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全文及鉴赏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全文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定风波……
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全文及鉴赏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全文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宋代: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
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翻译
请听听我在酒杯前说的这番话,离别本是人生中无可奈何的事情,如果感情好的话,即使相隔千里,也会感觉很近,只是大江对岸的河山太无情了。
告诉建康的山和水,再也没有政治上的风波来纠缠我了。即使不能称为鸥鸟的同伴,但是习惯了以后也能像老渔翁一样,身穿蓑衣,在江上垂钓。
注解
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范廓之:即范开,据稼轩同时所作《醉翁操》题序,知范廓之将去临安应试。“游建康”,当是预拟之行。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市。“听我”两句:谓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尊:同樽,酒杯。
居士: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此处稼轩自称。浑:全。风波:此指政治上的风波。借使:即使。鸥鸟伴:以鸥鸟为伴。经惯:意指经历一段自我修养,已经习惯于隐居生活。渔蓑:指渔夫。蓑:蓑衣。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
此词的上片便写情感,写送别。开头三句,“人生无奈别离何”,此是自然之事,亦是情深语,所以无奈者,是人世间终将有别离也,不能不为别离,别离而又无能为,是虽无,亦真不可不为无奈也。即人生中离别是无可奈何的,也是无法改变的。只要亲情真挚,使在千里之外,也觉得很近。正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一种旷达。“无情对面是山河”一句写出作者深沉的感慨,因为建康是当时的抗金前线,词人也多次登建康赏心亭向北眺望中原山河,这次范廓之又要去建康游览,于是引起家国之恨。“但使”二语隽永之甚,“无情”两字,正是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怨。此处三句语意尤为拓展,既情深意厚,又胸次开阔。对面无情,咫尺天涯,固是路人姿态,若其衷不同,所谋所想为异,理想志意不相侔,根于现实世界之利益关系,则岂仅无情对面是山河而已,所谓无所不用其极以达其目的,世人岂吝为之者邪。
下片作见惯世面语,“而今”一句,仍可见作者之英雄豪气。由于投降派屈辱求和的政策,石头城下的江水也没有了那种怒涛。自己被排挤、受打击,已经闲居山林,假使不与鸥鸟为伴,也和披着蓑衣的渔父差不多。闲适旷达的背后,是志不得伸的愤懑、牢骚。寄语建康故人,而今归退田园,当无宦海风波之虞。
此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明快爽朗,开人心胸。一起点明离宴,似悲实旷。上下两片,浑然相融,以此短篇而写寻常事,而能见出作者之性情、思想,而有特出之“神味”。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时作者闲居带湖(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友人范廓之将游建康,建康在长江边上,是抗金前线,作者感慨万端,在席间作此词送别。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名家点评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邓乔彬《邓乔彬学术文集·第5卷·唐宋词艺术发展史》:稼轩与东坡皆喜庄子,但东坡能行之以处世,稼轩却言庄陶而实屈韩,本质上不如东坡之旷。不过,稼轩仍能以其豪迈的性格对待人生。如《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之言离别。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帮义《辛弃疾词选》:这首词写作者同范廓之的深厚友谊。上片中“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两句,概括出友谊不受空间限制的道理,赋予了作品以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下片言自己历经风波之险,即使未成鸥鹭之伴,但因屡经风浪,也履险如夷,可见作者傲岸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