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课说课稿(精选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辅导课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1 1、说教材 ……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精选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辅导课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1
1、说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珍爱生命,关爱自我》是北师大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级下册第32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促进同学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学会珍爱生命,关爱自我,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2、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需要,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知识与阅历较肤浅,自我的体验表现出动荡性和不稳定性,对自我的认识也往往容易出现偏激或错误,对于如何对待生命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缺少思考,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厌世和逃避现实的决定。再加上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独尊心态容易导致对他人生命与价值的忽视。因此帮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心理目标】
体会生命的可贵,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梳理正确的生命观。
【能力与方法目标】
学会如何珍爱生命。
4、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我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珍爱生命、生命存在的意义。
【难点】珍爱生命。
5、说教学方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说:“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游戏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谈话法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6、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三个环节来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热身游戏——护蛋行动(5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采用热身游戏导入新课。
本游戏是基于上节课游戏安排基础之上所进行的,本节课主要是对本游戏进行分享与交流,具体游戏安排如下:
(1)活动程序
①每位同学准备一个生鸡蛋,由老师做一次标记。
②老师和同学签订“护蛋协议”:我一定会做好“护蛋使者”,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③把鸡蛋带回家,第二天上学时再带回来。为了监督大家的执行,老师每天要在鸡蛋上做一个不同的标记。
④同学们要保护好鸡蛋,使它完好无损。一星期以后,看看哪位同学的鸡蛋仍旧平平安安?
(2)本节课讨论与分享
通过一周的护蛋行动,部分同学的鸡蛋还是完好无损的,也有一些同学的鸡蛋已碎。现请同学们分享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一,你的鸡蛋平平安安坚持到最后了吗?你的经验是什么?问题二,这个活动对你有什么启发?
通过分享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护蛋经验:将鸡蛋装在专用的容器里,每天上下学的时候一定是双手捧着,将鸡蛋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以防碰碎。通过一个星期的经历,同学们感悟到每一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应该珍视生命。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每一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与尊重生命。
【设计意图】本游戏旨在通过切身体会让同学们领悟到每一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都寄予了很多人的期望,我们不仅要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还要学会善待他人的生命。
环节二:主题活动
(1)主题活动一:角色扮演(20分钟)
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我会安排每4人为一组,给同学们一个故事情境:小芳和小彤是好朋友,小芳的父母离婚后互相推诿,谁也不想抚养小芳。小芳只好和奶奶一起生活,她觉得自己是家庭的累赘,活着真没有意思。她告诉好朋友小彤,自己要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了,并将自已最喜欢的一本集邮册送给了小彤。小芳让小彤保守这个秘密,绝对不要告诉别人。小彤担心小芳的安全,但是又要信守对朋友的承诺,她很为难……最后,小彤终于帮助了小芳。请小组同学展开丰富的想象,继续后面的故事并分组表演出来。尔后组织同学们讨论与分享两个问题:问题一,小芳爱自己吗?她怎样做才算爱自己,对自己负责?问题二,小彤是怎样帮助小芳走出困境的?你在本活动中得到的启发是什么?
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认识到:小芳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学会爱自己。通过分享同学们得到珍爱生命应该做到:认识到生命是偶然与短暂的,要好好善待自己的生命;学会发展生命,活出生命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和意义;关爱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负责。
【设计意图】选择本活动,一是为了引导同学们思考在困难面前应该如何正确做到关爱自己;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珍惜与善待他人的生命。
(2)主题活动二:假如还有七天生命(15分钟)
紧接着我以心理小组为单位,会组织同学们思考:“假如生命只剩下7天,你会做什么?认真想一想,列出自己生命中最想做的事,你打算怎么做?”然后,要求同学们分别在纸上写下自己想做的事情;将每一位同学的结果读给小组同学听。
最后请同学们讨论与分享以下问题:问题一,你打算在7天里做的那些事情,平时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吗?问题二,通过这个活动,你的感受是什么?问题三,其他同学的想法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通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和对问题交流后,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列的事情与平时自己所重视的事情是有一定差异的,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感受到生命具有短暂性,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值得每个人去认真思考的。通过其他同学的分享,学生发现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各有千秋,但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追求却又是如此的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也意识到要学会关爱自己与善待他人的生命,而“假如还有7天生命”这个活动,引导同学们思考: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哪些事情最重要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环节三:总结升华(5分钟)
最后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悟,以达到课程总结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课后小节与情感升华,促进同学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性、关爱生命的重要性及领悟自己的生命意义所在。
7、说板书设计
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了直观性的特点。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2
一、说设计意图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萝卜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蔬菜之一,它的品种非常丰富,有白萝卜、胡萝卜、卞萝卜等,其中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它营养丰富,吃法繁多,可煮汤、可凉拌、可红烧、可腌着吃,有的还可生吃呢!民间还有“十月萝卜小人参”的美称。
