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读书笔记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新教育 笔记 读书

管理员

摘要:

新教育读书笔记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教育读书笔记范文(通用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教育读书笔记1  对于……

新教育读书笔记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教育读书笔记范文(通用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教育读书笔记1

  对于新教育这个词汇应该可以说是陌生又熟悉的。我并不是新教育的成员之一,可是我又身处在新教育的长流中。有幸与二小的同仁们参加了丁秀华老师的关于新教育网校的培训,对于以后的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有了一道模糊的曙光。为什么说是模糊的曙光呢?因为对于我自己身而言我只是走近了新教育,但是并没有完全融入其中。

  丁秀华老师代表的不仅仅是新教育的理念,而是带着经验和累累的硕果到来。让人心雀跃、感动。如果说我完全听进去了并且开始行动了,这肯定是不真实的。像丁老师说的一个引领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其实学校已经为我们搭建了不少的平台,形形色色的培训和比赛还有对于书香校园的建设接踵而来。我自身的体会是我的觉悟还是不够的。因为没有任何人的一套理论搬过来就绝对适用于另一个人。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学科不同、所处的境遇也是不同的。在这里我所说的境遇并不是单单只是上班的地点。而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和我们心里的境遇。纵观自己10年的教师生涯,其实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对于我来说也已经数见不鲜。但是我觉得新教育并不是“跟风式”的效仿,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改变。我们总是每天重复着一件事情,就是教学,教学中和学生发生的点点滴滴往往被自己忽略,其实教育就在身边,可是我们不为所动,我非常同意反思的过程。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还在以前学校的时候有一次去局里帮助学校的老师们整理档案,人事科的一位老师的工作日志令我非常动容,一天当中,我们会做很多事情,不过太多的事情被我们忽略了。也许真正因为这一点所以没有进步吧!

  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做起可能说这些觉得都是比较空泛的。还是用行动去证明。从学校布置的工作日志做起,每天反思自己,每节课反思自己。如果孩子们听不懂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没讲明白,我还是觉得前路比较迷茫,我可能也没有真正懂得如何去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但是我想起步是正确的,毕竟脚下的路都是走出来的。我比其他老师多一个契机是我的儿子也刚刚步入小学阶段,一切也是刚刚开始,我可以和他一起齐头共进,希望一切都是好的开始,尝试就会有收获。不管是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的他还是起步“新教育”的我。因为自己的角色真的太多,又是老师、又是学生还是家长。

  新教育是一种理念、一种范围、一种精神。当我们成为其中的一员,做着我们以前没有坚持的事情的时候就是一种成功,对于教育在不断摸索和探究的过程中已经渐入佳境,有时候思考起来就是缺少一种指引,而恰恰新教育就是一种很明确的风向标,我们也应该庆幸没有在一直碌碌无为、得过且过下去,希望自己能够跟孩子一起成长,把自己的工作真的变成自己的爱好,从中找到真正的乐趣。

  新教育读书笔记2

  寒假里,我认真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一书,感觉受益匪浅。尤其对第二章的《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和第十章《新教育的家教主张》颇有感触。现将自己的感受与书友们分享如下。

  朱老师在第二章提出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观点:唤醒潜能,激发力量,促进学生和老师走向成功。科学家指出,人的能力有9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开发出来。现代医学心理学也认为,由于各种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人的大脑机能存在着一种抑制现象,使得人们长期难以察觉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恰当刺激的条件下则可以解除这种抑制,从而使蕴藏于人体内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

  例如我们现在的新教育实验倡导的社团活动,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从中,老师们意外地发现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或许画得好,唱得好,跳得好······发现了这些孩子的潜能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未来他们可能成为画家、歌唱家、舞蹈家······正是由于唤醒了孩子们的潜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力量,未来才会有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朱老师在书中提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通常这样形象地加以说明: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跌落。在学习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如果老师和家长能灵活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孩子们必将受益无穷。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座位似乎和成绩有关,他们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坐在前面两三排中间位置,学习差的学生都坐在后两三排或两侧。而我接手一个新班开班会时,会打消家长和学生心中的成见,把我之前教的考得好而坐在后面或侧面的学生作为例子,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成绩和座位无关。我还告诉孩子们不论坐在哪个位置,只要努力,都能考出好成绩。结果,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我们班考得好的学生坐在前面后面两侧的都有,其中后面和两侧的还挺多。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的学生就有可能破罐破摔。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接的班里有一个不被前任老师看好的学生引起了我的关注,当我跟前任老师聊到这个孩子的进步时,那位老师不敢相信,我内心也有点小得意,犹如伯乐发现了千里马。后来这个孩子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在政府上班。

