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饭局引发的思考散文 日前一天的傍晚,正准备吃晚饭时,突然接到朋友小王电话邀请,说是他的新小车刚接回,街上的朋友前来恭喜,让我马上到街上的野味餐厅去作陪。听说去作陪,我一时犯了难,说句心里话,在单位时我就怕陪人吃饭,再说我已戒酒多年,既然陪人吃饭哪有不……
一次饭局引发的思考散文
日前一天的傍晚,正准备吃晚饭时,突然接到朋友小王电话邀请,说是他的新小车刚接回,街上的朋友前来恭喜,让我马上到街上的野味餐厅去作陪。听说去作陪,我一时犯了难,说句心里话,在单位时我就怕陪人吃饭,再说我已戒酒多年,既然陪人吃饭哪有不喝之理,妻子见我面有难色便笑着说:“小王是你的好朋友,不去会扫朋友兴的,去了少喝就是了。”妻子的话也有道理,如果不去的话,别人会说自己不够意思,是小心眼,无奈,我就忙抬脚出了门。
走进餐厅一看,大为惊讶,屋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少说也有八九席。小王一见我苦笑着说:“原准备了三席,不知咋的一下来了这么多人,不管咋说这也是喜庆事,人来了就要招待好,我已给餐厅老板打了招呼再增加六席,你就到楼上雅座陪街上的几个经理,麻烦你了。”“说啥麻烦不麻烦的,你放心,我一定陪好客人。”说着,我就和几个经理上了二楼。
一开席,酒杯就叮当的碰了起来,一个多小时下来,5瓶西凤瓶空杯干。雅座里浓浓的酒气熏的我一时头晕脑胀,散席出屋才如释重负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回家上床,久久不能入睡。这顿作陪的饭局,诱发了我诸多的联想。
一、买车与攀比
六七十年代,小车是当官人和有钱人的标志;那么小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则是标志着人民群众生活富裕,社会经济繁荣的象征。就我们村来说,八十年代末,村上只有一辆面包车,这辆面包车的主人开办了县里首家仿古家具厂,是为了方便进料才买的。就是这辆面包车让村里和街上的人眼热了好多年;九十年代初,村头王老汉的儿子从部队转业到省城法院给院长开车,偶尔开车进村回家,村上的人甚是羡慕,都夸说王老汉有福,生了个开小车的儿子;二零零零年后,村上相继有几户在街上做生意的年轻人也开回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虽然说,在村上小车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但一辆小车少说也得三五万万,对于大多数刚刚脱贫经济还不宽裕的农家人来说,小车仍是个可想而不可及的奢望品,所以,在村上小车仍然是有钱人的标志,于是买小车就成了一种时尚,一种面子。时下,特别是在农村,这种面子的攀比之风愈刮愈烈,一些买了车的人,为了这个面子捉襟见肘,苦不堪言。
二、驾校与马路杀手
开车是一门技术性很高的技术活,要掌握这门技术就得上驾校。驾校是专门培养司机的场所,在这里培训后,经过知识考核和实际能力测试,合格着才能取得司机资格证书,有了这种资格证书才能上路开车。随着买车人的增多,也催生了各地驾校分校的成立。但是一些新上马的驾校以盈利为目的,放松了对学员的知识培训和技能测试。正好这种办学理念也迎合了一些怕下苦功学员的心理,把钱一缴,到时就能拿到驾照,这种省事省力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这些有驾照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洋洋得意的开着车上路了,为数不少的人竟成了马路杀手,其结果是害了别人也毁了自个。
三、堵车与低碳
随着农村私家车增多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堵车。
一些网民在网上撰文说,省城西安成了堵城。这话说的不假,对此,我也有同感,上个月的一天,我坐车去西安开会,车进入市区后,在一个什子路口就被堵了一个多小时,待赶到会场,板凳还没暖热会就散了。真是兴致而来,败兴而回,扫兴之余就又多了点尴尬和感叹,看来时下倡导的低碳生活客不容缓,势在必行。
什么是低碳呢?简单地说,低碳就是节能减排。过去人们都说城里的空气没有农村的空气新鲜,就是说城里的人多、车多、尾气多,车辆排出的尾气污染了空气。经过专家论证,近几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业废气和车辆排除的尾气不但严重地污染了大气层,而且也有损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有一份测定表明,一个家庭年均二氧化碳的排出量约为2.8吨,如再有一辆1.6L小车上下班,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也会在2600吨以上。由此说明,当你欣喜成为有车族时,不要忘记,你开的小车排出的尾气已污染了空气,给众多的人带来了危害的同时,你也深受其害。
提倡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作息的所耗用的能量要减少,从而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要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简单地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去。
说到这里,我在此不妨忠告有车族的人为了蓝天白云,为了你和你的家人,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希望你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性,为“低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提醒跃跃欲试的准车族人,为了绿色环保,为了子女身心安泰,为了“低碳”生活,一定要节欲,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