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提问 学会

管理员

摘要: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会提问》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学会提问》读书笔记1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会提问》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1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及实践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2

  《学会提问》作者粟津恭一郎作为日本企业高管教练,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他通过多年的工作和学习总结出,好的提问至关重要。他关于提问的技巧,可以很好的帮助家长们改变过去“吼叫”的教育方式,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

  1、优质提问,优化亲自关系?

  提问是引发人思考最直接的方式,好的提问能够引发人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正如粟津恭一郎说“优质提问具有强大的力量,能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人生轨迹,使它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实际上,成功人士大都不会满足于一成不变的提问,他们会不断努力,争取每天都能向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因为他们知道,新的提问会促成新的行动,而新的行动则会导向成功。”

  不光是家长与子女之间,同事之间,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应该注重提出优质的问题。优质的提问就是那些能让被问者不假思索就乐意回答,并能为其带来新发现的提问。

  有的时候,一个好的提问,甚至可以改变彼此之间的关系,父母的启发式提问,可以让子女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被当做一个大人来看待,因此,回答起问题来,也会更自信。优质提问可以优化亲自关系,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对话机制。

  2.越反问越笨,越提问越聪明

  “还要我说多少次?”的潜台词: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

  “别人家的的孩子像你一样吗?”的潜台词:你比别人家的孩子差!

  “上课有听讲吗?”的潜台词:你上课肯定没有认真听讲!

  看似问句,其实是一个接一个的惊叹句,是对孩子消极强化。

  粟津恭一郎认为,优质的提问态度上应该是积极的,目标上也是积极的,这样的提问引发积极的行为。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的轻率言语,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深地印象。“人的意识是可以被提问控制的。一旦提问改变,具体可见的事物也会发生变化。”粟津恭一郎表示,好的提问是可以引发人好的行动的。因此,当你希望孩子能好好做作业的时候,你的提问不应该是“消极的”,因为“消极提问”只会引发消极的行动。

  3.好的提问胜过的好建议

  “你照着这样来做。”

  “你重新检查一遍。”

  这样的建议句式,也应该改变成,“你认为自己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吗?”,“今天的'复习内容,你觉得用哪种方式更好呢?”通过将直接的建议,改变成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问题。

  粟津恭一郎认为“对于来自他人的“你必须这样做”“请照这样去做”等单方面的教训或命令,任何人都会反感和厌恶。

  与之相反,“提问”具有能够轻易进入对方大脑的优秀特征。......提问比其他任何言语都更容易被人牢记住。尤其是“没有答案的提问”,内化的力量相当强大。”

  当你把思考问题的权利交回到孩子自己手中,他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主动的去担负起自己的的学习责任。

  4.四种类型提问的转化

  四种类型的提问

  粟津恭一郎将提问分为四种类型:轻松提问、优质提问、劣质提问、沉重提问。

  四种类型的提问之间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而是可以互为铺垫和互相转化的。

  轻松的问题,例如:“今天在学校开心吗?”,“今天的午餐好吃吗?”这样轻松的问题,可以为接下来的问题情感上的铺垫。

  沉重的问题,例如“这次考试成绩是不是下滑了?”,可以转化为优质的提问,变成,“你觉得这次考得如何?你认为是哪里出了问题?你觉得需要怎么努力?”将沉重的问题,从今天的角度,转化为面向未来,引发孩子对自己将来的思考,同时,也提高孩子的自信,教会孩子,今天的失败,不会是永远的失败,只要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且勇敢的面对,并且去改正,错误可以避免再次发生,自己可掌控自己学习的能力也会越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神奇的效果,是因为“‘沉重提问’能促成从他责到自责的视角转变。沉重提问具有将对方的视角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身上的强大功效。”

