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论文15篇(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城镇建设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城镇建设论文1 在我国的城镇体系……
小城镇建设论文15篇(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城镇建设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城镇建设论文1
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以人口聚集为主体,以物资开发、利用、生产为特点,以聚集效益为目的,是集政治、经济、物资为一体的有机实体。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己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己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己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
1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小城镇建设在我国己经初具规模,小城建设带来的各种积极的社会效益己经显现出来。随着各地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速,再加上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性工程,不能单靠一窝蜂式的热情,导致只建设不管理,要规模轻质量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从政策上制定一个合理化的建设目标,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设高质量的小城镇。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是改善农村文化经济生活环境,因此想尽办法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合是一个根本目标。当然在建设中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能一味的强调现代化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2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现状
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小城镇,大战略”曾成为事关全国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
1978年全国只有2176座小城镇,20xx年猛增到28312座,在目前的小城镇中,有近90%是1978年之后增设的,年均增设820多座,增速迅猛。
小城镇之所以发展快速,除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带动外,主要得益于其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走在了城市之前,经济率先转由市场调节,社区率先向农民开放,城乡统筹就业率先在小城镇启动;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较少;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成本低,扎根”容易,对政府压力相对较小。
3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问题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3.1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建设用地剧增耕地锐减
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是以原来的自然村落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零散分布于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分布带来了三方面不良影响:一是由于农村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难以转移到城镇,使得我国小城镇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格局;二是乡镇企业之间难以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协作,集聚效益不明显;三是农村兼营现象普遍,农业产业化步履艰难。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曰益改善,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大造成耕地的日渐缩小和人均占地的急剧减少,使得人地关系恶化。
3.2小城镇新建继续占地,废弃旧小城镇搁荒
因为小城镇的规划而要求的迀并和新建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新的小城镇建设继续扩大占地,另一方面旧小城镇又没及时复垦利用。事实上,这些土地即使被复垦利用,也需逐步恢复提高到可以生产的`长期过程,从而直接和间接造成农业用地的减少。
3.3小城镇扩建,邻近良田遭殃
小城镇用地在空间是的扩展最主要表现为其周围土地首先被占用。这一范围内的土地基本上是经长期耕种的良田,多为菜地,单产水平均很高。小城镇占地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而且是质量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全国耕地总体质量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3.4居民点小且散乱,缩减迀并困难
我国的村镇尤其是自然村落,绝大多数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布局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分散零乱。受当地经济水平和乡民恋土思想深厚及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低等因素的影响,村庄的缩减迀并步履艰难,进展缓慢。
4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的一些措施
4.1制定好规划
认真研宄本街道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国家发展政策的指导下,着眼长远,高起点编制建设规划。根据自身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编制各个层次的建设规划,指导城镇用地的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和综合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完善住宅、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防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重生产、轻生活”的原有城镇发展思路,建设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可持续的小城镇人居环境。
4.3强化政策引导,统筹资源配置
引导相关产业向原大原镇和朱由镇驻地合理分流,巩固两个老镇区的经济中心区的原有地位,形成与开发区的优势互补,促进“一区两镇”的同步发展。
4.4制定合理宽松的政策,推动农村人口向镇区的合理流动在当前国家的户籍政策还没有根本改革的情况下,要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条件放宽户口迀移政策,准许农民到新建居民区落户。并在子女入学(托)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4.5加强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成于建设,精于管理城镇的建设仅仅是基础性的载体,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应是管理,可以说没有精心的管理,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镇。
4.6建立新型的投融资机制
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陈旧观念,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融资体制,培育小城镇建设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良性的投入发展机制。
4.7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加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设施的配套建设,对玉皇中学等新建学校应加快设施的配套完善;强化居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及社会服务组织的建设,提高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逐步推广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减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
4.8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培育具有市场潜力的主导产业专业化是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新阳街道的实际,选择工业带动服务业等作为自己的主导战略比较恰当。
要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一个很好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小城镇建设应高举节约用地这面旗帜,从大局出发,处理好建设与环境、近期与长远的关系,采取有力措施,使小城镇建设更具有生机和活力,小城镇建设一定会走出一条较为理想的建设之路。
小城镇建设论文2
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比较大的国土面积,可是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少,尤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土地资源更加紧张。因此,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分析与探讨如何利用土地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处理好土地利用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规划与城镇基础实施建设规划是其重要内容。比如,交通建设、绿化建设、农田保护区建设及公共设施建设(给排水、供电等)都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土地规划与交通规划、绿化建设、农田保护区建设等之间的关系。其中,农田保护区建设至关重要。
当前,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地区大多经济发展较为发达。这些地区往往把城镇发展的重点放在二、三产业上,放松甚至轻视农业发展。尽管可以依靠后期再开发,可是这种方式难以保证开发后备资源的弥补效果。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规划建设区在小城镇建设中是同等重要的两项内容,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农田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应当正确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区的土地利用与农田保护区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有效做到保护耕地。某些地区“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牺牲农业搞工业”思想和行为,并不符合合理利用与规划土地的基本要求,应当严格杜绝类似思想和行为的出现。而土地利用规划应当以小城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及土地利用分区等为依据,鼓励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符合规划所确定的用途转变。与此同时,禁止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方向转变,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
2.加强土地的管理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土地管理效果,小城镇建设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丰”相结合的双重管理效果。
(1)建立与土地转让、让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机制。在土地使用制度不断深化的今天,城镇土地使用应当严格实行规划控制与用途管制的土地规划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转让或出让土地产权过程中必须明确土地的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土地的整体规划真正地落实到实处。
(2)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市场变化是瞬息万变的、不可预测的,为了保证土地管理与利用的有效性,应当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并使之不断完善。所以说,建立反馈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规划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及时调控能力,确保土地规划与管理起到切实的管理作用。
(3)建立规划实施监督体系。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小城镇建设的效果,各级主管部门都会建立相应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比如,上级政府、同级人大部门实施的监督机制。两种或几种监督机制并行情况下,有必要建立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另一方面,监督体系的建立除了将各级主管部门所实施的监督机制有机结合茬一起,也是保证小城镇规划方案合理与科学的有效途径。
3.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应当严格贯彻与落实该国策,处理好建设用地与农耕用地、近期与远期之间的关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城镇规划作为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案,制科学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因此,编写小城镇土地利用方案时应当从大局出发,协调好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保证土地利用的使用效率。
4.规范土地市场的建设
目前,国外某些国家己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土地市场。从他们成熟的'土地市场来看,城市土地开发与建设的大量资金通常来自于土地。其中,经营性土地一般采用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方式转让或出让,成为土地费用的主要来源。尽管,我国各地区已经逐步建立了政府储备、市场配置、公开交易等土地供应机制,可是土地市场仍然较为混乱、发展尚未成熟。为了促使我国土地市场日渐趋于规范化,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通过政府实施的土地储备机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市场供求实行科学调控。
(2)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二级市场。为了确保土地市场充分实现公正原则、维持市场交易的正常秩序,需要从强化市场服务和加强市场监督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二级市场。比如,定期发布土地转让信息和结果,为所有交易者提供公平、平等的服务;监督具体的转让行为是否合法,保证土地产权交易的合法化。
(3)尽可能公一土地转让过程。公开土地转让过程的目的除了保证土地产权交易公开、平等外,也起到了监督土地交易过程的重要作用。需要转让的土地应当确认无任何纠纷后正式发布在媒体或其他地方上,并严格按照交易程序进行,尽可能做到全程监督。
5.结语
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土地利用方面应当高举节约用地旗帜,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方案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要想做到这一点,应当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切实提高土体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一、二级市场,并尽量公开土地产权交易过程,保证土地产权交易的安全、确保建设用地具有明确的使用标准,对合理利用土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城镇建设论文3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其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区域经济具有落后性和封闭性特点1卜3。区域城镇建设非常缓慢。就黄土高原整体而言,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干流及渭水与汾河等重要水文线上,空间布局在总体上呈环状结构,而处于中心部位及西北地区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城市稀少14。据统计,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数量大于3万的县镇只有8个,占区域县镇数量的9%;而在3万人以内的县镇中,小于2万的占64%.对于交通信息不便的丘陵沟壑区来说,城镇规模和数量都明显不足,辐射、引导能力十分有限,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建设。
区域内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粮食生产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区域治理的速度和程度。国家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恢复和重建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促使当地产业结构发生三产业的发展,是治理区域环境、发展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如何结合当地情况,在充分利用有限自然和经济资源的前提下发展小城镇,是区域治理和开发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小流域的治理和发展
小城镇属于完全依靠系统之外补充能量以维持其正常运转的有生命的开放系统,它以高强度的物流能流为特征,具有密集的人类活动和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率1和周围边缘地区比较起来,小城镇还是一个物质、能量、信息以及其他生产要素高度发达、高度集中的核心区域1'小城镇通过其开放式的物质能量交换方式,不断与外界发生联系,带动并加快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的流通;并且为外部系统物质、能量、信息以及价值的输入创造条件。
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生产只能在流域割裂的自然单元内进行。同时小流域的范围与自然村或行政村的边界基本一致,因而也是社会经济单元。一个小流域将土地利用、耕作系统、气候、土壤、水文、地质和各种人文因子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流域反应”系统,是合理利用水土草木资源,全面发展农林牧业生产的一个经济区域,也是一个潜在的、相对集中的商品生产、加工和交换场所。
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80年代初才正式开始试点、推广和全面发展。50多年来,在黄土高原已先后完成3000余条小流域的治理,对减少入黄泥沙、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和实践证实,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包括生物、工程和耕作措施在内的综合水土流失治理,是加快区域综合治理开发的基本方略和途径;通过小流域以点带面,大大加快了区域治理步伐。
目前黄土丘陵沟壑区仍处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氐下、区域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前工业化阶段,加上交通通讯等设施落后,城镇间经济联系不紧密,彼此呈孤立的发展状态。一个小城镇就是当地的经济中心,控制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2。而较低级别的小流域往往是农业人口、农业生产、农产品集中的地区,也是区域最贫困的地区(和李玉山先生交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缺少有效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环境和条件,农产品经济效益很低,整个流域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
因此,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小城镇建设,可以更科学地安排各种生产活动,使之在区域开发的同时,兼顾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经济学意义
2.1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质量的重要途径
图1为安塞纸坊沟流域退耕以后农户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目前该流域已全面落实退耕还林(草)政策。退耕以后,38.67%的农户所保留耕地面积只有原来的10%~20%,36.00%的农户只保留原来的21%~30%,16.00%的农户只保留原来的31%~40%,只有2.67%的农户还拥有原来耕地面积的51%以上。劳动力剩余的增多加大了农业成本,对农民人均收入产生了负面影响。许多农民只好自寻其他门路,大多数人首选进城务工。由于农民本身的素质,在城市里的择业范围十分有限;即使是在同等条件下,他们的竞争力也远不如城市居民,收入有限而且很不稳定。同时,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也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来巨大的压力,引发了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由此可见,城市的压力,同时还能够通过城市化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此外,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的限制,黄土丘陵沟壑区大部分城市发展规模和水平十分有限,就业需求并不大,对外来劳动力的容纳能力也有限,很容易趋于饱和1'因此,让大多数农民都进城肯定是不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开展小城镇建设,充分吸收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发展民营经济。
