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热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热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理菊、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倘若、向晚、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一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二是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
(一)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二)了解这是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导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陈醉云作家走进乡下人家,一起去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初读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二)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
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
“结出”的“结”字读一声,“场地”的“场”字读三声;“扎到水下”的“扎”字的声母是翘舌音。
(三)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三、理清脉络
(一)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1、2自然段:描写植物
第3、4自然段:描写动物
第5、6自然段:描写夜晚
(二)再读课文,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1-6自然段。
(屋前搭瓜架花美竹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人人梦)
(三)默读课文,思考:全文采用了什么顺序描写?
第一部分:分述乡下人家的恬静生活
第二部分:总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学习第7自然段
(一)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思考:乡下人家的风景有什么特点?
(二)理解“独特”“迷人”
独特:特别,与众不同。
迷人:吸引人。
(三)有感情地朗读,突出“独特”“迷人”
(四)小结:乡下人家究竟拥有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细细品味。
五、指导书写生字。
(一)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二)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率”字中间部分的笔顺是从中间到两边,书写为撇折、撇折、点、点、提、撇、点,“巢”字上半部分为三个撇点。
(三)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听写词语、句子
率领觅食顺序装饰照例归巢风趣和谐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二)自由朗读课文,说说那作者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就是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通过想象画面,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同时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乡村美。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找出独特、迷人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写一写美在哪?
3.有感情地朗读。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汇报交流: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装饰”什么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解释。
生:“装饰”指在身体和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
师:那你们看看老师或者周围的同学身上哪些是装饰?
学生互指,进一步明白装饰的意思。
师:这些瓜呀、藤呀、叶呀给谁构成的装饰呢?这是一道怎样的装饰?“别有风趣”什么意思
生:给乡下人家构成的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生:别有风趣就是十分有情调,有趣味。
师:为什么说这些瓜呀、藤呀、叶呀构成的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生:因为我们城里没有那样的装饰。
师:哪样的装饰?
生:青的、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师:那颜色多么丰富!
师:你再看看那数量。谁来说说?
生:它们比较多,非常多。
师:抬头一看,满瓜架都是。
师:还看到什么了?
生:叶子很密。
师:你看那绿叶下面,那瓜的种类有什么呀?
生:有南瓜、丝瓜。
师:还有很多是我们叫不出名来的瓜。种类可真多呀。
师:再瞧瞧那些瓜长的样子。
生:这些瓜颜色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
师:有大,有小……
生: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圆有扁。
师:这颜色丰富、生机勃勃的瓜架真是太可爱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
师:刚才啊,我们是联系上文感受到了瓜架的独特迷人。下面我们再联系下文,来感受一下吧。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你们不由自主地自己联系下文感受了。谁来谈谈?
生:我觉得它们虽然不威武,但是却很可爱。
师:谁威武?
生:石狮子。
师:还有呢?
生:两根大旗杆。
师:想想这威武的大旗杆放在我们乡下人家的屋前,你觉得怎么样?
生:虽然乡下人家的那些瓜藤是很朴素的,但是总比高楼大厦门前蹲着的石狮子,竖着的大旗杆可爱。
师:可是我们这大旗杆、石狮子也有它的可爱呀。今天就搬到乡下人家屋前,你感觉怎么样?
生:我感觉不协调。
师:是呀,比我们那色彩丰富、生机勃勃的瓜架逊色多了。
师:这色彩丰富、生机勃勃的瓜架让我们感觉这是一道怎样的装饰呀?
生:别有风趣。
师:正因为有了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我们才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和迷人。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2)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这一句写出了乡下人家的勤劳,而这勤劳创造了美丽,创造了富足的生活。)
边读句子,边想象:瓜藤攀上藤架,爬上屋顶的美好景象。
找出“虽然……但……”“或……或……”体会。(“虽然……但……”写出了乡下人家虽然小而简但勤劳、快乐。“或……或……”写出了乡下人家各自不同的爱好。)
仿写句子:用“虽然……但……”“或……或……”造句。
(3)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A、体会:作者用叠音词来形容藤、叶,写出了乡下人家的美好。
B、填空:用叠音词形容以下景物。
()的水()的山()的雪()的毛
C、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2-6自然段
1.总结学法。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找出独特、迷人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写一写美在哪?
(3)有感情地朗读。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生按照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2-6自然段。
3.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断自学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2)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3)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好一幅乡村晚景图。
三、想象拓展。
(一)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二)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三)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人家,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写一写或者画一画。
(四)全班交流。
(五)有了同学们这一幅冬景图啊,现在我们真可以大胆地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师引导:同学们,如此独特、迷人的乡下美景,是谁创造出来的。进一步体会乡下人美。
四、课外积累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背诵下来。
(二)还有很多有名无名的作者诗人都曾用优美的词句来描绘乡下人家,课外积累描写乡下人家的优美诗词。
五、布置任务。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乡下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讨论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2
教材简析:
《乡下人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是引导学生通读课文,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一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独特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
二是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培养语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获得美的享受。
3、体会感受乡村生活,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在情趣中置身“乡下人家”
1、欣赏富有乡村特色的“交响乐”。说说你在哪里听见过这样的交响乐?给这首交响乐起名。
2、说说在你的脑海中乡村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课件播放乡下特有的“交响乐”—— 鸡鸣、狗吠、鸭叫、虫鸣,使人一听就仿佛已经置身于乡下人家,浓浓的乡村韵味扑鼻而来。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种的感官,感受乡村气息。】
二、在品读中感受“乡下人家”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词。
1、认读词语,采用联系文中句子理解词义。
2、指名分节读课文,指导朗读好句子。
3、让学生说说,各小节分别写了什么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概括,形成优美的诗句。
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鸡群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小憩,
月夜睡梦甜蜜,
最美乡下人家。
4、齐读短诗,感受文章所描写的平凡而又优美的景物。
【设计意图:在朗读交流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解句子。通过交流每个小节分别写什么,让学生自读自学,理清课文脉络,感受乡下人家清新、自然的美。】
三、在赏读中享受“乡下人家”
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指名读句子,理解“独特和迷人”。
2、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感觉到这种“独特”和“迷人”?
3、文章中描写的景物都是乡下最平凡、最普通的,但是在作者看来是那样的独特、迷人。(学生自由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品味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读。
【设计意图: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所以引领学生重点品读这一句,想象乡村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场面,体会从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
四、在想象中表现“乡下人家”
1、出示补充内容: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一个瓜架,( ),( ),( ),( ),……描绘出诗情画意的篇章,像一首诗,( ),( ),( ),……
2、交流欣赏。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感受了乡下人家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后,设计这样的课外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继续寻找乡下人家最平凡、最普通的美。从而升华感情:原来在大自然中,无论怎样普通平凡的事物,都能描绘出最优美的画卷。】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⑴ 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⑵ 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体给你什么感觉?
2、导入: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陈醉云是怎样描绘的呢?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4、全班交流:
教师导语: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情味,那就要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善于提出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5、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
⑴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⑵ 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1、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绽图 雨后春笋图 鸭群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月明人静图)
3、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3、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4、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五、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
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导语:
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味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⑴ 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⑵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三、整体回顾,延伸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自由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四、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五、课外作业
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地无论何时
屋前:瓜、藤、叶(别有风趣)春天
院子里:花、竹、笋(朴素中带着华丽)
四处:鸡(悠闲自得)
小河:鸭(快乐游戏)
门前:吃晚饭(和谐自然)夏天
瓜架上:纺织娘(快乐歌唱)秋天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重点】
如何通过对普通事物的描写来展示乡下人家的朴素,和谐,安详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本单元的导语提示:
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下面的课文,为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并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
提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什么?
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
2、开火车读:
瓜藤棚架屋檐装饰
芍药凤仙时令率领
捣衣搬到归巢和谐
催眠觅食鸡冠花大丽菊
别有风趣天高地阔耸尾巴
3、理解“时令、率领、芍药、捣衣、”图片理解“芍药、风仙、大丽菊”。注意多音字“冠、率”。
4、开火车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5、学生互评朗读的情况,并回答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铅笔作上记号。
6、交流听后的感受。引出中心句。
7、齐读中心句。
8、理解中心句的.中心词“独特、迷人”: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那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赶快来默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并试着给这些风景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1、学生回答:作者写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教师归纳并板书: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
院中鸡觅食
河中鸭戏水
院落吃晚饭
夜听催眠曲
3、给这些风景分分类:
(分成静物图、动物图、人与自然图)
教师小结:作者安排这些风景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这种暗含的顺序,需要我们细细体会,才能捕捉到。
四、品读1、2小节
1、默读1~2小节,把你认为写的优美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2、学生默读,感悟。
3、交流感受:
⑴屋前搭瓜架:“别有风趣”是什么意思?“别有风趣的装饰”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是别有风趣的装饰?