  为什么会出现沉重的提问,主要的原因在于家长与孩子的目标是不一致的。正如粟津恭一郎所说“有时父母向孩子抛出与考试、就职等有关的沉重提问,会引起吵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关系破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正是因为亲子双方尽管存在信赖关系,却没能实现目的的共享。”因此,家长避免自己提出沉重问题的方式,应该是努力向孩子的目标靠拢,孩子的目标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做到更好,那么家长就应该一次次的多给他们机会和鼓励。

  5.优质提问的具体方法:

  优质的提问是解决许多亲自问题有效的工具,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优化亲自间的提问:

  一、询问“真正渴望得到的东西提问” 。了解孩子的内心。

  二、询问工作大义的提问。大义,指对于世人有着怎样的意义,问孩子的远大理想。

  三、尝试改变立场提问。站在孩子的角度提问。

  四、询问现在和未来的提问。引导孩子思考未来。

  五、“优质提问”是开放式提问 。不要问只能回到“是”和“否”的问题,应该鼓励孩子畅想。

  事实上粟津恭一郎表示说,优质提问无须特殊知识和技能因为,你充当的是镜子的作用。也就是说,你的提问,是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发问,促使对方更好的认识自己。

  因此,家长的优质提问,是孩子认识自己的做有效的工具。

  但是粟津恭一郎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提问时的小诀窍:

  一、交换言外的信息(衣着,表情,姿势等)凝神谛听对方的话语。学会观察孩子说话时的表情。

  二、提问应顺势而行,现想现问。对孩子提问要自然,不要刻意,不要居高临下。

  三、提问不提建议比起好的建议,“优质提问”更容易成为“一生的财富”。

  四、意外回答的应对方法。不要给出否定回应;顺藤摸瓜,问问为什么

  五、将“沉重提问”变为“优质提问”的方法。变成面相未来的提问。

  六、认清场合提问。孩子也是爱面子的,不要再公共场合,提出为难的问题。

  优质提问,不仅可以给他人带来有效的思考和行动。也可以用来不断进化自己的想法,定期自问,不断的调整和确定自己的目标,给自己积极的指引,促使自己更好的超目标前进。同时,对于父母与孩子,抛给孩子好的问题,就是抛给孩子对未来的希望。教会他们积极思考人生的工具。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3

  学会提问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读物。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批判式思维·如何建立便于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框架以及如何利用这个框架进行批判性思考。

  批判式思维在书中也被称为“淘金式思维”,是一种与知识产生积极互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相对于“海绵式思维”而言,即一种被动的信息接收模式。

  批判性思考的第一步,将信息转述为便于进行判性思考的框架,这个框架很简单,即论题—理由—论点。框架虽简单,可准确的提取却需要很多的训练。比如说,很多文章的论题或论点是隐藏的,或者一些理由隐含在某个实例或比喻中。

  第二步,在这个框架下开始批判性的思考。这一步有点像对批判性框架进行核磁共振,从整体到局部依次过滤其中可能出现的谬误。

  整体层面的谬误主要是价值观假设错误与推理过程谬误以及替代原因。价值观假设错误指的是一篇文章的核心观点背后有不够严谨的错误假设。例如一篇题为《高傲的`理性终于在信仰面前低下了头》,这篇文章的主旨背后隐藏着一个前提假设:理性一直在高傲的面对信仰且一直在攻击信仰。但这一假设并未得到充分论证。推理过程谬误需要注意的是偷换概念的情形,如果一个关键的概念在文章中多次出现,要注意它所蕴含的概念是否前后一致。替代原因就是可能有其他原因导致这一结果。例如学校新来了一个体育老师,结果校队在全国体育联赛中获奖,所以新来的老师很优秀。这样的推导中忽略了其他可能导致校队获奖的原因,比如队员的努力,赛制的改变等等原因。

  局部层面的谬误主要是逐一甄别支持结论的每一个数据以及证据。证据是否可靠,数据是否有欺骗性,是否有其他信息被隐藏等等。

  最后,批判性思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一种带着提问题的意识去接受信息的模式,目的是在与信息的互动中建立自己的观点。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4

