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企业融资 调查报告 情况

管理员

摘要: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通用10篇)  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需要带着创新精神去开展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现在你是否对调查报告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1  一、小……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通用10篇)

  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需要带着创新精神去开展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现在你是否对调查报告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1

  一、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风险

  (一)金融机构融资力不从心

  1.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营销面临责任与风险的两难选择。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融资营销中面临高风险与高收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统一的矛盾。各商业银行贷款层层实行授权经营,县级支行仅有存单质押 贷款审批或小额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致使县级支行贷款功能逐渐萎缩。同时,各国有商业银行对上存资金计付较高的利息,鼓励资金上存。普遍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和信贷资产零风险制度,部分银行对所有新增贷款要求100%收息率和100%按期收回率,而绩效考核贷款投放仅占全部考核指标的5%权重,客观上抑制了放贷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信用合作银行新发放贷款未按期收回的责任人,金额超过100万元的,由省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督办,50万元以上者由荆州市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督办,50万元以下者由本级审计督办。3个月收不回者,一律下岗清收,并扣除工资性收入的50%作为处罚,6个月收不回的解除劳动合同,对信贷责任人员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以监利为例,到2012年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较年初增加30亿元,但各项贷款仅增加6.8亿元。

  2.资金供应渠道分流狭窄与商业银行县域经营网点收缩导致小微企业资金供不应求。一方面,县域投资环境、信用环境较为落后,造成部分企业主抽走资金到外地投资;教育学费、股票、债务投资等也在相应程度上分流了储蓄资金。据对绣林镇100户居民抽样调查表明,生活费、医疗费、学费、股票等支出占收入的比率达80%,印证了金融机构存款竞争压力加剧。邮政储蓄增势迅猛,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渠道,2012年9月份末,五县(市)邮政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37.56亿元,占总存款余额的14.95%,而贷款余额11.9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2.88%;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县域经营网点收缩,信贷经营普遍实行扁平化管理,纷纷采取经营管理权上收,严格授信授权制度,致使县域商业银行由存贷并重转为吸收存款为主。县域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出现了盲点。

  3.金融机构信贷准入门槛过高与小微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足并存。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严格贷款企业的资格审查,按大企业标准制定的准入条件,使县域80%以上的小微企业无法进入信贷准入门槛。除实行双人调查制外,还需信贷员、信贷经理、分管副行长、行长等4人签字才能上报。抵押担保能力不足是制约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瓶颈。房地产评估价值较低,变现能力较差,还有部分小微企业是租用土地或厂房,融资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而采取仓单质押、存货及应收账款抵押等新型担保方式,又因其额度较小,难以满足金融机构融资条件。

  4.村镇银行先天不足,市场定位游离。一是村镇银行客户基础相对薄弱,吸收储蓄存款的难度很大。如松滋市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至2012年9月末,存款余额为1.56亿元,占全市的比率为0.3%,而其中占1/4的4000万元财政性存款目前处于朝不保夕状态。缺乏稳定的低成本存款是困扰村镇银行发展的一个长期性问题。二是村镇银行目前没有建立以大小额结算系统为主的支付系统,只能通过发起行中国银行间接接入,或根本无法接入,造成其在支付结算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没有建立征信系统,村镇银行只能通过人行进行核查,既降低了效率,又增加了成本。三是目前村镇银行在公司经营目标牵引下,更多地介入了风险较少的县域中小微企业和项目,与其成立初衷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逐渐背离。村镇银行的经营目标与信贷业务商业化运作的矛盾,是村镇银行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金融生态环境有待完善

  一是中介服务矛盾突出。小微企业办理抵押贷款中的房产评估、土地评估及房产签证等相关费用均较高。这些费用支出甚至超过贷款利率支出,加大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担保业实力有限。五县(市)8家担保公司没有一家注册资本规模超过5000万元,担保后放大比例仅上浮20%,使得担保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三是社会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行政干预清收难,企业逃废债贷款回收难,致使银行贷款不良率难以下降;金融案件执行难。

  (三)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1.小微企业自身发育不良。一是多数小微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信息准确性不高,普遍存在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财务状况不透明,企业报表不真实的现象。二是小微企业“两证”不齐全,不能为银行抵押贷款提供有效的抵押物或因抵押物折扣率过高导致抵押不足。三是大部分企业融资计划性差、随意性强,常常对银行贷款是要得急、频率高,与银行审批、放贷程序之间存在矛盾。四是少数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诚信度差,道德风险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银行对其诚信度不认可。

  2.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资金紧张。小微企业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和产业链上缺乏话语权,原材料、燃料及电力购进价格今年上涨幅度在15%-20%之间,而其成品价格远远小于原材料涨幅。

  3.企业在建及新上项目投资导致资金紧张。在建及新上项目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化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养殖业、制造业、采矿业,许多固定资产及技改投资项目因资金问题延缓或搁置。

  4.产品销售难导致小微企业应收货款骤然上升。小微企业反映市场紧缩,完全受制于下游企业订单需求,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比例增加,资金结算周期同比延长1-2倍。如松滋市龙海化工20xx年9月末,应收账款1908万元,比年初增加1566万元。

  二、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银监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改进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

  一是要增加县域地区的信贷投入,促进信贷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如增加政策性贷款投入、实行城乡差别利率政策等,实现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二是要督促金融机构加强贷款营销,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积极发展新客户,增加新贷款;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认识,发挥金融业支持小微企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主渠道作用。三是积极推进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湖北银行荆州分行的改革,发挥其金融主力军作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四是对现实存在的民间金融要重视其在现阶段对县域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尽快建立健全与民间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其健康规范发展。

  (二)各金融机构要多管其下,组织资金来源,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的困境

  一是积极协调上级金融部门,减少对下级行资金的集中上划,适当下放信贷决定权,建立专门为县域小微企业贷款服务的机制。

  二是根据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制定贷款的手续、流程、评审细则及限时服务标准。同时要对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大小、灵活期限范围、利率浮动水平进行切合实际的规定。

  三是根据企业需求和使用方式的不同,积极办理票据承兑、贴现、减免保证金开证、信用证及托收押汇、打包贷款、出口退税质押 贷款等金融产品,逐步拓展存货、仓单、动产、人寿保单质抵押及以企业信用积累为主要依据的“赢动力”、“速贷通”等多种形式的信贷创新产品。

  四是实行小微企业产权交易抵偿、银行责任自偿、保险保证分偿、担保机构抵偿和政府基金补偿的共担风险制度、同时还要建立对金融业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减让制度。内部绩效挂钩制度及政府奖励制度。五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引导和督促企业推广使用商业汇票,减缓商业银行资金动用压力。

