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农村)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经常接触到试卷,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卷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农村),欢迎大家分……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农村)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经常接触到试卷,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卷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农村),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农村) 1
一、读读写写。(9分)
hé ǎi( ) chéng kěn( ) jié bái( )
pǔ sù( ) xún luó( ) tè shū( )
guāng huī( ) jīn yín( ) xū yào( )
二、将词语补充完整。(6分)
千钧( )( ) 奋不( )( )
心惊( )( ) ( )( )换骨
( )( )玉骨 ( )( )遐迩
三、按要求选词填空。(10分)
1.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空。
哗哗 叮叮 哞哞 啪啪
(1)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 )地响。
(2)我刚到家,大雨就( )地下了起来,打到房顶上发出( )的响声。
(3)看到妈妈回来了,小牛立刻( )地叫了起来。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陈设 陈列
(1)博物馆里( )着许多藏书。
(2)在一个家居设计中,家居( )在整个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爱护 爱惜
(3)我们应该( )自己的名誉。
(4)我们要( )公共财物。
四、给画线部分换个合适的四字词语。(8分)
1.我胸有成竹地坐在椅子上,一副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的模样。( )
2.我紧张地望了望周围的同学,大家都在精神高度集中地做题。( )
3.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哈尔威船长沉着不慌张,十分镇静的样子,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 )
4.救援工作进行得整齐有秩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入相应的词语。(8分)
1.小个子女生站起身,( )嘴唇,( )一口气,用左手将杯( )在怀中,右手( )盖儿准备使劲拧。
2.小草长在湖畔,使湖边的风景更加( );小草长在路边,给道路镶上( );小草长在密林深处,使丛林显得更加( );小草长在高山之巅,使大山( )。
六、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6分)
1.保护好自然环境。保障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条件。
2.花草树木是我们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的朋友。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3.减少污染自己做。劝说和推动别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去做。
七、阅读天地。(23分)
(一)课内阅读。
久闻黄山有十大名松,今日始见。( )是枝叶的繁盛,色彩的浓郁,( )姿态的遒劲,根基的盘错,( )展示了黄山松独特的美
刚登上玉屏楼,一眼就望见树干粗壮、枝条繁茂的“迎客松”。它真像个好客的主人,正平伸开它那健壮而热情的'手臂,仿佛在笑迎五洲四海的宾客,热情但绝不谄媚。
正当我们在云山雾海中穿行之时,忽见一段长长的松臂自上而下探入云海之中,像在捞取奇珍异宝。这是“探海松”。几百年、上千年过去了,大概什么也没取上来,可它仍在执著地探寻,不断地捞取。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分)
浓郁:
谄媚:
执著:
2.给文中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3.“它真像个好客的主人,正平伸开它那健壮而热情的手臂,仿佛在笑迎五洲四海的宾客,热情但绝不谄媚。”这个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迎客松的形态特点。文中还有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这句写出了 的形态特点。(4分)
4.这三段文字介绍了黄山十大名松之中的 、
,它们分别具有 、 的特点。(3分)
(二)课外阅读。
再富也要“穷”孩子
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大利亚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澳大利亚居民为孩子穿衣时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在澳大利亚,即使在最冷的冬天,也很少见哪位家长会给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上一套绒衣而已。
许多澳大利亚居民用“粗”来打磨顺境中的孩子。澳大利亚的污染少,太阳辐射异常强烈,稍不注意,就会被晒得“皮开肉裂”。然而,走在大街上,却不时见到母亲推着婴儿车在炎炎烈日下前进……其实,那车上并没有遮阳篷,这些母亲是以此来“打磨”幼小孩子的。对此,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良苦用心。
一对夫妻来医院就诊,丈夫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外面的大厅等候。女儿口渴要喝水,这位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扯了一个免费纸杯,然后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澳大利亚的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直接饮用)递给孩子。其实,这位父亲并不是买不起饮料,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经理,年薪15万之多,而此刻自动售货机上正出售的可口可乐和橙汁,才不过一元一杯。