  我曾经在中央台法制频道看到过许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其中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小时候偶尔犯过错误而被自己、父母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我们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当我们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态度对待学生的时候,没准将来真的有科学家从我们手中诞生。

  朱老师在第十章《新教育的家教主张》中提出一系列切合新教育的家教观点:新教育需要新父母。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相信孩子的发展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这些家教主张看得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我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甚至读到每句话就会联想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

  然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农村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就像甩掉一个沉重的包袱一样,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老师,孩子交给你们了,该吵吵该打打,只要能学习好就行。”说完不等老师搭茬就赶着去做生意或外出打工了。跟这样的家长沟通交流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生活是很现实的,父母需要挣钱养家,管教孩子的时间自然就很少或根本就顾不上。教育这些家庭的孩子,老师们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靠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想起了一位县领导引用的一首打油诗:门口就业真好,兼顾庄稼老小,转移就业一人,全家实现脱贫。如果政府加大工作力度,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受益最大的是孩子,是我们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真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好好看看朱老师在本章每小节的具体讲述,从而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平时对孩子所进行的教育存在哪些问题,今后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

  当然,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记住莫愁新父母学校的核心理念:学校应该成为学生、教师、学生父母共同成长的地方。家庭、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最重要的两个场所,我们的父母与我们的教师应该是同事关系,相互沟通进行合作,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从学校方面来讲,要定期举办面向学校所有父母的培训活动,向学生父母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有效地传播先进家教观念、科学家教方法。定期举办由父母、学生参加的亲子交流、座谈会、联欢会等活动,倡导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好书让人百读不厌,朱老师的这本《新教育》丰富了我的寒假生活,里面的章节令我忍不住一再地翻阅,因为他为我们的新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教育读书笔记3

  朱永新在《新教育》里说,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是崇高论、和谐论。这话很对。但这不是朱永新的发明。所有现代教育的伦理学基础都是崇高论,即认为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

  我想起了大学里学的哲学,说明一下,我学的哲学大部分都还给了老师,一般情况下,我不敢说我是学过哲学的。

  古希腊哲学家里,有一个人叫普罗泰格拉。他比苏格拉底早生30年左右。他的学说后来被苏格拉底以及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们所极力反对。但他的学说却成为后来西方教育学说的理论来源之一。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胡适解释说,普罗泰格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万物只对“我”有意义。这句话有唯心主义嫌疑,正确与否我们不去讨论。但普罗泰格拉正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和强调教育。他说教育的目的在于造就良好公民,在于使人分别优劣善恶,他说人的道德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可以教育的。他还希望人人都受教育。他说,雅典人要做木器,就得找木匠,要做铁器,就得找铁匠,但遇到是非善恶的问题,人人都可以讨论。

  人人都受教育,这是一个朴素的希望,但也是一个崇高的希望,是一个说易行难的希望。因为普罗泰格拉所说的教育,显然不是技术或职业教育,而是约等于“素质教育”+“道德教育”。诸位想想,使学生熟练掌握一道物理题容易些还是使学生明白一个做人的道理、养成一个行为规范容易些?显然是前者。但是交给学生做人道理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有学科的教育都应该以此为前提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像盐一样融化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大约也是这个意思。

  朱永新还说,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成长。这个说法,我也颇为赞同。把教师拉下“天地君亲师”的神坛,作为普通人看待,教师才能正视困难,承受委屈,才能舒展身姿,放下架子。教师本来就是普通人,不是神,不是生而知之,不是生而高明的。教师要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成长。教师和学生要互相尊重。最简单的,学生问好,教师要学会真诚回应。你板着脸,就维护了师道尊严吗?我只能“呵呵”了。

