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是哪的人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玉环

管理员

摘要:

杨玉环是哪的人  杨玉环本来是寿王李瑁的王妃,但是最终成为了唐玄宗的妃子,所以人们对于这位美人有着很大的偏见,也引发了后人对杨玉环的探讨。那么,杨玉环是哪的人呢?  杨玉环是哪的人?  对于杨贵妃的籍贯,至今有五种说法:  1. 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说  2. 蒲……

杨玉环是哪的人

  杨玉环本来是寿王李瑁的王妃,但是最终成为了唐玄宗的妃子,所以人们对于这位美人有着很大的偏见,也引发了后人对杨玉环的探讨。那么,杨玉环是哪的人呢?

  杨玉环是哪的人?

  对于杨贵妃的籍贯,至今有五种说法:

  1. 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说

  2. 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说

  3.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说

  4. 蜀州(今四川成都)说

  由于杨贵妃的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同时,史料记载称杨贵妃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5. 容州(今广西容县)说

  开元7年(719年)6月1日生于容州杨外村(今广西容县)。

  考证为容县籍的依据较为充分。其中最具权威的根据是《全唐文》许子真所写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碑记中称:“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容州杨冲,即今容县十里乡杨外村。许子真在唐天宝年间任四门助教,与贵妃是同时代的人物,熟悉她的身世,他所写的碑记,应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杨玉环故事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姓名由来

  杨玉环名字《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有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杨贵妃的“玉奴 ”、“玉娘”、“玉环”这三个名字是真实存在的,其中的奴、娘、环三个字的用语都是不同时期对杨贵妃名字的一种衬托。玉奴,是她儿时的爱称;玉娘,是她册封前的尊称;玉环则是她册封贵妃、身体发福后人们对她的戏称。杨贵妃的真实姓名应该叫做“杨玉”。

  玉环羞花

  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植株上缀以数朵淡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怩、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 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含羞草“羞”于见人,是由于植物电的缘故。 含羞草的叶栖基部,有一个薄壁细胞组织叫做“叶褥”,平时里面充满了足够的水分。当叶片受到刺激时,薄壁细胞里的水分,在植物电的指令下,立即向上部与两侧流去。由于叶片的重量增加,就产生了叶片闭合,叶柄耷垂的现象。含羞草植株纤细娇弱,为了生存,它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这种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

  花钿委地无人收

  杨贵妃墓园依山而建,呈阶梯状,门额上是邵力子先生题写的“唐杨氏贵妃之墓”7个大字。

  虽没有擅权干政,但杨贵妃无疑是历代帝王后妃中被人们吟咏最多的一个。

  杨贵妃名玉环,号太真,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后徙居蒲州永济(今山西永济)。杨玉环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成人,进入皇宫,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之妃。

  唐玄宗初期是一个有魄力有胆略有作为的英主。随着国力的强盛、社会的安宁,唐王朝呈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玄宗的骄奢淫逸之心日趋显露,喜歌舞乐酒色,进取心大减。被他宠幸的武惠妃死后,他便在全国寻找美女,但一直找不到中意的。后来有近臣告诉他,寿王妃杨玉环姿色绝代,通晓音律。公元740年,唐玄宗在华清宫召见杨玉环后,龙颜大悦,如获至宝。他先度杨玉环为女道士,赐道号“太真”住在太真宫,公元745年正式册封其为杨贵妃。此时杨玉环27岁,玄宗61岁。

  杨贵妃的受宠使得杨氏一族也因此得以加官晋爵,沐浴皇恩。她的3个姐姐被封为国夫人,尤其是她的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权倾朝野,势倾天下。杨国忠其人擅权弄柄,排除异己,鱼肉百姓,为所欲为,搞得朝纲不振,民怨沸腾。

  公元755年11月,早存反心的边将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自河北范阳起兵,以诛杨国忠为名,统兵15万举旗反唐,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一路过关夺隘,势如破竹,次年6月,长安门户潼关失守,京师岌岌可危,唐玄宗携杨贵妃和亲信官员在龙武将军陈玄礼的保护下仓皇西逃。

  他们途经马嵬驿时,受到饥饿、干渴和疲劳折磨的将士,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在祸国殃民的杨国忠身上。士卒哗变,杀了杨国忠及其家人,并包围了驿馆,要求处死杨贵妃,除去“祸根”。尽管唐玄宗竭力保全,然将士不应,在高力士“将士安则陛下安”的劝告下,唐玄宗命杨贵妃于佛堂前自缢而死。由于事出突然,只能用行军被褥将其包裹,葬于道旁。一代红颜就这样香消玉殒,时年38岁。

  唐肃宗平定战乱,收复长安,接太上皇唐玄宗回到长安。玄宗回宫后触景生情,日夜思念贵妃,派遣使者来马嵬坡改葬,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杨贵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