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参与乡村建设实践为切入点的城乡规划专业地域性人才培养模式研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城乡规划 地域性 切入点 人才培养 乡村

管理员

摘要:

以参与乡村建设实践为切入点的城乡规划专业地域性人才培养模式研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战略开始聚焦乡村,学界与教育界对规划建设地域性的关注,对乡村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以近年高校师生参与乡村建设实践工作作为切入点,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在……

以参与乡村建设实践为切入点的城乡规划专业地域性人才培养模式研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战略开始聚焦乡村,学界与教育界对规划建设地域性的关注,对乡村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以近年高校师生参与乡村建设实践工作作为切入点,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在乡村进行基础田野调查,在地营建组织,参与乡村产业经济,社会文化重建的“专业作为”,探索转型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所面对的地域性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通过规划课堂理论教学与乡村建设实践的结合,从而激发专业人才对乡村建设工作的认知能力和返乡热情,为培养服务于乡村发展建设的城乡规划人才找到有效的切入点。

  关键词:乡建实践;城乡规划;地域性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5-0052-02

  一、当代乡村建设实践的“专业作为”

  1.乡村建设实践背景。我国百年乡建经历了1911年的传统乡建时期、民国乡村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以及从2005年伊始的新农村建设时期。当前新型城镇化转型时期,乡村发展应该具有其独特的创新性理论和实践路径,同时乡村建设由政府的一元介入迈向了多元主体和手段的协同共建,探索一个根植乡土、多元作用的建造方式,形成具有适应性、可操作性的乡村复兴和建设路径尤其关键。

  2.从事乡村建设的专业团队。近年来以多元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的建设团队在乡建工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志愿者团体为主导开展社会活动和农民教育为主的乡村改良,有艺术家和文化学者的“艺术下乡”,有以社会机构组织进行公益性建造活动,建筑师及相关专业团队引导下的陪伴式乡村营造。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领地——高等院校城乡规划及建筑专业师生,肩负着设计师与专业教育的双重职能,其参与乡村建设的方式是以教学的实践环节与科研活动共同展开的。

  二、以“工作营”作为乡村建设的在地建造实践

  “工作营”的营建工作分为“营”与“建”两部分内容。“营”为营建路径与协作机制的运营过程,而“建”为在适宜本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技术条件下的建造行为。“工作营”方式以低成本、高效率、联动性为特点,可产生触媒作用,从而以点带面,从微观到宏观激发乡村功能的完善,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影响力。

  “工作营”的开展已具备较为广泛的成功案例:2017年乡建院承办的低技术建造工作营;2016奥雅设计乡建文旅开发的桐乡市乌镇横港村乡建产业联盟工作营;2016年王澍全旺镇幸福源村开展三校联合国际乡建工作营;日本早稻田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参与的“村落活化”国际联合工作营;等等。

  “工作营”的在地营建以解决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因地域特征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特点,营建过程差异性大,介入方式多样,作用效果参差,由此“工作营”的运转也呈现为持续、动态、弹性的特征,是一个不断调试、更新、探索的过程。

  三、城乡规划专业地域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意义

  1.本科城乡规划专业转型的需求。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是支撑城乡建设事业人才技术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重要的转型。在原有专业教学体系中以注重设计能力、专业训练及设计者视角为核心,以单一专业背景为基础拘泥于封闭的教学系统,造成了专业设计师与真实场地条件及社会现实的脱节,对于社会问题的了解严重缺失。转型期的本科应用人才培养将基础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为乡村培养地域性人才,成为专业教育的'主导方向。在教学中关注对于乡村资源的挖掘、整合,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探索让专业学习回到实践,落地乡村的人才培养特色。

  2.乡村基层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基于城乡二元结构及资源的分配不均加剧城乡差异,乡村面临着人居环境质量、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及地域文化的全面复兴。乡村基层建设及管理部门人才储备机制没有形成,人才市场化配置资源条件不足,面对乡村精英人才流失的困境,迫切需求能够真正了解乡村的应用型人才。

  四、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工作营”模式

  通过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环节、社会创新创业环节的教学,加强并完善乡村建设理论教学、核心设计及拓展课程学习、自主研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工作营”计划,参与逐层深入,角色多样的在地协同营建的全过程,聚焦学生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实战性综合能力的培养。

  1.田野调查。2015年国家住建部启动了乡村人居环境基础性研究课题,主要研究我国乡村人口流动的机制以及如何提升农村的安居性。“工作营”营建工作的起点即为田野调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性研究课题,通过高校联盟协同创新,以乡村典型聚落为代表进行广泛深度调研。结合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社会调研课程,对调研技巧及方法开展培训,确保试卷调查信息准确。利用拓展课程和实习環节教学,毕业设计及假期课外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现零星社会调研工程的常态化和持续化,树立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社会调研的学习意识。

  2.乡村解读。(1)以区域属性为基础,同时兼顾村落地理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空间属性、民族属性等类型学的属性归纳。(2)通过Google转译的方法对现存村落的自然条件、结构功能、道路交通、空间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分析。(3)对乡村聚落的演进过程和内生秩序进行研究,梳理习俗、血缘、民族、宗教、文化、历史、自然、地域等乡村DNA密码,查找问题,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后续的工作做基础。

  3.在地营建活动。(1)通过选择乡村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及场所,进行设施更新、历史性保护、文化唤起,以气候生态条件、本土建筑语言、文化内涵、空间特征、场地场所回应、材料与构造适宜性等进行建筑及场地重构。(2)协调资源的整合设计,自下而上地寻找动力。对乡村环境资源、文化资源、生活资源、民俗资源进行整合,开展文化形态的应对、产业经济的促进、价值体系的包容、乡土景观的利用、乡村社区的更新等一系列协同营造工作。(3)开展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现代技术的推广,通过“工作营”的建造过程,与村民及传统匠人充分交流融合,通过民间工匠的薪尽火传与现代科技的专业化传播,使现代教育与村民自主提升相辅相成。(4)精英返乡与乡贤落地计划,通过“工作营”组织学生参与乡村建设实践,进行社会教育和推广乡村营建工作,着重培养具备理论知识、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学生了解乡村、热爱乡村的意识,他们根植、立足于乡土社会,通过乡建工作重塑教育意识,为乡村发展储备后续专业人才,为致力于乡村建设的知识分子及各界学者提供落地平台,以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影响、作用于乡土社会,上利国家,下益乡民。

  参考文献:

  [1]张联波,江嘉伟.近十年乡土营建的若干典型案例与社会效应分析[J].时代建筑,2015,(3):32-35.

  [2]王玉环.“中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屯堡工作营”开营[EB/OL].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