  (三)地方政府要下大力气整治县域经济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壮腰工程”各项政策措施,完善社会信用环境。要依法保护金融机构的'权益,切实维护金融债权,提高区域金融安全与风险意识,重塑社会信用基础,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信心,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加快建立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弥补小微企业自身信用不足,合理分担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建立一站式抵押登记服务体系,简化贷款抵押登记手续,降低收费标准,清理“三乱”,杜绝向企业乱收费行为,对土地、厂房等不动产实行一次性评估收费,降低企业贷前支出。

  三是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快承接东部沿海产业、项目转移荆州市的步伐,对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多的小微企业贷款和扶贫、开发性贷款采取财政贴息扶持。四是及时调整金融组织构架,既要把民间借贷引向规范化、规模化的轨道,又要加快社会环境的治理,出台优惠措施等,吸引外来银行的落户,促进投入方式、结构、渠道、力度的大变革。

  (四)小微企业自身要规范化管理

  一是深化小微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把产权明晰作为企业融资的首要条件,调整优化结构。

  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密集型、出口创汇型和以生产“精、少、特、优”产品为特色的龙头企业,做大企业的配套服务企业,做有政策支持的就业型企业,做有资源支撑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旅游环保企业,加速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

  三是小微企业要牢固树立“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从健全财务制度着手,不作假账,不提供假信息,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自有资金补充积累机制,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按时还贷,恪守诚信。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2

  一、当前小微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

  (一)小微企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xx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影响发展的各种困难,坚持把各项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做,有效推进了小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20xx年,全县小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1.6亿元,同比增长22.2%;实现增加值154.5亿元,同比增长21.6%;上缴税金20.7亿元,同比增长4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4亿元,同比增长22.6%。截至目前小微企业已发展到2641户,从业人员达7.78万人。

  (二)小微企业融资状况

  自20xx年初以来,各金融机构继续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全县小微企业融资占比持续上升。据统计,截至20xx年3月末,全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5亿元,占全县贷款总量的70%,同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摸清全县优质小微企业的底子,作为金融机构信贷工作支持的重点。县人民银行与经信等部门联合,筛选了以山东利发煤业集团公司、xx县春蕾贸易有限公司、山东容商实业发展集团公司等55户中小民营企业作为金融部门信贷工作支持的重点。二是加强银企对接合作。通过举办大型银企对接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银企项目对接效率,实现企业信贷需求信息全覆盖,推动政府以网站为载体,开辟了银企网上对接平台,建立了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截至目前,辖区全部8家银行业机构相关信息、150个小微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情况已公布在网站上。三是引导银行创新服务手段。目前,全县各金融机构均建立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对授信、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贴现、等融资业务实行“一站式”办理,缩短受理时间。工行推出了“网贷通”业务,建行推出了助保金贷款业务,中行推出了“煤贷通宝”煤炭质押融资产品。一年来中行向小微企业累计办理“煤贷通宝”质押融资1.8亿元。农信社在辖内积极探索开展了信用联盟贷款方式,先后组建了x县龙腾船舶业商户信用联盟、赵庙乡小微企业信用联盟和付村镇小微企业信用联明。目前对小微企业授信额达1.5亿元,已用信1.3亿元。四是充分利用保理、国内贸易融资、应收账款托管及动产质押等多渠道融资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20xx年为新能源企业—山东润峰集团有限公司发放股权收益权理财产品2亿元,该笔理财产品为山东省第一单成功运作的股权收益权类理财产品。

  二、小微企业融资特点

  (一)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主要渠道,但各项成本偏高。

  被调查的20户企业中仅有6户未取得银行贷款,70%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了资金。在出现融资需求的时候,80%的企业表示会首先考虑向银行申请贷款以解决问题。但企业普遍认为当前银行贷款成本偏高。据调查,多家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30%-40%,如农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40%,农村信用社利率一般较基准利率上浮100%。75%的企业认为偏高的贷款利率给企业带来了一定财务负担。此外,除了传统的利息支出外,个别企业反映,部分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还会收取和贷款相关的各种服务费,如“财务顾问费”、“财务咨询费”或“账户管理费”等项目。而这些支出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贷款成本。

  (二)流动资金贷款易满足,项目贷款规模较小。

  调查显示,小微企业银行贷款中,流动资金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80%,用于企业购买原材料等日常流动性资金需求。65%的企业表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流动资金类贷款比较容易,资金满足度高,而想要获得项目贷款的难度较大。能够获得中长期贷款的多为规模大、实力强、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如山东润峰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使得企业资金占用量增加、流动性资金需求强烈,流动性贷款占比大虽然较为符合这一现实情况,但难以获得项目贷款制约了企业进行设备引进和厂房扩建,进而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三)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

  大部分小微企业都有融资需求,但满足度较低。据统计,全县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有贷款关系的有530户,仅占小微企业总户数的20%,这说明有80%的企业未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存在。贷款难度大,导致一些小微企业因项目资金或流动资金缺少无法达产,影响了小微企业产出的增长。

  (四)“私贷企用”现象普遍。

  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难度的增加,使得目前“私贷企用”现象较为普遍。“私贷企用”就是将以企业负责人名义取得的银行贷款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个人类贷款具有门槛较低、贷款手续简便、银行放贷风险较低的优势,同时“私贷企用”亦可以避开银行信贷政策对部分行业,如房地产、“两高一低”等行业的信贷资金限制。据统计,仅农村信用社20xx年“私贷企用”贷款累计发生85笔,金额1.6亿元,占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量的的5.4%。

  (五)民间借贷资金成为小微企业的重要融资来源。

  在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度加大的前提下,民间借贷成为小微企业的重要融资来源。由于民间借贷资具有融资速度快、信息费用低、利率富有弹性、渠道广、回收快、资金利用率高等优点,较好地发挥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拾遗补缺作用。20户被调查企业中,发生民间借贷业务的企业有15户,占比高达75%。当前民间融资利率也随着融资难度的加大和银行的加息大幅提高,目前大部分小微企业民间借贷月利率多在一分五到二分之间。而在资金需求较为急迫的情况下,部分企业民间借贷利率甚至达到三分。

  三、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企业方面

  1、小微企业生产规模较小,风险抵御能力弱。我县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经营过程中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易受市场影响,开拓新的市场难度大。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技术设备落后,发展潜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很难消化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等。

