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教育论文 一、理论滞后于实践,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迷失了方向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具有先导性。目前的习作教学陷入了不能“虚构”和“模仿”的误区,认为小学生的习作必须写真人真事,而且要写得完全符合人物和事件的实际,不能有任何虚……
习作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教育论文
一、理论滞后于实践,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迷失了方向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具有先导性。目前的习作教学陷入了不能“虚构”和“模仿”的误区,认为小学生的习作必须写真人真事,而且要写得完全符合人物和事件的实际,不能有任何虚构。殊不知,“虚构”是一种创造性想象,属于思维的范畴;而虚假是指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属于思想品质的范畴。禁止学生习作虚构所带来的后果:一是学生习作选材的天地比较狭窄;二是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当今的小学习作教学的改革必须打开小学生习作只能记实,不能虚构的枷锁。为什么要打开这个枷锁呢?首先,从习作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习作必须经历观察(眼中之物)→思维(心中之物)→表达(笔下之物)的过程,即使是记实习作中的“真实”,也只能是相对的,因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因此要求小学生的习作写得和真人真事一样,既不合理,也做不到。其次,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习作的虚构尽管与科学意义上的虚构不能相提并论,甚至这种虚构是极其幼稚、荒唐的,但它却包含着极其可贵的创新能力的萌芽,而创新能力正是时代所呼唤的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反对小学生虚构,等于扼杀了他们创新能力的萌芽。《语文课程标准》把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并提,不仅丰富了学生习作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指导学生写好想象类习作,必须教会学生学会虚构。
除“虚构”外,“模仿”也是习作教学中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似乎一提到“模仿”就联想到它是“创新”的天敌,把“模仿”与“创新”对立起来。那么两者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众所周知,模仿是人类的本能,创新是人的认识的新发展。教师开始学写教育教学论文时,同样也是从模仿入手的。因此,模仿是学生习作初期最常用的方式。
我们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凡是要学生写一篇新体裁的文章,往往是先组织学生学习几篇范文,让学生模仿着去写。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便能从中悟出规律,并充分想象,逐步走向“创新”的境界。可见,学生学习习作的过程是一个模仿——掌握——熟练——创新的过程,是学生练习写作的基本规律,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我们的习作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习作命题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失去了源泉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平时的日记和小练笔往往有其独特的观察视角,有鲜活的思想和真情实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习作活动是真实的,他们所表达的内容是他们自己个体化的生活。然而,一旦让他们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大习作”时,往往会出现十分惊人的“编造”现象。我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习作命题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失去了源泉。其原因在于教材中的“大习作”大都要反映学生共性化的生活,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习作时并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这种习作取材,共性大于个性,自然失去了创新的活力。
三、应试教育的干扰,窒息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习作教学的目的除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独特的发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应付考试,有的教师让学生把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习作各背几篇。由于习作可以走“背”这条捷径,并有可能获得好的成绩,于是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放松了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不仅丢失了习作这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窒息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助长了学生的投机心理,扭曲了学生的人格。
四、僵化的习作教学模式妨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习作教学一直流行着“教师布置习作题目——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模式似乎也尽到了教师的“责任”。但是从实质上看,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师中心论”,学生的习作活动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状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学生,不但不能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而且已产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也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