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听课 数学 小学

管理员

摘要:

(热)小学数学听课记录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  经过一天的精彩展示,圆满结束。纵观整个展示课,我感觉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丰富,数学素养深厚,每节课各有所长。反思整个展示课,我认为成功与缺憾并存。下面以宁晓英老师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我认为这节课……

(热)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

  经过一天的精彩展示,圆满结束。纵观整个展示课,我感觉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丰富,数学素养深厚,每节课各有所长。反思整个展示课,我认为成功与缺憾并存。下面以宁晓英老师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我认为这节课具有以下优点:

  1、注重实践,形成概念。

  宁老师能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生活经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知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如:开课之初,从一个“周”开始,利用教具 “树叶、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角星等”,让学生动手描出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设计巧妙。老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意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教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2、注重参与,学生合作。

  本节课能在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上下功夫,教师起到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老师比较关注学生全程参与,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学生学的主动, 学的活泼,敢于发表意见。善于动脑思考,这些都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如:在测量周长一节中,让学生在纸上描画每个图形的周长,清晰建立“周长”的概念。

  不足之处:

  1、老师讲解过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寻找周长的测量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宁老师一个图一个图的带着学生尝试各种方法,讲解过多,包办过多,显得改环节显得单调冗长。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而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路。和新课标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没有注意引用对比的方法,巩固学生的概念。

  如:在教学“封闭”概念时,老师仅仅限于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而没有设置对比图形“不封闭图形”,让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这样教学,学生的认识就比较淡薄,对封闭的理解流于浅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 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思想教育。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回忆一下,之前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较长的时间单位,认识年、月、日。(板书课题)

  先了解一下年、月、日的由来。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二、找找圈圈,认识年历:

  1.师:认识时分秒要看钟表,认识年月日要看什么呢?(年历)

  这是一张2005年的年历,(课件圈出老师自己的生日)课件上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这一天可能是老师的什么日子?是几月几日?

  2.生在年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圈一圈。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说。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你能在书上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打开数学书P17,圈一圈。

  谁能从大屏幕上找出自己的生日,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师:1到12这些大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每个月里的数字呢?

  3.师:知道祖国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指名说一说,找一找。

  师: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先说一说什么节日是几月几日,再找一找。

  教师可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4.小结:记录我们每个人的生日、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年、月、日等时间单位。

  三、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1.观察各年年历,获得年月日的知识。

  师:观察书上的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学生回答12个月时,师引导:年历卡是哪一年的?一年有几个月?每年都有12个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学生回答每月的天数时,师引导: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板书:31天、30天、28天)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也非常喜欢爱动脑筋的你们。

  2.整理每月天数,认识大小月。

  师: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来整理一下吧。填写表格。

  一起来把整理的结果说一下。集体交流,师把表格填完整。

  师:谁再来看着表格说一说一年有多少个月?

  师:观察表格,每个月最多有多少天?31天的有哪几个月?30天呢?还有呢?

  课件出示:(31天)1、3、5、7、8、10、12(月)

  (30天)4、6、9、11(月)

  2月(28或者29天)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课件: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课件:小月)。还有一个2月有28天,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谁再来说说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板书同课件)

  请大家给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是这样涂的吗?数一数大月、小月各有多少个?

  师:2月为什么不涂?

  一年中有多少个大月,多少个小月?还有1个二月。总共是12个月。

  3.记忆大、小月。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观察这张涂色的表格,找找规律。同桌商量一下。

  (1)儿歌记忆法:“要找大月你记住,7、8两月挨着数;7月以前找单数,8月以后找双数。”

  生读一读,理解。记住这些大月后,其它除了2月就是小月。

  (2)拳头记忆法:结合课件介绍拳头记忆法,拳头鼓起来的地方是大月,凹进去的地方是小月,2月也在凹进去的地方,但不叫小月。

  师引导学生用拳头记忆;生自己练习一遍。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儿歌边做边念: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四.计算一年的天数。

  20xx年的二月有几天?2005年全年有多少天呢?我们来算一算吧。

  学生计算一年的天数。交流算法,可以连加,可以算出7个大月和4个小月的天数,再加2月的天数。

  五、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思考,在P17用彩笔圈出国际儿童节、国际劳动节和我国的国庆节。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下面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分别是几月几日?再在年历里圈出来。

  六、实践应用,巩固新知。(课件出示)

  1 、我会答:

  ( 1 )一年有几个月?