2.2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传统的农作区,区内农副产品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好,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市场条件。黄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是良好的种植和养殖基地。同时,整个区域跨越纬度5°左右,经度9°,小区域间水分及温度条件差异明显,加上地形复杂,高差显著,区域内许多地方小气候、小生境各异,因而有许多地方特产,如晋西北的小杂粮、陕北的养殖业产品和水果、陇东的瓜果等,品质独特且污染少,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退耕还林(草)政策带来的种植结构的调整,将促使农产品种类趋于多样化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资基础。此外,随着退耕还林(草)政策的落实,大批劳动力将从传统种植业中解放出来。同时,种草业带来的畜牧业的繁荣,将加快劳动分工和新兴产业的形成,这些都将促进当地小城镇的.发展。
2.3小城镇建设将促进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所代表的社会单元往往是区域经济最不发达、社会文化条件最落后的地带。由于区域海拔高度多在1000~20xxm之间,梁峁顶和沟谷相对高差可达100~300m整个区域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而且艰难,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河流两岸和较为开阔的川地内进行。而对于一个小流域而言,只有沟口部分和外界联系较多, 流域内部往往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交通、通讯、教育、卫生等条件非常落后, 给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表1)。
表1显示的3条流域都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治理最早的流域之列,治理度都在50%以上,但是其基础设施建设依然非常落后,如道路,除韭园沟流域沟口道路硬化了之外,其余都是泥路。此外,在20xx年的调查中发现,王家沟流域近年来的煤矿开采严重破坏了原有道路,有些地方路面已被冲刷、侵蚀成新的细沟、浅沟,路况很差。交通和教育设施不完善导致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文盲半文盲率高。调查数据显示,位于流域不同地段的村庄,由于交通状况不同,村庄文盲率也有差异。
流域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带来的农户经济生活的差异早就为人们所注意I'而人口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改善流域内的各种基础设施设置,尤其是道路、通讯、教育、医疗等机构的建设,是加速小流域的全面治理和开发,实现区域环境治理、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2.4依托小城镇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区域内农户提供的产品主要是附加值低的农林牧副产品,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加工和制造业提供丰富的廉价原料,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和保障。小城镇建设将使区域内第二、三产业比例增加,依靠土地发展的农牧业比例相对减少,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使区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轻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其次,依托小城镇调整农村产业布局,既可以减少占用土地,减轻环境污染,又可以减少道路、管道、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投资,这对于地形复杂、环境脆弱、经济落后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小城镇建设将改变农村居民分散居住的状况,逐步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形成对第二、三产业的规模需求。
此外,黄土丘陵沟壑区大部分处于国家西部开发项目支持范围内,属近年来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建设投资的重点区域,这不仅改善了区域的投资环境,而且随着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大大提高整个区域的消费水平.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充足的消费环境。
3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
3.1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小城镇建设
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于水蚀、重力侵蚀严重以及不同构造带的抬升,区内沟谷发达,地表破碎度在40%以上。表2是无定河一级支流大理河流域的统计资料115,其中面积小于3km2的小流域最多,达119条,占小流域总数的一半,但其面积总和只有大理河流域面积的5.74%;~50km2的小流域有96条,在数量上占40.3%,面积总和占大理河流域面积的30.48%;大于50km2的小流域只有23条,面积总和却占大理河流域面积的63.78%。整个区域由大大小小上千个流域组成,每个流域又包括若干个大小不等、不同等级的小流域、支沟、支毛沟,是区域人口、农业生产和小城镇的聚集地。独特的区域景观结构特点,决定了该区小城镇建设要以小流域为单元。
表2大理河流域一级小流域分布频率及其所占面积比例3.2小流域城镇规模小,城镇间以完善的道路通讯设施相联结受地形、土地资源、人口密度以及水资源的限制,小城镇的规模大多为“袖珍型'首先.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壑纵横.
沟壑密度大,高差一般在300~400m之间,给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一定难度,阻碍了城镇的发展和扩充。其次,区域内地表破碎,起伏不平,而且人口密度较小,居住分散,缺少形成大规模城市的消费群体116.因此,小流域城镇建设主要是以中小城镇为主,增加小城镇数量,以道路通讯等设施为联结带,逐渐形成区域的城镇体系,并选择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均有优势的城镇作为中心城镇发展,最终完成以点带面的发展局面。
依据20xx年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统计结果1161,晋陕黄河峡谷丘陵沟壑区沟壑密度在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分区中最高,为3.56~6.00km。km2,人口密度为38~192人。km平均人口密度为97.6人。km—2。陕北、陇东、宁南丘陵沟壑区沟壑密度为2.70~4.26km。km一2,人口密度29~111人。km—2,平均人口密度54.9人。km—2。宁南陇中丘陵沟壑区沟壑密度几乎都在3.56km?km—2以下,其中为2.1~2.7km°km—2的占相当大的比例,地表相对比较完整;区域人口密度较大,从会宁的76人。km—2到兰州的993人。km—2,平均人口密度为175.2人。km一气因此,在晋陕黄河峡谷区,小城镇规模小但数量多;在陕北、陇东、宁南丘陵区,小城镇规模小且数量少;而在宁南陇中丘陵沟壑区,小城镇规模较大,数量则有限,由于交通条件好,易形成中心城镇。
3.3要确定小城镇在流域中的位置
主沟道内人口最多,居住较为集中。对内与各条支沟均有联系,对外则以沟口和外界相通,在交通、通讯条件上具有天然优势。主沟道往往是各级支沟的径流汇集地,水分条件好,对小城镇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主沟道的社会经济条件也优于其他支沟、支毛沟,在资金积累、生产方式上优势明显。此外,主沟道相对开阔,地质地貌条件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容易开展。因此,小流域的城镇建设应以主沟道为中心。
但是,小城镇在主沟道中的位置则与流域的大小、地形、人口密度、产业发展状况等有关,需要加以综合考虑。一般而言,对整个流域来说,沟口与外界联系最多,交通条件也最为便利。将小城镇建在流域沟口,不仅可以通过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将流域内的各种生产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还可以利用小城镇在交通轴线上的位置,尽快地使小流域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与外界市场活动相联。这对信息封闭、经济落后的地区来说,既节省一大笔交通通讯等城镇建设费用,又能很快为本流域的商品找到新的、业已成熟的消费市场,对促进商品流通、加速发展经济非常有利。当然,对于流域面积大、人口密度高、交通状况一般的小流域,小城镇也可建在主沟道的中间地段。
3.4小城镇成为流域商品流通的中转站,产业结构在很长—段时间内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
小流域多是农副产品生产地。对于农副产品而言,产品地。因此,小城镇便成为农副产品的加工基地,各种产品加工业很容易发展起来。对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小流域来说,小城镇往往又是煤炭、石油等的粗加工基地。随着加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随之形成。
3.5需要建立中心城镇,加强区域内外联系
在小流域城镇建设的最初阶段,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各城镇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呈孤立发展状态,给区域商品流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利用有限的资金,选择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城镇作为重点投资对象,发展中心城镇,利用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加强城镇间的联系,并积极向外扩展。
4.讨论和建议
(1)要确定合理的城镇发展数量和规模,防止城镇数量过多,造成城镇规模过小而不经济。黄土丘陵沟壑区一方面沟谷纵横,流域众多;另一方面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极大地影响到小城镇的规模和数量。此外,水分也是限制小流域城镇建设规模的一个重要因子。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对于处在黄河水系四级以下的小流域来说,水分供应十分紧张,沟道流水往往是季节性的,生活生产用水一部分靠降雨,一部分靠泉水,即部分地下水,有时甚至是收集的雨7水水资源十分有限1171。对于一个需水、供水比较集中的城镇来说,这样的水分条件对其影响很大;规模越大,水分胁迫感越强。因此,在提倡小流域城镇建设的同时,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城镇的发展计划和规模。
(2)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商品的运输、销售和消费,对城镇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鉴于流域内部及整个区域交通落后,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流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流域小城镇建设一定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交通通讯等直接关系到商品流通的各项设施。
(3)黄土丘陵沟壑区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比较敏感,加上地形起伏、破碎,土壤疏松、易塌陷等,这些都给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建设期间一定要做好规划,选择合适的路线和方案,既经济又保证工程质量,在建设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保护生态环境。
(4)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退耕还林(草)政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因此,要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经济的机会。小流域城镇建设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劳动分工,促进各项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反过来也将进一步促进小流域城镇建设的徤全和完善。
小城镇建设论文4
我国小城镇发展,H前已呈现星罗棋布的可喜局面。因此,怎样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已提到日程上来,应该进行研究。
小城镇建设规划,大面广,任务紧迫繁重,而小生产的意识和传统观念又顽固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严電地影响着规划工作的正常进行。在独门大院、小而全的自给自足思想束缚下,出现了"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体制,切断了经济联系和经济脉络,或者心中无数,既无长期计划,又无短期安排,以致昨天的建设成了今天发展的障碍,盲目地修、建、拆,没完没了地穷折腾,劳民伤财,无有效.益。河北省有个只有1.6万人、2.3平方公里的县城小镇,却建有生活用水塔6丨座,平均267人一座,耗费1(H)多万元,却有37%的人用不上自来水;即使用上的,仍有95%的人是靠手提肩担。如果瞻前顾后的统筹安排,只要投资50万元,就能使自来水普及率和水管入户率均达到100%。
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总的要求是:从控制大城市规模和繁荣农村经济文化出发,积极发展小城镇;.保证r.业、农业、商业、仓库、生活居住、-交通运输、行政机关、科学、教育..文化、绿化、卫生、'‘体戽等项用地,并做到节约、合理;安排本镇人0和外来人口的不断增长:把基础设施建设做为先行来抓;保护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总之,要合理地确定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小镇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使经济、科教文和公共事业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
小城镇建设规划,町分为近期和远期两种。近期规划(到19恥年),要有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部分。远期规划(到20xx年),可先做总体规划。因规划期时间较长,不易准确预测到日新月异’的经济变化,应待条件成熟后再做远期详细规划。在做小城镇近期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先行。小城镇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道路、桥梁、供电、通讯、绿化和坏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是保证人民生产和生活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把它们作为非生产性建设来对待是不恰当的。目前,有相当多数的小城镇,尤其是县城以下的建制镇和乡政府驻地,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十分简陋的问题,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要做到路通、灯亮、水流。在道路规划上,要求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近期能通行,远期能发展延伸。修建道路,注意使地面水畅流无阻,并处理好与铁路的交叉和与桥位的关系。同时,与管线工程相适应。就是说,要求同修建地下供、排水管道和空中线网综合安排,同时起步。道路的主、次干道和一般道路及进户巷道,应分别有一定的宽度耍求。在供排水规划上,务必防Ih重走前面提到的那个县城小镇水塔林立的弯路。
2、合理安排工业项目。陈同志在《当咐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一文中指出:“工业布局是菡本建设中一个最关重要的问题”,“多数的企业应该分散地建设在+小城镇或者有矿产资源的地方。”在小城镇有计划地安排中、小型建设项目,岑展造价低、易于掌握技术的地方工业、支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使工厂接近原料产地,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力资源,合理使用劳动力。同在大中城电建厂相比,速度可能更快一些,投资可能还要省一些。从经济效果看,小城镇工业投产后?产供销能更好地结合,生产组织合理,运输里程适当缩短,降低产品成本。
在小城镇办工业,切忌草率从事,千万防止污染;防lh工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而又没有防治措施的工厂新建或转迁入小城镇。这是XiSr孙后代休养生息.健康繁衍的大事。因此,耍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管埋,严格按照中央的规定:不准从务污染严黾的项n,生产含有剧毒污染物和强致癌物成分的产品:已建成的,分别采取关、停、并、转、迁措施;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坚决制止大中城市污染转嫁;对严重事件,要追究责任,严加杏处。
3、解决好小城镇和过境交通的矛盾。发展交通,是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必要条件。人们往往出于生活和生产经营上的便利,向铁路、公路靠拢,盖房建店,办厂设摊,以致形成公路穿镇的状况。在过境线两侧大搞建筑,人流横穿,车马乱行,势必增多交通事故多发区。在规划中应认真研究解决。一般规模较小的城镇,交通线不宜大改动;对于集日人次在万人以上的,过境交通线可做改线、绕道安排,或把镇区的发展控制在交通线一侧,形成小城镇和交通干线如同数学上的切线关系,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此外,建设环镇路,对于县城和较大规模的城镇也是必要的,有利于疏散缓解日益增加的交通量。
4、安排好集市贸易场所。在编制规划时,要妥善安排集市贸易市场的方位和占地面积。实践证明,集市贸易市场设在交通线两侧和车站附近,极容易造成交通阻塞和发生交通事故。集贸市场理想的地点是,既要靠近过境交通,又要避免在交通线两侧发展。应本着购销方便和不影响交通、镇容、环境卫生的原则,确定方位和范围。集贸市场占地问题,是个大量的普遍的问题。经济吸引半经不大而且是每五日一集的小集市,设专门市场是不经济的,可尽量利用通行量不大的道路和街面。大规模的万人以上的集市,仅靠以街代市、以路代市是难以容纳下市场的。可设置专门市场,以高峰人次考虑,每人占地一平方米来计算市场面积是绰绰有余的。市场还应设有一定数量的出入口,以保证车辆畅通和人身安全。同时,按传统习惯,分门别类,划出摊位占地界限。牲畜市和有污染的交易场,要设置在侧风位、河流的下游边沿地带,以防止污染。
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规划质量,是各级规划部门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的规划基础薄弱,人才奇缺,进展缓慢,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及早规划,并持久地抓下去。专职的规划部门,应精通业务,掌握规划的深度,在深入调查搜集到全部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再做规划。一般地说,规划的深度要求是,要能满足近期各项工程建设的需要。,划的图纸和文件,包括五图一书:现状图;近.远期规划总乎面图;近期详细规划平面图;专项^包括道路、给排水、能源.电讯等)规划图;竖向设计(指道路和建筑物地面标高)和管线综合图;规划说明书。五图的绘制,说明书的编写,各项工程的工程量和概算,规划的实施步骤和措施,是专门机构繁重的工作任务。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既有自然科学内容,又有社会科学内容,要从宏观角度,结合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地质学,气象学.统计学等学科提出的要求,对发展和建设作综合性的研究。就多数小城镇来说,目前编制详细的规划,可按“快一点、粗一点”的精神,提出近期建设规划,重点抓好总体布局、用地安排和建设安排。但要尽量具体一些,细致一些,起码对用地和道路走向要起控制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再次强调;“县和县以下小城镇的发展规划,要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并严格控制占地规模。”在具体规划中,对县城、建制镇、乡政府驻地和集镇,对沿海和内地,山区和平原,以及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都应有不同的要求和政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而使一些古老的小城镇逐步衰退,怎样保持小城镇古老淳朴的地方特色和个性,保持与发扬民族风格,保护文物古迹,也是编制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題。
小城镇建设论文5
随着环境的恶化,我国对于小城镇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出现了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对于小城镇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了简单阐述。
近些年,全世界都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大城市具有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断想着小城镇建设扩散。随着近些年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在小城镇中进行环境管理和治理也迫在眉睫,只有更好的解决了环境问题,才能使城镇达到可持续发展,更好的维持其经济的稳定进步。
1 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1.1 水域污染
近些年,随着工厂建设的增多,虽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吨数也不断增多,在废水中有很多污染物并不能进行化学溶解,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流入江河湖泊,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域污染。在现阶段的废水处理中,虽然国家对此已经进行了处理规定,但是由于废水处理的难度很大,需要投资很多,许多企业在进行废水的排放中,并没有进行预先的处理。这种情况在小城镇中更严重,由于管理部门对于废水的管理力度并不大,所以更多的企业对于废水处理并不重视。这些带有悬浮物、氮磷污染物的废水流入水域后,会给水域中的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也会对于地下水造成严重影响。
1.2 大气污染
随着工业生产增多,汽车使用量的增加,大气排放气体也不断增多,这些含有煤烟的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伤害,加大酸雨出现的频率,加剧全球变暖的'速度。
1.3 垃圾污染
随着各种行业的发展,城镇中垃圾的数量也不断增长,在这些垃圾中存在的无法讲解的物质,如果处理工作做得不好,很容易赢下地下环境,对土壤及地下水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1.4 噪声污染