然而幼儿虽然知道萝卜,但对萝卜的种类、用途、营养价值等还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萝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萝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萝卜的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发幼儿爱萝卜的情感。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二、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设定了以下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达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二)能力发展目标:在游戏中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目标: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述,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以上活动目标既有知识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又有愉悦情感的体验,融合了各领域的目标要求,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一)说活动重点:感知萝卜的有趣,主要是萝卜的特征、用途及生长过程。通过探索发现、多媒体课件、歌曲引路、游戏体验及品尝萝卜制品,使活动得到深化。
(二)说活动难点:根据萝卜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主要通过小组商量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意识到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重难点突破的方法是通过让幼儿自己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的。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幼儿以及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中班幼儿的思维还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必须借助丰富的环境材料来获得知识经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和目标,我为幼儿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一)物质准备:兔子玩具、各种萝卜、篮子每桌一套、创编歌曲、多媒体课件、萝卜食品、轻音乐。
(二)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
(三)环境准备:操作台6张呈半圆形摆布在前面和侧面,便于操作评价。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操作,主要是探索萝卜的趣味性、多样性,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获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是对萝卜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是指幼儿把具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分类活动是观察活动的延伸和应用。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次活动的第三环节中,我就引导幼儿扮演萝卜籽,共同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由于我利用了节奏快的旋律巧填歌词,编成了一首《萝卜歌》,这给游戏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萝卜的生长过程,更是创造了一个个可爱的萝卜形象。教师的适时赏识,把幼儿的创造之花点燃,显示了无穷的力量。
3、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萝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对萝卜生长有全新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4、情境教学法: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我就引入了幼儿喜欢的兔子形象,引发幼儿融入到看萝卜、分萝卜、品尝萝卜的情境中,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尝一尝、学一学、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萝卜发生了兴趣。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我们就鼓励幼儿分萝卜,引导幼儿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着不同的分法。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萝卜的生长过程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导幼儿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
六、说活动过程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活动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情境:小兔的萝卜丰收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小兔形象,为幼儿创设了“小兔萝卜丰收”的语言情境和物质(萝卜)情境,引发幼儿观察萝卜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小兔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
环节(二)自由探索(看小兔的萝卜)
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环节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们为每组提供了充足的萝卜,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幼儿比比、摸摸、说说各自看到的萝卜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获得经验是零碎的,那怎样进行加工整理呢?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对幼儿获取萝卜的经验进行整理。由于材料的投放在孩子的视线前面,故讲评时可结合实物进行,避免了空洞性。为了拓宽幼儿对萝卜的认识,教师还结合收集到的图片和实物萝卜作了一个概括,点到了课题中萝卜有趣的含义。
环节(三)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幼儿通过说一说、分一分、在尝试和自我纠正中完善各组的分类。这里主要是按萝卜的自然属性——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由于中班幼儿还不具备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故分类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标准。我们允许产生错误和争论,引导幼儿在多次操作、反复尝试中积极思考,自己修正,学习到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因此,只要幼儿分得有理,他们就完成了帮小兔整理萝卜的任务,就可以把分好的萝卜送到小兔家,这样幼儿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环节(四)游戏体验(体验萝卜的生长过程)
幼儿感受知萝卜的特征后,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其生长过程。因此,及时设问“你们知道萝卜是怎么长大的吗?幼儿通过联系实际经验的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幼儿真切地理解萝卜怎样由一粒萝卜籽慢慢长大的过程,其动感使孩子感知生命的力量,替代了图片死扳不动的传统方法。为了使幼儿的兴奋点上升,全体幼儿又在一曲《粉刷匠》旋律中自编自演了《萝卜歌》,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成长过程的快乐。
环节(五)品尝交流(情节:小兔请大家品尝萝卜食品)
在讨论交流萝卜的用途后,大家一定很想品尝了,为了满足孩子嘴馋、控制能力弱等特点,我就及时安排了小兔请大家品尝萝卜的情节,很自然地引导幼儿进行品尝交流萝卜的吃法,我们在每组提供的食品有:(生吃的、腌制的、红烧的、炒的、凉拌的)。大家吃吃讲讲,在兴奋的状态之中,幼儿也逐步意识到多吃萝卜(蔬菜)营养好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做到不挑食,让身体吸收更多营养,使身体长得更捧。在这一过程中萝卜的吃法也全面体会,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七、说活动延伸:审美延伸(萝卜小制作展示)
活动结束,我们不能马上告一段落,关键是引导幼儿持续不断地对萝卜产生兴趣。小朋友知道了萝卜不仅有趣,它还有很多吃法,接着以加工制作玩具,使幼儿在审美心理、创作欲望上得到满足。教师通过几件小制作,引发幼儿对萝卜的创作欲望,使审美心理得到愉悦,进而为孩子有意愿投入下一个非正规性的自主活动奠定基础。同时,请幼儿把小兔和萝卜带走,既是为兔子帮忙的表现,又是为可能进行的制作创造条件,相信孩子会对萝卜产生持续的兴趣,或许还可以从中生成更有价值。
八、说活动特色
1、教材取材于生活,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强调“幼儿活动的选材既要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和“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