  新教育读书笔记4

  好久一直听闻朱永新的《新教育》,所以,借名师工作室的读书要求,从网上买了这本书,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在翻看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没有像传统的教育类书籍一样,通篇的理论和说教,于是就接回家细细研读。

  在《新教育》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阐述了新教育的精神,它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

  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

  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

  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

  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读着这本书,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其实,对于这本书,对我震动最大的是两句话———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高中教育,已经不仅仅成为朱老师书中所说的“带着脚镣跳舞”,而且这个脚镣已经沉重的压得老师抬不起头来。而不多的薪酬与较长时间的在校工作时间,家庭的压力等等,让老师们尽心教课以及照顾家庭之余,根本无暇思考,更不要提反思。所以,一直以来,比较有名气的教师,有几个出自高中,还是小学与初中更多一些。

  但是,饭还是要吃,路还是要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也只有让自己将这种变形的舞蹈尽量跳的更好。

  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所以,尽量让自己每一节课都有收获,每一次与孩子的交流都是那么的开心。让自己在付出大量的努力后,将自己的所得记下来。这样,你的努力才能得到体现。

  朱教授说:“真正的教育家也应该具备诗人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虽然这样的定位对自己来说有些过于高了,但其中所包涵的对生活、工作的冲动与渴望却是每一位优秀的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就像朱教授所说的:“与理想相伴的一个词汇——坚守”,这份坚守是我最需要去坚持的,既然我无法改变别人,也不可能改变社会,那我只能改变自己。虽然只有三尺讲台,虽然无法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但哪怕只是几个,能够真正地影响着他的人生,那也是很大的价值了!

  重整行囊,听从新教育的呼喊,跟随理想的脚步,站到涨潮的海上,乘风破浪,向着彼岸,开始教育人生的又一次出发!

  新教育读书笔记5

  在愉快的寒假里,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一部新作《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回到了当年毕业时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为如今我在感觉上有点职业疲倦的`时刻迷茫,指明了方向。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六大行动、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幼儿教学的努力方向,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详解:

  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这还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教学中,,首先可以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醒,最后以活动促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小小图书推荐会,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这三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

  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的、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是以前新课改送倡导的三个维度整合,也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争取像新教育所讲的钠盐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关键有两条,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几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

  总之,读完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实现梦想。谁不懈追求梦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梦想。

  新教育读书笔记6

  开学后,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了“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新教育理念。知道了“只有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的行动论。懂得了“爱心才会产生奇迹”的定律等。新教育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念,为如今有点迷茫的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幼儿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语文教学实验中,我们渗透这一理念,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省,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通过多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大家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培养了品质。

  一、学理想课堂,走教学新路

  我认真学习了新教育所阐明的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我深刻领会了这六个度的实质,反思以往的课堂,觉得前五个度还做得较好,但延展度还远远做得不够,通过这次学习,更加坚定以后更应该重视延展度,这样才能拓宽幼儿的视野,才能让幼儿学到更全面的知识。为了构筑理想课堂,我在今后的每堂课中都要全面执行这六个度,课前让幼儿做好预习,在预习本上记录积累学懂的知识,提出不懂的问题,广泛收集资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课堂上,教师根据幼儿的预习情况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人员上台展示成果,教师时时引导,时时给予肯定,给予奖励,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评价,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成功。

  二、彰显大语文教学观,让阅读成为悦读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由此可见,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中,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让孩子们养成晨诵,午听,暮省的阅读习惯,最后以活动促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心得交流,小小故事会等。通过这些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读过《新教育》后,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成长与进步的过程,更应该包含教师的成长与进步,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算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应该得到提升,那就从阅读开始吧!