  ( 2 )哪几个月是 31 天?

  ( 3 )哪几个月是 30 天?

  ( 4 ) 8 月 1 日 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

  ( 5 ) 6 月 30 日 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2 、手势判断,并说理由。

  (1) 两年是 23 个月。 ( )

  (2) 一年中有 7 个大月, 5 个小月。 ( )

  (3) 小华说:“我爸爸 4 月 31 日才从北京开会回来。” ( )

  3 、思维训练:

  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正好是 62 天。她在奶奶家可能住了哪两个月?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3

  a+30这个式子表示小红爸爸的年龄,表示小红爸爸比小红大30岁,也表示小红比小红爸爸小30岁。

  小结: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

  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关系。

  五、经历概括“数量关系的表征句”,假设字母并写出用字母表示式子的过程,初步学会假设字母表示关系。

  1、关系:小红爸爸的`年龄比小红大30岁。

  表示小红与小红爸爸年龄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我们是怎么用字母去表示关系的?(课件显示)

  第一种方法

  第一步:假设 小红的年龄a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4

  (1)、创设情境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朋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②、该怎样分?

  (2)、动手实践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

  (3)、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

  教师: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吗?继续分。(课件演示第二次分的过程)提问: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

  (4)、动手实践四:

  现在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

  (5)、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谁愿意上台分给大家看?(用磁铁演示)

  (6)、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

  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①、除号

  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

  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8÷4=2”进行巩固。

  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8÷4=2”的`意义。

  <三>、形成练习

  (1)、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小题

  ①、读题,理解题意

  请一名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②、动手实践五:

  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填出算式。

  ③、观看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分小棒的过程。提问:总共分几此?第一次每堆放几根?

  ④、指导列式

  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几根该用12除以几?等于几?

  为什么除以3?

  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号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二小题

  ①、学生独立做

  ②、集体订正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根该如何列式?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③、比较一、二两题

  为什么第一小题是除以3,而第二小题除以4?

  (3)、做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二的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略)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5

  评价意见:

  闫老师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充分使用动态的学习材料,精心组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在兴奋愉悦的'氛围中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精彩的表现,闫老师未能针对其人及时给予充满鼓励的评价,只是蜻蜓点水。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6

  (一)

  师:一走进咱们四(九)班,我的心里就感到非常温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的同学用热情的话语问候我;有的同学用甜甜的笑脸迎接我;还有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面对我,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之旅。首先让老师见识一下你们的数学功底。(出示课件: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生:括号里最大能填7。

  师:为什么想到填7呢?

  生:因为316里面最多有7个40。

  师:说的真好,老师想请几的个同学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完成后面几题。

  师:看来这几道题对于同学们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请再看几道题,你们能快速

  的说出商是几吗?(出示课件:想一想,商是几)

  生 : 商是8。

  师:为什么想到商8呢?

  生:因为165里面有8个20。

  师:165除以20商是8,那么175除以20 185除以20商分别是几呢?

  生:8和9。

  师:除数都是20,为什么165除以20 175除以20商是8而185除以20 商却是9呢?

  生:因为165 175里面最多都有8个20,而185里面最多却有9个20。

  (二)学无止境

  1.学习例3(1)

  师:说的太好了,看来咱们四(九)班的同学数学功底的确很扎实,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你们到商场逛逛,这是一个文具专柜(出示课件)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个笔袋21元,一个台灯62元,一个计算器29元,一个足球38元。

  师:说的真完整,小红也在逛商场,她来到这个文具专柜,提了这样一道数学问题(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

  生:我有84元,可以买多少个笔袋?

