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一本好书1 当我阅读《感悟人生》后深有感触。从开始阅读到结束,我心中始终以自己最大的热诚、以自己纯净的心灵去汲取书中的点点滴滴和值得我学习的精华。 这本书从季羡林老先生千万字的著作中筛选出这位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东方文化大师的想法及成长经历。这……
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1
当我阅读《感悟人生》后深有感触。从开始阅读到结束,我心中始终以自己最大的热诚、以自己纯净的心灵去汲取书中的点点滴滴和值得我学习的精华。
这本书从季羡林老先生千万字的著作中筛选出这位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东方文化大师的想法及成长经历。这不仅是季老先生的感悟,也是我们的导师对年轻人的教诲,它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去奋斗、探索,怎样追求理想与目标,也使我们看待生活、事物的眼光变得更加深邃。
书中,看似是先生在教育我们,但更多流露出的'是他对下一代的关心与鼓励。他把自己成长、学习的全部经验无私地奉献给了每一位读者,使读者获益非浅。
读完这本书,老人的声容笑貌好像浮现在我眼前,他的金玉之言,将永久地刻在读者的心田,催人猛醒,激人奋进;读完这本书,犹如品尝醇美的甘露,自有滋味在其中,“世纪老人”非凡的人生经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读完本书,我深深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本身需要学习的有很多方面,这需要本身的不断去阅读大量相关书籍,才能及时的充电,更好的为教育服务,无形当中也会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从而提高自我,何乐而不为呢。
对我感悟最深的、启迪最大的是季老先生对人生的态度。他一共写了3篇“论人生”,每一篇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察点洞察着人生的意义与美好。先生提出了“不完满才是人生”,还有他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一句评价:“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从这些朴实、简洁的话语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先生的气质与人品。他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更要告诉我们对待人生要有不懈的努力与强烈的责任感。
要想使人生变得有意义,就要有目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但没有这许许多多的个体,链子也就无法组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这就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体现。季老先生虽已到耄耋之年,但正是由于老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仍然笔耕不辍,他想把更多的“财富”留给下一代,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的无私和博大,也从中《感悟人生》。
这本书,让我感到在生活中,工作中,应该以高度的热情去面对,去进取,去努力,去开拓我们崭新未来。让我们吸取其中的斗志,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倾尽自己的所有。作文
一本好书2
著名的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对,一本书会给你带来快乐,一本书会给你带来知识,而一本好书便更是如此。一本好书像是你的朋友无时无刻陪伴着你;一本好书像是一次旅行,让你看见世界奇妙的一切;一本好书像是一颗糖果,让你品尝到酸甜苦辣;而我喜欢的一本好书就叫《鲁滨逊漂流记》,是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这是一本由英国作家笛福写的关于一次奇妙历险的故事。这本书的内容是:鲁滨逊是个富足家中的孩子,由于不听从父母的安排与劝阻,乘着一艘船开始了危险的游历,后来由于遭遇了沉船,所以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在荒岛上什么人都没有,他凭借着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和活下去的意志,顽强地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后来,鲁滨逊在荒岛上偶然遇到了凶残的食人一族,由于自己所需各种原因,他救了许多的人并让一个野人为他做仆人,还为他起名叫“星期五”。从此,他们便在岛上生活了28年,在这之后,他便返回了故乡。
这是一本十分惊险而刺激的图书,在这本书中我不仅发现了鲁滨逊的优点,并且也发现了他的不足。缺点在于:鲁滨逊不听从父母的劝阻私自离家,大人们常说要听父母的话。鲁滨逊就是因为没有听从父母的安排,自作主张,自是随心所欲,所以,才会发生如此惊险的生活。而优点是:尽管鲁滨逊他没有听从父母安排,但是他得勤劳,自力更生,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之下不仅获得了食物,还为自己造了一个窝。而且他还能够把他自己一天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天都会按照一定的安排去完成,使他的生活更加充实。他那勇敢,自力更生和秩序井然的生活安排十分值得我去学习,能够让我也能在艰苦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但是,鲁滨逊应该改掉他那自作主张的心,如若真的要做,也应该再三思考后再做决定。在生活中我也因为自作主张而犯了错。
当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总是好心办坏事。那一次,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折千纸鹤,于是,我回到家后,看到桌上有一张纸便开始折,可没想到,那是一张十分重要的纸,害得我只能红着脸走开了。所以,从这件小事上我明白鲁滨逊这样做是不对的,不应该自作主张地离开父母和故乡,使父母担心。
一本好书中的知识可真不少啊!在书中,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面;在书中,我们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在书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方法;在书中,我们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书可真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陪伴。
一本好书3
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乱,要想做到一份平和的心态,心灵需要开辟另一片天地。
——题记
我们也许不是最美的鲜花,但我们却同样希冀和风的抚慰;我们也许不是腾空搏击的雄鹰,但我们总憧憬飞翔的自由;我们也许不是最魁梧的大树,但我们也渴望大地的哺育………或许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也不是,谁又来抚慰这小小的心灵呢?
