摆摊糊口的原因所在。

  先生的课是从一个学员的问卦开始的。她替朋友问有关换房子的事情。她朋友刚刚装修好一套房子,还没入住,在得知自己怀孕后,就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断然决定换套学区房。卦象是上震木,下巽木,3爻变坎水。

  学员的反馈是:先生的解答和问卦人丈夫的评价出奇一致,“这人疯了”。先生的分析语带诙谐,看似玩笑,却合情合理、丝丝入扣,大意是这人属于冲动拍脑袋型,一会儿一个想法,欲望超多,既不走心,也不行动,有点大脑分裂。

  这世上,“富人易得,贵人难求,贫贱之人满街溜” 。只要有点想法,用心做事的人,基本都可以富。而有贵气的人却很难得,先生说的那种贵气,我理解是不媚俗。比如说权贵,你可以高高在上,牛气冲天,但那是你的世界,在我的世界里你什么都不是。虽然我草根一枚,但未必会正眼看你。有点像鲁迅说的,“不可有傲气,不能无傲骨”。

  世上最常见的多是贫人贱人。说贫人践人并不完全指缺少或者没有物质财富,更多的则是指拥有穷人思维的人。眼界低,格局小,欲望多,能力小,满脑子消极想法,只想得到,不想付出,没事还喜欢瞎折腾。身边要有这样的人,除非是自己的父母和亲属,否则要趁早远离!

  教养孩子也同样,重要的是从小给孩子格局气度、良好的身心体验和选择决定的自由。同时,让孩子从小懂礼貌,也是一个马虎不得的事情。而非充当高房价的推手,那种削尖脑袋搞个学区房认为孩子将来能成龙成凤的想法不可取。

  先生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觉得让自己最受益的一个品质就是自己从小很懂礼貌。因为他对师父很礼貌,所以师父很愿意教他,每次教他的东西也总比别人多。

  套用一句话“有其父母,必有其儿女”,耳濡目染,先生的一对宝贝儿女,从小就很懂礼貌,走那儿都是人气王。

  二胎政策放开了,对有些人来说,好像是个福音,可以有机会弥补第一胎教育失败的遗憾;或者多一张底牌来打一场婚姻保卫战了。

  在先生看来,这真的是福音吗?未必!教育不是你想像的那样,不是你想弄好就可以弄好的。果真那样,大学教授和教师的孩子就都成材了!所以如果你的思想高度没变,依然在思维或者认知的那个深坑中徘徊不出来,那么你二胎的教育效果未必会比一胎好。

  就是那句话,“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 。 所以,如果你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行为、习惯来引领自己,引领孩子,那教育不谈也罢。

  另外,孕前的夫妻关系,孕时的身心状态和出生后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都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

  先生说,据他多年的观察总结,孕育前关系不和谐的夫妻,孕育中身心不稳定的母亲,生出来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让人头痛,很难管教的,很少有例外。所以想用孩子来保卫婚姻或者控制婚姻的,还是趁早去掉这个想法。

  家里夫妻关系和谐,尤其是女人特别崇拜和尊重男人的家庭,所生男孩子,将来就容易成才有地位,而女孩也会有好的婚姻和好的发展。

  学易经在于打破思维里的墙,破除成见,推陈出新

  有一个女孩子帮朋友问一个健康卦,原因是她朋友因为肩膀处长了一个滑膜瘤,在医院里经过几次化疗,现在已放弃治疗,不想再治。

  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生命才刚刚展开,犹如初绽的花朵,尚未怒放,却因为肩膀长包,就放弃了生命,让人扼腕叹息之时,不由得对现代西医中只知道罗列病名的作法,多了几分理性。

  客观地说,西医融合了现代科技的精华和先进之处,自有它独到的优势和可取之处。但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安全感缺乏及习惯性的推脱,害苦了医患双方。

  医生害怕患者追责,先罗列一大堆病名,再公布一长串并发症和意外状况,话里话外告诉你,治好了,是我医术高,治不好,是你这病的问题,没我什么事。这样一来,患者本来就忐忑不安的心里,更是雪上加霜。对未来对医生对医院对那个都没有信心,不抱希望,除了怨天尤人,想不到他事可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多病人是被西医的病名给吓死的。同时,很多医患纠纷也起源于互不信任。