各种声音的出现,在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很严重。很多城市住宅区的噪音严重超过规定要求,对于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小城镇的主要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小城镇的进步迅速,但是随着小城镇的工业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环境的问题。由于小城镇的环境管理力度并不够,环境污染现象发展迅速,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健康。在小城镇中主要出现的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种:
2.1 工厂垃圾以及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小城镇中,由于并没有垃圾集中处理的机构,所以工业生产的垃圾和人们日程生活垃圾,在处理上并没有相关规范,多数垃圾并不会经过分类处理就进行了随意的倾倒或者填埋工作,这也就造成了小城镇严重的垃圾污染,这些垃圾中存在的不可降解垃圾有很多,对于倾倒填埋区的土壤以及地下水污染严重。
2.2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小城镇进行矿产等开发的时候,并不会对于开矿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不会适可而止,在开矿过程中采矿手段落后,很可能会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2.3 在工业的生产中,对于排放气体并不会进行预先的过滤处理,所以这些气在排放后,会给小城镇的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使大气环境遭到破坏,及影响农业发展,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4 污染处理设施不足给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在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上,都没有很好地处理手段,所以就造成了严重的水域污染状况。
2.5 在进行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并没有对于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排泄物进行很好地处理工作,所以当这些物质直接流入农田等区域时,会给农业造成破坏,影响土壤质量,造成土壤的盐碱化。
3 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环境系统角度看,小城镇乡村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流和信息的传递中心,以是沟通城市与乡村生态系统的节点。小城镇环境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又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小城镇周围地域开阔,环境容量较大,天然净化功能炉较强,自然资源丰富。加强环境保护可以使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城市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正处于初始阶段,小城镇的环境尚未受到很严重的污染或破坏,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现化小城镇,不重蹈发达国家早期及我国大中城市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建设现代化城镇过程中,必须同时加强城镇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4 加强小城镇发展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4.1 加强和改进小城镇规划工作,优化城镇布局
首先确定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从小城镇功能定位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出发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小城镇的规划要做到几个结合:即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和社会生态功能、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现有能力水平与改革开发潜能的有机结合。要把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规划、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实现几个集中:即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新建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发挥项目环评的作用
小城镇新建项目一定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把关。一是要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二是项目要符合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要求以及总量控制目标,三是项目要建在合适的功能区。强化项目环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公众意见。支持位于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较强、潜力较大的区域的城镇加速发展。
4.3 构建小城镇生态环保体系
要加强小城镇生态建设,大力提高小城镇绿化覆盖率,特别是提高人均拥有的公共绿地率,形成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小城镇特色。小城镇的绿化不能光种草,一是耗水多,二是生态效益不一定好。应做到草花藤科学搭配,针阔叶混交,对树种结构的选择要做到“五性”:生态性、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观赏性。形成多品种、多样性、多层次,充分利用光、热、土、肥、气等资源,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生物群落。有条件的地方,在小城镇外围还可以建设成片森林或森林带,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
4.4 完善好基础设施建设
应当建立与城镇发展相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大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能力。小城镇应搞雨污分流,对污水的处理要走“大中小微”结合的路子。要因地制宜广开气源,开发好清洁能源,积极发展集中供热,解决分散的大气生活面源污染问题。推广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5 结论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进步,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并且恶化迅速,如果不能对于环境问题进行合理的治理,将影响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制约其经济的进步。所以在小城镇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必须对于环境问题进行重视,积极制定环境治理方案,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方案,确保小城镇的稳定、健康、环保发展。
小城镇建设论文6
一、小城镇建设问题的提出。
当前,在建设和谐社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着“新农村建设”活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而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战略,推进农村城市化,则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推进农村城市化,有助于更好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村城市化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
通过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把分散的千家万户和区域大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把分散村居的农民吸。引到小城镇,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形成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也只有通过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才能消除农民进镇消费的实现障碍,把农民的潜在购买力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然而,在建设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术足,小城镇建设中诸如小城镇规模过小、发展缓慢、经济带动作用弱等问题层出不穷,阻滞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影响到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些必要的研究。
二、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城市化的作用。
既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逐渐摆脱农村的束缚和打破数千年来分散村居的旧格局,也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转变,使乡镇的行政职能开始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小城镇建设对我国农村城市化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3方面:
1、是促进乡镇企业上水平、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客观必然要求。已占农村经济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支柱,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近几年的农村发展中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现象:一种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与小城镇共生共荣的现象;另一种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滞后制约农村工业化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深刻启示我们: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不可分割的,因而要在农村发展中同时并举,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是开辟农村城市化的新路。它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主要途径。从吸纳农村人口成本来看,小城镇明显低于大中城市容纳农村人口的成本;同时,消费和生活的习惯相同使小城镇比较适合中国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3、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客观必然要求。农村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小城镇建设具有综合性的功能,可以有力地促进农村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随着大量的农民进人小城镇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不仅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而且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为农业的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促进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离土进镇,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进人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中。
三、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由于其成长具有特殊背景,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加上一些乡镇干部急功近利扩大财源的心态,我国小城镇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1、小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
根据我国第1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xx户,xx人,镇区面积xx平方公里。中西部地区建制镇的镇区规模更小,在镇域人口上,有的镇只有几千人。其成因是现行行政区域规划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做出的,乡镇规模小比较有利于管理。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在:
一是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二是镇域规模虽小,但行政机构齐全,行政人员并不少,这必然加剧农民的负担。
三是行政规划比较僵化使发展快的小镇受制约。例如,一些小城镇发展很快,早已突破原来的规划,有的地方两个或多个相邻的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联系受行政区划制约,难以形成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2、资金短缺导致乡镇政府急功近利的行为。
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镇领导考虑的主要问题。从全国来看,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在大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投资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是,小城镇镇级财政和金库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小城镇财政的统管统支没有得到落实。县级各职能部门都在执行着各自带有很强的部门利益色彩的'部门政策,这导致乡镇政府与县级有关职能部门的利益冲突越发明显,大大降低了小城镇政府的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及投入力度,又极大地挫伤了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主体——广大农民和个体工商业者的投资积极性。
3、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缓慢。
现行户籍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阻滞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在现行户籍制度下,能够进城经商的农民户口仍在原籍,形成了城乡两栖的既非市民又非农民的游离阶层。他们在农村承包着土地,而就业和日常生活又在城镇,既无心或无力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农业粗放经营甚至出现土地撂荒;又无法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身份和待遇,工作和生活都难以稳定。
二是现行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范围,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的局面。
三是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必然就近发展非农产业,造成农村非农产业的分散化,产业集中度低,使小城镇发展失去了产业基础。
4、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不够密切。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其发展不可能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而成为另外一个经济体系。但从全国总体看,小城镇经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联系十分薄弱,这正是我国小城镇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
①小城镇的工业结构与农业的联系不紧密。乡镇企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体。但乡镇企业与城市大工业的同构性过大,其中的绝大多数是在农民不熟悉的非农领域与地方工业争原料、资金、人才和市场。
②很多新建小城镇,往往把建设重点放在招商引资上,而不是以发展镇域经济为手段促进小城镇发展。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的结果使开发区泛滥,造成对土地和资金的浪费,不能促进与农业的和谐发展。
③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发育不足。据有关学者推算,在全国xx多万个乡镇企业中,只有xx个可以算作龙头企业。小城镇经济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不够,不仅镇域农业经济发展难以跃上新的台阶,小城镇自身的发展也难有大的突破。xx小城镇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小城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有:
①管理体制不健全。乡镇虽然是一级政府,但许多职能部门,如工商所、土地管理所等都是人财物统归县职能部门垂直领导管理,乡镇政府的职权十分有限,难以对乡镇的运行实施统一协调管理和服务。
②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主要表现在党政机构重叠,职责不清,责权分离,以及以政代企,对企业事务干预过多等。
6、小城镇规划不合理。
相当一部分小城镇的规划在初步建设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
①过分贪大求洋,好看不实用,既浪费了宝贵的耕地,又无法实现。
②很多小城镇的规划实际上成了大城市的翻版。在相当一部分乡镇领导人看来把马路让出来,把电灯亮起来,把垃圾收起来”等等,就由农村变成城市了,这实际上是对城市的误解。
③很多小城镇沿主干道的一侧或两侧向两个方向延伸发展,这种“规划”实际上是没有规划,不仅浪费了土地,城镇的功能也得不到发挥。
④随意更改规划的现象比较严重。乡镇一级主要领导的变动频繁,并且带动规划的频繁变动,使小城镇规划流于随意,缺乏长期性和严肃性。
四、以制度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
制度创新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城乡之间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
一是即城乡人口融合,通过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使城市和乡村劳动力能够根据需要和自己的意志自由流动。
二是城乡政治融合,城乡政治一体,工农联盟更加紧密。
三是城乡经济融合,城乡经济优势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城乡文明融合,社会进步的成果为全社会所共享,农村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城市文明,城市居民也能够充分享受农村的自然风光,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1、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目前,全国共有xx万多个建制镇,xx万多个集镇,这么大数量的小城镇,如果同步发展,既不科学,又不可能。按照规模和财力,可以把小城镇划分为5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xx多个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第2个层次是xx万多个一般建制镇;第3个层次是xx万多个集镇。目前,已经明确显示出来规模较大、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比较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的小城镇主要有xx多个城关镇和xx个一般建制镇,总计大约xx个,应该成为21世纪前期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分地区看,全国小城镇的发展极不平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具体说来,东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应以县城城关镇和若干条件较好的建制镇为重点,中部地区应以城关镇和少量建制镇为重点,西部地区应主要以城关镇为重点。通过重点建设城关镇和强镇,分阶段分批按实际情况将它们建成中小城市。通过这种重点发展战略,一方面避免城镇化进程中“遍地开花”的“小城镇化”倾向,另一方面促进城镇在地区之间分布的平衡,使城市文明能够迅速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2、按经济区域合并乡镇。适当合并乡镇是有效解决小城镇普遍偏小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从各地合并乡镇的经验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乡镇的合并要尽可能按照经济区域来进行,不能平均化,要通过乡镇合并使经济资源地区配置效率达到最优。
②合并后小城镇的运作更要符合经济规律,尽量排除行政因素的干扰。乡镇合并后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命、富余人员的安排、镇政府驻地的选择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以能否真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标准。
③要使合并后的小城镇能够根据本地资源真正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
④与乡镇合并相结合,较小的自然村也要向中心村集中合并,村庄的合并不仅能够增加耕地,更重要的是以合并为契机,使中心村的规划更加合理,各功能区的划分更加符合实际,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3、以结构调整提升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素质。