我想,人世间繁冗而失意,我们委实需要心灵的寄托。
从小,我就体弱多病,别说是球类或田径运动,很多时候就连体育课都上不成。每每与别的小女孩一起跳皮筋,我都显得反应迟缓。我总是有太多想做的,可又敏于言又讷于行。我总是默默地呆在一个角落,不会有人陪我,也没人理睬。在那段时期,我总是神情黯然。
又一次我被搁在教室,在孤寂之中我发现书包里的一本黄皮小书。不知怎的,我的心头涌上一股热流,顿时有股莫名的激动。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动下,迫使我打开了书的第一页,从此,便使我与书结下不解之缘。
也许当时还小,书中有些字根本没见过,但我硬着头皮尝试去理解,并为此感到兴奋莫名。于是,我便近乎上瘾似的,手一捧到书就难以放下。在桌前、窗下,我总能一个人静静待上一整天,窗外的丝丝垂柳、朵朵花卉、粼粼碧波曾是我的最爱,而在书的'世界里我会视而不见,就连那悦耳的鸟鸣声也听而不闻了。世界之大,宇宙之广,一切仿佛都幽静幽静的,停滞了,我只感觉到我与书的存在。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书,它讲述的正是历代文人墨客的心路之旅——我的心就随之飞到千年之外的唐诗宋词中,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又在烟波湖畔,看鱼舟唱晚;在夕阳的余晖里,品情爱绵绵;漫步古道长亭,听古筝轻叹……感受着这超脱世俗的雅致和虚怀若谷的情怀,就好比打开心灵的一扇窗,吸一阵阵清香,迎一缕缕暖气,豁然开朗。
现在,在这激烈的竞争洪流中,我有时又显得茫然。我总是渴望自己非同小可,而想法的实现却又姗姗来迟。多少人给我期盼,多少人给我压力,而我又时时失手,环顾四周,我悲矣……如茫茫大海中一叶扁舟,总是难以找寻心中的彼岸。于是,我惆怅、忧愁,甚至消沉。
但在书中,我却可以忘却一切。多少沉重的打击,多少烦闷的想法,多少消极的思想,我会在书中找到最圆润的解释——消除再获得。这样,孤单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暇闲也可以卓有成效;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繁琐也可以变得简单平常……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冰心奶奶的有关“缘”字的一段话——“缘之一字,十分精致,十分难译,有天意,有人情,有生死流转,有天长地久。”的确,在人生大限上也有先走后去,却惟有与你相伴的书与你生命同在!
望着这醒心怡人的天空,让书携悠悠之意、润人世纷纭,圆悠悠人生……
一本好书4
书,是美丽的春天,当万物死气沉沉时带来蓬勃的生机;书,是跳动的火苗,给寒冷的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在书的海洋中,有着许许多多值得人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的好书,而《明朝那些事儿》正是这些书中耀眼的一颗星。
我第一次看到这套书时,发现竟然整套书连一幅插图都没有,顿时觉得肯定是一套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但我无意间看到封面上有一个红印章,上面写着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我顿时十分奇怪,怎么可能会用大白话来叙述历史呢?