  新教育读书笔记7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读完此书后让我不禁感觉到拥有一名好教师的思想,能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但思想、主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拿来”之后也要善于与时俱进,并且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思考。

  在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师。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师爱学生,一个佷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认为潜能是要靠练习来挖掘,而我认为孩子的潜能要靠爱来挖掘。我爱我的学生,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某一天一个学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子,要是自己的儿子割破了手,我会怎么样?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学生也觉得你真的是很关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会找你诉说。师生关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爱。所以说只要肯爱学生,就会换来更多的爱。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

  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创造。

  新教育读书笔记8

  本学期,学校为我们推荐的书籍,是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刚拿到书就在书的总序里看到这样一句话: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让我不禁自问,我的教育生活幸福完整吗?答案毫无疑问是“不”。每天都在为改不完的作业而烦躁,为孩子们的不自觉而苦恼,每次都为他们考试和默写的分数而大发雷霆。面对着分数唯论的现状,我很迷茫,我不知该如何取舍,如何改变。怎样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能在幸福、宽松的氛围中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呢?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我似乎找到了方向。

  新教育实验认为,人的一生有许多比考试分数更加重要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最重要的习惯、技能与生活方式。新教育有四大改变:

  一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二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这四个改变的目标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因为我们的考试,分数,一日复一日机械的操练,已经让孩子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笑容。“学习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学习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受,这样的教育,我们要它干什么?”这是多么有分量的一句话。新教育强调阅读,强调写作与反思,这些都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一个具有阅读、写作习惯的人,其实就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了自主发展的武器。作为教师应该勇敢的肩负起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为学生社会树立好榜样。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从自我改变,教师的成长能够带动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快乐能带给学生快乐。我们应该每天充满激情,用心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跟他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个教育行动。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

  5—10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我们之所以没有成名就是每天在重复着自己的生活,改作业、上课,创新的太少。在认真方面下的功夫太少。是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任何事情,说得再好,如果没有实际行动,都只是一场空。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的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和学生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为实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共同努力。

  新教育读书笔记9

  最初听说“新教育”是在一个少儿美术教育培训会议现场。当时是一位美术教育专家提到了这一名词。当然,那时我对“新教育”这个概念还不是非常了解。直到12月我们到日照学习,参观了日照两所小学的“新教育理念”的成果展示,我才第一次对“新教育”有了具体的感官上的了解。

  参观了“新教育”的成果展示,我才更深一层的认识到,现代所需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不仅仅是依靠成绩来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而是可以从其他很多方面来衡量。“新教育”也不再是将学生课本知识归纳为“语文、数学、英语等等……”而是添加了更多人性的,乡土性的,等待人们开发研讨的更多课程内容。比如”节日课程,地方民族课程”等。这些新课程,新教育,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自身上升空间。让我们这些教育者看到了教育的新未来。

  《新教育》这本书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编写。很详细的将“新教育”的内容讲解给大家。在本书序言部分,作者号召我们这些教育同仁们,“带着使命带着爱”出发,为教育事业而奋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深深感动。“走在由梦想而理想的道路上,我们经历了不知凡几的挫折,我们承受了种种不为人知的误解,为什么我们从未退缩,为什么我们的同仁越来越多?——使命!是一种为重建心灵凤凰涅盘的使命!是一种以生命为笔不懈书写的使命!是一种让教育生活幸福完整的使命!是一种对中国教育添砖加瓦的使命!”

  通过这个简短的序,让我感受到了教育者身上的那份责任,那份爱,还有那份使命。是站在同一层次上的人,才可以理解的。仿佛我们终于得到了战友的支持和鼓舞。

  读了朱永新教授写的《新教育》,它引领我更好地解读新教育,走进新教育。在书中,我明白了理想的德育应该架设“德育合力网络”,筑起学生“人格长城”,让道德教育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我也听到了他对理想智育的呼唤:“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以人为本”。“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儿童不需要分数”。在书中我也领略了理想体育的魅力,经历了理想美育“幸福的战栗",在他理想的劳动教育中明白了“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书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天堂―理想的学校,这是人才的摇篮,人格的殿堂。我看到了理想的教师,他们自信自强、追求卓越,他们充满爱心,创新合作。我看到了理想的校长,他们胸情宽广、以人为本。我还看到了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如此美轮美奂的教育之梦,让人神往。书中新教育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关于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教育就是生活。

  教育当然应该面向未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本身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的与教育发生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教育必须确保学生的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这种教育生活,不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的。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

  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孔老夫子早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本身就是充满了乐趣的。只有在愉悦快乐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

  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德行的教育。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过去人们都说,教师是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其实这些比喻都是不贴切的。我们教师应该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我们自己,为学生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应该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教师都感觉不到教育的幸福,学生的幸福又从何谈起呢?