(结合生活实际畅谈,引到后半句的石狮子和大旗杆,体会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⑵门前中鲜花:理解“朴素中带着华丽”,“朴素”和“华丽”是一对反义词,为什么能用在一起,谈谈自己的理解。
⑶屋后春笋冒:用“探”好在哪里?能用别的什么词替换?朗读训练,背诵训练。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组静物画,的确,通过找句子,谈感受的方法我们感受到了(屏显,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下节课我们学习动物画这一组内容。
六、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乡下人家的。
2、品味语言,想像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丽恬静。
教学准备:
准备几幅乡下人家的图片,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描述美景。
1、播放歌曲《农家小曲》,提问:歌中唱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让学生用完整、优美的语言描述乡下人家的生活情景。
3、导入:乡下人家的美丽远不止大家所描绘的那样,我们今天就跟随陈醉云作家一起去领略乡下人家的风情。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倾听:
(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独特风景?
(2)你从这些独特迷人的风景中体会到了什么?
2、让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思考上述两个问题,并理清字词,进行语言积累。
3、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鼓励学生发言:通过自学课文,你有了哪些收获?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提问: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让学生自读课文,分别找出描写空间与时间的词语。
3、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分段朗读,将课文读通顺,读出感情,勾画优美词句,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的风景美
1、展示乡下人家的图片。
2、布置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3、组织学生交流勾画出的语句作好记录。
4、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鼓励学生闭上眼睛去想像文字描绘的景象。
5、朗读语句:“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在教师点拨下,将乡下人家与城里人家的景致相比较,想像情景。
(2)读出优美的感觉,感受乡下人家景色的自然、可爱。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我们也来写一写我们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吧。然后说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本文描述的`乡村生活美丽恬静,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课前应鼓励学生走进乡村、观察风情、体验生活。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辅助手段,如乡下人家图片、有关乡村的歌曲、课文的录音带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国画等,教学时要注重朗读,读、想、说、看相结合,引导学生充分享受乡下人家的美好生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者来到乡下人家,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乡下人家的生活,去品味其独特的美景。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自由朗读课文,你认为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就画出来,仔细品读,并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2、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这段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并与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理由。
(4)指名学生朗读并讲解自己勾画的语句。
3、指导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2)课文是怎样描写鸡、鸭觅食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乡下人家除了养鸡、鸭外,还养有哪些动物?小组互相交流。
(4)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鸡”、“鸭”觅食场景,如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等读书形式。
4、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想象画面,体会文中所描绘的场景,由“吃晚饭”、“天高地阔”、“红霞”、“微风”、“鸟儿”等词句体会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美。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讨论:“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桌听一听。
教学反思
针对本文语言优美,画面感强,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走入文本,走入乡村生活,发现乡间的美,感受田园的乐。
板书设计:
房前屋后:种瓜、竹、笋、养花、养鸡、养鸭
乡下人家 夏 天:傍 晚 门 前 吃晚饭 独特、迷人的风景
秋 天:夜 里 纺织娘 唱 歌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冠”、“捣”、“谐”五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作者描绘的纯朴自然、充满情趣的乡村画面,以及他的感受。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正确,特别是把长句读正确,注意适当的停顿。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描绘的乡村生活的画面,能用概括的语句表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都是杭州人吧!生活在杭州城,感觉怎样?
2、出示乡村的图片:(课文插图),说说是什么地方的风光。
3、揭示课题:
师:如果说城市带给我们繁华和喧闹,那么乡村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今天,让我们跟随一位名叫陈醉云的作家一起走进乡下人家,走进课文,用心去感受乡下人家的生活。
板书课题:乡下人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初读:
⑴ 陈醉云笔下的乡下人家是怎样的呢?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反馈初读情况:
① 学习生字新词:屋檐、装饰、鸡冠花、捣衣、和谐。
② 指名分节读课文。
③ 指导学生读长句。
出示三句句子: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看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zha)到水下去觅食。
谁能读。
(根据学生的朗读随机出示表示停顿的斜杠)
2、梳理内容:
⑴ 读过了课文,那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交流
⑵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描绘的几幅画面。
⑶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和文字。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点拨指导,板书。
3、整体感知:
⑴ 按课文顺序播放媒体,整体感知内容。
⑵ 教师指板书引导发现:
作者把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在一起,生动地描写了一幅幅的风景。
3、引导出最后一节,指导理解“独特”和“迷人”。
4、小结过渡:
师: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心声?下节课,我们继续领略作家眼中的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7
教材简析
《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以及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整篇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作者将对乡下人家的满腔喜爱之情融入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乡村景色之中,使人读后眼前就会不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
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的文体特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等),结合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现状,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2、会读、会写6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别有风趣、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华丽”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较及拟人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作用。
3、练习用词语概括段落大意,初步把握课文脉络及主要内容。
4、能扣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感受语言的优美、凝练;凭借文字想象所描绘的独特、迷人画面,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受到审美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扣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感受语言的优美、凝练;凭借文字想象所描绘的独特、迷人画面,受到审美熏陶。
2、难点:体会作者选取平常景物,采用拟人、比较等方法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板书课题
引导阅读:边读边找出其中的两个关键词语(板书:独特、迷人),初步感受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
二、再读课文,梳理脉络(7分钟)
1、根据学习提示通读全文
(1)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把每个自然段描绘的主要景物圈画出来
2、交流: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主要景物呢?请把每个自然段中圈画出的词语跟大家交流交流
三、想象画面,品味语言,体会“独特、迷人”(20分钟)
第一幅画面:屋前瓜架
引导学生带着感受读好相关语句,在音乐声中,在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描述之中想象屋前瓜架的种种“别有风趣”的情态,并体会散文运用叠词表情达意的方法
第二幅画面:门前鲜花
乡下人家虽然没有华丽的屋隅,没有光鲜的装饰,但场地上这里一株、那里一株的鲜花却成就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解读“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深刻含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文字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第三幅画面:屋后竹、笋
引导学生着重关注拟人手法的运用效果:一个“探”字就把春笋写活了!让学生带着感受把句子读活。
四、紧扣文眼,设问留疑(8分钟)
1、 小结过渡:孩子们,清新恬静的田园风景让每个人都对乡下人家有了一份神往与渴望!所以,作者在文章最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中心句)
2、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还有很多(板书),下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的脚步继续用心欣赏。
五、学习生字,课后拓展(4分钟)
设计意图
第一,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对于这样一篇长文,在学生已经进行了自主预习的前提下再来进行课堂教学,对教材的处理以及课堂结构的划分必然要发生某些变化因此,尽管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但对文本的全篇通读以及对生字新词的学习、理解等环节都进行了弱化处理我以为:就这篇文章而言,高年级的孩子通过课前自主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完全有能力掌握生字新词所以,在课堂上,我把通读课文与理解课文进行了整合,把生字词的理解融入到随文学习之中,把生字词的学习调换到课堂结束前几分钟,这样的处理,既关照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从某种意义上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整体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再依托文本探寻作者的感受,然后,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框架有了全面而清晰感知的基础上,再以特写镜头的方式,自然引入对1、2自然段的学习这样从整体到部分,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情感基调,并顺着这样的情感基调层层深入,使得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第三,关注文本表达方式王荣生教授曾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乡下人家》作为一篇精读课文,就应该发挥其“例子”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散文表达的基本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关注了散文表达方式的渗透与学习,诸如:散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特别适合诵读;散文常融情于景,借平常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文体特点;散文中叠词表情达意的作用;散文画面感极强的表达效果等等尽管有些只是在教学中作了蜻蜓点水式的指点,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长期训练、积淀的过程,不是一两堂课就能一蹴而就的相信我们只要能时时绷紧“言语表达”这根弦儿,就一定能实现从“教语文”到“教课程”的华丽转身。
第四,实现思维同步发展优美的散文与诗歌一样,也有深邃的意境,指导学生理解、领会散文意境,同样是散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两处想象和描述的训练,试图通过画面、音乐的渲染,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努力开拓散文的意境,做到既能把学生带入散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能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过去积累的知识,进而启迪他们联想、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同步的训练和发展。
第五,注重多维情感熏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积极而活跃的因素,因此,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文章不是无情物”,《乡下人家》所描绘的尽管都是一些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乡村景象,但这些平常之景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认知过程不能脱离情感和直观,因此,注重多维、立体的情感渲染与熏陶是我这堂课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我借助语言、音乐、画面以及眼神、手势等媒介,创设师生、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情感的流通与共鸣的磁场,引导学生通过事物认知、情感表达,来体悟课文深处的思想感情,使情感与思想认识结合起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让学生体验到求知过程中的乐趣,并获得信心、爱心和感知他人情感体验的能力。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1、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
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读一读,说说诗所描绘的意境:
总结:诗中描绘的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2、想去看看孟浩然描绘的乡下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吧!
