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发展规划 小学 学校

管理员

摘要: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通用21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规划。我们该怎么拟定规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学校发展规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学校……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通用21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规划。我们该怎么拟定规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学校发展规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新的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立学校品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快学校自主发展步伐,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特制定学校近中期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我校位于镇政府北2公里、瓦岗村西100米处,占地面积5530平方米,是一所农村小学,为二层教学楼。学校6个教学班。学生近几年稳定在200左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校现有教职工1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历提高率80%。

  (二)发展优势

  学校经过长期艰苦的发展,已初步构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了长远进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在新课改背景下,“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已在学校教职工中构成共识,“学校在和谐中发展,教师在协作中提高,学生在欢乐中成长”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2、积极开展学校制度建设、校本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建设。

  3、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常规化管理逐步走向过程化、具体化,校本研究走向正规化,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形式多样、资料丰富、效果显著,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以德治校取得明显变化,人性化管理唤起学校谋求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是师资流动与政策变化都难以削弱的优势;

  4、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已经构成。几年来,认真实践为学生众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着力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广大教师积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构成了我校教师独特的教风,从而提高了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在近几年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面临问题

  经过对以往工作的总结,确认了学校发展中蕴藏的潜在优势,可是我们不能所以无视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经过与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访谈、书面调查,我们发现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1、丰厚的学校文化尚未构成,品牌概念意识不强。

  近些年来,特别是经过争创市级规范化学校,学校的发展开始由粗放型发展向提升内涵型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我们立足于学校传统,高瞻远瞩把握未来,分析学校自身优势与不足,构成学校的个性化,打造学校品牌。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意识不强。在学校发展中,构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敬业的优良传统,学校具有必须的文化底蕴。但没有充分发扬、利用,缺乏对文化积淀整合的创新意识。所以,学校没能够在充分把握传统的基础上构成丰富的学校文化。

  2、学校质量内涵的个性不鲜明

  质量内涵应当由学校结合当地需要、经济发展需要、学生实际现状与发展需要而提出,并不断改善,最终构成富有学校个性化特色。教育方针是国家对办学质量、办学方向等宏观层面的基本要求,它没有必要对学校的质量内涵做出详尽的规定。在以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学校缺少这一方面的理性思考。

  3、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引领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教育改革以来,学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改革模式,积累办学经验,构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学校并没有充分发挥深入研究探索、实验的功能,改革基本上是一种被动行为。实践证明,变革的实践产生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又将带来新的探索与变革,仅有构成良好的理念与实践变革的互动关系,学校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

  4、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足。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教育模式、育人方式呈现多样化,以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由于以前“应试”教育较为注重学科知识,忽视学生其它能力,以致于限制教师的发展。所以,很难适应今日的教育。仅有突破以往教师专业结构,才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5、教师、学生素养的提升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教师的职责心、课堂教学水平近几年虽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教师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素养还应当进一步提升。学生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教师和学生的这些品质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6、办学条件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亟待进一步改善

  尽管近几年学校尽力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但与现代化

  小学相比明显落后,就是与辖区内同类学校相比也不再具有优势,既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又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何争取加大投入力度,使学校面貌能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是学校自身应当值得研究的问题。

  经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的发展供给了难得的机遇。上述问题,是学校欲求进一步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所应高度重视的。历史赋予了我们的职责,我们有义务努力去探索改革解决。

  二、发展目标

  (一)办学思想

  以“办一流学校,育一代英才”为目标,以“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坚持“文化理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全面落实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力求经过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教育,打造“阳光”学校文化,供给健康、欢乐、温馨的学校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办学宗旨

  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校训

  育德、启智、健身、成才

  (三)办学理念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

  “教书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育的梦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是为了人的'一切。我们教育信念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管理育人”:在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基础上,将管理不断引向深入、规范、有效。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将管理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一方面、每一环节、每一岗位,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服务育人”:让每个学生都在线怕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奠定基础的人。

  “环境育人”:以优美的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校处处洋溢生机与活力,让学校成为学生求知的学园、成长的乐园、生活的花园。

  “活动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精神;具有高度的职责感、严格的纪律性和自我约束力。

  (四)办学目标

  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美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教师发展目标:“争做阳光教师,享受阳光教育”“阳光教师”的定位要求是:

  “应对生活,有阳光般健康的心态与体魄;应对教研,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应对孩子,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应对同事,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应对发展,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

  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教育理念新、文化素养高、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整体结构合理的阳光教师队伍。

  具体发展指标:

  有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需求——把工作当作享受,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在成事中成人,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教师自己的生命活力,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有高尚的师德——善良、公正、爱心、职责感是师德的核心,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家长的热心,对同伴的贴心,对事业的追求。

  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艺——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驾驭课堂教学。

  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教育科研能力——不再是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教学“操作工”,而是一个思考者,一个思想者,一个研究者。

  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学校发展目标:打造管理规范、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活动丰富、质量优质的阳光学校。

  ⑴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努力构成富有激励性、约束性、发展性现代学校管理新模式。

  ⑵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增强德育目标意识,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努力提高学校文化品位,着力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完善以学校为主,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努力凸现学校德育特色。

  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大名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力争培养1-2名在县内有必须知名度的骨干教师。

  ⑷重视教育科研。切实增强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强学习培训,着力建设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抓好校本行动研究和立项课题的研究,力求经过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中,以推进学校发展。

  ⑸打造一流品牌。继续坚持开发民乐京剧等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保证课时计划,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教材体系,建立评估机制,真正构成学校民乐特色

  ⑹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办学单位的大力支持,更新升级师生用信息技术设备。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坚持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品牌。

  (五)、基本策略

  突出一个主题,改革与发展,确立“三种意识”

  1、生本意识。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

  2、师本意识。确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第一根本的理念。针对学校实际,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并根据不一样层次教师的不一样需求搭建各种平台,供给更多帮忙,让不一样层次的教师获得不一样程度的成长和发展。

  3、校本意识。立足学校教研、校本管理,牢固树立学校即家庭,学即研究、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构成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实施策略师生发展策略:

  1、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德育实践为重要载体,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①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讲师德、塑形象,讲学习、比素质”和“礼貌科室”等竞赛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师德风范;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促使教师高度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树立良好形象。

  ②狠抓小学生养成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开展创“礼貌示范学校”、“五星班级”活动;坚持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卫生等习惯;经过学校之星、优秀学生、各项标兵的评选,从不一样层面树立学生行为规范的典型,让学生从身边学起,从小事做起,逐步构成富有校本特色的常规教育。

  ③着力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不断完善班主任考核细则,各班制定具有自我约束的班级公约,构成“诚实、礼貌、团结、守纪”的班风和“会学、乐学、刻苦、主动”的学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努力构成班级文化建设特色。

  ④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切实增强师生的净化、绿化、美化意识,进一步规范言行、改善人际关系,着力构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改善学校环境,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使学校时时处处凸现教育性。

  ⑤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等社会团体和共建单位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科技活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⑥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依托社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完善家访、发放联系卡等学校家庭联系制度,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教培训活动积极争取家长的协助和配合,努力构成合力。

  ⑦强化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不断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确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搞好以校长信箱和结对帮扶为主要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探讨行为不良学生的教育挽救措施,不断总结有效的教育模式。

  ⑧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育人功能。办好队校,加强队知识教育,并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小干部。积极发挥队会、班刊、宣传窗、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增强队组织自主管理力度,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竞赛、检查和评比工作,努力发挥校外辅导员等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

  2、以优化教学管理为着眼点,以课改实验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

  ①严肃执行教育政策法规,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不擅自更改或挤占活动型课程。

  ②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时间和质量。

  ③强化值周教师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常规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查,坚决杜绝松、懒、散、应付了事现象,努力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改之路。

  (2)深入推进课改实验

  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积极探索对“新教材、新理念”的教研新路,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力提倡每位教师写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交两篇教学案例,一篇论文,并经过各种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确立“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改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从培养学生掌握初步的学习

  方法着手,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习惯。改革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期中、期末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资料包括: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听课评课、工作态度等,奖优罚劣。

  (3)做好评价工作:

  ①修订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发展过程特点的描述,重视学生发展过程的全面性评价。

  ②发挥检测的评价与反馈发展功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做好构成性检测、抽查和年段过关质量调研工作,认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③建立竞赛(比赛)制度。定期组织口算、朗读、书写、作文、英语、美术、书法、计算机等知识、技能和素质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以建设校本教研制度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优化教研组。坚持“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原则,合理组建教研组,选聘爱岗敬业、积极上进、业务能力强、关心教师团体成长的同志担任教研组长。

  (2)加强校本培训。健全校本培训体系,营造学习、研究氛围,做到统一要求和按需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定期讲座和个体自学相结合,定期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时事政治和有关的重要文章,认真组织开展现代教学技术和各类业务培训,力求教、研、训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理论水平。

  (3)强化校本教研。

  各教研组每周集中一议,及时讨论、解决遇到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记录下来,月底在学校教研大组活动时汇报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在教研组内上一节以上公开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积极参加评课活动。评课时,要求听课教师人人发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积极参加其他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

  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有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市级以上听课回来,必须在一周内上好汇报课。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

  (4)大力推进现代化技术教学。

  每学年对教师进行一次以上多媒体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学习运用现代化

  教学技术的能力,发挥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设备的特有优势,使之到达与课程、教材、教学的有机整合。

  (5)积积极实施“名师”工程。

  ①不断完善《学校教师管理条例》。对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班队工作、基本功水准、科研能力以及教育理论的掌握与运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

  ②经过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精心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促使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③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积极探索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并让教师自主评价自身所获得的专业发展水平。学校发展策略:1、狠抓教育科研。

  (1)不断壮大教育科研骨干队伍。教科研骨干成员每学期撰写一篇自己在教科研方面的心得体会,每学期指导教师论文1——3篇,学校根据得奖、发表情景进行奖励。

  (2)完善教科研奖励机制。把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取得的科研成果列入专业考核资料,加大奖励力度,以激发教师科研热情,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科研层次。

  2、以打造优势品牌为着眼点,以特色学校创立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充分发挥明德项目学校的优势,积极开展中西方经典文化诵读。

  (1)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继续搞好经典文化诵读展示。

  (2)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编写校本培训教材,建立评估体系。

  (3)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扩大优势,并能在各类比赛中提高知名度。

  3、以提升教育服务品位为增长点,以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优化育人环境为保障,提高学校办学信誉

  (1)根据学校经济状况,逐渐改善师生办公学习条件,学生微机室的更新。

  (2)保证教室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完好率,提高使用率,更新更换部分设施设备,逐步到达规定标准和要求,健全管理、使用和维修等制度。

  (3)重视图书、阅览室建设,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室、计算机教室。建设阳光书吧,班班建立图书角,学校图书每年更新在5%以上,保证学生图书借阅率。

  (六)、保障措施

  1、构成群体合力

  提高全体教职工思想认识,达成“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努力工作,保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2、重视班子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备干部队伍,做到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学校中层干部采用聘任制,并逐步向“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组织聘用”的选拔机制过渡。坚持一周一次的学习制度,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法规、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加强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廉洁自律、开拓创新,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按教育规律办事、能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管理的新型干部队伍。更新教育理念,大胆改革创新,确保学校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3、强化过程管理

  健全有关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抓好全过程管理,及时调控,避免、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各项工作按既定的方针有效地开展。

  4、健全监控机制

  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好工会、教代会的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确保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

  5、拓宽办学领域,积极寻求支持

  师资、投入和管理是办好学校的三个重要方面,而投入则是学校这台机器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更是学校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物质条件。学校努力做好工作,赢得办学单位对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争有必须的资金,为学校发展供给物质保障。

  未来几年,是充满着期望和挑战的岁月。只要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睿智,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期待着:我们的汗水必须能浇灌出满园春色。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2

  xx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不算悠久,但紧跟管理区教育发展步伐的学校。学校有一批淳朴乐学的学生和一支有必须专业水平敬业重教的教师队伍。此刻原有办学基础上,结合管理区教育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引起的生源变化,在全国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和管理区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下,特制定我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础与现状

  (一)外部环境

  1、学校基本状况

  位于屈家岭管理区xx办事处的xx小学始建于1973年,前身为总参五七干校红卫学校。改交地方后校区包括xx中小学,属于完全义务教育学校,2003年管理区在何集建立第二初级中学,xx学校中学部并入何集二中。现学校占地面积30亩,有6个教学班,学生近150人,教职工16名。

  2、教育发展背景

  应对屈家岭管理区创立“工业强区,做活生态文化旅游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管理区教育局组织学习并着力推行《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制定了《屈家岭管理区2010年工作要点》。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立足于我区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理性思考和设计如何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成为办事处百姓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另外,管理区教育局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所以,我们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也应充分研究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途径,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资料融入我校的发展规划中。

  3、社区状况

  为支持三峡移民工程,管理区移民办公室对xx办事处布局结构调整,学校发展教育教学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各级领导对学校发展高度关注,社区、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也很高,管理区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多次到校现场办公,关心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工程进度,此刻学校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总建筑面积24360平方米,拥有篮球场、标准停车棚。同时学校正在逐步配齐各类教学设备,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此刻学校与办事处没有人员分配、经费发放等直接管理权责,办事处无工矿企业,现学校办学除财政开支外,所有费用需要自筹,生源减少,学校经费一向存在必须困难。另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在管理区最西端,且夹在钟祥长滩镇和罗集镇之间,生源极不稳定。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工家庭,部分家长素质较差,多次出现不能尊重家校协作教育的现象,学生在养成教育上存在较大困难。

  (二)内部条件

  1、教师结构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6人(含在编因病待休教师1人、后勤专职1人,聘请教师4人,资教生3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4人,占在岗教师的87.5%;小学高级教师7人,占在岗教师的50%;40岁以下的教师9人占在岗教师人数的64.3%,他们积累了必须的教学经验,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学校经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目前,学校已基本构成了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有3名,占在岗教师的21.4%。

  2、学校管理状况

  近一年来,学校在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必须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

  (三)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可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与国家和管理区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名优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学科骨干教师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我校虽有教科研课题,可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泊,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还未能构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构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学校,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成长。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1、一条主线:围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依托传统文化熏陶人的实施载体,探索“高效课堂”的办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这既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办学梦想。

  2、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二)办学目标

  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到2013年把学校办成一所“质量保证、艺体见长”,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教育特色学校。

  校训:礼貌团结勤奋创新

  校风:合作奉献务实

  教风:严谨互助创新

  学风:明礼乐学力行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

  职责人:

  目标:坚持以传统文化兴校抓管理,人法双馨抓落实,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措施: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严谨与宽松相融的和谐管理氛围。

  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建立学校教工之家,开展教工活动,经过“读书沙龙”等体验活动,增强教工人文底蕴,创立学习型组织。

  6、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加强师生活动建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营造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书香学校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0.9——2011.8)

  年度目标:

  1、以传统文化导读为抓手,进一步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学校育人文化环境。

  任务:

  1、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的制度建设。

  2、加强干部自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论,明确干部个人和分管工作的发展目标。

  3、完善学校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价指标,加强教师作风主流意识为抓手,营造用心育人的工作氛围。

  4、完善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和个性发展上自创特色。

  第二年(2011.9——2012.8)

  年度目标:

  以人为本,构成学校共同愿景。

  任务:

  1、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以《打造书香学校,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第三年(2012.9——2013.8)

  年度目标:以构建和谐学校为出发点,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任务:

  1、以创立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构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与社区的.沟通,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科学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干部专业素养: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力争每人每年有1篇以上论文在市级范围交流或发表。

  2、管理成果:学校要争创“管理区安全礼貌学校”,“管理区教育科研先进团体”,“市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的教学质量在管理区学校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家长满意率到达98%以上。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职责人:

  目标:

  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美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三种能力的培养(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职责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

  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

  (1)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

  (2)以“改正职业陋习,做文化教师”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体验活动,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随堂课的教学质量为突破,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团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

  (2)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3、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实施,帮忙不一样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4、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1)改善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培训情景、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情景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2)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即成长档案)。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善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3)学校设立奖励制度。加大对教研组的考核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同时,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尤其要关注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0.9——2011.8

  年度目标: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任务:

  1、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评价机制。

  2、搭设自我实现平台,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3、开展对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现状调研,为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供给明确的方向。

  第二年:2011.9——2012.8

  年度目标:

  加强课程平台建设,改善教育教学实践

  任务:

  1、开展教师人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立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注常态课质量。

  3、加强“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第三年:2012.9——2013.8

  年度目标:

  深化校本培训,构成教师专业发展良好环境

  任务:

  1、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节成果展示。

  2、开展师德建设系列研讨活动:“在育人中成长”。

  3、汇编“高效课堂”课例集。

  4、进行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阶段反馈。

  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素质结构:各级骨干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各增加1-2名。

  2、教师专业素养:100%教师在校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50%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00%教师有论文发表或交流,其中争取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三分之一的教师到达校内教学常规免检。

  3、教师教育成果:《“高效课堂”课例集》。

  (三)德育工作:

  职责人:

  目标:以“学以致用知行结合”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小学各学段学生礼貌素养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校本德育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措施:

  1、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构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3、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4、组建学生活动组织,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5、完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构成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学校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0.9——2011.8

  年度目标:理顺德育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德育常规管理。

  任务:

  1、制定《小学各学段学生礼貌素养养成教育研究》方案,并完成立项和宣传工作。

  2、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班级管理能力。

  3、制定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的评比细则,开展第一届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

  4、制定各学段学生一日礼貌礼仪要求,并开展培训活动。

  5、组建乒乓球、书法、绘画、合唱、棋类、鼓号队等学生活动小组,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学校生活质量。

  第二年:2011.9——2012.8

  年度目标:营造氛围,深入研究,初显成效。

  任务:

  1、关注德育体验教育,经过“行为示范员”等途径,让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

  2、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经过学校培训、亲子活动带动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

  3、编写德育教材《礼仪篇》。

  4、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首届“十佳”特长学生的评选活动。

  第三年:2012.9——2013.8

  年度目标:关注发展,构成特色,取得成绩。

  任务:

  1、总结学校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开展特色中队展示活动,并进行第二届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

  2、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展示活动。

  3、编写校本教材《教子有方》。

  4、开展师生社团活动成果展示。

  5、开展第二届十佳特长学生评选活动。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育人的主动性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方法,并构成特色。

  2、学生言行举止礼貌,习惯好。

  3、家长有较强的职责心,懂得正确的教育子女的的方法。

  4、成果:三年内,学校争创安全礼貌学校。学校有德育先进工作者2—3名,有3-5篇德育经验论文在市级发表或交流。

  (四)教学工作

  职责人:

