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读后感 弟子 小学

管理员

摘要: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弟子规读后感1  李毓季,山西绛州人,字子潜,平生只考中过秀才,……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1

  李毓季,山西绛州人,字子潜,平生只考中过秀才,生平主要活动是教书。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论语》中的“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分为五个部分,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加以演述,编纂成为一份《训蒙文》。该文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以及求学应遵循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既有文采,又非常实用,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乾隆年间经贾存仁修订改编。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爱我,我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不爱我,我又能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大爱。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个有这大爱的小男孩。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是父母的宝贝。

  而东海县中山镇徐海路小学四(1)班的胡继山,生活在一个困难的家庭,双肩早早担起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的重任。每天早上,胡继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妈妈擦身子,做饭,做好饭后,还要一口一口喂妈妈吃,可妈妈因为生病心情烦躁,老是发脾气责骂小继山,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照顾妈妈。而我,看到这,真是满面羞愧,顿感惭愧。的确,自己是应该感到脸红,羞愧。

  因为在家里,我就是一个骄傲的公主,从不懂得孝敬父母,只觉得他们对我好是理所应当,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通过读《弟子规》,使我改变了许多,长大了许多,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学会了感激父母,关心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与此同时,也使我得出了一个小结论:如果把家比作一间小屋,那么父母就是照亮这间小屋的温暖阳光。

  从今以后,我要多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不再做骄傲公主。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2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所以,对待我们周围的人真诚些吧。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3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是素读课是读《弟子规》这本书。这本书是从小到大的一本教育最好的书。学小给我们学生提供的书,是因为要让我们学生做一个善良,尊敬长辈,不偷东西的学生。

  李老师和我们都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已经很久了,应有一些感想和或反思吧!

  我的反思与感想:《弟子规》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句话意思是说:你向别人借东西,一定要及时还,你以后再要向他借东西比较容易的。一次,我向我的一个朋友借一条红领巾,可是我过了好几个星期才还给她。今天我又要向她借东西,可是她一直提醒我:不用了一定要还给我!我知道我以后一定不再借别人的东西,不要那么久才还给别人了。

  原来读《弟子规》这本书是有收获的。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4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每当我翻开《弟子规》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中国文学宝库中有许多珍宝:《大学》、《中庸》、《论语》……早已闻名遐迩。《弟子规》虽然不太出名,但是它却给我很多启示,也是我最感兴趣,感悟最深的一本书。《弟子规》,顾名思义,是孔子平时用来约束他的弟子们的一些规定,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前者比后者更加全面、细致。《弟子规》在大到一个人的思想,小到一个人如何走路说话,都有一个详细的规范。让我感受最深刻的一段话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意思是说:当长辈站着时,你不能坐着,长辈坐着时,让你坐你才能坐下。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但是又不能太低,以刚好听到为宜。长辈让你进去时,你得快一点,让你出去时,你要等他事情吩咐完再慢慢退出。长辈问你话时,你要站起来回答,并且眼睛要看着他。孔子如此教育自己的学生,一定是别有用意,他要让学生懂得尊敬长辈,这也是报答长辈的最好的方法。并且走上社会后也会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

  而现在的一些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太阳”,天天要家人围着转,只知道自己过得舒服,为所欲为,尊敬长辈又何从谈起,长大以后又怎能在社会上立足呢?不尊重他人,也是不会得到他人尊重的。我希望大家都能读读《弟子规》,它简单易懂,其中又蕴含很多为人处事的方法。是一本很实用的书藉。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5

  弟子规第一章节读后感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 第一章节读后感。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康熙年间人,在科举道路上虽然失败,他毕生研究《大学》《中庸》颇有建树,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学者,是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

  这位老夫子根据传统对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书实践,写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启营地孩子的书,叫《训蒙文》,后来有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把书改名为《弟子规》。从此之后,这本书在私塾里面开始广泛流行。《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开始的,讲的正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四个字“孝、悌、仁、爱”,读后感《弟子规 第一章节读后感》。《弟子规》全文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第一讲告诉我们对于学习了众多知识与技能的现代年轻人来说,懂得规矩的重要性很重要!在公司工作,在家里生活,每个人都要懂得相互尊重,和平相处,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对父母子女和蔼,大家处在一个有规有律的环境,有序生活。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6

  暑假里,学校让我们读《弟子规》,去学习弟子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弟子规》里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读到这些的时候我不禁惭愧起来。