  概述:《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本书是美国大学生的必修书目,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普遍来说,西方人的思维更注重于思维逻辑,他们更加注重于提出建设性的问题,而这种能力本身也是十分有价值的。很可惜,中国的教育从来就没有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一个空间。就现在的中国大学生而言,感觉在逻辑等理性思维方面还有待欠缺,而批判性思维带来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实用有益的。所以此书值得一读,遗憾在接触辩论之前没有读此书啊,但是还是那句话:“never too old to learn”。

  下面是我对本书的一些理解:

  1、缘起: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新事实和新观念。教科书、报纸、杂志和因特网上都有→些要求我们接受的观念。在所有的知识领域中,都有很多论题讨论如何确定哪些是专家的观点,而确定哪个专家的观点值得信赖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

  2、目的:批判性地听和读一一对你听到和读到的事情进行系统性的评价,这需要一些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建立在一些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基础上。当我们对这些问题逐一地进行学习的时候,目标就是使它们能够整合起来以帮助我们作出最好的决定。我们已经把这些问题表述为一系列你应该做的事情,但这些系统性的问题与好奇心、质疑、智力挑战等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认真思考是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工程,一个寻找结尾却永远找不到的故事。批判性问题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剌激和方向:它激励我们继续去寻找更好的观点、决定或者判断。批判性思维涉及下面几点:

  (1)意识到一些彼此相关的批判性问题。

  (2)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和回答批判性问题。

  (3)愿意主动运用批判性问题。

  3、思维风格类型:海绵&淘金(跟侧重于别人观点的角度)。

  海绵式思维:强调获取知识,它是相对被动的。它不需要艰辛的心理过程,而是很快、很容易发生的,主要的心理加工就是注意和记忆。如果材料是清晰、有趣的,那么这个特点就更明显了。主要的心理加工包括注意集中和记忆。严重缺陷:一个读者始终依赖于海绵式思维,那么他将始终相信其最后接收的信息。成为别人思想的木偶都是一件可怕的事。这意味着你的决定是一个偶然的联想,而不是慎重判断的结果。

  淘金式思维:强调知识的互动,这个任务富于挑战性,有时候甚至是艰辛的,但回报也是巨大的。要求读者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观念。

  4、淘金式思维带来的巨大益处:身体力行通常比旁观更有趣,做好比只是简单地做更有趣。批判性思维者发现,如果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对某种观点说"不"知道为什么作出这种反应是恰当的,那么就会感到满足。如果你经常运用掏金式思维的话,那么任何进入你头脑的信息都会首先得到系统性的检验。如果某种思想或者信念确实通过了这种检验,赞成这种观点就是很有意义的,如果你知道为什么应该接受或者拒绝某种观点,那会感觉多愉快呀!许多人遇到一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时,他们就会说"噢,这只是你的观点。"但问题是,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某种观点是谁的,而是它是不是个好观点。如果使用本书中的批判性思维来武装自己的话,你能够感觉到一种满足感,即知道为什么某种观点只是一堆废话所产生的满足感。【淘金式思维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这源于找到自我感的满足,因为我们得出的观点是从自己理解和评估的不同观点中选择出来的。同时也提升了自信与勇气,提高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感】

  5、情感对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的习惯。当你第一眼看到一个结论的时候,你已经学会去关注特定的事情,去支持特定的兴趣,去思考一个特定的观点。对于这些既存的观点你有感情。它们都是你的观点,你总会保护它们。然而,如果你想成长,你就需要认识到这些情感,并尽可能地暂时把它们束之高阁。事实上,我们经常认为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就是对我们进行人身攻击。这种对问题产生情感卷入的危险性就在于,你不能思考别人观点的合理性一一只要你昕一下别人的观点,许就能够改变你的看法。记住情感卷入不应该成为你接受或者拒绝一个观点的'主要基础。理论上说,推理之后情感卷入最强烈。