  师:能帮她解决吗?

  生:能。

  生:84÷21=4(个)(师板书)

  师:你真厉害,直接口算出了结果,这道题的除数和被除数都比较小,一眼就能看出商是几,如果除数和被除数都比较大,不能直接口算应该怎么办呢、

  生1:估算。

  生2:可以用笔算。

  师:(板书课题)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这里除数21不是整十数应该怎样想商呢?把21看成多少来想商呢?

  生:把21看成20来想商。

  师:为什么要看成20呢?

  生:因为21最接近整十数20。

  师:可以商几呢?

  生:商4。

  师:为什么想到商4?

  生:因为84里面有4个20。

  师:(板书4)4应该写在个位上,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个4行不行,我们应该用4去乘20还是去乘除数21呢?

  生1:去乘20。

  生2:去乘21。

  师: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21)所以应该用4去乘21等于84(板书竖式),再考考大家这个84是怎么来的?(生回答4×21)乘来的积等于被除数这个商行不行?

  生:行。

  师:积可以等于或者小于被除数,但不能大于被除数。(完善板书)

  2 学习例3(2)

  师:小明来到了文具店,小红也来了,我们来看看小红提了一道什么数学问题?(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

  生:我有430元钱,可以买几个台灯?

  师:能解决吗?

  生:能。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试着笔算一下(出示课件)

  生独立做师巡视,发现两种不同的做法并请学生板书到黑板上。

  师:做好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一下黑板上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这是两位同学做的,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他写了两个竖式,我们来听听他的想法。

  生1:我先把62看作60,因为430里面有7个60,所以商7,然后用7去乘62积是434,我发现积比被除数大,说明商大了,把商调小到6,6乘62积是372,余数是58。

  师:说的真好,我们再听听这位只写了一个竖式的同学的想法。

  生2:我首先把62估成60,想到商7,用7去乘62的时候发现商大了就直接在原来的地方改商了6。

  师:原来他们想的一样,都是先想到7,发现商7大了就调小到了6,同学们想一想商为什么会偏大呢?

  生:因为我们把除数看小了,所以商容易偏大。

  师: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完成板书,同学们说想的过程我来写。(师总结 估 试 乘 调 四个字)

  (三)百炼成钢

  1 算一算

  师:你们真厉害,这么快帮小明和小红解决了问题,老师这也有两个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吗?

  生:有。

  师:(出示课件并读题)请一二组解决第一个问题,三 四组解决第二个问题,比一比那一组的速度快。

  学生独立做师巡视,把列了两个竖式的同学的`本子放到投影仪上请学生说想法。

  师:我们也可以像有些同学这样做(把只写了一个竖式的同学的本子放到投影仪上)

  他们把想商和试商的过程放在心里,直接写出准确的商,我们以后做熟练了就可以直接这样做。

  2估一估

  师:同学们是不是特别的有成就感,在逛商场的时候帮到了这么多人,接下来我们到商场七楼的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出示课件 儿童乐园)儿童乐园的门票不是用钱购买的,它是靠智慧获取的,我看有些同学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帮小动物找家)请一组帮蓝色的房子找到主人,二组帮绿色的房子找到主人,三组帮黄色的房子找到主人,四组帮红色的房子找到主人。

  学生分小组完成后汇报结果。

  3比一比

  师:顺利闯过第一关后我们快来看看第二关(出示课件 根据试商的情况谁能说出准确的商。)

  生抢答。

  师:集体的力量可真大,我们靠集体的智慧获取了门票,我宣布咱们四(九)班全体同学都可以免费进入到儿童乐园。(出示课件 儿童乐园门开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在儿童乐园玩耍的情景。

  4改一改

  师:同学们玩好了吗?请睁开眼睛可能又要请你们帮忙了,体育用品专柜的售货员阿姨遇到了难题(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改一改)

  (四)拓展延伸

  师:看来任何问题都难不倒你们,老师这里还有一道挑战题你们敢挑战吗?