(在音乐声中欣赏乡下人家特色的画面)
3、导入: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用文字来描绘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随着作家陈醉云,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⑴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⑵ 你对乡下人家有什么样的感觉?
⑶ 作者的最直接感受是什么?用──划出来。
2、师生交流:
⑴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⑵ 说感受。
⑶ 找到中心句。
①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② 齐读句子。
作者笔下的乡下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合作学习,感受美:
⑴ 用简短的语句概况作家写了哪些白天的画面?
⑵ 画面:
屋前搭瓜 架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 冒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 嬉戏
⑶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你最喜欢的是哪个画面?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2、画面逐个分析:
(由学生挑选喜欢的,相机出现,理解)
画面一:屋前搭瓜架
⑴ 看图片,想象说话:
这美丽的色彩仿佛要告诉我们什么?
⑵ 这里有一句话很难,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看你能想到什么?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① 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农家屋子前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子,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别致亲切可爱,纯朴自然,春种秋收,夏可遮凉)
②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吗?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① 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想象一下什么样?(生想象)会给人什么感觉?(威严,冷漠)
② 出示图片,比较三者,填空练习
花儿落了的时候,结出___的瓜,像___似的挂在房前,衬着___,它不如高楼门前的石狮子那样___,也不如旗杆那样___,却是那么___。
⑶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画面二:门前种鲜花
眼前除了绿绿的瓜架还有什么,对,有红花。怎么描写的?谁来读读?我们大家边听边想象画面,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一句。
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对的,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乡村风光本是朴素的,鲜花的开放却使之增添了许多明丽的色彩)
(虽然是很常见的花,但是它们开得是那么的漂亮)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一年四季都有花相伴都高兴呀,这真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画面三:屋后春笋冒
我们从门前来到屋后,那里有什么?竹!怎么读?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⑴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春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春天的'乡下生机勃勃)
⑵ 理解探换成长──这是调皮的娃娃想和你捉迷藏呢!读─这是些好奇宝宝急切地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呢。作者多喜爱他们啊,把他们当成了人来写,再读读,体会一下!
⑶ 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
画面四:院里鸡觅食
⑴ 刚才我们眼前出现的画面都是植物,这里还有小动物呢,谁来读读描写鸡觅食的一段,谁描写鸭戏水的一段。听听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⑵ 你为什么会这么读?
(妈妈带小鸡觅食)雄鸡呢?这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它在干什么呢?心里会怎么想?(斗志昂扬的将军,尽职尽责的丈夫)。
画面五:河中鸭嬉戏
⑴ 那河中的鸭子呢?谁读读?
⑵ 你从哪些词中读出了什么?
(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的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⑶ 带着我们丰富地想象再读读这段话。
四、总结全文,提升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那些平凡普通的事物也蕴涵着独特而迷人的美。正如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现在,就让我们伴着柔美的音乐,读1~4小节,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2、拓展:
⑴ 当个小诗人,有感情地背诵你最喜欢的画面。
⑵ 当个小作家,请你发挥想象,写一段描写乡下人家冬日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
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独特
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迷人
河中鸭嬉戏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从乡村生活的最平凡景物、最普通场面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语句。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
3.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写写乡下人家的其他动人画面。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音频材料 图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朗读,奔主题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随作家沉醉云走进了平凡的农家小院,领略了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的风景。还记得我们都欣赏了哪些画面吗?
生: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
2、师:看,别有情趣的瓜架、门前盛开的鲜花、屋后探出头的春笋都是那么富有诗情画意,真是独特迷人。难怪作者说——
(课件出示,生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乡下人家,去看看剩下的这些风景到底独特、迷人在哪里。
设计意图:出示的句子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总结点题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结构的总纲,用它串起课文的各个部分,使本课的教学简练集中,条理清晰,又使整个教学过程疏密有致,张弛有间,富有节奏。
二、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体会语言描写的意境之美。
(一)师:自由读3—6自然段,结合这些画面,说说你又欣赏到了哪些风景?
生反馈,师相机板书:鸡鸭觅食
院落晚餐
月夜美梦
(二)品词析句,感悟中心
1、鸡鸭觅食
师:鸡和鸭在生活中是最常见的,我们先来看看欣赏下“鸡鸭觅食图”。默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子好在哪里,你为什么喜欢。
a、你从哪里看出每家每户都养鸡的?照例是什么意思?“照例、肯定”说明乡下养鸡普遍;
屏幕出示句子,进行比较。(把“鸡”提前,起强调作用。)
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鸡的。
鸡,乡下人家照例要养几只的。
b、纠正学生“觅食”的读音;“率”字的写法;由“率领”等词语体会母鸡和小鸡的悠闲、温馨。(板书:率领、觅食)
c、由“耸着”“大踏步”“走来走去”等词语,体会雄鸡的神气、有趣,感悟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板书:耸着、大踏步)
指名:你能边表演边读读吗?
句子训练:说一说(先同桌说说)
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它心里想——
d、捣衣是什么意思?看到过捣衣?(板书:捣衣)
能不能给“从不吃惊”换一种说法?(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e、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这些鸭子还会碰到哪些情况?试着用“即使 ,它们也 。”来说一句话。
(即使有小船划过,它们也从不惊慌。即使有人在游泳,它们也从不慌张。)
师小结:乡下人家,鸡鸭成群,他们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与人们相处地那么和谐自然,难怪作者赞叹——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院前晚餐
a、师:同学们,你们在自家的院子里吃过饭吗?和在饭桌上吃有什么不同感受?读第五自然段,看看乡下人家是否有同样的自在悠闲、无拘无束的感受,并找出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种感受。(板书:天高地阔)
b、女生再读,想想,乡下人家天高地阔地边吃饭边享受着什么?
c、乡下人家,边吃着饭,边享受着自然、和谐的景色,真是天高地阔的享受;老师也想到自己儿时天高地阔的院前晚餐情景:
我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慵懒的小黑狗开始卖力地摇晃着尾巴,时而在大人跟前绕来绕去,时而蹲坐着用期许的目光望着你手中的碗;树上的知了和着屋后的流水声唱起了落日歌;吃饱的大白鹅从河边归来,在院中相互嬉闹着,等着主人叫它们入窝;路过的熟人总会停下脚步,扯着嗓门问句:“你们都煮了什么好吃的呢?”
师:同学们,回忆下,你们家院前吃饭时,肯定还有许多有趣的画面展现着“天高地阔”,模仿作者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写下来吧。
写话训练:我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d、生反馈。
师总结:乡下人家,夏天傍晚的院前晚餐让作者羡慕。他禁不住说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月夜美梦
a、师:秋天到了,夜也深了,乡下人家还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
秋天到了,纺织娘……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b、师: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板书:催眠曲)
同桌合作读,一个学纺织娘叫。读出纺织娘歌声的动听、感受甜蜜。(纺织娘叫声欢快、舒缓节奏不同)
c、男女生合作读,读出舒缓,能让人甜甜蜜蜜进入梦乡。
师小结,乡下人家,在秋天的夜里听着纺织娘唱的催眠曲进入甜美的.梦乡,这在城里有吗?所以作者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悟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处的同时,教师引导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最终能水到渠成地背诵。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背诵积累了好词佳句,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三、结合板书总结:
刚才,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了乡下人家,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特点。看着这些画面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板书:独特、迷人)
四、布置作业:
1、在我们房前屋后,早晚四季也有许多引以为豪的风景,结合你自己看到的,想象到的,模仿文中的修辞手法及描写顺序,也来描绘一道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
2、读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并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鸡鸭觅食 :率领 觅食 耸着 大踏步 捣衣
院落晚餐 :天高地阔 独特 迷人
月夜美梦:催眠曲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带生字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1、会写文中的新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方法
交流体会互助学习点拨指导
四、课前准备
1、学生观察家乡的美景,发现生活的美。
2、小黑板(学习目标、学习指导、文中带生字的新词)
五、板书设计(预设)
瓜架花竹鸡鸭晚餐入眠
乡下人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以第六组课文导读入课,明确单元学习学习任务。
2、引入,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进我们熟悉的.乡下人家,去感受别样的乡村生活。
二:互助自学,解决字词读文
出示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正确的读写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给出学习指导一:
1、同桌轮读课文,注意互相纠正字音。
2、自读课文,把文中带生字的词语画出来,互相读读。
3、自读课文时,遇到难读的句子用*标出来,并与同桌交流读。
(8分钟后,比比谁读得好)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后检查训练流程:
1、出示文中的词语:看看谁的准确(先读生字再带词语,抽读、齐读)
2、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谁听的认真,能及时纠正。(板书学生读错的词语及时纠正)
3、练写课文中的词语并听写。(每个生词抄写两遍,同桌互查,看一看谁写的好,写的准确)
给出学习指导二: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乡下人家什么地方或什么季节的那些景物、事?