  6、学会提问————好奇与勇气,重在练习。本书会鼓励你去努力寻找较好的答案。当然,有些答案更加精确,更适当、有用,更有道德价值。如果你想要做这种艰苦的工作去找出更好答案的话,你需要相当的好奇心甚至是勇气。需要勇气是因为,如果想找到较好的答案,我们就要愿意放弃自己既有的信念或者立场。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可能脑子里已经有一个答案了。但我们不可能头脑一片空白地听别人讲话,我们会提取出自己的观点有一种拥有感。我们需要用很大的勇气去放弃自己既有的观点。作为批判性思维者,我们必须强迫自己去找出新的答案。旧答案和新答案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我们成长的基础。学习新的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很像学习一项新的操作技能。你不能仅仅听、看这些技能,必须亲身实践,频繁的练习虽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简化你的学习,然而,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确实需要大量的练习。其实批判观点是一方面的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思维系统来形成更有效的心智模式,提升自己价值系统的质量。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5

  01

  学会提出好问题

  在本书中,批判性思维有三个主要方面,包括有一套成体系的关键问题意识,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动机。作者将思维分成两类,一类是海绵式思维,指被动地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另一类是淘金式思维,指不断和信息的提供者通过提问与回答来互动,披沙拣金。批判性思维可以区分为弱势批判性思维与强势批判性思维,前者是指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后者是指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批判性思维者需要有自主性、好奇心、谦恭有礼、以理服人者逢之必敬。批判性思维者也更赞同理智思考而不是感情用事,会营造对话的友好氛围。一厢情愿是批判性思维最大的敌人。

  02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论题就是一段话所讨论的问题或争议。我们将论题氛围描述性论题和规范性论题,前者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后者是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非对错好坏等所提出的问题。而结论是指作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可以通过问问论题是什么、寻找指示词、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下、记住不可能作为结论的东西、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问一问“所以呢”等6种方式找到结论。在写作时,将论题范围缩小,并且清晰陈述自己的结论,是很不错的写作策略。

  03

  理由是什么

  理由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说明或逻辑依据。论证需要注意的特点:论证必有其目的、论证的质量有高有低、论证有两个明显必要的构成部分-一个结论及其支撑理由。论证理由可以有很多个,我们可以在分析材料时,用序号将理由和结论都标明。记住,理由很弱,结论也会很弱。在我们写作时,我们要寻找支持结论的种种理由,并且让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些理由。

  04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只有当我们理解了一个论证中的关键词句时,我们才能对这个论证进行评价。这一章就是提醒我们要对概念的意义进行追问。我们需要找到在一个论证中,哪些词是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是否有歧义,尤其需要关注哪些抽象的概念和饱含感情色彩的词。我们需要通过语境来判定作者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那个关键词的。找到关键词的线索小结: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或短语、留意抽象的词或短语、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怎样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不同的定义。在我们自己写作时,我们需要留意自己使用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没有歧义。

  05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假设就是一个看法,通常没有明说出来,而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并用来证明其表面的推理论证。而我们需要找出这些假设,因为它们可能出错,从而影响论证的可信度。价值观假设就是指,在多种可能互相冲突的价值观下,默认某种价值观比另外一种更加重要。描述性假设是没有明说的,默认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说法。如何发现这些假设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结论和理由,然后在结论和理由之间寻找是否还需要补充什么理由,才能使结论成立。而读者补充进来的理由,就是作者没有说明的假设。

  06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谬误就是推理过程中的“诡计花招”,是一种欺骗手段。本章介绍了人身攻击谬误、滑坡谬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偷换概念谬误、诉诸公众谬误、诉诸可疑权威谬误、诉诸感情谬误、稻草人谬误、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乱扣帽子谬误、光环效应谬误、转移话题谬误、循环论证谬误。