想到这儿,我非常好奇,便立刻开始阅读这套书。我原本以为我会像看别的历史书一样,翻了一两本就会厌烦,直接不看了。但没想到这道其貌不扬的历史书,竟然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看了第一部《洪武大帝》,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第二部《万国来朝》翻阅,读完了第三部《妖孽宫廷》,就开始翻箱倒柜地寻找第四部《粉饰太平》在我刚刚开始阅读时,脑海中始终有一个问题,挥之不去:为什么这些看起来那么普通的书,却拥有那这么大的魅力,能让人读得这么入迷呢?直到我把整套书全部读完后,才彻底明白了:是因为这本书的语言太幽默风趣了!当年明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转化成了普通人说的大白话,令人一听就懂,还添加了一些合理而幽默的小情节,用另一种角度来看待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也很强,内容都出自像《明史》、《明实录》这样的正史,没有野史里那些杂七杂八的片段。
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期的一个贫穷困苦的农民家庭,还由于饥荒,家中亲人相继死去。然而困境反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内心变得十分坚强。最终推翻了腐败的元朝,建立了明朝。
于谦,只是一个文臣,却能在国家遭受危机之时挺身而出,几乎凭借一己之力保住了京城,背后人称颂。
李东阳,一个正直的人,由于奸臣当道,他迫于时势只能默默隐忍多年,受尽白眼,甚至还被同窗好友训斥,最终联手杨一清和张永,击败了奸臣刘瑾。
戚继光,运用自己多年苦读而得来的的兵法,创立多种战斗阵型,把倭寇打得落花流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像这样光明磊落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在为我们后人讲述着无数动人的故事。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但这些鲜活的生命与神秘的故事,永远会被历史铭记!听了我的推荐,你们是不是也心动了呢?那么就赶紧读一读这本书吧!
一本好书5
世界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我想,人人心中都充满着渴望: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个足球……
倘若你要问我的渴望得到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渴望得到一本好书!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我自己喜欢的书。记得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确实可以得到很多知识。我对书的渴望永远是无穷尽的,读完了这一本,又渴望得到下一本,书中的知识不论在哪都可以用上。
记得有一次,为了叫母亲买《三国演义》,我还使用了苦肉计。那天在学校,一直在听同学们在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如:赵子龙孤身救阿斗;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青梅煮酒论英雄等等。我想:难道真的有这么好看吗?回去我也买本来看看。回到家之后,我对母亲说了一句:“妈,你看今天下午能不能买一本《三国演义》回来?”“不行,你房间里都有这么多书了,而且还没看完,等你看完再来跟我说。”“为什么,我听他们说《三国演义》都很好看,而且还是名著。”母亲绝情地说:“不行就是不行!”我生气地回到房间说道:“你不买给我,我就不吃饭了!我抗议!我绝食!”我关上房门,并在里面把门栓死,任凭母亲在门外“苦口婆心”的劝说。听烦了,我干脆钻进被窝,蒙起头来不再理会母亲。过了十几分钟,又听见母亲敲门:“申儿,把门开开,出来吃饭了。”我说:“不给我买《三国演义》,就是没门!”“吃完饭,什么都好说。”“你答不答应给我买《三国演义》?”“妈拗不过你,妈答应你,下午就给你买《三国演义》,行不?”我追问道:“当真?”妈说“当真!”我这才开了门,跟着母亲上了餐桌。
下午放学回到家之后,我看见书桌上有一个袋子,我惊讶的发现里面是《三国演义》,我赶忙跑过去跟母亲说谢谢。我在心里面想,苦肉计真是没白用啊!如果自己没有死缠烂打的话,《三国演义》就离我远去了啊!
看到崭新的`《三国演义》,我迫不及待的捧书而读,很快我就淹没在书里精彩的情节之中……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书中自有万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在读书当然不是为了“黄金屋”和“万钟粟”,更不是为了“颜如玉”。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学识,使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得到了《三国演义》,当我读完它的时候,我又渴望得到下一本书。
一本好书6
日子在书中流淌,那是专属我的快乐。
我爱读书,人们读书也许仅为了知识,而我读书却为了生存。
午后,窗外的阳光斜斜地倒映在地板上,屋里仅有的那一丝光芒,温暖着孤寂的我。此刻,手上捧着的依旧是郭敬明的书。我爱他的文字,爱他的思想,爱他的一切。只有他,才能给予我快乐。那些美丽而忧愁的文字,诉说着这个年龄本应有的情感,闻者为之悲伤。《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中,他与同学的友谊,他们的高中生涯,无不留着这个时代深深的印记。他也像我一样,在深夜苦背abc,在饭后紧紧地握着随身听,在操场上缓缓地行走,在美丽的清晨,极力呼吸那不带抑郁的空气。我发现,原来我并不只是一个人了。我还有他,还有他的书,还有他的文字伴我前行。
郭敬明说过,其实那些彻夜不归的音乐者,更希望的是母亲亲手削的苹果。他们渴望爱,渴望快乐,我又何尝不是呢?可是父母为生计,为我,他们的身影消失了很久。这个家,除了我就是我的书。如果我是快乐的,也许我就不会认识郭敬明,用他的书让我忘记孤独,重拾那些久违的快乐,那些飘渺的`笑声。
后来,我又去书店买了其他作者的书。因为郭敬明说他欣赏安妮宝贝,那个如烟花般寂寞的女作家。
看她的书,眼泪总会汩汩地流出,滴落在那一页页泛黄的纸上。她很像郭敬明,伤人总不知不觉。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哭后我的心就会如释重负。这就是我读他们的书的原因吧!