  2、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物。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一般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极少向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我县小微企业多从事煤炭加工、运销和商贸业,绝大多数企业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的问题,一般很难达到银行所要求的抵押或担保条件,获得贷款的机会因此大大降低。调查问卷显示,60%的企业表示曾经因为无有效抵押、质押资产而被银行拒绝贷款。

  3、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及财会信息存在问题。小微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但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其管理者也大多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和理念。金融机构普遍反映由于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或者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虚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没有真实可信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使得金融机构无法从企业的账务处理上辨别出其经营活动的真实性,难以通过财务审核评价其资信水平、还款能力,自然不愿放贷。

  (二)银行方面

  1、银行贷款规模紧张。一方面,20xx年为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前六个月一直保持着“一月一上调”的`提升节奏,存款准备率上调到21.5%,同时又进行了三次加息,使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至6.56%。另一方面,20xx年以来,辖区各家银行存款增幅趋缓,存款外流情况严重,仅20xx年x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就少增2.58亿元。在银根收紧和存款增长乏力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辖区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节奏明显放缓,信贷增量锐减。20xx年x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少增8.26亿元,今年一季度贷款增量同比持平。贷款规模紧张使得部分银行存在“惜贷”心理,更偏好于一些实力雄厚、资质良好的大企业客户。

  2、银行贷款审批繁琐,附加条件多。县域金融机构作为其上级行的分支机构,其信贷权限受到一定的制约,存在贷款审批时间长、审批效率低、手续繁琐等服务效率相对不高的问题。被调查中个别企业反映,有的项目已经整理并递交完所有材料,并与银行磋商完毕,最后却被告知没有额度,造成企业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另外,部分企业反映,银行放贷往往会要求企业预存保证金,如申请一笔50万元的贷款,银行为企业授信40万元,要求留存10万元,企业最后实际获得的贷款只有30万元。还有部分银行还会向企业提出在贷款行开办结算账户、购买理财产品、或者为银行拉存款等附加条件。这些附件条件的存在,不仅使企业获得的实际贷款数额减少,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3、银行信贷政策制约。各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会制定本行信贷管理和信贷投放政策,使得部分企业因政策原因难以取得信贷支持。如20xx年建行上级部门提高船舶制造产业的信贷投放要求,使得我县发展较好的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难以获得建行的信贷支持。再如由于农行对贷款实行收回责任追究并严格考核奖罚,使得信贷人员对营销管理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也制约了贷款的投放。

  (三)政府方面

  1、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为小微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实行税收优惠等,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而且政府的很多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协调和链接,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配合。另外,目前下发的一些要求银行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支持小微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的指导性文件,对银行机构既缺乏束缚力,也没有体现对银行的优惠,不利于增强银行的积极性。

  2、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担保体系,信贷支持辅助体系有待加强。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我县而言,目前仍未构建以政府牵头成立的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缺乏适合小微企业信贷特点的融资担保体制,使得很多小微企业因无有效的担保而无法取得银行信贷支持,客观上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

  四、对策建议

  (一)企业层面

  1、要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加强财务核算和日常核算,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信度。

  2、企业要积极吸纳专业人才,加强管理水平,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3、要强化信用意识,注重自身信用的积累和维护,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企业形象,为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创造条件。

  4、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所处的内外环境,利用不同的融资渠道,根据不同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与获得资金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方式,采用不同的融资组合,解决自身的资金需求。

  (二)银行层面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切实加强对利率定价和服务收费行为的和规性管理,规范利率定价,提高收费透明度,降低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和其他服务费用,为企业“减负”。

  (三)政府层面

  1、要切实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扶持小微企业的措施,涉及财政、金融等多方面,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落实的力度和效果。地方政府应切实落实各项政策,加强对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2、可通过召开小微企业座谈会,了解小微企业在资金、用工、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并认真梳理解决,清理各类针对小微企业的违规收费,加大对企业的扶持。

  3、应积极推动担保和融资体系的构建,出台相关的政策和优惠条件,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担保机构的设立,充分发挥其作用,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加快推动我县信贷担保机制的构建和发展。积极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为补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扩宽企业融资渠道。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3

  在今年的两会上,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引起了政协委员们的高度重视。目前,中国非公企业和小微企业已经从"草根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gdp占全国的50%,承担了全社会就业的60%至70%。国内66%的小微企业面临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而欧盟国家只有13%的企业认为小微企业融资是首要问题。全球经济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他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关键。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据央行的一份调查显示,截至20XX年10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8.4%,占企业贷款余额52.8%。而据20XX年8月末的调查数据,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8.9%,占企业贷款余额的53.4%。

  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正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20XX年9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下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特别是对中小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力度更大,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截至20XX年10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增长速度为12.9%,比两个月前回升了0.4个百分点,比同期全部贷款增速的回升幅度高了0.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月均新增额由20XX年前8月同比少增110亿元,转为20XX年9月、10月月均同比多增224亿元。随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逐步实施,未来小微企业贷款增长速度有望继续上升。

  另外,大中型银行仍然占据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的主导地位。20XX年10月末,国有、股份制和政策性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72.6%,主要金融机构占据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的主要份额。世界银行20XX年的一份报告表明,国际大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美国,大、中、小型银行对小微企业提供的贷款分布较为均衡。美国国家小企业协会在20XX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108家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提供了44.7%的小微企业贷款,55.3%的小微企业贷款由其他7455家中小银行提供。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中小型企业规模小、信息透明度低、经营风险大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多。比如规模上,小微企业以"小企业"为主,相当数量的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破产率高;大多汇聚在大中型企业的产业链条之上;小微企业的现金流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货款回收、资金周转周期较长;大量小微企业的经营有待进一步规范;在小微企业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依旧是主渠道等。

  2、金融机构创新不足,融资体系不完善

  从间接融资的方面看,现阶段,中国仅有20%的国内金融资源,投向经济贡献率达50%以上的小微企业。尽管目前银行放松信贷的步伐在加快,但当前有关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间接融资组织体系仍不完善,机制和信贷产品缺乏针对性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目前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适宜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社区银行、合作银行。银行对授信客户的准入门槛较高,多数小微企业达不到银行规定的贷款基本条件。

  从直接融资的方面看,由于小微企业板市场规模较小,加之目前a股市场走势不景气,资本市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仍相对偏弱。

  3、第三方信用担保实力普遍较弱

  从促进小微企业信贷的信用担保方面看,在当前严峻的金融、经济形势下,信用担保机构作为银、企的桥梁和纽带,在增强企业信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作用越来越显着。有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底,全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3700多家,筹集担保资金总额逾1770亿元,累计为70万户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总额1.35万亿元。

