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审题 立意 新材料 作文

管理员

摘要: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材料作文从本质上讲,仍是材……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材料作文从本质上讲,仍是材料作文,但是从形式表现上说,又和前些年出现的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也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现在是文体不限。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现在的可有多个立意,已经不存在最佳立意。

  一、就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而言

  1、命题材料弱化了对考生的控制力

  命题提供了特定的条件和情境,它只给考生确定话题、划定思维,并不限定作文立意,也不限定作文行文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另外,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他们提炼话题的能力。

  2、要求更加自由

  其表现形式则完全吸收了话题作文的优势,突出了“三自”作文的品格——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新材料作文一方面克服了旧材料作文的封闭性,另一方面则强化了作文选材立意、结构表达等方面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的个性体验与自由表达。

  所以说,与其他作文形式相比,新材料作文既能避免命题作文猜题押宝的弊端,又能避免话题作文泛泛而写的不足,它具有综合考查读写能力的优势,因而再一次受到了命题者的重视。其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所以新材料作文已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新趋势。

  新材料作文虽然能够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又不会失之宽泛,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但是由于材料内容的宽泛,所以学生写作的时候往往信马由缰,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材料作文过“宽”的弊端。

  二、就审题的原则而言

  要想把握一篇材料作文的材料主旨做出深刻的立意,作为学生首先要学会从整篇材料入手。

  材料:“我的外公,从前会偷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菜园偷菜,被菜园主人看见了。可是,那主人看见了,转身就走。”母亲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连忙追去。不料那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外公说:“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还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邻居,你想知道我的菜为啥长得漂亮,尽管问。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尝尝。”说着,真去天井那边的悬篮里抱出两颗菜,硬是塞在外公手里。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

  这篇训练,在课堂当中,让学生立意,学生得出许多结论,例如:掩盖别人的错误,就是害了自己;敢于向错误挑战;选择好处事的原则;宽容待人;犯错是成功的前提;知错就改;做人要直率等。事实上,这些立意多少扣住材料的一隅,但从整体而言却是扣题不是很紧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只见树叶,不见树干,只抓细枝末节,不注重整体。这则材料的整体指向就是围绕着“怎样对待错误”这个中心,从外公和菜园主人两个角度入手,自然会得出恰当而深刻的论点。从外公的角度可以得出诚实、自尊、知错就改的论点;从菜园主人的角度可以得出宽容、尊重、给人以改错的机会等观点。相比较而言,从整体入手,得出的结论显然深刻得多。可见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1、“一抓”

  “一抓”的“抓”就是抓关键词句。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如,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这篇材料如何让学生能准确把握主题,那就要从关键句入手。材料所涉及一个关键对象,那就是乌鸦。而对于乌鸦则有两个人作出不同的评价,那就是“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和“它也很可爱”、在这则材料中,只要抓住这两句不同评价的关键句,从中入手分析原因,由此切入立意,自然会得出结论。从牧羊人视角来看可以得出诸如盲目模仿、缺乏自知之明、一味好高骛远、聪明反被聪明误等观点。而从孩子的评价中去分析也可以分析出诸如向强者学习、“东施效颦”未尝不可、有一种拼命追求的精神、模仿是创新的基础等论点。

  2、“四清”

  “四清”的第一“清”就是首先理清对象关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审题立意。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穆罕默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

  “四清”的第三“清”要析清事物之间主次关系。就这则材料而言学生要想准确把握主旨,除了析清材料涉及对象含义之外,还要析清事物之间的主次关系,譬如,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面包去换”?为什么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而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其中也有主次之分。所以,我们在审题时也应该分清事物之间的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学生在审题之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这就是第四“清”。

  新材料所供材料涉及范围更广,既给考生提供了更多可供立意的角度,又给考生更多发挥的空间。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学生掌握恰当的审题切入点,从抓关键句入手,理清对象,析清含义,分清主次,辨清关系,结合平时练习,用心体会,那么在审题立意的时候就会一劳永逸。当然,学生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