2、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8分钟后,比比谁看的最认真)
指导流程:
1、引导学生以“走进乡下人家,我看到了(什么地方或什么季节)的(或景或物或事),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时(什么)。”句式小结自己所得。
2、相机板书课文主要内容并初步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随着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
交流体会互助学习点拨指导
四:课前准备
1、搜集好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段落。
2、小黑板(学习目标、学习指导、)
五:板书设计(预设)
独特迷人
自然和谐祥和
瓜架花竹鸡鸭晚餐入眠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1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田园风光的图片、文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农村,我们就是乡下人家,我们这里的房前屋后、瓜棚月下、池塘边上、葡萄架下还有许多地方都有着独特、迷人的风景。你能把自己眼中最独特、迷人的风景,介绍给大家吗?
我们北方的乡下人家有这么多优美的风景,那南方乡下人家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陈醉云的脚步一起走进南方的乡下人家,走进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风光的美好。
【设计意图】启迪思维,使学生发现美。
把你眼中最美的风景介绍给大家,启迪学生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身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无形中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二、整体感知:
①自由读文,读准子音,读通句子。
②认读词语。(出示课件)
③乡村生活的美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把文字想象成一幅幅图画,“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④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独特、迷人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
三、品味朗读:
你认为作者描绘的哪一幅图画最能够体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师重点指导)
1、雨后春笋图(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一场春雨过后,一群鲜嫩的竹笋探出头来。
谁让你的心头一动,“探”字还可以用哪个字来代替,如果把“探”字换成“长”字,好不好?(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妙、生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耐人寻味呀!简简单单的一个“探”字让我们体会出了这么多。)
多可爱的一群小竹笋呀!告诉老师,你们这样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想干什么?(带着你对语言文字独特的感悟,谁再来读)
(你们眼中的那一道道美景,心中的那千万种感慨,就是乡下人家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阅读中,教师可通过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也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眼看、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联合加工,把静态文字变成有生命的',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2、群鸡觅食图(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或是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在你的眼中,鸡的一家生活的怎么样呀!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温馨美满的鸡的一家展现在大家面前?
同学们,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着书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要读懂文字所包含的意思。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读这个温馨美满的鸡的一家时,请同学们静心想一想,作者仅仅是在写一个温馨美满的鸡的一家吗?从字里行间我们还体会到了什么?
(乡村生活的悠闲、和谐、温馨、恬静、活泼的氛围,一种温暖朴实的文化。)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诗意生活、诗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能让孩子自由对话,能听到孩子充满个性的朗读,并且乐此不疲;能让孩子充分地与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特别是生生之间的对话,并能读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在读中感悟,读中感知,提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
3、庭院晚餐图(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老师也被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深深地陶醉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听后说一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①谁曾经在院子中,天高地阔的吃过晚餐,谈谈你的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轻松、自然、惬意、温馨。)
②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如果老师把“。”变成“……”,那是什么意思呀?发挥想象还有哪些好友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出示幻灯片)
③师小结: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这般的温馨、恬静、自然、和谐,真是乡下人家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创设想象空间,使学生憧憬美。
把文中的“,”变为“……”是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对文章进行创造的加工,进一步感受语文带来的憧憬美和遐想美,在描述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飞扬,感情自由放飞。
刚才,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欣赏了一幅幅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再来读读这句话,相信你能读得更好。
(乡下人家,不论……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你现在对“独特、迷人”有怎样全新的理解呢?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四、拓展延伸(小练笔)
我们就是乡下人家,这里的春夏秋冬景色是多么的迷人、独特呀!用你手中的笔描绘一下,我们身边的乡村美景吧。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使学生创造美。
阅读后写一写,激发学生带着知识走向生活。当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每个学生都有着丰富的感受、体验,这时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便可事半功倍。
五、总结回旋
总结:走进乡下人家,就是走进大自然,走进快乐,让我们去发现自然之美,也用智慧与双手,去保护它吧,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和快乐!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感谢大家带领老师一起走进了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
谢谢大家!
六、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独特 迷人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一、学会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14个要求会写的字。练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独立理解如下词语:屋檐、棚架、时令、顺序开放、鲜嫩、率领、觅食、月明人静、赛过;联系查字典,理解“照例、朴素、华丽、天高地阔、和谐”几个词语的字面意思,并能够放到课文中去体会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写出来的事物的特征。
二、读课文,练习用简短的话或者词组,概括文中所写各个画面的意思,了解田园风光的特点。
三、练习结合全文内容体会总结性句子“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和“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的意思。
四、学习体会作者“围绕要表达的一个意思,从多个角度全取材料”来把一个意思写具体的方法,学习作者“通过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写”,从而把事物特点写得生动形象的方法。
五、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对田园风光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自学课文生字,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结合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练习边读课文便对课文中部理解的词语进行解释,从而把课文表面意思给别人讲明白。
课前预习可以安排在小组课内或者课外学习活动中进行,让学生先自己读书,小组交流不理解的字词意思,在把课文讲给小组成员听。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后,教师提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课后要求会写的汉字,请学生认读,发现自学问题,及时纠正强化认读。
二、请学生读书,边读边思考,自己根据预习情况,准备给别人进行课文字面词句意思的讲解。
三、指名分段读书,请学生自己给全班同学讲解课文字面意思(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他同学倾听,一个学生读讲完毕,其他学生针对讲解进行讨论、对话。
(第一自然那段重点讲解内容:别有风趣、装饰;第二自然段重点: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华丽、独特农家风光、鲜嫩、探出头来;第三自然段:照例、率领、大踏步;第五自然段:天高地阔;自然、和谐;第六自然段:月明人静、赛过、甜甜蜜蜜。)
学生讲解过程中,“总爱、朴素华丽、照例、探”此时不深究其作用,只要求讲解表面意思,读懂句子,体会出具体所写出来的事物特点;“自然和谐”、“无论……、“句子,不要求抓住上下文的联系来体会他们的意思。
四、熟练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五、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读一段课文,要求学生用简短句子,来概括每个自然段所写出来的画面内容,要求抓住这个画面景物的基本特点。
小组先进行概括练习,然后,分段读书,小组汇报,其他小组针对相关“概括“,进行互动研讨,达成共识。
1、屋前房檐下被装饰瓜果蔬菜。(重点:装饰,概括出瓜果跟农家小屋的关系)
2、门前鲜花盛开,午后竹笋探头,一派生机(重点,一派生机)
3、房前屋后鸡鸭觅食
4、河边鸭子嬉水,自由自在(重点是自由自在,结合“即使…也从不吃惊来概括)
5、夜晚门前人鸟和谐相处。针对第五自然段“夜晚吃饭”情境,体会“自然、和谐”的意思,读懂这句话。
6、晚上纺织娘歌声动听,催人入眠。
再读全文。
六、练习书写课后要求会写的汉字。
1、教师指导学生针对难写的汉字,研究如何记忆;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汉字,练习书写,强化记忆。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所写田园风光的六幅画面内容。
二、研读第七自然段一前面六段的关系,深入体会“独特迷人和田园风景”的意思的,感悟农家风情。
1、出示第七自然段,齐读后,再默读全文,思考讨论:
文中写了六幅画面,都是农家风景。作者说这风景是“独特迷人”的。请思考:作者所写的六幅画面中的哪些景物是独特的,哪些关键词句强调了“独特风景”这个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讨论要点:抓住“总爱”,体会普遍性,体会“家家户户都在屋前种瓜”“种花”,与城里对比,体会农村的普遍性和与城市比较的独特性这是一道风景;抓住照例,体会家家户户养鸡养鸭,在大街上小河边自由自在生活,这是一道风景,同样联系城里的生活实际进行对比;抓住“天高地阔”地吃饭与“飞鸟归巢”画面,体会自然和谐的独特性。
每讨论一处,安排朗读训练,读出对农村生活的独特风景的'羡慕或者自豪。
(可以分角色)
2、作者说,这里的风景是迷人的,迷人,就是美的啊。作者是如何把“迷人的特点”写出来的?提示:课后练习中,提出了一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下面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到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
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句子到底怎么生动形象?
