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台调研报告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调研报告 平台

管理员

摘要:

信息平台调研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十分的重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平台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信息平台调研报告1  为使各部门协调配合,运转顺畅,提高涉税信息使用效率,财政……

信息平台调研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十分的重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平台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信息平台调研报告1

  为使各部门协调配合,运转顺畅,提高涉税信息使用效率,财政局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涉税信息保障平台建设相关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积极协调审计、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精心组织了本次的调研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各相关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涉税信息保障平台建设在强化税收征管,规范税收秩序,促进财税挖潜增收和收入计划管理中的重大意义,着眼于服务大局,主动作为,积极落实各项工作。

  2、坚持“政府领导、财政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原则,查找以往税收征管协调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涉税信息保障平台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今后信息平台的建设做好前期准备。

  3、通过深入调研,促进各部门形成广泛共识,主动了解、支持和参与涉税信息保障平台建设,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4、汇总分析各部门相关信息管理情况,了解相关部门对信息平台建设的业务需求,及时向市政府报告调研情况,取得市政府的支持。

  二、建立涉税信息部门共享机制的需求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税源信息建设,各相关部门在税源管理中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对加强税收征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涉税信息分散在众多部门,不能综合利用分析,形成税收征管漏洞等问题。

  如果实现全省部门涉税信息共享,可以使信息共享的种类、涉及的部门、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信息利用的成效显著提高,有力提高了税费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按涉及的部门来分,主要有国税、工商、社保、国土等部门;按应用的范围来分,主要涉及水务登记、税源监控、税费征管等环节。

  一是强化税务登记管理。一方面,加强与工商部门的'信息共享,主要利用好工商部门办理开业、变更、注销、吊销登记信息。在信息化手段上,目前主要是通过建立工商信息共享平台,获得工商登记信息,进行应办证、已办证、和未办证工商企业清册查询,加强税务登记管理,同时,实行免填单登记,即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只要输入营业执照号码,自动获取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信息,缩短办证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国地税联合办证平台,加强国地税登记信息比对,实现国地税纳税人识别号、名称统一管理、减少漏征漏缴管户。

  二是提升税源监控水平。加强与国土部门的信息共享,全面掌握国土部门地籍信息,查找漏征漏管土地,确保土地税源登记的真实性和全面性。通过土地税源登记信息与申报纳税数据比对分析、城镇土地使用税入库税款增减分析,进一步提高土地税收控管能力,确保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三是提高税费征管质量。通过与国税局联网,采集国税增值税、消费税的实际征收数,将其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实际征收数进行比对,加强企业纳税申报质量管理;通过国地税共管双定户定额比对,确保定额统一、税负公平。通过与社保部门的信息共享,采集社保部门企业社会保险登记信息和应缴数,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管理。

  三、建立涉税信息部门共享机制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法律制度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部门间协调存在较大难度。尽管《黑龙江省税收保障条例》明确要求建立涉税信息交换平台,但在具体合作方式、信息交换的内容以及相关法律责任上都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有些部门对自己采集的信息资源,基于部门利益、管理风险等方面考虑,以部门规章或人为地设置种种行政阻力,这些规章制度成了信息共享的“拦路虎”。有些部门通常以“上级规定不允许”来抵制其他部门的共享要求,部门间协调存在较大难度。

  2、涉税信息利用不对称,部门合作基础比较脆弱,信息主要利用部门为国地税、工商、国土、房管和社保等部门,其他部门对涉税信息利用的积极性很低,难以建立信息交换的长效机制。可以想象在合作中,部门在信息上选择性提供,信息传递不及时等现象,“合而不仅”的问题会比较突出。

  3、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数据共享存在技术障碍。一方面,各部门的信息系统都是根据各自业务需求开发的,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缺乏统一规范的接口标准,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存在一定技术障碍。一方软件升级,就会使原有的平台功能丧失,无法进行正常的数据提取和传递。另一方面,各部门的业务数据均有各自的编码规则,工商、国地税等部门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但国土、房管等部门以产权证书号编码。数据匹配起来困难较大。