咖啡是苦涩的,可那种甜意,那些独特的醇香,在品尝过后,仍然萦绕人们的心房。那些苦之后的甜,与蜜糖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书就是咖啡。好书像一杯咖啡,能让好的读者自己去领悟,自己去阐述书中那些不显而易见的美。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尽管不能一概而论。
细读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诗经》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匆匆》里“我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等等……那些作者奇特的思想不禁涌上心头。感染着这彷徨失措的我,让我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仿佛有一盏指路的明灯,灯光在黑暗中飞舞,灯下有无数本来自异地的书,砌成了堡垒,坚不可摧。
我知道,如果没有书,别说知识,我连活下去的信念也不复存在。书,成就了亿万英雄人物,同时,它也成就了一个小小女生的小小心愿——快乐。
我想,读书一定是我这生最美好的享受。
一本好书7
在每个人的成长当中,应该都有一件影响自己做人,看法的事吧。这件事的主角,可能是人,可能是物,也可能是事件。我,也有一件影响自己的东西,它就是——书!
可以说,书,已成为人类社会当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书的种类也繁多,少儿类一般都是绘本或是标注的拼音的幻想故事,童话故事。就连我小时候,也都经常读《安徒生童话》呢。而长大一点呢,思想就会变许多,那种少儿幻想的书籍也就不再适合我们,书架上画面多,字体少的书越来越少,相反,字体多,画面少的书也是越来越多了。
书的种类繁多,读书的种类当然也繁多。我最喜欢的一种读书方式,是去书店读,因为那里的气氛很美好,静谧。即使你再活跃,闹腾,也能不由自主的在这样美好的气氛下,安静的读起书来。而现在的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奔波劳累的专门去书店里看书,买书。而是利用互联网上的阅读软件来阅读自己想要读的书籍,而不用再风程仆仆的跑去书店。虽说读书的方式在发展,进化。但是我却从没有放弃过读实体书,也没有放弃过去书店读书。
当然,即使是读书,也要挑选一本好书,好书的氛围会让人学习,而那些比较无用的书,只能让人娱乐,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但是好书不同,好书里的许多知识都是有人生道理的.,它可以让你认识到自己,改正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比如我,我就读了一本让我印象深刻,受益终身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悬崖上的小丑》它可能不出名,也可能不精致。但是它所想表达的道理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这本书主要就是让人能够宽容对待那些身体上有缺陷的人。当遇到这种人时,我们应当用一种看平常人的目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其实自己与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某些地方不如普通人的正常。而不应当带着尖酸的眼神,刻薄的语气去嫌弃他们。因为那样,会让你的素质明显的表现出来。你,是一个素质不高的人。爸爸经常对我说,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可能不是表现在学历高低上,而是表现在你的思想,看法上。他不会带着有色的目光去看待某些带有缺陷的人。也不会带着同情,怜悯的眼神去看待那些人。因为,一种可怜的目光,比嫌弃的目光,烦厌的语气更加的伤人心。他会产生原来自己这么可怜,原来自己低人一等的这种想法。一个真正有素养的人,不一定是名牌大学高材生,他可能是普通的农民,也可能是普通的搬砖工。
总之,一本好书,不仅对你有益,还可以改变你的思想,你的看法。书读的多了,思路也就广阔了,思想也就提高了。对于书,我有一条很喜欢的名言,现在,分享给你们。
觉可以一日不睡,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一本好书8
我记忆的小船中,装满了父辈的叮咛、嘱托和期望。在父辈的眼眸中,充满了我的感激真挚和渴望。
我的眼中,父辈从不会失败,他们教给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们从不失败的原因――自己、自强!我深爱着我的父辈,深爱着他们炮火烟硝中炼就的胆魄、锄镐磨练出的辛勤、知识渊博的风度、奋发图强的决心。