  生:敢。

  师:是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出示课件)这道题被除数是两位数,十位上是6,个位上的数字被遮挡了,想一想商可能是几?请小组讨论一下。

  生1:可能是4。

  师:是4行吗?

  生:不行,如果是4 ,4乘22的积是88,被除数十位是6,积比被除数大。

  生2:可能是1。

  师:是1行吗?

  生:不行,如 果是1,积是22 ,余数比除数大。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7

  ……

  a ?

  想一想,4与a有什么不同?

  生1--生3:4是一个整数(已经知道的数、准确数), a是一个未知数。

  生4:4是一个已知道的数, a是一个可以代替的数。

  生5: a是一个未知数,4是一个已知数,也可以说 a是一个变量,4是一个定量。

  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1: a可以是随使哪个数,4是不变的。

  生2: a是变动的,可以成为任何数,4就是4,不能变的。

  生3: a是一个可以变成任何数的代表,4是一个被固定的数。

  生4: a在未知情况下变成哪个数都可以,4在已知情况下只能是4。

  4表示小红是4岁,当小红 a岁时,a可以是1,也可以是2,1,2,3,4这样下去,如果2岁半也算, a也可以是2.5岁, a可以是200岁,可以吗?估计寿命没有那么长,如果有这么长,爸爸一定是230岁。

  a和4还是有不同的, a表示许多可能的情况, a是可以变的。

  小结:4只表示小红的一个年龄, a可以表示小红所有可能的.年龄。

  3、4+30表示小红4岁时,小红爸爸的年龄; a+30表示小红 a岁时,小红爸爸的年龄。4+30与 a+30有什么不一样?

  生1: a是未知数, a+30也是未知数,4+30是个固定的数。

  生2:4+30只能是34, a+30只要比30大就可以了。

  生3:4+30只表示小红爸爸是34岁, a+30表示小红爸爸所有可能的岁数。

  小红的年龄 小红爸爸的年龄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8

  按数排下去应该是什么?扑克牌怎么排呢?(J Q K)

  7、K哪一张大?为什么?

  生1:K大,因为K排在7的后面。

  生2:K大,因为A,2,3,4,5,6……J,J比7大,K比J大,所以K比7大。

  生3:K大,K是KING的缩写,KING是国王,国王很大,比7大。

  生4: K在牌中表示13,13比7大,所以K比7大。(课件显示:7)

  如果K表示13,J表示什么?Q呢?

  揭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经历求出数列中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明确字母可以表示确定的自然数、小数和分数。

  1、求出下面的字母分别表示的数。想一想,你是怎样求出这些字母表示的数的?

  1、0,1,2,m,4,5,6…… m=

  2、1,2.3,2.5,a,2.9,3.1 a=

  3、2/15, 4/15, 6/15, b,10/15,12/15 b=

  想一想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课件显示:字母可以表示自然数,小数,分数等。

  三、经历求运算中字母所表示的数和用字母表示钱数的过程,明确字母可以与数一起进行运算:

  1、求出下面字母表示的数。想一想,可以通过怎样一个算式的计算,求出这些字母表示的数?

  ①a+5=16 a=? ② k-8=1 ,k=? ③5×y=20 ,y=? ④x÷4=2 x=?

  (学生报答案,说算式:a=16-5,k=1+8……)

  课件显示(第一个算式):a与5一起进行加法运算,根据加法各部分的关系,求出a表示的数。

  能像这样说一下另三个算式中的1个算式,这个字母与数字进行了什么运算?根据什么运算各部分的关系,求出字母表示的数。

  小结:字母可以跟数一起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

  2、课件出示存钱罐。(说明:里面都是一元的`硬币)

  你估计有多少? 100表示了什么?(100个1元硬币)有可能不是100吗?用数字表示时,5意味着里面有5个硬币……用字母C表示,存钱罐里有C元钱,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1:里面的钱不知道,只能用字母表示。

  生2:里面有c个1元硬币。

  (1)再放进去3个一元硬币,现在有多少呢?(C+3)

  (2)从罐里倒出2个1元硬币,里面有多少钱呢?(C—2)

  (3)3个一样的存钱罐,合起来一共多少钱呢?(C×3)

  (4)把钱C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人得多少?(C÷5)(第3、4两题同时进行)

  我们知道c到底是多少钱吗?看一看(1)—(4)题,字母C与数一起进行了哪些运算?

