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精选120句)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 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欢迎大家……
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精选120句)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 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参考。
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1
1、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柳宗元《饮酒》
2、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4、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5、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胡祗遹《阳春曲·春景》
6、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
7、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8、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曾棨《维扬怀古》
9、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其一》
10、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1、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2、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李世民《咏雨》
13、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14、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戴复古《淮村兵后》
15、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6、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7、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18、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徐玑《秋行》
19、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0、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21、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22、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凌廷堪《点绛唇·春眺》
23、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4、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2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7、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28、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29、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3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32、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33、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陈与义《登岳阳楼》
34、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35、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3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3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38、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39、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40、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温庭筠《寒食日作》
41、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曹雪芹《残菊》
42、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43、绿叶紫裹,丹茎白蒂。——宋玉《高唐赋》
44、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5、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6、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47、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48、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49、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卢思道《从军行》
50、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佚名《出车》
51、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52、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53、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54、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5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56、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5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58、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佚名《荡》
59、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谢枋得《蚕妇吟》
60、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61、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张嵲《墨梅》
62、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63、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64、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5、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李方膺《题画梅》
66、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67、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68、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高珩《春日杂咏》
69、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70、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
71、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7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
74、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赠郭给事》
75、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
76、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77、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78、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79、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80、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81、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82、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83、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84、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85、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秦观《点绛唇·桃源》
86、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87、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马戴《落日怅望》
88、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王维《桃源行》
89、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吴文英《无闷·催雪》
90、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赵鼎《寒食》
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2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