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8篇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1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
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8篇
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1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园,从园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
在贵州也有偷瓜送子的习俗。晚上偷瓜时故意让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骂,骂得越厉害越好。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画上眉,装成小孩的形状,敲锣打鼓,用竹舆抬送,送到无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须请送瓜人吃一顿月饼,然后陪伴着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瓜煮熟吃掉,认为从此便能怀孕了。
安徽歙县一带,中秋节时,大人们让稚童愉人家的倭瓜或者连娘带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极脏。用这种方式表示送子。有诗说:送子中秋记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惜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
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2
提起中秋节,谁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嘛。可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却在农历的八月十六日。那么,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呢?吃月饼、赏月、和家人团聚……这些都已成为我们舟山人必不可少的习俗。
在八月十六这一天,多数人家的餐桌上都会有一碗传统小菜“芋艿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传说在很早以前舟山人不知有芋艿,到后来食用芋艿,这中间与明爱国将领抗倭有关。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十六,琼州参将俞大猷奉命在舟山围歼倭寇,不料在离舟山不远的海面上遭到袭击。幸亏俞大猷指挥有方,将部队安全撤退到普陀山附近一个小岛驻扎,只是运粮船被倭寇劫走,吃饭成了问题,当时实行海禁,岛屿上居民已被强迫迁走,岛已变为荒岛,部队面临粮草断绝的困境。士兵们饿得发慌,遍地去找可吃之物,发现沼泽地里有种野生植物,根部长有球茎,于是便挖来煮着试吃。一吃味道很好,且又耐饥。
俞大猷得知后发动大家都去采挖。就靠这种球茎,俞大猷的部队渡过了难关。所以俞大猷把这种不知名的食物取名为“遇难”。第二天,俞得到情报,那些枪粮的倭寇在普陀集结,设计水陆夹击大败倭寇,普陀山潮音洞畔到今留有纪念明将抗倭石刻,上镌“明嘉靖癸丑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督兵灭倭于此”字样。
舟山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3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4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都很重视,关于它的习俗,也很有趣呢!
在70年代的农村,大人小孩都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但是每逢中秋节,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蔚蓝的天空上,在这柔和的月光下,无论多么穷苦,家里都要买上四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放在桌子上,做成一个供盘,条件好一点的,还可以用上好的白面,里面放点儿糖,蒸成圆形的,就成了梦寐以求的“月饼”,也做成供盘,乞求苍天保佑一家人的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现在生活富裕了,中秋节的食物琳琅满目,家里有各种各样可口的水果,还有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月饼。这天一家人一起去赏月啦,一块儿在家里一边吃月饼,一边聊天啦,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啦,快乐无比,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给亲人、朋友送箱月饼,代表团团圆圆;给家人送一些包装精美的苹果,代表平平安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反映了:不能回家团圆的人,到了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除了春节,这是人们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了。
八月十五正值农忙季节,人们欢欢喜喜吃月饼,高高兴兴收粮食,其乐融融。中秋节,代表丰收,代表喜庆,代表团圆,农民们收获辛辛苦苦种来的五谷,脸上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小孩子们可以约好地方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晚上则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赏月,或是在家里聊聊天儿,这是多么美好的节日呀!
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5
提到中秋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以赏月、吃月饼。还有,如果平时亲人不在身边,中秋节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日子。这天,全家可以欢聚一堂,一起快乐地吃月饼、赏月、聊天……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吗?一起来看一看吧!
传说很久以前,兔子长着长尾巴,它和狐狸、猴子是好朋友,整天在一起玩。不论谁有困难,兔子都会热心地帮忙。
有一天,它们在路边遇到一位饿昏在地的老人,它们三个二话没说,赶忙去寻找食物。猴子摘了许多野果子,狐狸捡了一大堆豆子。然而,这些东西都不顶饿。兔子呢,则把长长的尾巴甩进河里钓鱼。不大一会儿,就有鱼咬住了它的尾巴。可是这条鱼太大,狐狸和猴子赶紧来帮忙。两边一较劲儿,只听见“咔嚓”一声,兔子的尾巴被拽断了,鱼也游走了。眼看那老人饿得直哼哼,兔子咬着嘴唇,强忍住疼痛继续想办法,结果把嘴唇咬成了三瓣。最后,它把脚一跺,对狐狸和猴子说:“咱们先弄点柴,熬点汤,老人家喝了一定能好一些。”
于是,它们赶紧忙活起来。水烧开后,兔子平静地对两个朋友说:“兄弟们,我先走一步,你们要照顾好老人家。”说完,便纵身跳进了锅里……
突然,老人睁开了眼睛,用手一指,那滚开的水一下子就变凉了。兔子不但没死,反而更漂亮了。
原来这位老人就是玉帝,他想给月宫里的嫦娥找个伴儿,于是就变成快饿死的老人来考验人间的三种动物:狐狸、猴子和兔子。经过这一番考验,玉帝决定带兔子到月宫去,而狐狸和猴子拥有了像人一样的智慧。
据说,兔子到了月宫还不忘帮助别人,天天忙着捣药救人……
看了这个动人的传说,你一定会更深一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以后再过中秋节,你应该就不会傻乎乎地只知道看月亮、吃月饼了吧,你应该抬起头来,观察一下月亮,仔细看看,你看到了那只舍己救人的小玉兔了吗?你看见那嫦娥了吗?呵呵,中秋,“人月两团圆”!
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6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7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作文8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