改革开放20年来的经验证明,乡镇企业对推动小城镇的崛起和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随着改革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乡镇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中固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这就使得乡镇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从而影响到小城镇的结构升级和素质的提髙[3]。目前,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结构调整是关系乡镇企经济效益能否尽快提高的深层次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产业政策和资源优势为导向,坚持“髙起点、高速度、上规模、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在国家产业政策的着眼点上,要根据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出可操作性强和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按照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②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和制度创新结合在一起。目前,乡镇企业的制度创新应着眼于理顺企业与政府(主要是社区行政组织)的关系,逐步培育独立于社区的企业主体;同时,通过市场对政府的有效替代,为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寻找新的支点,从而平稳地实现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③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通过乡镇企业的集中发展推动小城镇的建设;通过小城镇的上规模、上挡次带动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通过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必须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主要应包括:
①建立起有利于吸引投资和保证人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政策环境,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对入区乡镇企业实行管理和服务,尤其是对于国家及本地政府规定的扶持乡镇企业或适用于乡镇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以及其他优惠政策,都要切实兑现。
②工业园区内部也要加强管理。园区管委会人员和机构的设置要精干,运转要灵活,办事要高效。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管理等能够实行企业化的,一定要实行企业化经营。其目的就是降低小区运作成本,减轻人区企业的负担。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合理的土地价格及税费,不断完善小区管理体制。
③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工业园区的选择和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结合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建设工业园区,不能一个乡镇一个,其结果只能是加速乡镇企业布局的分散化。
5、改革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建制镇的管理体制改革应围绕“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来进行。主要内容为:
①简政放权。
一是理顺小城镇政府和县直部门之间的关系,真正解决小城镇政府“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
二是政府要坚决把企业事务交给企业自己管理,从而真正理顺政府和企业直接的关系。
三是积极培育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一批中介组织,目前政府管理的很多事务实际上都可以交给中介组织,国际经验表明,中介组织的发育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②精简机构。
一是合并党政重合的部门。
二是撤消那些职能已经交给市场或企业(包括中介组织)的部门。
三是对保留部门的人员也要精简。
③强化服务。
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方向,县直部门下放的机构和人员要与小城镇经济管理和技术服务部门逐步融为一体,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和服务实体,为小城镇居民服务,为乡镇企业服务,以及采取产业化等形式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服务。
④集中财力。
建议小城镇财政由县(市)政府统一管理,在县(市)财政局设立各乡镇账户,按照规定的收人完全上缴县(市)财政,支出按照规定拨付,剩余部分用于小城镇建设。这样,可以提高县(市)政府的转移支付能力,集中财力建设重点小城镇。
6、改革小城镇户箱制度。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人小城镇务工经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创新就一直处于自下而上的自行性改革攻坚阶段。
由于制度供给不足,进人城市的农民长期在体制管理之外生存,既不利于城市的稳定,也不利于维护进城者自身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建设“农民城”,一些地方实行“蓝印户口”管理制度,实际上也是自发地进行户籍制度创新,但这种自发性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弥补制度供给的短缺。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地把目前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转变为自上而下的改革,及时推进户籍制度的创新,目前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看到,户籍制度毕竟在我国实行了近50年,不仅自身根深蒂固,并且对其他社会管理制度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因此,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采取“一揽子”改革方式,而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
7、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工作。
一个合理的小城镇规划至少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超前性,即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科学预测小城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城镇规划工作。
二是科学性,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并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
三是本土性,即小城镇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
如果小城镇规划一味照搬大城市的样子,必然使小城镇失去特色,也失去了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意义。鉴于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国家建设部门要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规范,各个小城镇在制定或修订规划时也要把其放在“百年大计”的高度。
小城镇建设论文7
1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城镇的规划意识不强
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小城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有些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由于规划意识并不强,没有做好城镇的规划工作。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小城镇在规划建设时没有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考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城镇的长远发展。还有一些小城镇在规划时并没有将自身所具备的产业结构考虑进去,小城镇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在未来也容易制约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有些小城镇在建设中甚至盲目的引入投资,对投资数量的关注已经超过了对小城镇环境建设的关注,使得已经规划好的10城镇中出现了大量的环境问题,最终导致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1.2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法律意识薄弱
为了保证我国城镇建设的合理性,促进小城镇的科学发展,国家制定了一些与规划建设相关的条例来对城市的建设工作进行规范,希望城镇的建设与规划能够科学合理,依法建设。但是在很多小城镇的建设中都没有根据法律的规定执行,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未批先建的情况,直接阻碍了小城镇的良性发展。有些城镇因为执法意识落后,执法手段传统,只是一味的强调建设工作,并不会对一些违章违规的建筑进行特别的关注,最终阻碍了小城镇的合理发展。
1.3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缺乏科学性
一些小城镇在规划建设时并没有对小城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加上小城镇中公共设施少,公共服务的半径小,服务设施不平衡,导致了小城镇的规划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无法跟上我国城镇建设的需要与经济发展速度。一些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并不合理,并没有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入到规划中去,虽然进行了系列规划与建设工作,最终却无法推动小城镇的实际发展。
1.4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资金少
小城镇在规划与建设前首先要对城镇的现状进行调查,然后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最终完成对城镇的规划与布局,所以小城镇进行规划时要找威信高,信誉好,水平一流的企业来完成对城镇的规划。这样才能将小城镇的文化与城市的内涵相结合,才能符合城镇的形象。由于这些规划与布局都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但是很多小城镇却并不富裕,在规划与建设中投入的经费较少,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好的企业来完成对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只能退而求其次聘请一些小的规划企业来从事规划设计工作,最终导致了城镇的规划与城市的发展并不相符,无法体现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2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对策
2.1对设计观念进行更新
以往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只是将城市的.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一味强调城镇建设创造的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小城镇在规划与建设中直接忽略了城镇发展给社会与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未来城镇的规划中应该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整个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原则与指导思想。小城镇应该按照这一思想做好相关的规划工作,实现节约用地、保护生活环境、节约能源、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对弱势群体以及低收入群体进行照顾[3]。由于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小城镇的布点较多,管理成本与建设成本太高,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所以应该实现对小城镇合理的规划,实现乡镇、乡村以及村组之间的合并工作,从而构建出一个发展前景好且科学的城市体系。
2.2重视小城镇体系的规划
小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城镇中的产业特点与发展优势放在首要位置根据自身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完成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小城镇在进行规划与建设时要实现各个城镇之间相对位置、产业的布局与各项功能区域的规划、自身资源共享时的难题、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进行解决,让资源的聚集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3因地制宜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在规划与建设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来确定建设的目标,将适当超前的原则作为规划建设的基础。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各种设施建设的标准来确定建设的目标,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城市的发展规划,一味的对城市的规模进行扩大,最后脱离城镇的实际情况,制定过高的城镇建设标准,从而导致难以实现规划目标。
2.4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是支持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工程建设还是城市改造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资金问题也成了阻碍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让小城镇得到更好的规划与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筹集资金是改变现阶段城镇发展中资金紧缺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城镇筹集资金时首先要摒弃依靠政府拨款的思想,利用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政府政策上的便利,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达到市场融资的目的。另外,在进行融资的渠道上一定要按照市场运行的规则来进行融资,杜绝非法操作等行为,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2.5健全规划与建设的管理体系
小城镇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中要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管理。在建筑质量管理的问题上可以由政府组织建立一个监督组织,聘请建筑方面的专家坐镇指导,同时成立一个专门的质量检查小组并制定相关的检查与监督标准。这个小组需要对城镇规划与建设、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与考察工作,及时发现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从而保证设计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政府在成立监督小组时要制定出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管理监督。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要根据工程具体的实施情况对工程的细节以及施工方面的情况设定具体的制度,从而保障整个制度在运行时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另外,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职业素养与职业原则进行规范,及时的对工程进行跟踪服务并完成信息的反馈,将工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事前、事中、事后工作的有效监督管理。
2.6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监督管理
小城镇的规划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城镇的建设工作需要得到政府以及社会的通力合作:①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对工程的监督与管理工作;②施工企业要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有足够的重视,提升人员对施工质量的意识;③群众不能置身事外,要积极投入到监督与管理之中去。各项工程的建设最终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如果工程在建设中质量管理不到位,将来各项设施投入使用后会给人们的生活与安全造成各种威胁。因此,城镇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工程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隐患,使城镇建设的规划与发展具有安全性与持续性。
3结束语
在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地发展小城镇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不能只是为了扩大规模而盲目的发展。将当地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有利于实现我国城市环境、资源、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将城镇化的精神发展出来,确定小城镇发展的具体思路,正确的看待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将小城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做到统筹兼顾,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小城镇建设论文8
摘要: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数量最大的群体,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国外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可以促进我国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
一、引言
不同规模的城镇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融合了城乡两方面的特征,兼具城乡两方面的优势,起到连接城乡的桥梁作用[1]。小城镇作为初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农业产业化的服务平台,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xx年的46.6%,全国建制镇数量由2173个激增到19234个[2],取得了城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土地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基础设施薄弱等。因此,通过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解决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小城镇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二、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大致以1995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5年,是城镇化建设恢复发展期;第二阶段从1996年至今,是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期。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发展快速、经济繁荣的小城镇。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小城镇之所以发展得好,一方面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是遵循了小城镇发展的规律。
但同时,很多地方小城镇建设偏离了当地实际,也没有遵循其建设规律,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未能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再加上政策宣传不到位和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土地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的人均占地面积要大得多。
20xx年统计数据显示,50万人以上大中城市市区面积人均73平方米,50万人以下小城市人均94平方米,小县城人均121平方米,建制镇人均183平方米,建制镇的人均占地面积是大中型城市的2.5倍[3]。
(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一方面,由于当前小城镇的经济基础普遍相对薄弱,为了吸引投资、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政绩,地方政府往往采取“以环境换发展”的政策,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到当地去投资建厂,任由他们随意排放污染物和毁林开矿等。另一方面,小城镇中普遍缺少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物一般直接排放到沟、坑、河中。这些行为导致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
(三)无视当地实际情况,盲目照搬现成模式。从全国的小城镇建设来看,发展较晚的小城镇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确定发展方向时没能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往往是照搬现成的模式,大部分尚未形成主导特色产业。
(四)人口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匮乏。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和到外地求学的学生认为小城镇里没有个人的发展空间而不愿意再回到家乡,外地高素质人才也不愿意到小城镇发展,造成小城镇人口流失严重,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力资源匮乏。
(五)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小城镇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关键[4]。我国小城镇自身的财政收入较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上级拨款,巨大的财政压力制约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阻碍了小城镇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不利于吸引资源向小城镇流动。
