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陆小曼照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小曼 徐志摩

管理员

摘要:

徐志摩与陆小曼照片  在当时的年代,陆小曼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也是备受争议的,但是他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在一起。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徐志摩与陆小曼,欢迎阅读!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之路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京城,有两位风华绝代的名媛——林徽因和陆小曼,……

徐志摩与陆小曼照片

  在当时的年代,陆小曼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也是备受争议的,但是他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在一起。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徐志摩与陆小曼,欢迎阅读!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之路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京城,有两位风华绝代的名媛——林徽因和陆小曼,她们美貌动人,才华出众。不仅如此,她们都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徐志摩有过浪漫的爱情。而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终成镜中花;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虽历尽千辛万苦,终是步入婚姻殿堂。

  ■出生在晚清举人家中,父亲既在民国政府财政部任职,又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陆小曼6岁时来到北京,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接受新式教育

  1903年农历九月十九日,陆小曼生于上海。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曾到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在日本留学期间,陆定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后来又到民国政府财政部任职,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也是名门之后,陆小曼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决定了她未来的道路。

  陆小曼6岁时来到北京,她的父母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名媛,因此陆小曼一直受到新式的教育。

  陆小曼在北京女中读书一直到14岁。15岁时,又被父亲送到法国人开办的圣心学堂。这是一所贵族学校,当时北京军政界部长的千金小姐们,许多都在圣心学堂读书。陆定还专门为女儿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英文。陆小曼生性聪慧,十六七岁已通英、法两国语言,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又精于油画。她既有上海姑娘的聪明活泼,又有北京姑娘的秀丽端庄,在学校里,大家都称她为“皇后”。

  ■在外交部街的三年(当时的北洋政府外交部所在地),使陆小曼从一个女学生转身成为社会名媛

  在北京的街巷中,有一条街叫外交部街,因北洋政府外交部设于此而得名。当时的外交总长顾维钧,需要一位精通英语和法语,年轻美貌又有学识的姑娘,参加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于是,顾维钧就请以培养名媛著称的圣心学堂代为推荐,陆小曼成为当然人选。从此,陆小曼经常被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担任口语翻译,参加外交部举办的舞会等。

  三年的外交翻译生涯,使陆小曼从女学生成为社会名媛。18岁时,陆小曼逐渐名闻北京社交界。她的多才多艺,她的热情大方、彬彬有礼,她的明艳笑容、轻盈体态和柔美声音,令无数人倾倒。

  ■海军联欢社——陆小曼与王赓“闪婚”的地方

  1922年,陆小曼19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陆家夫妇千挑万选,终于为她选定如意郎君——王赓。王赓少年得志,毕业于清华大学,赴美国留学,到西点军校攻读军事,与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陆小曼之母看到王赓这样的英俊少年,毫不犹豫地就将陆小曼许配给他,从订婚到结婚不到一个月时间,堪称“闪婚”。

  然而两人结婚半年,就出现了婚姻危机,不久陆小曼生命中的“真命天子”——徐志摩出现了。

  ■协和医学院礼堂——陆小曼与徐志摩擦肩

  1924年,北京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到北京。5月8日是泰戈尔64岁生日,在协和医学院的礼堂,北京学界特意为他开了一个祝寿会。在祝寿会上一群名流出演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剧中,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爱神,此时徐志摩正幻想与林徽因重温旧情,他想尽一切办法接近林徽因。当时,陆小曼也在协和医学院礼堂。不过,当时的徐志摩和陆小曼都不知道,爱神正向他俩走来。

  ■陆小曼与徐志摩红杏出墙的真光戏园,就是现在的'中国儿童剧场

  徐志摩与王赓同是梁启超的学生,于是徐志摩成了王家的常客。由于王赓专注于工作和前途,因此他常要徐志摩陪伴陆小曼,王赓没想到他的婚姻出现了危机。陆小曼与徐志摩一起游长城,逛天桥,到来今雨轩喝茶,去西山上看红叶……他们一个是窈窕淑女,一个是江南才子,爱情的火花在他们之间迸发了。

