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①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名叫亚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书读得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终生一事无成。这是为什……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①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名叫亚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书读得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终生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②口口口口不行,口口口口不够,读了而又能创造才是读书的真谛。许多人读书只满足于简单的求知欲,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过程。他们的创造力被闲置了。托尔斯泰曾经告诫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是多么严重的结局。
③所以,要真正学会读书,必须培养创造力。
④创造力,就是能提出新见解、解决前人和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会另辟途径的能力。
⑤创造是怎样开始的?独立见解便是创造的萌芽。
⑥读书时人们重复着著书者走过的道路。如果读时产生的想法,仅仅就是书上所告诉你的,那你的思想只起到替别人录音的作用,没有产生自己的东西。我们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把所有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血肉,然后(a)“站到巨人的肩上”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⑦请珍视自己的独到见解。尽管其中不乏虚谬的花影,但创造的花蕾也孕育其中。宋朝的欧阳修,对韩愈的文采章法十分钦服,反复研读韩愈的著作,开始模仿着写作,进而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结果,他学韩愈的文章,而写出的文章并不像韩愈,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学韩愈的诗,写的诗却很像韩诗,终于不能独成一家。清朝的学者袁枚总结了欧阳修的治学经验说:“平居有古人,学而力方深”,(b) 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即学习时要尽可能吸收前人的知识,但创造却必须超过古人。独立见解源于两方面。一是在读书中深刻理解,见识高人一筹;二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励下,潜心钻研。两者往往互相作用。爱因斯坦谈到自己是如何创造时说过:我自己侥幸发现了一些东西,例如相对论的建立,这我可以解释为由于我多少保存了一些感到诧异的能力,(c)当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学校出发继续前进,完全不加怀疑地使用牛顿的空间和时间的公式时,我却尝试着对他不信任,重新来考虑全部问题。可见,凡是不满足于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
1.根据第①段有关内容,在第②段方框内应填人词语依次是 、 。(四字短语)(4分)
2.第③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2分)
3.第⑥段中画横线句(a)的含义是 。(3分)
4.第⑦段中写欧阳修写文成功的关键是 ,写诗失败的原因是 ,画线句(b)的意思是 。(3分)
5.根据第⑦段画线句(c)的意思,在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它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书非借不能读也
C.尽信书不如无书 D.思而不学则殆
6.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启示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就要认真读书。
B.本文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模仿,更要仓U新,要培养创造力。
C.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说理清楚,逻辑性强。
D.作者在议论中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使论述更深刻。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亚克敦、欧阳修、爱因斯坦的事例,分别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答案
1.读而不懂既读也懂
2.总结上文,统领下文
3.在学习(吸收或消化)前人的知识(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或:借鉴前人的知识)
4.敢于创新 只是模仿 写作时不拘泥于古人(或写作时不受古人的限制)
5.C
6.A
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