2、通过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孩子探究,通过让孩子充分动手操作,通过玩来让孩子主动的去探索与发现,最终达到积极探究、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多变性及不良情绪的危害性。掌握适当表达和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是第五课《做情绪的主人》的教学重点之一。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情绪发展具有较大的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等特点,他们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而引导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课以三年级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生情绪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游戏活动、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增强学生情绪调控能力,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教材的处理:
教科书就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课本。以往的教科书,通常以老师"教"的角度编写,故称"教本";这套《健康教育》课本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的,可以称作"学本"、"学本"的意思,是在老师的组织和帮助下,学生自己学。因此,本教材主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结论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设置情景段、游戏多种教学形式,进行直观教学、兴趣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多变性及不良情绪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调节情绪的重要性,使其面对情绪问题时有调节的愿望,做情绪的主人,自觉培养态度乐观、兴趣广泛等良好的情绪品质。
●过程与方法:以学习材料为载体,组织发动学生以小组讨论等形式,探讨摆脱不良情绪的方法,联系实际由小组内部讨论进而扩大为全班同学交流探讨,师生共同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在讨论交流和游戏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知识与技能:掌握适当表达、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做一个活泼、开朗、快乐的小学生。
三、说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多种情绪,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危害性,把握好情绪。自然地引导学生掌握适当表达、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理由: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情绪发展具有较大的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等特点。他们还不能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因而引导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是十分有重要的。
四、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探索与主动思维。
2、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设置情景段,实现直观教学、兴趣教学。
3、比赛激励法:结合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比赛,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向上的精神,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游戏体验法:运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五、说学法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发现法:这是学习间接知识的有效方法,教材中某些好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合作学习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们能相互交流,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3、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及时归纳,并加以正确引导,进一步强化思想认知。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作了如下教学过程的设计:
●导入新课
游戏:幸运数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同一件事不同的情绪变化,初步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
●推进新课
(一)心灵体验(动画讨论)
欣赏《猫和老鼠》的片断,观察猫的情绪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动画片,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加强对情绪的多样性、多变性地认识。
(二)心灵透视
1、小组交流: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分别对自己的影响
2、欣赏图片: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对他人的影响
3、小组讨论:解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于情绪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以及不良情绪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调节情绪的重要性,使其面对情绪问题有调节的愿望,做情绪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得出不良情绪的危害及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增强培养态度乐观、兴趣广泛等优良情绪品质自觉性。使学生自发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突出本框重点)
(三)心灵火花
1、放飞烦恼,快乐自己
回想一下,你最近比较心烦的一件事情,自己选择一种排除烦恼的方法,把它写在纸上,把自己的烦恼纸折叠成纸飞机。放飞烦恼,快乐自己。
2、总结延伸
用儿歌来结束活动,儿歌大意:情绪就像气象台,喜怒哀乐变得快。生气时,笑一笑,烦恼事,讲出来。紧张时,静一静,伤心时,想得开。乐观向上有自信,学习生活添光彩。
最后随着《歌声与微笑》一起,把所有的烦恼抛开,祝愿同学们永远快快乐乐!(在音乐中结束)
【设计意图】通过放飞烦恼活动,在巩固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的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改变态度,拥有积极的情绪,做一个开朗、快乐的小学生。最后用儿歌结束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升华情感,巩固已学知识。
总之,本节课我根据新课改理念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意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我们不仅仅要教会他们求知,教会他们办事,教会他们健体,还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做一个能够关心他人的人;做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结合当今孩子普遍与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现象及《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开展活动让孩子们深受教育,学会融入集体,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学会真情待人。
二、说学生: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根据当今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较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诚的交流与沟通。经常会认为同学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就是别人在欺负他,排斥他,为此我们以此为话题,而开展活动。让学生从小认识什么是友谊,学会与人沟通,与人交流。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善于观察,能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学会帮助他人,学会和谐相处。感受同学间浓浓的情谊,初步学会合作。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懂得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和理解。
四、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以“情”为主线,运用情景创设、角色扮演、故事明理、采访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标,有真实的感受,有情感的体验,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五、说教学过程:
(一)走进知心小屋——聊“朋友”:这节课一开始我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走进知心小屋玩游戏《抱团》(游戏规则:教师口令,梅花开几朵,梅花开3朵,那就要3个人抱在一起),玩后,我请孩子们说说你从游戏中认识到什么?孩子侃侃而谈,接下来我顺势引导,作为朋友我们除了学会团结,还要学会欣赏别人。让学生赠送亮点卡,夸夸同学或朋友。