  但是,由于现行信用担保体系仍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担保公司普遍实力弱、成本高、风险大,因而其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

  4、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小微企业发展推动的立法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的法律支持为《小微企业促进法》,该法明确规定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精神,具有里程碑意义。小微企业立法的.不足造成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小微企业融资运作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资本供给机构选择较少参与或回避的做法,使得融资因法制因素而萎缩。

  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针对小微企业在融资中遇到的难题,小微企业自身应该加强企业以及企业控制人的信用建立;银行需进行金融创新,建立良好的小微企业信贷平台;担保机构要完善担保体系;国家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体系,让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的行为能够有法可依。

  1、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信誉

  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重视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强与担保机构、政府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企业实际控制人还要加强个人的信用建立,以提高信用等级,使得企业融资更容易。

  2、为小微企业定做融资产品,推动金融创新

  一是积极开发为小微企业服务的贷款品种。二是引入自然人担保、大股东担保等担保方式,解决小微企业不动产抵押不充分的难题。三是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提供不同的个性化融资产品,适当降低融资门槛。

  3、完善担保运行机制,促进小微企业担保信用体系的完善

  一是政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二是完善小微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帮助其分散经营风险。

  三是制定政策,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投资,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

  4、完善小微企业政策体系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关键还是需要政策的支持,进一步完善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政策,以法律形式确立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金融支持和税收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支持。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4

  近年来,我市小微企业不断实施产业转型,在项目建设上空前加大了新型产业项目和传统工业提升的投资力度,在融资工作中也出现了更大的需求。但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主管部门的认真协调下,全市各类重点项目基本都能够按照预定的进度顺利实施。但是,对于一些小型企业特别是新型产业项目,融资难的问题仍是是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进一步搞好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为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搞好融资决策提供较为真实的决策依据,现将我市小微企业融资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微企业融资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金融机构五家,分别是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及农村信用社,均有专门机构服务于小微企业信贷工作,并建立有相应的长效机制为小微企业信贷工作服务,配套有创新性金融产品如共有的商品库存抵押及固定资产融资、发票融资和商品融资等,并已逐步开展此类金融产品业务。经过与各金融部门密切协调,我市总的信贷规模比往年有较大增长幅度。

  对于一部分融资难的小型企业项目,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金融部门责任体系不断规范,而企业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产权不明,经营权不独立等问题,都影响着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融资。就金融机构而言主要是在风险方面,目前国家对银行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信贷责任追究终身制,由于政策限制,信贷条件越来越苛刻,实际上是提高了准入门槛,对企业的要求愈来愈严,涉及到企业的产权、抵押、担保、财务制度等多项条件约束,金融机构和承办人员必须规避信贷风险以及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企业来讲主要是自身原因,如企业规模不够、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明晰(如股份制、租赁承包等)、无抵押条件(如无土地所有权、产品或库存)、担保方难找以及过去的不良行用记录等等,需要不断的完善或改进。政府设定的担保公司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担保作用,但自身体制为股份制,在担保某个企业贷款时需通过股东会决议往往又会流产,形成了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又一瓶颈。

  二、制约瑞昌市小微企业融资的金融环境因素分析

  1.转型中的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瑞昌市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作为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之中,远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在计划经济时期,各家银行缺乏经营约束,纷纷争要贷款指标,层层倒逼的结果是银行积压大量不良贷款。而市场化改革之后,各家银行随着总行发展战略的转移、贷款管理权限上收,信贷业务转向了面向大企业的发展战略,限制了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同时,对所谓“违规操作”的严厉追查,转型过程中实行的“减员增效”政策,以及在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时形成的逐笔考核和终身追究的近乎苛刻的信贷考核制度,使信贷员普遍形成了对小微企业“多贷不如少贷,少贷不如不贷”的惜贷思想。我们认为,从企业倒逼银行放贷到银行慎贷的转变说明商业银行对安全性这一经营原则的重视,但从“慎贷”走向“惜贷”则违反了商业银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性统一的经营原则,过分强调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原则,而忽视了效益性原则,这既不符合商业银行业自身的利益也极大地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长此以往,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将受到影响,而金融服务于经济,金融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功能也就无从发挥。

  2.社会信贷服务配套功能的缺失。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功能的完善有赖于社会、银行、小微企业三方共同努力。目前,瑞昌市与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功能有关的投资担保机构、信用评估机构的社会化发展几乎空白。由商业银行自身来承担信用评估,工作量大,企业情况复杂,信贷员往往感到十分棘手。而没有投资担保机构,往往又会使大量的小微企业告贷无门,商业银行想贷而不敢贷。因此,目前瑞昌的投资担保业、信用评估业的落后现状已经成为瑞昌市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服务、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限制了小微企业融资的规模与效率,减缓了瑞昌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成长速度。小微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发放原则——真实票据原则,一直是商业银行在流动资金贷款发放时恪守的原则之一,但目前我市大多数民营企业受制于经营规模与经营的业务品种,无法提供有效的商业合同、商业订单或银行对该业务的前景难以预测,使商业银行无法根据企业的业务状况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能够获得银行流动资金支持的只有那些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如市区的大多数房地产项目,一般能得到银行信用的支持;或经营前景比较明朗化的企业,但是,大多数小微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制约了银行信贷的发放。从小微企业自身来看信贷服务问题,融资困难主要受制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他的因素,比如财务管理、企业规划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功能。

  三、瑞昌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金融内部环境的改善

  1.重新设计信贷员绩效考核制度。我们认为,在体制转型后,各家商业银行应当重新设计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的信贷员绩效考核制度。要充分重视“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原则的统一,建立与股改后的体制相适应,又能充分调动信贷员放贷积极性的动态薪酬结构已迫在眉睫。原有的信贷员工资制度严重地制约了信贷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信贷员薪酬结构应由固定工资为主的工资结构转变为以固定工资为辅,与信贷员相关的贷款利息收入挂钩的奖励工资为主的工资结构,将逐笔考核、终身追究转变为不良贷款比例管理。

  2.建立小微企业授信额度制度,简化信贷审批环节。借鉴大企业授信额度制度,尽快建立小微企业授信额度制度,方便客户办理小额流动资金贷款。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客观评定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合理确定小微企业的授信额度。对小微企业的授信等级和额度,要依据其经营效益和信用等级等方面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对优质小微企业及时授信,企业在有效期和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对信用等级优良的小微企业要积极给予信用贷款支持;要逐步建立和推广贷款办理时限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信贷审批效率。授信额度的权限应下放给信贷员,并与信贷员绩效考核相结合,与信贷员工资奖金挂钩,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部门负责额度审批,后台跟踪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风险。