  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其实是无所不在的,虽然我们的工作压力大,但教师的幸福感也很强。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孩子,孩子们有最纯真的心灵,最诚实的态度,最善良的愿望,他们集真善美于一身。而我们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有幸能天天和最美好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生活。这就是一种幸福。在这个浮华喧嚣的城市里,我们缺少了一份内心的平静,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找回一份宁静。幸运的是,教师这一份工作可以让我们天天与书为友,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工作时间看书(当然是有益的书),在书海中翱游。教师有更多“静”的时间、机会,而一旦平心静气了,生活与工作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致,人生也将更充实、更完美。这就是一种幸福。

  关于书籍苏霍姆琳斯基曾说,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如果你的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朱永新的梦想是,从“书香校园”走向“书香社会”,“从推进阅读来撬动中国教育改造”。阅读能让我们体验到教育的价值,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在书中朱教授还讲到了实施新教育的主体—教师,他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当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当是一个非常尊重同事、尊重领导,非常善于帮助他人成长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当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我觉得当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孔子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感情虽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好老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形象一点来说,教师的素养就像一个泡菜坛子,不同的东西会泡出不同的味道。同样,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会慢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文精神。

  其次一个好的老师需要对所教科目有一个透彻、宏观、一以贯之的理解,能够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出最深刻的道理,用最精当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言传身教,把细小的学问升华到对人生理念的理解。一个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讲课讲得怎样最终会从学生那里反馈出来。如果一个老师只是一个人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讲得眉飞色舞,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不去思考学生的兴趣,即使讲得再好,于学生来说,仍然是一堂失败的课。一个好的老师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前途命运。有的老师从来不与学生谈心,更不用说交流什么思想,这样的老师,即使课讲得好,学生也只会产生一股尊敬之情,而不会有敬仰之感。

  幸福是一种体验,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我们在幸福的

  新教育读书笔记10

  新教育实验,是教育史上一场新的变革,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教育,即使去年校长带领我们一起去了宋店中心小学,学习人家学校的新教育开展情况,也是一知半解,这次的学习使我在理论方面对新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我了很深的感触,新核心理念的提出,是想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样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主导下,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今天,新教育的横空出世,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希望。

  现在的教育,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在繁多的作业,在家长所灌输的成才论下,他们的学习更象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更象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多的人是在疲于奔命,更多的人成了牺牲品,也使孩子们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份童真与快乐。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新教育中对服务于学生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思想。它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

  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要想使新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顺利地、不打折扣的有效开展下去,就首先需要教师要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及学习新的知识架构。基于这些,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就这一点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新的突破,仿佛是很难实现,最起码我认为在我们学校很难。似乎在以往的观念里面,小学的教师就应该是“全能型”的,不存在什么专业发展,每个老师不管什么专业,学校里所开设的每门课都可以胜任,用“通吃”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而这本身又与新教育中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相背离的。

  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在实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的清晰、立体。虽然新教育还没有在我们学校正式得到开展,但我想很快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但愿当它真正走进我们的时候,不再只是成为一种形式。不管怎样,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新教育中得到快乐,体会到新教育带给我们的成功体验。

  新教育读书笔记11

  五月十六日,我们上午到日照市金海岸小学,下午到新营小学参加日照市新教育实验跟进校培训会,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一走进金海岸小学,就被浓浓的文化氛围所感染,书润人生、心灯闪亮、立德树人、情有独钟,一草一木,一书一钟,处处皆渗透着文化教育。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所倡导的“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1、晨诵——与黎明共舞,唤醒生命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说,晨诵不是背诵而是朗诵,或者说是美诵。