  目标: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措施:

  1、以常规自控(互控)为突破口,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备课自控,对不一样层面教师分别要求,不断提高二次备课的质量;随堂课互控,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注重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构建具有“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教研,逐步构成我校校本课程,经过研究、实践,提高全员的课程理念及教育行为的转变。

  3、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展示情景、文体活动参与情景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0.9——2011.8

  年度目标:

  强化常规,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任务:

  1、根据不一样层面的教师,制定备课分层要求。

  2、建立随堂教学情景互控机制,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练习问题记录本。

  4、完善课题研究网络,落实研究任务,并在部分学科内开展“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研究。

  5、心理教学常规化,设立心理辅导员,并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

  第二年:2011.9——2012.8

  年度目标:深入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任务:

  1、进一步完善随堂教学情景互控机制。

  2、继续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体系。

  4、在音乐、美术、自然等学科逐步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5、收集整理学校练习设计资料。

  6、开展师生艺术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第三年:2012.9——2013.8

  年度目标: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构成具有美育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任务:

  1、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汇编“高效课堂”的课例集。

  2、举行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3、汇编《学生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三年得到的预期效果:

  1、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到达管理区学校中等以上水平,部分学科有所突破。

  2、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显著提高,50%以上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3%以上教师的论文在市级及以上交流或发表。

  3、汇编“学科课内外练习设计集锦”。

  4、汇编“学生练习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五)教育科研工作:

  职责人:

  目标:

  拥有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构成通畅、规范的科研网络,能将教育科研和日常的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力求构成自己的风格。

  措施:

  1、开展“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的课题研究,以课题来带动办学特色的实现。

  2、教研组建设要以科研为先导,每个教研组在学校总课题下确立小课题,教研组的一切活动要围绕课题运转。

  3、骨干教师是科研的主要力量,校级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须是课题主持人,经过科研培训和实践指导,提高科研能力。

  4、建立并完善学校、小组、个人三级科研网络,采用行动研究法,推进学校的科研进程。

  5、完善科研档案,做到种类齐、过程清,使科研工作纳入正常运作的轨道。

  任务:

  1、围绕“高效课堂”的课题,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每年有1项课题在市或区立项。

  3、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化、开展正常化。教师人人有课题,并有过程性评价档案袋。

  4、每学期组织1-2次的教师科研培训。

  5、将研、训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

  (六)后勤服务工作:

  职责人:

  目标:

  树立全心全意的后勤服务意识,为师生供给更好服务,努力实现及时、到位、优质。

  措施: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精心设计,协助完成学校整体外显文化,体现个性、关心细节、注重实效、凸现“精致”。

  2、继续抓好校产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升后勤工作的档次。

  3、加强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财物管理制度。

  任务:

  1、学校环境文化于2011年完成,努力体现“精致、实效”。

  2、创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精神,逐步构建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学校的校徽、校旗、校歌、环境标识、公共事务等都体现学校的文化。

  3、建立“学校财产维修、增添申报制度”,努力做到“及时、到位”。

  4、每年层层签订安全职责书,进一步规范学校的门卫、保安,无重大事故发生,三年内争创区安全礼貌学校。

  5、各项收费规范,无乱收费投诉。

  6、科学管理,档案完善。

  7、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制度,为学校开源节流聚好财。

  四、学校办学特色创立

  职责人:

  目标:

  提高师生学校文化生活质量,培养学生对文体的爱好及感受美的能力。经过三年努力,构成一批有个性特长发展的教师和学生,构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设置。

  措施:

  1、开发教学资源,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真正让书艺成为一种学校文化。

  2、抓科研促教学,经过兴趣实践活动,完成文体艺术课程的开发。

  3、经过特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务:

  1、有固定的活动专用教室,设备完善;一个学生作品陈列室和一个较大面积的成果宣传窗,做到资料二月一换。

  2、加强师资培训:定时、定点、定资料,有一批素质过硬的文体师资队伍,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

  3、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优势:将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特色融入到日常的课程中,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有一套适合普及提高的校本教材。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与评价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构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书记、教务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教科室负责人、教研组长为组员的“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党政工职权明确。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职责到人、分工合作;工会起好桥梁作用。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评估保障

  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经过。一经经过,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景,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3

  侯庄小学学校发展规划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教育质量提升年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坚持“优化育人环境,创办示范学校”为奋斗目标,坚持“让每一片心灵充满阳光”为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校本研究,突出学校特色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工作目标

  本学年是我校稳步提升的一年,学校工作的总目标是努力创立乡级规范化小学。

  1、班子建设目标:构成团结、务实、勤政的班子作风,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力争让全校师生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学习。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建立一支团结合作、自主创新、好学奋进的教师队伍。

  3、德育目标:坚持以礼育德的工作思路,本学期以培养礼貌礼貌、好学上进的校风学风为目标,以评比来促进校风学风的好转,以学风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目标:教学成绩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年级学科学期考试成绩力争超中心校平均分数线,在中心校处于中上水平。

  二、工作及措施

  (一)坚持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学校良性运行机制管理实行六坚持。即:坚持分层管理,坚持目标管理,坚持质量管理,坚持制度管理,坚持民主管理,坚持人本管理。工作中关注、关心、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活与发展、成长。力争创造一个平台,让教师尽显才华;搭建一个阶梯,让教师登高望远;激活一个机制,让教师自我完善。使学校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本年度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力度,为教师进行体格检查,教师节开展庆祝活动,保证教师身心健康。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年级组建设为重点,以师德教育为核心,进一步深化、细化“珍惜岗位、关爱学生、热情工作、提高质量、团结协作、容纳他人”工程,进一步激发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真情塑造未来”的服务理念。努力建设好自己的三个精神乐园:一是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爱岗敬业,心灵宁静,信念坚定,就会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得到工作的欢乐。二是建设热爱学生的精神乐园。只要带着爱心,走进学生心灵,就会学亦无穷,乐亦无穷。只要建立热爱学生的精神乐园,就会不仅仅爱优秀学生,也会更爱有缺点的学生,以德报怨,也感觉问心无愧,这是教师的境界。三是守住依法治教的精神乐园。依法执教要落实到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分钟,落实到可感知、可操作,可细化的行动上。培养有个性的教师,使教师懂得在法制的范畴内创新。

  2、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为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确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教导处与教研组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制,从本校实际出发,制订确实可行的学习研修制度,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组织教师参加经常性的学习研讨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创设良好的骨干教师成长环境。继续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对事业性强、勤于钻研业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要多压担子;要为骨干教师的成才搭建舞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讲学、学术研讨活动。

  4、全面实施提出的“十二项措施”,重新制定绩效工资方案,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坚持德育为首,有效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一个根本和三个原则。

  一个根本是坚持以礼育德为根本,加强礼仪养成教育,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微笑待人,主动打招呼,每日做件家务事的良好习惯,养成按规则办事,不乱扔垃圾,不乱花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等公共礼仪。努力实现德育社会化、生活化、常规化、基础化、课程化,从基础抓起,追求实效。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儿童,降低重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3律,寓教于活动之中;二是坚持“三结合原则”。要有大德育观念,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三是坚持“三全育人”的原则。

  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科、每一项活动,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2、进一步强化优秀班团体建设,在队伍建设上花力气。一是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经过案例教学和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思想教育水平;二是制定班级与校级学生小干部队伍培训计划,建立“红领巾”监督岗,继续办好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成积极向上的学校风貌;三是各班制定优秀班团体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功能和班主任的创造才能,开展优秀班队课展评、优秀班队活动设计竞赛等活动,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班团体建设方法。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一是要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职责制,明确“一把手”职责制,定期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推进“平安学校”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层层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加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经过交通事故图片展、法制教育报告会等形式,不断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杜绝违法现象的.发生。

  4、继续抓好三结合教育。我们要积极争取家庭社区的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的作用,继续抓好与社区相关单位的共建活动,办好家长学校,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构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四)坚持质量立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1、关注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紧迫感和职责感,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召开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借鉴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切实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抓教风、抓课堂”的具体要求是:抓教风,要求做到“三严”,到达“三业”,即“严肃师德师风,乐业爱生;严格岗位职责,敬业奉献;严谨治学态度,精业钻研”;抓课堂,要做到“一不三有二得”,即“每节课教师讲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要安排有练习、有检查、有反馈;教师每节课要明确“你期望学生得到什么你让学生得到了什么”课后要求认真反思。

  2、强化教学基础管理,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本学年,我们将把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强化教学基础管理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学科组、备课组建设方面加强“三要”:要有具体的备课活动计划、要在备课组长负责下进行的团体备课、组员在备课组内要有明确分工,构成工作合力。

  3、强调对教师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改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对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坚持“重平时”、“看三率”的原则,即评价注重教师平时的教学效果、学生平时的学业负担5情景;评价一看期中期末考试“合格率”、二看“优秀率”、三看“提高率”,全面评价班级学生学习情景;探讨在新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如何有效、合理地设计、布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从知识练习、巩固的角度及重课堂四十分钟效率,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五)坚持服务助校,继续提高总务后勤工作效能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意识。总务部门要规范和细化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后勤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勤恳工作的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2、加强节能节源意识,提高物品能源使用效益。首先是提高节水节电意识,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水电管理,平时要加强对学校的巡视和检查,对可能出现的浪费水电的不良现象要及时加以制止。其次是加强对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学校物品采购、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所需物品的添置继续实行“申报、审批、采购、再审批”的流程。

  3、加强学校管理,呈现环境优势。

  加强对师生的爱校教育,确立学校是我家的思想,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物;对各处室的财物实行登记、核查、考核制度。

  (六)、体育、卫生、安全工作

  1、坚持上好体育课,并制定出体育课课堂常规,体育科组连同各班级要抓好两课两操质量,要求两操动作整齐到位,出操排队快、静、齐,队伍行进充满朝气。

  体育组还要组织好常规性体育竞赛活动。

  2、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防火、防电、防盗、交通安全等防范意识要常宣传、常教育、常检查、常汇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严格控制不满十二周岁的学生骑车上学,同时要加强对骑车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继续做好每一天两次护送学生安全过路,放心回家的工作。

  3、加强常见病、传染病的宣传教育,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净化。落实卫生包干区制度,实行一日两扫,一周一大扫。

  加强卫生检查工作,构成制度化,每周检查评分。

  全体教师要根据本计划的精神,切实制订好各自的工作计划,并扎扎实实地付之行动,共同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发展内涵的丰富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4

  20xx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按照“师生为本,素质育人;均衡发展,整体提高;强力突破,不断超越”的二十四字方针要求,在确保“两基”顺利迎“国检”的基础上,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根据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及镇20xx年教育工作计划,结合学区教育教学实际情景,对全学区20xx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学校管理工作:

  1、宗旨: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素质育人、激励发展

  2、思路:师生为本、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3、以国家实施的绩效工资为龙头,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优劳优得。

  4、改革学校的考核考评方案,在教师民主参与谈论的基础上来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要让优秀教师香起来,不求上进者慌起来,激发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职责感、危机感。

  5、学校领导班子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管理达标工作,深入贯彻《市中小学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以精细化、制度化为切入点,不断加强日常管理,使各种管理行为规范。

  6、虽然我省“两基”工作已顺利经过国家验收,但提高“两基”水平,巩固“两基”成果仍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和主抓手,我们要经过“两基”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坚定不移地按照“双高普九”要求,促进全学区教育和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注重学校队伍建设。

  一方面学校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精细化管理意识,增强主动性、提升执行力,从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多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教研一线、深入工作实际,集中精力抓课堂,围绕质量抓服务;一方面学校教师以树师表形象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礼貌施教,积极打造师德高尚、业务过硬、锐意进取的学校教师群体形象。

  2、强化学校常规管理。

  用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实干的态度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学校的每项工作做精致、做到位,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动地寻求对策,去克服困难更好地解决问题,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对待每项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构成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做好学校教师每月的常规考核,使学校规范深入人心。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认真做好每月一次的教育质量调研与指导工作,并不定期分学科、分年级进行学生各项能力水平测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素质优良,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发展。

  4、彰显学校科研特色。

  以学校教育科研为特色,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后续发展。在学校科研工作中,积极做好学校有关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工作,努力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创造机遇、搭建舞台,积极塑造一批具有必须影响力的教师群体。

  5、注重德育工作实效。

  注重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不断拓展德育活动载体,创新德育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德育环境网络和德育管理网络,以家长学校建设为阵地,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构成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德育结构。切实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让少先队活动成为学校一个亮点,不断放大学校少先队工作与德育工作品牌。

  6、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营造和谐、民主、向上的良好学校发展氛围,努力做好各项教育宣传工作,展示学校发展动态和教师个人风采,把我们的富溪小学营造成充满文化,充满智慧,充满人文情感的精神家园。

  7、要抓住国家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机遇,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在省、州、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逐步开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根据《都匀市教育系统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学区)实际,制订我校(学区)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涉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改革愈深入,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愈为重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工作必须走在具体工作实施的前头,并贯穿整个工作的始终。思想工作和师德建设不能脱离教师生活和工作环境,不能脱离教师的所为、所想、所求和所望。所以,学校主要负责人必须深入细致地作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必须统一思想,有效工作,切实引导教师树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梦想和信念,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打牢基础。

  8、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根据市“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继续推进以“一德三新”为主要资料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做好“十-五”教师继续教育资料建设,为20xx年教师继续教育考核验收打下基础。

  积极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经过各级培训,在骨干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上还要取得新的发展,学校要加强校际交流和外出培训,利用我学区与其他乡镇、县市学校开展的教育交流活动,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落实骨干教师的'职责和待遇。构建校级骨干教师体系,使我学区骨干教师队伍构成合理的规模和梯度,为提高全学区教学质量服务。

  9、市教育局已将20xx年确定为“教育教学质量年”。

  学区各小学要在充分解读市局工作要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具体措施并认真实施,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10、积极、主动、高效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主要工作:

  (一)、打造德育工作特色,放大德育工作品牌。

  1、在学校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让德育渗透到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走廊,让每一个角落都在闪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处走廊都能育人。

  2、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积极把学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诚信教育、职责感教育等纳入教育的日常教育体系,寓德育于日常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放大德育工作的品牌。

  3、在德育中我们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安排一次集中授课,不断加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学校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各个班级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放“家校联系卡”等多种方式、让社会和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宣传我们的教育,构成教育的合力,同时我们在工作中要针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研究农村很多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等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实施依法治校,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1、认真贯彻执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认真落实省市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生学杂费的规定,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校务公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市中小学规范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教育质量,科学安排学生在校活动及作息时间。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5

  为在今后五年内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打造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品牌,构建科学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概况:

  济南市经九路小学创建于1947年年底,位于市中区纬二路180号,八一立交桥的东北角。学校占地5843平方米,建筑面积4267.13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36名教师,学生486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31人,大专学历3人。学校布局合理,教学设施较为完善。学校曾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基地,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排舞三星级校园,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把“慧爱”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创建科学的管理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谐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办学追求。学校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各项制度日趋健全,内部管理运作良好。教师队伍工作热情高,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较好,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较强。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均有显著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育人环境不系统,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年龄偏大,教师的创新意识精神有待提高,学校的硬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品牌凸显的不够,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和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规范+特色”的办学思路,把教育发展作为主题,把教学改革作为动力,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探索符合我校特点的办学之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总体目标

  研究和提升“慧爱”教育,建设富有“爱和智慧”的生命力现代校园,培养具备“智慧”和“大爱”特质的经九现代美少年,打造特色明显的绿色质量品牌。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我校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科研有特效。让每一位学生学习力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专业水准都提高,让每一位家长育人方式都变化,力争成为济南市的新优学校。

  四、具体目标:

  (一)常规管理目标:

  学习贯彻教体局有关精神,规范学校各项工作,制定《济南市经九路教师发展性量化评价办法》,结合《济南市经九路管理制度》,抓好校园管理、教师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倡导校务公开,深化民主管理,加强教师考核,补充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和预案。

  (二)教学质量目标:

  继续加强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探索合作学习和思维训练为特质的“慧爱”课堂教学策略,深化信息技术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科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核心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培养一支观念新、思维活、方法多、有爱心,责任强、觉悟和学识高的领导队伍。塑造一支乐于奉献、勤于思考、易于合作、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实施名师工程,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苗、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管理工作,五年内,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3-5 名,区级骨干教师5-10名。

  (四)学生发展目标: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合作、思辨、探究、创新的学风,培养“爱国家、担责任、好学习、敢创新”经九现代美少年。

  (五)学校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进一步规划校园文化和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专用教室建设,做好校园硬化和美化工作;建立面向未来学校的“慧爱”教育;打造:书香校园、传统文化校园、智慧校园。

  (六)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加强网络信息化基础建设,力争做到网络全覆盖,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全程直播,开发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的大数据,资源强大,做好宣传性、交互性,随时性。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1、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工作实效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以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4、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全面推行校务公开,通过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等形式听取教职工意见,做到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5、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6、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飞跃,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特色。

  (二)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养

  1、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构建现代学校,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学校应把教师素质的提高摆在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地位。要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体系,注重教师自我学习和内在素养的提升。在学历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学习,五年内,教师大专学历达100%,鼓励教师在岗学习,开展多类型的读书活动,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成为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学习型教师。不断探索校本教研的新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构建“学习型”学校。

  2、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开展敬业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每学年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每年评选2-3名师德先进典型,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评优评先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依据,同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对严重违反者,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3、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加大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星的培养,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青年教师确定为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梯队。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均衡发展。五年内,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1- 2名,市级骨干教师3-5名、区级骨干教师10-15名。

  4、抓好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方法,抓好教学基本功。继续开展“四个一”练兵活动,鼓励和帮助教师外出学习,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快速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改进德育方式,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1、健全德育机制,形成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人人管德育、家家懂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

  2、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人文教育,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3、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帮助学生形成自信、自强、自律、勤奋的健康心理。

  4、建立一支有强烈的责任心,崇高的使命感,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坚持以师生的精神塑造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我、自主管理为抓手,通过课堂和活动两大德育阵地,采用正面灌输、结合活动、个体自我教育等三种形式,实现管理制度化、内容系列化、教育社会化、工作科研化、活动自主化,优化德育工作环境,发展和提升德育内涵。

  5、实施“扶困助学” 工程 。

  (四)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深入贯彻各级教育部门关于教育发展的精神和要求,全面深化“慧爱”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1、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按新的课程标准,扎实上好各门功课,充分发挥各科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教给方法,开发智力,培养情感价值观等作用。其次,要落实公平教育理念,学校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使全体学生享受教育的权利平等,享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2、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实施“慧爱”教育,促进学生均衡发展。通过和谐教育,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发展个性,健康成长。和谐教育不仅是德、智、体、美全面的`和谐,也是每个学生情感、意志、性格形成过程的和谐;和谐教育不仅是教与学和谐,也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倡导和谐教育,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爱,不断探讨转化方法,建立帮教档案,尽我们所能帮助其成长。