  小结: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数,字母表示的未知数可以与数一起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四、经历数量关系具体与一般的表征过程,明确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变化关系:

  1、显示:小红的年龄 小红爸爸的年龄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9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 对面有相同的两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 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4、练习

  书P42页练习二的第一、二 题。

  (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0

  任老师第三次试讲“什么是周长”,让我对“悟”这个字有了更深的想法。

  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它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积累。

  新课伊始任老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美丽的树叶引入课堂,让学生动手把树叶的外形描到白纸上,对周长获得初步感知。

  接下让学生说说周长的含义也只是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的猜想,此时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是浅层的、表面的。紧接着用“小蚂蚁爬树叶”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

  任老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用彩笔来描一描书上45页树叶的轮廓和数学书的轮廓,并要求学生能像小蚂蚁那样用一句话描述,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从而揭示了周长的意义。这是学生对物体周长最初的感受和体验。

  当描周长、说周长、摸(指)周长及量周长环节结束时,学生头脑中对周长的理解已经越来越深刻了,那积淀在头脑里的概念不是教师说教式的灌输进去的,而是在学生丰富的体验中获得的。

  对概念的理解由浅入深,这就是悟。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1

  第二节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

  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 ….(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 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

  (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点评:

  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

  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

  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

  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

  学生答:①“长方形” 或 “正方形”

  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

  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2、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

  “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四、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师解答,并总结整节课。

  五、板书:

  四 边 形

  四 条 直 的 边

  四 个 角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

  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

  总评:

  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2

  1、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3、教学有个性,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在教学设计上有新的突破,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4、X老师的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式,参与式运用自如,挥洒入流。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5、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6、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体现培养学生学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和谐互动。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课堂气氛好。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7、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8、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9、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10、X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十一、通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能力。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

  11、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12、X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的信息,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13、X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14、3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15、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16、“请坐,请读,请……”,“请”字拉近了师生的互敬情谊,道出了教师关爱学生之心声,再现了和谐的课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本能的素质。

  17、授课老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课堂活动开展的很有实际性,并且活动很有效果很成功,该老师先是让学生闭上眼然后老师来描述,然后学生再通过回忆老师说的话来话两条直线,这样的教学很有创意学生的思维会很广,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的快乐同时也学到了知识。要是授课老师的表情更丰富一点就更完美了。

  18、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9、X老师的《分式的通分》,通过类比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X老师恰当地采用了这一点,值!教师示范——-学生板演——-巩固练习的过程清晰且训练较具体,巩固及时。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细节,另外也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点轻松。

  20、X老师在课堂上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21、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22、X老师以渊博的知识,青春的激昂,璀璨的语言,悦耳的语音,扮演者精典式的演讲,令人心悦诚服,耳目一新,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是众妙毕绝啊。本节课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启发深思,事半功倍,旁敲侧击,循循善诱。无粉饰之患,无喧宾夺主之影。X老师注重读,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抓住了读,就抓住了整个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睿智的选择。

  23、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

  24、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25、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26、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7、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8、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29、语言富有情趣,给人的感觉很亲切教态恩好,同时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求知欲,对数学的知识也产生了兴趣,从而这样的课堂效果会很好,该老师的提问也很到位,在同学产生疑问的时候也引导的很到位,课件做的也非常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会避免小朋友做与课堂其它的事情,而是去仔细的观察课件,思考问题,唯有一点点不足的地方就是课件有点小小的问题。