  四、建立健全涉税信息部门共享机制的建议

  1、加强宣传、主动汇报,争取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建立涉税信息部门共享机制作为社会综合治税的重要内容,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部门参与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仅靠单一部门自身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积极主动的向党委政府认真汇报、及时沟通,并重点分析建立涉税信息部门共享机制的重要意义和将要产生的实际效果,获得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形成强有力地组织领导体系。

  2、加强规划、统一接口,建立部门涉税信息综合交换平台。为解决各部门现有信息系统接口标准不统一、编码混乱等导致的信息共享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建议各部门除自行设置编码外,统一一种编码口径,增强不同部门数据的关联度,提高共享数据的利用率。

  3、制定细则、完善机制,强化各部门工作职责。一是要在现有《黑龙江省税收保障条例》的基础上,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进程。二是建立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对工作不力,不报、错报等导致税收征管不到位或造成税收流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重视、措施得力、成绩突出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三是建立健全数据保密安全制度,建立一整套部门共享涉税信息保密制度,解决好网络安全的技术问题,如与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岗位信息守密责任等。

  4、分类处理、科学利用,提高涉税信息使用绩效。税务部门获取各部门涉税信息后,应及时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切实提高涉税信息利用对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源监控和公平税负等方面的价值。构建内部管理体系,重点做好数据采集、分析、落实和考核等环节工作。在涉税信息的采集环节,进一步增强涉税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连续性。在涉税信息的分析环节,应进一步设计分析模型、创建比对报表,加强案头分析,使涉税信息变成控制税源、组织收入的依据。

信息平台调研报告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多发态势,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了严重威胁。

  筹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高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为在全省率先筹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笔者在对全国中等城市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对上海、陕西等地的应急平台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在市应急办的协调下召开了宣传、公安、地震、交通、消防、卫生、安监、规划、信息办、农业、城建等部门座谈会,实地了解水利、公安、人防等相关部门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使用情况,重点探讨我市应急管理在组织体系、平台构建、应急保障等方面如何整合资源、形成指挥畅通、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的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我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思路。按照国务院《“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鸡西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鸡西市气象局组织人员到鸡东、密山、虎林3个县(市)政府以及鸡西市应急办、各应急成员单位、电视台、广播电台、鸡西日报等新闻媒体、移动等相关运营商,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就如何加大公共安全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改进技术装备,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提高我市公共安全科技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和了解。

  一、各地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模式

  应急信息平台是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实战平台,是体现政府应急管理成效的综合性演示场所。全国各大中城市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纷纷探索构建应急信息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陕西模式:陕西省应急指挥平台依托省气象部门已有的气象业务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扩建其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增加发布信息内容,形成陕西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综合发布平台。建设1个省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11个市级分中心和98个县级分中心;建立与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和省各应急相关厅局预警指挥机构畅通、可靠的通信电路;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智能手机、预警专用接收机、预警电子显示屏、预警专用调频接收机、有线广播前端接收系统和卫星预警接收机等组成的信息发布平台。现有应急系统主要包括:

  1.应急指挥视频系统,依托公安厅视频矩阵转换整合多个系统,视频终端,在西安市初步实现对社会面的监控。

  2.视频会议系统现已连接38个分会场。

  3.应急值守指挥主要通过电话系统、电话内容记录、电话记忆,IP电话。

  4.建设200平米应急指挥中心兼有视频会议室、应急值守、应急指挥职能。

  上海模式:上海市自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以来,将日常办事机构应急办设在市政府办公厅,应急办由市政府应急指挥室和市政府总值班室组成,具有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的职能。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采取代理模式,外设在公安局,使得公安局作为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先期处置的职能机构和指挥平台,使得公安系统原先的资源可以较好地利用,南昌、广州也采用这种代理模式。此种模式以公安110、消防119等“多台合一”为基础,整合了卫生、水务、煤气、电力等27家单位,形成全市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指挥平台,体现“一般、较大(突发事件),联动处置;重大、特大(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功能。