  3、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顺应课改的要求,创新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评价观。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大胆实践;要创新教学管理,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要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精心教学,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质量监控、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有机结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校本教学特色。课程校本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办学目标的载体。学校要认真贯彻实施新课程教学计划,上好综合类课程。同时,要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多种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建立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形成校本教育教学特色。根据我校实际,五年内,从学科类课程、活动类(技能)课程和社会实践类等三大方面开发课程资源,形成校本教学特色。

  5、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加强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管理与教育。关注学生理想目标、道德品质、日常行为、学习行为、心理健康、思想动态、安全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依托少先队活动并采用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自我安全保护”等教育。

  6、要加强各类比赛和活动工作的规划和制度建设,重视各项常规性的活动与比赛的训练。做到训练平常化、比赛定期化。保障各类活动与比赛能取得优异成绩,提升学校地位,树立学校的形象。

  (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争创平安、和谐校园

  1、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安全工作应列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没有安全就没有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没有安全就没有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建立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加强管理,加强演练,定期检查,及时整改,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要建全对学校师生人身安全的防范措施,切实唤起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严格落实学校封闭管理,做好来人登记制度,定点会客制度。

  3、加强课间护导,值日教师要加强课间巡视,杜绝学生做各类危险游戏,学校安全领导组成员,要定期开展对学校及学校周边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上报。

  4、要定期更换、保护好消防设备,加强学生消防逃生演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要加强防盗设施的维护检查,加强节假日、夜间值班巡查,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5、五年目标:零事故。

  六、分年度工作目标达成度

  (一)2021年度工作目标

  作为实施规划管理建设的第一年,重点是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资料建设,为实施学校五年规划达成打下扎实的基础。

  目标: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改善学校校容校貌。

  具体工作

  1、成立学校五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部署各项工作。

  2、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融入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使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

  3、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工作实效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4、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坚持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各种文件。

  5、继续开展新课程课改工作和完善校本培训的系列工作,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

  6、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相应培训和各类竞赛,提高综合素质。

  (二)2022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具体工作

  1、紧紧按照区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2、进一步规划校园建设,营造校园优美和谐环境,结合济南市新优学校的申报,完善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3、为师生提供合格、健康的饮用水,提高教师的办公条件。

  4、继续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继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5、紧紧围绕区教育局综合目标考核细则,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6、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好安全主题教育和安全演练工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

  (三)2023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新优学校培育行动计划,加强“慧爱”课堂教学深度研究,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校园网络文化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规范管理体制。

  具体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依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2、通过教代会,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力争使我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飞跃,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水平。

  4、进一步加大校园建设,做好校园部分场地的硬化工作,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完善学校育人生态初步设计。

  5、年度,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1-2名,市级、区级骨干教师2-3名。

  (四)2024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养,进一步完善育人生态设施建设和师生“慧爱”评价机制。

  具体工作

  1、教师队伍教师建设,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学校应把教师素质的提高摆在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地位。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体系,注重教师自我学习和内在素养的提升,建立教师发展“慧爱”评价机制。在学历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学习,鼓励教师在岗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成为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调学习型教师。

  2、继续组织各类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相关培训和校内培训,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3、组织教育教学论文、课件、案例评选及推荐活动,形成人人懂科研,人人会科研的良好氛围。

  4、继续加强新一轮课题研究,努力打造一支课题研究队伍,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5、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加大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星的培养,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青年教师确定为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梯队。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五)2025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完善育人网络,增加学校工作实效性,进一步配套和完善学校功能体系,完成济南市“新优学校”培育任务。

  1、健全德育机制,形成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人人管德育、家家懂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

  2、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教师大专学历达100%

  3、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开展“自知、自立”教育,使学生行规内化。以“慧爱”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建立“慧爱”学生成长评价机制“。

  4、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实施“慧爱”教育,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特色发展。

  5、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功能室的配套,建立学生阅览室、美术室等,继续添置电教设备及图书。完善学校场地硬化的整体实施,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建设,打造精品化绿化,提升学校品位。

  6、总结和反思,加强宣传,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分层次全方面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反思不足,找准问题,确定解决的措施,为下一个五年规划做准备。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6

  一、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创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占地23.5亩,建筑面积9658平米,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980余名,教职工71人。学校教学班均配备多媒体一体机设备,配置先进,能够充分满足教学需求;专用教室共21个,种类齐全,设施完善,能够满足最大班额需要。学校以“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适合的教育”为办学宗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开国大典红一师友好协作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等,拥有各级荣誉表彰200余项。

  (二)发展优势

  1、学校注重落实“尊重为本,助推成长”的管理理念,注重调节个人和团队的关系,注重对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注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创新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

  2、常规管理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学校“管”“理”并举,从常态管理、规范管理入手,率先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坚持每日小反馈、每周大反馈;从每一个细节抓落实,努力实现管理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工作精细,检查督促到位,让教师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在学习活动中张扬,让学校的个性在管理中体现。

  3、学校特色建设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创新,学校在“国防涵德——国防特色课程”、“以美育德——美育特色课程”、“我和我的祖国德育主题课程”、“以劳润德——劳动特色课程”等特色课程建设及科技、艺术等特长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国防教育品牌化和美育课程多元化的办学特色,得到区域的普遍认可。

  4、学校新建塑胶操场,增设平板互动教室,优化学校教学楼内部布局,部分功能教室增加了设施配备,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

  (三)面临的困难

  1、教师发展问题:由于2018年之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例不均衡,形成了目前的教师梯队断层。老教师经验丰富但思维相对守旧,青年教师有热情但工作经验不足,缺乏一批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中间段骨干教师进行引领和助推。需要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采取有效策略,助推每位教师的成长,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2、深耕课堂问题:当前我校存在的课堂问题是“学为中心、素养为本”核心理念在课堂上贯彻落实不充分,教学效率不高。学校将通过课堂教学深度变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学校课程问题:基于学校七彩课程体系构建的美育、劳育、国防等学校课程内容相对独立、分散,缺乏有机融合。需要找准链接点,形成体系,提升课程品质,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

  4、学校生源问题:学校处在老城区,生源质量逐年下滑,招生数量逐年减少,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参差不齐。

  二、规划愿景

  (一)办学理念

  七彩科苑幸福成长

  (二)总体目标

  ●办学目标:创建师生幸福成长的理想校园

  ●培养目标:

  培养主动发展的学生——阳光、感恩、乐学、创新

  阳光:身心健康阳光少年

  感恩:感恩他人回报社会

  乐学:快乐学习主动思考

  创新:敢于实践创意无限

  ●办学特色

  科苑小学以“七彩科苑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以“责任、方法、美”为校训,以“发展学校,赢在课堂”为强校理念,构建了“国防涵德”、“以美育德”、“以劳润德”等七彩特色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多元的、适合发展的成长舞台,给每个孩子展示的机会,开创了“七彩科苑幸福成长”的七彩教育品牌。

  三、重点发展项目

  ▼项目一:构建“七彩”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工作目标

  加强、提升学校静态文化品位和创新、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构建“弘毅宽厚、竞进致远”的理念文化、“厚品博爱、融美尚学”的制度文化、“生机盎然、和谐有致”的环境文化、“厚积博采、惜时无畏”的行为文化,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以文化熏陶人、以环境育人,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年

  理念文化梳理学校现有理念文化资源。

  制度文化以人为本,整理完善规章制度。

  环境文化进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整体规划。

  行为文化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2023-2024年

  理念文化细化完善学校理念文化。

  制度文化初步形成制度体系,规范运作程序。

  环境文化有序推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改造工程。

  行为文化进行文明礼仪班级展示活动,内化行为养成。

  2024-2025年

  理念文化形成学校特色理念文化体系。

  制度文化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汇编成册。

  环境文化打造专题教育区,形成学校环境文化教育空间。

  行为文化建构“七彩科苑 阳光学子”的学生行为特色。

  ▼实施措施

  1、遵照原则,有序推进。把贯彻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纳入学校主要的议事日程,将规划的目标分解落实到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核心,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2、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校舍改造、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布置及等资金的投入。

  3、以人为本,深化管理。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贯穿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家长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为学校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实施时间

  2022-2023年,分析校情、找准定位,制定计划,挖掘和整合学校现有文化资源,全面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2023-2024年,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理念文化建设,形成制度文化体系,优化环境文化建设,落实行为文化顺利实施。

  2024-2025年,形成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编制成册。

  ▼项目二:深耕“博采”特色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学为中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习动机,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存在感、参与感、成就感,享受主动探究、自主成长的乐趣。研究“学”、设计“学”、指导“学”,构建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博采”课堂教学模式。

  ▼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年,注重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用大数据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初步构建“博采”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各学科科学、多元的 “博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023-2024年,优化“博采”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各学科科学、多元的 “博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实现以学定教,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2024-2025年,完善“博采”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各学科科学、多元的 “博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

  ▼实施措施

  1.研究“学”、设计“学”、指导“学”探索各学科、各学段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过程、表现、发展三个纬度探究不同的评价机制,有效利用评价的多元化,依托课程标准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以信息技术2.0双师课堂为载体,构建“博采”课堂互动模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成基于信息化、大数据的课堂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改革。

  3.完善“博采”课堂评价体系,切实夯实常态课,借助“三节”课,即:“骨干教师示范课”、“中青年教师研讨课”、“新教师过关课”,努力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培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力打造自主、高效的“博采”课堂。

  ▼实施时间

  2022-2023年,初步探索科学、多元、发展的.各学科“博采”课堂评价标准以及课堂教学模式。

  2023-2024年,优化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博采”课堂模式和评价标准。

  2024-2025年,完善“博采”课堂评价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

  ▼项目三: 锻造“博采”教师团队,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工作目标

  聚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究力”,探索出“一套机制、两重支撑、四支队伍、四大板块、多方协同”的教师队伍培养策略,形成教师自主发展体系,培养一支敬业乐群、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

  ▼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年

  名优教师队伍:成立学科智囊团,搭建引领学科发展的示范、展示、交流平台。

  骨干教师队伍: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出示示范课、课例研究。

  青年教师队伍:探索"1+4+N"的培养模式,制定学校青年教师发展三年规划。

  职初教师队伍:推进“三新工程”建设,开展教师开放周、校级和区级过关课和校本培训1+N活动。

  2023-2024年

  名优教师队伍:专业引领,课例示范,交流分享,在片区形成影响力。

  骨干教师队伍:继续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引领学科教学走向深入。

  青年教师队伍:落实学校教师发展三年规划,完善"1+4+N"的培养模式,展示个人发展成果。

  职初教师队伍:夯实教学基本功,优化课堂教学,站稳讲台。

  2024-2025年

  名优教师队伍:带动学校学科建设,形成学科特色,在区域形成影响力。

  骨干教师队伍:展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在区域形成影响力。

  青年教师队伍:优化“1+4+N”培养策略,展示培养成果,成为学校学科业务骨干。

  职初教师队伍:展示职初教师三年专业发展成果,站好讲台。

  ▼实施措施

  1、制度保障,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教学中心、年级组、教研组等管理力度,促进新教师的培养,坚持把过程管理落实到位,有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2、专业成长,以赛促教。每学期通过研讨课、过关课、同课异构课、教师信息化2.0赛课等活动,为新教师的发展搭建展示的平台,注重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梯队建设。

  3、挖掘潜能,以研促教。教研助力,充分发挥团体优势,攻读专业书籍,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推教师成长。挖掘各种资源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建立有特色的教学风格,找到其专业发展新的生长点。

  4、通过校本培训、课题引领工程、读书富脑工程、青年教师联盟、师徒结对、学科智囊团等构建以“培、研、赛、评”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激活每位教师的成长动力,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书写教育叙事,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其他工作,逐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时间

  2022-2023年,完善教师队伍多元化的培养策略,建立科学的培训、实施、评价一体化工作机制。

  2023-2024年,优化教师队伍多元化的培养策略,展示梯队培养的阶段性成果。

  2024-2025年,形成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推广教师梯队培养成果。

  ▼项目四:凸显新时代国防教育特色,深化德育品牌建设

  ▼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年,营造新时代国防教育浓厚氛围,普及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学生爱国、爱军思想的和组织纪律性,从小树立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志向。初步探索新时代国防教育课程建设。

  2023-2024年,加强国防教育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国防教育水平。树立新时代国防教育观,在教学、德育活动中有机融合,逐步完善新时代国防教育课程建设。

  2024-2025年,新时代国防教育课程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创新国防教育,在过去国防教育的基础上,使学校国防教育上水平,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

  ▼实施措施

  1、制度完善,管理有序。学校坚持把新时代国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多部门联动配合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合力。

  2、组织实施,实践体验。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结合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活动,依托当地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驻军部队等优势资源,组织参观学习、拓展体验等实践活动。

  3、经费支持,保障落实。学校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管好用好经费,保障国防教育的顺利实施。

  ▼实施时间

  2022-2023年,抓好国防教育环境布置,让国防教育气氛浓浓地布满学校、班级。开展宣传教育,及时宣传和普及国防教育。初步探索新时代国防教育课程建设。

  2023-2024年,上好国防知识课,让新时代国防教育进入教材,进入课堂。逐步完善新时代国防教育课程建设。

  2024-2025年,多种形式交流展示新时代国防教育课程成果。

  四、实施保障

  (一)思想保障

  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本规划,以达成全体教师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可靠保证。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理清晰。

  (三)制度保障

  定期召开会议,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不断修订、完善、提高,加强实施过程的调控与改进。

  (四)后勤保障

  以本规划为依据,以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为重点,科学合理编制每年预算,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合理配置资源,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经费与物质保障,实现校园硬件的整体升级。

  (五)监督保障

  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要认真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接受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批评,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7

  枣庄路小学位于枣庄路以东,胶州路以北,规划设计36个班级,建筑面积14350㎡。这是东港区委、区政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布局所建设的一所新学校。

  新校初建,和美教师团队正并肩携手,蓄势前行,以勤勉之心、笃行之志、爱与责任之情怀,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创办让家长满意的现代化优质学校,让和美幸福的教育理念惠及学校全体师生、走进每个学生家庭!

  一、学校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发展优势分析

  1.周边环境良好,外部关系氛围和谐

  学校地处市中心,附近有丰富的科技文化设施,方便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周边有市直三区、天宁君悦府、江山御等大量小区。学校可与周围社区在社区活动、敬老爱老、场地支援等方面进行交往,与友邻单位融洽关系,互动良好,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生源状况总体良好

  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市直三区(南区)、天宁君悦府、江山御等的适龄儿童,生源比较稳定。家长中教师、公务员、医生占比高,普遍对教育都很重视,学历层次也比较高,生源在市区小学内相对比较好。

  3.办学条件趋于一流

  学校按省一类标准配备教学硬件软件,设备齐全。总体布局新颖,景致迷人,设施齐全,是少年儿童求学的乐园。

  4.学校管理科学高效

  学校规章制度健全,落实到位,规范、有序、民主的管理方式体现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在德育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管理、课程管理等方面建立体现以人为本、追寻校本、讲究成本和精细管理的管理制度。

  (1)德育管理方面。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功能,系统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如建立了一整套的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将一批优秀教师纳入学校骨干培养规划中,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名师工程。

  (3)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一方面学校以常规管理制度为依基础,规范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实践常规管理创新活动,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4)教育科研管理方面。实现了课题管理全程实施“技术性”管理,包括申报、论证、立项、实施、总结及成果答辩、推广等等,并完善各级立项课题的申报程序,形成“校级研究专题——区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这一课题申报链,建设好了“金字塔式”的课题申报支撑体系。

  (5)课程管理方面。学校从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和美理想的课堂、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其中,学科拓展型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学校课程管理中的一大亮点。

  5.师资队伍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58人,全部为在编在岗职工,学历合格率达100%,获得省级以上优质课的有9人,校长刘翠珍系齐鲁名校长、国务院特贴专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现对学校的师资优势分析如下:

  (1)年龄结构合理

  从年龄结构来看,整个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成正态分布。学校平均年龄37周岁。他们大部分从教多年、资历深厚、功底扎实、态度勤勉、教学能力突出,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和精神力量,他们敬业奉献,争做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育人楷模。他们坚守教育初心,用行动践行教育的职责与使命,敬业奉献,奋发向上,共创学校美好未来。

  (2)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优秀、乐于奉献的教书育人队伍。大多数教师具备独立主持课题研究的能力。

  6.学生综合素质良好

  (1)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良好

  学校学风良好,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全面,个性特长多样

  学校课程理念为差异发展,多彩课程,以“多”和“彩”为表象特征,通过课程多元化、学习的选择化、教学个性化、评价多样化等手段,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样化原则等原则。开设拓展型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竞技竞赛活动。

  7.办学特色逐步显现

  学校建校初期就已形成了完整有学校文化体系,打造了高品质教育品牌,办学特色初步形成,开始引领全市的教育教学发展。

  办学理念:和美幸福

  学校精神:爱与责任

  育人目标:培养勤学好问 善于创造 学有所长 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校训:诚实守信 知行合一

  校风:勤勉务实 求真创新

  教风: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风: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二)学校发展面临问题

  1.办学规模控制的问题:由于学校地处人口稠密的新市区中心,学区范围大,学区内新楼盘众多,随着学校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学区内生源迅速增加。如何根据标准化学校的要求,科学地控制学校的合理规模,使学校能够稳步、健康地发展,是当下的重要问题之一。

  2.提升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层次的问题: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庞大,如何形成更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求的队伍建设模式?在以往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已经实施有差异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管理,我们已经关注了不同层次教师发展的需求,但省特级教师、市名师缺乏,对走名师——名校的办学思路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学骨干缺乏有效引领,市级课题缺乏理论指导和支撑,高原现象难以突破。如何更深入地探索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措施,激发学校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内在发展需求,培养一两名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是另一重要问题。

  3.学校文化积淀不够,“幸福”主题未突出的问题。办学历史较短,办学规模在逐步扩大,虽积极投入学校文化建设,搭建各类平台以深入挖掘办学理念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突出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但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的学校文化特色,校园“和美 幸福”主题文化和价值理念建设缺乏规划。

  二、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为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管理机制、教育策略等方面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系统,以学校管理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和教育教学现代化促进形成适合枣庄路小学特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作为一所办学历史短、起点高、发展快的公办小学,学校将围绕和美幸福教育办学思想,在新三年中着力凸现以下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和美·幸福