  30、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古诗赏析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31、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32、小学语文听课评语评语。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33、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34、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35、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36、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7、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38、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39、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40、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41、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42、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43、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4、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45、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46、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重点难点突出,课堂容量适当,符合学生认知;能有效创设学生自主合作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师生生生互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学生参与性强,气氛融洽。

  47、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由浅入深。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但师生双边活动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板书工整有条理,分析透彻,提示恰到好处。但二倍角的相对性要着重强调。

  48、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9、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50、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教学中无科学性错误,详略得当,布局合理,字迹工整规范。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容量适度,环节连贯紧凑。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

  51、教学目的全,准,科学性强,切合实际。教学重点明确,突出重点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难点找到,解决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内容信息量最大,教学结构安排科学,从容自然,有张有弛。教学过程体现两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积极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调动了学生。教学方法灵活有效,课堂反馈渠道畅通无阻,形式多样,方向多维,矫正及时有效。

  52、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节重过程重发现重生活重主体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启发教育的课,让人耳目一新,感触颇多。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

  53、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安排容量适当,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讲授清晰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点拨得法,总结归纳反馈等过程及时到位。

  54、刘老师教学内容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学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55、许老师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

  56、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57、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58、教师讲授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分析到位,基本功扎实,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考积极;教学设计合理、科学,教学要素配合默契,各种关系处理得当。

  59、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60、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较好,过程操作符合学生实际,注重分层教学,课堂整体结构的安排、环节的处理、作业的设置,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符合特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智发展规律。教学过程清晰,能引导学生先想再算,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语言简练,平时扎实有效的教学工作在本课中初显成效。

  61、教学设计合理、科学。课堂容量适当,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的知识面广,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心理特点透彻,到位,让学生能深入其中,听的津津有味。课堂的民主意识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学生积极主动。

  62、老师对新授课的课堂授课模式掌握的很好,重视知识产生的过程(导入)和知识掌握的过程。教师激励评价学生语言精练、亲切、得体,过渡自然,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新旧知识迁移)学数学的方法,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如果能联系实际,丰富多媒体内容,会更精彩。

  63、教师授课仪态大方、声音清晰洪亮。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年龄大小、知识接受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因素,教师安排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循序渐进的获得新知学生能够按照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活动,思考、交流、合作、演示、实验等活动,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学习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64、教学目标正确、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要求,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适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全面关注学生,与学生互动好。

  65、教学目标正确、明确,符合学生的实际,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课前做足准备工作,创设模拟课文情景,让学生自主表演,能够深刻体会文中人物特点和心理特征,学生能主动学习。

  66、教学设计合理、科学。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熟练。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师生互动氛围好,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能积极回答问题。

  67、知识面广,教态亲切和蔼,与学生互动好,启发式、讨论式恰到好处。教学重点突出,课堂容量适当。课件制作有效到位,帮助学生更好学习。

  68、教态亲切,语音清晰,讲解层次性较强,推理正确,能突出重点,课堂严谨,解题思路清晰,教学方法使用得当,目标设置准确,内容安排合理,有思想教育的内容。结构完整时间分配合理。

  69、教学中在设计、实施、内容符合课程目标,包含若干有效教学的要素,有目的性。环节设计合理,知识衔接自然,严谨流畅,疏密有致。能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积极推进学生自主活动。教学经过了认真的设计,教师能较好地实施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知识的运用和技能训练,注重能力培养。

  70、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预习要求适当、贴合学生实际,有一定自学要求,高而不高。学生思考积极,课堂气氛非常好,回答踊跃;教师讲授环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完成目标情况良好,课堂效率较高;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71、教师精心设计了课堂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教授语言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72、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操作演示正确规范,课堂容量、密度适当,符合认知与发展规律。能有效地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启发得当,发问有利于学生思考,学生练习充分,作业量适当。

  73、教学目标制定的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思路清晰,所教知识准确;从实际出发,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讲练结合;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非常具有亲和力,教学效果较好。

  74、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课件使用正确恰当,能有效配合学生的学习。创设模拟面试情景,老师能进行适当的点评,抓住学生的特点。教师知识面广,态度和蔼可亲,语言规范、流畅。