(二)实话实说——做“知心朋友”:采用“实话实说”的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同学们心把心打开,讲出自己的优缺点,请求别人的帮助、大胆表白。学会交友的方式。
(三)友情小故事——做“真心朋友”:这一环节首先运用角色演示教学法,让学生现场再现朋友在生活中、班级里发生的故事,及朗读友情信箱的来信,让学生从中明白什么才算是朋友,朋友间应该怎样相处。然后运用讨论交流法让孩子们谈感受及自己对友谊的看法。这样子以正面例子做引导,更有说服力。由扶到放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开放性、可操作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明白如何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团结合作:让孩子们玩“解锁”游戏,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学会合作,然后运用讨论交流法初识合作的意义及目的,学会合作的前提是学会与人交流,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
六、说体会:
该活动课题主要是根据当今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较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诚的交流与沟通而提出的。我觉得在“友情小故事”、“友情小信箱”这一个环节还是设计得比较好,让学生能利用这一机会,学会真诚面对,懂得交朋友,对待同学的方法。结果课后,两个“死党”又恢复了好友关系,我觉得比较成功。但本节课由于是一堂常态课,没有过分的准备,再加上我也过于相信学生的能力,很自然就出现许多问题,如游戏中学生过于兴奋,使我难以控制,场面显得有点乱。在“友情小故事”再现时,没有给学生充分地时间准备,过于仓促。学生比较拘紧,不够放开。而在一个同学说出“朋友就是亲人”时我应该抓住这一课堂生成,跟学生探讨引导其深入理解,到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应该让学生谈一谈收获,使这一主题达到情感升华,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本框《委婉地拒绝》是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个训练内容,是前两框教学内容的延伸。在前面两框《耐心地劝说》和《友好地协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与人交往的各种技巧和原则,以及这些技巧和原则对双方的感情和关系的积极影响和益处,从思想上唤醒了学生要把握与人交往的方法。本框是把前两框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落实交往技巧的学习,是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是重难点所在,在三框内容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不成熟,他们的沟通能力较弱,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他人的不合理请求往往会勉强答应,而不知道如何拒绝。有些比较内向的学生还会在答应别人的不合理请求之后,花一些不必要的精力来满足对方的请求,而搞得自己身心不愉悦,心理还对对方产生不满意的想法。许多学生都处在这样的困惑之中,他们都希望能够和同学处好关系,都不愿成为不想帮助其他人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困惑他们不知该如何应对,教师的正面引导和适时教育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对本教材的结构及内容分析,结合着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认识到生活中各种不合理要求对自身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消极作用,学会拒绝不合理要求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运用委婉拒绝别人的方法,逐步形成拒绝不合理要求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鼓起学生敢于拒绝别人的勇气和信心。
2、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学生自觉拒绝不合理要求。
3、培养学生追求轻松、愉快、和谐的.中学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树立战胜不敢说不的勇气和信心。
2、学会拒绝不合理要求的方法。
难点:结合自身实际,学会委婉拒绝别人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先通过“看小品明事理,导入新课——认识不合理要求”、“再现下品,交流评议——直面不合理要求”、“故事启发、友情提醒——拒绝不合理要求”等环节教学,鼓足学生的勇气和信心,激发学生自觉拒绝不合理要求,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结合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交流讨论,进一步明辨小品的实质,增强学生战胜不合理要求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在“自读归类,实地演总结”的环节教学,不仅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追求轻松、愉快、和谐的中学生活。
六、说教法
情景分析、小组合作、启发式教学
(一)从故事入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运用故事启发,小组合作模拟演示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二)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自读归类”环节。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心理健康》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俞国良主编的,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使用的教材。该教材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实用性强。
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掌握怎样的原则,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从业就业都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的班级是护理专业一年级的新生,这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成长问题。比如对职业教育的不适应造成了其学习方面的压力;与父母之间沟通不畅造成了亲情的淡漠;因远离家乡、朋友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造成了他们内心孤独、没有倾述对象;因不会正确表达自我,造成了在日常与人交往时产生了各种矛盾、不理解,甚至使他们害怕与他人交往。特别是与他人的沟通障碍,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教材处理:为了让学生掌握积极有效的沟通方法,我将教材第四单元第13节《愿友谊地久天长》和第16节《冲突,让青春失色》两节的课程加以整合、归纳,帮助学生从有效沟通的方法着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出现的沟通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次课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知道沟通的重要性,记住人际交往的原则;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再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学生会运用有效沟通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良好、有效的沟通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学会相互理解、宽容,遇事多进行换位思考。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并能够应用有效沟通的技巧,促进自我的心理健康;与他人交往时学会换位思考;而教学难点则在于让学生能够应用有效的沟通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融洽的沟通。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三种教法:
1、案例教学法: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为基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分析、点评、小结,使学生自己获得人际沟通的知识;
2、情境教学法:通过课堂现场情景的再现,还原一个真实的矛盾冲突现场,及时让学生反馈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情感与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相互统一;
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再现,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的问题,学以致用。
三、说学法:
本节围绕设定的矛盾冲突,为学生设计了两种学法:
