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故事随笔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你会把它记录下来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为你分享的心情故事随笔吧! 1、爱情成长记 十多年前,认识一年多后,他问:“你爱我吗?”我仔细回想,实在是找不出爱的理由。那时候,爱情对我来说是缥缈无形、可遇不可求的……
心情故事随笔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你会把它记录下来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为你分享的心情故事随笔吧!
1、爱情成长记
十多年前,认识一年多后,他问:“你爱我吗?”我仔细回想,实在是找不出爱的理由。那时候,爱情对我来说是缥缈无形、可遇不可求的内心狂喜,面对他时的平静,让我无法确定那是种什么情愫;若说喜欢,还是有的,他体格健硕,身材高大,给人安全感,所以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对于我的缄默,他并没有死缠烂打、刨根问底。对他偶一为之所说的爱我,我清醒地并不曾当真过。
我和他是相亲认识的,因为不反感,接触久了,对他的正直、忠厚、善良有了更直接的了解,我最终认可了他。而他,同样用一些溢美之词肯定了我的温柔、和顺、端庄。没有激情澎湃,没有海誓山盟,两个适龄青年水到渠成地走到了一起。
婚后我们都暴露出之前隐藏的缺点:他对朋友仗义但性格急躁,不讲卫生,邋里邋遢;我不会做饭,做事慢,经常使小性子……家里开始有了争吵,多是我对他的指责和他的大声辩解。好在他看似粗鲁却极其大度宽容,吵过后不一会儿就忘了前嫌,喜笑颜开地跑来问我要不要去吃好吃的。我也架不住美食诱惑,只好放下不快随他而去。我不会做饭,他自然承担起厨师的职责。炒菜时,他光着膀子,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抖着炒锅,神情专注,扬扬自得。散步时,他总是走在我左侧,每一次过马路时轻轻地拉手,我心里都能感觉到暖流淌过。
十多年过去,我们拥有了两个孩子,难得在一起过二人世界,家里时时充满着孩子的吵闹、欢笑。我们之间更别提有甜言蜜语了,他再也没有问过我:“你爱我吗?”可是我已经有了答案,这么多年,我们之间的情,在不断的磨合中更加坚固,“日久生情”这个词真的非常适合我们;而爱,也没有远去,它像一棵小树,默默成长,经过十多年生活的滋润,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为我家遮风避雨。
2、早餐
家有小女一枚,正是豆蔻年华。
昨日早饭间,她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新时代是不是很快就到来了?”
饭桌上的我和媳妇相互瞥了一眼。
看来这个问题只有我来回答了。没回答之前我先问了一句女儿:“你是怎么知道新时代的?”
“老师们都在学习党的十jiu大文件,品德课上老师讲给我们的。”看着女儿一汪清水透彻的眼神,我思考着怎么回答。
“孩子,你感觉今年冬天和去年有什么不一样吗?”媳妇突然发话了。
“当然了,妈妈,以前咱家没通暖气,现在暖气通了,我写作业也不冷了。”
“嗯,今年好多老旧小区和咱们一样通了暖气,没有想到这么快,现在是不是有幸福感了?”媳妇问孩子。
“是挺温暖的,这就是新时代吗?”女儿继续问。
“还不全是,你看看那里放的是啥?”媳妇指了指我的书柜上的磁石摇式电话机。
“那不是爸爸从老家拿回来的电话嘛。”女儿答道。
明白媳妇的意思了,扯到我的专业上了,20多年的通信行业从业经历,是我显摆家长重要地位的时候了。
“乖,那可不是一般的电话机,这台电话机是你爷爷年轻的那个时代,镇上唯一的电话机。那时候给远处的亲友打电话,得提前几天捎信,让对方按照约定的时间排队守在有电话的地方,等接线员接通后才能联系。哪像现在,像你这年纪的小孩子都人手一部手机……”
“孩子,现在爸爸做的是4G通信,马上5G、量子通信就要实现,到那时候各行各业都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快该上班了!”媳妇在旁边开始催促了。
“时间早。”我继续说,“孩子,富强的美丽中国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你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爸,你说环保出行算不算爱国?”