  ■人间仙境的北海公园里,徐志摩与陆小曼结为神仙眷属

  陆小曼与徐志摩感情渐深,两人“恨不相逢未嫁时”。可是徐志摩的父亲却出了难题,他虽然勉强答应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事,但提出了三个条件:一、结婚费用自理,家庭概不负担;二、婚礼必须由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三、结婚后必须南归,安分守己过日子。这三条徐志摩都答应了。1926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陆小曼与徐志摩在北海董事会举行订婚仪式。

  10月3日,在北海公园,陆小曼与徐志摩举行了婚礼。因为婚礼是自筹经费,所以仪式草草,与陆小曼当年和王赓的婚礼简直天壤之别。

  ■北京火车站——离开北京的地方

  1926年10月,陆小曼与徐志摩离京,开始了他们甜蜜的日子。陆小曼说:“我们从此走入了天国,踏进了乐园……一同回到家乡,度了几个月神仙般的生活。”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痛苦却来得很快,婚后陆小曼与徐志摩在性格上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陆小曼婚后全没了当初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人。她每天过午才起床,下午作画、写信、会客,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听戏。徐志摩常常婉转地劝告陆小曼,但效果不大。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光华、东吴、大夏三所大学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即便如此,仍不够陆小曼挥霍。而陆小曼在舞场霓虹里,把时光轻轻送走了。

  1930年秋,徐志摩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徐志摩自己北上的同时,极力要求陆小曼也随他北上,幻想着两人到北京去开辟一个新天地。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礼堂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往北京。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短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但最终他还是走了。因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徐志摩身亡。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痛悔不已,她在书桌前写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从此不再出去交际。1965年4月3日,一代名媛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悄然过世,她的灵堂上,只有一副挽联:推心唯赤诚,人世常留遗惠在;出笔多高致,一生半累烟云中!概括了她备受争议的一生。(摘自《北京青年报》)

  徐志摩陆小曼 不被祝福的婚姻

  徐志摩与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感情纠葛,比他的诗作更为人津津乐道。而他与生命中最后一位伴侣陆小曼结婚时,更是饱受各方的压力,最终,他们虽然排除万难举行了婚礼,但是他们的婚礼却没有得到大家的祝福。在婚礼上,证婚人梁启超更是发表了意味深长的“贺词”。

  徐父指定梁启超证婚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的一个富绅,他认为儿子离婚已是大逆不道,再娶一个有夫之妇更是有辱门风。再则他不喜欢陆小曼,认为这样的女子肯定品行轻薄,不会给徐志摩带来安定的生活。

  徐申如告诉徐志摩,他若想要再婚,必须征得张幼仪的同意。原来,徐申如一直认为儿子和张幼仪在德国的离婚没有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是不作数的,他是不承认的,他一定要亲自听到张幼仪的意见才行。张幼仪是个聪明人,反正都已离婚了,何不成人之美呢?就同意了。过了第一关,徐申如还是不肯痛快地答应。后来,经胡适、刘海粟等人出面周旋,徐申如最后勉强答应,但他要求婚礼必须由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

  梁启超骇人的婚礼致辞

  1926年,徐陆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一场兼具娱乐性和轰动效应的婚礼,证婚人是梁启超,主持是胡适,参加者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不过比起证婚人的祝词,上面那些盛况都只不过是过眼乱花了。在婚礼上,梁启超对自己的学生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 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不高兴可以离,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让……”

  此时,梁启超的话被徐志摩打断,他带着些怒气却又不敢放肆,只能讪讪地说:“恩师,请为学生和高堂留点面子!”

