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换位思考为题的作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为题 换位 作文

管理员

摘要:

以换位思考为题的作文3篇  1  不希望手中掌握点权力呀,而曹植与曹丕又生活在强大魏国,而且他们的父亲是当时最有军事实力的诸侯,曹植于曹丕二人之间早就有些不愉快的事情传到了曹操耳朵里,曹操本来就有疑心病,在加上一些风言风语他对曹植与曹丕兄弟就产生了疑问,看看……

以换位思考为题的作文3篇

  1

  不希望手中掌握点权力呀,而曹植与曹丕又生活在强大魏国,而且他们的父亲是当时最有军事实力的诸侯,曹植于曹丕二人之间早就有些不愉快的事情传到了曹操耳朵里,曹操本来就有疑心病,在加上一些风言风语他对曹植与曹丕兄弟就产生了疑问,看看谁想夺取继承权,于是乎派心腹去刺探。曹丕比较聪明看出了其中的一些奥妙:一方面跟他的父亲面前表现的很有才能,另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排挤曹植,好让自己独自掌握继承大权。

  在我看来曹丕有点笨,古人云“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只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做长远考虑,也没有从大局出发来看待问题,如果他考虑二人共同继承曹操的霸业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我想司马氏就不会那么容易的夺取曹氏的基业吧。而曹植呢,虽然在这些事上表现得很气愤,但是他也没有从曹丕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他们二人,中一人敢于牺牲自己的眼前利益,作长远打算。那么曹操的霸业也就不会那么快的落入他人手中了。

  我最喜欢郭沫若先生仿拟《七步诗》写成的《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度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而郭沫若先生者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逸过火”,但若是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换位思考,一个既省时又省力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相信我它真的很管用。

  2

  我的老师注册了个百度知道团队,邀请我加入,于是我就踏上了百度知道回答问题的旅程了。会经常去回答一些简单的自己知道的知识,每当被提问者采纳或者被推荐,就会感到十分高兴和有成就感,呵呵。

  最近的一次回答让我体会到换位思考的重要。

  写完作业我习惯性地去百度知道团队里浏览一下,看有自己能回答的问题吧。结果就看到了一位网友的提问:用Flash画圆,按住Shift键画出的圆怎么看都是椭圆,知道的快帮帮我吧,很急。后边还有他用flash软件所画的圆的截图。

  我有些奇怪,那个圆明明就是个正圆,怎么成椭圆了?于是我回答他属性里宽和高的数据是一样的吗?

  “宽和高的数据是一样的,可是还是显示是椭圆”,提问题的人有些急,还截了图证明,而他所说是正圆的圆在我看来却是个椭圆。

  “那不就是正圆吗?你看到过椭圆的宽和高的数据一般大吗?”我也有些急,心想这人怎么这样啊,逗人玩还是捉弄人呢?

  明明是个正圆啊,难道我眼睛有问题吗?用哪只眼睛看也是个正圆啊,怎么会有这么不讲理的人呢!

  还真是不讲理的人,又追问了:“这是正圆吗?明明就是椭圆啊,你麻烦看清楚点哦!!

  真是气死我了,难道我眼睛有问题吗?另一个回答问题的网友也说是正圆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提问题的人好像不是捉弄人,不然他怎么会不停地追问呢?

  突然想起我的学习网站小屋头像的问题,因为我用的浏览器懒得给它升级,而且那个网站不是很支持我所用的浏览器,所以小屋的头像显示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那时候我也并不知道,就去问哥哥,哥哥去我小屋看看然后截图发给我说正常啊。我也是很不解地说明明就是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怎么你看就是正常呢?后来老师帮我换了一个浏览器,我的小屋头像显示就正常了。

  我赶紧去问问老师,老师说应该是显示器的分辨率问题,调节一下显示器的屏幕分辨率就可以了。

  哦,原来是这样,我赶紧转了别人的一个有关分辩率的设置数据告诉他,然后把我电脑里的屏幕分辨率数据截图给他参考。

  问题终于明白了。

  所以,当你遇到别人坚持自己的观点,有些不理解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那么你就会明白他坚持自己观点的原因,不但会帮到别人,而且还免除了误会,并且还能学到新的知识,真的是一举三得哦。

  3

  感情的世界,甚至是人世间,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在读完第N本小说后,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当你翻开一本小说,你便走入了一个心灵的世界。且不说这世界是否真实,但它已真实的走入了你的心中。你的心开始随着剧情的波动而波动,你开始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甚至于你开始将小说中的人物分出“善者”或“恶者”。你喜欢“善者”,总希望给以他们好的结局。而充当善者的往往便是第一人称的“我”,或是作者描述出的正面人物。我们总是能包容“善者”,包容“我”,即使“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我们也总会想,“我”毕竟是情有可原,“我”毕竟不是故意的……而当所谓的恶者”犯下了过错,即使并不是什么大错,即使是出于好心,即使他们最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我们也很难原谅他们。

  然而,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千差万别?其实很简单,只是“我”,只是作者是这样写的,于是我们也这样想。我们总是将自己融入作者笔下的“善者”,而“恶者”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我们的“善”,有谁又会真正认为自己是错的而不原谅自己呢?我们的潜意识让“善者”尽善尽美,但我们是否为“恶者”们想过,他们是否真的不可原谅。请尝试着换位思考,将自己融入“恶者”,顺着他们的思路想,或许,你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

  当然,写小说要有主人公,要有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但读小说时,你完全可以换位思考,这样,你将获得更多,也将包容更多。

  然而,这都是理想化的。现实生活也需要换位思考,但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最难想到的就是为他人着想。毕竟,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小说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