“当然算!”
“那,爸,我今天坐公交车上学,不让你们送好不?”
“好,给女儿个赞!”媳妇马上给予肯定。
“爸,你也不要开车了,我建议你骑共享单车上班。”
“好,咱家今天就立即行动啊,闺女绿色出行,我骑共享单车!” 女儿举一反三,让我倍感欣慰……
3、婆婆家的老枣树
婆婆家有两棵老枣树,粗粗的树干,大大的树冠,枝丫弯曲交错,都长在院子里的西墙边。
阳春三月,处处枝繁叶茂,花红柳绿。可老枣树总是慢半拍,好像与世无争一样支棱着干树枝一点动静也没有……不知哪一天,树上小芽萌出,长出嫩嫩的叶子,发出青青的枝条,而且越来越多。在春风的摇晃下,不几天,整个树就被染成了绿色。
枣树开花了,密密匝匝的小黄花点缀在青翠的小枝上,引来了上下飞舞的蜜蜂“嗡嗡”作响。一场小雨过后,绿叶沾满水珠,晶莹透亮,枣花落了,地上像撒了一层金粉,婆婆不舍得扫掉,想让它多留几天……枣树挂果了,小小的果子像米粒一样;在夏日阳光的普照下,青青的小枣“扑棱棱”一天天长大。
到了农历七月,婆婆总爱念叨一句谚语:“七月十五枣钻圈,八月十五晒半干。”枣熟了,枣皮像打了蜡一样亮亮的,有的泛白,有的泛红,有的半青半红,压得树枝弯下了腰。有人来了,随手摘一个,用手搓搓送到嘴里,“咯嘣”一咬,甘甜清脆。
婆婆说:“生枣不能多吃,吃多了会不消化,拉肚子。”她摘了一盆新枣煮熟了让我们吃,又软又甜。丈夫说:“在经济匮乏时期,这枣可是充饥的食品,还是我们几个学费的来源。”
收枣了,婆婆指挥我们撑一条床单,拿着长长的竹竿对着枣打起来,一颗颗大红枣滚落在床单上。邻家的孩子跑来跑去,嘴里填满了甜甜的鲜枣,笑声响彻小院。婆婆让孩子给东家大娘送一碗,给西家婶子送一碗,让她们也尝尝鲜。大部分枣要拿到集市上卖了换钱,剩余一小部分切片晒干,捎给身在外地的儿女。
秋风阵阵,枣树叶“哗哗”飘落在地,和洋槐树一起给院子铺上黄色的地毯。早上,婆婆拿着大扫把,把带着夜间潮气的树叶扫成一堆;太阳升老高了,她再拿根小竹棍把它们扒拉开晾晒……干树叶装进麻袋,干树枝堆在墙角。
孩子们回来了,婆婆爱用地锅煮饺子,她说:“水宽火大,一锅煮好,一人一碗,不前不后。”只见她撒一把树叶,用火柴点燃,放上干柴,手拉风箱,不一会儿,饺子出锅。
如今,婆婆不在了,老枣树仍像普普通通的庄稼人一样,不张扬,不争宠,默默地奉献着,静静地守候着我们心中的家。
4、烟叶里的情感印记
深秋季节,回了一趟老家。自从父母去世后我就很少回老家了,可能是不愿感受庭院里的杂草和已带锈迹的门锁带给我的凄凉吧。
打开车门,脚还未着地,从村头烟炕里飘来的缕缕炕烟时特有的那种气味就钻进了我的肺里,这,就是在城市里闻不到的家乡气味!恍惚中,我感觉这种气味是那么的遥远和陌生,同时又是那么的亲近和熟悉。我不知如何形容这种气味带给我的触动。站在风里,我的思绪飘回了中学时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我的家乡,种烟是政府下达的任务,每家都会种一些。劳动力多的人家会多种一些,毕竟会带来一笔不低的经济收入。当时,我的'父亲在山西工作,只有麦收、秋收时回来帮着收种庄稼,妹妹尚小,我和姐姐又都在学校读书,平日的农活都靠母亲一个人劳作。
种烟是极其烦琐的,施肥、打烟杈、掰烟叶、系烟叶、炕烟、拣烟……烟叶是由最底部依次往上开始成熟的,烟叶成熟季节,乡亲们都会在指定的时间把系好的烟叶送到村里的烟炕里烘干。为了区别各家的烟叶,会绑上不同颜色的标记。周末如果恰逢烟炕生火,我就会和姐姐随母亲一起下地掰烟叶。烟叶很油腻,一垄掰下来两只手又黏又黑。汗水流到眼里又涩又辣,让人睁不开眼睛,两手又不能擦拭,只能直起腰用胳膊拭去汗水。掰好的烟叶放到架子车上,我拉着车,母亲和姐姐在两边推着,把一车希望往家拉。