在读过《傅雷家书》这一本书后,才明白做父亲的一颗拳拳之心。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至1996傅雷夫妇写给傅敏的信176封,给傅聪的信2封,附录傅聪致父亲的信一封。尽管这些信件寄北京、寄波兰、寄英国……时移境迁,写信者的情绪受到客观制约,或高远,或低沉,但爱心的肯切,情感的流淌,是始终如一的。大凡爱子女的父亲,表达的方式各有不同,教育方法也各有所异。《傅雷家书》中表现的是平等的对话、宽容的谅解、敞开肺腑的心灵的交流。作为翻译家的父亲,与作为音乐家的儿子谈论话题,涉猎的领域是无比宽广的。举凡古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雕刻、戏剧、宗教、哲学等,或娓娓而谈,或意到笔来,引人深思,流畅圆熟的笔端每每闪烁着真知灼见。“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直理第一”的思想,自然熨贴地寓于字里行间,无形中陶冶着子辈的`心灵,开启着子辈的心智。为了便于子辈到达人生艺术化,艺术人生化的和谐境地,傅雷在演奏姿态、技巧处理、导师选定、爱人的寻觅、家庭经济安排上,细致入微地给予了子辈无微不至的关心指导,子辈在人生和艺术的大海中遨游的同时,还惟恐自已落后于形势,期望儿子能经常交流些新学术思想,期望父子之间能经常持续互相帮忙的关系。对自己不自满自足,是清醒的自审意识的反映,对子辈负责的表现。他因为怕自己的思想行为中的过
失影响子辈,因此就不想将自己的过失曝光。他曾说过:“万一有一天,你们觉得我会销声匿迹,决不来绊你们的脚。”
傅雷是以好学不倦的求知态度,坦荡宽广的胸襟,作为子辈的“镜子”的,傅雷多次自豪的声称,经由一片拳拳之心哺化出父子间的心心相印的果实,实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如今,这“幸福”不只属于傅雷一家,只要你愿意,你也能够分享。
我不愿意再贪恋父辈创造的幸福,父亲既已给我勇气,我就应自己去追寻,去开创更多的幸福。我愿意是一只鹰,父辈既给我天空,我就要去飞翔。
《傅雷家书》让我明白了:父辈宽阔的肩头担负起了我们的幸福,让我们短暂的一生也化为一种激励,激励之后者担负父辈的使命,走向明天!
向您推荐一本书――《傅雷家书》!
一本好书9
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在《青春对话》一书中,有一部分是与两位高中部长谈有关读书的对话。由此引发的随感让我们在读书的同时,认识到要抱有怎样的心情和读书态度。
好书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结晶,好书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之所以有了好书,人类才有憧憬,才有发展的幻想,才有真理的启迪,才有舒适的愉悦和情感的奔放。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到一位伟大的老师,能否体会到“阅读的喜悦”,其人生的深度、广度,会有天渊之别。抱有与好书交谈的态度,在阅读中吸收书中的雨露和蜜酿,去结识让人崇拜、钦佩的人物,的确是一件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阅读当中能发现人生的花絮、河川、道路、旅程。有星辰、有光,有高兴、有愤怒,有辽阔的感情大海、有理智的船只、有无边无际诗样的风,有梦想、有戏剧,别有天地。”
与好书交谈,先要“与书为友”,把阅读当做和一位知心朋友交谈。大凡有些生活经历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面对一本好书,只要你走进它,便可以从它的描写、情节、内容让你感到亦真亦幻,只要你诚心从中汲取,生活的启发、联想、反思、挫折,会让你激动,会让你向往,会让你沉稳,会让你坚强。只要你肯和它“交谈”,就能体会到你站到又高一层的台阶去观察社会,去审视人间的世态炎凉。
抱着与好书交谈的态度读书,就是把一本好书当做结识了一位有缘的朋友,一旦你打开它,就与它相识了,就不要因为工作忙、生活节奏快、太多的应酬、太重的负担而放弃这个朋友。“诸君对喜欢的人不也是渴望见对方一面,就算看一眼,见五分钟也好。道理是一样的。”早上、中午、晚上各抽出十分钟来看书的话,一天就能看三十分钟的.书。不如说,愈在忙碌中抽出时间来看书,愈能集中注意力。有时比起漫不经心地看半天书要来得印象深刻。
读书像旅行,能与东南西北素昧平生的人物、风景相遇。而且没有时空的限制,可以和亚历山大大帝一起远征,和苏格拉底、雨果为友,交谈对话。《徒然草》的作者兼好法师也这样描述:一个人在灯下阅文,与古人为友,不了解这份喜悦,是多么可惜呀!就如同入宝山却空手而回一样。
与好书交谈,正如池田大作先生所说:不光要只注意书中的故事情节,如果边阅读、边思考,了解此书的出版渊源及历史背景、社会状况,书中人物以及书中所要传达的含意,了解作者的境遇、人生观、世界观,这样就能与之交谈得更深刻一些。
总之身边有好书是很重要的,与好书结识、与好书交谈,如同健康的身体需要食物的营养,健康的心灵需要书籍的营养。好书如教师、前辈、父母的存在。好书当中有智慧之泉、生命之泉,有人类善良的灵魂。
一本好书10
我读过许多书,但我印象最深的书非《蓝色的海豚岛》莫属。
这本书主要讲太平洋中有一个岛屿,形状像一条海豚。岛周围有海豚在游泳,有海獭在嬉戏,有海象在争雄……以前,在这个岛上住着印第安人,他们受到捕猎海獭的阿留申人的杀害,留下一位小姑娘……卡拉那。她在岛上孤零零的生活了十八年,历尽艰险生存下来。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太多了:卡拉那非常勇敢,面对艰苦的环境,她不退缩,而是积极的寻找解决的办法,努力地改善生活。这让我联想到自己,从来就强调困难,却没有认真的找方法解决。卡拉那宁愿不上船离开这里,也不愿丢下弟弟不管。这种姐弟情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真情的可贵。
一本好书能够教给你很多做人做事的智慧,《蓝色海豚岛》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11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段话出自龙应台笔下的《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它质朴,自然,能够吸引读者又不会因为太过华丽而显得虚伪。这,令我陶醉。