  正如《弟子规》里说,父母的呼唤,应及时应答。父母的教导,

  应该恭敬的聆听。犯了错误的时候,应当虚心的接受,而不顶撞,父母是世界上对我们最好的人,我们应当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我们要把学习学好去报答他们。

  但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想,不多吧!每人多多少少,在有些时候也会顶撞父母的。认为他们的思想太封建了,一天到晚的约束着自己。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父母对我们的教诲,我总是不耐烦,父母说的话我也是顶撞,和他们说不了几句话,然后就把自己一人关在房间里。

  在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无论在何时,无论何地,我们说的话,父母总是把他们当作没有睡醒时说的,父母的爱是倾其所有的,是无微不至的。而我们却不懂得珍惜。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小孩子。虽然它们也不想我们犯错误,但我们每次犯了错误之后,总会耐心的给我们改正的机会。他们耐心的等待,期盼我们成长起来。因为他们想:“总有一天,我们会成长起来的。”无数次的看到他们为了我的成长进步而流下辛劳的汗滴,无数次的看到他们因为我不争气的成绩,脸上留下的焦虑神情。此时此刻,我要对父母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我的不懂事给你们带来的烦恼。

  父母啊!你们是我永远的归宿,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不管用什么方式,我们都要尽所有去报答你们的爱!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7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转载:《弟子规》读后感(附弟子规原文)。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三十岁了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我出生于七十年代,这本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优秀作品却与我失之交臂,我认识它太晚了。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修养品德、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日子,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把它做好、做到位,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学习了《弟子规》后我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个古代从三岁孩童到古稀老人皆知的道理,我们现代人有多少人知晓?即便有个别人记得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却往往忘记了自己对父母也要尽孝道的道理。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8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读完《弟子规》后,我感觉它主要是规范了人的行为,每句话都有一个道理,每句话都发扬着一种思想,《弟子规》用最简短的文字,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形象全面。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在此我简单的写一下它给我在工作中的.启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马上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之心,尊老爱幼。“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是讲要有责任心,养成有条理的'做事方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讲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习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弟子规》中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好,这些事就是大事。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9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的收益。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10

  末学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专心专注,这样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之后再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灵活,圆融。这就是末学以后的目标。

  末学在这里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朋友能早日走上圣贤之路,步入孝德之门。听说安阳要花巨资建女子监狱,我想,如果把它换成女德学校岂不是更好?受益的人会更多。也希望更多的有心人能大力支持,国家也一定会重视起来,那么,我们中国人的春天就会早日到来。

  “众星拱月”,只要把自己的光圈擦亮,很多星星自然就会靠过来,这就是感召的力量,末学也要从当下做起,修身正念,才能感召来更多的仁人志士。“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近,过日少”。时时觉照,“一日三省吾身”,改过行善,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微薄之力!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11

  学了《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当父母生病的时候,煎好的药汤,我们应该先尝一尝。还要不分昼夜的在病床旁服侍兵种的父母,一刻也不能离开。“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明确的提出请求,以征得别人的同意。倘若不征求别人的意见就去使用别人的物品,这样的行为就是偷窃。借用别人的东西,用完了要及时归还,这样以后要是有什么急需,再次借用的话就不难了。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倍皆要。”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对于读书来说这三点都很重要。当然,《弟子规》的内容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也和我一样,加入到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中来,让我们把经典传承下去。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12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还是要学习传统的智慧。《弟子规》讲得是如何做人,这些根本的东西,犹如大树的根,树能长得多茂盛,多大,时间多久,全是要重视根的力量。

  当今的孩子,必须重视人格的建设。要先做好一个人,才能做好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弟子规》中,入则孝,讲了古人是如何将孝顺落实在做人最根本的方面。从父母的日常起居,至自己的言行举止。如何与父母恰当的沟通,父母百年之后,如何守孝。这些传统的,对父母给予生命给自己的大恩,自己应该对待自己的父母更孝顺才对。

  在出则悌中,讲述了怎样与别人处理好友爱关系,对长者的恭敬谦让。对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不过分生疏而又恰如其分。这对许多人在现代生活的人际交往中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谨中,从珍惜时光,衣着,饮食,饮酒,坐,立,举止,借物的方面,细致地讲了做人应该事事认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认真踏实的对待每一件事。