  75、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的信息,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76、“请坐,请读,请……”“请”字拉近了师生的互敬情谊,道出了教师关爱学生之心声,再现了和谐的课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本能的素质。

  77、老师的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式,参与式运用自如,挥洒入流。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78、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79、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80、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81、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82、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83、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

  84、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85、教学基本功尚可,能利用对话,播放录音,观看录像片断、图片等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86、能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态度,并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87、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88、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89、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

  90、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91、建议:①板书;②引导学生做笔记;③教学节奏感的控制(“激情”);④注意答案播放时机的控制;⑤多“靠近”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92、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主持分组抢答活动,促进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采用激励式评价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溶入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9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能系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能与考纲中的考点紧密联系,针对性较强。

  94、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2)能拓宽课本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95、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问题)和总结归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96、教学设计能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力求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课堂氛围生动,活跃轻松(教师的表情亲近感)教学效果总体良好。

  97、能按常规教学思路落实好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

  98、教学设计思路总体上较清晰,能通过创设例情景,学生探究实验及“活动”等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讨论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分析例的能力等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99、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100、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内容。

  101、能通过创设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利用课件直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102、能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103、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扎实。

  104、教学设计思路尚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通过过渡语言的把握,教学节奏的控制以及师生互动的促进来展现教学设计,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05、建议:在现代化教学中,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06、能创设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107、体会:利用例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及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

  108、能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09、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奏、语言节奏。

  110、教学方式较传统,应利用例引发同学思考、讨论,活跃同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1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且课堂教学实施较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112、倘若更好把握语言的节奏、情感,鼓励更多同学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113、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

  114、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15、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录音→录像片段)→资料库。

  116、建议:注意语速、节奏以及过渡性语言(数学的逻辑);让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课堂容量较大;注意板书;小游戏→亲身体验(与实际相结合)→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能利用课件展示示意图、实验过程进行直观教学,较好突破教学中的一些难点;能利用点拔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果。

  117、能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习理解课文打开“方便之门”。

  118、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亲身”体验)。

  119、能利用课前演讲及课文资源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3

  一、创设情景,体验列举

  1.读课题:谈话:以前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采用哪些策略?

  【板】画图、列表、操作

  2.飞镖激趣:如果让你来投一次,可能得几环?【板】10、8、6、0

  列举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为什么要把它们列举出来呢?

  3.揭示课题【板】一一列举

  回顾旧知:【课件】认识小数和四年级搭配的规律

  二、自主探究,运用列举

  谈话:用一一列举的策略玩中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1.教学例1

  师:苏州乐园的管理员王大叔家想在一块空地上围一个花圃,他用什么来围呢?

  解决 18 ÷ 2= 9(米)

  周长 一条长宽之和

  (1)四人小组研究、操作。可以用你熟悉的方式探究,如画图、列表,有困难用小棒围围看。将你的想法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投影展示作品(巡视中选择学生三张作业纸:不全、全而无序、全而有序),填到长5米宽4米时,追问:还有不同的围法吗?为什么?

  重点交流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与上一张比较好在哪里?有顺序地列举有什么好处?(或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有序

  明确:不重复、不遗漏也是一一列举策略的基本要求。

  (3)屏示:直观图形与有序表格,初步感受有序的.优越性。

  伺机比较表格:

  长(米)8765

  宽(米)1234

  长(米)8765

  宽(米)1234

  引思:都有序思考,你喜欢哪一种(更合理容易些)?为什么?

  感悟:从宽最短1米,也就是长最长8米思考起比较方便。

  如果你是王大叔的话,你会选择哪一种围法?为什么?比较:是最大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课件】

  观察图和表格: 4种围法中什么没变,什么发生了变化,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4)小结:屏示后读一读【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长和宽差的越大,面积就越小】有序的列举不但能找全答案,也更容易发现隐藏的规律。(说得真好,你们也都是这样想的吗?