  在朗诵的时候去感受祖国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去领略诗歌中蕴含的美好情感,从而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自信心,或者说得更单纯一点,就是带给孩子一个好心情,让孩子能满怀激情地投入一天的学习。晨诵课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感染”,当我们要带给孩子一首诗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诗歌与自己生命体验最为接近的切入点,把诗歌编织在自己的生命中,让它成为自己的诗,这样的话或许你的普通话不是很过关,或许你的朗诵技巧也不是很高超,但是你朗诵出来的诗情一定是最真。然后带着这样的生命体验把这首诗读给孩子听,去感染孩子,进而再去帮助孩子寻找贴近他们生命的切入点,也就是与孩子当下的生命结合。所以,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词句优美、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这是新教育晨诵的三个基本特点。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经典读本》作为晨诵的素材。

  2、午读——阅读属于自己的童年书籍

  一本丰富的书,永远不可能把它读透,无法把任何问题都解决。午读最大的作用,是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孩子读书的时候,很多主题会被他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当他在生活中遭遇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会想起这些经历,从而做出最为正确的决策。关于这一点我们不难做到,我们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我们可以好好利用。可以让每一位孩子捐一本书,中午课前时间让孩子们读读课外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在午读摘抄本上,之后反复琢磨、体味,为写作积累素材,达到了让经典走进学生记忆,流淌到笔尖的效果。美丽的童书伴随着师生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滋润着孩子们的童年,呵护孩子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和勇气。

  3、暮省——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一个学期下来部分孩子们的写作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拉进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早晨,天真纯洁的儿童诗,为同学们开启黎明的歌喉。中午,同学们畅游书海,采集书中甜蜜的花粉。傍晚,同学们通过日记、读书抄报、读书心得、读写绘、汇编诗集等等作品,反思一天的学习、生活,留下暮省的足迹。

  “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新的学校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儿童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师生交往的生活,一种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师生关系改变了,老师学会了鼓励欣赏,学会了关注发现,学会了做教育。孩子们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得到了改变。作为一种新方式,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试着去运用,并不断在运用中得到新发现。

  总之,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开辟一条让生命更为丰富、更为精彩的道路。我们要努力播撒阅读的种子,唤醒每个孩子心灵中的美好与神奇。我们要努力去做这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当然这条路上将布满荆棘,可我有信心带领孩子们走上另一条享受的读书之路。

  新教育读书笔记12

  通过暑期“新教育”的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自我学习,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就一些“新教育”提出的先进理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因此,今天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我认为,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前,我们只知道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其实想想也是孩子在成长,我们怎么可以用陈旧的思想来进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与学生都在成长。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应该是不同的,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读书,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争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

  要很好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行列里,教师的行走方式极为重要,今后我要加强自我反思的能力,善于学习,随时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反思自己的教学。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改变自己行走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学生的学习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让学生在一种良性的、合作的、对话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有效组织教学,协调与沟通各方关系,随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师生在学校这一精神家园里得以共同成长。

  新教育这条路还很漫长,但“行动,就有收获”这一新教育的理念鼓舞了我,虽然我不够优秀,虽然我起步很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勤于学习,勤于反思,不断充实提升自己,让新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新教育读书笔记13

  和学校的一批领导、老师一行去日照市外国语学校参加了日照市新教育实验跟进校培训会——市外国语学校的现场会,使我领略到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观看了晨诵展示课。(执教:杨老师)从《生长……》这一首小诗开始晨诵课开始,回顾了《春》这首小诗,以《快把窗子打开》《云影》《长行歌》为主题课进行了晨诵演示,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展示。

  二、读写绘课展示。以《我有友情要出租》的故事,分析讲述了故事的整个过程,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童真童趣,并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珍惜友情,快乐成长。

  三、《草房子》的读书交流活动,介绍了作者,总结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在课堂上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文章的语言美进行了重点的朗读。

  四、参观了《新教育办公室》,材料档案的存放,学生老师的作品展示,让我耳目一新。这才是真正的师生融洽的成果,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让学生把课本上有限的知识加以运用,缔造成五彩缤纷的生活。

  五、以《缔造完美教室激活儿童心智》为主题“构筑理想课堂”吸纳有效框架精髓,匡正我们的课堂,借助有效教学框架提高教学效率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心智?特别强调了鼓励与暗示的重要作用,它是开启人的潜能的钥匙。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让学生在朗读中对生活有所感悟,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我认为,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前,我们只知道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其实想想也是孩子在成长,我们怎么可以用陈旧的思想来进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与学生都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