三、国外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整体规划,协调发展,规范城镇建设行为。欧美主要国家的小城镇建设十分注重整体规划、协调发展。他们从本国实际出发,全盘考虑,注重区域内的城镇体系协调,注重城镇分工,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给予小城镇准确定位,不盲目贪大,而且在规划时,注重科学论证。国外发达国家一般制定有城镇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城镇建设行为。城镇的规划方案一经立法机关批准,就是具有约束力的文件,一切建设都必须按照规划的'规定去执行,如需变更规划,则必须重新审批。如德国就颁布了《联邦空间发展原则》和《面向国家空间发展的联邦行动规划》来指导全国的城镇建设,还制定有《规划法案》来规范城镇规划行为[5]。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市差距。国外发达国家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把这看做是小城镇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小城镇比大城市更好。以日本为例,东京没有能播放画面效果震撼的IMAX版电影的电影院,而与东京相邻的神奈川县和川崎县则有[6]。
(三)重视对环境、自然资源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国外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城镇中建有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工业污水废气和生活污水必须经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固体垃圾也有相应的处理办法。他们不但保护森林、绿地等绿色资源,还兴建有公园,甚至房前屋后、街道路边等零星土地,也种植花草树木等。他们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保持小城镇的特色,强调小城镇的风貌和历史传承,小城镇的环境普遍比市区宁静舒适。同时他们对文物古迹也给予较有力的保护。德国规定保护具有20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并拨出专款用于维护保养,维持原有的外观,而屋主只能根据现代生活的需要对其内部进行改造。德国对传统建筑、文物古迹不是简单的保护,而是构建一系列的第三产业,既维持了人文文化延续,又解决了维修和管理费用的来源问题[5]。
(四)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多种形式经营公共事业。国外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既有政府公共开支,又有私人投资。道路、供水、供电、公园等公共事业的正常管理、营运和维护等既有政府负责,又有私人经营。其融资模式主要有PP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Public PrivateParteiships)”。公共事业引入私人资本既扩大了资金来源,又引入了私人部门的管理和运营机制,改善和提高了公共事业的运作效率[4]。
(五)保障公民权利平等,统一全国社保体系。公民各项权利的平等是小城镇发展的保障。国外发达国家注重保护公民的权利,如德国宪法就规定选举、工作、迁徙、就学等公民权利一律平等,而且城乡之间社会保障体系差异不大,农民只需登记并按章纳税就可以成为城市居民。在小城镇中就能享受到平等的公民权利,小城镇市民就不必涌入大城市,这在减轻大城市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保障了小城镇的持续发展。
四、我国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一)确保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在小城镇规划的过程中,要确保规划体制严密,明确规划的框架和体系,细化具体程序和形式要求;要确保规划内容科学,从发展状况、需求变动和产业发展要求出发,通过实证调查统筹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等相关因素;
要确保规划过程公开,认真听取公民的意见,积极鼓励公民参与规划;要确保规划执行严肃,既要依法执行规划,又要引入公民监督。
(二)形成特色产业。一方面,加强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交流,鼓励科研教育机构帮助他们分析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利用小城镇自身优势,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另一方面,拓展产业链,发展配套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如具有特色农林牧畜渔业的小城镇可以进一步发展深加工业,也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业等产业。
(三)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和政府监管的力度,提高小城镇政府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技术交流,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他们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同时,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杜绝污水随意排放和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现象。
(四)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多建高层建筑,另一方面在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时,不盲目图大图全,避免大办公楼、大广场等建设误区。
(五)加大对历史建筑、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力度。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城镇风貌,发展人文产业和旅游服务业,以保护促进发展,以发展加强保护。利用小城镇具有的较好自然环境的优势,吸引城市退休居民到小城镇养老,增强小城镇的消费能力和人口凝聚力。
(六)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围,鼓励具有技术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从事生产生活。向回小城镇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提供优惠的创业贷款,帮助他们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用于生产活动,创造经济效益。加强小城镇与科研教育机构的联系,加快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七)保证小城镇建设所需的资金。提高上级政府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拨付额度,加强道路、通讯、电力和供水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物流能力,保障小城镇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迅速流通。上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应避免平均主义的影响,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已经较成熟的、有较好发展预期的小城镇,待其取得较好经济成果时,再鼓励他们帮扶、带动周边的小城镇,实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引入私人资本进入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公私合营模式”资金来源丰富和管理运营效率高的特点。
(八)放宽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城乡二元户籍结构,加快人口流动。取消大城市公民的特殊福利,统一全国公民的就业、求学、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政策,使小城镇居民享有同大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同时也解除了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五、结语
小城镇建设对于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促进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希望能对其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淳,武友德.小城镇大作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xx.
[2]黑龙江省小城镇旅游安全探讨.
[3]王小鲁“.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需慎重考虑[J].西部论丛,20xx(11):12-14.
[5]中小城镇降低供水管网爆管率和漏损率的方法.
小城镇建设论文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小城镇建设论文10
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其社会形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农村小城镇规划与改造建设十分必要。群众文化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对群众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作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小城镇建设中群众文化的作用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由于其群众基础主要是农民,还应该提升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思想观念,对其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水平等不断的培养。基层文化机构,还需要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坚持自愿的原则等,积极的开展多样化有利于群众文化素质提升的文化活动。一方面,群众文化的形成过程,能够帮助民众养成良好的文化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的参与,让群众享受文化的过程,将其当作为精神食粮,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水平等。同时,还能够正确的引领群众走向健康正确的新生活。
现阶段,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水平低依旧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才能确保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培养出更多新型的既有文化又懂技术的群众。同时,只有保证群众文化基础良好,才能保证小城镇小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群众文化现状
农村小城镇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变以往农村落后的局面,发展农工商为一体的地方经济体系,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招商引资,目的在于带领农民从贫困、落后以及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
群众文化工作是我国文化事业体系中关键的环节,也是地方文化馆开展群众工作的重点。但现阶段,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村文化工作也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式。文化馆设施落后、缺少群众文化活动幵展的经费等等,一些地方的文化馆甚至租赁出去,或者是没有人管理而不断的荒废。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近年来,城乡政府部门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明显减少,反而是农民自发组织的活动不断增多。广场舞、小剧团、老年艺术中心等等数量不断增多,但是农村人民在文化活动中毕竟缺少理论与经验,还需要依靠文化馆工作人员加以辅导。总的来说,各级文化部门对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发展不够重视,体现在:第一,文化下乡次数太少,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第二,文化下乡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创新性不强、贴近性不强,时间长了,-部分农民就对此失去了兴趣。第三,文化下乡培训度太低。在形式上,搞演出活动的多,办培训、辅导的少。
三、群众文化与小城镇建设共同发展的建议
群众文化对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城镇建设也为群众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农村地区想要建设和谐的小城镇,帮助农民摆脱落后的局面,不是不需要文化活动,而是对文化活动迫切的需求。再好的经济生活都离不开文化,人们在劳动、工作之余,必须需要娱乐,需要放松,需要文化,需要精神食粮。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素质不断的提升,对文化的品味也不断提升,简单的文艺演出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各级文化工作机构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具有极大的作用,其工作人员必须认清当前的农村社会形势,从馆办、站办活动屮走出来,将群众文化活动推向小城镇建设中。
社会在发展进步,文化资源也逐渐实现了共享,共建文化事业是新时期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与目标,也是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民间艺术团队是群众文化的骨干力量,各大专业的文艺团体是国家群众文化的外援力量,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鼓励专业文艺团队、民间艺术团队等积极的参与,同时鼓励群众自发组织,构成更大的民间力量,为建设群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界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舆论导向等方面积极配合,需要在政府作用与社会力量、社会文化资源、群众文化消费等方面进行整合,使政府、社会、外资、个人共同参与,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体制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全社会自觉支持群众文化事业的社会风尚和发展态势。应鼓励非文化机构、非公有经济和境外资金投入群众文化事业。此外,积极争取名人、专家学者、学术界、高校及有关专业团体和研究机构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指导也是扩大社会参与的重要方面。如邀请名人、专家担任顾问、形象大使、文化辅导员等。
在财政投入上,一方面要投入资金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三级群众文化网络”是实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担负着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的重任。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馆、站的建设并保证其日常的工作和活动经费。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扶持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对农村现有的戏台、文化室、娱乐室等文化设施,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支持,添置设备,丰富内容,提高档次。要积极探索农村公益性文化、社会创办的新办法、新路子,运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等方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参与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特别是对于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当地习俗文化等,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例如,云南少数民族聚集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少数民族各自的文化,尊重群众的意愿等等,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也需要符合群众的需求,这样才能保证群众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作用的完全发挥。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群众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还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针对现阶段各级文化单位开展群众文化的情况,必须认清社会发展形式,始终将群众文化当作是国家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开展满足民众需求的文化活动,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助力。
小城镇建设论文1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稳步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目前各地大力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各地在区位、资源、环境、历史沿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但是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积极发展农村小城镇,是当前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样做便于农村人口进城定居,从事非农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城镇人口对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附加价值;另一方面,留下的农村人口可以增加人均占有的耕地资源,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由于小城镇建设是城市与农村重要的结合点,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载体,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地,因此,在当前大力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能够发挥集聚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市场作用的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特别是事关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建设规划、产业格局以及功能设置等问题上,如果各级政府部门不能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布局,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进程将会受到影响。
由于目前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力量的支持和推动,因此,为了加快我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步伐,各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好自己的领导、管理及规划职能。
一、做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各项规划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当中,要想科学合理地推进农村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各地区首先必须做好具有符合自己实情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因为高质量的规划能够在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根据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简单实用的原则,按照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的基本要求,科学地安排布局农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以及教育、文化、医疗等各种服务性设施。同时,在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中要高度重视小城镇自身同外部己有的交通道路、水利设施、产业园区等各项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通过规划的合理衔接,最大程度地节约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成本并使它们尽早发挥功效作用。
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土地利用问题。在开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用地过程中,一定要理顺土地利用与规划之间的政策调整关系。一是要妥善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农地转化为非农用地,补偿标准应以当时的市场价格来确定,而且价值评估过程必须透明。二是尊重农民对农地使用权的法律地位,征用农民的土地,一定要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按照合法的程序进行协商。涉及到群体利益的,需要征求群体意见,需要大众参与。三是研究制定类似于傾家土地利用与分区规划法》的法律或条例,解决上述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
与此同时,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保护农村基本农田的完整性,要注意协调好农村小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协调好的规划,不仅要使农村的基本农田成为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之间永久的生态带,而且还要使它成为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田园风光隔离带,努力把我们的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民不丧失土地财产、农村不丧失文化根基、具有自己传统特色的小城镇。