  3.发展票据贴现市场,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市场机制。票据贴现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当地小微企业融资的需要,也不仅仅能提升瑞昌市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功能,对于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配合瑞昌市经济发展战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熟悉票据贴现业务的人才都不多,在这一点上,加强银行与企业、银行与高校的横向联系,加强票据贴现业务的培训,提升银行业务人员与企业财务人员的`票据业务水平是关键。

  4.利率市场化——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界近年来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单单从一个瑞昌市来解决这一问题似乎不现实,但是,瑞昌的银行业在面对着不同风险的客户,如果利率是一样的,大客户的风险小,当然成为其首选。所以,对不同风险的客户适用不同的利率是调动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另一关键因素。目前,瑞昌市各银行应在国家规定的利率浮动范围内,积极主动的制定小微企业利率定价策略,推动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工作的有关融资工作措施

  1.增强主银行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银企关系。目前,在我国没有完善的主银行制度,但《票据法》中的基本账户制度的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只在一家银行开立能提取现金的账户,说明央行在结算方面已经要求企业树立主银行意识,避免多头开户给银行在对企业信用评估方面造成的困难。在信贷方面,企业应结合基本结算账户,主动与一家银行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在长期合作中增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逐步形成稳固的银企关系,结成发展同盟,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与授信额度。

  2.规范企业会计管理,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信贷人员在做小微企业信贷调查报告和授信额度评估时,碰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小微企业的会计记账不规范,会计报表很难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水平。这里有小微企业会计人员的水平问题,也有企业经营者对会计人员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的原因。然而,银行信贷人员根据不规范的会计报表,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使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变得十分困难,甚至会使许多小微企业失去了获得银行支持的机会。

  3.建立民间行业协会,通过联保增加融资机会。瑞昌的小微企业目前实力还比较有限,单个企业在融资中的分量较轻。通过行业协会出面,组织小微企业联保、互保,能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获得更高的银行授信额度。银行通过行业协会,也能使银行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的情况,获得更多的客观资料,有利于银行优化资金配置,选取具有潜力的小微企业予以扶持。 一是政府支持。我市今年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始终高度重视积极予以扶持,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同时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扶持小微企业转型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拟定出台小微企业信贷政府贴息政策;金融系统更是一马当先,对全县煤焦企业和重点龙头企业予以资金扶持。二是部门协调。今年来,我局把帮助小微企业融资的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抓、分管领导负责、职能科室协调,已多次与金融部门联系深入企业调查了解资金需求状况,同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取得政府支持和帮助,拟定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优惠条件与倾斜政策,建议出台实质性的制度或相关细则,同时积极发挥协调职能,把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与相关企业组织一次政、银、企合作座谈会,邀请市工行、农行、建行、农村信用社、市财政局、担保公司等单位主管信贷业务的领导与十余个小微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既让有关企业全面了解近年来的各类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又让广大小微企业真正了解了金融部门强化信贷责任终身负责制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了企业本身在越来越规范的市场规则面前加强自身规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银企双方就如何创新思路开辟新的合作领域探索了一些新思路,新办法,为今后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建立了崭新的基础。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5

  当前,小微企业是区域经济蔚起的主要动力,推动着社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畅通的融资渠道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

  一、生态和融资的基本情况

  (一)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有所好转。XX市成立地级市后,把小微企业崛起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助推器,近年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行政行为、制定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的发展保创造有利的环境。一是行政管理集中化。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集中于经贸委下属部门小微企业局,并专门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办理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和缴纳各项税费实现了“一站式”。并制定《XX市优先企业发展环境“十不准”暂行规定》,依据《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行为,废止52件不合规文件,清理整顿乱集资、乱借资、乱摊派等行为,建立企业收费“明白卡”,目前实行此项制度的企业由20xx年的20家扩大到20xx年的123家,年均为企业减负300多万元;与此同时,在全市各类企业和社会各阶层中聘请20名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选择30家企业作为环境监测点,为发展优良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倾斜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发展。对有利于增强城市功能的项目,在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上给予50-100的优惠;对促进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的项目,从项目建成投产日起,第1-3年由财政全额返还企业对本级财力的新增贡献额,第4-6年每年返还50,用于本地的固定资产投资。如中威车桥公司享受贷款贴息和退返增殖税等优惠政策计248万元。

  (二)小微企业在整体经济运行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调查情况看,小微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逐年增加,销售收入和利税直线上升,它的发展和壮大强力地助推了XX市经济整体快速发展。从固定资产投资上看,20xx年至20xx年年均增长34.1;从销售收入上看,20xx年至20xx年年均增长30.2;从利税增加额看,20xx年至20xx年年均增长24.33,20xx年、20xx年和20xx年小微企业利税分别占全市利税的88.9、89.1、90。到20xx年底,总资产贡献率为20.8,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74.73,同比提高25.8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已成为全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中流砥柱。

  (三)资金供应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近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深入,导致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相对紧张。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企业也在寻找其它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目前XX企业融资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股金、历年积累、集团注资和占用供销款”等方式上。

  一是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全市各类企业贷款额在全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45左右,小微企业贷款占居各类企业贷款总额的98.7以上。据对10户重点小微企业监测统计,银行信贷仍占企业资金来源的主导地位,占总来源的54.4。10户企业20xx年新增贷款8658万元,占当期新增总额47876万元的18.1;20xx年新增贷款21871万元,占当期新增总额61950万元的35.3;20xx年新增贷款14803万元,占当期新增总额40231万元的36.8,20xx年和20xx年增长幅度分别比20xx年扩大了17.2、18.7个百分点。20xx年、20xx年、20xx年和20xx年6月份,金融机构对全市小微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16335万元、35668万元、45028万元和27692万元,20xx年新增额相当于20xx年和20xx年总和。从所调查的10户企业来看,20xx年至20xx年6月共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35笔、金额32300万元,银行满足21笔、金额19380万元,满足率在60以上,若加上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满足率达到80以上;

  二是股金和自我积累在企业资金来源中比重增加。据对10户企业调查统计数据来看,股金和历年积累成为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从20xx年至20xx年数据统计来看,小微企业内源融资占比始终保持在总融资额的30左右。所调查的10户企业此类资金达16696万元,占全部资金来源的39.69。这类企业主要是本土企业通过资产并购重组,多个股东投资生产和自身经营历年积累。如中威车桥公司三个股东股金826万元,双龙公司从20xx年至今积累转入利润5300万元;