  所以,医生要站在医学的本质以及人性的基础上来治病救人。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不仅仅从医学的层面给正确合理的医案,还要从人性的角度,给以积极暗示,唤醒生的希望,才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我们可以观察下,身边有那种个性较真、小气,也不太能正确看待自我的人就容易长包啊瘤啊,因为这样的人,通常也容易生气有情绪,气不顺则血不畅,这里的血不仅仅指血液也包括身体内部的所有液体,液体的循环不畅就会淤堵,形成结块。

  事实上,所谓的包和瘤,不过是气血不通的结果而已。如果你告诉她“你长了个包,需要调调”和“你身上长了个什么什么瘤,目前还无法判断是恶性良性,还要继续观察治疗……”这种心理上的感觉地一样吗?

  更何况容易生病的人,一般来说,大部分是生活中不太会平衡的人,生活的重心本来就不稳,生病是雪上加霜,身心、物质皆痛苦。作为医生如果再来一堆乱七八糟的病名罗列外加医学推理,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非常大。

  “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人心死了,仅凭医术是无法彻底治疗好的。

  老子曾经对孔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中庸》里也有“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所以,学习要从本质出发,看透因果,打破局限。比如,我们现在用张仲景的《伤寒论》,除了研究原典,如果您还了解“坐堂医”的来历,以及长沙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知道当年瘟疫盛行的原因,清楚您现在的地理位置与之相较的地域性差异,和环境气候的大范围变迁演化,又能熟悉现代药材的大规模人工种植农药化肥一起上的事实,及药材炮制工艺的改良,导致药量药性上的变化,并在配方上区别运用,那您的疗效和治愈率一定会远超不知变通的同行很多倍。

  一个搞中医的老师,感冒咳嗽,也没太当回事,自己给自己抓药调理,吃了一阵,发现收效不大。恰好开始接触易经起卦,就给自己起了一卦,从卦象中看到自己内里有火,分析下自己的情况发现还真是,就参考古方,按照现代的中药背景及具体情况,加了远超古方剂量的祛火药材进去。还真神,好啦!

  学中医并不拘泥于中医,敢于跳出中医的框架,在更古老的智慧(易经)层面来审视问题,并在古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材的特点加大剂量,创新性的运用所学,益自己同时惠他人。

  物换星移,当中西方文明日渐融合,在快节奏的时代更需要慢生活的人类,若死抱老黄历,不知变革,怕是终会被新时代的浪潮拍死在沙滩上吧。

  课上精彩粉呈,对听众的触动也一波连一波。人人都会说话,但不见得人人都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明明是好心善意提醒,结果对方怪你多管闲事;明明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别人却总是理解不了。其实,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真的很重要!话说得好,人见人爱,话说得不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先生曾在课上用生动直观的事实,来说明社会上一些普遍存在、对人影响深远、人人却又视而不见的现象:很多人做事,说话是不清醒的,并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

  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表达不精准。比如:小区里上年纪的人,感叹现在的孩子(大都在学校上学哦)越来越不懂礼貌的同时,喜欢夸先生一双在家上学的儿女比学校义务教育的孩子更懂礼貌,但是,说出来的语言却成了别种味道:“……看人家这不上学的孩子也懂礼貌!”好像学校孩子都很礼貌一样,殊不知,这样的说法与自己的原意已相去甚远!他以为他在赞美,事实是,夸人夸得惹人厌!偏偏生活中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

  另一个是理解偏差。比如:随机提问,形容一个人“大度”的反面是什么。反馈的答案是“吝啬”“小气”。一般情况下,这两个词是被用来形容对待金钱及物质利益的态度的。而“大度”则是来形容一个人的胸襟气度的,其同义词有包容、宽容、无所谓、不计较等。它的反义词自然是“较真”“计较”等。

  正如,形容一个人“和钱成为一体了”,我们不能理解为浑身都是钱了,自然花钱如流水。要从深层次来思考,钱都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了,世上会有人心甘情愿舍弃他身体的某一部分吗?

  想清楚,说明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指望别人能给你很好的反馈和很有效的交流吗?想想工作中那些冗长而无效的会议,生活中好心建议却不欢而散的聊天,你,中枪了吗?

  精彩俯拾皆是,拙劣的文墨怎能完全呈现?欲开眼界,您要亲至书斋。周一,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