1、合作学习法:在相互合作、表演中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知识,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讨论探究法:在讨论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提高综合归纳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课前准备、新课导入、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及分享感悟。课前,我在网络上搜集了与本节课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加以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选取了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冲突——《一个电话引发的矛盾》为例,课前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设法解决矛盾。而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学生有感触、有想法可以马上反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课的导入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通过列举成功沟通和失败沟通的两个案例,抛出本课主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与他人进行沟通?如何沟通才能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本课知识点的教授则是贯穿于整个情景再现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讨论及能力操练几个环节来实现的。
活动一:教师与同学的角色扮演,再现矛盾冲突现场,将讲大家带入情境中;表演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再将学生的情感体验、经验方法提炼在黑板上展示,并鼓励学生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
活动二:学生分组扮演,请学生们把发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试着去解决问题,并从中归纳出自己现在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所用的方法与之前有何不同,为什么沟而通了或是沟而不通,帮助学生将经验上升为理论,提高学生系统归纳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新知。
为了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我设计了一个写真心话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敞开心扉,把深藏内心的小秘密向彼此倾诉,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马上就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化解了心里解不开的疙瘩。
课堂小结:以一句心灵感悟“相互尊重,待人真诚,面带微笑,学会倾听,你心如我心,有效沟通一家亲!”概括总结了本节课的主题,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
小结结束后布置作业。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
五、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贴近生活的情景再现为中介,情绪体验为手段,自主探究学习为途径,围绕教学重点及难点展开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在能力操练的环节中,敞开心扉,与他人进行心灵沟通,有效化解了同学间的矛盾,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而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课堂秩序有些混乱,表演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原本教学计划的完成。
(结束语)沟通无处不在,当我们敞开心扉、真诚与人交往时,我们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环境才更有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地成长。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今后在遇到问题、矛盾时都能与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开心过好每一天!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7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做到有计划、合理地利用时间。
2、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要爱惜时间。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珍贵,一去不复返。在教学中交流自己及身边的人在生活中虚度光阴的行为,通过交流、讨论及老师的指导,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能够在生活中合理的、科学地利用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
三、教学内容
时间管理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基本能力之一。每个人得到的时间是一样的,只有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去做事情,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机会。七年级的学生还比较贪玩,虽然玩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过,学习科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但是学生们还不知道如何去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所以,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让他们开始懂得如何去合理、科学地利用时间,是今后成长中获得更多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并教给学生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告诉他们怎么才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四、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取情景感染,语言沟通,相互交流,观察钟表感受时间的珍贵,利用数学的统计方法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伴随着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同学们走进教室做好开始上课。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吗?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另人后悔的是——?(板书:时间)出示钟表,请同学们看时间,感受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师总结,时间从我们洗手的水盆里流过,从我们吃饭的饭碗里流过,我们要做时间的小主人(板书),看看小精灵是怎么利用时间安排时间的。
(二)导航灯
观察四幅图,分别讲讲四幅图的意思。
(1)做计划:有的时候有很多事情要做,小精灵经常做计划,这样可让时间安排的更合理。
(2)先学习,再去玩:做事情要分清楚主次,小精灵总是先学习,然后再去玩个痛快。
(3)玩要限制好时间:玩也应该有节制,小精灵给自己规定好玩的时间的长短。
(4)睡觉不能晚,休息好可以让自己第二天更有精神,小精灵从来都按时上床睡觉。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珍惜时间的例子?老师讲解鲁迅小时侯刻“早”字的例子,父亲生病了,因为鲁迅每天都得变卖家中的东西再去药铺抓药,然后再上学。有一次鲁迅去私塾迟到了,先生狠很地批评了他,他什么都没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在自己的书桌角刻了一个“早”字,他发誓以后再也不迟到了,做事要时时早,事事早,以后每天早晨鲁迅都早早地起床去当铺和药铺,再也没有迟到过,后来成了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小糊涂也是我们的朋友,他做的可不如小精灵好,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小诊室
(1)放学了,玩个痛快:小糊涂不管不顾,一放学就知道玩,把完成作业忘记的一干二净,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玩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2)先要享受看电视的乐趣:回到家里,小糊涂先打开电视看个没完,不吃饭,不学习,只知道看电视。
(3)该睡觉了,可是作业还没有做: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小糊涂才想起来要做作业。
(4)不会做计划:遇到事情多的时候,小糊涂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你们有没有像小糊涂这样,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的行为,指名说一说。
(四)感受1分钟
其实,如果我们能珍惜时间,1分钟都能做很多事情,下面我们全班就一起来感受一下1分钟到底能做些什么?可以记英语单词,可以记生词,可以写口算卡,老师记时,说开始再开始,说停止就一定停了。指名说1分钟完成的内容,听完了这些发言,你有什么感受?(1分钟都能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应该珍惜时间,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五)指南针
活动一:排排队锻炼身体、写作业看动画片、看课外书、预习、复习,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给这些事情排排队,认为应该最先做的事情排第一,然后依次类推。请两组同学展示,交流,说说这么排的原因。