  三是非金融市场外源融资。近年来,非金融市场外源融资逐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主要来源之一,20xx年至20xx年小微企业此类资金在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保持在10左右。调查的10户企业此类资金占资金总来源的9.51。

  (1)集团公司直接拨款。此类资金主要是通过资产并购,加入大型企业成为其分(子)公司。如东风XX车轮公司,东风总公司每月获得生产周转资金500-600万元,20xx年刚成立的东风XX专用公司获启动资金2500万元,青岛啤酒XX子公司获总公司注资1000万元左右;

  (2)占用供销商资金。如中威车桥20xx年6月底占用供销方资金1480万元。

  (3)其它方式。主要是向业务往来企业借款和异地商业银行借款,如中威车桥向其配套生产企业借款300万元,向武汉商业银行贷款250万元。

  (四)小微企业贷款审批和不能满足的因素趋于集中化。银行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考虑的因素和小微企业需求贷款没能满足的原因,以及企业对银行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都呈现出普遍化和集中化的特点,据对金融机构和10户企业问卷显示:

  (1)在银行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考虑的因素中:100的银行重视企业的信用状况、80的银行关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70的银行注重企业项目风险、60的银行在意企业所在行业、20的银行提到企业所有制性质;

  (2)在企业对贷款没能满足的原因中:100的.企业都回答曾经有不良贷款记录、85的企业回答银行贷款权限和规模限制、70的企业回答担保抵押不能落实、70的企业回答小微企业不受重视、30的企业回答是因为信用度低和资产负债率高、20的企业回答是新生企业不能得到银行倾斜度支持;

  (3)在企业反映银行贷款存在的问题中:100的企业认为银行审批贷款时间太长、90的企业认为中介评估费太高、70的企业感觉银行利率水平过高、30的企业反映银行信贷政策不透明、20的企业嫌银行信贷品种少和机制不灵活。由此得出,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最重视的是“信用程度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对银行贷款反映最大的是“贷款过严、审批时间过长和中介评估费用太高”,这五个焦点问题成为银行贷款难、企业难贷款之症结。

  二、小微企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对生态环境差、融资难呼声较高的大都属于经营状况较差、信用等级偏低、处在产业边缘带和新生企业,而属于地方政府重点调度和龙头型小微企业并没有这样的发展难题。但骨干企业毕竟占少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靠的是社会经济的整体提升,因而大部分有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的小微企业必须进入政府、银行视野,要关注其培育、成长、成熟全过程。此类企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企业层面

  一是企业规模小,缺乏品牌意识。从总体情况一看,目前XX市小微企业规模仍然很小,据统计,XX市注册企业总数为4864户,与银行有信贷关系的1137户,其中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有338户,占29.7,真正能及时获得政府优惠政策和银行信贷支持的仅有50户左右,且均是市(区、镇)的优势行业及骨干企业。大部分小微企业组织形式多样,产品品种和销售渠道变动大,货款回笼不稳定,自我积累能力差,银行对其进行贷款支持顾虑重重。同时,许多企业受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自己的产品没有树立品牌意识,只是附属在部分大企业的某项配件需求上,而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如中威车桥公司,目前已配备日本进口生产设备8台,国际标准检测仪5台,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并已达到国际标准,但其生产的产品也只是为东风、神龙等大型汽车企业配套轻、重汽车的铸造配件,没有把自身特色发展成为地方品牌参与市场竞争。

  二是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不高,财务制度不规范。大部分小微企业是原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后组建,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制度不完善、不透明,债务管理、投资缺乏有效的控制。有的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不能提供规范的财务报表,甚至故意隐瞒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提供虚假信息,让银行不能准确地掌握企业经营现状和财务的真实性,使银行发放贷款更加严谨,导致企业不能及时获得信贷支持。如XX酒厂由于内部管理混乱、盲目扩大生产,不及时与贷款行沟通,造成财务风险和产品销路停滞,730万元贷款已连续10个月没有付息,风险已经产生。

  三是企业信用状况不理想,资产负债率较高。全市小微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状况不容乐观,与银行有信贷关系的小微企业1137家,其中信用等级在AAA级的有11家,仅占1,AA级信用32家、占2.8%,A级25家、占7.2,级2家、占0.2%,级4家、占0.4%,B级以下976家、占88.4%,除了重点企业申报贷款满足率较高外,大多数企业申请新增贷款时被拒之门外,这也是形成银行富裕资金找不到优良信贷载体、企业难贷款“怪圈”的主要原因。同时,部分企业违规多头开户,逃避银行监督;有的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金融债务,所有不诚信行为都让小微企业整体笼罩在信用差的阴影下,直接影响了金融部门信贷投入信心。

  四是企业经营质量不高,银行对企业前景预期把握不准。一方面资产负债比例偏高。20xx年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比例64.71%,调查的10家重点调度企业中仅有2家比例控制在30以下,有8家比例在50以上;另一方面两项资金占用居高不下。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两项资金占用20.17亿元,同比增加29.54%,其中库存同比增长43.38%,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5.60%。在10家重点调度企业中两项资金同比增加31.8%,其中库存同比增加27%,应收账款增加31.29%,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和两项资金占用”不仅削弱了企业的发展能力,也使银行信贷人员在决策上更加谨慎。

  五是小微企业有效担保不足。部分企业的有效资产已在营运初期贷款抵押给银行,现已无新的有效资产抵押,又没有其它合法担保。还有一部分企业则是刚刚成立,其资产抵押不足值,影响银行贷款投入。如某企业20xx年成立,市场前景看好,需要银行资金扶持,但资产评估值不能满足银行抵押贷款条件,双方都错过了盈利时机,直到20xx年资产评估足值后才取得贷款资格。

  (二)银行层面

  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机制不科学,缺乏适合小微企业的贷款营销机制。突出表现在:一是贷款投向上的“非国民待遇”。目前各商业银行贷款投向集中在“大城市、大项目”,对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不够,基层银行关注的也仅是几家骨干企业,往往都以信用度低、信息不对称、流动性指标不达标等原因拒绝“入围”信贷笼子;二是信贷考核机制不对称。重信贷风险考核、轻贷款投入量的考核;重自身经济效益的考核、轻社会效益的考核。三是在贷款管理上追求“零风险”,一笔贷款产生风险,就要终生追究信贷责任,但没有考核一笔贷款投出去后对银行、企业和社会所产生效益,造成机制上的不对等。这种信贷考核办法,也严重挫伤了信贷人员开拓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机制削弱了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力度。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特别是对基层行的信贷权限控制很严,过度上收贷款权限,贷款审批手续、环节过于繁琐,给银行自身和小微企业贷款带来不便与困难。尤其是企业技改项目贷款更难,从申请贷款到贷款使用,再加上担保、抵押、登记、评估等程序,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反映银行贷款控制过严和手续繁琐的企业达100%。