澳大利亚人“穷”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为未来着想”:既然孩子长大后早晚要离开父母,去独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恐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然而这并不算太新鲜的观念,对于那些过分溺爱孩子的父母来说,是不是该有点儿启发呢?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3分)
富裕—( )
简单—( )
新鲜—( )
2.“再富也要‘穷’孩子”是什么意思? (3分)
3.短文中哪些事例说明“再富也要‘穷’孩子”,简要写出一个你印象最深的例子。(3分)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八、作文园地。(30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你一定遇到过很多开心快乐的事,也有伤心难过的事,什么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想一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介绍给大家。要把事情说清楚,语言简洁明了。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农村) 2
一、看拼音,写词语。(14分)
qī wǔ shān lǐng jiāo nèn shuǎi dǎo
( ) ( ) ( ) ( )
máng dóng shèn zhòng mèi lì shēng shū
( ) ( ) ( ) ( )
zhǎng wò tóu xián zhú gāo cháng shì
( ) ( ) ( ) ( )
tūn mò qīng ér yì jǔ
( ) ( )
二、用下面给出的字组成词语:(6分)。
级( ) 骄( ) 滂( )
极( ) 娇( ) 傍( )
疏( ) 版( ) 冶( )
蔬( ) 板( ) 治( )
三、多音字组词。(6分)
háo( ) diào ( )
号 调
hào( ) tiáo ( )
piāo( ) ying ( )
漂 应
piǎo ( ) ying ( )
guān ( ) xiáng ( )
冠 降
guàn ( ) jiàng ( )
四、填空:(7分)
1、“鲜”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部首( );在字典中,“鲜”有如下解释:①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干制、腌制的;②不干枯的,没有枯萎的;③滋味美好;④有光彩的。
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中,“鲜”应该取第( )中解释;在“鲜花”中,“鲜”应该取第( )种解释;在“这碗汤真鲜呢!”中,“鲜”应该取第( )种解释。
2、胆战心惊中的“战”的意思是 ;惊涛骇浪中的“骇”意思是 。
五、按要求写句子:(4分)
1、照例子把句子的意思写具体。
例:太阳升起来。
改成: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
同学捡起废纸。
改成: 。
2、缩句。
(1)慈祥的奶奶耐心地给我们讲红军的故事。
。
(2)劳累了一天的营业员仍然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产品的`功能。
。
(3)考满分的李明激动地叫喊着。
。
六、把下面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划掉:(4分)
1、奶奶 姐姐 外祖父 爷爷 姥姥
2、学习标兵 劳动标兵 纪律标兵 三好学生 体育标兵
3、苹果 梨子 草莓 西瓜 茄子 桔子
4、衬衫 短袖 裤子 背心 夹克
七、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樟树不高,但它的 ,而且 ,伸得远远的。 绿得发亮。樟树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 。
2、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 ,“唧”的一声,已由 ,飞到 ;还有几只 , 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 。从这一段文字中你感受到燕子飞行时 的特点。
3、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 ;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 ;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 ……
动物们还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和影响呢?请你模仿上段再写几句:
从 那里,我 ;
八、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1、 妈妈从菜场买来苹果、香蕉、梨子和水果。
2、早晨,我喝了一杯牛奶和三片面包。
3、老师带领我们全班所有同学去参观毛笔厂。
4、今天超市搞促销活动,一大早,超市里就聚集着无数的顾客。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有一天,客人送给司马光家一篮核桃。小小年纪的司马光从没有吃过
核桃。嘴一馋,他拿起一个核桃就咬了起来。可是,咬了半天,怎么也咬不破那硬梆梆的核桃壳。他捂着胀疼的腮帮子正在生气,客人进屋来了,瞧见司马光那难堪的样子,笑了。
“来,我教你吃。”他转身找来个小铁锤,教司马光慢慢地捣开硬壳,
抠出核桃仁后又去做别的事情了。一会儿,司马光的父母回来了。他们见儿子坐在地上一面砸着核桃,一面吃着核桃仁,十分(惊讶、惊喜、惊慌),忙上前问:“小光,你怎么知道核桃应该这样的吃法?”司马光转动着黑溜溜的眼珠,撒娇地说:“我自己想出来的。”二老听了,喜上眉梢,连夸司马光“聪明”。
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没过几天,父亲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喊
来了司马光(严肃、严格、严酷)地说 说假话可是不老实的行为啊 顿时,司马光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1、用“ ”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真相”一词:(1分)
文中的真相是指:
。
3、将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空白处填上标点。(2分)
4、司马光知道自己错了么?从哪句可以看出来?(2分)
5、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十、习作:(30分)
快升入五年级了,你觉得自己做的哪件事对学校、家庭或 对班级很有意义?请从中选择一件写下来。写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