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乘法说课稿4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乘法说课稿1 教材分析。 1、本部分内容实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和讲解上都注意联系整数运算,一边是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乘法说课稿4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乘法说课稿1
教材分析。
1、本部分内容实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和讲解上都注意联系整数运算,一边是学生把整数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
2、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编排的特点。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它包括两种情况:小数乘以整数,这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以小数,则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乘法意义上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积里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在整数乘法积随因数的变化的规律,小数点的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也许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例题的讲解来掌握其方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以练习为主;
2、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4扩大( )倍是24;72缩小( )倍是7.2;
5.24扩大( )倍是524;702缩小( )倍是0.702;
0.056扩大( )倍是56;5320缩小( )倍是5.32;
2、下面各数,把小数点去掉,各扩大了多少倍?
6.3 3.04 0.9 0.35 0.008
3、下面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各是多少?
4 58 6340 5000 3090
4、说出15×5,208×15各表示什么意义?并用竖式计算。
(二)、新授
1、提示课题
今天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小数乘法(板书)
2、出示复习题,师生共同观察讨论
(1)算出积填在空格里
(2)观察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关系
从左到右观察比较,提问:两个因数有没有变化?分别起了什么样的变化?积起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右到左观察比较,提问:两个因数又起了什么变化?积又起了什么变化?
从而引发学生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3、教学例1
花布每米1.50元,求买5米要用多少元?该怎样列算式?
(1)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列式
用加法计算:1.5+1.5+1.5+1.5+1.5+1.5
提问:这几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计算吗?怎样列式?
用乘法计算:1.5×5
提问:1.5×5表示意思?(5个1.5)也可以表示什么?(1.5的5倍是多少?)
(2)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3)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提问:小数乘法中含有小数位,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采用什么方法呢?
②指导学生看书,讲解解题思路
1.5 扩大10倍 > 15
× 5 ×5
7.5 缩小10倍 > 75
1.5里有一位小数,先把1.5扩大10倍变成15,把15乘以5得75,求得的积比原来要求的积扩大了10倍,根据是前面所复习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为了使原来的积不变,必须把75缩小10倍,即把积里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样乘得的积就应有一位小数。
③共同小结:
为什么要把1.5扩大10倍?(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为什么要把积缩小10倍?(使原来的积不变)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步骤怎样?(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点上小数点)
指出:实际计算时,不必写出思维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边说边填
2.5 > ( ) 5.8 > ( )
× 7 × 7 × 3 ×3
( ) < ( ) ( ) < ( )
2、直接说出积是多少
3.2 5.4 8.5 6.7 5.2 1.2
× 2 × 6 × 3 × 8 × 9 × 5
得出:一位小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也整数乘法相同,只是乘得的积是一位小数。
3、试算“做一做”
提问:你会做吗?
学生计算后继续提问:你是怎样算的?第一个乘数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第一个乘数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总结出计算方法:
小数乘以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第一个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乘法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通过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元?展开讨论。由于是求4个0.2是多少?这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学生列出算式是没有问题的。再让学生探索0.24等于多少,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中呈现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乘法的意义,分别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了结果。教师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不要局限于某种方法。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对整数乘法的意义基本上掌握了,而小数乘法的意义只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对学习小数乘法的意义具备的。对于0.24等于多少的计算方法,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写成0.2+0.2+0.2+0.2的连加算式,小数加法学生已经学过,计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元、角、分来计算,即0.2元=2角、再写成24=8角=0.8元。这也没有多大问题。利用几何模型来计算,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涂出4个0.2,然后再看一看涂了多少。也比较好理解。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对学习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再加上教材中情境图,学生学习兴趣一定会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教材中商店购物的情境图,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提问:从……看到了什么?学生以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图上的信息。接着教师再提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多让学生提一些,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提问,对于有助于本课的问题教师要板书。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列出算式。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咱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学生列出算式,
2、讨论计算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计算方法。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3、试一试
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求出来了,现在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同学能不能帮助解决?每千克苹果3元,2千克多少元?1.5千克呢?