烘干的烟叶呈金黄色,浓郁的烟草味直入心扉,按品相分类打包后,要送到指定的乡烟站去卖。乡亲们一般选择在乡里逢集的日子去卖,可以顺便买些用品回来。烟站工作人员大声报着烟叶的级别,声音刺激着每个庄稼人的神经,朴实憨厚的脸上充满着期待和紧张。验烟员喊出的级别低了,总会引起一阵骚动……
烟叶里有太多乡村故事和情感印记。记忆中,我和母亲用架子车拉着水到烟田里去,看着一棵棵烟苗整齐划一地立在地里,我总是想,烟苗没有观赏性,也不可食用,有什么魔力让人们如此付出?拿我家来说,也许我们种下的,是我们姐弟交学费的钞票,是一家人衣食住行的希望吧。
5、心中的温暖
我这人喜欢吃鸡,什么“红子鸡”“葫芦鸡”“童子鸡”“叫花鸡”,凡碰到新鲜的,总要尝一尝。让我刻骨铭心的,却是一只普通的烧鸡。至今想起来,心里都是热烘烘的。
那是1997年,马上要过春节了,我刚从广州回家。我原来单位的车间书记老王推门进来,裹着一身凉风,头上肩上顶着雪花,手里掂着一只烧鸡。工厂放假,大家各忙各的快一年了,他的来访,让我既意外又高兴。聊了一会儿,我就收拾桌子,准备和他喝两盅,可他说有人等他取年货,我只好送他离开。
妻子回来,看见桌上的烧鸡说:“你买的?”“老王送的。”“车间书记还惦着你这口。”突然她又说:“该不是想让你回来吧?”她这句话让我很意外。妻子说:“你可想好了,你们单位的产品卖不出去,没啥希望。”我说:“这个我比你清楚。再说,他也是技术员出身,比我强多了,不差我这个小边卒。”
过完初五,我要回广州了,临行,去看看老王。
刚到巷口,碰见他提着一个保温饭盒,急匆匆地赶路。一问,是给老伴送饭,他老伴已住院半个月了。我忙打了个的,他说啥都不上车,我硬把他推了上去,一块儿赶到医院。春节住院病人没几个,医院安排好了过节的饭菜,但老王为省几个钱,冒着风雪来回跑着送饭,还跟我说是取年货,我不由得一阵心酸。
临别,我问他,想不想还干老本行?他明白我的意思。他说:“我不能走,我要坚持到最后。”然后,他拍拍我的肩膀:“放心走吧,注意安全,困难总会过去的。”我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只有漂泊过的人,才能体会有人惦记着的温暖,这是心与心的交流。
后来,原单位要试制新产品,我听到消息,婉拒了广州老板的挽留,赶了回来。尽管我是“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亮”,但也要回家发一分光,要和有信念的人在一起。此后在老王介绍下,我也入了党,现在已有17年党龄。
我坚信:只要心里有了信念和温暖,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6、愿做红尘一把泥
做一把泥很好,好在你可以习以为常,好在你可以不露声色。
做一把泥难得,难得的不是哪一种生命都能够永存于世,不是哪一种灵魂都具备唤醒沉梦的能力;难得的你尽可以在这样的世界里焕发蓬勃的生机,在不变的日升月落中坚定你的一往深情。
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怎样装着,是择岩石水岸而居,或者依山傍海而栖,纵然是一把,是那么的一小把泥,你和他们一样具备着存在的价值以及存在的全部意义。
这样的泥,与阳光为友,可以助芳草展开希翼;与溪水为伴,可以替青苔呼吸尽力;与朝露为伍;可以为花儿芬芳倾心,同样,与种子结为亲密,更可以芳华世界,收获惊喜,因此,一把这样的泥,纵然不多,纵然是那么地微不足道,只要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定然可以培育万物,滋养生命。