  学校精神:爱与责任

  育人目标:培养勤学好问 善于创造 学有所长 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校训:诚实守信 知行合一

  校风:勤勉务实 求真创新

  教风: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风: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1.教育理念:和美·幸福

  和美源起《论语·学而第一》“礼之用,和为贵,先人之道,斯为美。”儒家思想精华“仁义礼智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关注孩子生命体验、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给孩子以幸福童年,给教师以职业幸福。

  和美是一种教育愿景——让每一位师生在和美阳光下快乐成长 。为了儿童,尊重儿童,依靠儿童,宽容、理解、信任、关爱每一位师生,敬畏、尊重、珍惜和捕捉校园中每一个鲜活的闪光点。

  和美是一种教育精神——爱与责任。让爱与责任渗透校园充盈课堂。

  和美是一种学校品格——诚实守信,知行合一。和美幸福的学校文化是凝结在师生心中的精神文化,是流动在校园内的环境文化。一草一木皆有情,一砖一瓦俱启智,学校从孩子的视角扮靓校园,从教育启迪的角度设计校园。

  幸福,是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形成的长久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我们的和美幸福教育,之于学生,是保持童真与快乐,对生活满怀美好感觉;之于教师,是深爱自己的事业,携激情于事业中奋斗,获得存在价值感。简言之,即给学生幸福的童年,让教师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人生的幸福奠基。

  2.育人目标:培养勤学好问 善于创造 学有所长 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勤学好问,终身成长,是儿童学习的良好习惯;善于创造,勇于突破,是儿童思维的超越;学有所长,让儿童展现个性,聚焦优势;全面发展,均衡成长,让学生各方面身心协调,内外一致,知识与能力并行,学识与人品兼具。

  3.校训:诚实守信,知行合一

  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光荣传统,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我们把“诚信”融入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中,学习诚信,践行诚信,做到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4.校风:勤勉务实 博学创新

  勤勉是知行合一的路径,务实是诚信在行动中的具体体现,求真创新则是求知、践行的基本原则。

  勤勉:努力、勤劳不懈。强调对事情的勤,做事的态度,运筹帷幄的处事原则,为了事业随时准备接受贤哲的愿望;更强调对才智的勤于接纳,对共事者勤于帮助与交流。

  务实:讲究实际、实事求是。王符《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守仁《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务实精神熠熠生辉。

  博学,广博的学习。古今中外,兼容并包;文理工艺,兼收并蓄。《中庸》有云“博学之”。即永保充沛旺盛的好奇心,比较学习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博采众家之长,完善发展自己。

  创新,起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枣庄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5.教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语出《论语·述而》。这是《论语》中的重要思想,这种为师的态度,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也正是诚实守信在教育教学中的集中体现。

  7.学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出自《礼记·中庸》这是对学问孜孜以求,也是知行合一的实现方法。

  博学,广泛地学习,通达地学习,这是吸收知识的过程;

  审问,审慎地探问,深入地追问,这是答疑解惑的过程;

  慎思,谨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这是遴选消化的过程;

  明辨,明晰地分辨,理性地判别,这是择定结果的过程;

  笃行,笃定地履行,坚定地执行,这是践行学志的过程。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五个环节,既是学生为学的五个层次,也是为学递进的五个的阶段,更是具有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

  三、学校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

  坚持走“内涵发展,文化办学”之路,着力营造“和美 幸福”校园文化,打造学科教育品牌,建设体艺特色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跨跃式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管理科学、队伍优化、特色显现的品牌小学。

  (二)发展目标

  和美育人,幸福成长。

  四、领域目标、实施策略及成功标志

  (一)学校管理

  1.领域目标:

  在依法治校和民主办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实践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深入落实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讲究成本和精细管理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以制度保证学校教育质量高水平;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化发展,促进管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构筑信息化平台,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聘任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度,深化团队绩效共担制度。从而使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相统一,实现“和谐、发展、品牌”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

  2.实施策略:

  (1)深入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管理走向民主化

  实现教育民主化,必须走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道路,这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未来三年我们将以发展性学校评价制度的实施为契机,完善学校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评价干部制度,作为学校选拔任用中层干部的重要依据;完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收集家长信息,改进学校管理;建立岗位服务满意率评价制度,把班主任工作评价权交给家长,把干部评价权交给老师,把教学评价权交给家长和学生。

  (2)出台《枣庄路小学质量管理手册》,促进管理走向标准化

  随着社会和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的一致和高水平,就要不断巩固枣庄路小学的品牌。学校需要建立一整套能够保证优质教育质量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让学校从传统的“人治化”管理走向现代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

  (3)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促进管理走向开放化

  未来三年,学校除了积极争取政府公共资源的扶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积极利用各种社会教育场地、师资资源外,还将积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营造学区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吸引家长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技术和理念,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

  (4)推进网格化管理,促进管理走向信息化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信息化,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手段极迅速地传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在这种形势下,未来学校的管理必然从经验管理、行政管理走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未来三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制作新的校园网和班级主页,推进统一信息化办公平台,力争做到无纸化办公,使网络成为管理、教育、教学等交流的常用手段,成为学校师生展示交流的共同平台。

  3.成功标志:

  (1)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名列市前茅,学生综合素质高。

  (2)创建全市品牌特色学校、省级体育特色学校。

  (3)社区、家长、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高。

  (二)德育工作

  1.领域目标:

  通过培育校风、培养队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领域等方法来构建“和谐校园,温馨教室、精彩教育”德育大环境;100%中队行规合格,鼓励60%中队形成特色;鼓励参与各级各类班主任评比,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举办“班主任沙龙”或“德育论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探索素养教育的德育品牌,通过养性、养正、养智、养德等系列活动,开展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体制。创建市区锥鹰红旗大队、德育特色校和家长学校。

  2、实施策略:

  (1)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班主任培训,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发挥德育骨干引领、辐射和孵化作用,开展年轻班主任指导培养工作。力争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并在学科教师队伍中培养若干位育德意识和专业能力双发展的领头人,在班主任队伍中培养若干位班级建设和教育教学能力双发展的领头人。

  (2)探索素养教育的德育品牌。通过一日常规、自主管理等内容,开展养性、养正、养智、养德等系列活动,开展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体制,以素养教育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塑造美好心灵。

  (3)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学校课程实施与校外教育活动的有机整合,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新颖、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且为不同年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外活动;建设一支热爱校外教育、具有奉献精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校外教育师资队伍;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并能与课内体系相融通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力求让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健康成长。

  (4)加强家校合作,拓宽教育领域。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进一步促进家长之间的教育交流,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不断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队伍建设、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为工作抓手,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阳光小屋心理辅导室和信箱等对个别心理有偏差的同学进行辅导与追踪研究。加强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化培训,树立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使之辐射到每一个课堂,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

  (6)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发挥课程建设在学科德育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批以素养教育为主题的精品课。注重德育科研,引导教师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开展课题研究,切实发挥德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3.成功标志:

  (1)德育队伍精良,德育内容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多样。

  (2)形成枣庄路小学素养教育品牌。

  (3)创建学校雏鹰红旗大队、德育特色校和家长学校。

  (三)教学工作

  1.领域目标:

  进一步深化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学科教学研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并适应有效教学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过程指导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形成一套保障课堂变革顺利推进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建设优秀的教研组,实施三级课程体系,开发校本特色课程。

  2.实施策略:

  (1)以有效教学的课堂变革项目为契机,重视学科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在未来三年内,学校将更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对有效教学的感悟和探究,引导广大教师立足课堂教学进行课题研究,激励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逐步体现出学习任务的改革思想和举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一套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制度,选修课学生管理和成绩评价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制度等。第二,各教研组继续以“品牌创建”为核心理念,通过团队的相互沟通、支持、配合,将品牌理念落实于具体的实践中。通过“优秀教研组”、“教研组课题成果展示”等活动加大教研组品牌建设力度,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将体育组的快乐大课间武术操、语文组的丹音霞诵、数学组的趣味数学、美术组的陶艺、科学组的小小科学家等多个学科项目做强做大。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创新行动

  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以课题为载体,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常规管理,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具体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备课管理,通过研究备课方法,引导教师从“关注文本材料”向“研究备课方法”转变;第二,课堂管理,通过常规听课,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向“研究教学问题”转变,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第三,作业管理,通过改进作业管理的方法,引导教师从“关注评改状况”向“注重作业分析”转变;第四,学习指导管理,通过对学生个体学习状况的关注,从“关注学科成绩”向“重视特殊学生发展”转变;第五,学业评价管理,通过多种渠道的建立和活动机制的完善,从“单一的学业评价”向“学科多元评价”转变。通过实践探索,除了实现传统教学常规管理“管”、“督”、“评”的功能之外,拓展教学常规管理的功能,体现教学管理的“理”、“研”、“引”,真正实现课堂变革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从“督导指向”向“研究指向”转变,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转变。

  (3)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差异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

  基于差异教育关注生命个体个性成长的理念,学校努力构建一套全新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通过教育评价唤起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们提出“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的理念,在未来的三年中,学校教育评价将对多元化学生评优方案、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4)积极组织教研组长等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和活动组织能力,进而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的能力。认真研究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3.成功标志:

  (1)学校被评为市区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

  (2)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名列市前茅。

  (四)教科研工作

  1.领域目标:

  坚持“科研强师、科研提质、科研兴校”的工作思路,使教育教学和管理常规工作与教育科研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人人有小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打造“精选题、真实践、勤反思”的科研氛围,实施科研课题与常态研究相结合管理策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紧密课题与特色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特色,使特色建设推动课题的研究,力争三年内构建形成能持续推动学校发展的,逐步打响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品牌。教师学术论文、案例发表、获奖占教师总数20%以上,每年都有3个以上课题立项和结题,荣获市区先进教研组和教科研先进集体。

  2.实施策略:

  (1)建设成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科研网络体系。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切实、有效、深入,学校在择定课题时要切准教学改革的热点,凸现课题的前瞻性和推广价值,确定一个今后三五年中对学校工作起导向作用的整体性、探索性的主干课题(省级课题、市重点课题),再围绕这一主干课题,确立一批在日照市、东港区、学校立项的辅助性课题着力研究,各科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一个主干课题覆盖下的系统的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现阶段学校管理方面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为核心,课程方面以拓展型课堂研究为重点方面,课堂方面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文化方面以和美幸福为校园文化主线等。

  (2)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建设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课题“三段介入”常态化管理模式,对学校各级课题进行动态管理,积极推进学校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规范化管理进程,保证学校教师的各类教研课题能够正常开展研究工作,并能够及时地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问题解决。加强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研究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工作,强化对研究成果的理性思辨,从而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特质与推广价值。

  (3)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好各种校本教研活动。

  继续完善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把优秀教研组创建、教研组专题研究、年级段教学研讨、学术沙龙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扎实有效推进的教师个人专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专题,并在适当调整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开展“个人专题”的研究工作,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常态化。

  (4)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

  在人力、财力资源分配使用上适当倾斜,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质量比较高的课题成果给予适当的包装。包括外请专家对课题成果鉴定及参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成果评比,提供相关的成果推广平台,以宣传推广相应的研究成果。每年将教师的课题成果汇编成册和《教科研通讯》,及时反映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及动态,针对教育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发表师生教育方面的言论,以传递课改经验,宣传成功案例,树立先进典型,交流研究经验,提升理论素养。

  3.成功标志:

  (1)教师的科研意识高,有一半教师能熟悉做课题的操作程序,青年骨干教师在三年内参与过课题研究。

  (2)在学校的绩效工资考核中,三年内逐步加重教科研的考核分,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中。

  (3)每学期都汇编《教师论文集》、《教师案例集》、《公开课教案》、《评课稿》、《教科研主题活动日汇编》。

  (4)三年内有3个或3个以上课题获市奖项;有两个课题获市奖项或结题。

  (5)能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编写校本教材,申报精品课程。

  (6)参加各级有关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率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0%及以上,并且有6篇教育论文在市或省级刊物发表。

  (五)队伍建设

  1.领域目标:

  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考核。力争三年内培养2名市区教师新秀,5名中高级职称,5%左右教师成为市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所有教师能够开设一门以上选修课,并能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各学科均有市级骨干或市级学科带头人。做好市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2.实施策略:

  (1)关注教师个体学习与成长过程的持续完善,使教师成为自主的变革实践者。通过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设计,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支持教师发展,强调教师日常的、经常化的实践与反思。以师德建设为基石,广泛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提高教师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意识;强化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2)建设优质、高效,具有品牌特质的教师专业团队,在平等合作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促进教师职业生命内涵的重建。未来三年中,我们将努力把过去那种过于行政式的、主要落实在教学规范(或为教学而教学)的组织转化为以教师职业生命内涵重建为核心的、旨在激发教师开展研究性变革实践的内在潜能和动力的专业合作团队。学校将继续推进教研组、班主任、课题研究组等相关团队建设,扶持因为有相近的专业兴趣爱好、共同目标而形成的教师团队,提升教师的生活品位和工作质量。

  (3)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在坚持各项薪酬原则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教师薪酬结构。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包括质量评估、教科研评估、满意度调查、工作目标达成度评估、师德评估等定量评估。努力提高骨干教师和名师的奖励,提高高业绩个人和团队奖励,提高承担创新任务教师的奖励,提高超工作量教师补贴。

  (4)构建“评”、“研”、“引”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倡导自由、宽容氛围,促使有更多的名师产生。三年中,学校将给更多教师表达自由的机会,以传播其思想和行动;并积极拓展校外各种媒介传播本校教师思想和行动的空间,为教师创造在更高层次的公共空间表达的机会;同时鼓励教师在权威性的教育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展示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学术组织,鼓励教师著书立说,鼓励教师以个人名义举办教学研讨活动,保护教师为成名成家而做的一切努力。

  3.成功标志:

  (1)具有一支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社会评价良好。

  (2)继续做好全市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基地,申报学科项目。

  (六)校园文化

  1.领域目标:

  以“和美幸福”的办学理念为宗旨,以“爱与责任”为学校精神,结合学校管理思路的整合提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校园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激活校园活动文化;挖掘环境文化,开发利用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美化行为、绿化环境、净化心灵,建设书香校园,创建全市优美校园。

  2.实施策略:

  (1)组织全体教师共同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聘请专家指导,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健全办学理念等核心价值文化,突出理念的“和美 幸福”主题。

  (2)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建设校园文化长廊,营造走廊书香氛围,丰富主题班级文化,挖掘环境文化,深化“和美 幸福”文化的环境内涵。

  (3)丰富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周和学科活动文化等,建立活动文化,深化“和美 幸福”文化的活动内涵。

  3.达成标志.

  (1)形成宣传学校文化品牌和树立学校形象的学校特色的识别系统。

  (2)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突出幸福主题。

  (3)建设全市书香校园和优美校园。

  (七)学校课程与特色

  1.领域目标:

  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具有较强的课程建设意识和能力,形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规划编制学科系列校本课程,能够科学地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课程实施的效果,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充分整合挖掘校内外资源,利用学校已经积累的经验和社区的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每个学科教研组都拥有自己的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学校的课程资源整体得以优化。

  2.实施策略:

  (1)通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采取请课程专家、外出专题培训等方式,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和价值目标,明确一方面坚持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努力把办学特色渗透到课程的有效实施过程之中。

  (2)深化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即拓展型课程),并积极开展适合小学生成长、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结合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英语节活动,保证活动参与面、参与效果,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提炼、整合,使其成为精品,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特长的示范基地,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涌现出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

  (3)重视对教师特长的培养。围绕学校特色学科(科学、体育、音乐、语文、数学),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自身课程开发能力奠定基础。

  (4)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分析学校现状,聘请专家指导,由年级试点向全校逐步推广的过程,逐步编制社团活动教材,逐步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

  3.成功标志:

  (1)涌现出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每学年获奖人次占学生数10%以上。

  (2)形成规范、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3)学校被评为省体育特色学校和日照市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八)后勤服务与校园建设

  1.领域目标:

  增强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装修专用教室,完善校园文化布置;继续筹划建设科技馆和各功能室,提升软、硬件设施的层次;创建平安校园。

  2.实施策略:

  (1)加强后勤内部管理,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完善教学楼的走廊文化、建设文化长廊,提升文化氛围,美化校园环境。

  (3)完善教学装备,重视信息化建设。定期维护电子显示屏和视频监控系统,改善办学条件。改进校园网建设,增加课程建设与学科专题二级页面。

  3.达成标志:

  (1)校园美化、绿化到位,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明显提高。

  (2) 学校教育教育设施设备达到现代化学校要求,使用和维护良好。

  (3)后勤服务各尽职责,高效运作,师生满意。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管理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

  1.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全体老师

  2.项目工作小组

  在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下,根据本《规划》的工作任务,落实校长全面负责规划实施制,副校长具体分管制,中层部门执行责任制。

  办公室:总体部署,协调各方,形成高效有序的管理模式。

  教科研:提升教育质量,探索有效教学的评价机制;负责课题运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德育安全: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总务后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数字化校园提供技术支撑;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持。

  (三)制度保障:

  1.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

  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2.测评成效,利益挂钩。

  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四)环境保障:

  1.外部环境

  协调好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社区、家庭的关系,努力争取政策支持、财力支持、舆论支持,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为学校发展创设优越的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充分发扬民主,积极调动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听取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上下一心,同心协力,积极营造和谐奋进的内部环境。

  (五)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六)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8

  指导思想:坚持“三个面向”、“一个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脚踏实地的一件件事情做起,狠抓务实的工作作风形成,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成功奠基,力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工作目标:安全工作抓紧抓细抓实,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有实效,形成儒雅行事的校风;教学质量有大幅提高,进入曾都区前五;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体育特色有成效;内挖潜力,外争机遇,实现校园环境和教学装备的大改观。

  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抓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务实、创新、高效、廉政、团结的干部队伍。

  坚持干部的周学习制度,纯洁干部思想,转变干部的不良作风,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建立干部学期考核制度,促使干部自觉履行职责,大胆开展工作;坚持党员干部的月生活会制度,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化干部的自律性;坚持优秀处室的评比活动,促进各处室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更好的为教职工服务。

  二、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做到全时空全方位的安全监管,实现安全工作目标。

  1、全面实施政教处制订的由教师讨论通过的《xx中心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和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把安全工作始终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将各项安全工作做细做实。

  2、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使物防工作落到实处。时刻坚持对学校各种设施的安全检查,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不留隐患;增加灭火器的数量,更换过期失效的灭火器,保证灭火器的数量和质量,以防火患;加强对监控器技防的管理,让摄像头起到监控和震慑作用。