  (三)政府层面

  政府中介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只关注重点骨干企业成长,对小微企业整体发展协调、引导力度不够。一是没有协调好行政收费部门与银行、企业的“鱼水”关系。主要是银企办理抵押贷款和银行抵贷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据调查问卷统计,反映行政收费过重的银企占比达100%。不论是企业办理抵押贷款,还是银行接收和处置抵贷资产,都要经过行政部门的各种收费环节,突出表现在土地、房产、工商、税务、公证等部门,涉及各类收费程序二十多道、收费项目达几十种、收费标准和尺度把握不一,对企业和银行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上造成了较大的负担,影响了企业正常贷款需求和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投入。比如企业抵贷资产评估时,土地主管部门和房管部门指定到所属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其他具备评估资格的会计事务所评估的抵贷资产一律不予认可,导致评估费居高不下,甚至存在双重收费现象。例如,某企业20xx年原在农村信用社开立账户,评估价700万元资产,工商、土地、房产等部门的收费就支出3万余元,因信用社不能满足其流动资金需要,20xx年就按程序将基本户转到农业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相关部门要求企业资产必须重新评估、登记,因土地和房产升值,新评估价款840万元,又交2万余元。二是小微企业担保机构和基金还没有建立起来,各家金融机构和企业都认为组建中小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是当务之急。

  三、政策建议

  (一)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发挥管理、服务、协调功能,为小微企业生存和融资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一是要规范企业破产和改制,支持司法、金融部门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地维护金融债权。二是要维护正当的行业竞争,制止在企业资产评估中的行业垄断行为,允许企业自主选择合法的资产评估机构,要责令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收费规定,停止对企业和银行在办理抵押和资产处置过程中的不合理和超标准收费行为,减轻企业和银行的经济负担。三是要引导、规范融资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合法的多渠道融资路子。四是要尽快建立小微企业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为银行贷款创造有利条件。五是制止各种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四乱”现象,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存土壤。

  (二)中央银行要更好地发挥窗口指导作用,营造良好的信贷政策传导环境。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利用再贷款和再贴现等手段,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有市场、有效益、科技含量高的小微企业增加信贷投入。要适当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对部分新兴高科技企业可实行更加符合其发展的利率标准,真正发挥利率调剂信贷需求的作用。

  (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改革信贷管理体制,营造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营销环境。主要是贯彻执行好国家“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商业银行上级行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实行“一地一策、一行一策”的经营策略,扩大授权授信,适当下放贷款权限,减少贷款审批手续和环节,加强和改进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最大量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要求。另外,金融机构在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选项上要注重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改项目贷款,以此来推动小微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小微企业也应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营造增强自身实力的经营环境。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建立具有小微企业特色的发展体系,走好三条道路:在经营管理上要走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和建立自身企业文化的路子;在生产经营上要有创新意识和要走高科技发展的路子;在融资上要在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的基础上走多元化融资的路子。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6

  为了解我县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县市场监管局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以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为对象进行随机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问题

  (一)政策执行有偏差。部分小微企业感受惠企政策落实力度不够,落实下来较慢,对企业帮助不大。在贷款利率方面,部分企业感受到银行优惠力度与政府公布的优惠措施有偏差。

  (二)融资渠道单一。一是我县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达不到上市门槛,融资主要方式为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二是部分小微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融资渠道窄已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和金融部门及社会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规模小利润低,但对银行来说,其贷款程序和人员需求基本相同,从整体看,放贷小微企业其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会上升,银行放贷收益不合算。小微企业缺乏规模经济效益,对银行没有吸引力。

  二、建议意见

  (一)落实融资政策。各银行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政策,对所辖区域的银行进行督促,要求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时抛开企业规模因素,做到对所有小微企业一视同仁,让小微企业也能享受到正规、正常利率的银行贷款。

  (二)丰富融资渠道。一是金融机构积极培养有信贷资金需求的`企业,主动服务上门,助企业规范经营和管理。根据小微企业发展趋势和资金需求研究创新金融产品,有效支持企业发展,以此促进企业和银行互利双赢。二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融资政策,为个小微企业营造一个公平、正常的信贷环境,扶持其快速、健康发展,切实解决个体工商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加大扶持力度。政府主管部门推动银企合作,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通过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台账。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特点,增设小微企业监管部门,实行不同于大企业金融业务的监管。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人才培养力度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创造融资创业环境。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7

  根据省工商联开展“进万家民企,促跨越发展”活动的要求,县工商联于今年4月初,利用半个月时间深入到全县7个乡镇对20家小微企业开展调研。通过广泛地走访座谈,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基本摸清了全县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在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建议和对策。

  一、我县小微企业发展总体情况和特点

  (一)总体情况

  据初步统计,截止20XX年底,远安县共有小微企业198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75%;小微企业职工人数5878人,占全部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22.4%;完成销售收入66260万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2.8%;实现税金占全部工业企业的6%左右。

  分行业看,全县198家小微企业中有:煤炭开采58家,磷矿开采15家,铜矿开采1家,煤磷矿开采占小微企业的比重为37.4%;磷化工9家,新型建材18家,机械制造8家,塑料制品4家,小水电18家,农产品加工28家。

  调查情况表明,小微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创新、吸纳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衡量县域经济活力的主要标志。

  我县小微企业运行状况总体上是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良好,表现为三个“进一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调查表明,我县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正常、生产线基本全部运行,企业用工满员达到90%以上,只有个别企业生产开工不足,有设备闲置现象,没有停工停产和破产倒闭企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二)我县小微企业发展特点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小微企业逐步由小生产走向大生产,从小产业走向大产业,从小市场走向大市场,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