活动二:制定时间管理表先请同学说说每天回家后都干什么?师板书,可互相补充,如写作业,看课外书,上网,看电视,吃饭等。如果这些内容有的你回家不做,就不要写,如果黑板上还有没写到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写。重要性有五档,按一点都不重要,有点重要,重要,比较重要,很重要填写。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坚持按照时间管理表去做,在下面记录每天的情况,检查自己是否真的按照时间管理表去做的!在即将下课的时候,老师和智慧爷爷一起推荐给同学们几句珍惜时间的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六、学具、教具和教学媒体的使用
1.通过观察钟表,感受时间的流逝,让同学们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积累名人故事,名人格言,学习名人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听课情况,我结合前几节课的情况,我要反思,学生是否真的知道了时间的重要性,当然我也应该在以后的上课中去再次的灌输时间重要性的思想。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8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三年级下册《我为你喝彩》,属于交往心理范畴。
一、学情分析
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别人,这是儿童发展的目标,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妨碍了对别人的全面认识。因此,我们设计了“放大镜”、“放像室”、“优点总动员”等活动环节,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别人的优点。要求大家既从学习上,也从生活上,既学习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的优点,也学习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的优点,让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去欣赏他人。
二、活动目标
1. 使生能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主动地向别人学习。
2. 使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成功,并为他人的成功而感到高兴。
三、教法与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其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二字,既要能交给学生基本的.心理知识,又要让学生感兴趣,能快乐的学习。因此本节课通过四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而这四个环节主要是:“放像室”、“放大镜”、“优点总动员”、“教你几招”,非常符合学生的口味。
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本节课学生采取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方法,结合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活动过程
1. 放像室
(1)教师激情描述,用改编的歌来导入新课:“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班级,兄弟姐妹手拉手,互帮互助真快乐……”这种方式能增强了课堂新鲜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
(2)以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相互帮助的事很多,让学生回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大家关心、帮助的事例。
(3)学生把这些事写下来,再相互交流。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并以此来检查自己的行为,实现了从情感认识到情感行为的转变。
2. 放大镜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尽量去发现每一个人的优点、长处。优点的定义是不论哪一方面,只要比自己强,哪怕不是很突出,对自己来说,都是优点。
(1)教师在课前用纸制作一个“放大镜”提示下面的学习内容:用“放大镜”找出别人的优点。
(2)出示准备好的各种称号,如小小书法家、勤劳的小蜜蜂、运动健将、会唱歌的小百灵等,请同学们再根据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其余的一些称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学生之间互找优点,并将这些写着各种称号的标志送给相应的同学。使学生感受到被人欣赏的温馨和珍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找到了同学们的哪些优点。引导学生广泛发言,并请一部分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板书在黑板上。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升华了本课主题。
3. 优点总动员
(1)组织学生去找个小伙伴,想想他的长处,夸夸对方。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向那些小伙伴表达自己要向他们学习的心愿。可以画一幅简单的画,写一首简洁的诗,也可以改词唱一首歌等。
4. 教你几招
向学生提供几种欣赏别人,友好地与人相处的方法。
(1)学会关心他人,做到心中有他人。
(2)学会宽容别人所犯的错误。
(3)学会欣赏别人。
(4)当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学会向别人表达感谢。
(5)当与别人有不同意见时,要学会有礼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6)学会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
五、活动延伸
1. 班级中可开设“表扬园地”,请学生注意班上同学的表现,看哪一个同学的优点多,将他们每天表现的优点、取得的进步、做的好事写下来。一个月后总结,看哪个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多,在班级中掀起欣赏别人、学习先进的热潮。
2. 在班级中要求每位同学制定一个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对象、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的步骤。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我始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以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以积极的评价为手段,以真挚的情感为基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中感受欣赏他人和被人欣赏的喜悦,享受友情的温馨与美好。不足之处是有的学生课前准备不足,在小组交流中显得有些被动,还有个别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不够大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只要我们能细致入微地关注学生,给他们鼓励和信心,每一个孩子都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9
一、说课内容:勇敢
现在我们面对的多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过度的呵护等因素,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应有的能力,胆小、无毅力是他们当中许多人的通病,培养勇敢精神已经被很多家长老师引起重视。在与家长的沟通及家访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可真正能做到单独睡觉的孩子却很少,多半原因是孩子不敢睡,有的孩子睡到半夜后,迷迷糊糊又钻进了父母的房间。有的孩子犯错误后,不敢向家长承认错误,为了隐瞒一个错误会接着犯下一个错误。还有的孩子认为勇敢就是胆大,无论多高都敢往下跳,活动时兜里时常揣着铅笔、小刀等坚硬的物品。低年级同学在勇敢方面主要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及实践上的不足,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及时指导并多加鼓励,帮助学生锻炼胆量,为今后的生活积累经验。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培养学生由浅认识的勇敢上升到在学习上,在困难面前,在紧急关头坚强、勇往直前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环节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进述和讨论——认识勇敢理解勇敢
2、情境小品——判断哪种行为是勇敢的
3、自我测试——如何克服怯弱,使自己变得勇敢
1、讲述和讨论
因为勇敢属于性格方面的'问题,为了不伤同学们的自尊心,我先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老师也曾有过的胆小的时候,但正确面对后,克服了害怕的心理,经过不断的锻炼现在已不再害怕了。听了老师的讲述,你想对我说什么呢?从而引出“勇敢”的话题。“你认为什么是勇敢?”“说一件你认为是勇敢的事?”从学生的回答中比较“勇敢”和“大胆”的区别,让学生讨论,作为一名小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
这一环节从认知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否定了那种别人不敢做我敢做就是勇敢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情境小品
