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十一教案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学习园地 教案 设计 十一

管理员

摘要:

学习园地十一教案设计学习园地十一教案设计  学习园地十一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完成比一比,组成词语。  2、完成读一读。  3、完成照样子写一写。  4、完成开卷有益。  5、完成金钥匙。  教学重难点:  1、完成同音字组词。  2、完成反……

学习园地十一教案设计

学习园地十一教案设计

  学习园地十一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完成比一比,组成词语。

  2、完成读一读。

  3、完成照样子写一写。

  4、完成开卷有益。

  5、完成金钥匙。

  教学重难点:

  1、完成同音字组词。

  2、完成反义词比较。

  3、完成造句。

  4、完成自读课文。

  5、完成金钥匙。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型:综合实践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与通讯有关的三篇课文,知道了通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今天,我们一起到语文天地去学习。

  二、新课:

  1、完成开卷有益。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互联网上》。

  (2)指名说说:自己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3)讨论:互联网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情?

  (4)指名说说。

  (5)小组中读课文。

  (6)齐读课文。

  2、完成比一比,组成词语。

  (1)出示4组同音字,学生认读。

  记()技()接()厉()

  纪()计()结()历()

  (2)同桌比一比,并指名说说。

  (3)自由组词,并指名说说。

  3、完成读一读。

  (1)出示12组反义词,学生自由认读。

  内与外扁与圆本与末正与反

  茅与盾开与关今与昔后与先

  曲与直长与短兴与亡危与安

  (2)齐读。

  4、完成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2个句子,学生读。

  *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样机。

  *菲利比斯向雅典跑去。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2)照样子,自由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

  5、完成金钥匙。

  (1)出示金钥匙,学生自由读。

  丁丁:你看什么报纸的什么栏目?它在哪一版?

  (2)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说说。

  (3)指名说说。

  三、布置作业 :

  完成语文天地活动。

  四、板书设计 :

  11、通讯

  语文天地

  1、开卷有益

  2、比一比,组成词语

  3、读一读

  4、照样子写一写

  5、金钥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完成畅所欲言。

  2、完成笔下生花。

  教学重难点:

  1、完成畅所欲言。

  2、完成笔下生花。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收集一些资料。

  课型:综合实践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到语文天地去学习。

  二、新课:

  1、完成畅所欲言

  (1)说一说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并想办法告诉节目主持人。

  ①学生自由在小组中交流。

  ②指名说说。

  ③在小组中讨论办法。

  ④指名说说。

  (2)你和远方的亲友怎么联系?说说你的经历。

  ①指名说说:和远方的亲友怎么联系?

  ②自由说说自己的经历。

  ③指名说说自己的经历。

  (3)你知道哪些手势语?

  ①出示挂图,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些手势语的意思。

  ②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知道的手势语。

  ③指名说一说,做一做。

  2、完成笔下生花。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从本单元的活动中选一项,写一写。

  (2)学生自由选择写一写。

  (3)指名汇报。

  三、布置作业 :

  完成语文天地活动。

  四、板书设计 :

  11、通讯

  语文天地

  1、畅所欲言

  2、笔下生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自检。

  教学重难点:完成自检:选出一篇最好的习作,在全班朗读或展示。

  教学准备:学生的习作。

  课型:综合实践课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展示自己最好的习作。

  二、新课:

  完成自检。

  (1)学生在小组中朗读。

  (2)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代表本组展示。

  三、布置作业 :

  完成语文天地活动。

  四、板书设计 :

  11、通讯

  语文天地

  自检:

  最好的习作

  五、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