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生平故事晏殊的生平故事1 数年之前一度偏爱晏小山,喜欢他痴到极浓处。至今记得那首最著名的“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其中……
晏殊的生平故事
晏殊的生平故事1
数年之前一度偏爱晏小山,喜欢他痴到极浓处。至今记得那首最著名的“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其中“微雨燕双飞”和“彩云归”都是很美的意境。而“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语丽情深,写回忆的美好,颇值玩味。整首词表达对记忆中的人儿仍旧一往情深,当时的'美丽,眼前的消沉,非常动人。
时过境迁,晏小山的词未免太过浓丽了。近来喜爱晏殊。晏殊其人似乎很无圈点之处,是典型的富贵士大夫。传说他看不起柳永整日在歌妓酒馆间徘徊,当面批评过,也是很可能的。
然而悠闲的生活,写起闲情逸致来,竟是那么妥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的感情不浓烈,什么都是刚好一点。春天花开花落有点惆怅伤感,而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又有点欣慰。虽然是旧亭台、独徘徊、夕阳下,而词一曲、酒一杯、小园香径,也是满值得消磨的。它在淡淡的怀旧、寂寞、感伤气氛中展开情绪,带着悠游的享受。这种淡而悠闲的味道诠释人生似乎刚好,符合中和之度。这也许是我忽然重新发现它向往它的理由吧?
晏殊的另一首名词“蝶恋花”却很悲壮: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给人的感觉很大气。虽是离愁别恨,却有壮阔的西风、高楼上、天涯路,山长水阔。让人感觉这不是普通的感情,而是杰出情感的升华。所以王国维把它列入求学的三境界,是很有道理的。平时的欣赏中,可以体味感情和追求的美好,虽然过程未尝不凄苦。这便是任何热爱都有的境界吧。
回头看来,晏小山有些儿女情态,其父晏殊才是高格,中和和壮阔,都有情调有品味。
晏殊的生平故事2
晏殊担任京兆尹时,看中了一个美女,纳为侍妾。每次通判张先到晏殊家中做客,晏殊必定把侍妾唤来炫耀一番,还让侍妾吟唱张先的.词作。不想此举惹恼了夫人,既然进入晏府,就当谨守本分,怎可抛头露面,还唱那些淫词艳赋?夫人不好批评晏殊,就以女主人的身份,将侍妾卖给别人。晏殊虽然生气,也无可奈何。
多日后,张先又来了。席间颇为冷清,晏殊让人到教坊唤了几个歌伎前来。张先拿出最近写的一首新词,交给那歌伎。随即,歌伎开口唱道:“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张先最懂晏殊,知道侍妾出门,晏殊心中难合,就模仿侍妾口吻填了这首词。一曲听罢,晏殊心中极为惆怅。沉吟许久,他挺身站起,命人将那侍妾再次买了回来。
晏殊的生平故事3
晏殊在西京洛阳为官数年,身体日渐衰颓,上表请求回京城养病,宋仁宗同意。后见晏殊的病情越来越重,宋仁宗想去看望,便让有关部门通知晏殊接驾。接到通知,晏殊很高兴,忙让家人准备,但外甥说:“历来皇帝看望大臣,御驾出宫,就会带上纸钱。因为被看望的大臣必然病入膏肓,携带纸钱就如同前往吊唁。如此,大臣去世后,皇帝就不用再驾临了。”
自己未死,皇帝却来吊唁,实在不吉利,晏殊即刻派人回复宋仁宗:“微臣的病已略有好转,就不劳烦陛下看望了。”宋仁宗听闻,也就当真,没去看他。没想到两三天后,晏殊就坚持不住了,弥留之际,他想让家人通知宋仁宗,可家人还没出门,他就死了。
晏殊的'生平故事4
晏殊罢相之后,出任应天知府,公务之余,常与王琪、张亢两个文友在湖上玩自驾游,晏殊亲自掌舵,王琪和张亢撑竹篙。
有一次,三人行船要经过一处小桥。王琪本是南方人,擅长撑船,却故意乱撑,让船横在桥下,然后却大吼:“晏艄公掌舵不正!”桥上的人看到此景,纷纷嘲笑,晏殊不禁羞红了脸。接着,王琪一撑长篙,小船登时顺水而下。晏殊长舒一口气,张亢和王琪则相顾大笑。
多年后,晏殊还常常和亲友谈起在应天的那段时光。那段日子,晏殊的.身边不再有尔虞我诈,不再有钩心斗角,只有美丽的山水,纯粹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