  二、我市构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发生过程也不是孤立的,其处置需要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密切协作配合。因此,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鸡西在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都具有公安、卫生、消防、防汛、人防、气象、民政等部门各自处置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但缺乏一个综合性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特别在遇到重大的、综合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情况下,不利于统一协调、调度各种应急管理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同时部门之间也容易产生相互等待、相互推诿、相互脱节等问题,以至贻误战机。目前,鸡西公安、卫生、水利、人防、环保等部门都建成了各自信息平台,这就需要将现有部门资源,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网络,筹建一个市政府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将市防汛防旱指挥中心、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市疾控中心,市环保监控中心、市人防信息指挥中心等多部门资源整合接入后与各县(市、区)互联互通,形成一个融应急信息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于一体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为市政府应急值守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保障。

  三、对我市构建应急体系建设的构想

  (一)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目前,鸡西市已有几个专业性的应急指挥平台,但这些平台在综合指挥,特别是启动鸡西总体应急预案水平下信息不全,综合指挥协调能力显得不足,例如110指挥中心在几个指挥中心中作用最大,但该指挥中心同样没有协同指挥功能,因此对鸡西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有如下设想: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我市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其中自然灾害占我市突发事件的一半以上,气象灾害又占自然灾害的六成以上。所以说,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的应对工作是我市应急工作的重点之一。

  自20xx年起,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强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鸡西市气象局就加强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涵盖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体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近几年的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鸡西市气象局已经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全市应急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市气象局已经建立了三级联动的应急工作组织体系,制定了多层次、分灾种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信息指挥平台、气象监测网络应急保障系统和气象灾害预警预测信息发布系统,不断完善内部应急管理机制,为我市气象应急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应急事件处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展鸡西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项目,可以依托鸡西市气象部门已有的气象业务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扩建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增加发布信息内容,形成鸡西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综合发布系统。平台建成后,将形成部门间信息实时交换共享机制,上联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下联县(市)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横向连接各局相关应急指挥部,负责发布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可控性,从而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和正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国 家以及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1个市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3个县(市)级分中心;建立与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和市各应急相关局预警指挥机构畅通、可靠的通信电路;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电视、广播、手机、预警专用接收机、预警电子显示屏等组成的信息发布平台。

  (二)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一个综合体现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平台,它不仅需要应急信息平台高效和顺畅,更需要整个应急体系互相配合,才能在实际处置中发挥作用,结合我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上有重点解决我市应急管理中几个共性问题,着力摆脱各地“有应急,无管理”的工作软肋,切实提高我市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综合能力。

  1.健全预测预警体系建设。各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要继续设立集日常服务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应急举报电话,建立群众举报和基层单位续报相结合的基层信息报送网络,做好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难、易发事件和多发事故的应急信息动态监测和报送工作,加强基层苗头性信息的预报功能,为指挥决策提供第一手可靠信息资料。

  2.规范应急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已有的各类专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要落实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登记入册,建立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全市范围内要逐步建立乡镇(街道)及各社区、行政村、规模以上企业、学校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做到平战结合,具备战斗力。

  3.建立鸡西市重大危险源数据库。按照“统一组织、分线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全市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牵头对全市的重大危险源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存档入册,逐步建立鸡西市重大危险源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指挥决策及时提供依据。

  4.建立健全我市应急管理专家库。我市要规范和加强应急管理专家库建设,发挥应急管理专家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应急管理在常态预防和灾后重建的科学依据。

  5.加强专兼职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各有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各类专兼职应急管理、救援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应急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6.建立鸡西市应急物资数据库。全市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全市范围内的应急物资要进行整合,存档入册,逐步建立鸡西市应急物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应急物资调配、使用、维护等一系列完整制度,可以使应急信息平台指挥决策更加全面性、科学性。