  3,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制度,做到小事能在校内迅速解决,大事能处理得果断有序,防止事态的.扩大。

  4、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工作分层管理,责任到人。造成安全事故的当事人和负责人都要追究责任。

  5、设立安全奖,每学期对学校安全作出贡献,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发放每个责任人安全奖100元。

  三、探索教育学生新途径,扎实有效的开展养成教育。

  1、按照《xx中心学校有效性课堂研究中教育学生具体方案》,通过高尚师德引领、主题教育活动、学科德育渗透、校园文化影响、家校互动协管等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守纪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做儒雅行事的好少年。

  2、建全学生教育网络,形成育人合力。在学校,以班级教育为主体,党、团、群组织,工作在各岗位的所有教职工,都是教育学生的有生力量,使学生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学校里所有的场所都时刻在受教育,真正做到“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同时学校还将坚强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社会,让社会理解学校,理解学生,激励学生。还要定期召开家长代表委员会会议,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3、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水平和能力,增强班主任的责任心;定期组织班主任校内和校外的交流,让班主任开阔视野,创新管理班级方法。继续完善万店中心学校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学校在评优评模等表彰奖励方面向班主任倾斜,同时保证班主任应得经济利益的兑现。

  4、继续加强对学生教育内容的创新,继续探索对学生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创新。在注重教育全体学生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xx省关爱学生工程》,切实加强对留守学生、残疾学生,外来生的关爱,让所有的学生在学校能体验到家的温暖,享受到如到家的幸福。

  四、全校动员,全员行动,集中全部精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强校之源,发展之基,探索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是学校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始终的追求。为此,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在暑假学习班上讨论制定了《xx中心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

  (一)加强领导,建立教学教研立体管理网。

  二0XX至二0XX学年度学校小组成员分工实行管线和包年级双责制,教学教研工作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孙同志主管,教务处主任陈xx协管并主持教务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要制订教学质量提高工程的规划,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安排并实施教务处的日常工作,负责督促检查全校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组织教学教研活动,安排并组织实施大型考试,落实课题研究项目。教务处副主任万xx、谌xx协助教务主任的工作并落实教务处分派的具体工作。

  为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尤其是教学工作扎实开展,学校实行工作年级负责落实制。其分工是:

  三年级:包年级负责人--xxx年级主任--xxx

  四年级:包年级负责人--xxx年级主任--xxx

  五年级:包年级负责人--xxx年级主任--xxx

  六年级:包年级负责人--xxx年级主任--xxx

  年级负责人和年级主任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反馈各年级组在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和计划过程中教师门的建议和意见;执行教务处所安排的教学管理和组织任务;协助教务处搞好教学工作常规检查;协助教务处安排教师任课表和办公用品的发放;组织年级组内各备课组的教学教研活动;组织并检查本年级各课单元检测情况;协助教务处搞好大型考试的考务工作;协助教务处搞好先进备课组和教学先进个人的评选。

  各年级组内设长线学科备课组,全校设短线学科备课组,各组配备组长一名。其职责是;组织本组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执行教务处安排的教学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商讨备课和书写教学反思;协助教务处和年级组对本组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检查;组织本备课组的单元检测。

  教务处、年级组、备课组三级管理要协调配合,为每位教师建立教育教学工作档案,真实的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为绩效工资发放、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和教师管理提供依据。

  (二)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搞教学

  1、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对党员干部的自律教育,高效行政教育,廉洁奉公教育,使全体党员干部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榜样,同时号召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使全体党员干部以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多为教师设身处地的着想,多服务,少命令,多鼓励,少指责。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鼓动老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形成比工作,比成绩,比贡献的教学局面。

  2、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协调功能,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健康教师身心,让老师在活动中放松自己,展示自己,使老师们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学校将添置必要的活动器材,整理工会活动室和教师锻炼的场所。

  3、执行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公正公平的进行各种评比和管理,做到各种工作安排,各种表扬奖励,凡涉及到教师个人利益的都尽全力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特殊情况的向老师解释清楚,让老师知情,凡涉及到学校大的建设或开支,都经过职代会的讨论通过。尊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实行民主治校,让每位教师都能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4、在学校财力许可和不违背政策的情况下,多为老师谋福利,照顾困难教师家庭,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在教师中提倡用阳光心态去生活,不比吃、不比玩,比工作成绩,比奉献精神。

  (三)抓教学秩序,认真落实常规教学环节

  1、学校将严格按照制订的计划总结制度、教师守岗制度、集体办公制度、教学时间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考试管理制度招生与学籍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和兑现教师的奖惩,保障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使教学工作能顺利开展。

  2、严格执行各学科的教学常规,对不能执行教学基本常规环节的,坚决按制度予以扣款。使各科的教学计划、备课教案、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考试和参加教研各个环节都得到落实。

  (四)改革绩效工资的发放方法,实行优劳优酬。

  1、在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里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

  2、改革以前的按校内年级站位分配绩效工资的办法,用各科的绝对得分率来分配绩效工资。教务处按照此思路制订科学的发放办法。

  (五)重视六年级教学工作,保证小升初成绩有较大提高。

  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对九年级工作实行教师优先配备,物资优先供应,资金优先解决,工作优先考虑。积极组织动员六年级全体教师真抓实干,以优异的教学成绩为学校争光。

  (六)认真实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把课题研究和常规教学有机结合,有计划的展开活动,出阶段性成果。

  (七)坚决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实施素质教育,搞好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大力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和体育、艺术2+1项目,全面推进体育艺术和国防教育。

  五、采取多种措施,抓好招生和防流控辍工作。

  按照中心学校的要求,制订详细的防流控辍实施办法,学校与包年级领导,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层层签订防流控辍责任书,力保在校学生年巩固率达到97%以上。同时搞好学校的招生宣传,人人参入,个个有任务,加大招生力度,确保二0xx年在校学生达到1200名的目标。

  六、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廉洁自律的思想境界,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消除腐败和贪占现象,将后勤列为第一风险岗位,接受全校教职工的公开监督。

  2、全力经营好教师食堂和学生食堂,保证饭菜质量,做到保本经营,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同时,搞好学校商店,豆奶厂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学生。保证各种食品的绝对安全,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3、建立完整的学校公物台账,执行学校制定的公物登记、保管、赔偿制度,严防学校财产财物的损坏和流失。

  4、完善学校财金支出审批制度。制定各线物资,办公品耗材登记管理制度,严防浪费。从严控制车费、招待费,严格执行物品购买制度,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学校的发展上,用在教师的学习上。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9

  一、指导思想

  以xx区教育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蓝图,以xx小学敏慧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明确目标,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校本培训,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做好教学常规和质量调研的研究和管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师成就自我,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而努力。

  二、丰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我们要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首先,研讨活动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走出去”就是指走出校园。学校要选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出去参加上级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赛课、基本功比赛等活动,并能把外出学习到的经验回校后传授给更多的.老师,从而做到以点带面,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请进来”就是将专家、特级教师、教育名师请进我们的校园,聆听大师课堂,感受名师风范,汲取新鲜理念。让我校的教育教学“常有活水源头来”。

  其次,研讨活动要凸显校际交流特色。在牵头协作区教学的同时,我校已经牵手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海门市东洲小学两所名校。我们要加强与两所名校的校际交流,通过交流,切实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协作区学校的教学交流,通过教学联谊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三,着力打造“红杏杯”教学研讨活动。“红杏杯”已经走过了十七个春秋,第十八届“红杏杯”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将以“锻造敏学课堂,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素养”为主题,围绕专业知识、课件制作、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本届“红杏杯”,教师的参与面要广,40周岁以下教师全员参与,比赛涉及的内涵要丰富,通过比赛,将很好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

  第四,继续推进学校的草根研究平台。继续以大学科为平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科组长的作用,提升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长的能力,通过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等基础阵地,带动全校的教学研究氛围,带动教师整体发展,从而提升全校的教学质量。大学科组一月一活动,以评课、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主;年级学科组两周一活动,重点讨论本组的推优课、先行课,以及下两周的集体备课教案。

  三、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不断变知识传授为学力构建,变技能强化为情商培育,转变狭隘的质量观,深入探索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质量生长途径。要呵护学生的思维品质,注重培育学生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情商)的培养,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达到质量提高的目的。

  在xx市十二字方针的引导下,结合“敏学”课堂研究范式,我们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课堂评价体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力,我们设计了《xx小学“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其中,学生表现为评价重点,占比63%,包含“有效预学、独立思考、适当合作、主动交流、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善于归纳”七个方面;教师素养占比25%,包含“内容科学、善于引导、充分激励、语言精练、媒体恰当“五个方面”总体评价占比12%。

  在听取推门课、组内先行课、全校推优课之后,运用评价表,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点评,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搭建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学习品质

  锻造敏学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用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学科,低年级开展童话故事大赛,中年级进行阅读知识竞赛,高年级进行现场作文大赛;数学学科,低年级进行数学绘本阅读及数学日记活动,中年级进行数学游戏活动,高年级进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竞赛;英语学科,三年级进行英语儿歌朗诵比赛,四年级绘本阅读创作,五年级英语短剧表演,六年级英语故事大王赛,全校进行英语之星选拔。

  艺体常识学科,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0

  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了开创学校新发展格局,强化创建学校品牌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快学校民主和谐、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特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的办学方向。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为引领,紧紧围绕“铸基础教育精品 育时代建设新人”的学校愿景,努力践行“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让教师体验教育幸福,让家长幸福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坚持“探索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站在教育前沿办教育”的办学思路;用现代化学校规章制度管理学校,把民主立校落实落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努力创建齐鲁一流名校。

  二、发展目标:

  1.以“党建融合”为统领,构建先进管理模式,探索出“一套模式、两重支撑、六个建设”(1+2+6+N发展模式)学校长期发展策略,全面贯彻落实“民主理校”理念,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大力提升学校教育内涵,积极打造省级、国际特色教育品牌,实现“创建齐鲁一流名校”的发展目标。

  2.请进来,走出去,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努力培养一支站位高、素质高、水平高的优秀教师队伍。

  3.挖掘潜能,以研促教。教研助力,充分发挥团体优势,攻读专业书籍,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推教师成长。挖掘各种资源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建立有特色的教学风格,找到其专业发展新的生长点。

  4.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在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提升学校静态文化品位和创新、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构建完善和丰富“臻于至善”理念文化、“志强智达、言信行果”的校训文化、“博爱、严谨、创新、活泼”的校风文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设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引领学校内涵品质发展。

  三、具体目标:

  (一)以“党建融合”为统领,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发展目标:以“党建融合”为统领,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创建“齐鲁一流名校”。

  具体措施:

  1.不断完善和深化“党建+N”管理模式,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打造多功能党员活动室、e支部、红色驿站等党建阵地,为党员学习活动和服务群众打下扎实基础。

  2.把党建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党建统领”理念,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

  3.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与时俱进做好学校章程修订等工作,创新“党建融合”途径和策略,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队伍建设、民主理校、依法治校等全过程。

  4.深入开展“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打造“一校一品”党建品牌。进一步落实将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将党员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的“双培养”工程,选树一批“双培养”工程优秀案例,全力打造育人先锋。

  5.积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继续打造和深化规范汉字书写、甲骨文、经典吟诵、书香校园等特色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和美誉度,创建“齐鲁一流名校”。

  (二)以“民主理校”为支撑,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发展目标:落实“民主理校”理念,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具体措施:

  1.决策民主,流程规范。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激发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建立机制,加强监督。进一步健全校内民主监督机制,校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

  3.遵照原则,有序推进。把贯彻落实“民主理校”纳入学校主要的议事日程,细化目标,分解落实,分层实施,逐步完善,以“民主理校”为总抓手,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4.以人为本,深化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在学校发展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搭建多种平台,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激发教师潜能,让教师体验获得感和幸福感,汇聚全校师生同进步的强大力量,为学校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以“雷锋精神”为引领,培育学生担当精神

  发展目标:以“雷锋精神”为引领,培养学生文明素养;完善“担当教育”体系;培育学生担当精神。

  具体措施:

  为把“雷锋精神”贯穿到学生的行动中去,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行动,学校注重做到“五个融入”。

  1.将“雷锋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学校重视阵地建设,建成了“雷锋精神长廊”、“雷锋小院”、“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招领处”等雷锋精神教育阵地。

  2.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学校将“学雷锋”活动融入到少先队活动中去,先后组织开展了“我与雷锋叔叔有个约”、“学雷锋回收小队”、“班级学雷锋储蓄银行”、“志愿者服务小队”等活动。学生每周至少做一件好事,并将这件好事记录在储蓄银行。同时,学校还利用重大节日让学生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如:重阳节开展“我为老人献爱心”活动、“五一劳动节”开展“我能行”社会公益活动等,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将“雷锋精神”融入于时代中去。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和形式。在实践中,学校要把“弘扬雷锋精神”和时代相结合,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融为一体,引领师生与时俱进学雷锋。

  4.将“雷锋精神”融入于研究中去。学校成立了枣庄市第一家“雷锋精神研究会”,旨在引导师生从时代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雷锋精神,不断发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找准切入点,促进学校学雷锋活动优胜、扎实深入地开展。

  5.把“雷锋精神”融入到“担当教育”中去。开展“雷锋精神进校园”活动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担当精神,让雷锋精神和担当精神成为学校精神的核心内涵。

  (四)以“书香校园”为平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发展目标:深化“书香校园”建设,打造浓郁读书氛围;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具体措施:

  1.紧紧围绕“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进一步营造具有浓郁书香氛围的校园环境,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2.秉承校园文化精神,展示校园文化魅力,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积极设立“校园文化节”。开展“红色的回忆”红色教育系列活动、“阳光下成长”艺术节系列活动、“我爱我班”班级文化节系列活动、教师文化节系列活动等。

  3.通过校本培训、课题引领工程、读书富脑工程、青年教师联盟、青蓝师徒结对、学科智囊团等构建以“培、研、赛、评”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激活每位教师的.成长动力,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4.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讲师德、塑形象,讲学习、比素质”和“书香办公室”等评比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师德风范;

  5.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把读书活动纳入教师师德量化,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终身功课,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和业务知识,促使教师高度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坚守廉政底线,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五)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夯实学校文化根基

  发展目标: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夯实学校文化根基,丰厚学校文化底蕴。

  具体措施:

  1.完善学校理念文化。全面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和“一训三风”,细化完善学校“臻于至善”理念文化,让理念文化根植于师生内心深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充分挖掘学校历史文化,不断完善学校荣誉墙,激发师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2.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初步形成制度体系,规范运作程序。加大建章立制力度,扎紧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切实增强制度的可执行性和约束力,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新格局。

  3.丰富校园环境文化。有序推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改造工程,进一步美化、靓化校园,让校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4.强化行为文化示范。以“雷锋精神进校园”和“文明城市创建”为总抓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开展“文明礼仪”班级展示活动,滋养学生文明素养和向上向善的天性。

  5.挖掘学校文化资源。以校园文化节活动为载体,挖掘学校文化教育资源,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让每位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下,激发学生爱校、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六)以家校携手为途径,加强四支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探索“家校携手”新途径 ,完善全环境育人体系;加强“四支队伍”建设,共育时代新人。

  具体措施:

  1.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创新‘党建+N’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党建品牌;认真落实党支部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夯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全面加强班子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层层压实责任,细化任务分工,把加强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有机融合。

  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学科建设,打造学科特色品牌,提升学校在区域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引领骨干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骨干教师建设力度,展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在区域形成影响力。

  3.青少年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青年教师培训平台和培养策略,及时展示培养成果,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成为学校学科业务骨干。

  4.优秀家长队伍建设。学校不断创新“家长进校园”途径,深入开展家校社协同公寓和家庭教育指导团进社区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和管理中来;加强和壮大优秀家长队伍建设,引领班级及校级家委会工作,家校社协同育人,完善全环境育人体系。

  (七)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发展目标: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跨入市级先进行列。

  具体措施:

  1.优化新课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完善新课程体系,优化新课程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常态化纵深化。指导教师研究“学”、设计“学”、指导“学”,探索各学科、各学段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依托学校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建设路小学现有三个市级兼职教研员名师工作室,学校充分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学校和联研共同体学校教师共同成长。

  3.完善课堂评价体系。以信息技术3.0双师课堂为载体,构建理想课堂互动模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成基于信息化、大数据的课堂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切实夯实常态课堂。学校借助“三节”课,即:“骨干教师示范课”、“中青年教师研讨课”、“新教师过关课”,努力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培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力打造自主、高效的理想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跨入市级先进行列。

  (八)以“担当教育”为支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构建“担当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担当教育”课题研究;以“担当教育”为策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具体措施:

  1.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小学生责任担当素养构成;不断加强“五育融合”力度,坚持“2+1+1”体艺个性发展培育模式,以“担当教育”为核心,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全环境育人、全学科育人机制,担当教育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2.学校开展担当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和研究,建设学校担当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挖掘现有课程中担当教育内容,开发学校校本担当教育课程,实践活动,家校社协同等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担当素养,发挥驱动层的核心作用,全面实施担当教育。

  3.加强联接层、联动层建设。形成家校社协同,倡导亲子共建,充分发挥家庭、社区教育作用,让家庭在学校和社区中起到廉洁正向作用;通过城乡共同体联动,打造区域担当教育生态圈,推动着区域的担当教育发展。

  4.学校不断探索小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育的路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形成责任担当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利用三年时间,打造学校“担当教育”特色品牌,形成学校办学鲜明特色。

  四、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本规划,以达成全体教师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可靠保证。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理清晰。

  (三)制度保障

  定期召开会议,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不断修订、完善、提高,加强实施过程的调控与改进。

  (四)后勤保障

  以基本规划为依据,以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为重点,科学合理编制每年预算,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合理配置资源,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经费与物质保障,实现校园硬件的整体升级。

  (五)监督保障

  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要认真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接受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批评,全力保障三年规划顺利实施。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源泉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建设一支素质精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群体是关键,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兰陵五小将对未来三年发展予以重新规划,内聚合力,规范管理,促进学校持续、稳步发展,使师生的生命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学校逐步实现现代化教育。

  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兰陵县第五小学位于县城东升路北段, 始建于2016年,同年九月开始投入使用。学校占地10421平方米,建筑面积10369平方米。现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人。现有教职工人数112人,其中在编教师61人,劳务派遣教师16人,自聘临代教师35人。

  (二)发展优势。

  1、德育工作实效强。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童蒙养正,立德树人”教育发展理念,以常规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德育活动。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从教行为,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提高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有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沂蒙精神进校园、国旗下演讲、学雷锋活动、读书活动、体育等活动的举办,使校园充满了快乐、和谐的文化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为个性成长、优质发展奠定了基础。