  梁启超听了,略略收敛了火气,接着说:“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一封家书道原委

  作为徐志摩的恩师,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梁启超为什么在自己爱徒的婚礼上出言不逊,做出这样不近人情的举动来呢?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梁启超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对于徐志摩和陆小曼这段“使君有妇”、“罗敷有夫”的悖德恋情,他一开始就强烈反对,后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才勉强答应为徐志摩证婚。

  第二,梁启超不忍心眼睁睁看着爱徒走向毁灭。基于对徐志摩和陆小曼品性的了解,知道他们两个都是用情不专的人,对他们结合的前景并不看好。在《1926年10月4日致孩子们》的家书中,梁启超这样写道:“孩子们: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赓夫人,与志摩恋爱上,才和王赓离婚,实在是不道德之极。我屡次告诫志摩而无效。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一不失色。今把训词稿子寄给你们一看。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徐志摩这个人其实聪明,我爱他不过,此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老朋友们对于他这番举动无不深恶痛绝,我想他若从此见摈于社会,固然自作自受,无可怨恨,但觉得这个人太可惜了。我又看着他找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他将来苦痛更无限,所以想给那个人当头一棒,盼望他能有觉悟,免得将来把志摩累死,但恐不过是我极痴的婆心罢了……我因昨日的感触,专写这一封信给思成、徽音、思忠们看。”

  狠心的他与痴狂的他

  徐志摩一生中经历了多个女人,而与他有过婚姻之实的只有张幼仪和陆小曼,他爱得最深的却是林徽因。

  与第一位妻子张幼仪的婚姻是父母包办,徐志摩对她的态度一直不好,而张幼仪却承受着,没有一句怨言。到徐志摩在伦敦邂逅并迷恋上好友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后,态度更加残忍。为达成离婚的目的,他竟然抛下即将分娩的妻子一走了之。随后,他还不顾张幼仪刚刚产子身体尚未恢复的境况,两次发表《离婚通告》。

  梁启超看到通告后,曾写信对徐志摩做了严厉的批评。梁虽是他的精神之父,但经过了欧风美雨的洗礼,徐志摩已经与老师产生了很大差异。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回信为自己辩解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对林徽因的爱让徐志摩激情飞扬,那段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篇。

  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林徽因就听从父命嫁给了恩师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林长民虽然也欣赏徐志摩的才华,但对其人品却并不看好。认为他现在能与幼仪离婚,将来与徽因离婚也不是不可能的。徐志摩的单相思,也没有得到林徽因的回应,她认为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她,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过日子还是梁思成这样的人可靠。当她明白自己心中对徐志摩也有一份爱时,已是多年后。

  林徽音与徐志摩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情感,也因此成为后世不解的悬谜。 数年后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都没说。

  两颗寂寞的心

  徐志摩追林徽因不成,失意之下开始掉头追陆小曼。

  陆小曼是北京城里有名的交际花,前夫是王赓,曾留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西点军校。与陆小曼结婚时,正任教北京大学。王赓习惯于美国的生活方式,是个工作狂,而陆小曼生性风流,三天两头想到外头游乐,徐志摩是王赓的好朋友,一有空就跑他们家里去。

  那时,徐志摩正处在失恋阶段,于是便把满腹的柔情转移到陆小曼身上。恰好王赓受聘赴哈尔滨提任警察局长,陆小曼空闺独守、芳心寂寞,二人一拍即合,陆小曼为了徐志摩和王赓离了婚。徐志摩在陆小曼这里得到了在林徽因身上得不到的执着与热情,她填补了徐志摩那一段时间的感情空白。徐志摩说小曼是第一个“把爱给他”的女人,但这段幸福并不长久,两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分歧日益增多……渐渐地,徐志摩的日记中出现了许多关于日常开支的数字,抱怨的语句也越来越多。

  多情人终为爱殒命

  1931年11月上旬,陆小曼由于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连续打电报催促徐志摩南返。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张学良的专机飞抵南京,于13日回到上海家中。不料,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徐志摩一怒之下负气出走。18日,徐志摩乘早车到南京,本来打算乘张学良的福特式飞机回北京,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因事改期。19日,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宾做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北京。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只是,最终他还是永远地走了。

  1931年11月19日中午,因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随着山顶上一团火球腾空而起,36的岁徐志摩驾鹤西去。一颗诗坛巨星就此陨落。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费了几年力气帮他收集并出版了徐志摩的遗作。并且自此不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匿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