在如何科学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规划问题上,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是完成好规划编制的充要条件,而把突出节约资源的建设理念贯穿在规划编制的思想当中,则应成为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在农村小城镇规划中占有重要成分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模式。因此,所编制的规划无论是在科学性还是在可操作性方面都还有很多不足。例如,目前大部分省、市、县、镇由于规划水平低,规划不合理和缺少有效实施手段,所导致的各级规划不衔接,规划没有权威性以及村庄布局太散等问题就非常突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把做好农村小城镇编制规划的认识,真正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框架里才能实现。
二、科学规划农村小城镇经济建设中的产业格局
由于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同农业产业化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长要素,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在安排布局小城镇经济的产业规划格局时,应从立足当地的资源条件、环境优势和人文特点出发,大力培育以内生性(endogenous)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具有小城镇经济特色的农业产业。具体而言,我国在发展农村小城镇经济的时候,应将着力点主要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以具有生产优势、市场优势和地域优势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有竞争力、带动能力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二是要积极研究附近大中小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做好承接城市工业产业的转移工作,努力使小城镇经济的生产方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链中的一环,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增强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三是在发展农村小城镇经济的过程中,要根据己经积聚起来的农村人口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具有农村小城镇特色的第三产业,通过发展各种具有符合农村小城镇经济特色的专项,提高农村小城镇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
由于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化特征,因此,在推动我国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在培育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经济方面狠下功夫。农村小城镇经济中的产业格局布局,除了把发展重点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外,各级政府还应在发展诸如农村观光旅游业上引导农民积极作为。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我国的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长期效益最大化,在安排和布局符合农村小城镇经济特色的产业格局时,各级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努力培育能够引领农村小城镇经济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另一方面还要高度重视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建设。在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抓住小城镇自身的比较优势,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努力构建有利于城乡互动的产业格局,不断繁荣和壮大我国农村小城镇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三、努力完善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功能设置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及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状况,因此各地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规划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各地在编制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功能设置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槁一个模式。例如,东部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功能设置上应着力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短缺功能的需求;中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应立足于不断提高己有基础设施的功能水平,为农民提供干净整洁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而对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来说,优先解决路、电、水、气及农村教育问题,是其小城镇建设功能设置中的重点。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需要路、电、水、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而这些又都主要由政府出面帮助农民解决,因此各级政府在加大对农村小城镇建设公共财政支出的同时,要重点对小城镇的功能设置进行认真研究,理清本地的实际需求,把有限的物力用于能够给农村小城镇建设带来真正福祉的方面。
在编制农村小城镇规划中的功能设置和建设配套问题时,一方面要在规划中合理安排农村小城镇的交通、通信、能源、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一方面要在规划中努力构筑能够发挥城乡一体化功能作用的生活垃圾处理、供排水、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网络,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其它现代设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向农村小城镇辐射、延伸。与此同时,农村小城镇自身的功能建设应从农民最关心的诸如改水改厕、危房改造、道路硬化等具体方面入手,把加强农村的基本农田建设、加强农村的防洪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同加强农村小城镇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结合起来,让生活在小城镇中的农村人口能够切身感受到小城镇建设给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功能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逐步好转,使农村小城镇的各项功能建设,真正发展成为符合农民利益的‘民心工程”。
四、小结
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应该注意到:
首先,科学且高水平地编制好规划是建设好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前提。在小城镇规划中,一要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把小城镇的建设目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二要维护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特别是在落实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更改规划。如果要改,一定要履行相应的程序。三要避免各地建设规划风格雷同、缺乏特色的状况,小城镇规划的编制者一定要用创新意识,认真履行其编制责任。
其次,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要有独具特色的产业来支撑。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各个地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一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选准支柱产业。二要根据己经和正在形成的特色产业,积极培养能够立足农村小城镇的管理人才,使得在多种产业驱动下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但要拥有必要的经济支撑,而且还要拥有自己的人才支撑。
再次,农村小城镇的功能设置应主要面向农民的实际需求。例如,在小城镇的道路建设过程中,一定不能把大城市的经验照搬照抄,修建超出实际需要的宽大马路和复杂的照明设施,如果功能设置不切实际,不但会降低政府投入的实效,而且还会增加农民对多余设施的维护费用。因此,在建设配套小城镇公共设施的时候,一要遵循实用原则,力求节俭;二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消除一步到位的思想。
最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指出,劳动力要素具有非同质性,素质低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素质高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条件。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村小城镇建设,其实现的主体都离不开农民本身。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使他们能够承担起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需求和城镇化的管理要求,才能够使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持续发展。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的桥梁,是真正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纽带。因此,做好农村小城镇的各项规划工作,是目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加之各地农民的人均收入还很低,所以,各级政府在推动新农村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决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当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成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发展的主导性力量。
小城镇建设论文12
一、小城镇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与根本性
目标决定方向,只有目标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
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有阶段性与根本性之分,二者绝对不能混淆,这必须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所谓目标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各有不同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比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搞好“几通一平”,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的目标。这种阶段性的目标体现的是个性、特性与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
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是现在的薄弱环节。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种根本性目标体现的是共性和普遍性。因为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小城镇“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所以说,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做“花瓶”、搞摆设,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居住,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这里安家落户,其他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
从我国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看,现在有一些领导特别是不少小城镇的领导对此并不明确,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三个通病: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重经济效益,轻镇区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向相关领导特别是小城镇的领导进行宣传教育,使之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各级领导所制定的一切政策,所采取的一切工作措施,都要围绕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目标服务。同时,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部署、检查与考核,都应当以人口集中这一根本目标为中心。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了,这项工作就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择发展起来的。同样,现在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远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择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3.5万人,而且现在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现在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情况看,要在面上通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可行的办法是,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基本的选择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可以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可以再少一点。其次要选择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再次是要尽早把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合并到就近的强镇或重镇。如果暂时不合并,也不要铺开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上大的企业项目,防止造成更大的浪费。这样,把重点城镇突出起来了,再加上强有力的工作,小城镇就能健康发展,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就一定会大大加快。
三、承担小城镇基础建设组织的主体性与商业性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是,基础设施投资是要花大钱的。根据青岛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供5万到10万人口生活的城镇基础设施,需要3亿元以上人民币。这么多的资金从哪里来?于是,有的小城镇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办法,投资口号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投资来源是“国家拨一点、企业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结果很快没了后劲;也有的小城镇为筹资,违章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征收各种杂费,甚至违法集资,结果不仅不解决大问题,还带来若干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小城镇政府自恃经济实力强,对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甚至直接投资建设楼堂馆所和商品批发市场等,但是当他们难以为继之时,却没有资格向银行借贷,结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甚至使小城镇建设被迫搁浅。
以上这些做法之所以行不通,甚至走入死胡同,根本原因是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
论文
要进入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柳暗花明之路,必须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无偿性的。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学校、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应该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不管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可以参与投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这样做,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在明确了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具体可以参考城市建设开发的.模式,大部分可以基础设施为抵押物向企业借贷,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拉动作用。这样,企业性的投资主体将更有活力,商业性的投资方式将更有基础。
四、小城镇产业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而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使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著名的江西景德镇和贵州茅台镇,就是因为有“瓷”和“酒”为主导产业,其镇才得以长久延续并名闻天下。但是,从全国的小城镇看,大部分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同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这些产业很不牢靠,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这样的小城镇,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现在要重视的是,一方面,在选择重点发展的小城镇的时候,要考虑有主导产业基础,而且其产业有生命力、有良好的延续发展前途,这样的小城镇才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个城市,达到我们建设小城镇的预期目的。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小城镇,尽早树立建造主导产业的强烈意识,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等优势,扬长避短,尽快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同时,还要帮助已经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真正形成有广泛影响、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
为了使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主导产业不撞车,要注重产业的多样性,在更广的产业范围内进行选择。从我国的整体情况看,小城镇可选择确立的主导产业有以下一些类型:一是基础农业型。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服务,形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发展。二是工业主导型。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或形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应当以此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三是商业贸易型。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可以通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四是旅游开发型。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或靠山靠海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形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五是交通枢纽型。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并搞好三产配套,形成新型城镇。六是海洋开发型。沿海的小城镇可围绕海字大做文章,诸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等,形成以海洋渔业为中心内容的主导产业。七是资源采掘型。有矿藏资源的小城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采掘为龙头,带动运输、加工工业共同发展,形成矿务小城镇。以上主导产业类型,仅仅举例而已,实际上大部分小城镇都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形成不同特色的主导产业,关键是善于发掘、组织和利用。
五、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与政策性
目前,建制城镇的人口普遍偏少。青岛市郊区是我国比较发达的一个区域,小城镇建设起步也比较早,但现在居住在镇区的人口平均也不过6000多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当地原有农民,外地迁入定居的很少,而且有的小城镇人口还呈减少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建制镇的平均人口不足3000人,许多所谓的镇根本名不副实。
小城镇的人口凝聚性差,主要是政策性原因。政策不对头,就不能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集中。具体表现为:一是户籍障碍。没有户口好多事情很麻烦,而要迁移户口既有政策限制,又有各地不同的附加条件约束,诸如交纳增容费、落户费等。二是承包地与资产障碍。多数农村现行的办法是,凡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每个农民均有一份儿的集体财产更不能变现付给你。三是宅基地障碍。农民进入小城镇,等于放弃原来不花钱的宅基地,再花钱购买新宅基地,很多农民认为不划算。除此以外,更可怕的是领导意识障碍。一些小城镇的领导不懂人口集中能带来商机与活力,错误地认为是增加小城镇负担,从而对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采取限制行为。