  2、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有一支乐于拼搏、务实创新、团结协作、作风正派的领导班子,更有一支作风顽强、业务精良、善于钻研、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3、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近几年来,通过教体局对教育的加大投入和致力于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的配置,学校处处充满了现代化教育气息。学生微机室2处,配备微机110台,达到最大班额人手一机,教师用微机人手一台,达到人手一机的标准。学校建有标准的科学实验室、师生阅览室、美术书法教室、舞蹈室、综合实践活动室、音乐教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音体美器材室等专用室配备齐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三)发展困难。

  1、学校硬件建设滞后制约学校发展。由于学校占地面积狭小,生均占地面积、建筑用房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制约了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运用,影响了学校对素质教育全面贯彻的需求。由于化解大班额加之服务片区内适龄儿童逐年增多,通过改造功能室和学生餐厅,增加至43个班级。今年又将新增状元府、翰林府和金鼎国际后期三个小区,校内已经没有继续内部挖潜的能力。如何破解学校硬件滞后的制约,加快校园扩充,是当前我校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

  2、教师素质提升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用科研的方法研究解决日常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继续教育学习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

  3、教育教学质量还需提高。质量是立校之本。近年来,我校的教育质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清醒地看到,我校的质量与县直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享受优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而鲜明的发展,学校如何建立一整套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稳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做出新的规划。

  4、骨干教师队伍的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新课改背景下,中青年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个人专长不突出,“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目前,学校在编教师极度缺乏,临时代课教师较多。在全县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优质师资缺乏,为学校实现整体式跨越带来一定难度。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学校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以“目标高、能实现,项目全、有重点,切实际、针对强”为原则,严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童蒙养正、立德树人。

  校训:共建文明校园、共享快乐童年。

  校风:团结协作、积极进取。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求实。

  学风:勤奋乐学、静思养正。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使学校各项工作均居于县直学校前列,努力打造兰陵县名校。

  1、办学目标:当前,43个教学班的规模,生均占地面积、运动场地、绿化面积等都制约了学校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拓宽发展空间,构筑发展新环境,实现内涵式和跨越式发展。学校将本着“共建文明校园、共享快乐童年”的校训,进一步发扬“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校风,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科研,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2、培养目标: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教师同伴互助,共同成长。使学校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普遍让社会满意,提升教育形象;把广大小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并且能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自我完善的快乐一代。主要应体现以下方面:

  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红领巾,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积极参与学校生活,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注意节约。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和态度,认真学习养成基本的阅读、表达、运算、观察、比较、辨别、概括等能力,养成爱动脑、勤提问、喜探究、多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同伴之间沟通能力,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和分享。

  认真参加体育健身、文艺活动,形成初步的欣赏、表现美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身心健康、用眼卫生。爱劳动,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

  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初步生活能力,快乐生活。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完善校本课程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安全、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防范意识,全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开展体育活动、艺术活动、读书活动等,开展各级各类比赛等形式,多方位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重视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孩子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管理创新目标——推进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效益。

  学校管理将始终把办学的社会满意度在首位,在管理中不断强化,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人文化,塑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健全学校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坚持教代会制度,每年召开两次教代会,积极推行校务公开,认真组织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以充分完善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民主监督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让学校的全盘工作运转有序,让学校更富生机和活力。

  3、队伍建设目标——促进干部教师整体发展。

  学校将继续加强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不断改进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提高班子的管理水平和统揽全局的能力,要让教职工对领导成员感到可靠、有责任心、有胆略、力求革新,在领导成员个人方面,要具有高尚的党性修养、明确的办学方向、创新的管理意识、精明的管理策略和较高的业务理论水平,能勤政廉政,锐意改革,不断进取,成为教师工作中的领头人,生活中的贴心人,让整个班子形成一个战斗力、凝聚力极强的整体,带领全校教职工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各项改革与发展的任务。

  坚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教师师德整体水平。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认真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倡导自主发展、综合发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身心健康,教有特色,学有深度,具有主动发展、追求优质的精神风貌,具有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4、德育建设目标——加强德育研究,创新德育机制。

  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健全德育工作网络,增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育人合力。积极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加强新一轮家长学校基本建设,积极打造家庭教育工作品牌。

  5、教学质量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深入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基本规范》,认真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以“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加强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全县先进。积极开展艺术、科技、国防、环保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四部分 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

  (一)强化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继续深入开展“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先进典型,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严厉查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搞有偿家教等违背师德规范的行为,努力打造一种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教育行风和教育形象。

  (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我们要以实质的创新驱动素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研究解决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教学进度、作业设置、质量检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引领广大教师“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加强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切实利用好《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和《学生成长档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规范地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学生感兴趣、有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开展艺术、科技、国防、环保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创新德育机制,深入实施“立德树人”工程

  (1)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体系。增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育人合力。加强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内容渗透,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加强学校德育室建设。

  (2)积极推进“立德树人”工程,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首先是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抓好习惯养成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3)抓好学生法制纪律教育。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为重点,大力推进“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增强普法工作实效。

  3、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1)加强学校多层次、全方位管理。在推行人本关怀的基础上,坚持从严治校、科学治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认真解决影响教育形象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教育行风建设。深化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学校教代会工作,促进学校民主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争创兰陵县教育综合评估先进单位。

  (2)深入开展节约型学校创建活动。加强师生节约、节能教育,培养良好的节约、节能行为习惯。建立节约、节能目标责任制,积极推广校园节能环保产品,突出抓好节约办公耗材和节电、节水工作,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积极组织节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努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3)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全面推进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安全与法制教育宣传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加大安保、消防等物资投入,争取全部建成校园监控系统。进一步强化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和化学危险药品管理,建立落实学校安全预防、应急机制。

  第五部分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一)思想保障

  办学思想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只有将“为学生的发展奠基,为社会的进步育人”的办学思想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并成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充分把握教育的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以取得全体教职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室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建立目标责任制,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可靠保证。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块清晰。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三)制度保障

  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不断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不断修订、完善、提高,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五)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1、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上、财力上的扶持,健全各项硬件设施,努力改善学校现有不完善的实施条件。

  2、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走上规范而有序的轨道。从而为教师有效使用先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3、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以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为重点,量入为出,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盘活有效经费。

  总之,未来的三年,兰陵县第五小学将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努力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不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为兰陵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2

  一、指导思想:

  我校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有用人才”为办学理念,“以办百姓满意的学校”为基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崇尚知识,崇尚情感,崇尚奉献,为教师创造适合他的舞台;逐步丰富学校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二、现状分析

  1.学校概况

  xx小学地处xx,生源来8个村的农家子弟。学校占地面积19亩,5个教学班,附属幼儿园3个班。近年来,学校依法治教,获得“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前教育先进单位。

  (2)学校有一支素质较好的队伍。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广大教师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进的精神。教师中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2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大专毕业5人,近两年,学校引进本科生2名,有校级骨干教师13人。

  (3)学校有着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传统。近年来,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增强了教师教科研的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4)家长学校教育指导工作在周边地区有一定影响,且影响日益扩大,已初具特色,正努力形成自己的品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3.制约因素

  (2)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育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尤其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落差使新课程难以达成较高的目标。

  (3)学校的组织管理还是以传统的刚性静态管理为主,管理的思想行为层面整体转化不大。需要进一步建立一种民主、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4)学生来源不理想。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较多,家庭教育盲区多,带来了德育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上的一系列问题。

  (5)学校的硬件建设由于财力有限,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形成一定的格局。学校教育网络尚未形成。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学校未来一年的发展,将努力构建爱心和谐校园,以“培养有用人才”为办学理念,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立足基础,循序渐进,发展特色。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最近限度地发挥我校的优势。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质量,完善硬件建设,增强校园文化底蕴,把学校办成设施合理,管理高效,师资优良,文明和谐,特色鲜明,家长、学生满意的现代化学校。

  2、办学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使学校的环境进一步美化,校园文化浓厚,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管理更精细,教育质量在全乡的排位提升三位以上。力争2014年创县示范性小学,2015年争创特色小学、教学管理全优单位,2016年创最具幸福感的明星小学。

  3、管理目标:

  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制度制定要精细化,做到逢事有人管;规范化,坚持党政方针,体现校园和谐;全员化,每个师生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可操作化,做不到的事不要写进去。各项制度的执行要民主化,公开化,及时公布执行结果,作为以后教师晋升晋级、评先评优以及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4、育人目标: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不同年龄段有所侧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狠抓养成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培养文明守纪,健康向上的校风,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特长”的人才。

  四、主要措施:

  1、学校管理

  (1)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完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各个团队等群体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领导下的行政班子,分级落实,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方针,建设“团结、进取、创新、奉献”的.优良校风,形成大刘中心小学的办学特色。

  (3)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执行要公正、公平、公开,切实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4)加强团结协作,注重精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采用对实施过程与结果考核并重的做法,做到职责明确,政令畅通,实现学校工作的良性循环。

  2、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学、树、管”的干部管理思路。

  和:加强干部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团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坚信“人和事定成”。

  学:学习经贯彻“科学发展观”学好政治理论,领导策略,科研理论及业务知识。

  树:不断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意识甘当人民公仆,树立良好形象。

  管: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培养,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发主评议党员制度,促进干部素质的提高。

  2、教师队伍建设

  (1)以十六字方针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人和为贵,奉献为先,素质为本,服务为荣”。

  (2)师德教育,以“五有”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即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人格,科学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强烈的爱心。

  (3)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业余进修,完善青年教师拜师结对制度,促其早日成为教学骨干。深入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努力形成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强化校本教研力度。

  (4)创造各种条件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争取新培养县级科学带头人2名以上。

  3、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初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

  (2)开展校级“每月一星”,班级“每周一星”活动,完善评星制度,实行流动红旗制度,突出先进集体和优秀学生典型,促进潜能生转变。

  (3)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考评激励制度。

  (4)加强对红领巾执勤岗的引导,培养大批负责的“小小管理者”,逐步树立“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思想意识,培训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鼓励学生向“红领巾广播站”“校园新星校刊”投稿,利用校园文化长栏加强学生的文明教育,使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文明的净土。

  4、教学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努力提高教学管理实效,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完成各项教育教学目标。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树立学生课堂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优化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3)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教师要充分用好“四本”备课本,听课本,学习摘记本(业务学习本)作业批改记录本。

  (4)加强第二课堂和学科竞赛辅导,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重视特长培养,逐渐形成“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

  (5)教育质量

  ①各年级巩固率保持在100%。

  ②各年级期中期未水平测试成绩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在全乡排位比2013年提高一位以上。

  ③各种竞赛夺标获奖保持在乡下小学前列水平,争取在“质”与“量”上有较大突破。

  ④在校生体质达标率在95%以上。

  (6)新课改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聚精会神抓教学,放开手脚抓质量,坚定不移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指导,以转变课堂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以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进课堂创新。

  根据学校与学实际,把四年级作为课堂改革的试点年级。全力打造具有大刘中心校特色的“三段式”高效课堂模式。

  五、安全维稳工作

  (1)完善门卫管理制度,学生出入证管理制度,护校队工作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

  (3)定期进行校舍安全排查与不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4)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遇险自救知识培训,广泛利用班会、墙板、广播站进行教育,定期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上课。

  (5)完善防汛、防水、防地震等紧急情况处置预案,并严格按预案执行。

  六、总务后勤

  (1)建设好后勤工作队伍,强化后勤部门制度,建设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和职工考核制度。

  (2)完善财务管理和校产管理制度,管理好资金,做好设备的添置工作。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3

  一、领域目标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校“和悦共生,适性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综合学校特色,结合“教共体”,整合三级课程资源,进一步完善“和悦”课程体系,从“悦学生身心,促个性发展”出发,切实推进五育并举,挖掘劳动教育育人功能,聚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构建学校生态教育格局。

  二、推进计划与达成标志

  1.2022年2月——2023年1月

  (1)年度目标:

  ① 积极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学校课程的开发和特色拓展课程建设。增强教师课程意识,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探寻具有学校特色、发挥教师特长、促进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②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③ 具有比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基本胜任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的整合。

  ④ 教师队伍中有50%左右的教师具有某方面的教育教学特长。

  ⑤ 紧跟时代发展背景,初步构建“和悦”劳动教育体系。

  (2)达成标志:

  ① 依规开足开齐国家基础性课程,加强课程管理,完善规范。

  ②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没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

  ③ 60%的老师很娴熟地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

  ⑥ 教师队伍中有50%左右的教师具有某方面的教育教学特长。

  ④ 初步确立校劳动特色课程或精品课程项目。

  ⑤ 初步构建“和悦”劳动教育体系。

  2.2023年2月——2024年1月

  (1)年度目标:

  ① 继续发挥团队合力,基础课程追求高质高效。根据学校办学理念,拓宽课程开发途径,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的开发和特色拓展课程建设。初步整理校特色课程和拓展课程成果。

  ②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③ 具有比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基本胜任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一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的`整合。

  ④ 教师队伍中有55%左右的教师具有某方面的教育教学特长。

  ⑤ “和悦”劳动教育体系路径、策略探索初见成效。

  (2)达成标志:

  ①依规开足开齐国家基础性课程,加强课程管理,完善规范。

  ②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没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

  ③70%的老师很娴熟地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

  ④教师队伍中有55%左右的教师具有某方面的教育教学特长。

  ⑤确立校劳动特色课程或精品课程项目,并开始实施。

  ⑥“和悦”劳动基地建成,劳动教育路径、策略等初步形成。

  3.2024年2月——2025年1月

  (1)年度目标:

  ①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及课程评价标准,包括劳动教育评价。深化现有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建设学校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形成学校丰富的特色课程体系。

  ②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③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80%以上的老师能比较熟练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④ 教师队伍中有60%左右的教师具有某方面的教育教学特长。

  ⑤ “和悦”劳动教育体系形成。

  (2)达成标志:

  ① 依规开足开齐国家基础性课程,加强课程管理,完善规范,其中劳动课程全面有机地融入到学校课程中。

  ② 加强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建设,整理形成2-3个校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成果。

  ③ 80%以上老师很娴熟地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

  ④ 教师队伍中有60%左右的教师具有某方面的教育教学特长,在学校、县市级乃至更高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价值。

  ⑤ “和悦”劳动基地形成一定规模,劳动教育模式比较完善。

  ⑥ 举行“互联网+”“劳动教育”等分享展示活动。

  三、实施措施

  1.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学校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2.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其中。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之成为学校开展五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3.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坚持资源学校化。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在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学校课程的新的亮点。

  4.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确保学校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5.本着“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发展自我、形成特色”的原则安排培养计划。主要采用师徒结对,专家进行讲授,指导;教师之间进行观摩和研讨学习、听评优质课,参与交流研讨;通过专题进行交流学习;教师自身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等方式。主要有:

  (1)发展规划:每人写出自己具体的“三年发展规划”。并建立成长档案袋,记载青年教师的成长足迹。

  (2)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班主任工作、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师资培训多渠道,可以请外面的专家讲学,也可以请本地、本校的优秀教师作讲座等方式。

  (3)理论学习: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4)拜师结对:“师徒结对喜牵手,教学相长共发展”,给每个新老教师进行一一结对,手把手传授教学经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传、帮、带”工作,让新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5)教学展示: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组合教学展示。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比活动,对获得荣誉的教师,学校给予全校表扬。

  (6)观摩研讨:观摩新教师的示范课例。针对研讨专题精心准备,要求教师围绕研讨专题带着问题听课,把握得失,并写好研讨的体会反思。

  (7)教师沙龙:组织青年教师相互交流,探讨教学体会、畅谈教学感受、倾诉教学困惑、研究解决方法、介绍成长经历。

  6.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学科当前的教学模式状况,针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流程的安排和教学评价的反馈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7.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发符合大司特色的“和悦”劳动教育模式,建立大司劳动实践基地。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4

  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切实加强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推进学校教育,加快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在今后的五年中,学校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新课程,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在全校形成一个以艺辅德,以艺促智,以艺健体的艺术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使学校早日成为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二、发展目标: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认识并发挥艺术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学校艺术课开展率100%。

  2、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艺术课专任师资。

  3、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加大投入提高艺术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切实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艺术表现水平以及艺术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艺术素质与其他素质和谐发展。

  4、器乐进课堂,使每个毕业的学生都能掌握1—2项艺术技能。

  5、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社团活动,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学校艺术团队伍建设,发展艺术团队力量。

  6、积极开展艺术教育科学研究,形成学校艺术科研特色。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与组织管理

  1、进一步健全艺术教育领导班子建设,副校长挂帅,教导处专人具体负责。由总务处、工会、艺术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学校艺术教育领导班子。

  2、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以上的艺术教育工作会议。艺术组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终有总结,做到年年有重点,件件抓落实。

  3、创建艺术教育园地,学生美术、书法画廊,每两年一次的“艺术周”活动。

  5、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选拔优秀艺术苗子,组成各类艺术社团,开展长期持久的辅导、训练,加强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

  6、选拔艺术学科类的优秀教师,提高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和辅导水平,吸纳社会艺术资源,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服务。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荐教师参与千名市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力争有教师在教师基本功和评优课评比中得奖,至2015年有教师评为扬州市艺术教育教学能手或中学高级职称。

  (二)教学工作

  1、开齐开足艺术课程,配齐配好艺术学科教学设备,积极开展教师电子备课平台,帮助教师快速制作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电子课件。

  2、艺术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改革艺术教学的结构、模式、方法和手段,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的文化艺术资源。

  3、通过各种途径或请有关艺术教学专家来校辅导或送音乐教师外出深造,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4、积极与学校德育、教学等渠道整合,加强学生艺术修养,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

  5、从三年级开始竖笛进课堂,利用社团小组培养尖子学生。

  6、积极打造艺术特色学校教师队伍。

  (1)张、孙负责合唱队,从二至四年级招收队员(约60人)成立合唱班,注重拔尖人才的培养,排好独唱、重唱、小组唱等节目进行训练参加各项比赛与演出活动。

  (2)朱、杨等老师负责腰鼓队,从四年级开始招收队员,并形成大小班梯队。注重队员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和腰鼓基本功的训练;扩大腰鼓团队规模,加强师资力量,开发新的.腰鼓课程。