  筹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需要从应急管理、应急指挥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发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在抗灾救灾、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积极作用。

信息平台调研报告3

  煤炭贸易平台是面向市场的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于一体的网上煤炭供应链系统,为煤炭的生产、贸易、运输、使用等企业提供交易、顾问、物流、金融等多项服务,并与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相融合形成完整的燃料智能化管理产业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发挥规模采购优势,促进燃料集约化经营,降低煤炭总体采购成本。

  为尽快明确系统建设目标、需求和思路,公司建设小组赴多家公司调研和学习,并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了咨询和交流,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互联网交易模式对原有实体店交易模式的冲击已毋庸置疑,国家对此也提出了促进两化融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具体要求。

  现有的煤炭交易模式仍是传统的业务员谈价模式,服务能力、信息共享水平、产业链协同能力较低,分析预测手段较少。现有煤炭交易平台或如中煤远大等由于自身劣势无法扩大规模产生集采;或如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只有交易模式却无定制服务、缺少附加服务;或如秦皇岛煤炭网环渤海煤炭指数滞后性严重无法指导市场;或如神华、中煤等平台基于自身产量的销售平台与下游市场使用量脱钩。煤炭交易急需一个现代化的交易服务平台,加强上下游沟通并引导煤炭市场理性化交易。

  2.煤炭交易有大宗商品交易特色,每笔成交都数额巨大,为保障客户权益,购销双方达成交易意向签订合同时平台应提供符合中国电子商务法、合同法的统一合同版本,并附有必要的法律风险和免责说明,其中中煤远大、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都有相关功能;借此可以参照e代驾里面关于司机评价体系,(司机的驾龄、相关业务交规严格的考试、聘用神秘人监督机制)在此我们平台可以对六个部分分别实行打分制。中煤远大在交易合同签订后会冻结双方交易总额1%的保证金,还有电子签章系统。太原煤炭交易网也在签订合同时会冻结双方保证金确保交易达成,风控方面可以考虑锁定货权与账款减小贸易风险。平台应采取多途径交叉手段避免商业诈骗:如电商资质认证、电商财务信息部分公开、惩罚退出机制、合同交易保证金等。

  3.平台的盈利模式现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中煤远大为代表的交易全免费模式,本身依靠融资等金融手段盈利;另一种是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以收取会员费、交易佣金的盈利模式。考虑到现行煤炭买方市场和平台建立初期需要大量数据以支持后续金融服务功能、市场预测功能、集中采购功能、指数中心、产能预售等多项功能,建议可以两者并取,不收取会员费与交易佣金以争取达成更多的交易额但平台所提供的附加服务可以适当收取服务费以保障平台的正常运作。秉承免费是为了更好的收费的原则把平台做大做强。该平台本身的盈利来自会员服务费,以及招投标代理费、标书购买费用等;但其价值更多的体现于通过统一采购为电厂节省资金、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阳光采购、加强过程监管,以及为集团业务提供有力支撑而产生的间接效益。

  4.根据现行电厂配煤掺烧普及化并结合“两化融合”的产业链要求,为节约集团电厂采购成本,平台可以考虑提供以下服务:各电厂可以使用平台确定未来一段时间的煤炭使用量以及最优购煤方式,分析电厂惯用掺烧煤种,电厂输入机组符合曲线后平台给出合理的定制化煤种掺配计划,在通过相近的煤种寻源计算最优采购模式,即煤价、港杂费、运费综合计算后的最优采购成本供电厂参考。同时可以根据市场分析与电厂需求建立综合仓储模式,即在煤价、运费上涨前集采联合附近电厂惯用煤集中仓储,减少电厂煤炭涨价后的采购成本。