做好一把泥是这样:与山川河流身心相依;听凭树木花草自由地舒展心灵;任由飞禽走兽平地而欢卿,喜看所有的城市与乡村依依而矗立,与此,守望世界的一切美好因万物而丰盈······
做一把泥很好,好在五谷丰登,香飘万里,好在所有的一切皆注满一种灵魂的香气,饱含希翼,好在万千生命因此生生而不息,好在他们的力量永远载着你的梦境。
做好一把泥,香花草木不会因为你的平易朴实而离去,人间万像更因一种博大而绵绵不绝,一望无尽。
做好一把这样的泥,你不会因此妄自非薄,自甘堕落,因为,所有的生命与价值首先是来自于一种自我的认知与确立,如若持一种蓬勃的,奋发而努力的精神与气概,即使你的分量在别人的眼里微乎其微,有谁可否认你不是一种生命,不是一种可以体验活着而非死去的载体,一如你自己,将灵肉和世界揉为一体,与岁月栉风沐雨,岂不是何等的波澜壮阔,何等的美丽?
做好一把泥无需成名,只要朝来晚去,花开遍地,托起他人的鲜亮,贡献应有的自己,难不成不是一种无言的壮举?做好一把泥,无需谁来惦记,只要灵魂丰盈,身心不惧,广袤的天空何处不会飘来“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身影,天涯尽处,怎不会激荡起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足音?
谁能说,这样的泥,不是一种生命的起点和缩影;谁能说,这样的泥,不是所有归去来兮最好的证明?
也许,谁都无需想起,亦无需忘记。只要愿意,在滚滚红尘之中做好一把这样的泥,一如成就你独一无二的、最好的自己!
7、洛浦秋色
重阳节那天,我到洛浦公园赏秋。
时令虽属深秋,园内却无草木摇落的萧瑟之气。但见枫叶如丹,银杏叶明黄,李子叶泛紫,香樟叶透出点点猩红,映衬着四季常青的绿篱竹丛,呈现秋光胜春朝的怡人景象。
园内游人如织,仔细观之,多数是耄耋老人,成双成对,相互搀扶,或行或坐。沐浴着深秋暖人的阳光,欣赏着园内的景致,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欢度属于老人的节日。
当经过园中广场时,灿然如金的菊圃边,席地坐着一对身着戎装的军人夫妇,透过老花镜,在念诵毛主席《采桑子·重阳》的词。表情严肃认真,当念到“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时,两人的脸上,同时浮现出自豪的神情。胸前佩戴的奖章告诉我,他们有着不平凡的军旅生涯。
洛水边,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荫下,好几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在讲述着他们与这岸边柳的故事。原来,他们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从上海、长春、北京等地奔赴中原,支援洛阳建设的老工人。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洛阳工业还不发达,他们来洛后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少困难。为了表示扎根洛阳的决心,到洛河滩参加植树活动时,他们特地在近水岸边,栽下了一棵棵柳树,称为扎根柳。
公园的椅凳上,花圃边,喷泉旁,堤岸处,不时传来老人们舒心的笑声。我想,这满园的老人,每一位都有着献身建设新洛阳的动人故事。面对今天洛浦的如画秋色,他们怎能不发出由衷的欢笑声呢?!
