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华读后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读后感 中华 寻觅

管理员

摘要:

寻觅中华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寻觅中华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寻觅中华读后感1  余秋雨所写的这本《寻觅中华》乃是一本探寻历史,探究文明的书,是……

寻觅中华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寻觅中华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寻觅中华读后感1

  余秋雨所写的这本《寻觅中华》乃是一本探寻历史,探究文明的书,是炎黄子孙对祖先,对中华历程的寻觅。从黄帝、炎帝,这本书带着我们重温了一遍祖国走过的历程,从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的好奇心就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那种不断探索、寻觅的感觉更是令我无法自拔,忘我的读了下去,一连几十页都被翻过才停了下来。

  这本书从现在的`角度向着过去眺望,那感觉仿佛身在时光机上,在现在与过去之间来回穿梭,时而回到唐宋,时而回到明清,时而又回到现在,这种感觉才最吸引人。

  记得最清楚的,是回到宋代的那次。宋代很乱,不论是建立前还是建立后。正如书中所说:“结束混乱,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谁料想,却迎来更大范围内的危机。原先的‘五代十国’都是汉族政权,而宋朝面临的,是一个又一个强大勇猛、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政权。风起云涌般的马蹄声永远回荡荡在耳边,令人沮丧的战报不断从前方传来,什么办法都想了还是没有办法,除了失败感就是屈辱感,这就是宋朝。”

  宋朝诞生在战火与硝烟之中,也终结在战火与硝烟之中,每个朝代皆是如此,但在中华的历史上,总会留下一些属于它们的痕迹,辽灭北宋,留下杨家将抗敌的故事;金灭南宋,留下岳飞抗金的故事。

  接下来的元、明、清,也同样一个接一个的过去,在中华历史上留下属于它们的印记。

  寻觅中华,寻觅每一段历程,每一段时间,寻觅它们留在历史里的痕迹。

寻觅中华读后感2

  这本黑皮的《寻觅中华》是上学期吴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书的作者是余秋雨。自从妈妈给我买来后,我就爱不释手,反复阅读。

  书中讲述了上至远古,下至近代的许多历史故事和人物。介绍了气吞山河的黄帝与和平务实的炎帝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意气风发的曹操、凄凉的曹植、春风得意的曹丕;周游六国四处讲学的孔子;一生执著于黑色的墨子……唐、宋、元、明、清,一篇篇散文将原本不太清晰的中国历史梳理的井井有条。尤其是对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全新评价,读来让我眼界开阔,感触很深。

  三国演义中的一代奸雄曹操在余秋雨的笔下却成为一代文化巨人,也让我们重新读懂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首《短歌行》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曹操的从容大气!难怪余秋雨先生发自内心的感慨道:曹操 一心相当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书中最使我迷恋的人物是墨子。墨,黑也。墨子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活了起来。他的“兼爱”、“非攻”的理论似乎是墨翟先生用坚毅的腔调说出来的一样。当我和爸爸谈起余秋雨这些思想时,总能引起我们父子的唇枪舌战,余秋雨大师的思想总是那么有新意,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也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寻觅中华读后感3

  最近同时在看几本书,其中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系列”的《寻觅中华》。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大师的脚步,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开始慢慢行进。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从一个个经典的天灾神话中,感受神话的伟力其实就是祖先们对于所见所闻和内心愿望的天真组建。即便只有为数很少的一部分得以长期流传,这也就证明它们契合了民族异代人的共同愿望。这就是华人的“原型”,其铸就了后世华人的性格。终于,我们走近我们曾经引以为豪,也曾经自己否定的夏商周。

  我对商代尤其充满了好奇,因为夏朝毕竟还只是一种模糊化的存在(当然我坚信它一定存在而且十分辉煌地存在过),而周朝八百年的`历史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在那个史书上记载的春秋、战国,偶尔记得的也只是武王伐纣、百家争鸣、秦王扫六合,其余似乎都“不值一提”。从史料记载和实质文物的发掘研究来看,商代非常的发达,可以超过其他任何一个文明。从《寻觅中华》中读到一段《诗经·商颂》上的文字,这些句子足以使我们这些中华后世子孙为之振奋: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在为祖先创造的如此辉煌的文明高兴的同时,余秋雨也让我们回味了在近代,研究甲骨文并取得卓越成就的几位大师级学者全非寿终正寝的悲惨命运,当然以1928年作为分界线,后来的甲骨文研究者不再屡遭噩运了。关于这些学者我明天顺便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