在这部书中,龙应台记录了她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表达了她对孩子浓浓的爱意。
龙应台是一位平凡的母亲,给孩子做饭,换衣服,讲故事。同时也享受着这看似平凡的生活;她是一位有耐心的母亲,带着孩子认识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她很快乐,仿若因为这可爱的孩子,她真正融入了这个世界;她是一个细心的母亲,讲故事前,总要认真挑选一番,避开那些暴力血腥的画面,她想让孩子们有个快乐童年……
书中有句话,我印象很深:“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的胸口,就能使我感到幸福。”多么直接,多么质朴,在她看来,也许做一个爱孩子的母亲,就是幸福吧。她内心那浓浓的母爱,在这字里行间洋溢着。
读着,读着,我忽然觉得龙应台的孩子们好幸福,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好母亲——这一切都足以证明她是一个好母亲。
我也想到了我的妈妈,在我看来,她也是一位好母亲,她是唯一一个能理解我,并无条件支持我的人。小时候她曾蹲下来和我说话。没有高高在上,也没有尊严的震慑,而是蹲下来,轻轻地告诉我:我们是平等的。从那时,我便什么都愿意与她倾诉,就像一对无话不谈的朋友——她应该也这么认为吧。在她的陪伴中,我懂得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可我渐渐发现,她从不对我倾诉她的困难,她的悲伤,以前我不懂,现在我却明白,她是不想让我伤心,只愿默默承受……
天下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自己的孩子便是她们心中最具分量的一部分。也许她曾批评过你,打骂过你,你感到委屈。可是你永远不知道,在你还口的一瞬间,她的内心是多么的疼痛。我们不再是那些调皮的孩子了,该知道理解父母。她们是伟大的。也许很苍白无力,可是有些东西,有些感情,并不是文字能草草勾勒出来的,它们只能慢慢用心去感受。
我是爱我的母亲的,我不愿多说,但我知道,她的爱,滋润着我的心灵……
一本好书12
这个暑假,在学校的鼓励下,我认真地读了一本课外书《双角犀鸟》,这是本动物小说集,描写的是鸟儿的世界。这本书摘选了7篇故事,第一个故事“梅里山鹰”,说的是一只鹰妈妈金蔷薇凭借着浓浓的母爱,打破了骨肉相残的生存法则,同窝养育出两只矫健的雏鹰。第二个故事“会占卜的佛法僧”,说的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一只佛法僧鸟“佛儿”和一个善良的人被恶人欺负,佛儿死了,最终这个恶人也受到了老天的报应,这个故事我不喜欢,看的我心里好难过。第三个故事“双角犀鸟”,在雌双角犀鸟和雏鸟被大坏蛋蟒蛇吃掉后,有情有义的雄双角犀鸟化悲痛为力量,不屈不挠,经历重重磨难,最终消灭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大蟒蛇。剩下的几个故事,我就不多说了,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梅里山鹰”。
故事里有很多描写日曲卡雪山、尕玛尔草原优美风景的好词好句,读起来有时感觉很美,有时感觉很纯净,有时感觉很雄伟,有时感觉很苍凉,看的我恨不得立刻就让妈妈带我去那雪山、那草原去看看。在描写战斗搏击的场面时,句句扣人心弦,兄弟之间的生死战斗,山鹰捕食时和蟒蛇、野兔、母狼等等一切动物的搏击,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景都写的准确详细,连动物们的心理活动和情绪都表达出来了,在我的`脑海里就像正在播放一部精彩电影,而这些语句就是电影的解说词,就像电视里的一个节目“动物世界”一样。我看这篇小说时,被故事里的情节抓的紧紧地,一颗心跟着七上八下,看到哥哥金追要将弟弟蓝灿置于死地时,我紧张极了,紧紧地抿着嘴,心里叫着“蓝灿蓝灿加油,别掉下来啊!”。看到鹰妈妈为了让这两个不懂事的小家伙相亲相爱,拼命的外出捕食,累的身体几乎要散架了,但是两个小家伙并不体恤妈妈的辛苦与苦心,依然彼此仇视,一次又一次的窝里斗,我恨不得把这两个小混蛋好好揍一顿。后来两兄弟相亲相爱,成人礼那日在蓝天上上下颉颃,自由翱翔,展示天之骄子搏击长空的气势与风范的时候,我又胸壑大开,好像自己也在天空跟着山鹰一起翱翔。最后两只青年雄鹰互相配合完美地捕杀了一条成年蝮蛇的时候,我仿佛能感受到鹰妈妈金蔷薇那巨大的欣喜与激动。
简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梅里山鹰写的有血有肉,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感情丰富,看的我不知道这是一篇童话还是一篇小说。鹰妈妈金蔷薇坚强、智慧、勇敢、冷静、强悍……,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词来表达我对金蔷薇的赞美。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表达我对这篇文章的喜爱,同学们,我只能说,你自己去感受吧!
一本好书13
