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生活的随笔 导语:对于小班生活,各位老师会写下怎样的随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生活的随笔,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1、我的“小班生活”感受 到新幼工作已是第四年的开始了,由于生宝宝,我错过了一次带小班的机会,所以那时的我很羡慕小班的老师,从老师们的……
小班生活的随笔
导语:对于小班生活,各位老师会写下怎样的随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生活的随笔,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1、我的“小班生活”感受
到新幼工作已是第四年的开始了,由于生宝宝,我错过了一次带小班的机会,所以那时的我很羡慕小班的老师,从老师们的随笔中,让我感受到了小班孩子的天真可爱,与他们在一起每天都有开心有趣的事发生。
盼望着带小班的孩子,终于,今年我如愿以偿的迎接到了我的第一届小班孩子。迎接到了一位聪明能干的配班老师张冬琴老师,还有做事勤快利索的保育员陈老师。那时的我很欣喜,对孩子、对自己、对班级、对工作都抱以了满腔的热情。也给自己制定了自我成长计划。
开学初,听有经验的老师说,小班的孩子其实最不好带了。常规培养挺难得。那时心里挺矛盾,一是期待,期待在我们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的转变和成长。二是害怕,害怕没经验的自己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
时间很快,孩子们来园已经一个多月了。从刚开始哭着不愿来幼儿园,到现在高高兴兴的吵着来幼儿园,从刚开始的不愿睡觉,到现在的自觉入睡,从刚开始的饭粒掉满地,到现在的有意识保持干净,从刚开始的不会排队,到现在的快速准确排队等等,都是我们老师值得自豪、高兴的事情。我更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会更出色。
一个多月来,给我的感受是辛苦、忙碌、欣喜、期待。让我感受到了做为小班老师的不易。我们时刻都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我们老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老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都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
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而这时的我们就像姐姐一样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刚入园哭闹的孩子,没有耐心是不行的,他们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我们三位老师就耐心的安慰他们,和他们多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及时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爱好,主动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们喜欢和我们老师在一起玩,在孩子们的心中占有地位,实践证明,孩子们都能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没有了哭闹的情绪。
接下来我们就要慢慢引导幼儿进行常规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我想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及时给予拥抱、及时给予孩子小礼物,等等。让孩子从我们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名幼儿的表现,如:孩子们的饭量,挑食情况;孩子们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多和孩子沟通,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的转变和成长。
我想: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耐心细致,努力学习。尽自己的所能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好。让每个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对孩子负责、对自己负责。
2、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案例背景:
小班是三周岁的幼儿,这些小朋友在家里一般都是2:2:1(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幼儿)的小王子或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身伸手,大小便拉在床上大人们不皱眉头的比比皆是。洗手洗脸也都是大人包着干。因此,对于孩子来说,上幼儿园了,吃饭、午睡、大小便、穿衣、喝水是很担心的事情。对于家长来说,上幼儿园了,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能不能吃饱饭、穿好衣服、有没有及时喝水、解决好大小便是很不放心的事情。我想:如果我们能教会孩子们生活自理,既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轻松愉快地度过,又可以请家长们放心、满意。
二、案例描述:
例一:
杨逸钒是我们班一位乖巧伶俐的小女孩。刚来园时,平时不哭不闹还挺能玩的她,午餐时间到了,哇哇哇哭个不停。我们忙着给小朋友喂饭,心想,她活动时挺能干的,应该自己能吃饭,就忽略了她。过了一会儿,寿老师过去给她喂饭,这才止住了哭声。一连两天都这样。我们跟她奶奶聊了这个情况,奶奶告诉我们在家时她自己从来没吃过饭,一直是奶奶喂的,也因此很不放心,很担心她有没有哭、有没有吃饱饭。了解情况后,我向逸钒家长提出了家园配合教逸钒自己吃饭,在园表现好的时候,奖给小红花来鼓励她。一个星期以后,逸钒不再害怕吃饭了,不但每天都自己吃饭,还抢着帮老师分饭呢。奶奶也舒展开了眉头。
例二:
赵哲是我们班一位调皮、性格古怪而动手能力非常差的小男孩儿。刚来园时,一天哭到晚,怎么劝怎么哄都不管用。我就从生活上给他更多的关心照顾,拉近和他的距离。两个星期后我发现他自己不会解小便,更不会解大便,穿脱衣服更不用说了。有一次已经起床了,我忙着叠被子,他小便急,没有喊,也没自己上厕所,站在床前哗哗哗尿得裤子上、鞋子里、地板上都是。这种情况不止一两次。他第一次在幼儿园解大便时,我发现他胆子特别小,请他两脚分开站在蹲坑上蹲下,他就是分不开来,结果大便解在了我的手上。当时也没责备他,只是鼓励他两脚分开来,要勇敢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进行了家访,得知孩子在家里时,大小便一直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大人们经常提醒及时帮助解决的,因此,对于他来说没有了条件反射,更不用说自个儿解决了。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请求他们能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幼儿园时耐心的教他,并安排他和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在一起,慢慢地,赵哲也能自己解决大小便了,现在正在培养穿脱衣服这一能力。
三、案例反思:
怎样才能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呢?