  (3)召、王负责二胡队,积极与社会办学力量联系,从三至六年级中招收队员,要搞好队员的衔接,使之“年年有戏”,既能满足学校宣传的需要,又能在舞台上演奏。

  (1)积极举行绘画比赛,以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

  (2)以绘画为主要内容,每年至少出好(六一、国庆、元旦)三期宣传橱窗,更换好校园走廊学生绘画作品。

  (3)成立校级绘画社团,开展长年持久的训练,注重队的层次和大小班的衔接工作,使之年年有人才、年年出成果。

  成立兴趣小组,积极与语文等条线整合,举办书法(铅笔、钢笔、毛笔)比赛,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和水平,为学校的画廊等环境设施提供资源,争取在区内拿到好的名次,整体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三)关注艺术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艺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校课外艺术活动,计入教师的工作量,艺术教师在职务评聘、工资、奖励等方面应享有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四)教学研究与艺术交流

  1、积极开展艺术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题研究,探索新课程下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2、开展学校艺术教育的校际交流,与市内同行建立交流渠道。

  3、开展参观考察、访问演出、进修、学术研讨等形式进行学校艺术教育交流。

  (五)加大投入、改善艺术教育设施

  1、建设2个音乐专用教室,配上多媒体设备;添置钢琴或电子钢琴(可移动使用);音乐曲库一套(磁带、影碟、光盘);舞蹈教室配置一套音响设备和空调2只;添置合唱排演室,各类音乐及社团小组器材配置达到省二类标准。

  2、配备2间书画教室(其中一间装有多媒体)。

  3、按照省二类标准配齐美术、书法教学器材。

  4、创造条件配置陶艺制作、成列室一间。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5

  一、学校现状分析

  我校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55年办学历史、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全日制完全小学。

  1、校舍发展状况如下

  从建校时的600多平方米祠堂学校发展为今天的占地5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学校集绿化、美化、净化于一体,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教学区、运动区两区分明,为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发展,为打造“润化教育”特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办学规模发展情况

  学校从2002年前的6个教学班、140名多学生、教师18人(民办教师或民转公教师),发展至今天12个教学班、541名学生、31名教职员工。

  3、教师队伍及办学成效情况

  学校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29人,占93.6%;有中级职称教师19人,占61.3%;不足三年教龄4人,占12.9%。

  学校于2003年6月被xx区评定为区一级小学;2007年11月获得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2008年12月成功创建广州市绿色学校。 2009年11月至今连续四年获得广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级学校。2010年至今获得xx区两个学科组巾帼文明岗称号。2011年12月获得广州市无烟单位。xx区安全文明管理优秀单位。

  4、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学生每学期流动性大,高达10%。由于学生主要来源于低收入流动人口家庭,占全校学生人数的92.5%;家庭教育严重缺乏,社区教育资源严重缺乏。

  (2)学科教育结构性教师缺编严重。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严重滞后,无法完成课程任务,只能由非专业教师顶替。

  (3)学校未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发展规划

  1、学校定位

  办学理念:润化生命,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办学宗旨:全心全意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服务

  办学目标:师生发展优良,教育质量优良,社会效益优良

  五年内打造“润化教育”特色品牌学校,成为xx区东北部具有竞争力(村改制学校)的一张名片。

  办学思路:抓德育,创“文明校园”;抓教学,创“人文校园”;抓课改,创“快乐校园”;抓读书,创“书香校园”;抓管理,创“和谐校园”;抓安防,创“平安学校”;抓招生,创公平规范。

  校训:立德、尚学、自强、创新

  校风:明礼、诚信、好学、健美

  教风:民主、严谨、合作、进取。

  学风:自主自学、勤奋向上、专心致志、不耻下问。

  围绕三个“优良”的办学目标,以教科研为抓手,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夯实内涵发展之路,积极创建平安、稳定,质量优良的校园;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档案达标学校、初具现代化教育优质学校。

  2、办学规模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科学考虑办学规模。坚持办学开放,力保12个教学班,学生约540人,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

  努力协调与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全面规划学校的发展,全面改变目前学校的格局。

  3、办学特色

  立足校情,与时俱进,扬长避短,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一是巩固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刷新生源复杂、家庭教育脱节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营造校园信息技术物质文化,构建信息技术特色建设新平台,展示信息技术教育特色新成果。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保持好成绩,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在社区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二是提升体育、艺术教育质量,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推动,一年一度的科技、书画展示,校内和课外艺术培训活动保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三是做强管理队伍和教学队伍建设,以“活力课堂”为抓手,培养一支名师队伍,坚持走内涵优质发展之路。形成“宽基础、强能力、多兴趣、有特长”地显示师生个性色彩的“润化教育”办学特色。

  4、队伍建设

  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教师师德高尚,涌现出一定比例的师德标兵,坚持每学年的德育工作评比。教师学历达标,学历达标100%,大专毕业达100%,本科毕业达80%。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达60%;在课堂教学格次评定中,课堂教学获优良等级的教师达90%;学校学科带头人4-5名,学校骨干教师15名左右,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3—5名。

  5、教育质量

  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在校犯罪率为0;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攀高,以“活力课堂”为抓手,扎实深化“问题、研学、分享、提升”的教学建模,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发展,在不加重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条件下,教育教学成绩优异;严格执行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坚持科研课题开路,不断探索校外教育新路子,培养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艺术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社会声誉优良,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和教育同行的一致好评。

  6、教学科研

  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根据本校实际,推广已有的科研成果,继续以课题引领,掀起教学科研的热潮,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波助澜。树立哪里有问题哪里便有课题的观念,立足校本,侧重案例研究、微型课题研究,力争各学科有研究课题,人人有研究成果。实现名师著名校,深化“润化生命,教学合一”建设。

  7、学校信息化

  完善学校校园网络建设,更好、更快地为师生服务,构建学校信息化平台,为家校建设提供保障。使生机比符合上级规定要求,更新改造教师办公室电脑,使每个教师拥有一台电脑,全面改造教室、专用室多媒体设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发挥学校信息小组的作用,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建立班级网页、教师个人网页和学生个人网页。注重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人人会使用电脑备课,搜集整理资料,100%的教师会制作课件,正常使用课件教学,100%的教师能在真正意义的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实现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8、办学条件。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计划投资800万元,重建教学综合楼,使专用教室数量达标、面积达标。抓住创建档案达标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和现代化教育学校的契机,不断完善设施建设、设备补充,充实专用教室设施,确保学校规范、高效发展。加强图书馆建设,不断增加藏书数量,完善图书管理,做到有效使用。

  9、后勤服务。

  努力实现后勤服务的优质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学校收费,严格执行免费义务教育精神,学校采购,严格按照xx区教育局要求,创建节约型学校。

  10、教师福利。

  树立大福利的观念,享受是一种福利,培训是一种福利,奖励是一种福利,放弃休息,为学校多做事也是一种福利。严格执行xx区教育局的指示精神,依法做好“开前门,堵后门”的工作。让教师开心、进取、健康和高效,度过每一天。

  三、保障措施

  1、管理创新工程。

  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理论,在继承我校组织管理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时代和学校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组织管理机构与组织管理机制,形成精干、务实、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行政作风。一方面制度管理要加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和修订“学校管理章程”,使之真正成为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实行定岗、定责、定质、定量的教职工目标考评制度,实行教学事故问责制。加大奖惩力度,让优秀教师的工作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让工作平庸和懈怠者,时时处处感到危机、危险。另一方面人文管理要跟上,着眼于和谐校园的建设,给予教师足够的关爱,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注重校园文化的积淀,想方设法完善校史室。其次,学校组织重心下移,充分发挥部门、年级组和学科组作为学校管理的实体性组织的功能。

  2、队伍优化工程。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完善师德建设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广大教师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途径,改进培训形式。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快教师职业化、专业化进程。构建教师学习型团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有计划的开展学习活动,采用全员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员提升与重点培养相结合,让学习成为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学习过程与自身人格发展、素养提高、理念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提高的过程紧密结合。多渠道搭建教师成长的展示平台,研究课、公开课、学科教学竞赛、论文评比、论坛讲座等,让他们更多地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

  3、质量提升工程。

  润化生命,以德为先,实施主体性德育。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建设,点(少先队)、线(班主任)、面(全体教职员工)、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用力,大力构建“协同教育体系”。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知荣明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守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梦,我的梦” 主题教育。注重德育队伍的培训与培养,将德育队伍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根本,实施新课程改革。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精神,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行动研究,改变教师的职业化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教师认清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形象,形成职业认同。公开家长、学生、社会的吁求,刺激教师“怎样做最好的自己”;摄制教师课堂教学录象,让教师和专家一起欣赏揣摩,反省自己“是个怎样的教师”;推行反思式教研模式,把教学札记、教学随笔、课堂实录、案例反思作为教师职业化生活的标志;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确立研究的过程即是成长的过程,引领教师职业化生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树立“厚生为本,教学合一,主动发展”的工作理念,有效推进高质量素质教育。树立现代教学观,改善师生关系,探索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多的体验空间,更广泛的实践空间。树立质量立校观,在课堂教学中,向目标定位要效益,向优化手段要效益,向规律方法要效益,向有效练习要效益,向学法指导要效益,向师生关系要效益。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积极、稳妥而高效推进:校安工程、名校工程、名师工程、经典教育工程、教育建模工程、教育科研工程、教育创新工程。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6

  多年来,我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艰苦探索,精心培育,逐渐形成了体育教育特色。经过几年的业余训练和群体活动的推广,校足球队在xx市小学生足球比赛中成绩长期名列前茅,常年代表xx市参加xx省足球常年赛,在学生中形成了比较浓厚的足球氛围。学校重视这一良好的体育现象,把足球运动作为本校体育群体活动的突破口来抓,努力办出我校体育特色。现制定足球活动的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xx市体育局、教育局关于体育运动各类文件精神。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把校园足球活动作为我校体育运动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强化办学特色。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普及足球基础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学生能够获得终身受益的活动方式,形成校园足球文化,推动我校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组织机构与分工

  组长:校长主抓校园足球活动

  副组长:副校长分管校园足球活动

  教导处:教导主任负责校园足球氛围营造、足球活动策划

  体育组:负责落实校园足球活动、带队训练、足球器材添置与维护。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在群体工作中有新进步,全校师生员工体质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的基础上,体育竞赛有新的突破,有效提升学校知名度,培养足球人才有更大进展。学校足球文化更有活力,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足球教育的育人功能。

  2、育人目标

  (1)、以球辅德,促进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既需要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又需要队员们遵守一定的球场规则,还需要队员们既能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能勇敢地面对挫折。足球运动真正能锻炼人,使队员们养成遵守行为规范、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队员们在快乐的足球活动中,快乐参与、快乐体验、快乐成长。

  (2)、以球健体,促进队员们强壮体魄的形成。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球场上的奔跑,运球盘带,各种动作技巧等是平时刻苦训练的积累,足球游戏等都能活跃身心。足球运动使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以球促智,带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强健的体魄是学习的基础,凭借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养成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更能促进其智育的良好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丰收。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足球运动开展的管理和扶持力度。

  1、成立足球体育特色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合作。校长任组长,主任为副组长,统筹规划学校足球教育发展思路,制定相关评价、管理制度,统筹安排经费投入,并对学校足球教育创设良好的发展氛围。

  2、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一系列足球运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足球体育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每年都认真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并及时记录好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到定期研讨,每学期、每年度做好总结回顾和反思。

  3、营造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向广大家长宣传创设足球体育特色项目和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以得到家长充分的支持。建设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校宣传板设有“足球专栏”,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定期播放有关足球的节目等等。

  4、加大体育设施硬件的投入,为更好的开展足球运动奠定基础。学校每年增添部分公用足球,保证课堂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及时修补损坏地面,确保学生安全的活动;及时添置其它常用体育器材,如球网、比赛用球、记分牌,以保证足球运动的.正常开展。

  5、学校统筹解决校足球队队员的训练时间、服装和其他相关训练条件问题,保证训练正常进行。

  (二)做好足球运动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

  1、抓普及。各班成立7—8人的足球活动小组,学校成立100余人的足球社团,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做好分组、辅导和组织活动等工作。

  2、抓基础。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等时间进行足球基础教学活动。将户外活动课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让学生开展以足球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

  3、抓考核。每学年期学生身体素质考评安排一次学生足球水平测试,作为评定学生本学期体育课成绩的依据,同时开展评优奖惩活动。

  (三)举行班级之间的足球比赛和足球特色周

  1、为了给学校增添更浓的足球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比赛机会,每年的校级学生足球赛采用联赛的形式,命名为“xx小学快乐杯”。由四、五、六年级各班组织训练参加,比赛采用5人制制足球比赛;一—三年级比赛项目设置趣味足球比赛。

  2、为了凸显学校足球教育活动,展示学校足球教育的成果,每年确立一个星期为“足球特色周”,开展一系列的足球活动。如足球运动动员大会、学生足球才艺展示、年级全明星对抗赛、师生足球交流、各种荣誉陈列、足球知识讲座、嘉宾来校指导、评选各类先进等。以促进学校足球水平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品位。

  (四)努力提高校足球队的素质和竞技水平

  1、学校成立男子足球队,常年坚持科学训练。教练组制订好训练计划,做好训练记录,及时探讨研究训练情况,提高训练质量。建好运动员档案,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2、搞好学校足球队的梯队建设,成立学校足球二队,主要由三、四、五年级的学生组成。着重抓好队员的身体素质、基础技能和基本功的训练,为进入校足球一队做好准备。

  3、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互访性的足球交流比赛,提高球队的比赛经验和战术素养。认真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足球比赛,做好比赛的一切事务,力争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开展足球运动的教育科研活动促进特色创建工作

  1、鼓励全校教师开展足球运动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探索活动,尝试、实验多种可行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指导方法,及时总结反思,经常探讨研究,交流科研成果,申报足球科研课题,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向纵深发展。

  2、尝试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选择编排适当的足球内容插入体育课中,积极开发体育教学校本教材,形成体育教学特色。

  五、三年规划目标

  1、通过对足球的宣传,让学生及学生家长认识了解足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触足球,便于发现、选拔条件优秀的学生组建学校足球队。以班级单位组建班队,安排固定的时段,进行练习,为校队建设夯实基础,并营造特色氛围。

  2、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请求给予技术,硬件设施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为运动场地及其它设施的建设提供支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主任为直接负责人,体育组教师为成员的管理机构,制定详实的训练计划,积极参加比赛,主动宣传,扩大影响力。

  3、抓好基础训练,根据学生身心规律抓好意志品质,专项技术和一般身体训练。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7

  一、校情分析

  我校地处丹徒新区谷阳镇,现有27个教学班,900余名学生,85名教职工。学校下辖2所村完小。近年来,学校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向着“建有文化的学校、做有智慧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不断迈进,校园面貌焕然一新,2003年学校顺利通过省教育现代化乡镇学校的评估验收。学校先后被评为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省和谐优秀实验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市绿色学校、区文明单位、优秀家长学校等。

  目前,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大专以上达81%。近两年来,有40多位教师在省、市、区级教学比武中分获一、二、三等奖,教师在区级以上发表、获奖论文200余篇。学校现有市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10人。学生在作文、金钥匙、乒乓、绘画等各项竞赛中获奖近300余人次,初步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尽管如此,学校在发展的进程中还有许多困难和不足。学校的硬件设施明显不足,现代教育设备急需添置与更新。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显,校园文化缺乏个性与品味。学校的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观念、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发展不均衡;生源素质整体不高,家长的家教意识淡薄,家校协同程度不够。

  二、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教,科研兴校,民主理校的原则。

  2、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全面育人的原则。

  3、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培植沃土。

  三、办学策略

  制定共同目标——凝聚力量,提高师资素质——支撑质量,推进校本教研——发展内涵,优化人本管理——提升特色。

  1、进一步明析办学思路,建构学校明确的发展目标,规划具体实施策略和发展步骤,以此凝聚和鼓舞人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实践行知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培养特长,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使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2、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以师德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文化素质为重点,以“科研强师”为目标,以推进校本教研和开发校本课程为契机,苦练三年真功,大力实施“师表工程”,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

  3、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争创学校德育工作新特色。学校注重“三结合”教育,以六项常规评比为抓手,以“五小”实践活动为重点,以深化“岗位体验教育”为特色,创新“学陶”活动,实施绿色德育,打造学校德育的亮点。

  4、积极实践和探索新课程,在课程的管理、实施、评价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教师自觉转变教学行为,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突破口,把抓师德建设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共进。

  5、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办好家长学校,努力架构家、校、社区(村组)立体教育的网络,同时,教育师生以爱心持教,以恒心致学,以勤补拙,克难求进。

  6、走内涵发展之路,变被动维持为主动发展,积极寻找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契机,彰显学校特色,实现跨越发展;积极寻求办学投入,使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现代化与装备现代化同步,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益。

  四、三年目标

  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将学校办成校风文明、教风严谨、学风踏实、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在我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满足家乡人民对基础教育的需求。

  1、队伍建设目标:

  到2009年,本科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市、区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比例达25%,30%的教师基本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2、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在学校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快乐,使学生能自觉认真地对待自身的学习,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性的自我发展。

  3、教学发展目标:

  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位于全区一流位置,课堂教学扎实高效,课题研究滚动发展,每学年学校要保持一个省、市、区级课题和几个校级课题,教学常规科学规范,集体备课成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语、数、英、综合教研组达到区优秀教研组的要求。

  4、学校特色发展目标

  以兴趣小组为依托,在体育类中重点办好乒乓、田径兴趣小组,在艺术类中办好舞蹈兴趣小组,在学科类中重点办好学生文学社,以此来寻找突破,形成学校特色。

  5、基建装备建设目标:

  (1)完善档案室,装备各专用教室,添置图书一万册,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三类标准。

  (2)造塑胶跑道,对校园进行环境整治,创省绿色学校。

  (3)完成校园有线电视系统,四—六年级教室安装多媒体系统,建成高标准的校园网,创江苏省信息现代化先进学校。

  以上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对我校自身发展的一个思考与认识,相信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发展规划一定会实现,麓西中心小学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8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结合校情、师情、生情以及地域实情,沐课改之风,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践行、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具有生命力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和发展策略,不断丰富其内涵,打造特色鲜明、和谐向上的品牌学校。

  xx小学的办学理念历经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开放式办学——让学校成为对孩子充满吸引力的地方”的探索、建立和完善这美好的愿景正转化成“xx小学”人的行为。

  一、学校发展背景

  (一)近几年学校办学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办学行为规范化。教代会制度健全——学校管理民主化;校务公开制度健全——学校管理透明化;层级管理制度健全——学校管理开放化;家校联系制度健全——学校管理公开化;大事、难事、急事“首遇制”——学校管理人性化。

  2、队伍建设廉政化。以校为家,同舟共济,与时俱进,拼搏奉献;吃得了苦、受得了气、听得进话、干得了事、禁得住诱惑??一支“勤政、廉政、协作、高效”的干部队伍,正成为学校团结奋斗的核心和开拓进取的风帆。获学区“先进集体”称号。