  2.教学例2【改编题】苏州乐园的游乐场

  “最少可参加 1项,最多可参加3项”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不参加呢?

  (1)练习纸独立尝试:提问:你准备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接着你能用你喜欢的的方法一一列举,你觉得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三种分类

  (2)全班交流,投影展示。(画图连线、字母或数字列举、接近列表的形式)

  (3)逐步完善列表的策略,体会表格清晰、简明特点。

  【课件展示】用打钩的方法列举的过程

  提问:从表格上怎么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玩法?(一列就是一种)

  (4)小结:刚才同学们的尝试都很有创意,但是不管用哪一种形式来列举,都要怎样?当情况比较复杂时都是——先分几种情况去考虑,即分类去思考。

  【板书】:先分类

  三、比较反思,感悟策略。

  我们解决了围花圃和游乐场的问题,一一列举的策略好不好?什么时候用?(答案多种时)比较:两种一一列举有什么不一样吗?

  四、辨析应用,优化策略。

  1.放手尝试解决飞镖问题: “小华投中2次,可能得到多少环?”

  思考:读题,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要不要分类?可以怎么分类?两次的环数能否通过计算来列举呢?(引导到算式列举更简单实用)

  【预设】一种分类:两次同一环,两次不同环

  另一种分类:最好成绩10环、最好成绩8环、最好成绩6环。

  但注意不能交叉划分。分类列举后因题目实际情况也有可能重复的,即列举情况与答案是有差别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改题:将“投中2次”改成“投了2次”,又增加了哪几种分类情况?你会继续一一列举出来吗?

  2.练习第1题。苏迪广场是1路游览车和2路游览车的起始站。1路车早上6时20分开始发车,以后每隔10分钟发一辆车。2路车早上6时40分开始发车,以后每隔15分钟发一辆车。这两路车几时几分第二次同时发车?

  1路车6:20

  2路车6:40

  你会找第一次发车时间吗?顺次第三次?第四次呢?

  【板书】:先列举,找规律

  3. {机动}练习第2题(改编成马戏团演出时间)。

  精彩的动物表演就要开始了,已经知道上午表演了四场: 9:00、9:40、10:20 和11:00,那么下面哪个时刻也正好是一场表演的开始时间?

  13:00 14:40 15:40 16:00

  将表格简化成流程图。

  【板书】:先找规律,再列举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根据板书回顾我们这节课是怎样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

  五、练习作业

  {机动}自主探究:小明用2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请有序列举)(表略)我发现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先分类一一列举10、8、6、0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18 ÷ 2= 9(米)

  (先列举,找规律 周长 一条长宽之和

  先找规律,再列举)

  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堂小练习姓名:

  1.绿化管理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我想画图:

  也可以列表试试:

  长(米)

  宽(米)

  2. 游乐场有三个游乐项目可选择,空中飞人、天旋地转、豪华波浪,最少可参加 1项,最多可参加3项,有多少种不同的游乐方法?

  思考:可以分成( )种情况,再用你喜欢的方法一一列举出来:

  一共有( )种游乐方法。

  3. 苏迪广场是1路游览车和2路游览车的起始站。1路车早上6时20分开始发车,以后每隔10分钟发一辆车。2路车早上6时40分开始发车,以后每隔15分钟发一辆车。这两路车几时几分第二次同时发车?

  1路车6:20

  2路车6:40

  4.精彩的动物表演就要开始了,已经知道上午表演了四场: 9:00、9:40、10:20 和11:00,那么下面哪个时刻也正好是一场表演的开始时间?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4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xx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 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 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 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 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 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 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 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

  学生:不是。

  6、 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 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 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 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

  20+30=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 练习

  1、 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五、 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

  一、 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

  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 ,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7, -0.5, 0, 6, +1.5

  三、数形结合,深入讨论

  例 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

  0 4

  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掌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现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练习及解答(略)

  附(部分板书)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符号 相反 相反 分居原点两侧

  到原点距离相等

  通过这次七年级(三)班李红鸽老师的课,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加油!

  愿所有的人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