体会“探”写出的笋芽生长特点、手法、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我们的眼前马上会出现一簇簇鲜嫩笋牙冒出头来的情形,这就叫形象,这是作者把笋芽当成了一群好奇的小孩子来写了——“探”写出了这样的特点,不仅写得像,而且把“笋芽”写活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外面的世界真新鲜啊,外面的空气真新鲜啊,这就活了。这一“探”,再加上“鲜嫩”,就有了感情——鲜嫩是美好的`色彩,给人美好的视觉享受,“探”,像一群小孩子很活泼,怎么不让人喜欢呢?这就有了感情,就生动了。
总结:这是把“物”当成人来写,写出物具有的人的美好特点所起到的作用。
强调:探这个词,孤立的用,并不让我们觉得这里生机勃勃,需要与“成群”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删掉“成群”,换读比较。
练习朗读。
3、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其他把物当人写的句子,体会这样写写出来的事物特点,表达出来的感情。
引导学生重点交流“大踏步;即使…、也…、从不吃惊;纺织娘”等内容。
学生跟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句子,展开想象,体会情感,感情朗读。
4、总结。
如何写出独特迷人特点的?把农家景物当做人,写出了他们本来没有的人的美好思想和情感。
三、研究结尾段落“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与上文的关系,体会作者多角度观察生活,多角度选择材料的思考方法。
让学生用上面的画面,来讲解“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的意思。体会:
这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先写了农家房前屋后的景色:屋前小院内的的各种蔬菜瓜果,各色的时令花卉,屋后空地翠竹鲜笋;河边街道上的母鸡小鸡大公鸡,河里成群的戏水鸭。作者按照位置顺序,写了通常情形下,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景色,有静止的,有活动的。接下来,作者又写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人们在大街上吃饭,鸟儿在大街上归飞;宁静的月明时刻,人们在休息,纺织娘在歌唱的美妙情境。作者按照时间的变化顺序,写人和动物的活动。
既写景物,还写动物和人物活动,这是写田园风光常用的写法。“房前屋后河边里夕阳西下月明时”,什么时候,走到哪里,都是独特的迷人的。
四、反复朗读课文,促进积累。
五、练习(课下作业):
1、夏天到了,你到你们村子的大街上,在你的小区里和附近的公园里去看看。学习《乡村家人》作者教给你的功夫,围绕着“天热起来了”去做主题观察,去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人物活动、动物活动,多多搜集材料,记录下来,并想一想: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活动,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2、下面这幅“角落里的玩具”,有同学这样写:在墙角,有两只布娃娃,其中一只的旁边放了一只小吉他。你来修改一下:想象他们在干什么?把他们当作人来写一写,看看是不是会形象生动一些?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3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理菊、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倘若、向晚、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播放乐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一、音乐情景体验导入
师:听过这首歌没有?
生:没有。
师:这首歌呀,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今天就让我们踏上乡间的小路,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
出示第六组导读提示,自由读,指名读。
师: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这节课我们先走进第一篇课文《乡下人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出示词语: 检查读。
2、出示生字,指名读。其他同学点评提醒:提醒“率”“谐”“巢”写法。
3、出示多音字。指名读。
4、指名接读课文,订正字音。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读完这篇课文,乡下生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作者用一句话写出了自己对乡下人家的感受?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句话。(汇报出示最后一段)
三、精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1、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2、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3、(出示)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乡下人家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那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独特 迷人
二、品味语言,感悟美景
1、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进乡下人家,哪处景色让你感受到它的独特、迷人?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按课文顺序进行交流
(1)如学生读第1自然段,(看来,你从那屋前搭的瓜架中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瓜架,出示第一自然段,自己读一读,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那份独特、那份迷人?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可爱多了。
自己再读读看,你尤其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的?
“一个个”师: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评价:看来,你只看到了两三个瓜。给你这么一读,瓜可真多呀!看来,沉甸甸的`瓜果真的挂满了枝头。这真是果实累累呀!
“青、红、绿绿、碧绿”。小结:看来,你从瓜架的色彩上感受到了它的迷人。谁来读?评价:是呀,红绿相间,多么鲜艳的瓜架呀!谁再来读?听你这么一读,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仿佛就在我们眼前。看来这迷人的瓜架一下就把你的目光吸引住了。我们一起来读读。
这一个个青的、红的瓜,预示着丰收的到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看图(画面定格)
想想我们常常在城市中看到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再来看看我们眼前的瓜架,你又想说什么?
是的,这不仅是可爱的、别有风趣的装饰,还给乡下人家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怪不得……引读(出示第一句话)
(2)穿过这瓜架,让我们来到门前的场地上,看看那儿还有什么独特、迷人的风景?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第二自然段,看来,这门前的鲜花把你的目光吸引住了,自己读读看,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鲜花的独特、迷人?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我们来欣赏欣赏。(看图片)。小结:这些鲜花是农村里最常见的,却开得如此旺盛。真是”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点红)再读读看,你还读出了什么?看看这“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两个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呀,一年四季都有鲜花陪伴,这农家小院真是迷人,谁来读?评价语、在你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百花齐放的画面。多么独特的农家风光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
过渡:乡下人家时时刻刻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惬意,让我们在春姑娘的带领下,来到屋后的竹林中,(出示)自己读读看,漫步竹林中,你最喜欢什么呢?如生读第一句,(出示竹子这一句)小结:看来,你十分喜欢那绿竹。在茂盛的竹林中漫步,凉风吹拂,多么凉爽,惬意呀!谁来读?指名两人读。自己在读读看,(出示两句的)你还喜欢什么呢?如生读春笋的。读了这句,你能告诉大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从“探”字体会到什么?你能把这份可爱读出来吗?评价:作者多喜爱他们啊,把他们当成了人来写,谁来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感受这份生机。(出示竹林、竹笋的句子)
小结:屋前鲜花开,屋后春笋冒,乡下人家简直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这独特、迷人的农家风光。齐读第二自然段。
(3)小结过渡:看来,引读——(课文最后一段)再看看课文,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地方感受到这份独特、迷人呢?
如生说鸡(出示课文第三段)指名读,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评价:多么温馨的一家人呀!谁来读!有了这浓密的竹林,这空阔的场地,乡下人家自然总要要养几只鸡,所以说,读句子“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乡下人家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引读“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多么自由多么快乐的一群鸭子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确实,引读——(最后一段)
(4)我们刚才跟着作者的脚步来到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时间过得真快,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正当我们准备回去的时候,热情的乡下人家邀请我们留下来吃晚饭,(出示第5自然段),自己读读这段话,此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呀?师随意地走向学生中间,亲切地问:“你坐在哪里吃晚饭呀?”亲切地问另一学生:“你边吃晚饭看到了什么呀?”有意识地引导,抬头望望屋前,低头看看脚边,那小河里呢?再问另一学生:“你听到了什么呀?”(农民们在谈论什么呀?)
在这种环境下吃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口中品着美食,眼中赏着美景,心中想着丰收,心情能不舒畅吗?谁再来读
天上红云片片,鸟鸣声声,周围花儿朵朵,绿竹摇摇,身边微风习习,笑声串串,这样天高地阔(点红)地吃饭,能说不独特、迷人吗?齐读
出示乡下人家吃晚饭的图片,这就是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这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变红(自然、和谐)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幅自然、和谐的画面展示在我们眼前?指名一人读(配乐读)评价语:1这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怎能不激起我们对乡下人家的向往之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人,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生动有趣的田园风景画啊,来,我们再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配上音乐。
我们不禁感叹:引读——(最后一段)秋天的夜晚,如果住在乡下人家你还能听到什么?出示第6自然段,那你来读一读,你听出来了吗?纺织娘仿佛在说些什么?指导朗读,小结:这纺织娘的歌声,分明是一首丰收之歌。怪不得辛苦一天的人们,连他们的梦也如此甜蜜。一起读。
总结课文来到了乡村,于是我们看到了屋前可爱的瓜架,可屋前遍地的鲜花,屋后富有勃勃生机的竹林,见识了鸡鸭成群的欢乐场面,闻到了清新的空气。
乡下人家引读——(最后一段)同学们,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此时此刻,有什么感受呢?写下来。
交流,评价
总结课文今天我们一起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了风景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走进了大自然,感受了自然之美。
(设计意图:给学生学会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四年级下册课标中有一个学习要求,既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教学中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对文章的重点段落反复阅读,能够使学生很快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处处讲,处处读,这就要有选择的读和讲。对于较难理解的,对于作者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都要重点来学习,来读。如: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探”字的理解,对鸡的描写,纺织娘唱歌等等,都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不仅要充分的读中感悟,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布置作业:
1、让我们在课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乡下人家冬天是怎样的呢?用你的笔写下来。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4
一、导入课题
1. 提前板书课题(《乡下人家》)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复习词语:瓜藤 屋檐 装饰 鸡冠 率领 觅食 和谐 归巢
(可先指一名同学读,再全班齐读)
2.师:词语读得很准确。谁还记得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几幅生活场景?
