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朴《莎衣》全诗翻译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莎衣 全诗

管理员

摘要:

杨朴《莎衣》全诗翻译赏析  赏析是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杨朴《莎衣》全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出自杨朴《莎……

杨朴《莎衣》全诗翻译赏析

  赏析是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杨朴《莎衣》全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出自杨朴《莎衣》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

  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

  ⑴莎衣:即蓑衣,以蓑草编织成的御雨衣披。

  ⑵软绿柔蓝:绿色柔软的。著:穿。胜衣:即蓑衣。

  ⑶正相宜:合适,十分自然。

  ⑷蒹葭(jiān jiā):芦苇。

  ⑸菡萏(hàn dàn):荷花。

  ⑹狂脱:狂醉。

  ⑺乱堆:随便堆放。晚晴:傍晚雨后初晴。

  ⑻饶:任凭。紫绶(shòu)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绶,系印环的丝带。

  ⑼博换:交换。伊:第三人称,指莎衣,亦即指隐居生活。

  参考译文

  无论穿著什么样的衣裳,都比不上柔软绿草织成的蓑衣,它跟斜倚篷船吟诗垂钓的生活,实在是最最相宜。夏日在清凉的芦苇影中,和衣睡在迷离的暮烟里,又在幽雅的荷花香气中,绵绵细雨下披着我的蓑衣。春天在酒家痛饮,狂醉后才将蓑衣脱下去,当黄昏雨过天晴,就把它随便堆放在渔舍里。尽管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极其尊贵,我也不肯轻易拿蓑衣去换取。

  赏析

  《莎衣》是北宋诗人杨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借咏莎衣,描写了诗人狂放不羁、清逸超群的个性与垂钓江湖、吟诗耽酒的隐居生活的极度融合、协调,并借对莎衣的珍重,婉言地谢绝了朝廷赐与的富贵爵禄。全诗立意新异,语言清丽。

  杨朴淡泊名利,终生不仕,他的同学毕士安向宋太宗推荐他,于是他便赋《莎衣》辞归。

  这首诗除尾联两句抒情言志以外,其余六句都是咏蓑衣的。首联写渔人爱蓑衣。颔联写渔人披蓑衣。颈联写渔人脱蓑衣。

  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胜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非常合适惬意的。吟诗是诗人的事,钓鱼是渔人的事,既钓鱼又吟诗,就不是一般的渔翁,而是闲居江湖的高雅之士的行为了。诗人爱蓑衣,正是他喜爱浪迹江湖,不与污浊庸俗的官场往来的思想情感的流露。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了淡泊清高的情韵。

  颔联叙渔人披蓑衣。这两句意思是: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气中,披着蓑衣卧在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这一联写得有意境,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洒做面,如溅珠进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披了蓑衣的渔人,这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描绘这么一幅渔人乐趣图,是对渔人无优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的向往。诗人之所以要叙写渔人披蓑衣的情景,就在于借此表现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天地。因此这里的景愈美,也就显得人愈雅,从而对比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混浊,披上蓑衣,就能超然尘外,就可归返自然,诗人对蓑衣是非常喜爱的。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在两种情况下脱下蓑衣:一是在好客的酒家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之后,狂放自在,抛开了蓑衣;一是在晚霞满天,收棹拢岸之后,把蓑衣脱下来,随手堆放在渔舍里。这显然是对无拘无束、怡然自乐的渔人生活的讴歌。

  以上三联都集中笔墨于写蓑衣。首联系总起,二三两联分写,一写“披”,一写“脱”。“披妙时风景如画,“脱”时神情活现。写“披”,景是动,人是静;写“脱”,景是静,人是动。一“披”一“脱”,两相对照,把诗人对这种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尾联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服的。“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富贵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入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心”。诗人面对宋太宗而拒绝受官,正和他不愿将蓑衣换官服的思想行为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其思想情操。这就表明,这首《莎衣》,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由于要和“紫缓金章妙对举,因而诗人改变了自楚辞《渔父》以来一贯咏渔翁的写法,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从而构成“换”的关系,构思新巧。在前三联极写蓑衣的基础上,笔锋一转,泻出正题,是点峭传神之笔,足有千钧万解之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为主题。诗人运用细腻的文字,将柔软的绿色和柔和的蓝色形容为一件胜衣,暗示了美好的时刻和心境。他在船边倚靠,吟唱,钓鱼,流露出一种恬静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躺卧在芦苇的影子和烟雾中,透过这种姿势和环境,传达出一种安逸和舒适的感觉。菡萏香中带雨披,将花香和雨水融合在一起,增添了一丝清新和浪漫的氛围。

  后半部分的描述转变为宴会和渔舍的场景。诗人饮酒作乐之后,脱离了宴会的喧嚣,来到渔舍中,在晚晴的时光里,渔舍杂乱堆放,显得自由随性。这种场景与前半部分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贵重物品的态度。紫绶和金章都是象征尊贵和荣耀的物品,但诗人表示,他不愿轻易舍弃这些贵重的东西来追求某个人。这种态度显露出诗人的坚守和情感的珍贵。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为主线,通过对自然与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和情感珍贵的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色彩、气味和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浪漫、安逸的氛围,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作品简介

  《莎衣》是北宋诗人杨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借咏莎衣,描写了诗人狂放不羁、清逸超群的个性与垂钓江湖、吟诗耽酒的隐居生活的极度融合、协调,并借对莎衣的珍重,婉言地谢绝了朝廷赐与的富贵爵禄。全诗立意新异,语言清丽。

  创作背景

  杨朴淡泊名利,终生不仕,他的同学毕士安向宋太宗推荐他,于是他便赋《莎衣》辞归。

  作者简介

  杨朴(921—1003),字契玄,自号东里野民,郑州东里(今河南新郑)人。好学,善诗,天性恬淡孤僻,不愿作官,终生隐居农村。少年时与毕士安、韩丕同学友好。与魏野齐名。《全宋诗》录存其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