  5.(大数据体系的建立)为节约集团电厂采购成本,同时达成上游煤矿产量锁定,集采议价模式势在必行。考虑到现行的长协兑现率低,建议使用新式的`长协模式,即由原有的长协量价锁定模式转变到现有的锁定量但价格浮动模式,提出平台应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有自己的指数与未来指数预测体系以取代现有滞后的秦皇岛煤炭网的环渤海煤炭指数,根据现有的区域公司信息简报可见,秦皇岛煤炭网的环渤海煤炭指数基本被中煤、神华、同煤等国有大矿所操控,并且出现了严重的量价背离现象,已不具备交易指导功能,也为公司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建立自己的指数体系是未来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成功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时代也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价格指数预测、相关性分析等研究开发,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服务和盈利能力。

  6.信息化时代的实时性特征已经十分明显,基于移动设备的实时信息推送已十分普及,e代驾、滴滴打车、城市管理均已实现实时信息共享功能。煤炭贸易平台也应不应仅局限于应用于电脑客户端,也应充分考虑到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推广使用,从而达到数据的实时推送,增加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尤其对于上游煤炭销售企业十分必须。

  7.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全景地图功能现代化物流企业运用已十分成熟,如船讯网、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建议煤炭贸易平台可以添加全景地图跟踪功能,对煤炭存储地点、船舶及时位置进行定位显示,方便煤炭物流,减少物流过程中不必要损失,另外也可以参照百度导航的离线地图功能在移动客户端上实行,可以使定位更加节约快捷。必要可以与铁路系统的物流平台相合作达到共赢模式。

  8.煤炭市场规模较大,建议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优先考虑占领市场再进而考虑扩大自身份额,多方共赢方能保证网站的长久运营。

  9.煤炭贸易服务平台如大规模推广,会涉及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对后台系统要求极高,不但要准确更需要及时,同时工信部提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国有企业的设备国产化的要求也必须充分考虑进去,避免重复投资,眼光要有长远性。

  虽然互联网贸易平台已随处可见,但涉及煤炭交易大宗贸易平台应用仍很不成熟,没有充分实力达到煤炭贸易平台的集贸易、金融、物流、预测与一体的现代化煤炭贸易平台建设要求,所以建议由多家企业合作建设平台,使贸易平台设计的多种功能可以充分落地。

  10.未来企业的竞争模式必然是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链之间的竞争,所以煤炭贸易服务平台建设必须实现对集团现有煤炭阳光贸易平台、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的融合,增加集团燃料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集团的效益最大化也可以节约成本。

  11.煤炭贸易平台规模宏大,初期设想功能之多是现有煤炭贸易平台所没有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建议优先考虑贸易平台和下水煤储运销功能的建设,后续再完成其他版块。

  12.在平台的管理模式上可以考虑硬件维护外包,但针对数据分析与客户服务方面等核心仍应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相关团队的培训,才能在平台上线时有一支懂业务且了解平台运作专业队伍进行操作。

  13.金融方面应积极寻求银行合作,相关人员指出中信银行的跨行转账业务已实现“T+0”的实时功能,可以予以考虑。同时对地方政策也应考虑进去,如上海自贸区优惠政策、天津港税收优惠政策、深圳地区的境外低成本融资便利。

  14.平台使用应简约而不简单。服务推送应考虑定制化。应注重用户体验。

  煤炭贸易服务平台建设前程远大但道路崎岖,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对煤炭贸易服务平台建设的规划设计是先进且符合市场的,但是后续工作中如何更好地配合平台建设单位将设计规划落地仍是困难重重。毋庸置疑,现阶段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仍整体偏低,成员对基于需联网的信息化理念仍不够深入和先进。想要落实煤炭贸易服务平台的前期设计规划,切实的将贸易做强做大,全体成员首先必须统一认识,要建立服务意识,做好吃苦的准备,从而进一步迎难而上;同时要加强学习,到互联网应用较为成熟的高端非煤产业中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和知识,创新思路,跟上时代的步伐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最后还要有系统思维和前瞻理念,要学会超前谋划,保证平台建设的每一步都能有条不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