生:汇报(瓜藤攀檐图、鲜花笋芽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虫鸣图)
师:(同时贴图)
指一名学生读,再齐读。
3.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再一次走进乡下人家。
二、整体感知
1.师: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乡下人家带给作者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地浏览课文。
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指名读,屏幕出示句子,再齐读)
2.师:作者是怎样把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
再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风景独特迷人的句子,可以在句子旁边简要写下你的感受和体会。
板书:独特 迷人
三、细读体会
(一)瓜藤攀檐图
1.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文。
师:你觉得那个句子写得美,来读读?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师: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攀,爬)为什么觉得好?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写出了瓜藤生长的动态。)
师:作者用准确的动词、拟人的写法带给我们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师:谁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生机勃勃。
师生合作:
师: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生: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师:他们你挨着我,我缠着你,自由自在的生长着,真是别有风趣。
2.还有哪句话令你感受到风景的独特迷人?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师:联系上文,这青的瓜是——丝瓜,这红的瓜是——南瓜
师:这藤、这叶没有人刻意地修剪它,多么自然,多么有趣。
师:青的瓜在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的衬托下显得更绿了。男生读读——
师:红的瓜在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的衬托下显得更红了。女生读读——
师:乡下的瓜藤就是这么独特迷人,别有风趣——(齐读)
3. 还有哪句话能让我们感到风景的独特迷人?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师:什么是别有风趣?
生:另有一番独特的趣味。
(2)师:为什么说乡下人家的瓜架要比城市里的石狮子或旗杆可爱呢?
生:城里的石狮子严肃,色彩单调。
(3)师:你们再对比着看看乡下人的瓜架——
师:乡下人家屋前的瓜架上,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师: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4)师:这就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这就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所以作者说——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鲜花笋芽图
1.师:默读第二段,同时思考:在这一幅画面中,你又从哪里感受风景的独特迷人?
生汇报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师:在这美丽的图画中,有哪些花、它们怎样开放?
生:乡下人家春有芍药,夏有凤仙花、鸡冠花,秋有大丽菊。
师:每个季节都有鲜花盛开,这就叫——“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师: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
合作读:
师:这种花还没谢,那种花又开放了——(指读)
师:乡下人家一年四季都不缺乏色彩——(齐读)
2.师:这句话中有一组意思相反的词语,你们找到了吗?
生:朴素——华丽
师:一组反义词放在句子中前后意思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华丽
师:看看这些花,调动你词库中的词语,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五彩缤纷,色彩绚丽,五颜六色,花团锦簇……
师:你眼前就是这五彩缤纷、鲜花盛开的景象,再来读读——
师:朴素
师:你们看看这些花开在什么地方?
生:门前场地上
师:它们还可能开放在哪里?
生:墙角、河边、桥头
师:是啊,它们随处可见,它们落地生根。
合作读
师:虽然它们长在墙边,却依然开得那样娇艳动人。你来读——
师:虽然它们没有盆栽的'精致,却依然开得那样色彩缤纷。你再读读——
师:虽然它们不是花中的极品,却始终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齐读——
3. 师:这段话中除了鲜花绽放以外还描写了什么?——雨后春笋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来读读。
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这段话中你觉得雨后春笋是什么样的?(生机勃勃)
(1)师:哪个字让你读起来有不一样的感受?(探)
生:“探出头来”写出了春笋活泼,充满生机,像孩子一样顽皮。
师:作者把春笋当做小孩子(人)来写,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笋是怎么探出头来的吗?(播放视频)
师:谁愿意试试?读出春笋的生机勃勃吧——(指读,齐读)
(2)几场春雨过后,在竹林里走走,你还会看见什么,我们也学着作者的样子说一说。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还会看见许多 。
出示幻灯片,读整段。
师:乡下人家房前花果香,屋后竹成行,难怪作者说——
师:作者又是抓住了乡下人家最独特的景物来写,向读者展开了又一幅美丽的画卷。
过渡:自读3——6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根据出示的学法自己学习
小组内部可以进行交流。
出示:
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自然段
悟——这段中哪句话写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抒——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鸡鸭觅食图
师:两名学生分别读三、四段。
师:找找鸡鸭觅食嬉戏的句子,来读读
评价:师:这真是有趣的画面。
师:它们真是悠闲自得。
师:石桥稻田人家,垂柳绿荫野花。小村河畔,我们观赏戏鸭。
(四)院落晚餐图
师:乡下人家怎样吃晚饭呢?
生读文。
合作读:他们对着——天边的红霞吃起来
他们迎着——向晚的微风吃起来
他们看着——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吃起来
师:他们还会怎样地吃?
生:看着远处的山峦吃起来,看着门前的鲜花吃起来,看着悠闲的鸡鸭吃起来……
师:真是令人陶醉啊,太有诗意了。
师:这样地吃在作者看来就叫—— “天高地阔”地吃。
小结:微风、归鸟、红霞和这乡下人家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难怪作者说——
(五)秋夜虫鸣图
师:夜深了,乡下人家还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呢。伴着这一声声秋虫的鸣叫,你们也美美的读读吧。不过,千万不要吵醒了睡梦中的人们。
师:这就是乡下人家,春有春的美丽,秋有秋的情趣。
四、整理归纳
1. 你看,乡下人家房前花果香,屋后竹成行,难怪作者说——
你看,乡下人家鸡鸭觅食嬉戏,秋虫欢叫鸣啼,难怪作者说——
你看,乡下人家天高地阔,风景如画,难怪作者赞叹道——
2. 小结:作者正是抓住了乡下人家这些平凡朴实却独特的景物,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又一幅清新秀丽,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五、布置作业
城市里的你,也可以选取一处景物,写出它的独特迷人。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5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随着课文的描述,像踏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雨后清新的地面上又被印上了快乐的“小竹叶”,“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曼妙画面就袅袅地从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来到你的眼前……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借助课文中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同时,引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 、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来感受乡下人家的诗情画意,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影片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请欣赏。
师: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
师:这些画面你们熟悉吗?
师:对,这就是大家生长的地方——乡村的美景。同学们,我们周围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陈醉云先生再次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师手势,生齐读课题)去领略我们乡村生活的美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次。读完之后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试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概括。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3、反馈交流,提炼中心。
师:课文读完了,我们来聊聊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a、划出句子,齐读
b、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这句话,不过这次读跟刚才那次有所不同,你们得用回答我问题的语气读这句话。可以吗?听好了!
问题一: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景色最美?(强调“不论…不论…”),哦,我听明白了。那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哪些时候呢?(早上、中午、下午、傍晚、夜晚),不论什么季节都有哪些季节呢?(春夏秋冬)
问题二: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的风景?(强调“独特、迷人,板书)能换个词吗?
c、同学们刚才通过朗读很好的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生交流后师小结:乡下人家,到处都隐藏着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现在就请同学们和你组内同学之间一起合作,看看作者都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并给每一处景物起个小标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雨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
三、阅读片断,想像画面。
1、乡下人家有这么多的美景,一定有你喜欢的画面,下面就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处,或几处画面找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好吗?
学生读,教师巡视。
2、找个别学生读,利用课件帮助学生想象画面。
四、整体回顾,感悟中心。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看似平凡、普通的乡村生活竟如此美丽,美得朴素,美得动人 。老师也禁不住想吟诗一首(点击课件)
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纺织娘高唱甜蜜,
最美乡下人家。
师读,生齐读。
五、延伸拓展,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1、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
独特
迷人门前种鲜花
雨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识字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师点拨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的字。
2、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感悟乡村生活的美好。
想象画面。教学可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开展。
3、表达运用
读中悟写。采取自由读、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分工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读后练写。学生能依据课文中的画面,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脑海中浮现的乡村景致,并尝试着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归纳课文描写的乡下生活的场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新课,初读感知
1、导入新课,板题读题。
(1)师导入:读了课题,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①师引导:你们瞧,这便是自然朴实、亲切祥和的乡下人家。(板书:乡下人家)在这幅图画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②生交流。
③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师引导: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会怎么描述呢?赶快读读课文吧!