有一本书,讲述了一个动人的奋斗故事。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写的自传。这本书写了海伦·凯勒的一生她那艰苦而又不屈不挠的一生。海伦·凯勒以动人的手笔写出来她内心的激愤、伤心、高兴,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她的内心世界——一个不屈的灵魂。
海伦·凯勒是一个残疾人,她在一岁多时生了一场大病。自此以后,便看不见、听不见,更别说说话了。她一直生活在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之中,她是多么的孤独啊!但是,她凭着一种对事物的好奇心,用手去触摸它们,用心灵去感受它们。可是,光靠触摸来认识这个世界,又怎么可能让充满求知欲的'小海伦满足呢?于是,她的父母又为她请来了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自从沙利文老师进入了海伦的生活后,海伦的生活便丰富多了。她开始学习用手指来“说话”,大量地阅读印成盲文的书。她那么的如饥似渴,以至于小小的手指都被磨破了。她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们虽然不是残疾人,但仔细回想,却没有海伦·凯勒学习刻苦。
自从看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我懂得了许多: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了许多坎坷的人最终才会达到顶峰。虽然海伦·勒是个残疾人,但她却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而我们呢?只有失去后才懂得去珍惜。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海伦抓紧时间,不停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海伦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终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看完这本书后,我不由地感叹:这个女孩实在是太顽强了,她对知识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我们既然是健全人,就更应该努力学习了,海伦·凯勒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家长感言阅读让我们感谢生活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正是对海伦一生的真实写照。海伦凭着一颗坚强乐观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海伦以真实、自然的笔触再现了自己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告诫我们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乐观、坚强地面对和战胜一切困难。
虽然这部伟大的作品,距现在已有百多年,但重读这部著作,我们依然能领略到其闪耀的光芒——人类的精神远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书中人物所展现出采的品质、意志、耐力等强烈的震撼着我们一家,让我们感谢生活,让我们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一本好书14
一位少女未到花季便在集中营悄然死去,一本在黑暗中写成的日记却永远传下来。她的希望、她的勇气和她的温柔的悲伤永远地打动着全世界青少年和父母的心,这就是《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族,她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过着幸福的童年时光,但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以后,弗兰克一家就离开了德国,流亡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住了下来。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国占领了荷兰。安妮一家四口在一个小阁楼里藏了25个月,日子过的提心吊胆的。弗兰克先生的公司职员汪丹先生一家三口以及一名牙医杜瑟来和他们一起住。在密室里,安妮所能结识的人是那么的'有限,像这样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少女,这样一个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女孩,正是爱结交,好动,对世界,对生活充满了憧憬的年龄,我们仿佛能看见她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而她几乎是没有同龄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龄人的乐趣。她所活动的空间也是如次的狭小,几乎见不到阳光,见不到小鸟和绿叶,仿佛是与世隔绝。在这样的环境中,同时还要受到战争的威胁,时时处在一种恐惧之中。
日记中,安妮多次描写到阿姆斯特丹被轰炸的情形,她躲避的那栋大楼也差点受到袭击。他们躲避的每个人也是每天在胆战心惊中度过。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他们还要面临来自食物的威胁,这是法西斯,战争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的最有力的证据。