  在信中,做人要讲诚信,不辱骂,不造谣,讲话清晰,不说别人闲话,向先进的好的人学习,时时反省自己,知错能改。这些品质,对于评判一个人是否有修养是重要的依据。

  在泛爱众中,谈到爱的重要性。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与人相处时的言行,也透露出大爱。

  在亲仁中,要亲近有德行的人,人才会不断进步。

  在余力学文中,讲到了要学习知识,以及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些都是千百年来得以传承下来的学习心法。

  在学完《弟子规》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国学的魅力,国学对我的影响,使我在相对浮躁的当代,找到一种根本的处世之道。

  逐步在本书中参透悟透人生的哲学,我仿佛得到了另一种洗礼,只愿在以后的路途中,做一个好人,教会我的每一个孩子从小坚守住中国人的根本,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13

  上二年的时候,妈妈让我和《弟子规》交上朋友。从此,这个《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也有收获。老师和父母不停地教导我们。

  记得有一次,妈妈一下子瘦了许多,我不解的问:“妈妈,您怎么瘦了这么多,我好心痛啊。”妈妈回答:“我这几天,再带你弟弟没有吃饭,所以很瘦。”我想:妈妈一定饿坏了,我立刻骑自行车去买吃的给妈妈吃。妈妈叫住了我,问:“干什么去,这么晚了。”我说:“去买吃的。”当我把吃的送给妈妈时,妈妈什么也没说,就紧紧抱住了我。此时,我仿佛听到《弟子规》对我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你可真棒!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14

  当我第一次翻开《弟子规》这本书时,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封面,是如此精美,飘着淡淡的书香;内容,是如此丰富,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它。是它,让我懂得了:人,原来是这样做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首悦耳动听的三字歌谣,就是《弟子规》。“入则孝”这一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家要孝敬父母、孝敬长辈,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出则悌”、“谨而信”叙述了日常生活和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泛爱众”、“亲仁”进一步讲述了如何为人处世;“余力学文”叙述了如何读书求学的道理。读了“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这一句的时候,我思绪万千。现在,很多人都把钱看做第一位,甚至为了钱,和朋友、兄弟反目成仇,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来谋取财物。我感到这样很可笑:钱算什么?它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罢了。

  把钱过分地看重,自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仇恨、误会……“要是听到别人指出你的过错就生气,听到别人的表扬就高兴,那么,对自己有害的人就会来到,对自己有益的人就会离去。”是啊!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一些爱听别人赞美的人,他们往往不知道,这正是一个败笔。对自己有害的人会逐渐加害你、利用你,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但如果相反,你得到的益处会越来越多。《弟子规》,教会了我诸多的人生道理还有礼仪规范,以及学习的技巧。拥有一本《弟子规》,就如同有了一颗熠熠生辉的钻石,让你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受益无穷。《弟子规》,你散发的那淡淡的书香,将会陪伴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畅行!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15

  读过《弟子规》后觉得主要是教孩子学会“礼貌”与“孝敬”这两项终生受用的法宝。

  礼貌”简单地说就是“想到他人,替他人着想”;“孝敬”则分为两块——孝父母、敬老师,并可以扩展到孝敬所有的尊长。一个人的“礼貌”与“孝敬”是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中的,并且润物无声,能让身边的人真切地感受到,有两句话可以诠释这两大法宝的功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礼尚往来”,一个在工作、生活中礼貌、孝敬的人,就等于拥有了开发自身潜能的两把金钥匙,一生都将会人见人爱,万事皆顺;即便遭遇麻烦,必将有贵人相助,否极泰来;而助力的凝聚,会使人一路越走越轻松。

  什么是教育呢?教育就是长养孩子的善心、善念、善行,纠正其偏差的观念,错误的言行举止,引导他有正确的思想理念,做每件事都离不开善。现在孩子们最大的缺点,就是任性,不孝顺父母。百善以孝为先,通过学《弟子规》,可以教给孩子们该怎样在生活中孝顺父母。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德行和良心。如果不孝父母,则天理难容。试想: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能「泛爱众」呢?所以,只有孝顺父母,然后才能做到「泛爱众」。

  我们常说“上行下效”,家庭教育的原则也是如此。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天工余饭后、闲暇时间,父母能在做完家务后,各自手执一本至爱的书,时不时地在读到精彩处时相互交流,在这种氛围中耳濡目染的孩子,想不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都难,只怕父母又要有晚上从孩子手上夺书、逼他关灯睡觉之虞了。至于其他诸如“孝、悌、谨、信……”皆情同此理。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哟。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