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减负工作总结 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工作总结哦。大家知道工作总结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师减负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小学科学教师减负工作总结
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工作总结哦。大家知道工作总结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师减负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教师减负工作总结1
《科学》在小学阶段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学生发展来看,《科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全社会都在呼喊“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就必须参与“减负增效”教学研究工作。现将自己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在上课时,要抓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神贯注。
一次,我让学生排队,准备带学生到实验室上课,我叫了2次只有大约一半同学出来,还有一些人仍在教室里做自己的事情。有些同学根本没有听到我叫他们排队。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不在你这儿,即使是很简单的排队都无法按要求完成,更不要说上课的内容了。所以让学生上课全神贯注非常有必要。一位老师说得很好──“要让我看到每一个同学的眼珠。”只有让同学一直盯着你,那么你上课所讲的内容学生才会记在心里。我现在在课堂上就抓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后头脑中要思考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其它问题不要思考了。我会在上课的过程中及时地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或是让其复述内容,或是让其回答问题,或是停下讲课盯着他,所有的方法目的就是让其全神贯注。
要求学生全神贯注,那么我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为了让学生能够全神贯注,我首先在备课时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课要做的实验,器材要准备充分。其次要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学手段也要灵活多样,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目的明确,计划周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少而精。抓住上课的这一环节,可以说“减负增效”已经成功了一半。
2、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改进完善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技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入,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必须不断地继续受教育,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文化水平,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不论是教语文还是教学及其它科目,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书本内容外,把相关知识有机、有目的地展开,通过图文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利用榜样的力量和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辅助理解,为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奠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古有“师高弟子强”的名言,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是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好老师,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敬佩你,才会把你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楷模。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学艺术
教研教改活动既有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上的研讨,又有教育教学改革上的探索和创新,还有对教师起着研究、导向、示范、培养、带动的功能。教研、教改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着积极作用。人们都说:“教育教学是门艺术。”怎样才能把这门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呢?关健在于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关键在于教师对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掌握与运用,看教师怎样去展现自我,在“三尺”讲台上将桔燥无味的教与学变成有声有色的乐教乐学。教师除了要有爱岗敬业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外,还应采用现代先进教育手段,教学设备、设施,利用合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就不能再闭门造车,不能按照过去的老套路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必须在教育改革,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教育研究、导向、示范、培养举动上下功夫。所以,我主动钻研相关教学知识,从中获取教研、教改信息,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内外教研教改活动。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落实教研教改内容,使教研教改活动实而不浮。从中不断总结汲取精华,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推陈出新,改进完善自我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教育教育这门艺术更加完善,达到既减负又增质的成效。
小学科学教师减负工作总结2
小学科学的学习倡导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经历中,曾听到过3种有趣的说法,说: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那么什么是减负增效呢?个人认为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也并不等于学习时间的减少。“减负”不单纯是学生课业负担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否则,学生的课业负担今天可能被减下来了,但在明天却又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附加上去。教学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我想,这一观念的出现其实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的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该怎么来落实减负增效呢?小学科学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增效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
加强教学常规,扎实推进小学科学常态课是切实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本文着重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论述。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应该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并结合科学课的特点,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考核评价为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提供保障。就学生而言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学生的学习常规,为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出了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常规的一些方法策略。
首先,我认为教师要严于律己,扎实工作,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作好一下工作是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的保障。
(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材料、教学过程、教后反思等内容。
1.制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具体、恰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科学概念、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科学课程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备课可参考有关资料或利用网络资源、科学助教方案,但不能照搬照抄,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必要的修改。结合其它学科的'做法,可以各校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做法。如我校的做法是:坚持纸质备课。备课重点研究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上课和反思
1.严格按教学计划、课表上课,不随意将科学课移作他用。教师应准时上课,如果在教室里上课,应提前1-2分钟去教室作准备,如打开多媒体电脑,把实验材料带到教室,把课件考入电脑,并带齐教案和必要的教具等,要示意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如果在室验室里上课要让学生在课前就先进入实验室就座,准备好学习用品和自带材料。
2.课堂上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关注学习性评价。
3.提倡学生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既要给学生个体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过程体验和实践分析的机会,又要有合理的分工、共同的参与和小组的协作。
4.精心准备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结构的材料。虽然已经有了科学教师工具箱,对教师来说方便了很多,但在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准备。材料如何分发,材料是否适合学生的有效探究。演示实验能否让孩子们看得更加清楚。这都是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
5.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实验探究,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到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使用正确。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及时指导学生整理和分析实验材料和记录。
6.课堂中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资源,适时进行调控,把握探究方向,果断处理好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运用适时评价,激励学生探究的兴趣。
其次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形成学习常规,是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的基础。
(一)、课中:
1.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观察,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持久地观察,有目的地观察,全面地观察……
2.倾听的习惯:当别人说话时,要细细听,有不同意见要到别人说完后再补充,中途打断别人是不礼貌的表现。
3.记录的习惯:及时把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书写应端正,语言应规范。
(二)、课后
1.整理材料的习惯。下课后不能马上走人,应把材料还给老师,或放到器材室里。有的器材如烧杯、蒸发皿等需要及时清洗。应该做到老师怎样发给你们,你们也要怎样还给老师。包括细小环节,如放入包装里,把桌子整理干净,带上自己的学习用品,把凳子放进桌底下。这也为下次上课提供了条件。
2.整理作业的习惯。课堂上有些实验设计和实验记录在课堂上由于种种原因时间比较伧促,特别是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可能还没有完成,这就需要让学生把作业都整理好后,上交。经老师批改后及时发还给学生,并及时订正。
3.排队安静离开的习惯。
4.课后继续探究的习惯。有许多科学探究活动,这短短的40分钟时间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是完全不够的。有许多同学有探究的愿望,却没有探究的行动。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加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