  3、科研培训一体化。以铸造“师魂”为根本,以锻炼“师能”为关键,在“提升”二字上下功夫,学校大力实施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标的“希望工程”,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目标的“中坚工程”,以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名师为目标的“名师工程”。通过“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机制,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一支“学习型、阳光型、反思型、情感型”的教师队伍正逐步形成。在市级论文获奖多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若干篇。省领雁工程1人。

  4、学生发展全面化。以德育为核心,学校逐步形成了“一点”、“二线”、“三合”的德育教育管理网络。通过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开办家长学校等举措,德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各类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及四大节的活动受到媒体的关注和家长的好评。学校被评为市红旗大队、优秀大队辅导员;学校活动在xx日报上刊登;学生在三年中获市、学区级竞赛60余人次获奖。

  5、教育教学人本化。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逐步深入心而现于形。关爱学生生命,向课堂要质量,变苦干为巧干,变题海战术为精讲精炼,老师们追求着“敬业高效”;关切学生疾苦,向贫困生、向学困生、向特殊学生(智障、残障、自闭症、残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领养子女)伸出援助之手??学校实现着和谐发展。

  (二)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1、学校管理工作的激励性有待加强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已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为学校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奠定基础。但仍存在约束机制多于激励机制的现象,不利于学校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因此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还应与时俱进,确保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

  2、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性有待提高

  研训一体化成就了一批骨干教师,使整个队伍日趋团结和谐、奋发向上。仍存在发展并不均衡的差异,如何更加关注教师的身心愉悦发展,尽快缩短差距、由点到面打造一支有内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出一几个有知名度、有影响的“名优特”教师迫在眉睫。

  3、学校办学的特色性有待彰显

  06年至今,学校成功吸纳、融合了多种校园文化精髓,在校本研训、信息技术教育、科技制作发明、教育科研、校外群体活动等方面成绩显著,但要普及深化且形成特色品牌仍任重而道远。

  4、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有待增强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途径。如何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体现教学理念的改变与教学策略的革新,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同时,让每一个孩子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收获不仅指学业,也包括身心。如何让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学校还应进行深入地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目标与定位

  (一)办学理念——开放教育

  在“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探索、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后个五年规划努力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开放式办学——让学校成为对师生充满吸引力的地方”的办学理念。

  在“开放教育”的指引下,学校将继续践行开放德育、开放学习、开放管理等策略,并在开放的环境中走向发展,在变革的状态中走向激活,在激励的推动中走向成功的实践中使学校稳步、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目标:

  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快乐家长满意教师成长社会认可”的市内外享有声誉的学校。

  (三)培养目标:

  激发浓厚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引导正确思维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办学特色:

  实施开放式教育,构建开放式学校

  1、以着眼于学生的和谐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形成鲍三小特色品牌,实施开放式教育

  2、以提升教师的职业理想,使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终身学习的楷模,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并以此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实施开放式教育

  3、以立足于学校本身的重构与新生,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促使学校教育系统全面走向开放性、民主性和一体化,实施开放式教育

  4、建构开放式的现代的办学模式,以实现教育信息空间和沟通的多元化,教育功能的终身化,教育思维方法的多样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多样化,教育评价的个性化和家校、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化。

  (五)分段目标及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2009——2011年):以全新的面貌争创市级督导评估先进学校

  主要任务:

  1、要借市级各种督导评估为契机,认真总结反思过去三年发展中的得失,在广泛收集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教代会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并全面启动、贯彻、实施五年发展规划。

  2、探索校长负责制下的校级干部分区责任到人,轮岗管理的新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相互补台。

  3、完善各项激励机制,建立综合学科教师、校行政人员月考评方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综合学科组教师作用,完善合唱、舞蹈、田径等特色社团的梯队建设,成立篮球俱乐部、文学社等,着力打造校园操、校刊等品牌活动项目。

  第二阶段(2011——2012年):为创市内外享有声誉的学校作好前期准备,图谋发展

  主要任务:

  1、继续控制办学规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发展个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主体生命发展。

  2、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形成个性化、个别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学校综合化的课程结构;20%的教师参与区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或要成为教坛新秀;100%的教师个体主动开展校级以上课题研究。

  3、逐步形成学校特色“三部曲”:即学科有特色、班级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第三阶段(2013——2014年):创设能在市内外充分展示、交流和实践的平台,进一步打造教师队伍

  主要任务:

  1、全面激活管理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开放的社会评教,家长评校,师师、师生、生生互评的评价体系。

  2、全面完成“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和获奖文章争取突破5篇;20%的教师在市、区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获奖。

  3、立足塘下,走出xx,全方位创设条件,为师生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

  4、全面完成学校多媒体大教室的建设。

  5、及时总结、提炼、丰富“开放教育”的办学思想。

  三、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策略及措施

  (一)创新德育工作

  1、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一批有爱心、讲奉献,善管理,在学生家长中赢得良好口碑的班主任队伍。

  2、深化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以社团、夏令营和“阳光一小时”等活动为有效载体,引导全体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3、坚持学校与家庭、社区三结合,开展好每月校园主题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社区实践活动,拓展德育工作渠道,尝试多种途径、多方人士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充分体现开放德育的要求,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加强教学工作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实行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管理,明确职责,切实抓好“备、教、改、导、考、析”各项工作。

  2、加强教研组建设。结合课题研究,确定各学科研究主题,积极开展“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教研活动,形成开放、合作、交流、分享的学校教研文化,在研究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强化质量意识。在提高教学质量整体水平趋势下,特别关注优等生和学困生这两方面群体的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完善校级、班级学科兴趣小组,落实学困生学习质量跟踪机制,使得学校教学工作呈现良好的多元化发展状态。

  (三)深化科研课改

  1、加强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领导,完善教育科研机构,充实教科室成员,形成教科室、教研组两级科研网络,创设“组组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科研工作局面。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投入,确保购置必要的研究资料、书籍等,表彰有突出成绩的课题组、名师工作室。

  2、发挥学校聘请的专家引领的指导作用,加大研训一体化的力度,提高每位教师的科研水平。五年内安排科研骨干、骨干教师轮训1次。

  3、关注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特别是针对本校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研究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领域的整合,提高校园网以及校本信息资源库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促进各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明显提高。

  (四)打造教师队伍

  1、引领教师在研训一体化中主动发展。将课题研究与教研工作、教学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培养“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工作习惯,更进一步实现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促使教师在研究中主动学习,在反思中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开设读书论坛,开展读书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读2本教育理论专著,摘录5000字的读书笔记,撰写3000字的教学行为反思,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学习能力,促进教师掌握现代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构建学习型组织。

  3、多渠道汲取营养,多渠道多途径承办各级各类现场会活动、各学科研讨课、优质课竞赛活动,为教师提供锻炼、展示的舞台。

  4、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尊重合理的生活需要,倡导用智慧改变工作,既要注重专业发展,提高工作质量,也要注重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提升!营造民主的管理氛围,引导工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让教职工在工作之余充分享受生活。

  (五)彰显学校特色

  1、坚持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打造特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社团、大课间活动和“以走进社会,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使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团结协作意识、挑战自我精神等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2、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打造特色梯队。要依据校情、学情,围绕科技、文体、艺术等主题,分层分类、丰富多彩地开展并创新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建立特色梯队。

  3、坚持开展特色班级。以校园传统活动为主阵地,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在班级开展特色活动,实现班班有特点,人人有特长。

  (六)优化学校管理

  1、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下的级能管理,各部门职责权利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释放层级能量。

  2、管理力求科学、民主、规范。修订完善各部门规章制度、各学科评价体系,强调“以理为主,激励为重”;坚持学校教代会及校务公开,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

  3、大力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严进宽出,竞聘上岗,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用1%的流动率换来99%的积极性。

  新的五年,xx小人将乘势而上,争创办学一流佳绩;与时俱进,再谱教育辉煌篇章!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19

  一、现状分析

  xx小学始建于19xx年,原名“xx铺小学”,几经变迁,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学校座落在xx镇商贸城经济中心,毗邻湘府路、韶山南路,南临长沙市汽车东站,东与省植物园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的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学校现址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校舍面积250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802名;教职工46名,专任教师42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7名,小学一级教师18名,其他级别教师7名,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面对新形式和教育发展的新机遇,结合上级的要求,为将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实验小学,我们必须总结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具有发展潜力的办学规划。

  二、办学思想

  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开放高效、科研先导、彰显特色”。

  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一切与教师有关的工作都要立足于教师的成才、成功。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特长的发展创造条件。

  开放高效:在管理上,继承传统,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放办学,努力探寻新的办学体制。增强学校的幅射功能,加强与外校的交流,不断增强学校活力。

  科研先导:充分发挥学校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在“实验”二字上作文章,移植和引进教育科研课题,顺时应变,与时俱进,大胆突破,实现教育科研和改革发展的飞跃,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突出特色:全面贯彻xx区教育局“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教育方针,近期重点发展美术学科,使之成为强项学科,成为我校师生与众不同的鲜明特长。以后在师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做强科技学科。同时抓好体育运动这一基础学科建设。

  三、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办学目标

  1、远景目标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以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已任,努力创建“长沙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窗口”与示范作用。

  2、近期目标:

  继承我校优良的文化传统,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初步展现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基本形成“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逐渐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3、综合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良好的审美素养和扎实的创作基础,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主要通过日常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来实现。审美素养和创作基础则通过重点发展的特色学科来实现。

  (二)、具体步骤

  1、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

  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接纳、学会负责、学会合作,突出德育核心,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行为习惯。

  2、创新教学科研工作

  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模式(手段),教育科研诸方面,形成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引导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动手、会创造,突出创新和实践两个重点,提升教学质量。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教师发展为本,实施“名师工程”,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有自身教学特色、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4、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适应社会发展之需,提升学校档次,紧紧抓住校园网工程这一契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加速实现管理现代化、以及教育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5、改进总务后勤工作。

  建设好后勤工作队伍,树立后勤人员面向市场和全方位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寻找勤工俭学工作与学生、家长需求的结合点。强化总务后勤部门的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

  四、工作措施

  (一)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措施:

  1、构建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础的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模式。

  2、办好家长学校,加强社区协调,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施德育系统建设工程,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系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办好“红领巾记者站”,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朋友,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得力“助手”。

  4、以丰富主题班队课的形式和内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促使学生成为观念正确,行为规范,学有特长,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二)、 创新教学科研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着重探索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加强美术和科技教育课程,创建本校教学科研特色。

  2、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逐步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3、更新学生观,创新学习方式。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思想。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逐步形成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现代学习方式。

  4、创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创新学生评价方法,创建以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新的评价体系。

  5、创新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完善教育科研制度和方法,激发教师教育科研热情,构建校内课题研究网络,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力求教育科研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1、建设“勤思、博学、创新、超越”的教风,引导教师把个人利益同学校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扬团队精神,风雨同舟,齐心协力。

  2、通过自培途径,提升师资力量,为形成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奠定基础。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业余进修学习,争取中青年教师本科达标率为80%。

  3、着眼于教师发展,建设一个学习化的学校,创造各种条件,为教师提供不断发展和施展才华的机会,鼓励教师增当“冒尖户”,培养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4、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以教师基本素养、履行工作职责、工作成绩三要素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初步形成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

  (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措施:

  1、校园网建设:一期工程完成多媒体教室设备更新。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完成远程教育网建设和办公网建设。三期工程完成校园一网通,条件成熟开设网上学校,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实施教室信息化。

  2、队伍建设: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应用系统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的培训。采取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培训、系统集成的培训、学校组织内部培训等方式,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3、资源库建设: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及信息化的内容与实质,其意义比之校园网本身更为重要。我校校园网从师生实际需要出发,拟在资源库的建设上重点投入,使之最大可能地满足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的需要。

  4、办公室信息化:无纸化办公逐年扩大,实现网络化管理与发布。

  5、教学手段现代化:力争形成本校特色,成为周边学校的示范性现代教学模式。抓住校园网开通之机,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逐步实现备课无纸化,课程网络化,方法手段现代化。XX年实现教师人人有电脑,逐步实现网络教学。

  (五)改进总务后勤工作措施:

  1、抓好总务后勤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后勤人员全方位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完善财务管理和校产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和职工考核制度。

  3、继续完善校园美化、绿化工程.

  4、积极争取上级拨款,多渠道筹集资金,管好用好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其目标的选择是依据本校具体的环境背景,其发展目标仅提出了大致的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制定规划过程,实乃一所学校对自身认识与思考的过程。为将其办学思想转化为每个教师、学生的自主意识,使规划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还需广泛征求上级领导和全体教师的意见,作出实时修改和调整,在操作过程中更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有效监控与评估,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规划”付诸实施,共同创建我校辉煌的明天。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20

  一、学校现状分析

  首先,对学校当前的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学校的历史、文化、师资力量、学生情况、教育资源、设施设备等方面。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学校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学校发展的起点和方向。

  二、发展目标与定位

  基于现状分析,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例如,可以将学校定位为“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优质小学”,目标设定为“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打造特色品牌”。

  三、教育教学改革

  1、课程改革: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社会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改革:推广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四、校园文化建设

  1、精神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

  2、物质文化建设:改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美感。加强校园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3、活动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特色品牌建设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教育品牌。例如,可以开设特色课程、开展特色活动、建立特色社团等,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管理体制改革

  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加强民主管理:推行校务公开,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鼓励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3、强化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合作与交流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定期举办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2、与其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分享教育资源和经验,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3、与社区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增进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八、实施与评估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同时,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小学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21

  能量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能量包涵很广,其最主要的是管理能力、领导力、执行力、思考力、科研力、学习力、创新力、服务力、发展力等。学校能量升级,实质就是学校各种内涵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彰显,能量升级,为学校内涵发展带来了契机。分析我校整合后的基本情景,我校教育发展面临着以下新的形势:

  1.经过整合,学校迎来了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机遇。

  2.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拥有了学科配置基本合理、有发展力的教师队伍主体,拥有了初具规模的学生整体,拥有了适宜、完善的教学设施和教育环境。

  4.确立了学校发展“六步骤”:重组、规划、融合、认同、发展、超越。

  5.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农村教育发展可挖掘的潜力和空间相对较大。

  6.学校发展缺少特色。

  为此,特拟定此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我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方略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科学管理,狠抓常规,突出教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为目标,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质量立校”。坚持“慎思笃行,志存高远”的校训,构成了“民主和谐,学校家园”的校风,“爱心奉献,德艺双馨”的教风和“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学风,彰显出“教学设施先进,教师队伍优良,教育质量上乘”的现代教育特色。

  学生目标: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学生群体。我们给全体学生提倡十个学会:学会做人,从学会感恩开始;学会做事,从学会扫地开始。学会学习,从学会思考开始;学会健身,从学会做操开始。学会礼貌,从学会敲门开始;学会文雅,从学会走路开始。学会生存,从学会自护开始;学会交往,从学会微笑开始。学会自律,从学会守时开始;学会审美,从学会穿衣开始。

  强化学校的“三风”建设,以“立做人之德、明做事之理”为校训,努力构成“诚信励志、合作创造”的校风、“敬业博学、朴实自律”的教风以及“勤学善思、明礼守纪”的学风。

  二、我校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资料和目标

  (一)管理能力。

  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有两个决定性因素:硬实力和软实力。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很多,但诸要素中,起决定的是领导班子之力。管理能力提升由中心小学校长负责,重点以班子成员“四力”强化为突破口,从学习力、思考力、引领力、楷模力的提升中带动学校其他软实力要素的共同发展。

  1.学习力。学校班子成员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做事,学习生存(学校的`生存与个人的生存)的本领,在学习中实践、创新,改变自我、改变教师、改变学校;做一个有教育思想的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参加政治学习,做到“五个一”: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或人文科学著作,至少撰写5000字读书笔记或心得,至少在教师大会上作一次培训学习专题报告,每年至少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2.思考力。校长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没有思考,就没有深刻的思想,没有成熟的管理理念。深入到工作的层面上,从不断的感悟中,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管理的环节上有无数的细节需要我们思考,每一门学科教学也有广泛的思考空间,从思考中沐浴课程的理性之光,来开拓和引导,用智慧的眼光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挖掘蕴藏于深处的创造探索智慧。班子成员做到“两个一”:每学期至少拿出一个利于学校发展的先瞻性提议,每学期所分管工作至少有一项鲜明的亮点。

  3.引领力。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管理的根要放在课堂,不要离开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认识课堂、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变革课堂是校长的重要职责;校长、教师不能改变世界,但能够改变课堂。班子成员善于学习,挖掘资源,拓展视野,做到“两个一”:每学期教师会议介绍一个优秀、有益、适宜本校教师的教改案例,每年定向结对一名学科教师,共同到达学科的一个新突破。4.楷模力。学校领导班子要做好行动上的领导,模范遵守工作纪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得以任何借口为自我谋取私利或便利,当好一个表率。

  (二)领导力领导力简化为三点:管好自己,带好队伍,做好工作。

  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重大事务行政会议制,学校发展教师大会制。这三项制度是强化和完善学校领导力的重要保证。学校各项工作,一经纳入这三制之中,任何员工无条件遵循,否则,视为自动脱离本团体。

  (三)执行力学校工作执行力确定两个抓手,一是学校文化抓手,二是管理制度抓手。学校重视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上学期,经过教师大会,明确提出学校精神、教师四个宣言、学生十个学会。

  我们提出了“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这既是对全体师生的一种激励,又是学校摆脱平庸、强健发展的突破口。

  我们提出了“奉献一份爱心,让每位学生沐浴温暖的阳光;奉献一份智慧,让每个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奉献一份热情,让每个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奉献一份勤劳,让每个岗位闪耀动人的光彩。”既是对教师职业道德中“爱岗敬业”的具体阐释,也是对教师本职工作的严格要求。

  (四)、师资培训成立培训学习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三种形式:学校团体培训,专题培训讲座,选派外出培训。

  (1)学校团体培训坚持每周一次集中培训学习,由学校校长负责,教导处主持培训活动,《教职工团体学习制度》为管理准则。

  (2)专题培训讲座由校长负责确定讲座资料,学校班子成员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讲座或思想交流,外派培训学习人员回校一月内举办一次学习报告会。

  (五)教师学历学校现有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在岗教学人员共15人.发展是学校的核心价值和学校文化。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学校的一个引领点,以厚重的文化引领全体教职工思想,创立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并到达团体认同。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思想情趣,在学校文化的正确引领下凝聚团体力量,在不懈的努力和激励下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