  07

  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

  证据在可靠性上有程度之分,直觉是指人的下意识反应,它并不是可靠的证据。个人经历可能是可靠的,不过也很容以犯以偏概全谬误。典型案例是指生动形象的案例,它通常很容易煽动人,但我们需要提防。当我们在思考作为证据的当事人证词时,我们需要考虑对证词的选择是否合理,证词是否出于个人兴趣,证词还需要有什么补充信息。专家虽然也会犯错,但发表在权威载体上的专家意见,可靠性较高。在我们自己写作时,我们需要默认读者都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此才能要求自己选择可靠性高的证据。

  08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人们通常对个人观察类证据较为相信,然而这类证据其实可靠度不高。最可靠的是科学研究报告,不过在使用科学研究报告时,我们也要追问一些问题。比如,研究的资料来源是否可靠?研究进行的时间离现在有多久?研究对结论的支持有多大?研究者的结论在传播时是否有失真?样本能否代表总体?问卷设计是否合理?我们也常常使用类比作为证据。一个类比推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类比项目之间的相似程度。在我们自己做研究时,也要注意本章提到的问题。

  09

  有没有替代的原因

  我们人类总是习惯对万事万物的发生提出原因进行解释,但原因往往不止一个。当我们误以为事件的发生只有一个原因时,我们就犯了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当两个变量有相关关系时,并不能说明两个变量有因果关系。同样,当两个事件相继发生时,前者也不一定就是后者的原因。在我们比较不同的解释时,我们可以考虑比较逻辑上的合理性、与我们所学知识的一致性、解释或预测事件的成功率。在我们自己写作时,我们需要先尽可能多地搜寻潜在原因,然后慢慢排除不可靠的原因。

  10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统计数据是用数字表达的证据,它常常具备一定的欺骗性。在我们相信统计数据之前,我们一定要思考它的来源是否可靠。当我们考虑用平均数来代表样本时,我们需要考虑样本的离散程度。而且我们需要看数据是否经过刻意选择,是否有省略,表述方式是否容易引起误解等。在我们自己写作时,也需要注意统计数据的使用。

  11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信息往往都是带有目的的,为了不被他人所欺骗,我们还需要考虑有没有重要的信息被省略了。论证者的知识有限,也必将受到时代的限制,论证时间也有限,而且往往持有和你不同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当我们思考一个论证时,我们需要刻意考虑,反对者会怎么想?当我们考虑一个主张时,我们需要考虑它可能造成的负面后果。在我们自己写作时,我们也需要避免不要省略重要的信息。

  12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如同原因可能是多样的,结论也可能是多样的。人们常常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这种二分式思维方法有很大局限性。我们需要考虑结论是否有多个,或者单个结论在哪些范围内成立,哪些范围里又不成立。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6

  《学会提问》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如何切实有效的提出一些关键问题。读完《学会提问》,看这个世界的小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来总结下,写个本书的框架。

  批判性思维人的五项素质:

  首先正心

  1、保持思考自主性;

  2、保持好奇心;

  3、别让情感战胜理智;

  4、坚持交流非抗性;

  5、避免一厢情愿。

  两种思维方式

  兼容并用

  海绵式思维:只负责吸收,不负责取舍。

  淘金式思维:与信息提供者展开积极的互动。

  两类论题

  只有两类

  描述性论题:有关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问题;

  规定性论题:有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

  如何使用关键问题

  实操方法

  (1)什么是论题和结论?

  分清是描述性论题还是规定性论题。

  (2)什么是理由?

  只有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是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

  (3)哪些词或词组意思不明确?

  只有理解了关键术语和词组的意思,才能对一个论证进行评价。一定要强迫去寻找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否则你就会抓不住要领。

  (4)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一个论证的表面结构有理由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但是,更要关心的是影响到论证结构质量的那些假设。那就是寻找理由需要它们才能证明结论的那些假设和寻找理由需要它们才能成立的假设。

  (5)论证推理中有哪些谬误?