  1、依托自然资源,配套、服务支柱企业。我县小微企业既参与资源开发,又服务配套支柱企业发展,与大企业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一方面我县小微企业无一不是发挥比较优势、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90%以上的小微企业都是资源型企业。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都是围绕磷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配套发展,成为支柱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有益补充和重要配套,在服务支柱产业过程中,实现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比如河口木器厂为盼盼安居门业公司提供木方等配套产品,金祥塑料制品公司为全县食用菌产业提供食用菌袋和为东圣集团生产包装袋,一些小磷肥企业利用大企业富余的中低品位的磷矿石生产复合肥料等等,既延伸了产业链,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2、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全县小微企业分布广、市场前景广阔,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比如磷化工,机械加工,新型建材,以食用菌产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张,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聚力和品牌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成长快、活力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核心战略,推动矿山开采企业“二次创业”,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同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远安创业,使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大部分小微企业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二、我县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我县始终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坚持“工业立县”核心战略地位不动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民营工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为我县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以全民创业为抓手,激发小微企业活力

  一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围绕壮大支柱产业和食用菌、鹿苑茶、冲菜、鸣凤米等地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支持创业者依托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协作配套的加工业、服务业、物流业,形成支柱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助推支柱企业格局。

  二是在网站、电视台开辟“创业直通车”栏目,开设“全民创业网”,广泛宣传创业模范典型,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创业高潮。

  三是大力实施“资金回归”工程,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在外投资兴业的远安人回归家乡创业。

  四是深入开展自主创业培训服务。

  (三)抓优化环境,为工业经济发展添活力

  一是提高服务效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全面落实服务承诺,严格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二是为企业用工开展定单培训,提供用工供求信息,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三是加强协调,着力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开展银企合作,促使银行和企业成功对接,增加贷款投放量,同时积极推动财政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增资扩股,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8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对促进就业、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1. 融资渠道有限

  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和个人储蓄。据统计,约60%的小微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审批流程繁琐,对抵押物要求较高,使得许多小微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难以达到贷款条件。

  2. 融资成本高

  即便成功获得贷款,小微企业往往需要承担比大企业更高的利率。民间借贷虽然门槛低,但利息更高,加重了小微企业的财务负担。高融资成本直接影响了小微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3. 信用评估难题

  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财务透明度不高、信用记录不全,金融机构在进行信用评估时面临较大困难,这导致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了融资难度。

  二、面临的挑战

  1. 政策落实不到位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如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贷款利率等,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政策的落地执行存在障碍,小微企业获得感不强。

  2. 金融科技应用不足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新途径,但目前金融科技的应用尚不广泛,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小微企业中,金融科技的普及率低,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

  3. 市场环境复杂多变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使得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谨慎态度,影响融资可得性。

  三、解决措施

  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政府应继续优化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直达性。同时,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利用科技手段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2. 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鼓励和支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众筹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提供合适的融资选择。特别是要发展普惠金融,扩大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面。

  3.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加强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指导,提高其自身信用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4. 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

  推广金融科技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应用,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增强交易透明度,利用人工智能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降低人工审核成本和时间,提高融资效率。

  四、结论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政策环境、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多方面措施,逐步破解这一难题。特别是在当前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为小微企业开辟更多元、更便捷、成本更低的融资通道,是实现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9

  一、引言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和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然而,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解决路径,本报告基于广泛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及企业访谈,对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全面剖析。

  二、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概述

  融资渠道有限:当前,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民间借贷、政府补助、风险投资及股权融资等。其中,银行贷款仍是最为普遍的融资方式,但受限于企业规模、信用记录、抵押物不足等因素,大部分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支持。民间借贷虽然灵活,但成本高昂,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融资成本偏高:由于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较低,风险相对较大,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往往要求更高的利率或额外的担保措施,导致融资成本显著高于大型企业。此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渠道的利率更是居高不下,进一步压缩了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

  信息不对称问题:小微企业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其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从而加剧了融资难度。同时,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了解不足,也限制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三、面临的挑战

  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政策宣传不够、实施细则不明确、执行力度不一等问题,导致政策效果未能充分发挥。

  金融服务创新不足: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时,往往沿用大企业的信贷模式,未能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导致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针对性。同时,新兴金融科技的应用尚不广泛,未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融资效率。

  企业自身发展限制:小微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限制了其融资能力。此外,部分小微企业主对金融市场了解不够,缺乏专业的融资知识和技巧,也影响了其融资成功率。

  四、对策建议

  加强政策扶持与落实:政府应进一步细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明确实施路径和责任主体,加大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地见效。同时,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的信用信息支持。

  推动金融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发专属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积极引入金融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融资审批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降低融资成本。

  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小微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自身的信用评级。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政府应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小微企业融资领域,推动形成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在内的多元化融资体系。同时,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管和规范,防止非法集资等风险事件的发生。

  五、结论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通过加强政策扶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提升企业自身实力以及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10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对促进经济增长、创新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一、调查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国家政策的调整,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也在不断演变。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缓解其融资难题。然而,实际操作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融资现状

  2.1 融资渠道

  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民间借贷、政府补助、风险投资及互联网金融等。其中,银行贷款是最传统也是最被期待的方式,但门槛相对较高;民间借贷虽灵活快速,但利息成本高且存在法律风险;政府补助和风险投资针对性强,但覆盖面有限;互联网金融凭借其便捷性成为新宠,但也伴随着信用风险和监管不确定性。

  2.2 融资难题

  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财务报表和信用记录,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

  抵押物不足: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有限,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

  融资成本高:即便成功获得融资,小微企业也往往需要承担较高的利率,增加了经营负担。

  融资周期长:传统融资流程繁琐,审批时间长,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快速周转的资金需求。

  三、政策支持与创新实践

  3.1 政策环境优化

  近年来,政府推出多项政策,如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提高贷款容忍度、简化贷款审批流程等,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

  3.2 金融科技赋能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途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风控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推动了信用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模式的发展。

  3.3 多元化融资平台

  除了传统的融资渠道,众筹、P2P借贷(尽管存在争议)、以及各类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兴起,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融资选择。

  四、问题与挑战

  尽管取得了进展,小微企业融资仍面临不少挑战,包括但不限于:

  政策落地难:部分扶持政策在地方执行层面存在梗阻,小微企业受益程度有限。

  市场信任度低:小微企业整体信誉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信任度。

  风险管理能力弱:小微企业内部管理不够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增加了融资难度。

  五、建议与展望

  5.1 加强政策执行力

  政府应持续优化政策环境,确保各项扶持措施有效落地,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保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

  5.2 提升金融科技应用

  鼓励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信贷评估模型,降低服务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5.3 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

  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同时加强金融教育,提升小微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增强其融资吸引力。

  5.4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通过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小微企业提升自身信用水平,形成良好的信用生态环境。

  总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小微企业本身的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施策,不断创新融资模式,构建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融资体系,才能真正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