增强人口凝聚性,关键在于政策要对头。为了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应该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大胆改革户籍制度。对大中城市以下,特别是小城镇,全面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第二,改革农村集体财产拥有方式,允许农民将其拥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户口后的分红权利。这实际上是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种改革措施。第三,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称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这样,入镇农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可以照常有饭吃,入镇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但是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第四,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农民进入小城镇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而宅基地是一种比较大的支出负担,这也阻碍了农民积极入镇。解决办法是,以县为单位,统一掌握使用部分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以减轻入镇农民这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们积极向城镇迁移。第五,规范收费行为。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地安居乐业。
小城镇建设论文13
小城镇泛指较小的城市、建制镇以及集镇,是正处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发展小城镇,提高衣村城镇的水平,是经济发达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是进一步推动衣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衣业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高衣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笔者论述了贵州省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贵州省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1.贵州省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贵州省现有4个地级市,个自治州,2个地区,75个县,10个县级市,2个特区,692个镇、507个乡,8个街道办事处1。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1个5年规划纲要提出[2: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推进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所以贵州小城镇的发展,要以县城为重点来发展。着力发展乡,促使乡向镇的发展。总体表现为在县的带动下,促进乡镇的发展。
1.1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载体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衣民收入、有效地解决“三衣”问题。加快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20xx年,贵州省乡镇企业吸纳近270万衣民,累计向从业人员支付劳动者报酬186.76亿元,衣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达到520元[4。可见,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提高衣民收入,为工业反哺衣业,促进贵州社会主义新衣村建设以及和谐贵州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
1.2小城镇是衣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贵州衣村人口基数比较大,衣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转移的任务较艰巨。贵州的城市可以吸纳一部分衣村业剩余劳动力,但容量有限。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加之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出现,城市本身也存在劳动力过剩问题。而小城镇在吸纳衣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存在优势。
1.3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推动贵州衣村经济社会发展小城镇是衣业产业化的载体。一是流通载体,主要是衣产品市场建设;二是加工载体,主要是龙头企业建设;三是服务载体,主要是衣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小城镇还是扩大内需的载体,贵州衣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衣业产业化和扩大内需。所以贵州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实现贵州衣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衣村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1992?20xx年贵州与全国城镇化率的比较见图1。由图1可知,20xx年贵州城镇化率为27.47%,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92年的城镇化水平(27.46%)。可见,贵州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1个5年规划纲要提出余劳动力的转移。
2.2城镇化水平滞后,影响贵州经济的发展由图1可知,贵州城镇化水平低,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对贵州省当前城镇化的滞后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选取20xx年贵州省的NU值进行分析说明。NU值的计算公式为:NU=N/U式中为第二、三产业劳动人口/总劳动人口;U为非衣业人口/总人口。
参考世界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及经验,当城市化与非衣化发展比较适度,二者关系呈耦合联动协调发展状态时,NU值大致为1.2左右。①若NU值明显小于1.2,说明城镇不仅集中从事了非衣业的人口,也集中了相当数量的衣业人口,这反映了城镇化发展超前。且NU值越小,城镇化超前程度越明显。②若NU值明显大于1.2,则反映了大量非衣产业劳动力仍然分散在衣村地区,说明城镇化滞后发展。且NU值越大,城镇化滞后程度越明显。
贵州省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影响了贵州省经济的发展。表现在4个方面:①由于城镇化滞后,城镇交通、供水、排水、住房等基础设施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建设和发展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②限制了衣村剩余劳动力的广泛就业门路,阻碍了衣村劳动力的分离,不利于衣业规模经营,不利于衣村的发展和衣民的致富。③导致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影响了城市现代文明的传播,阻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提高。
2.3衣村人口基数大,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2.3.1贵州省城乡人口分析。20xx?2006年贵州省城乡人口动情况见图2。由图2可知,贵州城镇人口上升幅度大于贵州衣村人口下降幅度,但下降幅度较慢。由于贵州衣村人口基数过大,要让衣村人口城镇化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2.3.2贵州省从业人员分析。1994?20xx年贵州省城乡从业人员变化情况见图3。由图3可知,贵州省从业人员总体呈增长趋势,贵州省衣村从业人员的基数大。只有大力发展贵州小城镇,让城镇人口增加,才能真正转移衣村剩余劳动力,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2.4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制约贵州小城镇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水平普遍较低,而贵州则更显落后,其突出表现在以下3点:①基础设施不配套,建设标准低,容量小,缺项多,不成系统。②路狭窄,交通拥挤,乡镇公路路面质量差,大多是晴通雨不通的便道。③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差,缺乏环卫、环保设施、园林绿化设施、消防及停车场地等。
2.4.1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xx年贵州与全国城镇建设基本情况见表11。由表1可知,贵州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人均住宅面积是贵州的1.28倍,全国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是贵州的1.80倍,全国平均用电普及率比贵州高17.30%。
2.4.2衣村公路发展缓慢,制约贵州小城镇建设发展。截至20xx年底,贵州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46893km,通乡油路比例达到61.7%,全省85%的行政村通公路或机动车。可见“十五”期间贵州省衣村公路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对于全
2.5各地区间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对城镇化建设推动力不足20xx年贵州省各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见图5。由图5可知,贵州乡镇企业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市(区),如贵阳、遵义市,乡镇企业增加值都在100亿元以上。因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产业支撑,不仅地方财政比较殷实,区域经济的扩张能力和发展后劲也比较足,而且农民生活宽裕、农村面貌改变较快,城乡发展比较协调。乡镇企业不发达的地区,如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乡镇企业增加值都在20亿元以下。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差距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和谐贵州建设,制约贵州小城镇的发展。
3.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
3.1产业薄弱贵州小城镇发展滞后的首要原因在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柱薄弱,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能力差,缺乏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村城镇化的关键就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5]。贵州小城镇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本单薄,而政府主导的单一投融资体制使融资渠道有限,限制了其他投资主体的参与,小城镇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人贷款困难,限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其不能扩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削弱了小城镇发展的后劲。此外,小城镇的建设与中心城市建设不相匹配。与中心城市在功能上缺乏互补,在产业布局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构性。总之,产业薄弱是制约贵州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原因。
3.2资金短缺由于财政的能力有限,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少,金融支持不足。其中省财政投入的资金比例大多在10%左右,金融部门对小城镇建设项目的支持也不够,各地金融部门对小城镇的贷款支持一般占小城镇建设资金总投入的5%?10%。小城镇对资金调控能力有限,现有金融机构基本上不存在独立的、专门面向小城镇及相关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业务部门。总之,资金短缺成为影响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3.3体制缺陷贵州小城镇建设运作体制存在明显缺陷,忽视农民这一重要主体的参与和地位的转化,不利于小城镇的健康发展。目前贵州许多地方小城镇建设就是政府主导的或“官办”的“造城运动”忽视农民的利益,现行的小城镇运作体制农民基本上仍把排斥在城镇化建设之外。在对被征地的农民安排上,基本上没有从社会就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而是采取一些过于简单的处理办法,如集中为被征地的农民修建带门面的住房,甚至将失地农民外迁安置等。
4.对策
4.1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立足当地区域、资源、交通、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和培育支柱产业,形成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
贵州小城镇发展可借鉴发达区域小城镇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贵州区域、资源、环境和主导产业的不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可以从以下4点考虑:①贵州西部经济带(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主要发展能源、煤化工、原材料、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②遵义市应加快发展,促进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故大做强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等优势产业。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发展工业基地和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新兴旅游区。③安顺市主要发展综合旅游业,使之成为贵阳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黔南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势资源开发,发展旅游业、特色食品、民族药业、特色农业及加工业等产业,形成绿色产业基地和特色旅游区。
4.2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
4.2.1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①建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专项基金及小城镇建设信贷担保基金;②创新体制,广开门路,大力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渠道;③改革金融体制,减少并最终消除金融歧视,实行公平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的政策;④发展小城镇股份制金融机构,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⑤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机制对城镇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特别是稀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其使用效率;⑥城镇的土地、森林、河流等有形资源和特种行业经营权等无形资源都要赋予其资本属性,其获得和使用采取公开出租、拍卖等市场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并有效运作,使其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和盈利。
4.2.2政府在投资方面应转变角色。目前从总体上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比较单一,投资的最主要来源仍然是。财政投入方面,应该引导社会投资的启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衣民等多元主体进镇投资0,共同开发和建设贵州小城镇。政府可以从以下4方面进行考虑:①对于市场建设和住宅建设等盈利项目,政府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给予土地出让方面的优惠,招商引资共同开发;②对于投资回报周期长、收益率低的项目,政府可以创造条件,实行土地行政划拨、让利扶持,还可以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向社会招标,由中标的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③对于公益项目等,可以采用政府出地、拆迁补偿和财政补贴等办法,向社会招标,由中标企业投资开发;④对国有土地使用权,政府可以采用抵押、租赁、转让或进行资本置换的方法来获取资金,用于小城镇开发建设。
4.3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小城镇发展的体制缺陷①在户籍制度上,要使小城镇真正能吸引和稳住衣村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籍的一体化管理。还衣民以“国民”待遇,确保进城衣民在工资、劳动保障、医疗保险、子女上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衣民向小城镇聚集。②在土地流转制度上,积极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最终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完善衣村土地流转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衣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进镇落户的衣民,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土地经营权,并允许其依法有偿转让;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合理用地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合理引导衣民宅基地的有序流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③在社会保障制度上,探索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险体系,以解决进入小城镇衣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④在投融资体制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小城镇建设的融资环境,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消除金融歧视,实行公平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建立面向城镇中小企业、衣村乡镇企业的金融体系。4.4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确保城镇化的和谐发展①在基础设施方面,以狠抓硬件为重点,完善功能,为小城镇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要筹集资金集中精力抓好小城镇的街道硬化、供排水工程、通讯、广播、电视网络和生产生活用电网络建设。②在城镇规划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建设小城镇,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城镇,引导小城镇创建绿色社区活动,重视防灾、减灾,保障小城镇人民生命安全,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住宅区建设。③在社会事业方面,应抓好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敬老院、体育场、影剧院等设施建设,中心小城镇还应建设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④在生态环境方面,有步骤地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城镇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建设,设法增强其生态功能,改变其生态脆弱状况,使城镇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保持平衡。
4.5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衣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应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推动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广阔、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小城镇。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城市周边聚集;引导乡镇企业的总部或分支机构迁向城镇;对在小城镇投资兴办的乡镇企业,应在企业登记、税收、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乡镇企业职工在小城镇落户,并依法维护其衣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通过以上渠道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促进衣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小城镇建设论文14
乡村城镇化是继农村工业化之后的农村经济又一热点问题。城镇化的实质是指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相应产生产业集中的需求,与之相应带动农村人口的集聚,从而在农村某区域形成其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中心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小城镇的设立和扩充的过程。而小城镇要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大量土地供需矛盾的产生。大量土地问题的出现,与小城镇的发展机理缺乏必然的有机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人们的认识问题。积极探讨小城镇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及相应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矫正当前的小城镇发展思路、积极探求小城镇建设中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1.当前小城镇建设中若干认识上的误区