同学们的想法很好,已知每千克苹果的单价,求1.5千克多少元也要用乘法计算。那么怎样计算?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交流计算方法。在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在全班交流。
三、解释应用。
1、在前面的情境中学生独立解决练一练第一题。
2、练一练第二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涂一涂,根据涂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全班进行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策略的选择。
1、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
2、资源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小黑板等。
3、评价方式:激励性语言、自评、对照学习目标评价、教师评价等。
教学反思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结果,书上的方法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第四种方法,他的方法是:老师我先把小数中的数当成整数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等到一个整数积,由于算式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也应该有一位小数。我感到算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思维非常有益。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乘法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出版的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小数乘法意义。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大纲倡导对概念性的内容不下准确的定义,而是通过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理解其内涵所在,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即可。因此,让学生感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利用已学的知识基础计算其结果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组织教学。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课件①,即欣欣文具店全景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如果你来买某种文具,怎样才能知道你该付多少钱呢?”旨在让学生明白要知道购物中需要付多少钱,必须知道物品的单价和所购的数量。待学生回答后,紧接着出示课件②,即文具专柜。在学生观察中提问“你从这个文具柜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二是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从学生提的数学问题中,选择“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元?”让学生自主解答,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算式2×3表示什么意义?从而为后面小数乘法意义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明理获知
首先是在合作交流中,初步感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学生回顾整数乘法意义之后,提问“买三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这时应该不难就能列出算式0.2×3,随即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初步感知0.2×3表示的意义。紧接着设问“0.2×3的结果是多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计算0.2×3的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学会了运用已学的小数意义、小数加法和将小数转化整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随机渗透了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再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用自己的话阐明小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揭示课题并板书。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四组闯关题。第一关是试一试:①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②买两把直尺需要多少元?这关是模仿性练习,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关是涂一涂,即根据算式涂涂得出结果。第三关是填一填,即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根据乘法算式写加法算式,这两关是提高性练习。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第四关是想一想:0.2×3=0.6,3×0.2=?这关是深化性练习,一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二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整数乘小数的意义也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通过这样闯关练习,不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习中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体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帮助学生整理,解决疑惑问题。
总之,本节课这样设计是基于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从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新知的获取,建立数学模型。能否达到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对“生成”和“开发”的关注如何,把握如何,调控如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乘法说课稿4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认识小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教材通过“商店一角”来认识小数及其读法,以测量身高为题材,学习一位、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写法。学习这部分的内容不仅能使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2、我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设计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4、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情景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时我利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桌讨论学习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法,总结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出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教学中多次让学生交流、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说学法
“由教材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的教学策略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让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方法各抒己见,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说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数学王国里有一家商店刚开张了,咱们的学习伙伴聪聪到店里去逛了一圈,发现这家商店的商品可真多呀!聪聪还为大家选了一些礼物,你们想看看吗?(这样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课件出示礼物标价牌。
提问:你能不能把这些礼物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么分?
2、区别整数与小数。(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把礼物分成两部分。)
横线下边这组数3、13.5,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你能举一些关于整数的例子吗?
3、引入课题。
横线上边这组数0.8、19.63、2.5都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主动探究,学习小数
1、自读小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我相信一定有学生会读小数,所以让他们试着自己去读小数,以互教互学的形式进行,带动学生学习小数的热情。)
2、同桌讨论学习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播放农远资源提供的动画:小数点的历史,这部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小数点的历史,既可以增长见识,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总结出小数的读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小数,掌握小数的读法,使本课重点得以突破。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4、完成88页表格中的填空。
5、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通过这个练习来巩固小数的读法。)
探究新知,教学例题
1、猜猜老师的身高。(老师身高162厘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2、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我利用米尺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忆分数的知识,告诉学生1分米除了可以用分数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利用0.1教学小数的写法。各小组发一把米尺,让学生观察米尺,小组讨论完成课件中的填空,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3、认识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利用知识迁移探索出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并了解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4、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例1的情景图,小组讨论解决: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_____)米。
5、改写身高。(以师生互改,生生互改的形式进行。)
6、完成89页的做一做。
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形成,思维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定的练习来体现。经过这些练习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全课总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满分为10分,你能用今天学的小数为自己的表现打打分吗?(问题式总结能使学生在头脑中梳理全课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结合小数来自我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2、用2、7、0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看谁写得多。
说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0.01 米= 米=1厘米
0.03 米= 米=3厘米
0.18 米= 米=18厘米
好的板书是教案的浓缩,是整节课的精华。这样的板书能突出本课的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教学效果预测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平时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比起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本课教学必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口语交际能力有限,在小组合作探讨中,可能会放不开,造成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