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对勇敢的涵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仅仅是在认知层面上,接下来通过小品的形式,让学生判断哪种行为是勇敢的表现。第一个小品:一个孩子和家长在商场里走散了,他就在原地等家长,有人要领他找家长,他也不跟那人走,请售货员阿姨帮忙,用广播找到了家长。第二个小品:一个男孩和同学打架,脑袋上出了血,他不喊疼,别人夸他真勇敢。第三个小品:小丽在写作业,小刚叫她去玩。小丽有一道题算不出来,她不去,小刚同意让她抄自己的作业,小红拒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出来啦!第四个小品:小明看到一所房子着火,他想和消防员叔叔一起救火,于是就冲进了火场。
小品表演后,让同学讨论:哪种行为是勇敢的?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加清楚勇敢的真正意义,对今后生活有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第四个小品,作为小学生来说,是未成年人,是受保护的对象,救火是有危险的,这种行为太鲁莽,不能称为勇敢。
这四个小品展现的是孩子们平时生活中的事情,虽然事儿小,但从中反映出的却是他们对勇敢的理解,以小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孩子很喜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学生亲自表演的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对勇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自我测试
当学生对勇敢的含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后,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自我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勇敢程度有一个认识。
(1)你是自己一个人睡觉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人敢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学,你比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勇敢。之后的“小勇士解难”给那些胆小的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害怕的心理,同时也是让他们自豪地展现了自己的勇敢。
五、本节课我想力图体现的几点
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勇敢属于意志品质范畴,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意志品质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方向性、积极性与持久性。从小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对学生意志锻炼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困难面前表现大胆、无畏、果断、坚强——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精神状态。在人的不幸中,最大的不幸是失去勇气,变成一个渺小的、胆怯的可怜虫。假如我的学生在童年时代不敢爬上树顶,不敢游过河流,不敢在夜晚走进森林,不敢在暴风雪中护送无能为力的小孩回家,这种教育只能是温室里的教育。”
1、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勇敢。
很多学生都认为勇敢就是胆大,比如说上课大声地发言,不害怕雷电,不害怕昆虫等,在这种片面的认识下,会发生很多危险的事,像爬到窗户外够口袋、拿着铅笔对着同学乱画,在操场上扔石头等。这些行为都源于学生对勇敢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上,通过自己讲述、小品表演、讨论等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小勇士解难”则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胆量。
2.意志必须通过克服困难来实现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努力。只有克服困难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困难有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两种,外部困难是指客观条件的障碍。内部困难是指人在行动时,受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外部困难必须通过内部困难而起作用。意志主要表现为克服内部障碍上,因为对有能力的人来说,克服外部障碍是能力大小的问题,谈不上意志。外部障碍只有变成内部障碍,才能引起意志努力。如,第三个小品,在没有完成作业时,小伙伴来找她玩,这时就需要用意志来战胜自己想玩的欲望,在战胜的过程中自己的意志品质得到了提高。要想真的使自己变得勇敢还需要克服胆怯的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去锻炼。
3、同学参与表演。以往的课堂,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这节课我把学生也当作一种课堂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来亲自表演小品,方式有变化,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参加表演的同学,在排练的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是最深刻的。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10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辅导活动“集中我的注意力”,
一、活动设计说明:
曾有专家这样说:注意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注意对整个智力活动有着指向和维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上课老是走神,倾听能力差,因此我设计了这节《集中我的注意力》的心理健康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有良好的注意品质。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将本课的活动目标定为:情感、知识和行为三个方面。
二、活动目标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并有意识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学会在学习生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在课前,我和学生做了如下准备:
三、活动准备
接下来,我重点说一下活动过程:我设计了五个活动环节:
第一个环节:
(一)游戏热身,激趣导入
听口令,做反动作。向左转——
这个游戏设计的目的是: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中初步体验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同时为下面活动的展开做了铺垫。
(二)畅所欲言,分辨利弊
游戏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是转错方向引起同学的哈哈大笑于是我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学习中有没有因为注意力不集中给自己带来困扰的情况,有的孩子说老师我抄题的'时候没有仔细看,把身高1.4米抄成了14米。再启发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情况出现。有的孩子说我边看动画片边缝毽子,结果被针扎伤了手。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渲染:注意力不集中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烦恼,有时候还会给我们带来大问题。同学们你们看,(点击课件,出示图片)驾驶员在飞机快要着陆的时候走神了把飞机开错了跑道撞上了边上的石头造成29名乘客死亡,314名乘客受伤;这是一场赛车事故,赛车手在比赛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想看看时间,结果3车相撞,3名赛车手当场死亡。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层层递进式的谈话,使学生更加明确注意力不集中不但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麻烦,更会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危害,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活动竞赛,训练注意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认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于是我带领学生进入第三个环节:注意力训练营。以竞赛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小游戏闯关活动。
第一关:一看到底
给学生出示一张迷宫图,不让学生动手,只用眼睛看,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3个出口。游戏之后,引导学生总结:你觉得集中注意力应该做到什么呢?孩子根据亲身体验基本都能回答得与预设大致相同。教师适时用课件出示:注意力集中的窍门之一:眼到。
第二关:一拍不错
看来啊,这一关难不倒大家,我们进入第二关——一拍不错!同学们请起立!老师这里有3组节奏型,看谁一拍不错!拍完后,引导学生说说闯关的秘诀——耳到。
第三关:听音传话做动作
经过两关的游戏,我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带领学生进入最后一个闯关游戏:听音传话做动作。我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请每一组的第一个孩子下来小声的告诉他们,把绿球放到黄杯子里。学生进行传话,最后一个孩子按传话要求进行操作。这一关,有1组出现了问题!我引导他们分析总结,得到集中注意力的窍门三:口到 心到
对呀,在学习生活中,只要做到口到、心到、耳到、眼到,你就会变成一个聪明的孩子!