面对着战争,面对着种族歧视,面对着如此特定的环境,她比同龄人要显得早熟。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快乐年代,她却开始了更深沉的思索。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智慧,在很长的时间里安妮都在思索着关于青少年的问题,并写到对父母,密室成员的看法,个人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并勇敢的自我批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安妮最后在集中营悄然死去。她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每个读过安妮日记的人,都会对安妮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如果安妮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那么谁能说她长大后,她就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战争就这样扼杀了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这残酷的战争!
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终能得偿。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一本好书1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袁萱,能站在这里和大家聊聊自己喜爱的书,我感到无比高兴。
教育家说:“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史学家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文学家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
我们说:“书籍是不开口的老师!”
是呀,走进书籍,我结识了太多的童话人物,了解了历史的变迁,懂得了生命的起源……书籍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海蒂》。《海蒂》是瑞士著名女作家约翰娜. 斯比丽的代表作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约翰娜·斯比丽,女,1827年生于瑞士苏黎世附近的一个村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则是一位诗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也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后到苏黎世求学,并为以后的儿童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852年她跟约翰·伯恩哈德·斯比丽结婚,第三年便生下儿子伯恩哈德,但由于她儿子长期患病,1884年去世,同年,她的丈夫也因疾病离开了她。 约翰娜·斯比丽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儿童文学家。从1879年起她写了大量的作品,这些故事的书名总冠以“献给孩子以及那些热爱孩子的人们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蒂》。除了本书之外,斯比丽的重要作品还有《在弗里尼坎上的一片叶子》《没有故乡》《格里特利的孩子们》等。 1901年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约翰娜·斯比丽死于一场重病,而此时出版的《海蒂》已经第18次印刷。
《海蒂》这本书十分生动地描绘了“海蒂”这个天真烂漫﹑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而又乐善好施,喜欢帮助他人,年纪虽小却有着一种非常吸引人的魅力。正是在她真挚情感的感化下,饱经沧桑﹑心情抑郁﹑性格孤僻的爷爷重新燃起了生活之光;体弱多病的克拉拉鼓起生活的勇气,坚定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最终重新站了起来;还有牧羊倌彼得在海蒂的影响下,也逐渐开始学习,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此书故事内容十分有趣而又感人至深,耐人寻味,主题鲜明﹑严肃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正如大家所说:“好书,越读越有味!”看完《海蒂》,我懂得了:人生在世,有很多挫折,有很多人都像海蒂一样,经历过风风雨雨,经历过许多事情。但摔倒了不能永远趴在地上,要站起来,重新面对自己的生活。
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走进《海蒂》,走进约翰娜.斯比丽的内心世界,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