(2)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2)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相机提问: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①分类识记生字示例。(出示课件)
②说文解字认识“率”字。
课件出示:
率,现在指带领、坦白直爽、不慎重等含义。,像丝织的网;上部的和下部的“”,是捕鸟网的竿和手柄。所有与率相关的字,都采用“率”作偏旁。
(4)师指导书写。
①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②师引导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书写。
③书写指导。
a、“蹲”:左窄右宽,右边稍长一些,上半部不要少写了里面的一横。(课件出示“蹲”的形近字)
课件出示:
久蹲容易累 尊老敬前辈 遵守交通法 樽酒不沾嘴
b、“觅”:上短下长,上半部分为“爫”。构字方法写字示例:“觅”,会意,由“爪”和“见”组成,表示用手和眼去寻找。本义:寻找,到处寻找。(视频出示“蹲”和“觅”的书写笔顺)
(5)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
(6)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
①师引导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时令、照例”。(提示:用换词的方法理解)
②认识“纺织娘”。(课件出示纺织娘图片及文字介绍)
4、检查课文朗读。
(1)师引导:现在请将这些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四人一组练习轮读课文。
(2)指名轮读。师指名任选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师相机指导,读后生参与评价。
5、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师引导:读熟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示例:展现了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设计意图】从读课题开始,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再通过直观的图画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乡村美景,以此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 自读感悟,理清条理
1、理清课文条理。
(1)师引导: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来具体看看课文中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请再自由地读读课文,试着给每个场景起个名字,并在空白处适当标注。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场景名。
(3)全班交流讨论,生读有关句段,概括场景内容。
(4)师根据生交流情况,归纳总结。(出示课件)
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 鸭子戏水 门前晚餐 月明人家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最感兴趣的场景。
3、师小结:读着课文,一幅幅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浮现在眼前,这一幅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展示着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这一幅幅图画,体会乡下人家的那一份惬意。【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乡村生活场景,意在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每个场景起名字,既可以促使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还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2、学习作者抓住乡村景物的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全文,找中心句
1、复习导入,轮读课文。
(1)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幅幅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活场景仿佛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2)师指名选一幅画面,读相关的段落。
2、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1)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一读?
(2)师指名读。
课件出示: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生齐读。
(4)师引导: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两个词语最能概括乡下人家的特点?
(5)预设:独特迷人。(板书:独特迷人)
(6)师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欣赏那独特、迷人的风景吧!【设计意图】品读描【设计意图】在上新课之前,回顾课文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自读自悟,才能在学习交流时畅所欲言。
板块二 品读课文,悟景中情
1、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哪儿能感受到乡村风景的美丽?
画出相关的语句,仔细体会,可以在空白处适当标注。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
(3)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师指名发言,相机指导,重点引导生体会以下几个场景的美好。
(1)瓜藤攀檐。(出示课件)
①师指名读,相机引导思考:这里的“装饰”指的是什么?
②预设:装扮。
③师引导比较:“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和“竖着两根大旗杆”给人怎样的感觉?农家小院的这种“装饰”又给人怎样的感觉?
④课件出示有关“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的图片、“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图片与“农家小院搭瓜架”的图片。师指名比较说不同。
示例:高楼门前的“装饰”严肃单调,农家小院的“装饰”自然清新。
⑤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与“瓜藤攀檐”相关的句段。
(2)雨后春笋。(出示课件)
①女生齐读。
②师引导:你怎样理解“探”字?
③示例:“探”字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准确生动地展示出雨后春笋的勃勃生机,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竹笋的喜爱。
④师指名说出自己的理解。
(3)鸡群觅食。(出示课件)
①师指名读,相机引导理解:这是农家常见的场景。从这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你体会到怎样的美感?
②示例: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4)门前晚餐。(出示课件)
①师范读,引导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画面说一说这里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
②示例:临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餐,边闲话家常,好一幅乡村晚景图!
③师引导积累: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并把它抄写下来。
【设计意图】此处采用了“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展开交流,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阅读空间和感悟空间,使学生形成多元感受,在交流中掌握作者抓住与乡下人家关系密切的普通事物,仔细观察,掌握这种表达方式。
板块三 合作探究,明确主旨
1、明确课文主旨。
(1)师引导: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无论在房前屋后,还是在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无论在白天、傍晚,还是深夜,乡下人家都有着它独特的、迷人的美。(出示课件)
(2)师指名朗读。
(3)生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示例:“独特”指特有,独一无二;“迷人”指使人陶醉,使人迷恋。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1)师引导:再读读全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的。
(2)生自由读全文。
(3)师小结:这篇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顺序和春、夏、秋三季及白天、傍晚、深夜的顺序交叉描写,抓住了普通的农家生活场面,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勤劳的双手装扮自己的家园,装扮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
3、配乐朗读课文。
师:这么美丽的画面,这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和着优美的音乐再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意境吧!
【设计意图】配乐赏读,引导学生和着优美的音乐,将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想象,感受如诗如画的乡村生活,为课后的练笔做好铺垫。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感受乡村风景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事物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的美。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 [配乐]创设情境:在那山林之中,小河两岸,有一处引人入胜的所在,那就是乡下人家。他们与绿树红花为友,邀清风明月相伴……
2、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由于学生对于乡村生活了解不多,所以此处设计了乡村生活经典画面的导入,同时教师娓娓道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对乡下人家的直观印象,为下面的学习作好认知和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学习难写的字“率”。用“率领”造句。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再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学生汇报并质疑,生成学习目标。
3、整体感知: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圈出词语。
4、感知顺序。
[设计意图:生字词教学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难点,渗透必要的学法指导,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运用。初读课文的环节直奔中心,并且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质疑,培养质疑能力,生成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时让学生圈画景物,进行扎实的训练,初步感知顺序。]
三、走进画面,品读感悟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过渡:乡下人家,如诗如画。最独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1、2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要求:
[出示]默读1、2自然段,先自学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处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
①具体说说体会。
②星级思考题: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风景的独特迷人?
[备注:(二)(三)(四)根据学生现场的回答顺序而生成,可能出现变序情况。]
(二)精读风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学生汇报。 [板:别有风趣]
2、感悟对比写法。
3、小组内竞赛读。
(三)精读风景之二——“门前鲜花”
1、学生汇报。 [板:朴素、华丽]
2、积累描写花开景象的词语。
3、[配乐]范读。
4、读评互促:
①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样。
②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四)精读风景之三——“屋后竹笋”
1、学生汇报。 [板:鲜嫩、成群]
2、读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
3、激趣引读:
A:你看,一个,两个,五个,十个……笋芽儿的小脑袋探出来了!读——
B:啊,鲜嫩的笋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了!读——
C:成群的春笋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妈妈比高呢!我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
4、即兴背诵: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背一背这一句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充分紧扣目标的基础上,主要有两个特色:一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以读为本,再通过对比感悟、读中想象、积累词语、激趣引读、即兴背诵等策略,化解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二是教师的导跳出了纯内容的.束缚,使学生从欣赏景物到融入情感,再到感悟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一唱三叹,层层深入。]
四、畅谈感受,情感升华
1、语言训练:[出示]乡下人家,无论是屋前、房前还是屋后,都有一道 的风景。看着这乡村风景,作者 ,我也 。
2、段的回顾,写法小结:
乡下人家的瓜架、鲜花、竹笋融为了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作者所运用的丰富的色彩词,多么像一位出色的画家在调配颜料;对比、拟人的写法,生动地描绘出乡村风景的独特迷人之处。眼中先有景,心中再生情。情景融一体,下笔如有神。
同学们,光是知道这些方法就够了吗?你还可以怎样做呀?加油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也能够妙笔生花!
[设计意图:语言训练的目的是构建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在整体的回顾时生成更有深度的感悟,达到与作者共鸣的同时也是情感的升华。段的回顾、写法小结是让学生从片段回归整体,不仅从内容上,更是从写法上获取对他们更有用的信息。最后,鼓励学生今后运用这些写法,引导其学习视野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一大环节与第三个环节相呼应,使教学目标得以进一步落实。]
五、埋下伏笔,布置作业
1、乡下人家还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深入地学习探究吧!