九九重阳,大自然呈现胜似春光的绚烂秋色,多么美好。但我觉得,比洛浦秋色更加美好的,是满园老人心中,被成就感、幸福感滋润着的风景。
洛浦秋色,风景这边独好!
8、母亲的风箱
亲吻着故乡的泥土,眺望着炊烟下的村庄,我循着那缕缕炊烟,沿着蜿蜒的黄土路,推开了老家熟稔的柴门。蹲坐在厨房老灶台前,一手拉着风箱杆,一手往灶膛里添柴火的母亲,看到我回来,脸上的每一道褶皱间便充满了温馨的笑意。
厨房在小院的东侧,一间由土坯垒砌的泥瓦小屋,案板和米面瓦瓮朝着东北方向安放,灶台临着西面的小木窗而造。灶台后墙和两边的山墙上都留有释放烟雾的灶烟洞。灶台出火口面东,一侧靠墙壁的地方安放着一个木制的风箱。灶前放着一个被磨得光亮的木头墩子,后边是堆放整齐的庄稼秸秆和劈柴。母亲如拉锯般来来回回地拉动着光滑的风箱杆,风箱唿哒唿哒地响着,灶膛里的柴火在风箱的鼓吹下,旺旺的火焰舔舐着乌黑的锅底,琥珀色的火光辉映着母亲红褐色的面容。
古朴的风箱不知在民间走过了多少个漫长的风雨春秋。风箱大多用泡桐木、柳木分解的薄板制作。一般是1米长、50厘米宽、80厘米高的长方形木匣子,木匣子前后的中下方各有一个便于回合的小风门。里边底下一侧镶嵌着一个风匣子,风匣子中间向外鼓凸出一个椭圆形的出风嘴,出风嘴中间固定着一个长条状能荡动的木头合页,以便输风。所谓的“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就体现在这里。风箱匣里边紧贴着两壁和风匣子中间有一个推拉板,推拉板有两块相等的薄木板装置,为了确保风箱有力度,两块木板中间夹裹些鸡毛、废纸、旧布,夹合起来将四角能松动的榫孔加以固定,中间穿插上一根笔直光溜的风箱杆。风箱杆外头固定一个便于拉动的拐手柄。
合上能抽拉的上盖,放置在锅灶内侧,如风箱不稳乱摇晃,在盖上压几块砖头或其他重东西压着。这样来回拉动风箱杆,小风门嗒嗒地响,灶膛里便火红火旺起来。
风箱的制作,充分体现了乡村木匠绝佳的智慧。在唿哒唿哒、循环有序的风箱吟唱中,铁锅里饭菜的馨香从锅盖周边氤氲、旋转,和灶膛后的炊烟融合在一起,弥散在村庄的上空。
风箱经常使用,推拉板松动了,母亲会适时在中间夹装些牛皮纸、布头。夏天风箱受潮不好抽拉了,她便搬到厨房外晒晒太阳。风箱沾上灰土了,便加以擦拭。风箱,好像母亲一日三餐的伙伴和帮手,叙述着农家的稼穑岁月,诠释着比树叶还稠的绵密日子。
在异地他乡,思恋故园,脑海中萦回的便是母亲在灶膛前舒缓有序拉风箱的韵致节奏,它如一支委婉的谐曲,浸润着我的乡村情感。
在乡村生活日新月异的当今,人们做饭大都用上了液化气灶、电磁炉,古朴的风箱已隐入了岁月的尘埃。而我白发苍苍的母亲,依然在老屋老灶前,如她苍老的呼吸般抽拉着她眷恋的风箱,那循环往复的唿哒声,犹似一支生命的咏叹调,又犹似一曲岁月的欢歌,回响在我的耳际,维系着我绵延挚深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