首先,小班教材里本身就有许多指导幼儿生活自理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根据新纲要的精神,认真地设计每一课,教好每一课,并且配合课堂内容在区域角里配置充分的操作材料,如:瓢羹、筷子、可供喂食的材料、各种类型的衣服裤子等,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玩弄、操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自理能力。
然后是做好家园联系工作。生活自理对幼儿回家来说,是可以偷懒的时间。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时饭自己吃,表现得非常好,可一到家便要爷爷奶奶喂。寒、暑假结束后,幼儿刚来园时那些坏习惯又回来了,就是这些原因吧。因此,我们应该用多种方法多方面跟家长联系,并提出要求。同时,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生活自理方面的活动性比赛。如:穿衣服比赛、叠被子比赛等。
还有就是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教幼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老师们应该注意自己的习惯。有的'老师自己乱扔垃圾或者自己的垃圾叫幼儿去扔,有的呢,自己想喝水了,叫幼儿去倒。我想: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更要做好,孩子才会学着努力做好他们的事。
3、小班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刚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家庭。一方面,孩子年龄小能力差,刚开始学习自理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害怕克服困难,不愿意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长见孩子哭闹就“心软了”“妥协了”不再坚持。另一方面,家长在对幼儿自理的认识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怕孩子吃苦。许多应由孩子自己做的事,家长由于过度的溺爱,舍不得孩子吃苦,养成了包办代替的习惯。二是认为孩子小做不了。许多家长觉得孩子太小,等他长大了学也不晚。三是怕麻烦。孩子自己吃饭、穿衣往往动作慢,家长觉得不如自己代他做了爽快,特别是早晨起床、洗溯,很多家长因为时间紧,嫌孩子拖拖拉拉太麻烦,让孩子失去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
能力培养建议
1、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
幼儿学习自理的机会时时都有,关键是家长能否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去做。我们应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学着做”的原则,切实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体验他自己要做能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睡觉等各个环节都应让孩子去试一试,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孩子得到锻炼。
2、采取多种形式,让幼儿学习自理的技能。
(1)在幼儿园可以通过说儿歌、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如“洗手歌”,幼儿一边说一边洗手,避免了在龙头下冲以下的现象。运用游戏也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如运用“我帮娃娃穿衣服”“我喂娃娃吃饭”等游戏来教孩子扣纽扣、拿勺子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收效明显。
(2)在家庭中,可以让孩子当老师,教爸爸妈妈洗手、收玩具等,巩固所学的技能。也可以通过和爸爸妈妈比赛,让孩子得到训练。家长可有意放慢速度,让孩子有成功感,以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3、对孩子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孩子刚开始学做事时,往往做得很慢,甚至会“闯祸”,不能因此而不让孩子动手,对孩子的学习过程我们应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能操之过急。在大人们的眼里很简单的事对3岁小孩来说却常常意味着极大的困难。所以,面对孩子的失败,千万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而应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耐心的教他们怎样去做,鼓励孩子坚持,这样就不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4、建立奖励机制。
幼儿刚学做事,如果取得成功,应及时给予奖励,年龄越小的孩子,物质的奖励越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也有利于强化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的奖励逐渐向精神的奖励转化,这样避免让孩子形成功利主义思想,又有利于其体验成功的快乐。
5、家园一致,持之以恒。
由于有些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不少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可回到家里却什么也不干。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统一思想,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有了一致性还要坚持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培养,不能因为工作忙,时间紧,就包办代替,对孩子的要求一旦提出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4、良好的生活规律
带小班这些天,我觉得这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是重要。如果一日常规培养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幼儿阶段不可忽视的部分,加上小班的孩子思维只是具体的形象,他们生活的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他们是很难起到作用的。我觉得只有提供生动的形象、具体的方法才能让孩子们有兴趣。
首先,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很大的影响。如:要求孩子有礼貌,待人真诚,说话文雅,能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等等习惯,都需要我们做出许多的努力和良好的榜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该学的,该听的,该做的。
其次,同伴之间的榜样。“瞧!芮恩惠做的真端正”“看!吴天昊善回答的声音真响亮”如此等等。老师不必吝啬自己的夸奖,其实你在表扬某个孩子的时候,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效仿他的行为。因此,老师做到嘴勤快一点及时表扬就会收效不错。
要做到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的,他还需要家园共同的努力,需要一个不间断的学习过程。让我们期待孩子们更好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