【第三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过游戏,让学生了解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游戏中方法的揭示为下个环节的进行也做了铺垫。
本课的第四个环节是:
(四)自我剖析,扬长避短
注意力大比拼
课件快速出示12组4字词语,考考学生谁能在短短的30秒内记得又快又多。
在这一关中,我特别关注了几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表现,根据他们的回答,对他们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哇,你太了不起了,短短的30秒你记住了8个词语,如果在上课中你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老师相信,你会更棒!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学生了解了集中注意力的几个窍门之后进行的一次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中,学生充分调集各种感官,真正体验到了集中注意力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五)升华主题,激励学生
在这个环节中,我再次强调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事事专心,事事认真。结合本节课的活动,我把注意力集中的窍门编了一首《注意力拍手歌》,让孩子拍手跟读,升华了主题。
拍手歌的设计编写让学生再次深刻的认识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同时,在歌谣中对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再次回顾,升华了本次活动的主题。
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体。一看到底、一拍不错和听音传话做动作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成功地实现了预设的活动目标。在教学中,对自己预设之外的生成处理得还不够好,今后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
心理辅导课说课稿 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以我校校本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做个快乐的孩子》对“情绪调适”这一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说课展示。
一、辅导理念
在近几年的从教经历中我发现,虽然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需求越来越丰富,但是有些孩子却很难快乐起来。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越来越多的家庭问题,让本该天真烂漫的孩子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少。在为这一现象心痛的同时,我也在思索,如何能挖掘孩子身上最原始的快乐源泉,还原孩子快乐的本质。为此,本节课我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并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辅导目标:
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我设计了以下辅导目标。
1.首先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认识情绪的重要性。
2.使学生知道快乐的情绪是可以自我调控的,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3.让学生明确各种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正常表现,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
三、辅导内容
本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年纪小、心理单纯、认知面小,因而在辅导内容的确立上,我尽量考虑“小”“近”“活”“实”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不快乐情绪对身体是有害的,并了解不快乐情绪是可以转化的。
孩子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滋生一些不快乐情绪,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只能通过合理的心理辅导让孩子们都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学生活动的设计,本着让学生积极参与辅导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为此我依据本课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设计的辅导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会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对待、转化不快乐情绪,表演转化不快乐情绪的过程。本课辅导时间为1课时。
四、辅导策略
本节课的总体结构设计为:
1、情境导入。
2、情绪体验。
3、探究转化不良情绪的办法。
4、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5、小结
这节课我将运用游戏、表演、多媒体辅助手段、探究法、辨析法、体验法、激励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辅导过程。让学生在看中激趣,说中悟理,交流中求真,以达到由知导行的目的。
五、辅导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前,我通过改编过的小游戏“抢凳子”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到快乐的情绪。(多媒体辅助)
(二)情绪体验:
1、引导学生说说在刚才游戏中有哪些快乐,学生在说的同时,教师把快乐的卡片帖在黑板上,并板书本节课的`辅导内容《做一个快乐的孩子》。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一是激趣;二是让学生获得和体验快乐的情绪,并拉近师生距离,为辅导做好准备。
2、游戏“情绪筒”(多媒体辅助)
道具:便条纸、两个筒子、数颗球
方法:孩子们将开心的事情写下或画出来,贴在球上,投入开心的桶子里;相反的,将不开心的事情贴在球上,投入不开心的桶子里。
目的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从而为后面的调整情绪做好铺垫。
(三)不快乐情绪的转化:
1、不快乐情绪产生很多严重的后果。如: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的实验研究:将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气体收集在玻璃试管中,冷
却后变成水发现:在心平气和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后,水是澄清透明的。在愤怒、生气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水中沉淀物却呈紫色。再将其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亡了。
由此可见,那些不快乐的情绪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2、分小组讨论,你都经历过哪些事情,让你很不高兴,那时候你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怎样转化成快乐情绪的?小组讨论后选出最有效的方法,汇报给同学们。这时学生汇报可能包括: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做自己喜欢的事,与自己喜欢的人聊天等等。
(四)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本次活动到这一环节,无论是从学生情绪调控方面,还是活动氛围上都达到高潮,这时教师适时的引导孩子从认识转化不快乐情绪的方法,到将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帮助身边的亲人朋友调节情绪,逐步深入将理论实践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五)小结
孩子们,站起来,唱起来,跳起来,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快乐的去面对今后的每一天,让快乐永远伴随在我们的身边。(视频播放《如果快乐你就拍拍手》歌曲)(多媒体辅助)
在最后点明主题,首尾衔接呼应,使快乐的情绪贯穿课堂始终。
六、辅导效果
本次活动的设计不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恰当合理的转化不快乐的情绪。而且在游戏、表演及小组讨论等环节的参与中,使班级更有凝聚力,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也会将这种快乐的情绪带回家中,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并且真正的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