2、布置作业:
必做:听写生字词,背诵你喜欢的句段。
选做: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再配上图画,制作一张小书签。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设计要点)
一、检查背诵,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小组学习,精读3-6自然段。
2、集体交流。
3、紧扣第7自然段,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4、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
三、写法迁移,即兴创作
1、片段练笔:用上作者的方法,展开想象,尝试写一写乡下人家的冬景或其它景物。
2、交流品评。
四、课外拓展,综合性学习指导
1、欣赏教师下水诗《乡下人家》。
2、欣赏P104《在天晴了的时候》。
3、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
五、布置作业
附:教师本人创作的下水诗:
乡下人家
长藤绿叶青红瓜,花开依时春笋拔。
竹林深深觅食鸡,小桥隐隐戏水鸭。
斜阳晚风舞红霞,夏鸟秋虫唱人家。
借得马良神笔染,独特迷人风景画。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8
设计意图:
“瓜藤攀檐、鲜花绽放、雨后春笋、鸡鸭觅食……”这是陈醉云笔下的《乡村人家》。这一幅幅画面为我们呈现了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村生活。可是这一个个熟悉的画面,我们乡下的孩子并未曾在意,未曾用心去体会。他们所向往与欣赏的是城市的高楼大厦,是城市的繁华热闹。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让这些优美的文字唤起孩子们对熟知而陌生的乡村生活的热爱,唤起孩子们对身边的“下里巴人”的赞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高歌。
教学目标 :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从乡村生活的最平凡景物、最普通场面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2、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3、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写写乡下人家的其他动人画面。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教学难点:
1、在读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获得美的感受。
2、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热爱的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
课件《乡下人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欣赏,奔主题
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随作家陈醉云走进了平凡的农家小院,领略了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的风景。课文描写了哪些画面?(学生回顾,教师板书。)
2、师:下面我们去乡下人家逛逛。(播放课文图片)
3、师:哪儿写作者的感受?(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出示的句子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总结点题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结构的总纲,用它串起课文的各个部分,使本课的教学简练集中,条理清晰,又使整个教学过程疏密有致,张弛有间,富有节奏。】
二、理清脉络,明顺序
1、体会作者的感受。(抓住重点词语:独特、迷人)
2、这句话在课文的末尾,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3、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有时间、方位顺序,主要是先总后分的顺序)
【设计意图:理清了课文脉络,明白了写作顺序,为学生习作铺路。】
三、披文入情,赏乡情
1、师:你对哪一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自己去朗读体会,等会儿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预设1:鲜花盛开图
(1)生汇报句子,教师出示句子。
(2)图文结合,理解“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与“时令”。
预设2:雨后春笋图
(1)生汇报句子,教师出示句子。
(2)图文结合,理解“探” 与“成群”,体会拟人的写法。
预设3:鸡鸭觅食图
(1)描写鸡的句子重点体会:“照例”、“率领”、“大踏步”。
(2)那耸着尾巴的雄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傲慢、像鸡老爷……)
(3)从“鸭子从不吃惊”体会快乐、悠闲,与人和睦相处。
预设4:院落晚餐图
(1)还有什么独特、迷人的风景把你吸引住了呢?(出示句子: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2)你知道“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吗?
(3)感受这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预设5:月夜睡眠图
(1)还有哪个画面把你吸引住了?(出示段落,生读)
(2)播放纺织娘的叫声,问:听,这是什么声音?夏夜,还会有什么声音呢?(蛙声、蝉声等)
(3)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它们的叫声的?(出示句子: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师: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师:多美的叫声,多么恬静的画面啊!你能读出这种感觉来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这可真是——(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继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终能水到渠成地背诵。】
四、身临其境,赞乡情
1、师: 房前屋后,闻到的是花果的飘香,看到的'是鸡鸭的悠闲,听到的是虫儿的欢叫。随处可见,随处可听的,都是乡下人家那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气息,感受到的是自然、和谐、幸福的味道。难怪作者会说:(生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理解中心句。(重点词语词语: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独特,迷人。)
3、同学们,在我们乡下仅仅只有这些画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画面(如:丰收喜悦图,河塘垂钓图、冬季玩雪图、油菜飘香图……),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说一说。
4、自由说话,交流。
5、同学们,听着大家的描述,我真想说——(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由总到分,再回到总,感悟总——分——总的写法;回味自己的家乡,唤起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依照课文的写法,描述自己的家乡,读中探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适当拓展,悟乡情
1、同学们,不光我们和作者有这种感受,很多作家、诗人曾用优美的词句来描绘乡下人家(出示《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首诗歌,找找这首诗里写了哪些景物?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3、画。可以画你自己的家乡,好可画你心中的家乡。
【设计意图:读了家乡,说(写)了家乡,再来画一画:可以画家乡的现在,也可以画家乡的未来。】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19
一、教材分析
人说王维的诗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说本文就是“文字绘画,画中藏文”了。本文是新课标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里的一篇描写南方田园风景的精读课文,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农村生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其教学设计如下:
二、学情分析
和叙人叙事的文章相比,学生学习写景的文章有一定难度。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很少有人去仔细观察,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言“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尤其是《乡下人家》所描绘的都是平凡景物、普通场面,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大多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对乡村景物更是陌生;文字也通俗易懂,清新明快,而要想让学生通过白开水般的文字,对乡下生活产生喜爱和向往之情,教师必须研究教学策略,用心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积累和正确书写好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以此为契机,开展“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实践活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课上交流与感悟及课后的反思,达到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品读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出示房前爬藤蔓,空地鲜花绽,鸡鸭争觅食,沐夕阳晚餐……幻灯片,声图并茂,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插图,文章中有幅黑白插图,学完课文后,要达到心中脑中将图染成五彩斑斓的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汇报,抛砖引玉(课件演示)
学习文章的时间,正是暮春初夏之时,我会在课前布置同学,拿上相机,走进大自然,或去乡下亲戚家,或去农家乐,要他们用孩童的视角去感受大自然和乡村生活,并记录下来。亲身感受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因此,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是否有作品需要展示?我们来开个展示会吧!”这时候,同学们争相展示,回味着周末之旅。
(设计意图:学生能如此直观、生动地感受到乡下美景,为后面想象画面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此时,我以课后习题的第二个问题为切入点提出阅读期待,引导学生潜入文本,默读课文。并提问: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感受和全文内容吗?(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细心品读,感悟美景
1、读文想像画面。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读中品味,从读中有所感悟。这是个重要的过程。学生要在自己的品读中,能总结文中的六个画面。
2、拓展描述画面。在读文想象的基础上,试着引导学生用语言把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做到读说结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3、动情欣赏画面。(课件演示)
这一环节,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鉴于前面学生已有了切身的感受,准备通过理顺一两个关键词语,让学生对全文内容了然于胸。我采用三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学习。
方法一:抓关键词。这个画面不是这次实践活动能感受到的,故需要点拨,引导想象。看大屏幕,这是我执教“雨后春笋冒”这一环节的课堂实录,我此时采用的就是抓住关键词的教学方法。我紧抓“成群,探”,让学生体会春笋像群淘气的孩子一样,争先恐后地睁开惺忪的睡眼,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的.情景,充分地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通过对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喜爱乡村生活之情。(设计意图:动词深究有必要,抓这个字眼,该段就理解通透了。)
方法二: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运用对比方法,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这触手可及的瓜,果,色彩缤纷,亲切自然,感受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质朴自然,无人工雕琢之感。(设计意图:紧抓颜色词,形成鲜明的对比,感受乡村生活的多姿多彩)
方法三: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情境体验法”进行体会 ,感悟课文。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引导学生想象乡下人家把晚霞当彩灯,把鸟叫虫鸣当音乐伴奏,在空旷的院落里,与好友与邻居,聊着天,天高地阔地吃起来。该是多么惬意!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更能让学生感悟到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生活。引导这就是“融情于景,借景写情”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对文字的理解,体会乡下人家的自由,闲适,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
这样通过“读文想象画面——拓展描述画面——动情欣赏画面”,这三步骤由感到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学生很容易把课文整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自然水到渠成地陶醉于独特、迷人的乡下风景中。
(四)质疑问难,深化主题(课件演示)
学从疑处起,引导试问;乡下人家其他季节会怎样?比如:爬上屋檐的瓜蔓会怎样啊?(飘香)鸡鸭会在院落里(追打,嬉闹。)鲜花竟放后会怎样?(蜂飞蝶舞)……因此,我设计该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精彩回放,深化主题。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刻领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五)布置作业,拓展应用
为了让学生真正解读、领悟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我会推荐学生阅读相似课文,如《秋的原野》、《家乡的桥》、《我家有个大花园》,以便触类旁通;为了落实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课件出示:请试着运用本文中学到的写景方法,写一段话,介绍你印象深刻的一处景,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或想象乡下人家的茶园,桃园,菜园……)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 的练笔,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发展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
1、口头评价
这是一种贯穿教学中的及时的评价。有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等特征。但评价时不能隔靴搔痒,如评价学生读音准确,不能只说“很好,很棒。”或许你可说“你读得像黄莺好听。”“你读得像播音员一样标准。”学生受到这样的奖励,一定感到莫大的荣耀。
2、书面性评价
因为它具有长久性,正规性,也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一个笑脸,一朵红花,可以激励学生好长时间,但对一些批评的评价,要注意用词,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能粗暴地只写“很差,很糟。”要用更委婉的说法。
3、延时性评价和及时性评价
如这节课中,安排的小练笔,就可两种方法灵活使用。口头拓展时,采用及时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练笔成文环节,就用延时评价。
评价多样化,使用灵活化,是使用教学评价的艺术。