  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判定结论的可接受程度或价值大小。

  14种常见推理谬误:

  人身攻击:不阐述原因而直接攻击或侮辱其人。

  滑坡推理:如果某事发生,则相关的很多事情肯定会发生。

  妄求完美:如果某方法不能彻底解决某问题,就不采用此方法。

  移花接木:利用词语的歧义,前后偷换概念误导。

  诉诸公众:利用公众的观点,公众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诉诸权威:利用假权威观点,通常是A领域权威对B领域观点。

  诉诸情感:利用调动感情的词汇,激发情感共鸣替代理性判断。

  砍稻草人:歪曲对方的观点,攻击其并不存在的.观点。

  两难困境:制造虚假的两难困境,其实还有更多选择。

  乱扣帽子:抛出恶意或负面的词汇引导你对事物的评判。

  一厢情愿:因为我希望A,所以就是A。

  光环效应:使用模糊、情绪化美德词汇让我们不经仔细思考就接受观点。

  循环论证:把论点换个说法,在论证中变结论为理由。

  转移话题:提出一个不相干话题转移听众注意力。

  ......(会在反复实践中完善)

  最后的话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工具,它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它不是只开花不结果的业余爱好,只能在教室里摆摆架子,在考试时临阵磨枪,或者要显摆智力超群时拿来充充门面。

  它是通情达理的人的坚实基础。信仰固然很奇妙,但是信仰的结果却寓与我们随后的行为之中。在你发现一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后,请你依据这个答案行动。让批判性思维成为创造新身份的及时,你会为这个新身份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批判性思维为你效力,为你觉得自己乐在其中的那个集体效力。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7

  听了景敏教授关于高效课堂的讲座后,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让我深切到高效课堂:要求老师的教学是高效的,在课堂上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高效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主动、合作、和谐的探究,并且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进其所。在课堂教学中要侧重以下各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生动活泼。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起来,因为意识决定形态。在学习上的快乐对应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数学是理性很强的学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在教学中寻找知识的切入点,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我课堂设计的重点。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有理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合理进行分组,让课堂精诚团结。

  在学生群体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引导者,及时点拨。合作学习的好“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道德观念始终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以至于渗透到了中国人的基因里,纵观当今社会,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各行各业的工作计划和总结都必须要有这样的内容“我一定服从领导,听从安排…”;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在的中考,从寒窗苦读到题海战术,我们的学生一直就是在机械地重复练习和记忆,从来没有也没有时间去质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质疑。

  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雏形和基础,而批判性思维是质疑的高级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80年代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Ennis)1962年就认真分析了“批判性思维”概念,新近的表述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

  批判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需要批判性思维。批判的选择,批判的接受,否则,你会对这个社会无所适从。当今社会发达的传媒使人们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包围中,而无法辨别真伪。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律师、记者、评论家,依赖的程度超乎想象。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上说”,而唯独没有“我认为”。我们在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拥而来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久而久之,我们就不知道判断,甚至想不起来要去批判。

  如何拥有这项技能呢?这种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只有部分大学开设了这一门课程,作为中学的一名基础科学的老师,我们也应该着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当然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去进行批判。

  细读此书,作者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活泼的风格,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并配有非常生动的实例,来引导我们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围绕“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理由是什么”“哪些词句有歧义”“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什么是描述性假设”“推理中存在谬误吗”“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等十一个要点,一步一步地指导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我边读边想,如果学会了批判性思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受益匪浅。作为学生如果学会了批判性思维,便可以更加科学、理性地分析家长、老师、专家、领导的语言、思想和行为,避免上当受骗甚至可以解决盲从的问题,使公民逐渐走向诚信、民主,社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会让学生掌握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当他们将来对某个事件产生疑问后,知道如何去寻找理由、搜集证据,如何利用互联网或者查阅资料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如何通过探究实验验证一个又一个的假设,不再盲目、机械地学习,为知识所累。

  读完此书,我在扉页上写下这样的文字:“这是一本影响你思维方式的书,它不可能影响你的一生,但足以影响你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