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游洞”(游记随笔)文言文欣赏 三游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十公里西陵山的峭壁上,背靠长江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北对狮子山,东接南津关,洞奇景美,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三游洞历史悠久,闻名古今。清代龚绍仁有诗为证:……
宜昌“三游洞”(游记随笔)文言文欣赏
三游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十公里西陵山的峭壁上,背靠长江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北对狮子山,东接南津关,洞奇景美,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三游洞历史悠久,闻名古今。清代龚绍仁有诗为证:“夷陵有夷山,夷山多名洞。三游最著名,喧传自唐宋。”
据《旧唐书.白居易传》等史料记载:唐元和十三年冬,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迁忠州(今四川忠州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在此期间,诗人元稹也由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调迁?州(今河南灵宝县)长史。元和十四年(公元八一九年)三月十日,三人相会于夷陵;十二日同游洞中,置酒畅谈,念念不舍,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现洞中尚存有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碑石,而诗已失传。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人称为“前三游”。
到了宋代,三游洞已成为我国江南游览胜地,据《宋史.文苑传》等记载,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于嘉祐元年(公元一零五六年)冬天,从故乡眉州赴京师应试,途经夷陵,来游动中,也分别赋诗一首,书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三游洞”地势十分险峻,清人鲁先榜对它的描述是“四望皆山,一峰出众;峻岭之间,横开一洞。”它下临深谷千尺,上有峭壁百丈;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整个山洞深约三十米,宽约二十米,高六米余,是古代地下水沿岩石层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洞口藤蔓倒挂,随风飘拂,好像少女额前的丝丝留海;洞中岩石褶迭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那三根钟乳石柱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洞壁间有数小洞,即所谓“洞中有洞”,但多可望而不可入,唯左壁有一耳洞,佝偻扶壁前行十余步可通于洞外。游人多从这里爬进爬出,把石壁磨得光滑发亮,饶有佳趣。后室顶部有一空圆若悬钟之奇石,以石子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由于三游洞的景色格外绚丽,故曾被古人喻为“仙洞”、“幻境”,至今洞壁上仍书有“灵区”、“洞天福地”等题刻。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游此之后甚至叹为观止,断言“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随着“三游洞”的名气就越来越大,到此一游的后人也越来越多。其中著名文人就有欧阳修、黄庭坚、陆游、王世祯等,他们效法先师,分别以楷、隶、篆、行、草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各种形式,写景抒怀,刻于石壁之上,虽然大都年久剥蚀或遭破坏,但至今洞内外尚存宋代以来的摩岩壁刻和碑文四十余件,留下了我国宝贵的文化史料。从这些壁刻上,我们不但可以欣赏和学习古代诗文、书法艺术的精华,而且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镌刻巧匠们的'智慧和技艺。
在三游洞下边,有一条与三游洞齐名的溪流,名曰“下牢溪”。下牢溪清澈碧透,曲折奔流,水石相击,琤琤琮琮,如跳珠溅玉,琴鸣磬奏,至今洞壁上还留有古代“流水鸣琴”的题刻。每到雨后初晴,更加悦耳动听,景色也更为清新可爱。下牢溪宛如一条长长的绿色彩带,从北到南将三游洞萦绕,流到洞右山下注入长江。江水是黄的,溪水是绿的,在入江口接流的地方形成一股股柔软的黄绿交错的曲线。岸边有十余座瓦屋,这便是古称“下牢戍”、“下牢津”、“下牢关”或“下牢口”的旧址。
三游洞旁有小路可登山顶,顶上有一圆柱形石台,相传为三国蜀汉章武年间张飞任宜都(今宜昌)郡守时所筑擂鼓台遗址。江边另有一名为“望江台”的石台,据《东湖县志》载,为刘备义子刘封所筑城垒的遗址。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不少汉代砖瓦陶瓷残片以及少量箭镞,但未见城基,故人们认为它可能是当年守卫峡口的旧垒。登上望江台的顶端,极目四望,群山环抱。南有断江山、北有桃源山,西望巴蜀,群峰峥嵘,一线江水从天外而下,东连荆楚,沃野千里,风光秀丽。长江上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就座落在三游洞下,为古洞增添了现代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