1.1过度强调小城镇的人口集中,混淆小城镇建设的产业载体和外在形式
在小城镇建设和推进的过程中,产业集聚才是城镇化的实质和内容,正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剌激与之配套的第三产业的扩容,在产业扩展的吸力下,才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城镇化是属于一种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是从下而上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口的转移只是城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从现行的小城镇运作实践来看,往往决策部门热衷于通过强制性的命令,拉动农村人口向某区域的迁移,而不注重小城镇产业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发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小城镇荒弃和半荒弃并存,大量的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分散在数以万计的小城镇上,资源的规模和协同效应难以发挥,造成资源的荒弃和浪费。
1.2过度强调小城镇建设的外延扩展,忽略城镇内涵性的调整
1999年以来,在城市规模论的影响下,随着我国大城市内城市病”的蔓延,小城镇建设被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各地的小城镇建设项目如火如荼。但在我国的建设实践中,过度强调小城镇的外延扩展,而忽略城镇的内涵性增长。大部分的小城镇注重单纯的纵向延伸,大量呈井字型扩展。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控制用地,也是基于小城镇发展对土地的大量侵蚀的前提。小城镇发展不是简单的用地扩张,关键是城镇内部资本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从城镇经济学的角度讲,当小城镇发展趋于成熟时,城镇内的产业分区非常明显,经济处于良性循环。遍地开花和盲目扩张的发展,严重忽略了集聚和资源配置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会造成用地上的很大浪费。
1.3对耕地的保护和小城镇用地的合理需求量两种概念有所混淆
在城镇管理部门的实践运作过程中,似乎耕地的`保护和小城镇用地是永远矛盾的。只想到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而没有考虑土地的整理以及土地复垦所增加的耕地。实际上,农村人口进城,使得居住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节约了大量的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从目前我国人均占用的建设用地来看,村庄约为180平方米,城镇约为120平方米。这意味着,每位农民的进城,能节余60平方米建设用地。从节余的条件来看,必须交出旧宅基地,对旧宅基地和工业废弃地进行复垦利用。如埃及在城市人口率由25)升至60)时,耕地面积反而增加了1/4。
1.4过度强调小城镇建设会降低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忽略土地的规模效应
一些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移居,会影响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对耕地的高投入,甚至会撂荒闲置耕地,从而降低土地的利用率。从实践中看,剩余劳动的转移,使得土地适当转移到种植能手手中,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和连片种植,从而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从我国的土地利用的实践看,1.9万建制镇占用了土地16万平方公里左右,占国土的近2),但提供了10)?15)的国内生产总值。土地的适度集中,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形成种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社会化生产提供了契机。
2.小城镇建设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2.1城镇中心区的产业空心化,使得小城镇发展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过度强调小城镇建设中的人口转移问题,对城镇化过程中产业载体和外在形式有所混淆。在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中,对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缺乏科学指导和宏观规划,从而使得小城镇的产业体系仍以农业为主,能大量吸纳剩余劳力的二、三产业发展不足。这样就造成三产业的聚集效益和成熟体系所形成的辐射效应,制约了小城镇经济总体效益的提高。
2.2在土地利用上过于粗放,耕地增长型的外延扩展现象突出
在认识上,人们过于注重小城镇的外延性扩展,忽略了城镇内部产业分区和内涵性的延伸,从而产生了小城镇建设中摊大饼”式的粗放用地。如苏北一小镇在近5年的时间里,将原来镇区面积扩大了12倍,而其增长方式无非是向四周无边界的蔓延。据悉,1998年,全国1.9万个建制镇用地已达17161.1平方公里,是1990年1万个建制镇用地8250.83平方公里的2.08倍。从表1中可以看出,村镇的人均建设用地为155平方米,远远高于设市城市。
与此同时,在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存在着散”、乱”等不合理现象。如乡镇企业主要散布在交通干线上,有些污染严重的工业用地与住宅商业用地混杂,有些城镇工业用地在城镇用地结构中的比例超出30.,高于合理比例的2倍以上,造成了土地利用率低下。
2.3土地利用缺乏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矛盾仍很突出
小城镇的建设用地有一个合理利表1我国城市和村镇人均用地表用的规模。只有城镇的规模维持在一个既能够抵御来自外部和内部各种冲击,又不至于因规模过大而出现城镇管理费用的不经济的水平,小城镇才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建设用地和耕地完全可以两相兼顾。从实践中看,在1999年10月批准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由于基层认识不足,使得土地利用中小城镇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在用地上存在矛盾。导致有些小城镇在发展中大量占用耕地,任意扩大规模,使发展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相反,而有些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由于得不到土地的适度支撑,发展趋于萎缩状态或停滞不前。
2.4对土地效益认识不足,导致小城镇建设用地超标
由于对土地的规模效益认识不足,一些城镇的决策机构为了发展经地,有的乡镇用地指标数只一年就用完了,导致计划指标与发展用地脱节比较大。如:浙江省台州市计划按20xx年的行政区域人口城镇化达35.-50%的水平,按城镇人均用地100平方米测算,扣除已占有面积,共需新增用地17925亩,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的耕地占用数1843亩,超标近1万多亩地。
3.关于小城镇建设中合理利用土地的若干对策
3.1积极实施土地集约型的二、三产业导向型战略,构建小城镇成熟的产业体系
集约使用土地既是小城镇发展既定的战略选择,也是适应可持续发展大背景的需要。根据产业结构原理,产业体系越高级,则土地的利用越节约,土地的产出效益越大。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志是二、三产业的发达。因此,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一要针对人口过剩和资本失衡的矛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二、三产业,首先通过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的集中,发挥企业间的产业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在第二产业的选择上,要注重与本地的资源优势相结合,积极实施以资源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再造工程;三是在传统如饮食等服务业趋于饱和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与工业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3.2积极开展土地整理,推行三位体改造”模式积极开展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
利用集约化的重要措施。我们所谈到的三位一体改造”模式,是指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统一规划布局村和镇,并同乡镇企业改造、自然村庄的合并改造相结合。从具体运作上,首先,要在建设与完善镇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吸引各村乡镇企业逐步向镇内开辟的工业小区”集中;其次,在地理区域内集中乡镇企业的同时,把零散的自然村进行合并改造,将村民集中在新建的农民新村”,并将原宅基地复垦还田,增加耕地面积;第三,重点建设集镇,特别是建制镇,在改造旧镇区的同时,相对集中建设新居区,安置进镇农民,使镇区人口相对集中,加快农村城市化。
3.3在盘活存量土地的基础上,走内涵挖潜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根据我国国情,小城镇建设应该走旧城改造为主、新增用地为辅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要抓好旧城改造,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变粗放型利用为集约型利用;另一方面,要对现有闲置未利用的集体土地开发利用,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同时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及土地资源条件,对能开发成耕地的要全面开发,提高耕地资源的存量水平。土地管理部门可以考虑每年从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中留出一部分用于配套旧镇旧村改造的周转用地,保证旧村镇)改造顺利进行。另外,对于人均用地超过130m2的集镇,可以暂时冻结新增建设用地的审批。从具体实践来看,湖南大瑶镇通过内涵挖潜,改造旧村镇),挖掘利用节余土地,近4年来,不占一分耕地,却保证了城镇发展的需要。
3.4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同时兼顾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双重需求
小城镇规划不能仅仅停留于建筑物的排列及道路、水、电等公用设施的规划,还要对人口聚居、交通设置和社会发展预期等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诸如结合当地经济情况的产业区规划,结合当地民居文化传统的住宅区规划,结合当地传统习惯和产出品特点的集市建设规划,结合当地资源情况的用地规划等等。这一切的规划必须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中。第一,从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的高度,实施村镇、小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从可持续发展及县域耕地总量平衡的角度,对一定时期的小城镇可供发展的用地总量进行数量的界定;第三,从城镇体系角度,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提出城镇发展的适度规模,同时根据土地整理及耕地占补平衡的状况综合确定小城镇用地合理规模。
3.5构建成熟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积极解决各镇以地生财的窘境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地生财的窘境,必须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一是实施宏观政府金融支撑,实行乡镇收取的城镇税全部或部分返回乡镇进行再建设;二是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应该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发展建设小城镇,不得挪用于其它建设;三是招商引资,通过良好的基础设施投资方式如BOT)及优惠政策,吸引外商进行投资建设;四是鼓励社会集资,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农民对小城镇生活方式的认识,鼓励农民出资兴建公益事业、公共设施、以吸纳闲散资金;五是实施商业金融支撑,鼓励金融部门介入,开展如中长期贷款、无息贷款等方式;六是实施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投资改造基础设施,投资企业对基础设施的使用可实行一定时期的费用减免或价格优惠,促使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小城镇建设论文15
摘要:城乡关系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国家战略化发展过程中优先面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城乡关系是否处理得当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从当前的发展情况上看,我国城乡发展呈整体向前推进,但也出现了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城乡关系的经典理论做梳理,并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分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自己的建设观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xx)01-0041-01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概述
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城乡关系是否处理得当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城乡对立理论,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城乡融合理论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论述了城乡建设的一般规律,还预测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对城乡关系做了科学的分析、界定。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坚定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信心。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入手,系统的梳理城乡关系理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进程的回顾,总结我国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探寻城乡关系发展中的有益经验,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建设面对的问题以及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来做我国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二、当前时期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协调性差。规划前赡性不够远,中心区规划不够明确,导致规划无法适应城镇化的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等措施,开发出了一大批耕地,解决了部分建设用地指标,但由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对农村自建房缺乏有效管控的措施机制,导致近年来农村新建房屋数量激增,且普遍标准较高,造成建新易、拆旧难、代价高,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步伐。
二是小城镇建设缺乏合理性,缺口多。城镇建设对用地指标的需求较大,但由于国家加强了土地的宏观调控,每年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较少,而且项目建设用地申报程序多、时限长,很多招商引资项目无法及时供地,直接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土地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载体,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和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等等。一是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行为还不够规范,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生产还是以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农场式经济转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发展。农民群众土地流转的意识不强,对土地流转心存后顾之忧,担心土地流转后失去生活依靠,即便自己没有精力和能力经营好承包耕地,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二是建设用地指标约束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仅仅依靠上级每年下达的用地指标,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建设所需。特别是小城镇的商贸建设、园区建设以及工业企业落户,受土地指标约束的`影响尤其大。
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居住是人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人口的转移,不仅是劳动力的转移,更是居所的转移。一是县城房地产开发不够规范。开发管理不够完善,部分房地产项目品位较低,造型单调,质量不过硬;开发进度参差不齐,部分项目施工多年不能交工;企业开发行为不够规范,个别企业私自改变规划设计,甚至违背购房合同私自涨价。这些问题,导致一大批长期在县城就业的农民,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到县城购房定居,大部分农民过着在城镇工作,在农村居住的生活,成为“走读”的“城镇居民”。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覆盖面不够广。尽管近年来我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部分城镇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但整体来看覆盖面仍然不够广,特别是乡镇一级,始终未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取得突破。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导致。一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运用没有与时俱进,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明确,以及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完善。二是政府管理僵化,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城镇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土地的流转及置换等方面也对城镇化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加速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是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组织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适时启动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编。编制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新城区范围内部分未开发利用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县城区防汛排涝综合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色彩规划、公共卫生规划、城市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协调指导好城市供水、电力、通讯、教育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报批工作,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民生规划体系。一是对乡镇城镇化布局的规划,要着眼于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既要照顾眼前,更要立足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确保今后3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不落后。二是各区、县、镇情况差别很大,建议根据不同地方城镇化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发展方针和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条件的不单要求增加数量,更要注重提高质量,注重增强小城镇城市功能和辐射功能;发展欠缺的,要千方百计提高城镇化水平。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资金是瓶颈,要积极探索国家、地方、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多渠道筹集、多元化投入”的办法,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同时,要将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做,由政府来主导,切实做到在市场化条件下的便民、利民。
三是推进小城镇的体制改革。在城镇化建设中必然会面临的巨大的资金压力,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希望上级政府在项目选址、信贷资金以及惠民政策上多向乡镇倾斜。化解资金难题。
参考文献:
[1]马小均;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障碍因素及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xx-10
[2]闫恩诚;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xx-04
[3]贾丽霞;小城镇规划实施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xx-06
[4]周宝兴;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xx-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